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6例临床研究

(. 山市鞍钢立 山医 院中医科, 1鞍 辽宁 鞍 山 1 4 3 ;2 鞍 山市中心医院, 10 2 . 辽宁 鞍山 14 0 ) 1 0 0 关键词 :狼疮性 肾炎;中西医结合 疗法 中图分类号 :R 5 . 2 2 99 . 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3 42 0 )20 5 -2 0 55 0 (0 80 -0 60 。 ・ ・ 不用潘 生丁, : 即 激素 +C X T +雷公藤多甙 +中药辨证 治疗 。中
紫 草 1 , 枝 莲 2 , 母 草 1 , 干 1 。热 毒 昏迷 加 0g半 0g益 5 g射 0g 安宫牛黄丸 。
1 资料与方法 1 1 诊 断标准 . 全部病例符合美 国风湿病协会 18 9 2年 S E诊 断标准 。 L L 的诊断标准为确诊 SE后 , N L 同时均有不 同程 度肾损害表现
例, 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 3 例 进行对照观察, 报道如下 。 并 0 现
解 毒 、凉 血 散 瘀 。方 用 狼 疮 1号 :水 牛 角 3 , 0 g 生地 黄 3 , 0g
生石膏 3 , 0g 知母 1 , 5g 青蒿 1 , 5g 大黄 1 , 0g 白花蛇舌草 3 , 0g
3 , 母 草 2 , 干 1 。 患 者 每 多 兼 有 他 脏 损 害 , 并 0g益 0 g射 0g 合
紫 草 1 , 0 g 白花 蛇 舌 草 3 , 母 草 2 。 0g益 0 g
参 照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生部 制定 的 《 中医证候规 范 》 标准辨证分型, 治疗组 3 中热毒炽盛型 1 6例 4例, 阴虚 内热型 8
例 , 肾 阴 虚 型 5例 , 肾 阳 虚 型 5例 , 阴 两 虚 型 4例 。对 照 肝 脾 气 组 3 0例 中 热 毒 炽 盛 型 1 2例 , 阴虚 内热 型 6例 , 肾 阴虚 型 5 肝 例, 。 脾 肾阳虚 型 3例 , 阴两 虚 型 4 。 气 例
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

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对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即常规组32例患者开展非血液透析治疗方式,观察组32例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方式,从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观察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的,数据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
结论对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其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临床效果狼疮性肾炎主要引起病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对患者的器官与免疫力造成影响,容易导致患者脏器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肾脏疾病。
不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肾脏损害情况,其病情程度对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有重要影响,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肾衰竭,甚至死亡情况[1-2]。
因此对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对比非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即常规组32例患者开展非血液透析治疗方式,观察组32例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方式。
纳入标准:病情、症状符合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者;无精神疾病者;无其他免疫性疾病者;狼疮活动明显者;对研究知情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常规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14例,纳入的年龄区间最低为23岁,最高为57岁,平均(30.2±7.2)岁,患者中病程最短的是6个月,最长的是5年,平均(18.8±3.7)个月。
联合用药多靶点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效果评价

联合用药多靶点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效果评价2.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输血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分析联合用药多靶点疗法用于狼疮性肾炎的价值。
方法:2014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狼疮性肾炎病人82名,随机均分2组。
试验组采取联合用药多靶点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对比安全性等指标。
结果:从总有效率上看,试验组97.56%,和对照组80.49%相比更高(P<0.05)。
从不良反应上看,试验组发生率9.76%,和对照组14.6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狼疮性肾炎用联合用药多靶点疗法,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联合用药;评价;多靶点治疗临床上,狼疮性肾炎十分常见,乃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病因不明等特点,可损害病人身体健康[1]。
目前,医生一般会选择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素类药物来对狼疮性肾炎病人进行干预,如:环磷酰胺等,但单一用药并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
本文选取82名狼疮性肾炎病人(2014年1月-2022年1月),着重分析联合用药多靶点疗法用于狼疮性肾炎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狼疮性肾炎病人82名,随机均分2组。
试验组女性24人人,男性17人,年纪在20-61岁之间,平均(37.64±4.28)岁。
对照组女性25人,男性16人,年纪在20-60岁之间,平均(37.95±4.03)岁。
病人经实验室与病理学等检查明确诊断,资料完整,认知正常。
病人非过敏体质,且无精神病史。
2组年纪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1)活动性肝损伤者。
(2)传染性疾病者。
(3)孕妇。
(4)全身感染者。
(5)精神病者。
(6)恶性肿瘤者。
(7)依从性极差者。
1.3 方法试验组采取联合用药多靶点疗法,详细如下:泼尼松,初始用药量0.8-1mg/kg,晨起顿服,每日1次,待连续用药6w后,每周减少5mg,待连续用药10w后,每周减少2.5mg,疗程为9个月,本药品由“苏州弘森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32020365。
狼疮性肾炎临床指南

狼疮性肾炎【概述】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严重的并发症,约50-70%的SLE 患者临床上有肾脏受累,肾活检显示几乎所有的SLE 均有病理学改变,是我国肾活检研究中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高发于育龄期女性。
【临床表现】1、肾脏表现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差异大,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高血压,也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白细胞尿和管型尿。
血尿、白细胞尿和管型尿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病变的活动性。
少数患者还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及钾代谢紊乱。
2、肾外表现(1)全身症状:活动期患者多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纳差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2)皮肤与粘膜: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口腔溃疡、光敏感、脱发、雷诺现象、网状青斑、肢端血管炎等。
(3)肌肉关节:肌痛、肌无力、肌炎、关节炎、关节痛等。
(4)浆膜炎:胸膜炎、心包炎。
(5)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淋巴结炎。
(6)神经系统:持续性偏头痛、性格改变、认知障碍、舞蹈病、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昏迷、癫痫发作等。
(7)其他:可累及心血管(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内膜炎等)、肺(间质性肺炎、肺血管炎、肺动脉高血压等)、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痛、腹水、肝酶升高、脾脏肿大等),可出现口干、眼干、视网膜血管炎、反复流产、血栓形成。
【病理分型】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经历多次演变,目前临床上普遍沿用2004 年提出的ISN/RPS(国际肾脏病学会/肾脏病理学会)病理分型:Ⅰ型轻微系膜性LN;Ⅱ型系膜增生性LN;Ⅲ型局灶增生性LN;Ⅳ型弥漫增生性LN;Ⅴ膜型LN;Ⅵ硬化型LN。
狼疮肾炎病理类型与治疗方案I型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肾外狼疮活动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肾外狼疮活动II型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MMF,或AZA狼疮足细胞病激素,或激素+MMF或CNI MMF,或CNIID型和IV型MMF,IV-CYC,或多靶点MMF,或多靶点皿+V型和W+V型多靶点、CNI,或MMF多靶点,或MMFV型多靶点,或CNI,或TW MMF,或AZAVI型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肾外活动激素狼疮TMA如肾功能损伤严重,IV-CYC联合血浆置换或双重血浆置换MMF,或多靶点,或AZA 注:TMA :血栓性微血管病;MMF :吗替麦考酚酯;CNI:神经钙调蛋白抑制剂;IV-CYC :静脉注射环磷酰胺;TW :雷公藤多昔:AZA:硫哩喋吟修订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关于狼疮性肾炎活动和慢性化指数评分系统【诊断依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2012 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协作组(SLICC制定的诊断标准,无需同时符合,患者必须满足至少 4 项诊断标准,其中包括至少1项临床诊断标准和至少1项免疫学诊断标准,或患者经肾活检证实为狼疮性肾炎伴抗核抗体或抗ds-DNA 阳性。
益气滋阴、清热活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研究

de c e y a nne a y i f i nc nd i rhe t s ndr m e nd t nf nc n ut a i di s a o pl m e t r a e o ,a he i l ue e o a o ntbo e nd c m e n s t e t d by
摘要 :目的 观察 以中医益 气滋 阴、清热 活血原则组 方的滋阴清斑汤配合 西药治疗狼疮性 肾炎 (N 阴虚 内热型 L)
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患者 自 身抗体 、补体 的影响。方法 将 阴虚 内热型 L N患者 6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4 例和对 照组 0 0 2 例。2 0 组均给予控制感染, 维持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 , 制并发症, 控 应用激素等治疗, 试验 组在此基础 上配合服 用
D : 1 . 9 9 j i s . 0 — 0 . 0 1 0 . 0 0I 3 6 / . n 1 5 5 4 2 1 . 8 0 7 o s 0 3
中图分类号 :R 5 . 2 2 99 . 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3 42 1)80 1—4 0 55 0 (0 o —0 60 1
细胞 、血红蛋 白、补体 C, 降低血肌 酐、尿蛋 白等 方面效果优 于对照组 ( 及 P<0 0 . 5或 尸<0 0 ) 且对改善某些临床 . 1,
症状效果较好 。结论 中西 医结合治疗在改善 L N患者 临床 症状 和实验 室指标 、提 高整体 疗效方面效果更好 。 关键词:益气滋 阴;清热活血;滋 阴清斑 汤;狼疮性 ’ 肾炎; 阴虚 内热型; 中西 医结合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2例临床观察

2 3 疗 效标 准 : . 临床 治愈 : 状 体征及 实验 室检 查基 本恢 复正 常 , 症 能 正 常工作 或正 常从 事 体力 劳 动 者 ; 显效 : 状 体征 及 实 验 室 检查 显 著 改 症 善, 能从 事 一般 活 动者 ; 转 : 好 症状 体 征 及 实验 室 检查 有所 改善 ; 无效 : 症 状体 征实验 室检 查无 好转 或加 重者 。 2 4 统计 学方 法 : . 采用 S S 1 . P S 3 0统 计 软 件 进行 数 据 处理 , 间 及 组 治疗 前后 比较用 t 检验 , 效 比效 用 Y 疗 检 验 。
( 表 3 见 )
表 3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肾 功 能 比 较 ( s x± )
注 : 治 疗 前 比 较 P < 0 0 , 对 照 组 比 较 P < 0 0 与 . 5与 .1 3 3 副 反应发 生 率 比较 : . 白细 胞减 少 , 肝损 害 , 消化 道症状 , 感染 , 柯
中医中 ・ 焉 中西医结 合
21年8 第2@ 第8 00 , 9 3 期
医 学 信 息
i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狼 疮 性 肾 炎 3 2例 临 床 观 察
刘 爱 华
【 要】 摘 目的 : 观察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狼疮 性 肾炎 的临床 疗效 。方 法 : 6 将 4例该病 患者 随机 分 成 治疗 组和 对 照 组各 3 2例 。 对照 组 用强 的松 、 环磷 酰 胺等 西药 治疗 。治疗 组在 对照 组的基 础上 加 用 自拟 解毒 活血 补 肾方 治疗 。结果 : 疗组 总有效 率 8 . 明显 高 于单纯 西药组 5 . 。 副作 用发 生率 治 44 3O ( 7 9 明显低 于单 纯 西药组 ( 7 3 。结论 : 西 医结 合治 疗狼疮 性 肾炎疗 效提 高 , 3 . %) 7 . %) 中 副作 用减 少 。 【 键词】 关 狼疮 性 肾 炎; 强的松 ; 磷酰 胺 ; 环 自拟解毒 活血补 肾方 ; 中西 医结合
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对比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效果 经过比较对比组患者效果显著有 21 例,显效 19 例,无
164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94
·药物与临床·
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李莉,刘佳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 2017 年 7 月 12 日至 2019 年 7 月 1 日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中选取 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一组各 55 例,对比组单纯采用泼尼松进行 治疗,实验组采用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对比组患者效果显著有 21 例,显效 19 例,无效为 15 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72.7%,实验组患者显著有 30 例,显效 20 例,无效为 5 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0.9%,,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6.4%,对比组患者不良反应发 生率为 12.7%,两组患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P>0.05,不具有可比性。结论 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用于治疗狼疮性 肾炎的治效果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浆膜炎、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临床症状, 同时也是患者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也为发生太大变化,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泼尼松;来氟米特;狼疮性肾炎 中图分类号:R593.24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4.104 本文引用格式:李莉 , 刘佳 . 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94):164,166.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

出现“满堂亮”现象,早期补体成份C1q、C4 阳性率可达90%
01
间质、沿TBM免疫荧光阳性率在60%以上,是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阳性
02
肾小管上皮细胞核阳性率可高达40-50%
03
免疫荧光:
狼疮性肾炎的特异性病理表现
SLE及N-SLE组TBM、间质及小管上皮细胞 核免疫荧光结果比较
型狼疮性肾炎
0-20%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正常或有轻度肾功能受损 终末期尿毒症少见 受累肾小球数目在50%左右时临床表现同Ⅳ型
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肾脏表现
型: 临床症状较重 大量蛋白尿、显著的镜下血尿或较活动的尿沉渣 半数左右为肾病综合征 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较为常见 增殖严重者或伴大量新月体形成的可发生ARF
上皮细胞核 TBM及间质 阳性数例 % 阳性数例 % SEL 12 44 15 60 N-SLE 1 4 5 20 X2 13.24 6.8 P <0.001 <0.001,>0.001
纤维蛋白原沉积常见,鲍曼氏囊壁更为显著
免疫荧光:
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Ⅳ型)
广泛的、大的电子密集物沉积於全部肾小球的任何部位,内皮下部位更为显著
01
上皮下及GBM内沉积也较常见
02
系膜细胞及基质插入并形成双轨征
03
电镜:
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Ⅳ型)
01
02
03
04
05
光镜:
a:与原发性膜性肾病极为类似
狼疮性间质肾炎:肾小球损伤并不重,小管间质损伤明显
狼疮性肾炎的间质、小管损害
狼疮性肾炎的相对发生率
Ⅰ型 <1% ⅡA及ⅡB共 26% Ⅲ型 18% Ⅳ型 38% Ⅴ型 16% VI型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6-06-22T16:25:33.1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作者:耿东辉[导读] 狼疮性肾炎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炎,多发于年轻女性,亦可见于儿童及老人。
哈尔滨市道里区卫生培训中心【摘要】狼疮性肾炎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炎,多发于年轻女性,亦可见于儿童及老人。
这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也是红斑狼疮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有皮疹、关节痛、发热、怕光、脱发等,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治疗
1病因
认为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有关,本病属于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范畴。
关于自身抗体有多种,如抗核杭体、抗细胞质抗体、抗细胞膜抗体、抗球蛋白抗体等,其中抗双链DNA抗体的致病作用较肯定。
本病自身抗体的增多与多克隆B细胞高度活化有关,是免疫调节障碍的结果。
本病的抗原主要是自身抗原和在结构上与自身抗原有相似之处的异体抗原。
由于机体的免疫稳定功能失调,以致自我识别能力减弱或消失,使原已形成的“禁株”释放出来,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形成自身免疫反应。
关于本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促发因素的研究,由于本病患者的近亲发病率高达5%~12%,同卵孪生发病率为69%,提示本病有遗传易感性。
再者妇女发病率高,提示雌激素在本病中的作用。
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药物因素、紫外线照射等均对促发本病起重要作用。
2临床表现
2.1全身症状
①发热、皮疹、口腔黏膜溃疡;②系统、器官损害: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心及多发性浆膜炎;③肾脏损害表现:血尿、水肿、蛋白尿、夜尿、高血压,晚期出现尿毒症的相应表现。
狼疮性肾炎的全身性表现以发热、关节炎及皮肤黏膜最为常见。
伴随受累的系统有肝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器官,1/3以上患者有多发性浆膜炎(胸膜及心包膜)等。
肺出血也可能是本病主要的表现之一。
2.2肾受累表现
以程度不等的蛋白尿及镜下血尿为多见,常伴有管型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由于本病的病理有多样化和可转化性的特点,而且临床与病理呈现一定的对应性,故狼疮性肾炎的肾受累表现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类型。
①轻型:为30%~50%,仅有尿常规检查间断性异常,尿蛋白阴性或<l g/d,常有镜下血尿及红细胞管型。
无症状,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
肾脏病理多属于系膜增生型或局灶节殷型。
预后良好。
②肾病综合征型:为40%,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但血胆固醇常不升高,时有少量尿红细胞,病程缓慢;10年存活率约50%。
③慢性肾炎型为35%~50%,呈现蛋白尿、血尿及管型、高血压有肾功能损害。
肾脏病理多为弥漫增生型。
预后不良。
3实验室检查大部分患者有中等蔓贫血,偶呈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约1/4患者呈全血细胞减少,90%以上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
患者血浆蛋白降低可能与蛋白尿丢失及肝脏合成能力下降有关。
球蛋白显增高,一些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或呈混合性多株IgG/IgM冷球蛋白血症,均是免疫球蛋白增高的表现。
4诊断依据本病的诊断标准大多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提出的诊断标准:①颧部红斑。
②盘状红斑。
③光敏感。
④口腔溃疡。
⑤关节炎。
⑥浆膜炎。
⑦肾脏病变。
⑧神经系异常。
⑨血液学异常。
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4 000/μl,或淋巴细胞<15 000μl或血小板减少<100 000μl。
⑩免疫学异常。
LE细胞阳性,或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11抗核抗体阳性。
符合4项或以上者即可确诊。
国内又加血清补体C3及皮肤狼疮带试验等项。
凡有上述肾脏疾病表现者,均需考虑 LN的可能性。
5治疗原则 5.1一般治疗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缓解期可参加轻微工作。
避免阳光照射,尤其是强烈阳光
5.2免疫抑制药物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首选药物。
有学者认为,LN患者应终生服用激素的最小维持量。
若LN伴有肾脏功能急剧恶化或狼疮脑等,可选用甲泼尼龙或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②若LN伴有肾脏功能急剧恶化或狼疟脑等,可选用甲泼尼龙或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③细胞毒类药物:常用且疗效较好的药物是环磷酸胺。
6用药原则 6.1糖激素的应用
一般首选泼尼松或泼尼松龙1 mg/(kg•d),8周(病情稳定)后开始减量,一般每周减5 mg;当减至30 mg时,可改为60 mg,隔日1次顿服。
若病情持续稳定,则可继续减量,直至减到最小有效维持量10~20 mg,隔日口服1次,维持1~2年。
6.2冲击治疗
甲泼尼龙1.0 g加入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天为1个疗程,然后口服标准疗程的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必要时可反复冲击治疗2~3个疗程,并在间歇期用小剂量泼尼松或泼尼松龙维持。
当出现下述情况时需调整糖皮质激素用药:难以控制的糖尿病或高血压,重度骨质疏松,类固醇性精神病,重度感染和重症肌病等。
环磷酰胺(CTX)冲击与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则治疗更为充分。
常用的冲击治疗量为CTX 0.75~1 g/m2体表面积,静脉滴注,每月1次,6次后改为每3个月1次,2年。
在停止CTX冲击疗法后,要注意观察疾病的活动指标,一旦有活动表现,可予再次冲击。
在首始 CTX冲击时,每周监测血白细胞1次;每次滴注 CTX前应查血白细胞,如<3×109/L则暂停用药,继续激素治疗。
参考文献:
[1]康莉,夏天.狼疮性肾炎的诊疗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15期
[2]谭红阳,许弄章.狼疮性肾炎免疫抑制治疗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年12期
[3]刘伟敬,王刚,王淑君,黄柳涛,罗勉娜,潘庆军,梁东,陈孝文,刘华锋.狼疮性肾炎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