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语文总复习一轮古诗文阅读 翻译学案26

合集下载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1 苏教版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1 苏教版

教材文言文复习 学案1 必修一——《劝学(节选)》、《师说》、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学案目标 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重点掌握“可以”、“所以”、“以为”三个词的用法,对文中重点句子能准确翻译。

了解一下通假规律。

3.背诵《劝学》、《师说》、《赤壁赋》全文。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金就.砺则利颓然就.醉 B.⎩⎪⎨⎪⎧逝者如斯.斯.天下之民至焉 C.⎩⎪⎨⎪⎧ 虽.有槁暴虽.一毫而莫取 D.⎩⎪⎨⎪⎧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知日.之入 C.⎩⎪⎨⎪⎧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3.说出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

①而⎩⎪⎨⎪⎧登高而.招 侣鱼虾而.友麋鹿 扣舷而.歌之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②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不拘于.时,学于.余 寄蜉蝣于.天地4.“而”字作为连词,最难辨别的是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因为它们连接的均是动词或动词短语。

如何区别呢?首先,从意义上辨析。

表承接关系的,前一动词(或动词短语)与后一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先后、相连关系。

如“卧而梦”,“梦”是“卧”的结果。

而表修饰关系的,前一动词对后一动词起着修饰作用,或说明其方式或描述其情态。

如“客喜而笑”,“而”表修饰,“喜”是“笑”的方式或情态。

其次,可以用试就词语的办法来辨析。

表承接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然后”、“就”等词,意思不变;表修饰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地”、“着”等词,意思不变。

请说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并体会一下辨析方法。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吾从而.师之 ③则群聚而.笑之 ④顺流而.东也 ⑤耳得之而.为声 ⑥到则披草而.坐 ⑦穷山之高而.止 ⑧箕踞而.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木受绳则.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犹且从师而问焉.风雨兴焉.C.⎩⎪⎨⎪⎧生乎.吾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假舟楫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6.看看下面一组句子,找出它们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

【步步高】语文总复习一轮古诗文阅读第一章第4节语境加推断,落实得分点——翻译句子

【步步高】语文总复习一轮古诗文阅读第一章第4节语境加推断,落实得分点——翻译句子

【步步高】语文总复习一轮古诗文阅读第一章第4节语境加推断,落实得分点——翻译句子第4节语境加推断,落实得分点——翻译句子(201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

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

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

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

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

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

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

”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

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

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

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

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

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

到郡未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徙倚:来回走动。

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

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次.彭泽次:排列B.芜秽.充斥秽:杂草C.乃相与怃.然而去怃:失意D.起.佐郡起:起任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②登者忘其险焉③日就圮毁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⑤因以告之⑥必能有为无疑矣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文言实词(二)学案 苏教版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文言实词(二)学案 苏教版

学案24 文言实词(二)学案目标 1.理解实词推断的方法。

2.掌握实词选择题的技巧。

方法梳理文言实词的掌握,一靠平时点滴的积累,二靠临场推断方法和能力。

不仅是多义词需要在语境中推断其义项,而且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尤其在翻译题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特别需要有根据语境推测文意的方法和能力。

实词理解题,有时并非完全在于考查考生是否清楚无误地记得实词的意思,更主要的是考查考生是否会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

为此,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实词推断,最重要的是分析实词所在的句子语境,包括处于什么地位(词性)、应该有什么样的含义(内容)、实词本身所传达的信息(词义引申)。

实词推断方法很多,如:①组词推断。

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是古代单音词的继承和发展。

组词推断,即以文言单音节实词A为语素组成双音节合成词AB或AC,依据B或C可推知A 义。

如“赞助”,“助”是“帮助、辅助”,可推知“赞”为“助”义,又如山东卷“犯风而罢虞人”中“犯”可组词为“冒犯”,可见“犯”是“冒”义。

②字形推断。

依据形声字的形旁或其造字法如会意、指事等推断其义。

如“趋”字,“走”为形旁,自然与走路有关。

③成语联系法。

即借助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来推断。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主要而常用的推断方法。

(一)对称推断法1.方法点拨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2.演练体悟(1)充分利用句中加“△”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则思慎△始而敬.终。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古诗文阅读 学案27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古诗文阅读 学案27

学案27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学案目标 1.能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解答意象类题目的一般步骤。

考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考点样题1.(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ɡ):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

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古诗文阅读 学案30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古诗文阅读 学案30

学案30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一)——审题答题规范学案目标 1.准确判定古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并能略作分析。

2.掌握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审题与答题规范要领。

考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样题1.(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撚:持取,捻弄。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7·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0·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一)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一)

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

世居广陵,家甚寒微。

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

身高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

妖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

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

文帝益以此知之。

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

长沙宣武王时为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

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众莫敢行。

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

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

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

武帝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者万余人。

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

多伐材竹,沉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

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

众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

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

僧珍在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

当速反葱肆耳。

”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

僧珍常导从到其宅,不以为耻。

在州百日,征为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

僧珍既有大勋,任总心膂,性甚恭慎。

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

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未尝举箸。

因醉后取一柑食,武帝笑谓曰:“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

”十年,疾病,卒于领军官舍。

谥曰忠敬。

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

(选自《南史·吕僧珍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妖贼唐宇之寇.东阳寇:侵犯B.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知:掌管C.因命按.行城西空地按:巡行D.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领:率领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 ( )①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②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③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④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⑤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⑥每侍御坐,屏气鞠躬A.①②⑥ B.②④⑤C.①③⑤ D.③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信任他。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译文】我独自面临苍茫的深秋,看湘江向北逝去,在橘子洲一隅,群山已是火红的色彩,那是层层叠叠的枫树林染红的呀;江水已全面碧绿,大船争相畅游。

雄鹰振翅于高天,鱼群在水中滑行,天地万物都在深秋竞赛着自由。

广大无垠的天地呀,请你告诉我,谁能主宰你的命运?我曾经与朋友们结伴游历于此,内心忆起多少不屈而非凡的岁月。

那时正当青春少年,身心蓬勃向上,我们一群书生的英俊神气,姿意刚健,正派大方。

品评祖国河山,勾画宏伟蓝图,用的全是慷慨热烈的言辞,那独霸万户的地主弃之若粪土。

记得吗?朋友们,我们曾奋勇地游到江心,我们击出的波浪阻止了飞驶的船只。

2.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3.插秧歌南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译文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种下秧苗。

斗笠当做头盔,蓑衣当做铠甲,雨水从头上流入,弄湿了肩胛。

农妇呼唤农夫吃早饭,休息一会儿,农夫弯腰低头劳作,没有答应,只是说道:秧苗根部还不牢固,这块田里的秧苗还没有栽插完毕,你回家一定要提防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步步高】(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 译学案

【步步高】(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 译学案

学案翻译学案目标 1.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

2.学习如何在翻译中重点落实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3.注意审题答题规范,尤其加强审题的得分点意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直译为主,就是要求在翻译中字字落实,把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译一个字。

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译出来的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2.意译为辅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

这些需要意译的地方一般是使用固定结构及修辞手法(主要指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的地方。

如:①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这里的“一苇”是比喻,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译文:能不改变自己节操志向的高官。

这里的“缙绅”采用借代手法,应译成“官员”。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译文: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

这里用“互文”手法,不能直译。

④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译文:相如请同大王拼命。

“以颈血溅大王”是“拼命(死)”的委婉说法,不可直译。

二、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翻译中的得分点有:①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活用词)②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虚词)③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三、要做到文从字顺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有些同学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

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

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

译后的语句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

如不通顺流畅,则要润色修改。

演练体悟对照翻译的规范和要求,指出下面译文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答案。

1.(2010·山东卷)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6 翻译学案目标 1.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

2.学习如何在翻译中重点落实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3.注意审题答题规范,尤其加强审题的得分点意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直译为主,就是要求在翻译中字字落实,把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译一个字。

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译出来的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2.意译为辅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

这些需要意译的地方一般是使用固定结构及修辞手法(主要指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的地方。

如:①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这里的“一苇”是比喻,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译文:能不改变自己节操志向的高官。

这里的“缙绅”采用借代手法,应译成“官员”。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译文: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

这里用“互文”手法,不能直译。

④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译文:相如请同大王拼命。

“以颈血溅大王”是“拼命(死)”的委婉说法,不可直译。

二、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翻译中的得分点有:①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活用词)②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虚词)③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三、要做到文从字顺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有些同学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

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

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

译后的语句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

如不通顺流畅,则要润色修改。

演练体悟对照翻译的规范和要求,指出下面译文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答案。

1.(2010·山东卷)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译文:(申甫)入到嵩山,又遇到了原来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请求他那方法,做老师侍奉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上海卷)尧咨(指陈尧咨)讽转运使(官员)出公(指欧阳晔,欧阳公是尊称),不使居府中。

译文:陈尧咨讽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课标全国卷)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译文:贼寇进攻三天没有入城,大船借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到城墙垛口上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7·江苏卷)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译文:世世代代的农夫,父亲为朋友而死,儿子为国君而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译文:吟诵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译文: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却)担任侍奉东宫的职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关键词语的翻译翻译下列语段,注意关键词语的翻译。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人者,恶其余胥(余胥,墙角)。

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如何?”王曰:“不可。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王曰:“善。

”(刘向《说苑》)(1)将奈其士众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骇舆,则君子(指乘车人)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语助词,无义)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节选自《荀子·王制篇》)(1)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马骇舆,则莫若静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特殊句式的翻译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语句并指出其中含有的特殊句式。

墨子曰:“乐(音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

”君子以为不然。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荀子·乐论》)(1)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1)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

子文召廷理而责之,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之刑也,吾将死。

”廷理惧,遂刑其族人。

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

”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