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_1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_1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实习的目的:(1)掌握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习的意义:认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二、实习的时间和地点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保护区时间:6月21日至25日三、实习的内容(1)对野外植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2)压制标本的方法、注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3)写实习报告(4)老师考察学习的情况四、实习的体会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园内、校园外采集植物。

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

在山上我们开始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

认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似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

有趣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快乐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寻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宝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互相说着话、互相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

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后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开心。

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张但十分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经验继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一直手忙脚乱!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伟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生态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生态学实习报告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态学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经过对霍山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使课堂资料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确定各种生态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经过对霍山的实习研究,对霍山周围环境的植被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霍山的植被覆盖情景以及植被物种的来源等,对以后预防自然灾害有了必须的帮忙。

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忙,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1、实习中听从教师安排,认真听指导教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霍山植被覆盖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植被分布的方法,培养生态分析能力。

4、用皮尺和米尺分别测量10﹡10,5﹡5,1﹡1的样方内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胸径等数据。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生态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植被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观察分析。

2、初步对几大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兴唐寺、霍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霍山的植被分布特征,学习分析植被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安排6月5日到6月10日实习地点:霍山1.动员准备阶段经过实习动员、实习情景介绍,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资料、安排及要求到达的目标。

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时间为一天。

准备工作包括:(1)每班按4-5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2)检查野外用品,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3)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资料有:(1)植物的鉴别;(2)霍山地形植被特点;(3)植物标本野外采集;(4)室内标本制作;(4)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5)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统计。

生态实习报告

生态实习报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time is it now?A. 9:10.B. 9:50.C. 10:00.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weather?A. It’s nice.B. It’s warm.C. It’s cold.3. What will the man do?A. Attend a meeting.B. Give a lecture.C. Leave his office.4. What is the woman’s opinion about the course?A. Too hard.B. Worth taking.C. Very easy.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A. Speak louder.B. Apologize to her.C. Turn off the radio.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How long did Michael stay in China?A. Five days.B. One week.C. Two weeks.7. Where did Michael go last year?A. Russia.B. Norway.C. India.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生态实习报告范文7篇

生态实习报告范文7篇

生态实习报告生态实习报告范文7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态实习报告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态实习报告篇1实习时间:20xx-5-25——5-26实习地点:教学楼C310、胶南小珠山实习目的1、观看科教片,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2、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实习地生态环境进行考察,掌握实习地生态环境结构的成因及其发展。

3、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

4、培养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培养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实习内容一、观看《沧海浮生记》、《热带雨林无限生机》两部科教纪录片通过观看这两部科教片,我了解到了关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更丰富的知识。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

海洋生态系统的破环,一般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变化,二是来自人类的活动。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人类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化的一个信号,这一趋势目前还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固然直接危及当代人的利益,但更为主要的是对后代人未来持续发展的积累性后果。

因此,只有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它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都中林副业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

同样,我们必须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造福子孙后代。

二、小珠山实地考察1、小珠山简介小珠山,位于灵山卫镇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大顶海拔724米,是青岛胶南市境内最高点。

生态学实习报告(通用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通用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 (通用 10 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生态学实习报告 (通用 10 篇) ,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20XX 年 5 月 22 日青岛小珠山通过这次小珠山的实习,观察北方落叶阔叶林,进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青岛以小珠山为依托打造生态城市的相关问题。

我们于 5 月 22 日上午 8 点从学校出发驱车前往小珠山开展为期一天的实习。

小珠山位于灵山卫镇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属崂山山系,整个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 13 公里,宽约 8 公里,总面积约为 104 平方公里,境内有名称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40 余座,主峰大顶海拔724.90 米。

小珠山草木葱郁,树木品种繁多,稀有树种随处可见,白云寺遗址内的皂角树为明代所植,属北方罕见的树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1、小珠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小珠山多生长温带阔叶落叶林,大部分为飞机播种造林而形成,属次生林。

树木茂密,山地覆盖率可达 70%。

境内分布有樱桃树、撒刺槐、黑松等落叶乔木树种,形成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ecosystem) 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植物群落多为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地区湿润性海洋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1]。

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 ( summer green forest) 。

落叶阔叶林分布区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8~14℃ ,1 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7 月平均温度24~28℃ ,年平均降水量 500~1000mm[2]。

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片,叶上通常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五篇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五篇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五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二、实习地点:__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实习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__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__x旅游区大门区——__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__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__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__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20__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__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

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

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4.2.1、重要保护价值__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

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__x保护区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地。

__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属20__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4种。

__x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学理论成为了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

为了增强我们对生态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生态学野外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赴我国某自然保护区,以生态系统为单位,对其生物组成、环境因素、生态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还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我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1. 生物组成调查我们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保护区的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组成调查。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多种类型,动物种类也较为丰富,有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多种类型。

2. 环境因素调查我们对保护区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3. 生态过程研究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对保护区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生态过程稳定,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调查了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类型和强度,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果显示,保护区内人类活动较为有限,但对某些生物种类和生境造成了破坏,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管理。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生态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生态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实习体会这次生态学野外实习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美丽和脆弱。

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业中,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学实习报告五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五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生态学实习报告五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

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

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四)》。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2实习概况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20xx-11-3,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XX年6月11日~12日
二、实习地点:x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实习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xx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xxx旅游区大门区――xx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
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
广西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的南宁市武鸣、上林、马山和宾阳四县交界处。

保护区管理局设在武鸣县两江镇汉安村那江屯南侧。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24′,北纬23°24′~23°30′。

保护区呈西北至东南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21km,东西宽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中部最高的山峰。

保护区总面积16994hm2 ,林地权属全部为国有。

1920xx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xx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20xx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20xx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xx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xx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XX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

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
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

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境内保存着多样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贵稀有生物物种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带性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态系统平衡观测实验室。

是广西中部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是科研、教学、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其保护的对象有(1)保护北回归线上丰富多样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xxx生境多样性,植物群落也多样性。

共有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多个植被类型。

并且保存着近6000公顷的原生植被,以桫椤、黑桫椤为代表的蕨类植物在xxx形成了较大面积的优势群落。

(2)保护区域内丰富的物种资源及其基因。

(3)保护桂中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4.2.1、重要保护价值
xx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

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xxx保护区是1920xx年世界自
然基金会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地。

xx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属2069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4种。

xxx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是广西不同植物区系的交汇点,动物区系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质。

是林学专业学习和实习的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