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课件

对外开放格局的
初步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1 对外开放的原因
目录
2 对外开放的进程
3
对外开放的格局
对外开放的原因
国际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日本、 西方等国家差距拉大
国内
1. 历史经验的总结,闭关自守造成中国的落后 2. 文革的破坏使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人心思治 3. 国内建设缺乏资金、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
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 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浦东创下的 全国第一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 一 个 “ 11 0 ” 电 话 报 警 系 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对外开放的格局
(引进与利用外资的需要)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对外开放的进程
经济特区的设立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经济特区的设立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海南
为什么在这些地方设立经济特区?
①靠近国际市场 ②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③交通便利 ④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沿江和沿边开 放城市
内地
全方位
点
线
面
多层次
宽领域
谢谢大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经济特区的作用
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 成为全国排头兵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 宝贵经验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环渤海地区 长三角 闽三角 珠三角
初步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1 对外开放的原因
目录
2 对外开放的进程
3
对外开放的格局
对外开放的原因
国际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日本、 西方等国家差距拉大
国内
1. 历史经验的总结,闭关自守造成中国的落后 2. 文革的破坏使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人心思治 3. 国内建设缺乏资金、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
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 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浦东创下的 全国第一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 一 个 “ 11 0 ” 电 话 报 警 系 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对外开放的格局
(引进与利用外资的需要)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对外开放的进程
经济特区的设立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经济特区的设立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海南
为什么在这些地方设立经济特区?
①靠近国际市场 ②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③交通便利 ④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沿江和沿边开 放城市
内地
全方位
点
线
面
多层次
宽领域
谢谢大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经济特区的作用
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 成为全国排头兵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 宝贵经验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环渤海地区 长三角 闽三角 珠三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共31张PPT)

资金来源: 建设资金以外资为主。
经营形式: 以“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为主。 产品以外销为主。
经济运行
机制:
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
政策优惠: 在税收、土地使用、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政策。
特区,正确的!
作用和影响
① 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经济特区的建立
阅读教材思考: 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 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 外开放?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
④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有利于吸引侨资
厦门 深圳
海南岛
汕头 珠海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 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 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 来。”
个别企业发行股票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更好些。”
破
81978年4年1月
率先放开土地市场
广东
——邓小平
特区,正确的!
作用和影响
① 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② 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提供宝贵经验 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展开的“窗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一、探源对外开放
为什么要开放:历史的教训
“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 穷落后,愚昧无知.”
——邓小平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 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共28张PPT)

——彼得· 曼德尔
森
欧盟贸易委员
知识结构
课堂小节
根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 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二十多年里,从经济特 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 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 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 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 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
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
导 言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 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 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 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 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 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 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
知识小卡片:有关特区的知识 第一,特区为什么不是旧时 的租界? 第二,特区的所有制形式 “特” 在哪里? 第三,特区的经济活动“特” 在哪里?
概念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 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 特殊渠道。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 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 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 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浦东开发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森
欧盟贸易委员
知识结构
课堂小节
根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 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二十多年里,从经济特 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 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 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 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 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
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
导 言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 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 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 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 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 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 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
知识小卡片:有关特区的知识 第一,特区为什么不是旧时 的租界? 第二,特区的所有制形式 “特” 在哪里? 第三,特区的经济活动“特” 在哪里?
概念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 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 特殊渠道。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 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 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 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浦东开发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人教版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精品课件

②资源比较丰富 ③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④原有经济基础较好 ⑵特点 ①特殊的经济政策 ②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3)意义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区域范围:前者:内地;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
(2)政策范围:前者:只是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后者:除外 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
解析:A是1980年。B是1984年。C是1985年1992年。D是1992年形成的。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的: 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
品 特点: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意义:①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 ②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
1、概述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过程; 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3、感受我国对外开放带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
成就。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 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度发展的经济,在深感 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 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 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 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 展离不开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
答案 (1)问题: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在当时遇到了不少阻力,很 多人并不认同设立经济特区的做法;最初的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很 小。认识:经济特区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二、对外开放的过程
1、经济特区 ⑴原因 ①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区域范围:前者:内地;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
(2)政策范围:前者:只是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后者:除外 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
解析:A是1980年。B是1984年。C是1985年1992年。D是1992年形成的。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的: 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
品 特点: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意义:①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 ②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
1、概述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过程; 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3、感受我国对外开放带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
成就。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 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度发展的经济,在深感 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 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 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 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 展离不开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
答案 (1)问题: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在当时遇到了不少阻力,很 多人并不认同设立经济特区的做法;最初的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很 小。认识:经济特区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二、对外开放的过程
1、经济特区 ⑴原因 ①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4.意义:(先看材料)
2010年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经过二十年来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让我们通过数据来分析。 无论是吸引外资合同还是外贸进出口总额,二十年来,超过千倍的迅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18%左右,在世界上也是很突出的。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思
考
探
究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与旧中国被迫开放的不同
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4个)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4年。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三角
闽东南地区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1)地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2010年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经过二十年来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让我们通过数据来分析。 无论是吸引外资合同还是外贸进出口总额,二十年来,超过千倍的迅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18%左右,在世界上也是很突出的。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思
考
探
究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与旧中国被迫开放的不同
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4个)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4年。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三角
闽东南地区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1)地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共34张PPT)

——邓小平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后讲话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
中国的外部条件:
• 材料四: 在经济上,20世纪70年代末,工业化国家出现 了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趋势。 • 据出国考察团带回来的情况,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萧条 时期,产品、技术、资本都过剩,“急于找出路” 。 仅欧洲就有多达5000亿美元的游资。无论日本还是西欧 国家,都争相同中国谈贸易,争相借钱给中国。不仅愿 意借钱,发达国家面临产业升级,都在寻找新的生产基 地,把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具有丰富 廉价劳动力和巨大潜在市场的中国,很自然地进入了他 们的视野。韩国学者朴贞东在谈到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 时说:70年代末“不仅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企 业,连亚洲四小龙企业也开始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发展自 己” 。这个产业转移的趋势,为中国吸引国外投资提 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
1992年,在特区,外商实际投入占全国外商实际 投资的29%,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
“除现在的特区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4个)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上海 温州宁波 福州
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 进技术的步伐。
厦门 广州 深圳 北海珠海 湛江 汕头
“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 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一是外国 企业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五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 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 的服务行业,这些都是收入……我认为现在研究财经问 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上,不 利用太可惜了。”
材料二:
从20世纪60年代起,特别是在70年代,新加坡、南 朝鲜和中国的台湾、香港经济高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 过去,南朝鲜、台湾的经济都是以落后的农业经济为主; 新加坡、香港只是从事转口贸易的港口城市。但在60年 代,它们抓住西方发达国家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向发展中 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适时地调整经济发展 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国民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猛 增,迅速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结 构有明显的变化,外贸出口能力增强,成为美、日、西 欧的竞争对手,并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人均国民收入与 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名列前茅……故被称为 “亚洲四小龙”。 ——吴于廑等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下卷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4.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件PPT(25张)

情 境 十
形相成继连设接立南,北使的得沿沿海海经地济区开的放对地外带开。放形成了怎样的 局势?
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开辟
问 题 情 提沿示海:经这济一开地放带地成带为的我发国展国成民果经如济何发?展水平最高、 境 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 十 一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浦东位于横穿上海市区黄浦江东侧,面积556平方千米,是
问
题 邓提小示平:同国志家和分中别央于1文98件0年提和出1的98设8年想设,立后了来深形圳成、
情 境
了珠怎海样、的汕结头果、?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三
经济特区的创办
提示:
问
(1)与港、澳、台相邻近,便于联结国际市场。
题
(2)这一地区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历史传统。
情
(国3家)许为多什海么外决华定侨、首外先籍在华广人东的祖、籍福在建这两里省,可实以行发对扬
委托,代理国家外贸主管部门不统一经营的出口业务,等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
纪要》
经济特区的创办
材料二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外,轻工业
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重工业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家计
委审批外,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原
——《五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
始 材料三 在经济特区和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公司
资 税率仅为15%。而在中国其他地方国内企业税率高达55%(将逐渐减
料 少至33%)。内地外资企业税率也高达33%,外资企业在赢利后头两
年享受免税待遇,在随后两年中减税50%。
——(英)D.英尔,艾景学译《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共26张ppt)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世纪70年代我们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资料1: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 “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 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 洲四小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展劳动密集 工业。经济在很短时期内获得飞速发展。
4、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1992)
5、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特点)
进入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 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 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在上海宣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 区的开发。
6、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旧:成为列强经济掠夺的场地。
今: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 结果不同: 旧:沦为半殖民地化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
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A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
D.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D 2.以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A.海南省 B.深圳 C.上海 D.长江三角洲
阅读教材,思考:
我国的对外开放的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有 什么特点?
经济 特区
沿海开放 沿海经济 沿江开放 城市 开放区 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 城镇
内地省会 开放 城市
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 到广大内陆,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格局(特点)。
多层次——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 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 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 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20世纪70年代我们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资料1: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 “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 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 洲四小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展劳动密集 工业。经济在很短时期内获得飞速发展。
4、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1992)
5、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特点)
进入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 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 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在上海宣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 区的开发。
6、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旧:成为列强经济掠夺的场地。
今: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 结果不同: 旧:沦为半殖民地化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
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A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
D.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D 2.以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A.海南省 B.深圳 C.上海 D.长江三角洲
阅读教材,思考:
我国的对外开放的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有 什么特点?
经济 特区
沿海开放 沿海经济 沿江开放 城市 开放区 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 城镇
内地省会 开放 城市
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 到广大内陆,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格局(特点)。
多层次——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 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 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 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来了,人们的穿着打扮变了,霓虹灯闪烁,舞厅跳的舞、唱的歌味
道也不同了……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实践》
随堂练习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A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 D.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2010年城镇居民每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09元,是1978年343
元的55.7倍。而农村则由1978年的133元提高到5919元。城镇居民
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5.7%,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
系数则从67.7%下降到41.3%.
材料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二组:(初具规模)沿海港口城市是哪一年开放的?开 放的目的是什么?1985年开放了哪四个沿海经济开放 区?它的设立有何意义?1988年创办的经济技术开发 区有何特点和作用?
第三组:(继续深化)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目的是 什么?浦东开发的优势有哪些?又有何作用?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第13课
昔 日 荣 光
长 河 落 日
帝 国 悲 歌
开放→闭关→被迫开放
↓ ↓↓
繁荣→落后→挨打
对外开放三步走:
吹响号角------经济特区的创办
初具规模------1984年沿海港口城 市;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 沿边及内陆城市的开放(创办经济 技术开发区)
继续深化---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新区
合作探究一:对外开放的形成过程
第一组:(吹响号角)我国现在共设立了几个经济特区? 第一批开放了哪几个经济特区?为什么选择在这些地区 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有何特点?其设立有何意义?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开放区 ↓
内地
合作探究二:对外开放的影响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现
了一个大国的风采。中国在处理地区事务、联合国事务、维和、反恐、
反海盗和国际经济金融改革等方面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以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D
A.海南省 B.深圳 C.上海 D.长江三角洲
3.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B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 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区
从重义轻利到义利并重,由安贫乐道、极端平均主义到崇尚勤劳先富,
由抑制消费到鼓励适当消费。同时,中华文化也在影响着世界,孔子
学院在世界的开办,中国与一些国家互办“文化年”活动。奥运会、
世博会在中国的举办,更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认可。
材料四 深圳经济特区给深圳乃至全国带来了巨大变化……但也有
看到、听到走私贩私的经济犯罪多了,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的东西钻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