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圣才出品】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二)开端:五四运动。
(三)新旧民族主义的区别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
2.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阶级。
3.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
4.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
5.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
6.中国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封建主义。
7.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官僚资本主义。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 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经济纲领:主要内容、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阶级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特色)。
2.文化纲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一)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
1.统一战线(1)1924-1927年,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2)1927-1937年,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3)1937-194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1945-1949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1)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
(2)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政治工作。
3.党的建设(1)思想建设是首位的,是最突出的特色;是最核心的内容。
(2)组织建设是民主集中制原则。
(3)作风建设,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延安整风运动1.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风运动开始。
2.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整风运动结束。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圣才出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是因为变法的政令()。
[2019年真题]A.触及了封建制度的根本B.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D.带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答案】C【解析】“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但是,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2018年真题]A.迎合帝国主义B.维护封建统治C.对抗顽固派D.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对中国民族工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并非洋务派的本意,而是洋务运动所产生的实际客观效果之一。
B项,维护封建统治符合挽救清政府危机的意图符合题意。
3.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动力【圣才出品】

第七章政治动力7.1复习笔记一、政治革命1.政治革命的含义(1)革命的含义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是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
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2)政治革命的含义政治革命是指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以一种政治制度代替另一种政治制度的激烈变革,政治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统治和新的政治制度,破除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进而实现整个政治体系的全面变革。
(3)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①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联系a.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社会革命离不开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客观上要求首先进行政治革命,摧毁旧的政治统治,根本变革旧的政治上层建筑,为社会革命开辟道路。
b.就政治革命的形成而言,政治革命又是社会革命产生和发展的结果。
c.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进行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和冲突,革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彻底改变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
②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区别a.政治革命主要是对政治统治、政治制度以及整个政治体系的根本变革;社会革命则主要是对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社会结构进行根本变革。
b.社会革命以整个社会的变革为目的,政治革命则是以政治体系的变革为目的。
c.社会革命的目标、范围比政治革命要大得多。
d.社会革命经历的时间比政治革命经历的时间长得多。
2.政治革命的特征和类型(1)政治革命的特征政治革命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改革、政治斗争、社会革命。
政治革命的特征主要包括:①政治革命以先进阶级和广大群众为革命主体政治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斗争,是社会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是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之间的政治较量,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基础的。
政治革命也是广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群众反抗和推翻反动腐朽统治的群众性政治运动。
2020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武装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
[2018年真题]A.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战争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战争C.工农联合的反军阀战争D.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答案】D【解析】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农民阶级具有极强的革命性。
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红军、游击队、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长期进行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
因此,武装斗争的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项符合题意。
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2012年真题]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阶段可以有机连接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主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就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2018年真题]A.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D.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答案】C【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合力促进的结果,不仅有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的斗争等客观方面的因素,而且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超凡智慧和革命实践等主观方面的因素。
C项,不仅提及了历史条件的客观因素,并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贡献,表述完整且正确。
2.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本人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C.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如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都属于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选择1000题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选择1000题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就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2.恩格斯在分析哲学发展的特点时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思想渊源的是A.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B.德国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法国唯物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德国古典哲学、英国自然哲学、法国人文主义3.被宣布思想已死的马克思,在美国“马克思主义2000年”国际研讨会的演出舞台上“复活”。
在法国召开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国际大会上,《共产党宣言》被普遍认为“仍将是21世纪的宣言”。
马克思主义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B.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规律D.它提供了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方法4.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就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辩证法D.科学的实践观5.“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承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
成人高考政治第二部分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历年选择题1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7、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北伐战争1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武装斗争独立自主统一战线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独立自主党的建设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实事求是20、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A、开展武装斗争B、进行土地革命C、建立农村根据地D、建立统一战线21、毛泽东提出,人民军队的宗旨是A、打仗B、生产C、做群众工作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2、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议会斗争B、经济斗争C、武装斗争D、文化斗争24、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B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时间:2005年16、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 封建社会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半独立半资本主义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17、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A 从事武装斗争 B. 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 C 分清敌友 D 认清革命的前途18、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B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C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D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9、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中心环节是(A 发展进步势力B 争取中间势力C 孤立顽固势力D 有理、有利、有节20、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 井冈山B 湘鄂西C 左右江D 鄂豫皖21、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是在(A 国民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22、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战略策略方针的会议是(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C 中共七届六中全会D 中共八大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 征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 没收官僚资本C 改造民族资本D 国家投资时间:2006年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6、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是在A、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B、土地革命战争后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B、农村包围城市C、中心城市武装起义D、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18、人民军队与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根本区别是A、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原则B、注重思想政治工作C、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D、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的方针是A、既统一又独立B、只联合不斗争C、又联合又斗争D、只斗争不联合20、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显著特点,是着重A、从思想上建党B、从政治上建党C、从组织上建党D、从作风上建党2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考研政治大纲配套训练1600题节选(2)

C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D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9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
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四项基本原则
重点掌握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 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特别要注意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内
容,尤其要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7科学发展观被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思想的会议是()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8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 步的根本原因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任 务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4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党的会议是()
10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A马克思主义 B社会主义 C改革开放 D科学发展观
11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 一点就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武装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
[2018年真题]
A.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战争
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战争
C.工农联合的反军阀战争
D.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答案】D
【解析】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农民阶级具有极强的革命性。
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红军、游击队、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长期进行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
因此,武装斗争的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项符合题意。
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
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2012年真题]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阶段可以有机连接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主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就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之所以能有机连接,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包含着社会主义因素。
A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得出的结论,它不能说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机连接的原因。
B项,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而且是中国革命的外部因素,它提供的经验不可能成为中国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
D项,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是毛泽东根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的主要任务得出的结论,而不是两种革命能有机连接的原因。
3.“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
”这段话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
[2014年真题] A.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B.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C.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D.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答案】D
【解析】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对三大作风进行了深刻阐述。
题中,“打扫和洗涤灰尘”寓意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4.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C
【解析】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
不了解近代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便不可能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也就无法正确领导中国革命。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5.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是()。
A.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
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D.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
【答案】C
【解析】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领导落后的大国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
6.在民主革命时期,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但其多数可以归入()。
A.工人阶级范畴
B.民族资产阶级范畴
C.小资产阶级范畴
D.资产阶级范畴
【答案】C
【解析】1926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纳入小资产阶级范畴。
小资产阶级是劳动者,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即不是剥削阶级,因此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7.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封建主义的统治
C.社会制度腐败
D.经济技术落后
【答案】A
【解析】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近代中国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战祸和灾难,使近代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不但操纵了近代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8.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
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
【答案】C
【解析】中国革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分清敌友的问题,就是无产阶级要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
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土地改革问题。
9.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A.农民土地问题
B.统一战线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领导权问题
【答案】D
【解析】关于中心问题的几个提法要注意区分:①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③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还提到“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10.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著作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
【解析】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
11.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