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护理常规
正常分娩护理护理措施

正常分娩护理护理措施1.准确记录临产时间。
2.遵医嘱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
潜伏期每6小时测血压一次,活跃期每4小时测血压一次,如有胎膜早破或体温升高,则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对症处理。
3.注意产妇饮食及休息情况,解释分娩过程,解除思想顾虑。
如潜伏期达8小时,产程无进展,及时报告医生,明确是否假临产,遵医嘱可肌注哌替啶100mg,肌注哌替啶前必须阴查,确定宫口开大≤2cm。
活跃期2小时以上产程无进展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进食差,极度疲乏者可遵医嘱给予补液治疗。
4.进行胎心监测,胎心出现异常时予低流量吸氧,左侧卧位,报告医生并及时记录发生的时间及处理情况。
5.阴查了解产程进展情况潜伏期每2~4小时评估产程进展一次,活跃期每1~2小时一次。
有异常者随时记录并处理。
6.破膜时,观察羊水流出量、羊水的颜色及气味、胎心情况,如此时胎先露未入盆,须告知产妇及家属要卧床休息,抬高臀部,垫上清洁会阴垫。
7.触诊膀胱充盈程度,鼓励产妇2~4小时排尿一次,必要时导尿。
8.嘱多饮水,鼓励产妇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9.观察阴道出血的量,性质。
10.指导产妇放松,采用正确的呼吸技巧。
11.协助区域麻醉镇痛。
12.如有下列情况,通知医生:胎儿窘迫、宫缩过强或乏力、急产、胎头下降停滞1小时以上、自发破膜、羊水受胎粪污染等异常情况。
13.有下列情况需要卧床休息:胎膜已破,胎头未入盆;有阴道出血者;心脏病,心功能二级以上;中度或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发热或怀疑有胎儿宫内窘迫者;经产妇宫口开大3cm,初产妇宫口近开全者。
14.关注产妇的自觉症状。
15.做好心理护理,鼓励产妇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确保产程顺利进行。
16.进行胎心监测,严密观察宫缩的强度、频率及性质并做好记录。
及时观察胎头下降及宫口扩张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适时结束分娩。
17.分娩前护理分娩前消毒外阴,顺序是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大腿内上1/3、外阴及肛周。
正常分娩产程观察护理常规

正常分娩产程观察护理常规正常分娩————第一产程1、助产士相对固定,一对一陪伴。
全面掌握孕妇病情,了解化验、检查结果。
2、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孕妇采用非药物性镇痛(如按摩、呼吸镇痛法、导乐球等)及药物性镇痛方法来减轻阵痛.3、饮食指导: 补充液体和能量,指导孕妇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饮食.4、休息与活动:临产后,应鼓励孕妇在室内活动;破膜后胎头未入盆,应卧床休息,抬高臀部,预防脐带脱垂。
5、观察生命体征,每2小时测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胎膜早破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如有异常,应增加检查次数并予以相应处理。
6、密切观察产程,观察胎膜是否破裂,潜伏期应1—2小时听胎心1次,活跃期每15-30分钟听胎心1次,每次听诊1分钟。
潜伏期每4小时阴道(或超声)检查一次,活跃期每2小时阴道(或超声)检查一次,经产妇或宫缩强者间隔时间可相应缩短。
每1~2小时监测宫缩并记录。
7、胎膜破裂后立即听胎心,观察并记录羊水的性质、颜色、量和破膜时间.行胎心监护20分钟并粘贴与胎心粘贴单。
8、每2小时督促孕妇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先露部下降.排尿困难者给予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9、静滴缩宫素者按照《静滴缩宫素使用规范》进行观察、护理。
10、疑有感染者,做好隔离防护。
正常分娩-———第二产程1、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4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将产妇送入分娩室,做好接产准备工作.2、准备接生及抢救新生儿的物品和药物。
3、医护人员应陪伴在旁,给予安慰和支持,指导孕妇屏气用力,5-10分钟听一次胎心或持续胎心监护并记录;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血压、脉搏、氧饱和等,同时观察产程进展,如有异常及时请示医生。
4、按要求行会阴清洁消毒。
5、接产过程中注意保护会阴,根据情况适时行会阴切开.6、应用容器法、称重法准确记录出血量。
7、婴儿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腔内粘液和羊水,保持呼吸道通畅。
擦干新生儿身上的羊水及血迹,注意保暖.8、晚断脐,断脐后用0.5%的碘伏消毒并包扎脐带。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正常产前
1、孕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作入院介绍并通知医师。
2、填写入院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3、尚未临产者护送至病房床前严密观察临产的先兆症状及时送产房待产。
4、注意饮食及休息取左侧卧位。
5、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天交接班时听胎心发现异常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6、关心、体贴孕妇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二〉、正常产后
1、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新鲜。
2、产妇产后2小时入休养室时、2h、3h、4h各观察血压、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一次并记录于产后12小时观察记录上。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及时补充水分产后24h鼓励并督促产妇下床排尿第一次排尿时请家属注意搀扶。
产后6h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应采取措施、诱导排尿、30min后仍不能排尿时按医嘱行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导尿定时开放O
4、产后24h内应卧床休息24h后鼓励下床活动行产后康复训练指导。
5、饮食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忌生冷、酸辣等刺激性事物。
6、协助并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7、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超过38℃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8、嘱其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1/5000浓度的高镒酸钾液清洗会阴至少两次。
9、每天会阴擦洗2次擦洗会阴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发现红、肿、硬结者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10、有侧切伤口者指导其取右侧卧位以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正常分娩第二产程护理常规

正常分娩第二产程护理常规相关知识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是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为止。
一般需1~2小时,最长不超过2小时。
护理问题/关键点1 胎儿窘迫2 产程延长3 疼痛4 心理支持5 教育需求护理目标1 产妇情绪稳定,有正常分娩的信心2 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积极参与3 产妇及新生儿没有产伤初始评估1 产妇生命体征2 家庭支持和经济情况3 胎心率4 子宫收缩情况5 膀胱充盈程度持续评估1 产妇在第一产程末的情况1.1胎心情况1.2宫缩及宫口情况:阴道检查,了解宫口扩张程度、胎先露、胎方位1.3进食情况2 心理状况3 接产准备干预措施1 体位协助产妇取截石位于产床,并注意保暖。
2 饮食鼓励进食,正确评估产妇及胎儿情况,适时消毒外阴,做好接产准备,接产前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3 心理护理向产妇提高产程进展信息,给予支持与鼓励,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
4 宫口开全时测血压一次。
观察产程进展,密切监测胎心5~10分/次,持续胎心监测PRN,如胎心率异常,应予阴道检查,尽快结束分娩。
注意宫缩的节律、强度、腹形,有无子宫压痛,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 接生者应正确掌握分娩机转,严格无菌操作,按接生操作规范助产,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
6 如出现下列情况,通知医生:6.1宫缩异常:宫缩乏力、强直宫缩、不协调宫缩等。
6.2胎儿窘迫。
6.3胎头下降停滞1小时以上。
6.4羊水浑浊。
健康教育说出产程进展的相关知识:A.体位:截石位B.学会深呼吸以及各种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按摩、听音乐等等)C.阴道自然分娩者正确运用腹压D.注意保存体力,鼓励进食E.增加自然分娩的自信心。
产科护理常规

临产期护理常规一、正常分娩(第一产程)1.孕妇有规律宫缩后即送待产室;2.陪伴助产士向孕妇作好自我介绍、母乳喂养宣教;3.观察产程进展(宫缩、宫口开大、先露高低)每60分钟听胎心一次并记录,进入活跃期后,每30分钟听取胎心一次并记录;4.注意产妇饮食、休息,必须及时按医嘱给予镇静或补液;5.每2-4小时督促产妇排尿,必要时导尿;6.胎膜破裂后即听胎心一次,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7.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宫缩规律者送入产房准备接生;8.胎膜破裂,胎头高浮者需左侧卧位,抬高臀部;9.怀疑有感染者应予隔离。
二、正常分娩(第二产程)1.产妇送入产房,应指导产妇屏气,同时观察宫缩,每15分钟听取胎心一次,并记录;2.准备接生及抢救新生儿用物;3.接生者按无菌操作要求常规络合碘擦手、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并配备接生用品;4.注意保护会阴,必要时行会阴侧切术;5.胎头娩出后,立即清除口、鼻腔内黏液和羊水、血块,使呼吸道通畅;6.断脐后用碘酊消毒断面并包扎;7.将婴儿抱给产妇看清性别,系上手圈,挂上姓名牌,记录单上盖上婴儿脚印及产妇拇指印;8.记录婴儿出生时间、性别、体重,如有畸形及时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并给看清。
三、正常分娩(第三产程)1.掌握胎盘剥离征象,及时娩出胎盘、胎膜,用弯盘或换药碗收集阴道流血,测流血量并作好记录;2.详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有明显缺损及时行宫腔探查术;3.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如有应及时缝合;4.胎盘娩出后应该注意宫缩与阴道流血情况,如流血过多,胎盘不完整,应及时报告医生,认真填好各项分娩记录并签名。
前置胎盘护理常规1.按一般产科护理常规;2.绝对卧床休息,特别注意阴道流血量;3.严禁肛查及灌肠;4.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5.临产时要严密观察宫缩、阴道流血、胎心等,慎用催产素并作好抢救及术前准备;6.产后仍注意阴道流血。
妊娠合并贫血护理常规1.按一般产科护理常规;2.妥善安排床位,避免受凉。
正常分娩期妇女护理

正常分娩期妇女护理(一)第一产程的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子宫收缩有关。
2.焦虑与担心自身与胎儿健康,担心产程进展是否顺利,担心自己的行为表现是否被接受有关。
3.尿潴留与胎先露下降,胎头压迫膀胱肌或体位改变不适应有关。
4.潜在体液不足与产程中出汗多,摄入量减少有关。
5.躯体活动受限与宫缩疼痛、破膜等因素有关。
6.恶心、呕吐与分娩刺激胃肠道有关。
7.有胎儿受伤危险与子宫收缩引起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宫内缺氧有关。
【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①待产妇于临产后入院,但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应紧急入院。
②待产妇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介绍待产室、产房环境及工作人员,护士应主动与待产妇沟通,消除待产妇紧张、陌生的情绪。
③询问、评估并记录待产妇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孕期情况、此次住院原因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
同时要向待产妇讲解产程中各种注意事项。
④观察生命体征:临产后体温一般变化不大,脉搏、呼吸可稍有增加。
如果待产妇有头晕、眼花、头痛、呕吐、上腹部痛,子宫收缩异常、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应给予高度重视。
⑤注意阴道流血量,若待产妇阴道流血为鲜红色且量多大于月经量,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除外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等情况发生。
⑥一般初产妇常规行外阴备皮。
⑦灌肠:一般初产妇临产后,宫口开大3cm以下且无特殊情况,可给予1%肥皂水灌肠。
但若有胎膜破裂、阴道异常流血、心肌病、胎儿窘迫、胎头高浮或胎头下降很低压迫直肠达不到目的时,应禁止灌肠。
灌肠后要观察子宫收缩,勤听胎心。
⑧预防尿潴留:待产妇临产后护理人员应每2~3小时提醒其排尿1次。
2.产程护理①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以及待产妇、胎儿对临产的反应,及时发现影响健康的早期征象,并进行处理。
②听胎心音:待产妇临产后应每隔1小时在宫缩间歇时听取胎心音1次,每次听1分钟并记录。
宫缩紧时应每30分钟听取1次。
③观察子宫收缩:应定时连续观察宫缩,每次观察宫缩应3次以上,并做好记录。
正常分娩护理常规

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新生儿全身状况,皮肤色泽、呼吸、心率、哭声、脐带等。
2.每日观察新生儿体重、体温、吸吮及大小便等情况。
【护理措施】
1.按医嘱给予母婴同室,母乳喂养。
2.入室时检查新生儿全身状况,核对产妇床号、姓名,新生儿病历、性别、手镯。
测量体温,体温<36.0℃,在电暖箱复温至正常。
3.出生24小时内尽量取侧卧位。
4.每日脐部护理1次,防止发生感染。
5.保持新生儿皮肤干燥,定时更换尿布。
6.如出生24小时后无尿、无胎便排出,通知医师。
7.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按医嘱接种乙肝疫苗及卡介苗,告知家属接种的注意事项及免疫接种程序。
8.每次护理新生儿前洗手,出院时进行新生儿抚触指导。
【健康指导】
1.指导产妇注意个人卫生,接触新生儿前洗手。
2.指导产妇正确喂哺,做好新生儿常规护理。
3.指导产妇及家属出院后做好新生儿脐部、眼部、臀部、皮肤的护理方法。
产程护理常规

产程护理常规(一)第一产程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做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态度和蔼关爱产妇协助其洗脸、擦汗、更衣、更换床单保持会阴部清洁。
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减轻产妇疼痛以解除紧张、焦虑、孤独的心理。
3、活动与休息如果产妇宫缩不强未破膜鼓励其在室内适当活动。
如阴道流血、胎膜早破、用镇静药后、初产妇宫口扩张5cm以上或经产妇宫口已扩张3cm应卧床休息。
4、补充液体和热量鼓励和帮助产妇在宫缩间歇期摄取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饮食及液体。
5、排尿及排便鼓励产发勤排尿和排便当膀胱充盈又无法排尿时应予导尿。
6、观察宫缩应掌握宫缩持续及间隔时间宫缩强弱及节律性并注意子宫形态有无压痛,及时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一般需连续观察3次子宫收缩并记录。
7、胎心监测于潜伏期在宫缩间歇期每12h测胎心1次,异常情况每半小时1次或随时监测。
进入活跃期后宫缩频时应每1530分钟测胎心一次。
每次听1min并做好记录注意心率、心律、心音强弱如胎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窘迫,立即给产妇吸氧、嘱其取左侧卧位、同时通知医师进一步处理。
8、观察产程进展初产妇在潜伏期每2h做1次肛门指诊或阴道诊活跃期每小时1次同时也要根据宫缩情况和产妇的临床表现适当增减检查次数以便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并画好产程图。
9、观察血压正常情况下4小时测量一次血压超过120/80mmHg 时每两小时测一次,超过130/90mmHg时每小时测一次重视患者主诉并记录,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治疗。
10、破膜及羊水的观察一旦破膜立即听胎心并记录胎心率、破膜时间、羊水的量及颜色。
观察有无脐带脱垂征象。
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
11、接产准备初产妇宫口开全或经产妇宫口扩张4cm时将其送至产房做好接产准备(二)第二产程护理常规1、将产妇送入分娩室注意宫缩并观察产程进展情况指导产妇用力应10-15min听胎心1次或连续胎心监护测血压1小时1次,有特殊情况随时听诊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分娩护理常规
第一产程
产妇有规律性的子宫收缩,间隔时间5~6分钟,直到子宫颈口开全,为第一产程。
初产妇平均需12~16小时,经产妇仅需6~8小时。
一、关心体贴产妇,耐心安慰解释,消除紧张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二、做产科检查。
详细询问胎次、生产史,注意身体一般状况,测
血压、体温、脉搏,检查腹部、胎心、胎位、先露衔接程度、子宫收缩强弱、持续及间隔时间、有无阴道流血及流水,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三、严密观察产程
1.观察宫缩的强度、间歇时间和持续时间。
乏力或过强的宫缩应及时
处理。
2.注意胎心。
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m i n,宫缩时胎心加快或变
慢。
因子宫收缩时子宫壁血管被压,血流受阻,松弛时血循环恢复,胎心恢复正常。
一般每1~2小时听胎心一次,胎膜破裂时须立即听胎心1次,如发现胎心>160次/m i n或<110次/m i n且不规律时,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师处理。
3.胎膜早破者,每15~30分钟听胎心1次。
羊水中混有胎便流出者,
应即刻通知医师。
4.肛门检查是观察产程的重要方法可了解宫颈扩张程度、软硬度及厚
薄,胎膜是否破裂、先露部的高低及有无异常、坐骨棘是否突出,尾骨活动度,初步了解骨盆有无狭窄,胎头的产瘤大小及颅骨重叠
情况,胎头矢状缝位置与囟门的关系来判断胎方位,宫缩时先露能否降低及宫颈扩张情况。
四、注意产妇饮食、休息,必要时给以镇静剂,缩短第一产程,减
少产妇痛苦。
五、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3~4c m,宫缩规律,此时送入
分娩室准备接生。
第二产程
由子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为第二产程,初产妇1~2小时,经产妇需30~60分钟或仅数分钟。
一、产妇送入分娩室应由医护人员守护,不得离开,指导产妇用力,
注意宫缩并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应10~15分钟听胎心1次,有特殊情况随时听诊,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二、做好无菌接生准备工作,消毒外阴,接生者常规刷手,铺无菌
接生包并严格无菌操作。
产包打开超过1小时仍未完成接生时,应更换。
三、正确保护会阴,指导产妇运用腹压与接生者密切合作,注意助
产手法。
四、胎头娩出后,擦干口鼻流出的羊水粘液,使呼吸道通畅。
有脐
带绕颈者,应先将脐带向躯干推移并解脱,或自头部将脐带退下。
若脐带绕颈数圈以致无法推移时,可用止血钳两把,将脐带钳夹并从中剪断,迅速解脱,使胎儿娩出。
五、胎儿娩出后断脐,检查无渗血后断端用碘酊消毒,覆盖无菌纱
布。
六、胎儿娩出后静推或静滴催产素10u(加入50%或10%葡萄糖),
注意宫缩及出血情况,准确记录出血量。
七、脐带处理完,交护理者按新生儿常规处理,测量婴儿体重、身
长并记录。
八、婴儿出生后根据心跳、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喉反射等5
项体征,进行阿普卡(A p g a r)评分记录。
九、婴儿初步检查后戴好手条(产妇姓名、婴儿性别、体重)在新
生儿病历上印新生儿脚印,让产妇观看婴儿性别。
十、婴儿娩出断脐后,为培养加深母子感情,立即将婴儿裸体与母
亲皮肤接触。
方法:护理人员双手托住将婴儿伏卧于母亲胸前,母亲胸部直接接触婴儿胸、腹,婴儿口腔吸吮母亲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十一、在保暖设备差时注意保暖,婴儿背部盖好毛巾。
第三产程
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为第三产程,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一、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弯盘置于产妇臀下,准确测量阴道出血量。
二、有胎盘剥离征象,如子宫底升高,脐带下降变长,阴道少量流
血,此时一手按压宫底。
若脐带不回缩,表示胎盘已剥离。
嘱产妇增加腹压,右手轻轻牵引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当胎盘娩出阴道口时,双手握住胎盘,继续向一个方向旋转,使胎盘胎膜完整娩出,注意不可过早揉捏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胎盘部分剥离,导致大出血。
三、详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若发现胎盘、胎膜有缺损,可消毒外阴,
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四、胎盘娩出后用纱布将会阴部血迹拭净,检查会阴有无裂伤,并
及时缝合修补。
五、双胎、羊水过多、心脏病等产妇,产后用沙袋,腹带包扎腹部。
六、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测量血压、脉搏。
由接生
者详细填写分娩记录,并作好各种表格登记,签名。
七、无异常情况,2小时后可送产妇回病室,并详细向病房护理人员
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