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故宫博物院》ppt课件

根据不同任务筛选材料 采用合适方法进行整合
选择材料 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
参观路线图。
选择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三
材料四
方位和景物 参观方案 平面示意图
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 人作讲解。
选择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方位和景物 太和门的故事
阅读材料
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 参观路线图。
10 故宫博物院
新课导入
故宫:一般指“北京故宫”。北 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 的皇宫,在北京市中心、南北中轴线 上。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 (1406—1420),后经多次重修与改 建,但仍保持着原有的规模。是中国 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现为故宫博物院。
(2)状状想给家人讲解太和殿这个景点,请 结合课文材料一中的第_4__~_9__自然段和相关材料 写一份导游词。
示例: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 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是举 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如皇帝即位、生日、婚礼等。 太和殿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 代建筑之首。
要选择景点作讲解,你认为要选择哪个 阅读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阅读材料一第5、6、8自然段,了解太 和殿整体情况。
5
6
构造介绍
8
主要用途
阅读材料二,了解修复太和门的故事, 圈出表示时间的关键词句。
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 转年正月二十六日
如果选择太和殿作为给家人讲解的景点, 试着选择主题或切入点整合材料。
明确任务 阅读本文,我们要完成哪些阅读任务? 阅读任务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 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 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14《故宫博物院》(共49张PPT)

矗( chù )立 鳌( áo )头 额枋( Fāng ) 藻( zǎo )井 ng 击磬( qì ) 鎏( liú )金 蟠( Pán )龙 攒( cuán )成 后妃( fē) )然 i 迥( jiǒng
版权所有-
听读课文,思考:
◎请同学们划出相关的方位 词,理清游览线路,看看文 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文章结构层次是怎样安排 的?
金水桥
版权所有-
太和门
版权所有-
太和殿
版权所有-
中和殿
版权所有-
保和殿
版权所有-
乾清门
版权所有-
故宫的知识你知多少?
◎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皇帝的金銮殿在什么大殿中? ◎学子们在什么大殿参加殿试? ◎共有几个皇帝居住过故宫? ◎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
版权所有-
故宫的知识你知多少?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 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 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 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 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 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 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
文章的说明顺序
以空间为顺序, 从南到北进行说明。
版权所有-
课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总分总结构。文章 总体上可分为两大块: 第一部分(1):概说故宫的称属、历 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16);是全文的重点。 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现状、规模、 布局特点。
◎在描写内景时,说明顺序是 什么,立足点是什么?(找出方 位词)
版权所有-
听读课文,思考:
◎请同学们划出相关的方位 词,理清游览线路,看看文 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文章结构层次是怎样安排 的?
金水桥
版权所有-
太和门
版权所有-
太和殿
版权所有-
中和殿
版权所有-
保和殿
版权所有-
乾清门
版权所有-
故宫的知识你知多少?
◎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皇帝的金銮殿在什么大殿中? ◎学子们在什么大殿参加殿试? ◎共有几个皇帝居住过故宫? ◎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
版权所有-
故宫的知识你知多少?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 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 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 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 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 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 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
文章的说明顺序
以空间为顺序, 从南到北进行说明。
版权所有-
课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总分总结构。文章 总体上可分为两大块: 第一部分(1):概说故宫的称属、历 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16);是全文的重点。 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现状、规模、 布局特点。
◎在描写内景时,说明顺序是 什么,立足点是什么?(找出方 位词)
12故宫博物院课件(共33张PPT)

同学们,如果你去北京,一定要去看看……
紫禁城
紫:紫薇垣(天地之宫),天子所居 禁:守卫森严,常人难以涉足的禁区
故宫 故宫博物院
故宫概况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 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约有600年 的历史。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这里曾居住过 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皇宫,现称为“故宫 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 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
描写性语言 生动性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前 后 呼 应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 能不令人惊叹。
总 分 总
归纳总结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对象的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生动 说明类别:事物说明文 说明结构:总-分-总
集中体现 建筑外观(大小、高度、面积等) 建筑装饰(配件、色彩、图案等) 前朝后宫、主体建筑位置(中轴线)
太和殿 5-6段
代表故宫建筑群艺术风格
太和殿 第8段
体现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文化功能
品析语言
1
解释词意+联系原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xx性。
说明性语言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品析语言
学习本文后在写作说明文上 有什么启示?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故 宫——宏大壮丽、布局统一、 建筑精美、风格独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 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 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紫禁城
紫:紫薇垣(天地之宫),天子所居 禁:守卫森严,常人难以涉足的禁区
故宫 故宫博物院
故宫概况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 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约有600年 的历史。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这里曾居住过 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皇宫,现称为“故宫 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 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
描写性语言 生动性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前 后 呼 应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 能不令人惊叹。
总 分 总
归纳总结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对象的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生动 说明类别:事物说明文 说明结构:总-分-总
集中体现 建筑外观(大小、高度、面积等) 建筑装饰(配件、色彩、图案等) 前朝后宫、主体建筑位置(中轴线)
太和殿 5-6段
代表故宫建筑群艺术风格
太和殿 第8段
体现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文化功能
品析语言
1
解释词意+联系原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xx性。
说明性语言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品析语言
学习本文后在写作说明文上 有什么启示?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故 宫——宏大壮丽、布局统一、 建筑精美、风格独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 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 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
故宫简介: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
其位于北京市中心。
明永乐十八(1420 年)落成,1924 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 位皇帝曾在这
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1961 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 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
故宫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
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
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
它一步的。
课文视频朗读
生字词:
击磬()攒成()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金銮()矗立()斗拱()额枋()矫健()
御道()檀香()缭绕()鎏金()轮廓()雍正()剔()后妃()乾清()迥然不同()错综复杂()
井然有序
qìng cuánáo liúlízǎo pán zhóu luán chùgǒng fāng jiǎo
yùtán liáo liú。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故宫博物院》 课件(61张PPT)

故宫座落在什么地方?
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故宫中最大的殿堂叫什么?
学子们在什么地方参加殿试? 你知道共有多少个皇帝居住过故宫 吗?
这是因为“紫”字取名于紫宫,紫宫 又是天帝之宫。古时,人们天上的星宿划 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 是指三个宫城的意思,即太微垣、紫微垣、 天市垣。紫微垣在中间,称为中垣,在北 斗星的东北方向,于是古人便认为这是天 帝居住的地方,即天帝之宫。封建帝王在 封建时代被认为是天帝之子,即天子,那 么天子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皇宫自然 应该是人间的“天上宫阙”。又因为皇宫 是禁区,非一般人敢涉足,所以故宫又叫 紫禁城。
“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
太和殿
在湛蓝的天空下, 屋顶格外辉煌;大圆 柱、金琐窗、朱漆门 与台基相互衬映。 朱漆方台、雕龙宝座、 雕龙屏梁枋间彩色绚 丽。 作用:是举行重大典礼 的地方。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这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 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 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 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 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 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 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 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唐 朝 诗 人 骆 宾 王 有 一 句 诗: “ 未 睹 皇 居 壮, 安 知 天 子 尊”。
面 对 明 清 皇 宫 紫 禁 城,你 也 许 只 能 用 两 个 字 来 表 达 你 的 感 受, 这 就 是
八年级上册黄传惕《故宫博物院》教学课(共20张PPT)

故宫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课堂小结
1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建筑特点、馆藏文物以及参观注意事项等方 面的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故宫的历史背景,包括故宫的修建历史、各朝代的皇帝和 重要事件等。然后,文章详细阐述了故宫的建筑特点,如宫殿建筑、宫廷园林、雕刻 艺术等。接着,文章介绍了故宫的馆藏文物,包括历史文物、艺术品、珍宝等。最后 ,文章提醒游客参观故宫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遵守规定、保护文物、文明旅游等。
故宫博物院
作者:黄传惕
题材:说明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教学课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紫禁城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 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 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 入,故称为“紫禁”。
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 城”,外禁垣为“皇城”。
qìng
鸣钟击磬
mù
庄严肃穆
jiǒng
迥然不同
xiè
池馆水榭
lòu
大吻雕镂
wéi
xiào
惟妙惟肖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前朝】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个长方形小广场。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 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 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
人教版初二语文八年级 故宫博物院 PPT课件

3. 午门内外
4. 三大殿概说 (台基)
5. 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
6. 太和殿内景 7. 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中轴线 8. 太和殿的用途
9.
中和殿的位置、概貌、用途
10. 保和殿位置、用途
11. 小广场(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 12. 乾清宫的用途 13. 交泰殿位置、坤宁宫的位置、用途 14. 后三宫的装饰特点
金銮(luán)殿
玉玺(xǐ) 上谕(yù) 修缮(shàn)
蟠(pán)龙
妃嫔(Pí n) 傀儡(kuǐ lěi) 击罄(qì ng)
鎏(liú)金
湛(zhàn)蓝 翊(yì )坤宫 诏(zhào)书
快速的默读全文
看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所 讲的内容吗?
1. 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 位、历史沿革。 2. 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 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15. 介绍后三宫往北的御花园
16. 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首尾呼应
你知道本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吗?
(1—16) 总 — 分 — 总 (4—10) 总 — 分 (11—14)总 — 分 — 总
规 (1)总—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位置、历史、建筑地位。 模 (2)总—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宏 大 外形 , 太和殿 建 内景 前朝(三大殿) 中和殿 筑 位置 精 (3—10) 保和殿 美 用途 , 分 布 (11)—— 承上启下 局 统 后三宫 内廷 一 (12-15) 御花园 。 风 格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独 特 空 间 顺 序(南——北) + 游 踪 。
交泰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 间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 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
《故宫博物院》语文教学PPT课件(6篇)

本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的各部分景观 及特色,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美,赞扬了中国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默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材料一 第一部分(1-2):总写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
和功能。 第三部分(16):纵览故宫,总结概括。
liú ( 琉 )璃
( 流 )水
( 硫 )磺
xiè 水( 榭 )
( 谢 )谢
( 泄 )露
jiǒng( 迥 )然
深( 炯 )
二、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成语。
( 窘 )迫
这个地方的鸭子跟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 ① ),它
们每天排着( ② )的队伍去湖边觅食,看起来有意思极
了。
① 迥然不同
②井然有序
故宫博物院
拓展延伸
• 皇城古道月朦胧,琼台美酒醉东风。天下文 明不及此,春风吹遍紫禁城。 —《故宫赏月》
译文:在曾经皇城的古道上,感受着朦胧的月光,美好精致的 亭台楼阁,此时喝一壶酒,有美景美酒,东风仿佛都沉醉了。 天下的文明都比不上这里,温暖的春风吹遍了紫禁城。
随堂演练
一、根据注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整体感知
1.本课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 2.本文是怎么组织材料的?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概括说明故宫的概况。
总
(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
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
(第3—15自然段) 各大建筑。
分
第三部分
从景山鸟瞰故宫,
(第16自然段) 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总
整体感知
方位词 用方位词对建筑物进行介绍 即我们所说的空间顺序。
它的作用: 有利于全面有条理地说明 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默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材料一 第一部分(1-2):总写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
和功能。 第三部分(16):纵览故宫,总结概括。
liú ( 琉 )璃
( 流 )水
( 硫 )磺
xiè 水( 榭 )
( 谢 )谢
( 泄 )露
jiǒng( 迥 )然
深( 炯 )
二、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成语。
( 窘 )迫
这个地方的鸭子跟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 ① ),它
们每天排着( ② )的队伍去湖边觅食,看起来有意思极
了。
① 迥然不同
②井然有序
故宫博物院
拓展延伸
• 皇城古道月朦胧,琼台美酒醉东风。天下文 明不及此,春风吹遍紫禁城。 —《故宫赏月》
译文:在曾经皇城的古道上,感受着朦胧的月光,美好精致的 亭台楼阁,此时喝一壶酒,有美景美酒,东风仿佛都沉醉了。 天下的文明都比不上这里,温暖的春风吹遍了紫禁城。
随堂演练
一、根据注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整体感知
1.本课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 2.本文是怎么组织材料的?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概括说明故宫的概况。
总
(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
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
(第3—15自然段) 各大建筑。
分
第三部分
从景山鸟瞰故宫,
(第16自然段) 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总
整体感知
方位词 用方位词对建筑物进行介绍 即我们所说的空间顺序。
它的作用: 有利于全面有条理地说明 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 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 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 得当的写作特色。
3.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 彩的龙的用意。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
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 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 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 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 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 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 类文化遗产”。
汉白玉石桥
后三宫
小广场
三大殿
太和门
御花园
顺贞门 神武门
掌握说明事物的特征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 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 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 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 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 出答案。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 局统一。
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 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 作用。
3.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 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4.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 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金銮( luá)n殿 蟠( )龙pán鎏( )金 玉liú玺( )
xǐ
妃嫔( pín) 湛( )蓝zhà上n 谕( ) 傀儡(yù )
kuǐ lěi
翊( y)ì坤宫 修缮( )sh击àn 罄( ) 诏(qìn)g书 zhào
2.词语解释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 深蓝。
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第六段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 为什么多次写龙?
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 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太和殿。另 外,太和殿也是最显故宫气派的地方, 所以介绍得最详细。
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 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 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 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 己的化身。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分析结构层次。
规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模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宏
大
外形 太和殿
,
故 宫 博
前朝(三大殿) (3—10)
内景 位置 用途
中和殿 保和殿
建 筑 精
物 院
分
(11)—— 承上启下
美 ,
内廷
后三宫
布
(12-15) 御花园
局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统 一
空 间 顺 序(南——北) + 游 踪
1.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
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 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 说相结合的特点。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 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 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 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 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 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 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 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 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 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 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 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第六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 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又是 按什么顺序写的?
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
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 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 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 围写。
文章强调中轴线用意是什么? 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听课文朗读,思考以下问题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2.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3.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4.皇帝的金殿在什么大殿中?
根据课文内容,口参观故宫的路线。
天安门
端门
午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 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 得当的写作特色。
3.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 彩的龙的用意。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
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 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 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 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 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 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 类文化遗产”。
汉白玉石桥
后三宫
小广场
三大殿
太和门
御花园
顺贞门 神武门
掌握说明事物的特征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 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 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 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 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 出答案。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 局统一。
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 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 作用。
3.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 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4.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 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金銮( luá)n殿 蟠( )龙pán鎏( )金 玉liú玺( )
xǐ
妃嫔( pín) 湛( )蓝zhà上n 谕( ) 傀儡(yù )
kuǐ lěi
翊( y)ì坤宫 修缮( )sh击àn 罄( ) 诏(qìn)g书 zhào
2.词语解释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 深蓝。
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第六段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 为什么多次写龙?
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 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太和殿。另 外,太和殿也是最显故宫气派的地方, 所以介绍得最详细。
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 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 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 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 己的化身。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分析结构层次。
规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模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宏
大
外形 太和殿
,
故 宫 博
前朝(三大殿) (3—10)
内景 位置 用途
中和殿 保和殿
建 筑 精
物 院
分
(11)—— 承上启下
美 ,
内廷
后三宫
布
(12-15) 御花园
局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统 一
空 间 顺 序(南——北) + 游 踪
1.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
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 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 说相结合的特点。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 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 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 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 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 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 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 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 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 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 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 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第六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 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又是 按什么顺序写的?
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
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 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 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 围写。
文章强调中轴线用意是什么? 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听课文朗读,思考以下问题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2.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3.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4.皇帝的金殿在什么大殿中?
根据课文内容,口参观故宫的路线。
天安门
端门
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