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精品专题课后练习[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精品专题课后练习[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精品专题课后练习[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b61c833e-6ebe-11ec-a7e8-7cb59b590d7d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精品专题课后练习[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高中化学人文教育版《第三选修课》和《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精品专题课后练习【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类别:_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原子序数为()。

a.a-4b.a+5c.a+3d.a+4[答:]BC【考点】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解析】可以看出,B和Al,O和s符合问题的含义,即最外层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等于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

设a为硼,序数为5,B为铝、氧和硫,序数分别为a+8、a+3、a+11和a+5,依此类推。

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 Astatine(at)是一种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具有很强的光敏性。

C.硫酸锶(SrSO4)是一种白色固体,不溶于水d.硒化氢(h2se)无色、有毒,比h2s更不稳定[答:]B【考点】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析]从上到下,组元素的颜色ⅶ a逐渐变暗,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卤化银的光敏性逐渐增加。

因此,可以看出astatine是一种接近黑色的固体,hat不稳定,AGAT 具有很强的光敏性,B项是错误的。

3.硫化氢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是a.硫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b.硫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2p轨道c.硫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d.硫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3p轨道[答:]C【考点】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解析】试题分析:H只有一个电子,占据1s轨道,s的最外层电子占据3P轨道。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习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习附答案
(3)σ键的特征是:以形成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电子云。 (4)HCl分子里的共价键是由氢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和氯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这样的σ 键称为。σ键还包括、。 (5)水分子是H2O而不是H3O,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水分子的键角接近900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 1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HCl H2O -1CaCl2 13、写出电子式: NaOH Na2O2NH4Cl N2H2NH3 CH4H2O2CO2 1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可形成A2C和BC2两种化合物。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K层的电子数目只有 一个,B位于A的下一周期,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2个,而C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 (1)它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 ;B ;C ; (2)BC2是由键组成的分子。 15、白磷结构式为正四面体,在O2不足时燃烧,则在每两个P原子之间“嵌”入一个氧原子,此化合物的真实分子式为,若此分 子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健,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健的数目是。
15白磷结构式为正四面体在o2不足时燃烧则在每两个p原子之间嵌入一个氧原子此化合物的真实分子式为若此分子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健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健的数目是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 习附答案
第一节《共价键》(1) 共价键的本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2、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电子云图象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s--sσ键 B、s电子与p电子形成s--pσ键 C、p和p不能形成σ键 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σ键 3、下列过程中,共价健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碘蒸气被木炭吸附 C、蔗糖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4、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与HF分子相等且只含有2个极性共价健的是() A.CO B.NO C.H2O D.CH4 ) 5、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完整word版)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题带答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题带答案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D )A. 6sB. 2dC. 3fD.7p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D )A。

N B. M C. 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B )A。

s能级 B. p能级 C。

d能级 D. 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C )A. K+ 1s22s22p63s23p6 B。

F 1s22s22p5C。

S2- 1s22s22p63s23p4 D.Ar 1s22s22p63s23p6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能层数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1)三ⅦA 1s22s22p63s23p5 Cl HClO4(2)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2 Ca Ca(OH)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 )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易形成—1价离子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

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练习(1)(有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练习(1)(有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练习(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下列各能层不包含p 能级的是A. NB. MC. LD. K2.下列能级轨道数为3的是A. s能级B. p能级C. d 能级D. f能级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 B. FC. D. Ar4.下列各图中哪一个是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A. B. C. D.5.下列电子排布式表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是A. B. C. D.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6.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 6sB. 2dC. 3fD. 7p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7.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及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15第二周期VA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8.按构造原理写出第9、17、35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它们的核外电子分别有几层?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多少?9.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钠和硫,按构造原理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并预言它们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

10.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______ 相同,______ 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______ 相同,______ 不同.11.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______ 元素开始,以______ 结束.--------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明确能层和能级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能层含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即第n能层含有n个能级,每一能层总是从s能级开始,同一能层中能级ns、np、nd、nf的能量依次增大。

【解答】A.N能层是第四能层,含有4个能级,分别是4s、4p、4d、4f能级,故A不选;B.M能层是第三能层,含有3个能级,分别是3s、3p、3d能级,故B不选;C.L能层是第二能层,含有2个能级,分别是2s、2p能级,故C不选;D.K能层是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能级,不包含p能级,故D选;故选D。

人教版化学 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全册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 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全册检测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结构图中,●代表前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价键。

示例:根据各图表示的结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结构图中共出现6种元素B.甲、乙、丙为非极性分子,丁为极性分子C.甲与丁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D.向CaCl2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丙有白色沉淀产生2.在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含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碳原子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6个3.以下电子排布式表示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是()A. 1s22s22p63s13p3B. 1s22s22p63s23p63d104s14p1C. 1s22s22p63s23p63d24s1D.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4.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该元素最可能的化合价为()A.+1价B.+3价C.+5价D.-5价5.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1×10-7cm 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A. 32B. 120C. 150D. 1806.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CH4>SiH4>GeH4>SnH4B. KCl>NaCl>MgCl2>MgOC. Rb>K>Na>LiD.石墨>金刚石>SiO2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铁是非晶体B.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N>CB.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C.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价D. 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9.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的原子半径比Y小B. 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C.电负性:X>YD.第一电离能:X<Y10.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在氯化钠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D.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11.(多选)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空间利用率和配位数关系正确的是()A.钋Po——简单立方堆积——52%——6B.钠Na——钾型——74%——12C.锌Zn——镁型——68%——8D.银Ag——铜型——74%——1212.(多选)分析NaCl和CsCl的晶体结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Cl和CsCl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B. 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所以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相等C. 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和8D. NaCl和CsCl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所以阴、阳离子半径比相同13.(多选)如图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D.碘晶体中的碘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14.(双选)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A.硼和硅B.铝和铁C.铍和铝D.铜和金15.(多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一般较低B.分子晶体在熔化时,共价键没有被破坏C.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化学性质越稳定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16.在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有3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1 mol B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可生成1 mol H2,B单质不易与冷水反应;C元素的+3价离子的d轨道是半充满的;D元素易形成-1价离子。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原子结构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6s B.2d C.3f D.7p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N B.M C.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K+1s22s22p63s23p6B.F 1s22s22p5C.S2-1s22s22p63s23p4D.Ar 1s22s22p63s23p65.下列各图中哪一个是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6.以下电子排布式是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A.1s12s1()B.1s22s12p1()C.1s22s22p63s2()D. 1s22s22p63p1()7.按构造原理写出第9、17、35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它们核外电子分别有几层?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多少?8.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钠和硫,按构造原理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并预言它们的最高价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

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相同,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

3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式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与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151s22s22p63s23p4第二周期V A族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5.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电子排布有什么不同的特征?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和副族元素的价电子层有何不同?6.有人把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ⅠA移至ⅦA,怎样从电子排布和化合价理解这种做法?7.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给出具体例子对这种变化进行陈述。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原子构造及性质一.原子构造1、能级及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下图依次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织: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织。

(PS :构造原理并非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而是指这样依次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包容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一样)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一样,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

比方,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溢或全充溢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溢状态的有: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溢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 ↑ ↑ ↑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说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开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到达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构造的局部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正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人教版

正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人教版

正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讲原子结构1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19181617A. O与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 O与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C与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 N与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答案:C 详解:A,前者中子数是18-8=10,后者中子数是19-9=10,相等; B,两种原子电子数都是等于质子数即8;C,错误,一个质量数是12,一个质量数是23; D,正确,属于相同元素,质子数相等;故选C2 下列有关电子云及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 B 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多C 小黑点疏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机会少D 电子云是用高速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答案:C 详解:A,错误,电子云不是实际存在的云雾,而是用来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大小的抽象概念;B,错误,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C,正确;D,错误,不是拍摄的照片而是抽象出来的;故选C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B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C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D 同一原子中,1s、2s、3s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答案:BC 详解:12231514A,错误,电子在核外的排布是分层的; B,正确,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大; C,正确,考查基态的定义;D,错误,s能层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选BC4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C.NaCl的电子式:答案:A 详解:A,是正确的;B,错误,CO2是直线型分子;C,错误,氯化钠是离子晶体;D,错误,结构式不需要写N原子两侧的孤对电子5 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D )A. 6sB. 2dC. 3fD.7p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D )A. NB. MC. L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B )A. s能级B. p能级C. d能级D. 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C )A. K+1s22s22p63s23p6B. F 1s22s22p5C. S2-1s22s22p63s23p4D.Ar 1s22s22p63s23p6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能层数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1)三ⅦA 1s22s22p63s23p5Cl HClO4(2)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2Ca Ca(OH)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A. XYZ2B. X2YZ3C. X2YZ2D. XYZ3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易形成-1价离子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 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 最外层电子书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6、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

A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已达到饱和。

B位于A元素的下一周期,最外层的电子数是A最外层电子数的1/2。

C的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元素原子相同。

D与C属同一周期,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

(1)根据上述事实判断:A是B是C是D是(2)C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D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B位于周期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酸。

(1) Ne Si Mg Cl(2)Mg2+1s22s22p6Cl 1s22s22p63s23p5(3)三ⅣA SiO2弱7、化合物YX2、ZX2中,X、Y、Z都是前三周期的元素,X与Y属于同一周期,Z是X的同族元素,Z元素核内有16个质子,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的2倍,则YX2、ZX2各是什么物质?CO2和SO2。

1、下表中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电子对,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完成下表中的空白处。

2、乙炔分子的碳原子采取什么杂化轨道?它的杂化轨道用于形成什么化学键?怎样理解它存在碳碳三键?在乙炔分子中,2个碳原子各以1个sp杂化轨道与氢原子形成1个碳氢σ键,同时又各以其另1个sp杂化轨道形成1个碳碳σ键,除此之外,每个碳原子通过2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相互垂直)形成了2个π键,因此,乙炔的三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3、画出甲醛分子的立体构型,它的碳原子采取什么杂化轨道?说明分子中存在什么化学键。

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甲醛分子中有2个C—H σ键,而C—O之间有1个σ键和1个π键。

4、在酸的水溶液中,H+离子能与H2O分子结合成H3O+离子,试从配位键来解释H3O+的形成。

氢离子接受水分子中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以配位键形成H3O+,电子对给予体是H2O,接受体是H+。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在分子中,连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做键长B. H-Cl 的键能为431.8 KJ/mol ,H-I 的键能为298.7 KJ/mol ,这可以说明HCl分子比HI 分子稳定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2、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物质是(C ),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是(D ),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A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B )A. CO2B. Br2C. CaCl2D. H2O3、下列共价键中,属于非极性键的是(D )A. C-HB. C-ClC. C=OD. N三N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D )A. CCl4B. CO2C. NH4ClD. C2H45、下列能跟氢原子形成最强极性键的原子是(A )A. FB. ClC. BrD. I1、指出晶体与玻璃体的本质差别。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构成固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什么?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1、BBr3的熔点是-46℃,SiC的熔点时2700℃。

根据熔点分析,BBr3可能属于晶体,SiC可能属于晶体。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2、BN和CO2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BN的熔点高且硬度大,而CO2的晶体干冰却松软而且极易升华,由此可判断,CO2是晶体,BN而可能是晶体。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5、以下晶体是原子晶体还是分子晶体?金刚石干冰冰硫磺C60 碘石英白磷(P4)苯甲酸金刚砂(SiC)稀有气体的晶体氧的晶体氮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的有:干冰、冰、硫磺、C60、碘、白磷、苯甲酸、稀有气体的晶体、氧的晶体、氮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的有:金刚石、石英、金刚砂。

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加以解释的是(D )A. 易导电B. 易导热C. 有延展性D. 易锈蚀2、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C )A. 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B. 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C.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D. 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3、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B )A. 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B. 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定向移动C. 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定向移动D. 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4、什么是电子气理论?怎样定性的解释金属晶体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电子气理论认为金属键是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有,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了金属键。

金属晶体里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因此金属具有导电性;当金属某部分受热时,该区域的电子运动加剧,通过碰撞,电子将能量传递给金属原子或离子,这样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递到温度低的区域,因此金属具有导热性;当金属受到外力时,晶体中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并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金属键并没有被破坏,所以虽然发生了外形的变化,但不会断裂,具有延展性。

5、有三种固态物质:Cu、Si、Ne。

下列三种有关性质的叙述各适用于哪种物质?(1)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熔点很低(2)固体易导电,熔点在1000℃左右(3)由共价键结合成网状晶体,熔点很高(1)Ne(2)Cu(3)Si1、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B )A. KBrB. NaOHC. HClD. I22、下列各物质的晶体中,晶体类型相同的是(C )A. O2和SiO2B. NaI和I2C. CO2和H2OD. CCl4和NaCl3、下列性质中,可以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D )A. 具有较高的熔点B. 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 可溶于水D. 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5、按构成晶体的结构粒子和粒子间的作用力的不同,将以下晶体进行分类:氯化铯石英金刚砂水蔗糖铁氯酸钾高锰酸钾分子晶体:水、苯酚;原子晶体:石英、金刚砂;金属晶体:铁;离子晶体:氯化铯、氯酸钾、高锰酸钾。

1、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是(A )A. 离子键B. 分子间作用力C. 共价键D.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原子晶体中只含共价键B. 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C. 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其他化学键D. 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3、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C )①二氧化硅②碘③镁④蔗糖⑤冰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①②④⑤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C )A. C(金刚石)和CO2B. NaBr和HBrC. CH4和H2OD. Cl2和KCl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离子晶体都是化合物B. 原子晶体都是单质C. 金属在常温下都以晶体形式存在D. 分子晶体在常温下不可能是固态6、具有下列原子序数的各组元素,能组成化学式为AB2型化合物,并且该化合物在固态时为原子晶体的是(D )A. 6和8B. 20和17C. 14和16D. 14和87、X和Y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2,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比Y的少6个。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 X的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B. Y的单质为原子晶体C. X与Y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为分子晶体D. X与碳形成的化合物为分子晶体8、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升华时,所客服的粒子间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D )A. Na2O和SiO2B. Mg和S熔化C. 氯化钠和蔗糖熔化D. 碘和干冰升华在HX晶体中,HF的熔点反常,比HCl的高,这是由于HF晶体中有氢键存在,所以HF的熔点反常。

10、常用的硫粉是一种硫的小晶体,熔点112.8℃,溶于CS2、CCl4等溶剂,试推断它可能属于哪一类晶体。

硫粉为分子晶体。

11、干冰熔化或升华时,CO2分子内的C=O键是否受到破坏?否12、则怒昂理解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水的这一特殊性对生命的存在有什么重要意义?在冰的晶体中存在氢键,由于氢键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

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

当冰刚刚融化为液态水时,热运动使冰的结构部分解体,水分子间的空隙减小,密度反而增大,当超过4 ℃时,由于热运动加剧,分子间距离加大,密度又渐渐减小,因此,水的密度在4 ℃时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