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合集下载

血液样品管理制度

血液样品管理制度

血液样品管理制度一、血液样品的采集1. 采集时间: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在患者的体温稳定的状态下采集血液样品,一般在患者饭后2至4小时进行采集,以避免饮食等影响结果。

2. 采集方式:血液样品的采集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采集动静脉血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方式。

3. 采集器具:采血过程中应使用一次性的采血针和针管,确保采集过程的无菌。

二、血液样品的保存1. 保存温度:血液样品应保存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为2℃-8℃,以防止血液凝固。

2. 保存时间:血液样品的保存时间通常在24小时内,不宜过长时间保存,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样品标识:每个血液样品都应标有患者的相关信息,以防混淆。

同时还应在标本瓶上标注采集时间、采集日期等信息。

三、血液样品的运输1. 运输容器:血液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放置在密闭的容器内,以避免污染或漏出。

2. 运输温度:血液样品应在合适的温度下运输,一般为2℃-8℃,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3. 运输标识:每个运输的血液样品上都应标注患者的姓名、采集时间、采集日期等信息,确保正确交付。

四、血液样品的处理1. 样品处理:血液样品在检测之前应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离心、分装等,以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

2. 废弃物处理:一次性采血器具等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3. 污染处理:对于因各种原因污染的血液样品,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伤害。

以上就是血液样品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医疗机构能够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诊断治疗的准确性。

同时,也提醒医护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对血液样品管理制度的重视和执行力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准确、可靠的诊疗服务。

血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血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如不回血可调整进针深度,直至回血为止。若调整几次后仍不回血,可抽出针头,在附近重新垂直刺入,切不可在鸡胸腔内任意调整针头方向乱刺。若刺入心脏,可在1min内采血3mL以上。
2、猪采血方法
猪血液样品的采集方法
采血位点
猪的类型
针头规格
采血量
方法评价
前腔静脉
≤45kg
45-133kg
成年猪
20号(38mm)
4、因为材质不同,塑料试管要比注射器针管析出的血清量多。
5、一般情况下,在5d内测定的血清样品可放置于4℃的冰箱中冷藏保存;样品待检时间超过1周的,需-15℃以下低温冷冻保存。
★跖骨内侧静脉采血是向心方向采血,采血时要注意进针角度不能太大,回抽活塞的速度也不能过快。
对日龄很小的雏禽,术者用左手中指及无名指夹住左腿,暴露跖骨内侧静脉,方法同上。雏禽的血管细小,血流量很少,所以在抽血的过程中要特别缓慢。
◆趾静脉采血:鸭、鹅仰卧保定,用手将两脚固定,使趾部不动。
◆先将鸭侧卧保定,抓住鸭的小腿,在最上一个腿趾,跗关节上方,有一小腿静脉。
20号(25mm)
16号(38mm)
14号(38mm)
5-10ml
采样慢;不雅观;易造成采血后框内出血而压迫眼球
股静脉采血法
因其容易污染形成静脉炎而淘汰
挠头静脉采血法
隐静脉采血法
(1)、前腔静脉采血
① 熟悉猪前腔静脉的解剖学位置及解剖学特点
要想做到准确进针,首先就要了解猪前腔静脉的解剖学构造,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是进行该技术练习的第一步。
(三)、注意事项
1、对制备血清的动物进行采血时间宜在早晨空腹时和午后进行。此间所采集的血液所析出的血清质量好于其它时间所采集的血清质量。

对血液标本保存应注意的事项

对血液标本保存应注意的事项

对血液标本保存应注意的事项血液标本保存应注意的事项一、引言在医学领域,血液标本保存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保存和管理血液标本,可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本文将重点探讨血液标本保存的注意事项,以及对此主题的一些观点和理解。

二、血液标本保存的重要性1. 保持血液标本的稳定性:血液标本保存时,要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血液标本应存放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通常为2到8摄氏度。

这可以防止血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保持血液样本的稳定性。

2. 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在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过程中,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使用无菌器具和容器,防止外界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血液标本的保存和管理时,要避免与其他样本的交叉污染,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三、血液标本保存的注意事项1. 使用合适的容器:血液标本应使用干净、无菌的容器进行保存。

常用的容器有试管、离心管或血液采集管。

容器应有密封性能,以防止气体和外界污染进入,同时也避免血液标本的泄漏。

2. 保存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血液标本应保存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通常,血液标本的保存温度为2到8摄氏度,湿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为85%以下。

3. 标注和记录:在血液标本保存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标注和记录。

标注应包括标本的采集时间、采集者、标本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记录应包括保存温度和湿度的监测结果。

4. 合理的保存时间: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应根据具体要求而定。

对于某些检测项目,可能需要短时间内进行分析,此时可以选择较短的保存时间。

而对于一些长时间追踪观察的项目,可能需要长时间保存血液标本。

四、观点和理解1. 血液标本保存是确保临床诊断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只有在正确的保存条件下,血液标本中各项指标才能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因为保存不当导致结果失真。

2. 标本保存所使用的容器和保存温度等因素非常重要。

使用合适的容器和控制恒定的温度可以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标本保存期限的合理规划也是关键。

不同的检测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保存时间,医疗机构和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规划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血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血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血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全血根据收集的条件,分成不抗凝和抗凝两种。

同时,不抗凝分离出的上层黄色的液体我们称之为血清;抗凝分离出的上层黄色的液体我们称之为血浆。

标本的存放温度及时间,血清、血浆及细胞分离的方法步骤也是分析前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抽血后,血细胞因代谢需要,要消耗掉部分营养成分,故对这些成分进行测定时,需及时地离心以分离掉细胞成分。

采血前个体的准备情况,如空腹时间的长短、采样时间的确定及采血时患者的姿势;止血带应用时间,输液情况,体育运动,抗凝剂及稳定剂的选用;标本的处理等均可影响到某些检验指标的水平。

故标本采集过程应标准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分析前误差。

一、不抗凝收集血清:1、无添加剂的干燥空管收集: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硅油)。

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等血清自然析出后,离心使用。

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检测。

亦可直接用干燥EP管收集全血,充分静置使得红细胞充分自然凝固后,离心分离出血清待用或保存。

2、用促凝管收集: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油,同时添加了促凝剂。

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

一般静置半小时到1小时,直接离心分离出血清待用或保存,常用于急诊生化。

3、含有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收集: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促凝剂可加速血液的凝固,缩短检验时间。

管内加有分离胶,分离胶与PET管具有很好的亲和性,确实起到隔离作用,一般即使在普通离心机上,分离胶能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和固体成分(血细胞)彻底分开并积聚在试管中形成屏障。

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
(2)临床样本接收要求:
a.质量要求:样本管使用正确;样本数量正确;每管样本量3-5ml;标识清晰,与申请单一致,申请单内容完整;采集时间距离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8h。
b.核对检查内容:样本接收人员检查样本质量,采集时间,记录标本状态。登记时应给予唯一性编号,防止标本混淆。记录交接时间、送检人签字,报告方式为书面报告,并注明实验室所在地点、工作时间和联系人。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
1、目的
保证标本采集到贮存过程符合本实验室检测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标本质量。
2、适用范围
本站血液检测标本、检测留样标本及临床送检标本。
3、职责
采血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送检、运送和交接;血库工作人员负责血液检测样本的临时接收和暂存;检验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办公室负责组织检验科业务人员对标本采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4、作业步骤
4.1样本采集要求:
a.初筛检测样本:采集前严格核对献血者和登记表,抽取1-2ml的献血者血液于含饱和EDTA-Na2/K2抗凝剂50ul的普通塑料试管中或含有抗凝剂的真空管中。贴好与献血者登记表一致的献血序列码。
b.献血后血液检测样本:
(1)留取要求:献血者献血后采集人员从血袋/留样袋中留取双份血样用于实验室的一检和二检,两支血样试管,一支为含分离胶的促凝真空管(黄盖),应先留取(不能混入血袋中保养液),另一支为EDTAK2抗凝真空管(紫盖),每支试管留取3-5ml血液,留取后立即轻轻上下颠倒至少3次与抗凝剂/促凝剂充分混匀,贴上与献血登记表、血袋标识条码一致校验码为07的献血序列码。
4.4处理程序:检测样本3000-3800rpm离心15分钟,静臵3-5分钟后,在生物安全柜中拔盖或由试管脱盖机自动脱盖,临床送检样本按检测项目规程规定要求处理。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生成血浆,生化试验 生成血浆,生化试验 血常规试验 凝血试验
黑色 灰色
枸橼酸钠:血液=1:4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葡萄糖酵解抑制剂(氟化钠)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草酸钾或EDTA-Na2
红细胞沉降率试验 血糖试验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血培养
蓝/黑
金黄/ 红
绿/浅 绿


多管采血的血液分配顺序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
全血细胞计数,离心法HCT测定 引起血涂片红细胞皱缩 和白细胞聚集
血沉、凝血试验、血液保养液、 抗凝剂浓度、体积和血
血栓和止血检验
Hale Waihona Puke 液的标本比例要准确快速生化试验、血气分析、红 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瑞
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氏染色的背景变淡蓝
草酸钾干粉常用于血浆标本抗 凝
缩短血清分离时间,特别适用 于急诊生化检验
价廉,快速,操作简便,用血少标本 可直接测定
需血量少,手工或半自动血液分析仪 的检测,适用于大规模普查
因使用抗凝剂,改变了血液性质,影响有 形成分形态
标本代表性大,无组织液混入,可行重复 试验和追加试验 用于需血量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使用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1、利于标本的手机、运送和保存;利于 防止院内感染和环境保护。
2、为封闭式采血,血样无需容器之间转 移,减少溶血,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 分和血标本的原始性状,检测结果更真 实可靠。
真空采血法的优点
真空采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用途
采血管帽颜色 添加剂
红色(玻璃管) 无
红色(塑料管) 促凝剂
金黄色
促凝剂/分离胶
操作步骤
采血后不需混匀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血液dna提取注意事项

血液dna提取注意事项

血液dna提取注意事项血液DNA提取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步骤之一,在医学诊断、药物研发、人类进化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液DNA提取的注意事项。

1. 样本采集:- 血液样本应在无菌条件下采集,避免外源性DNA的污染。

- 血液样本采集至少2ml以上,以确保提取到足够的DNA量。

- 尽量避免血样接触金属,以防止铁离子的存在对DNA样本的影响。

- 对于某些应用,如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应采集多个血液样本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样本应尽可能及时处理,以防止DNA的降解。

2. 样本处理:- 血液样本在提取前应进行离心分离,分离血浆/血清和红细胞,以避免红细胞的核酸对DNA提取的干扰。

- 分离的血浆/血清可以用于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目的,如RNA提取。

- 如果需要提取白细胞DNA,需要使用红细胞裂解缓冲液将红细胞破裂并释放白细胞,然后进行后续的DNA提取步骤。

3. DNA提取试剂和设备:- 选择适合的DNA提取试剂盒,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原理的试剂盒,如有机溶剂法、硅胶基质法、离子交换法等。

- 至关重要的是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以保证DNA的高质量提取。

- 进行DNA提取的实验室应具备基本的无菌条件和基因实验室设备,包括离心机、热平台、洗涤机、显微镜等。

4. DNA提取步骤:- 在进行DNA提取前,应先进行样本记录和标记,确保后续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样本处理过程中应避免DNA接触皮肤和吸入,戴手套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

- 在DNA提取操作中应用干燥DNA纯化试剂盒时,要注意防止粉尘的吸入和尘埃污染。

- 振荡或旋转过程中,避免样品外泄或误操作导致的交叉污染。

-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操作时间、温度、离心速度和时间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 使用质控样品进行DNA提取的效果验证,确保提取出的DNA质量和纯度达到要求。

5. DNA样本保存:- 提取到的DNA样本应立即在低温冰箱或液氮中保存,以防止样本的降解。

血清采集流程

血清采集流程

血清采集流程
(1)采集血液样本,置于含有适量抗凝剂的采集管内;
(2)反复颠倒采血管,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
(3)以2000-3000rpm离心10min(血样采集后室温放置1h之内进行离心;血样采集后冰上放置可以在4h内进行处理),上清液即为血浆;
(4)保存于-80℃冰箱。

血清样本采集
(1)采集血液样本,并将其置于不含抗凝剂的试管内;
(2)室温下自然凝集2-4h(防暴晒),血液凝固后自然析出的即是血清。

或者
(1)采集血液样本,并将其置于不含抗凝剂的试管内;
(2)室温下自然凝集30-60min,待血液凝固;
(3)以2000-3000rpm的速度离心5-10min,上清液即为血清
(4)保存于-80℃冰箱。

血清、血浆样本随着室温下放置时间的延长,样本内的代谢谱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所以血液样本采集后尽快进行处理。

采集到的血清、血浆样本颜色应该是淡黄色透明或者半透明液体,如果发现样本中是红色,说明在样本采集过程中出现了溶血现象。

因为溶血样本会导致样本的代谢谱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溶血严重样本
是需要重新制备的。

血清和血浆样本有什么区别呢?
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是未经抗凝处理过的血液凝固后得到的。

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以及多了很多的凝血产物。

血清和血浆中的代谢谱也存在一定区别:如脂质,氨基酸,核苷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帖|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在脊椎动物中,外周血一直被认为是侵害性较小、富有价值的检测样本。

在许多生物样本库中,由于血液样本的常规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简便、成本低且富含可利用成分和生物分子,因此是进行多种项目分析的理想实验材料。

然鹅,科研僧们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发现获得的血液样本RNA降解了。

额,这就很惆怅了。

所以呢,在样本采集、处理及储存过程中必须格外注意,从根本上确保获得高质量的RNA。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在进行RNA实验时血液样本如何进行收集与保存。

血液的组成
首先来熟悉一下血液的组成。

人类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其中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等的混合物。

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5%,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是无核的。

血浆和血清
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不含游离的Ca2+,若向血浆中加入Ca2+,血浆会发生再凝固。

血清是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经血凝块聚缩释出的液体,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但含有游离的Ca2+,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但多了很多的凝血产物。

采血管的选择
采血管,大家都不陌生,去医院抽个血,一定会用到采血管,那么问题来鸟,这么多颜色的采血管,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采血管的分类及不同颜色试管帽代表的含义。

1.蓝色头盖管(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的采血管)
2.黑色头盖管(含有0.109mol/L 柠檬酸钠)
3.紫色头盖管(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其盐的采血管)
4.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
5.灰色头盖管(含有草酸钾/氟化钠)
6.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
7.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
8.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
抗凝剂有很多种,原理包括螯合钙、抑制蛋白酶和抑制血小板活化等。

虽然有这么多抗凝剂可供选择,但不建议使用肝素抗凝剂,因为肝素会同引物和酶竞争性结合核酸,影响后续的实验结果。

所以对于血清样本,采血管推荐使用黄盖采血管(促凝管或促凝管带分离胶)。

血浆样本,采血管推荐使用紫盖采血管(EDTA-K2 或EDTA-K3)。

血液总RNA的提取
目前对血液总RNA的提取,前期处理主要分为红细胞裂解法及淋巴细胞分离法。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由于红细胞裂解法操作简单,能获得几乎所有白细胞的RNA,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

对于血液RNA的抽提,除了采用传统Trizol进行抽提之外,市面上也涌现出各式各样的试剂盒,如何在众多的试剂盒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一款,也需要考验眼力哦!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比较好用的血液RNA提取试剂---TRIzol® LS Reagent,比TRIzol还要好用哦!!!(并不是托,亲测,好用。


如何进行取样?
全血样本取样方法
全血样本
为尽可能缩短取样时间,保证RNA质量,建议使用抗凝采血管(不建议使用肝素抗凝管)采集全血。

采血后轻轻倒转采血管混合4~5次,使抗凝剂与血液混匀。

将采集好的全血快速转移至单独的冻存管或离心管,按照每250ul/管分装,加750ul(即三倍体积)的Trizol LS,混匀。

液氮速冻后,放-80 °C冰箱保存。

长期保存,可放入液氮。

每个环节尽可能的快速完成,避免RNA的降解。

每个环节尽可能的快速完成,避免RNA的降解。

还需要小伙伴们注意的是,保存全血所使用的冻存管或离心管,操作中使用的枪头盒离心管等均需要RNase-free哒,装好样品后管口需要以封口膜封好,防止污染,分装好的样本做好标记,避免混淆。

血清样本取样方法
血清样本
采用快速分离法
建议使用橘黄色促凝采血管(可在5min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生化试验)采集全血,采血后轻轻倒转采血管混合4~5次,使促凝剂与血液混匀。

直立置于4℃待血液完全凝固,1000g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

将采集的血清转移至单独的冻存管或离心管,按照每250μl/管分装。

液氮速冻后,放-80℃冰箱保存。

长期保存,可放入液氮。

黄盖采血管(促凝管或促凝管带分离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