正常分娩的操作常规
正常分娩流程

正常分娩流程正常分娩是指母体和胎儿在生理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生理过程,最终实现胎儿的顺利娩出。
正常分娩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宫缩期、开放期和排出期。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正常分娩的流程。
宫缩期是指子宫开始收缩,逐渐增强,使子宫颈口逐渐扩大,准备迎接胎儿的娩出。
在宫缩期,孕妇会感到下腹部疼痛,类似月经痛,但逐渐加重。
宫缩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宫缩力度也逐渐增强。
这个过程中,孕妇需要保持平静,做好呼吸训练,配合宫缩的力度进行呼吸,以减轻疼痛感。
开放期是指子宫颈逐渐扩张,为胎儿的娩出做准备。
在这个阶段,子宫颈口会逐渐扩张,直至完全开放。
这个过程中,孕妇需要保持耐心和配合,遵从医生的指导,做好呼吸训练和身体协调。
在开放期,孕妇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但要相信自己的身体,保持信心,配合医生的指导,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排出期是指胎儿经过子宫颈口,从母体内娩出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孕妇需要用力配合,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力呼吸。
在这个过程中,孕妇可能会感到疼痛和疲劳,但要相信自己的身体,配合医生的指导,顺利迎接胎儿的娩出。
一旦胎儿娩出,医护人员会对母婴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护理,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在整个正常分娩的过程中,孕妇需要保持平静、耐心和配合,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做好呼吸训练和身体协调。
同时,家属和医护人员也要给予孕妇充分的支持和关爱,帮助她度过分娩的艰难过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总之,正常分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虽然会伴随着疼痛和不适,但只要孕妇和家属配合医生和护士,相信自己的身体,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相信新生命的到来,就一定能顺利迎接宝宝的降临。
祝愿所有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分娩过程,迎接健康可爱的宝宝的到来!。
正常分娩的操作常规

正常分娩的操作常规一﹑接产前的准备(一)环境准备 1.产房应常规每天空气消毒一次,每次接产结束产妇回病房后追加消毒一次或通风10—20分钟。
2.产包及有关器械应定期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标明消毒日期。
3.有关急救设备和药品处于备用状态,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
二、会阴冲洗及消毒1.会阴冲洗总原则(1)孕妇取膀胱截石位。
(2)两遍肥皂水加一遍碘伏,肥皂水清洁时由外侧向中央,碘伏消毒时由中央向外侧。
(3)每次肥皂水后用温开水冲洗一遍(每次需用水500ml,水温39—41℃.(4)每一步骤操作时间要求不少于2分钟30秒,全过程共需7分钟。
(5)每冲洗一人需无菌纱布5块,无菌钳3把,第3把无菌钳只能用于碘伏消毒。
碘伏消毒的范围不得超过肥皂水清洁的范围。
(6)冲洗完成后,更换无菌会阴垫1张。
2.操作人员要求:操作前向孕妇做好解释工作并洗手戴口罩。
3.准备冲洗用物品(1)20%的肥皂水,0.5%碘伏,冲洗包,冲洗壶(内盛39—41℃温开水1000ml)。
(2)打开冲洗包,1号弯盘(或辅料罐)放纱布4块,内盛20%肥皂水;2号弯盘(或辅料罐)放纱布1块,内盛0.5%碘伏。
4.会阴冲洗具体步骤(1)第一遍肥皂水擦洗第一把无菌钳夹第一块肥皂水纱布。
从阴阜(由上向下)→对侧大腿根→近侧大腿根→对侧大腿上1/2→近侧大腿上1/2→会阴体→对侧臀部→近侧臀部,弃之。
第一把无菌钳夹第二块肥皂水纱布(用第二把无菌钳传递)。
从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会阴体→肛门,弃之。
(2)第二遍肥皂水擦洗第一二把无菌钳夹第三块肥皂水纱布,方法同第一遍肥皂水。
第一二把无菌钳夹第四块肥皂水纱布,方法同第一遍肥皂水。
温开水冲洗:中间→对侧→近侧→中间,将皂液冲净。
(3)第三遍碘伏消毒第二三把无菌钳夹碘伏纱布一块:阴裂→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阴阜(由下向上)→对侧大腿根→近侧大腿根→对侧大腿上1/3→近侧大腿上1/3→会阴体→对侧臀部→近侧臀部→肛门,弃之。
正常分娩的接生程序

正常分娩的接生程序1、初产妇儿头拨露1-2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根据进展情况进行会阴消毒,准备接生,(取膀胱截石位或两腿屈膝);打开红外线暖箱;备好肩垫和新生儿抢救药品。
2、接生者进行刷手、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3、铺产台:(1)在产台远端处将纱布及棉球分开放,将两个棉球用盐水浸湿并挤干放在小碗中备用(擦拭新生儿眼睛),用一把止血钳套好气门芯(或脐带夹),按接产顺序摆好器械,将处理脐带用的物品放置到保温台上。
(2)在两腿屈膝内侧及产单中上端将产单折起,防止羊水外流。
(3)腹部置消毒巾一块,两侧大腿各铺治疗巾一块,会阴部一块,内垫纱布一块,用布巾钳固定。
用一棉片堵住肛门,以防污染。
4、右手用消毒巾保护会阴,左手协助胎头做好分娩机转,娩出胎儿时要用注意力集中,速度不要太快,要求与孕妇配合好,控制孕妇用力,胎头着冠后,在宫缩间歇,嘱孕产妇用力,缓慢的娩出胎头大径,防止产道的损伤。
5、胎头娩出后,胎肩娩出前,挤净其口腔、鼻腔粘液和羊水,当胎儿的前肩娩出后,为防止产后出血,此时可肌注缩宫素10u或稀释后静脉注射。
待下次宫缩发动时,先后协助娩出胎儿的后肩及胎儿躯体。
待胎儿全部娩出后,再次挤出其口腔鼻腔粘液,并用低压吸痰器,或一次性吸痰管吸痰。
羊水流净后,将集血器放在产妇臀下,以便收集阴道出血。
6、新生儿处理:对新生儿进行快速评估及初步复苏;如有新生儿窒息按照新生儿复苏程序处理。
7、脐带处理(1)断脐:胎儿娩出后,待2-3分钟脐带血管停止搏动后再断脐。
(2)脐带消毒:用碘酒、酒精消毒脐带至脐根以上5cm、腹部围绕脐轮直径5cm的皮肤。
(3)结扎脐带:在距脐根0.5-1cm处止血钳夹住脐带,于上方1cm处剪断脐带,同时检查脐血管(2根动脉、1根静脉)有无异常,用气门芯或脐带夹在止血钳夹住脐带(或用丝线结扎),松开止血钳。
(4)断端处理:用一块消毒棉片挤净脐带断端处淤血及粘液,随之把棉片围在脐轮周围,左手固定;右手用蘸有3%碘酒或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0%)的棉签均匀涂擦脐带断端,进行血管烧灼消毒,切勿碰新生儿皮肤。
妇产科护理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正常分娩接生实验操作程序考核及评分标准操作项目考核要求及评分标准标准分实得分以下各项操作既要求口述,同时要求方法正确,操作规范,否则按标准扣分。
在操作中凡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者,均按出现一次错误扣2分,其它按标准扣分。
准备接生用物 常规消毒铺巾后巡回护士协助打开高压灭菌器械包,接生者整理、准备好接生用品。
4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 嘱产妇宫缩时向下屏气用力,增加腹压,宫缩过后,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如此反复,配合宫缩,协调一致。
6保护会阴 当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
肛门盖纱布,会阴处垫上折叠无菌巾,接生者右手肘部支撑于产床上,托住会阴部。
6帮助胎头俯屈 每当宫缩时,右手向上托住会阴的同时,左手持纱布以食、中指轻压胎头枕部,帮助胎头俯屈,使其以枕下前囟径通过阴道口。
宫缩间歇时,放松(不是离开)右手,以免压迫过久,引起会阴水肿。
8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当胎头着冠,枕部在耻骨弓下方露出时,嘱产妇在宫缩时张口哈气,以降低腹压,宫缩间歇时向下迸气,稍加腹压,接生者右手紧紧保护并上托会阴部,左手边协助胎头仰伸,边稍加控制,使胎头缓缓娩出。
8清理呼吸道 当胎头娩出后,助产者右手同样保护好会阴,左手迅速自鼻根向下颏挤压,以挤出口、鼻的粘液和羊水。
6协助胎头复位和外旋转右手同样保护好会阴,用左手协助胎头复位和外旋转,注意与胎方位一致。
4协助胎儿娩出 嘱产妇稍加腹压,左手将胎儿颈部轻轻向下牵引,使前肩娩出,然后轻轻上托儿颈,使后肩娩出。
胎儿双肩娩出后,才可松开保护会阴的右手,双手扶持胎儿躯干及下肢,以侧屈姿势娩出。
8 弯盘接血,记录胎儿娩出的时间。
3新生儿处理 略1 协助胎盘娩出 说出胎盘剥离的征象。
观察到胎盘剥离征象后,双手以旋转胎盘法协助胎盘、胎膜完整娩出。
7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提起胎盘,检查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管;4 检查胎膜 母体面摊平,用纱布试净母体面血块,检查胎盘小叶有无缺损,4测量测量胎盘直径、厚度,测量脐带长度。
正常分娩技术规范-王宏

第三产程(third stage of labor)
– 胎盘娩出期。通常5~6min,≤30min。
2019/3/6
【第一产程】
2019/3/6
基本处理常规
保证能量供应,提倡自由体位。 卧床休息指征
2019/3/6
胎盘剥离征象
宫底变硬呈球形,升高达脐上;
脐带下降变长;
有一阵稍多的阴道流血; 轻压耻骨联合上缘,子宫上移而 脐带不随之上移。
2019/3/6
人工剥离胎盘
人工剥离胎盘指征
– 胎儿娩出已达半小时;
– 阴道出血≥200ml。
自然剥离胎盘处理手法
2019/3/6
人工剥离胎盘处理手法
胎膜破否?前羊水是否过多影响胎头 下降。 骨盆内测量
每次检查不得超过两次,胎膜已破者 尽量减少检查次数。
2019/3/6
催产素使用指征
适应症:引产、协调性宫缩乏力 禁忌症:头盆不称
胎位异常 产程进展正常 多次分娩史(>5次)或催产素过敏 高张性子宫或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胎盘储备功能不足或有胎儿窘迫 瘢痕子宫或产道有阻碍性疾病 严重宫内感染或心肺功能不足
2019/3/6
【第三产程】
2019/3/6
第三产程处理常规
后一胎儿前肩娩出后肌注催产素10u。
测产妇血压、心率、呼吸。
产科与新生儿科共同进行新生儿评分;
及时做好新生儿复苏。
常规检查胎盘,避免胎盘残留。
正确计量出血量,及时加用宫缩剂,防 止产后出血。 软产道探查,产道裂伤修补。
正常分娩实用守则

正常分娩实用守则上海市第-妇婴保健院华嘉增世界卫生组织(WHO)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并收集了国际上10多年来的219篇有关文献,于1996年出版了一本《正常分娩实用守则》,对目前常规使用的各项医疗、护理和监护措施进行了评价,现将其观点分述如下。
一、入院处理常规1、体温、脉搏、血压的测量,这3项措施是不可省略的,入院后还需每4小时测量1次。
因为体温升高可能是感染的第一信号,有时也是脱水的症状;血压能反映产妇的全身情况,也很重要,它的突然升高提示需加速产程处理或转院。
2、灌肠灌肠被普遍认为能刺激宫缩并能减少分娩时的污染,但它使产妇感到不舒服,亦有损伤肠道的可能,两个对照研究都证明灌肠并不缩短产程也不减少新生儿感染,因此并非为必要的。
3、剃阴毛早先曾有人提出剃毛可以减少感染和容易缝合,但是妇女在阴毛再生时感到不适,而且剃毛时皮肤上常常留下肉眼看不见的小伤口,反易引起感染,剃刀也是交差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媒介。
没有证据说明剃毛有以上优点。
4、禁食在有些地方,产程开始后,就禁止进食,为的是怕麻醉后发生胃内容物被吸入肺部的危险。
但产程中消耗大,需要能量和水分的补充,禁止进食是不对的,而麻醉亦不是必需的。
二、第一产程处理常规1、体位和活动多个研究提示,平卧位会影响子宫的血流,因为沉重的子宫压在主动脉上,会减少其血流,影响胎儿。
2、站立和走动有利于胎头的下降,亦能减轻疼痛。
左侧卧位不会影响血流,如必须卧床时,应采取左侧卧位。
3、肛查,第一产程常规应用肛查来了解宫口扩张的大小和先露下降的程度来观察产程的进展,有观点认为这样可避免感染,比阴道检查好。
但是肛查使产妇很不舒服,没有经验的医生亦不易查清楚,而且研究证实肛查和阴指检查两组产后感染的发病率是相仿的。
因此应该改用阴指检查。
4、早期人工破膜,这个措施曾被推荐为避免产程延长的一个好方法,一般在入院后1小时进行。
但有的报告说早期破膜可引起胎心减速。
正常分娩处理常规

正常分娩处理常规(一)询问病史:1.孕产次,末次月经,预产期。
2.子宫阵缩情况及阴道流水或“见红”时间和性状。
3.通过“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内容,了解此次妊娠经过。
如早孕反应,有无异常阴道流血及其他异常症状的起止时间和处理,近期有无盆浴史及性生活史。
4.既往有无心、肺、肝、肾等疾患,以及高血压、出血性疾病和手术、过敏史等。
5.家族史、月经史与婚姻简史,以及生育史,应询问有无不良妊娠、分娩史及既往分娩时间、经过、产后恢复情况等。
(三)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身高、体重及水肿等情况。
2.产科检查:四步诊法了解胎方位、胎先露,估计胎儿大小,听取胎心音,再次骨盆外测量。
3.肛门检查:了解宫颈容受程度、宫口扩张、宫颈位置,软硬度,胎先露及位置高低、胎膜是否破裂,估计分娩时间,同时了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情况。
如阴道出血较多疑前置胎盘者禁止肛查。
4.宫缩间歇期听胎心,注意胎心音强弱,是否规则。
正常胎心120~160次/分,>160次/分或<120次/分,提示胎儿窘迫,应采取抢救措施。
5.清洗外阴,并根据阴毛多少决定是否剃去。
6.是否做肥皂水灌肠应视需要,已不作为常规。
产程处理(一)第一产程处理:第一产程初产妇平均16小时,经产妇6—8小时。
此期主要是观察宫口扩张、先露下降的情况及胎心变化做好记录。
1.一般处理:(1) 在临产初期如胎膜未破,可自由行走活动,但有并发症以及临产后胎头仍高浮者应注意卧床休息。
(2) 鼓励少量多次进食,以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为主,摄人足够水分。
对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能量。
(3) 宫缩紧时不应去厕所排尿,密切观察产妇排尿情况,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而影响胎头下降致阻碍产程进展,必要时应予导尿。
(4) 每天测量体温、脉搏2--4次,如体温38C以上则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并及时找出发热原因后积极处理。
(5) 测血压:应4~6小时测量一次,如发现血压升高,应增加测量次数,给予相应处理。
2.产程观察、检查和记录:(1) 临产标准:规律宫缩在10分钟内2次以上,持续30秒以上;宫颈管容受、宫口进展性扩张,伴先露下降。
产房工作流程

产房工作流程产房工作流程产房工作流程第一产程:1、迎接产妇入待产室,并做自我介绍。
2、听胎心,查肛诊。
3、通知大夫书写病历并签阴道分娩协议书。
4、全面了解产妇情况熟练掌握八知道(床号、姓名、症状体征、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护理、产程变化、心理状态)。
5、严密观察产程,做好健康教育,鼓励产妇树立分娩信心。
6、按护理常规为产妇提供专业护理,并做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7、若存在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8、准确无误执行各项医嘱。
9、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产妇入产房,对待产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第二产程:1、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做好健康教育。
2、严密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必要时胎心持续监护。
3、补充能量保证体力。
4、准备接生及抢救物品。
5、外阴消毒。
6、打开产包,铺无菌接生台。
7、根据情况行助产术,保护会阴协助胎儿娩出。
第三产程:1、胎儿娩出后注意保暖,结扎脐带后交台下测体重,母亲辨认性别。
2、正确判断胎盘是否剥离。
3、胎盘剥离后常规检查,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必要时用缩宫素、测血压,观察生命体征。
4、生理盐水冲洗会阴。
5、常规缝合检查器械浸泡消毒。
6、书写分娩记录。
7、向产发介绍产后注意事项,观察二小时无异常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床头交接班。
妇产科病房护理服务流程(一)接孕妇急诊电话时,仔细询问有无转诊卡,嘱咐家属准备好合作医疗、准生证、身份证及有关证件和婴儿被褥,入院后,当班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并做自我介绍,填写入院病历,测T、P、R、BP及体重并记录,然后为孕产妇安排好床位,介绍病房环境,做入院宣教,请病人及家属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如:不能吸烟,不能大声喧哗。
(二)尚未临产者护送至床前,告知孕妇胎动的重要性,并教会孕妇自测胎动,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责任护士遵医嘱90h听胎心,严密观察临产的先兆症状,如规律宫缩,胎膜早破,阴道流血及胎心变化。
(三)临产者护送至待产室,将宫口开大约2cm的孕妇护送至待产室,并与产房助产士做好交接班,交接孕妇的宫口开大情况,胎儿胎心情况,有无胎膜早破及有无特殊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分娩的操作常规
一﹑接产前的准备
(一)环境准备
1.产房应常规每天空气消毒一次,每次接产结束产妇回病房后追加消毒一次或通风10—20分钟。
2.产包及有关器械应定期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标明消毒日期。
3.有关急救设备和药品处于备用状态,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
二、会阴冲洗及消毒
1.会阴冲洗总原则
(1)孕妇取膀胱截石位。
(2)两遍肥皂水加一遍碘伏,肥皂水清洁时由外侧向中央,碘伏消毒时由中央向外侧。
(3)每次肥皂水后用温开水冲洗一遍(每次需用水500ml,水温39—41℃.
(4)每一步骤操作时间要求不少于2分钟30秒,全过程共需7分钟。
(5)每冲洗一人需无菌纱布5块,无菌钳3把,第3把无菌钳只能用于碘伏消毒。
碘伏消毒的范围不得超过肥皂水清洁的范围。
(6)冲洗完成后,更换无菌会阴垫1张。
2.操作人员要求:操作前向孕妇做好解释工作并洗手戴口罩。
3.准备冲洗用物品
(1)20%的肥皂水,0.5%碘伏,冲洗包,冲洗壶(内盛39—41℃温开水1000ml)。
(2)打开冲洗包,1号弯盘(或辅料罐)放纱布4块,内盛20%肥皂水;2号弯盘(或辅料罐)放纱布1块,内盛0.5%碘伏。
4.会阴冲洗具体步骤
(1)第一遍肥皂水擦洗
第一把无菌钳夹第一块肥皂水纱布。
从阴阜(由上向下)→对侧大腿根→近侧大腿根→对侧大腿上1/2→近侧大腿上1/2→会阴体→对侧臀部→近侧臀部,弃之。
第一把无菌钳夹第二块肥皂水纱布(用第二把无菌钳传递)。
从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会阴体→肛门,弃之。
(2)第二遍肥皂水擦洗
第一二把无菌钳夹第三块肥皂水纱布,方法同第一遍肥皂水。
第一二把无菌钳夹第四块肥皂水纱布,方法同第一遍肥皂水。
温开水冲洗:中间→对侧→近侧→中间,将皂液冲净。
(3)第三遍碘伏消毒
第二三把无菌钳夹碘伏纱布一块:阴裂→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阴阜(由下向上)→对侧大腿根→近侧大腿根→对侧大腿上1/3→近侧大腿上1/3→会阴体→对侧臀部→近侧臀部→肛门,弃之。
(三)刷手
1.剪短指甲,戴好口罩帽子(不许露出头发),着清洁刷手衣
裤,衣袖挽到肘上4寸。
2.用肥皂洗净双手及手臂至肘上3寸,手指朝上肘朝下,用清水冲净皂液,取无菌干毛巾从手到肘部擦干手臂(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两只手臂分别用两块毛巾)。
3.用无菌刷子蘸0.5%碘伏,由指尖向上依次刷至肘上3寸处,两臂交替刷洗,特别注意甲缘,甲沟,指蹼等处,共刷洗5分钟(中途可蘸碘伏或更换刷子)。
4.取无菌干毛巾从手到肘部擦干手臂。
(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两只手臂分别用两块毛巾)。
5.刷手后,保持拱手姿势举于胸前,上不可超过肩部,下不可低于腰部。
二·正常分娩的接生程序
1.初产妇儿头拨露1—2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以上,根据进展情况进行会阴消毒,准备接生(取膀胱截石位或两腿屈膝);打开红外线暖箱;备好肩垫和新生儿抢救用品。
2.接生者进行刷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3.铺产台:
(1)在产台远端处将纱布及棉球分开放,将两个棉球用盐水浸濕并挤干放在小碗中备用(擦拭新生儿眼睛),用一把止血钳套好气门芯,按接产顺序摆好器械,将处理脐带用的物品放置在保暖台上。
(2)在两腿屈膝内侧及产单中上端将产单折起,防止羊水外流。
(3)腹部放置消毒巾一块,两侧大腿各铺治疗巾一块,会阴部一块,内垫纱布一块,用布巾钳固定。
用一棉片堵住肛门,以防污染。
(4)右手用消毒巾保护会阴,左手协助胎头做好分娩机转,娩处胎儿时要注意力集中,速度不要太快。
要求与产妇配合好,控制孕妇用力,胎头着冠后,在宫缩间歇,嘱产妇用力,缓慢的娩出胎头大径,防止产道的损伤。
(5)胎头娩出后,胎肩娩出前,挤净其口腔,鼻腔粘液和羊水,当胎儿的前肩娩出后,为防止产后出血,此时可肌注缩宫素10iu或稀释后静脉注射。
5.待下次宫缩发动时,先后协助娩出胎儿的后肩及胎儿躯体。
待胎儿全部娩出后,再次挤出其口腔鼻腔粘液,并用低压吸痰器或一次性吸痰管吸痰。
羊水流净后,将集血器放在产妇臀下,以便收集阴道出血。
6.新生儿处理:对新生儿进行快速评价及初步复苏;如有新生儿窒息按照新生儿复苏程序处理。
7.脐带处理
(1)断脐:胎儿娩出后,待2-3分钟脐带血管停止搏动后再断脐。
(2)脐带消毒:用碘酒、酒精消毒脐带至脐根以上5厘米腹部围绕脐轮直径5厘米的皮肤。
(3)结扎脐带:在距脐根0.5—1cm处止血钳夹住脐带,于上方1cm处剪断脐带,同时检查脐血管(2根动脉、1根静脉)有
无异常,用气门芯或脐带夹住脐带(或用丝线结扎),松开止血钳。
(4)断端处理:用一块消毒棉片挤净脐带断端处淤血及粘液,随之把棉片围在脐轮周围,左手固定,右手用蘸有3%碘酒或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0%)的棉签均匀涂擦脐带断端,进行血管烧灼消毒,切勿碰新生儿皮肤。
待碘酒或高锰酸钾溶液稍干后,棉签及棉片扔于医疗垃圾桶内。
(5)用小纱布裹好脐带处,用油纱布擦净腰部胎脂,然后用脐带卷包扎脐带。
8.擦拭新生儿皮肤的胎脂、羊水、血迹,同时检查新生儿有无畸形。
9.测量新生儿体重,在新生儿病历上按新生儿脚印和母亲的指印,于母亲核对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系脚条或腕带,然后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填写新生儿病历。
10.胎盘剥离后,娩出胎盘: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牵引,不得硬牵,发现胎盘胎膜残留,应及时处理。
将娩出的胎盘放入小盆内,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11.按常规进行软产道检查(原则:由外向内、由健侧向患侧依次检查),如有软产道裂伤进行修补、缝合。
12.测量胎盘大小,脐带长度,并测量盆内出血量。
13.清理产台,用碗盘将血及羊水刮净,计出血量,将产包污物按照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分别放置。
14.为产妇清洁会阴,盖好被子,清洁器械倒污物桶并清洁油布、地面。
认真填写分娩记录及分娩登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