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
60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美 国风 湿 病 协 会 ( C 关 于 S E 的 4条 诊 断 标 A R) L
准… , 有完 整 的临床及 肾脏病 理资 料 。 具 12 临 床表 现及 分 型 根 据 皮 肤 、 节 及 血 液 系 . 关 统病变 情况 , 根据 肝 脏 、 神经 系统 损 害 情 况 及 浆 膜 炎 、 血压、 高 口腔 溃 疡 情 况 , 为 隐 匿性 肾炎 型 、 分 肾 炎 综合 征型 、 肾病 综合 征型 及 肾功能 不全 型 。
例 最高 ( 5 % ) 占 7 。男 女患 者 在 各 型 L N病 理 类 型
中的分 布差 异无 显著 性 ( 00 ) P> .5 。 2 3 各 类型 L . N的临 床表 现 本 组 资 料 中隐 匿性
肾炎 、 肾炎 综 合 征 型 L 以 Ⅱ、 N Ⅲ型 为 主 。 肾病 综 合征 型 以 Ⅳ 、 Ⅳ +V、 +V型 为 主 。Ⅳ 、 + V、 Ⅲ Ⅳ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病 例选 择 . 所 有 患者 均 符 合 19 97年 修 订 的
例 ( .% ) 局 灶 节 段 增 殖 性 L (Ⅲ 型 ) 例 83 , N 7
( 17 ) 弥 漫增 殖性 L Ⅳ型 ) 4例 ( 6 7 ) 1. % , N( 3 5.% , 膜性 L N(V 型 ) 6例 ( 0 0 ) Ⅳ + V 型 5例 1. % ,
电镜 检 查 。参 照 2 0 0 3年 国 际 肾脏 病 一 理 协 会 病
13 实验 室及 病 理 检 查 . 监测血 、 常规 , 、 尿 肝 肾 功 能 ,4h尿 蛋 白定 量 , 红 细 胞 形 态 , 浆 白蛋 2 尿 血 白, 免疫 球 蛋 白, 清 补 体 C 、 血 清 抗 核 抗 体 血 C,
72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系统性 红 斑 狼疮 (ytmi lp seyh maou ,LE是 一 种 累 sse c u u r te tssS ) 及多 系统 、 多器 官 的具 有 多 种 自身抗 体 的 自身 免疫 性 疾病 , 脏是 最常 肾 受 累的 器官 , 为 狼疮 性 肾炎 ( p sn p r i, N)狼疮 性 肾 炎 既是 称 1 u e h i sL 。 u t SE L 患者 最常 见 的并 发症 之 一 , 也是 最常 见的继 发性 肾脏疾 病 , 占肾小 约 球疾 病 的 1%, 发性 肾小球疾 病 的7%t。 了探讨 L l床表 现与 病 2 占继 0 “为 Nl  ̄ 理 类型 的关 系 , 择 20年 1 至2 1年1 选 06 月 0 2 月在我 科住 院并行 肾活 检的L N
害为首发症状。 ) 2 Ⅲ型L N患者关节炎 , 皮肤血管炎 阳性率高 , 肾损害 血 尿为主。) 3 Ⅳ型浆膜炎阳性率最 高, 肾损害则表现为高血压、 血尿 、 大量 蛋白尿或伴肾功能不全。) 4 V型临床症状最不突出。 本研究中浆膜炎主
要 出现 在 Ⅳ型 , 与上 述研 究相 一 致 , 例 出现 神经 系统 损 害均 为Ⅳ 型 狼 且5 疮性 肾炎 , 提示 神 经系统 损 害多 见于 Ⅳ 型狼疮 性 肾炎 。 肝脏 损害 见于 Ⅲ、 Ⅳ型L L N,N出现肝 脏损 害 , 除药 物 、 染 、 感 应激 等 引起 外 , 要 IL 主  ̄ N本 身 I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e M ei l n s T e dc e 02 ek dc A dA k h Me in 21 年第 1 a i 0卷 第 5 期
周师 在 调治 慢性 咳 痰喘 嗽之 症 时 , 分重 视 兼调 脾肺 , 天不足 及 十 先 年 高之 人更 参 以益 肾 , 解 曰 : 中医体 系之 核 心为 阴 阳五 行 、 并讲 “ 藏象 经 络 , 中五行 学说 极 具实 用 , 中 医整 体 观念 要 义之一 , 其 为 巧妙 阐 发五脏 关 系 , 人心 明眼 亮 , 去 困惑 迷 雾而直 逼真 理 殿堂 。 关于补 脾方 药 , 四 令 拨 ” 除 君、 六君 、 白术 散之 外 , 师推 崇近 现 代著名 医学 家 张锡 纯之珠 玉 二 参苓 周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关系分析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关系分析发表时间:2019-07-02T15:40:28.1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5期作者:潘峰[导读] 总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类型存在必然联系,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病理诊断与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关。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目的:更加全面深入地知晓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点与病理之间的关系。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对其进行肾活检,从而细致分析临床和病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其中Ⅳ型多为肾病综合征患者,慢性肾炎综合征者大都是Ⅳ型或Ⅱ型,急性肾炎综合征者通常表现为Ⅱ型。
其中Ⅴ型属于临床非活动状态,而Ⅱ、Ⅲ、Ⅳ型病患属于生活中常见的狼疮活动。
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其中肾脏会遭到明显攻击,由此可推断,狼疮性肾炎临床特点和病理之间一定存在必然联系。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临床特点;病理关系前言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仅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而且还属于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年轻强壮的女性是此病主要攻击群体,多见于皮肤、心、肾等器官和部位。
其中,受累最严重的器官通常是肾脏,其占比是25%-66.67%,同时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致死的主要原因。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选取了我院2014-2017年确诊的1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希望能够为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关系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正确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进而提升病患生活质量。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4-2017年就诊的1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
被确诊的16例病患均为女性,且年龄在16-5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2岁。
1.2观察方法结合患者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详细资料,对患者的临床分型进行了重新评估。
两位肾脏病理专家在显微镜下观察了病理学分型,并根据IS/RPS重新阅片诊断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
狼疮性肾炎病理什么特点

狼疮性肾炎病理有什么特点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肾脏损害。
在最新标准中,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Ⅰ型狼疮性肾炎在光学显微镜下基本正常;免疫荧光检查见免疫沉积物。
Ⅱ型,光镜检查见弥漫性(>50%肾小球受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宽,免疫荧光检查系膜或者系膜毛细血管壁见免疫沉积物。
Ⅲ型狼疮性肾炎,光镜检查见肾小球呈局灶性(<50%肾小球受累)、节段或球性(病变范围<50%或>50%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活动(增生、坏死)或不活动(硬化)病变。
Ⅳ型,光镜检查见肾小球呈弥漫性(>50%肾小球受累)、节段或球性(病变范围<50% 或>50%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活动(增生、坏死)或不活动(硬化)病变。
Ⅴ型,以光镜下的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特点,可伴有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加。
狼疮性肾炎病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光镜检查:1、病变非典型性。
2、病变非均一性。
3、类型多变性。
(二)免疫检查特点:狼疮性肾炎免疫荧光经常是满堂亮并沉积于多部位如系膜、毛细血管壁等等。
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
取暴露阳光的而非病变皮肤行免疫检查,见表皮真皮之间,IgG呈颗粒或者呈细线条状沉积。
狼疮带试验是诊断的参考标准。
总结起来说,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说来,正常肾小球和系膜性肾小球肾炎型临床表现较轻,可无尿异常,亦可表现为隐匿性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少数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弥漫增生性肾炎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症(约占75%)和慢性肾炎综合征;膜性狼疮性肾炎多表现为肾病综合症,但一般无明显高血压,肾功能恶化缓慢。
狼疮性肾炎,这4个问题你需要知道

46快乐养生 2020.12狼疮性肾炎,这4个问题你需要知道⊙资阳市中医医院 刘火锋个醒,没有出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异常表现,并不能说明你的肾脏完全健康,一定要定期检查肾脏!2.诊断金标准是肾活检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是:①1周内3次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或尿蛋白/尿肌酐>0.2mg/mg;或1周内3次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值。
②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5个。
③肾小球和(或)肾小管功能异常。
当然,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肾活检,结果评价包括肾小球改变、活动性和慢性指数,小管间质病变和血管病变。
一旦确诊为狼疮肾炎,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需要监测这些指标:体重、血压、血常规、血清肌酐和eGFR、肝功能、蛋白尿、补体C3、C4和抗dsDNA;抗磷脂抗体和血脂应在基线测定,并间断监测。
3.治疗目标是保护肾功能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并不完全平行。
因此,不推荐以临床表现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而应该以不同肾脏病理特点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营养状态、肝功能、感染风险、肾脏损伤指标(如尿蛋白定量、尿沉渣和SCr水平)、肾外脏器损伤、生育意愿、合并症和既往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等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治疗目标包括:长期保护肾功能,预防疾病复发,避免治疗相关的损害,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完全缓解:尿蛋白/肌酐比值<0.2,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镜检尿红细胞不明显,肾功能正常;部分缓解:尿蛋白降低≥50%,非肾病范围;血肌酐稳定(±25%)或改善,但未达正常水平。
治疗目标最好在起始治疗后6个月达到,最迟不能超过12个月。
4.激素是一把双刃剑目前,对于狼疮性肾炎主要有4种方案:单纯激素(P)、激素+霉酚酸酯(P+MMF)、激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P+CTX)、激素单冲击+环磷酰胺(Psp+CTX)。
可见,激素在治疗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狼疮性肾炎临床指南

狼疮性肾炎【概述】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严重的并发症,约50-70%的SLE 患者临床上有肾脏受累,肾活检显示几乎所有的SLE 均有病理学改变,是我国肾活检研究中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高发于育龄期女性。
【临床表现】1、肾脏表现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差异大,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高血压,也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白细胞尿和管型尿。
血尿、白细胞尿和管型尿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病变的活动性。
少数患者还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及钾代谢紊乱。
2、肾外表现(1)全身症状:活动期患者多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纳差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2)皮肤与粘膜: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口腔溃疡、光敏感、脱发、雷诺现象、网状青斑、肢端血管炎等。
(3)肌肉关节:肌痛、肌无力、肌炎、关节炎、关节痛等。
(4)浆膜炎:胸膜炎、心包炎。
(5)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淋巴结炎。
(6)神经系统:持续性偏头痛、性格改变、认知障碍、舞蹈病、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昏迷、癫痫发作等。
(7)其他:可累及心血管(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内膜炎等)、肺(间质性肺炎、肺血管炎、肺动脉高血压等)、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痛、腹水、肝酶升高、脾脏肿大等),可出现口干、眼干、视网膜血管炎、反复流产、血栓形成。
【病理分型】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经历多次演变,目前临床上普遍沿用2004 年提出的ISN/RPS(国际肾脏病学会/肾脏病理学会)病理分型:Ⅰ型轻微系膜性LN;Ⅱ型系膜增生性LN;Ⅲ型局灶增生性LN;Ⅳ型弥漫增生性LN;Ⅴ膜型LN;Ⅵ硬化型LN。
狼疮肾炎病理类型与治疗方案I型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肾外狼疮活动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肾外狼疮活动II型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MMF,或AZA狼疮足细胞病激素,或激素+MMF或CNI MMF,或CNIID型和IV型MMF,IV-CYC,或多靶点MMF,或多靶点皿+V型和W+V型多靶点、CNI,或MMF多靶点,或MMFV型多靶点,或CNI,或TW MMF,或AZAVI型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肾外活动激素狼疮TMA如肾功能损伤严重,IV-CYC联合血浆置换或双重血浆置换MMF,或多靶点,或AZA 注:TMA :血栓性微血管病;MMF :吗替麦考酚酯;CNI:神经钙调蛋白抑制剂;IV-CYC :静脉注射环磷酰胺;TW :雷公藤多昔:AZA:硫哩喋吟修订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关于狼疮性肾炎活动和慢性化指数评分系统【诊断依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2012 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协作组(SLICC制定的诊断标准,无需同时符合,患者必须满足至少 4 项诊断标准,其中包括至少1项临床诊断标准和至少1项免疫学诊断标准,或患者经肾活检证实为狼疮性肾炎伴抗核抗体或抗ds-DNA 阳性。
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 摘要 】 目的
分析狼疮性 肾炎( L N ) 患者并发 医院感染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1 8 8 例L N患者 中并
发 医院感染 9 5 例, 分析其临床与病理 因素特点。结果 L N医院感染率为 5 0 . 5 3 %( 9 5 / 1 8 8 ) , 常见的感染部位 为下呼吸道( 5 4 . 7 4 %) 及泌尿道( 1 8 . 9 5 %) , 常见病原茵为大肠埃希茵, 其次为真菌。L N临床类型为急性 肾炎 综合征型、 急进型肾炎综合征型、 肾病综合征型及 肾炎并肾病综合征型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均较尿检异常型和终 末 期尿毒 症 明显增 高 ( P< 0 . 0 5 ) ; L N病理 类 型 为 Ⅲ、 Ⅳ、 V型较 Ⅱ型 和 Ⅵ 型 医 院感 染 率 明显 增 高 ( P<0 . 0 5 ) ,
在 为 临床实 践提供 参考 。
9 5 例并发感染者 中, 根据临床表现或 ( 和) 细菌培养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2 0 0 5年 7月 至 2 0 1 2年 6月 我 院收
及药敏试验、 影像学检查 ( 如 x线胸片或 c T等) 结果 等给予抗感染治疗或抗病毒治疗。
1 . 3 统计 学分析 采用 S P S S 1 9 . 0软 件进 行统 计 分 析, 计 量资 料用 ( ±s ) 表示 , 计 数 资 料 的 比较采 用 x 检验 , 两两 比较 采用 S c h e f f e 法, L N患者 S L E D A I 与 医
治L N患 者 1 8 8例 , 其 中男 1 8例 , 女 1 7 0例, 年龄 l 4~ 6 5 ( 3 2 . 0±1 6 . 5 ) 岁。1 8 8例 患 者并 发 医 院感 染 9 5例 , 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 断标准 J 。L N的诊断标
狼苍性肾炎的症状

狼苍性肾炎的症状肾炎的类型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肾炎疾病在做治疗的时候所用到的方法有是不同的,有慢性肾炎疾病和急性的肾炎疾病,同时还有一种肾炎叫做狼疮性肾炎疾病,这种疾病有是肾炎的一种,而疾病的症状跟很多肾炎疾病的症状有些不相似,共同的地方有可能会有身体浮肿的现象,但是不同的症状太多了,那么狼疮性肾炎的症状有哪些?(1)一般症状: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全身乏力、体重下降、消瘦的表现,90%的患者有发热,其中65%作为首发症状。
热型不定,可为间歇热、弛张热、稽留热或慢性低热。
40%可超过39℃,应注意是否因感染所致,特别是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
(2)皮肤黏膜损害:SLE的皮肤黏膜损害多种多样,发生率在80%以上。
50%的病人可出现蝶形红斑,为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水肿性红斑(鼻唇沟处无皮损),可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渗出严重时可有水疱和痂皮。
红斑消退后一般不留瘢痕。
20%~30%的患者可出现盘状红斑,多位于暴露部位的皮肤,为环形、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色隆起斑片,表面可覆有鳞屑及角质栓,皮损消退后常留有瘢痕。
蝶形红斑和盘状红斑均为SLE的特征性皮损,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会加重。
35%~58%的SLE患者可有光过敏。
50%~71%的患者可出现脱发,是SLE活动的敏感指标之一。
约50%的患者可出现血管性皮肤病变,为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炎症或痉挛所致。
包括网状青斑、血管炎性皮肤损害、雷诺现象、甲周红斑、荨麻疹样皮损、冻疮样狼疮样皮损及毛细血管扩张等。
7%~14%的患者可出现黏膜糜烂或无痛性溃疡。
原因那么什么是狼疮性肾炎呢,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究竟是怎么样的,狼疮性肾炎的病因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狼疮性肾炎呢?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有关。
除SLE全身表现外,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SLE)是 一 种 侵 犯 多 系 统 和 多 脏 器 的 自 身 免 疫 性 疾 病 ,多 见 于 育 龄 期 女 性 ,男 性 较 少 见 。狼 疮 性 肾 炎 (LN) 是临床上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国内外文献报 道 男 性 LN 的 临 床 表现、病理类型均明显有别于女性,临床工作中容易造成误、漏诊。 本文回顾性分析近 4 年收治的男性 LN 患者 9 例,并 与 同期 56 例 女性 LN 患者进行比较,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男性 LN 的流行 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和差异性。
多浆膜腔积液
面部蝶形红斑
口腔溃疡
1(17.86) 8(14.29)
>0.05
0(0.00) 47(83.93)
<0.05
1(17.86) 35(62.50)
<0.05
关节痛
1(17.86) 33(58.93)
<0.05
光敏感
0(0.00) 40(71.40)
<0.05
脱发
0(0.00) 37(66.07)
表 4 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比较[n(%)]
组别
抗 dsDNA抗 体
抗 Sm抗 体
男
7(77.78)
6(66.67)
女
56(100.00)
54(96.43)
P
>0.05
>0.05
组别
男 女 P
肺损害
1(17.86) 0(0.00) <0.05
心肌损害
1(17.86) 1(1.79) <0.05
表 2 两组患者肾外表现比较[n(%)]
<0.05
组别
男 女 P
Ⅰ型
0(0.00) 2(3.57) >0.05
Ⅱ型
0(0.00) 14(25.00)
>0.05
表 3 两组患者肾脏病理类型分布情况比较[n(%)]
Ⅲ型
Ⅳ型
Ⅴ型
0(0.00) 12(21.43)
>0.05
4(44.44) 18(32.14)
<0.05
2(2.22) 5(8.93) >0.05
>0.05
<0.05
>0.05
2.3 病理类型 男性 LN 患者中Ⅳ型 4 例,Ⅴ型 2 例,Ⅳ+Ⅴ型 3 例。男性 LN 患者中Ⅳ、Ⅴ+Ⅳ型比例高于女性(P<0.05),见表 3。 2.4 免 疫 学 指 标 9 例 男 性 LN 患 者 中 7 例 抗 双 链 DNA(dsDNA)抗体阳性,6 例抗 Smith(Sm)抗体阳性,2 例自身抗体全阴性。 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比较见表 4。
表 1 两组患者肾脏损害比较[n(%)]
组别 肾病综合征 蛋白尿
血尿
肾小球滤 高血压
过率下降
男
5(55.56) 4(44.44) 9(100.00) 2(22.22) 6(66.67)
女
7(12.50) 27(48.21) 52(96.30) 1(17.86) 13(23.21)
P
<0.05
>0.05
2结 果
2.1 流行病学 本院男性 LN 患者占同期肾活检总数的 1.43%, 占同期 LN 总数的 13.85%。男 ∶ 女为 1 ∶ 6.2。男性患者发病年龄为
18~55 岁,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为 15~43 岁。 2.2 临床表现 男性 LN 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5 例,其余 4 例 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均伴有血尿,红细胞形态多形性;6 例伴有 高血压,2 例合并肾功能损害。其他肾外 系 统表 现 :1 例 并 发肺 损 害、胸膜炎 ,1 例并发心肌损害 ,1 例并发口腔溃疡 、关节 痛 。未出 现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脱发等症状。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肾脏 损害及肾外表现比较见表 1、2。
Ⅴ+Ⅲ型
0(0.00) 3(5.36) >0.05
Ⅴ+Ⅳ型
3(33.33) 2(3.57) <0.05
·2306·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8月15日 第28卷第15期 J Mod Med Health,August 15,2012,Vol.28,No.1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8—2011 年住院的全部 LN 患者。入选标 准:(1)初次发病入院的患者;(2)符合 199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 SLE 分 类 标 准[1];(3)入 院 后 进 行 常 规 生 化 及 免 疫 学 检 查 ,并 进 行 肾 穿 刺 活 检 明 确 肾 脏 病 理 类 型 (肾 活 检 病 理 类 型 按 照 2003 年 ISN/RPS 分型方案,Ⅴ型与Ⅳ型或Ⅲ型并存的类型记录为Ⅴ+Ⅳ 型 或Ⅴ+Ⅲ型 )。符 合 入 选 条 件 的 LN 患 者 共 65 例 ,其 中 男 9 例 , 女 56 例。 1.2 观察内容 观察 LN 患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生 化免疫指标等。 1.3 方法 将男性 LN 患者与女性 LN 患 者 分 为 两 组 ,并 进 行 比 较,了解男性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和差异性。 1.4 统 计 学 处 理 构 成 比 阳 性 数 比 较 采 用 χ2 检 验 ,P<0.05 为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男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曹 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摘 要】 目的 探讨男性狼疮性肾炎(LN)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 理 特 点 和 差 异 性 ,提 高 对 男 性 LN 的 认 识 。 方法 选择 2008—2011 年经肾活检证实为 LN 的男性患者 9 例。回顾性分析 9 例患者 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并与同期女 性患者进行比较,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男性 LN 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和差异性。 结果 男性狼疮患者占 同期肾活检总数的 1.43%,占同期 LN 总数的 13.85%。男 ∶ 女为 1 ∶ 6.2。男性 LN 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蛋白尿、血尿、高血 压、肾功能损害等,同时合并其他肾外表现。男性 LN 病理类型以Ⅳ型常见。 结论 LN 发病有极 明显的性别倾向,男性发 病率明显低于女性,发病年龄也晚于女性。首发症状不典型,表现多样性。病理类型重,预后差。肾脏损害往往较严重。重 症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表明男性狼疮的肾脏损害重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