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氯作物
常见农药的“忌用”作物

敌敌畏核果类、猕猴桃很敏感,禁用。
高粱、月季对敌敌畏乳油敏感,不宜使用。
玉米、豆类、瓜类幼苗及柳树也较敏感,稀释不能低于800倍。
敌敌畏对梅花、樱桃、桃子、杏子、榆叶梅、二十世纪梨、京白梨等观赏植物有明显的药害,通常情况下应改用其它种类的杀虫剂。
敌敌畏对杜鹃、馒头柳、猕猴桃、国槐、核桃及瓜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药害。
敌百虫核果类、猕猴桃很有敏感,禁用。
高粱、豆类特别敏感,不宜使用。
瓜类幼苗、玉米、苹果(曙光、元帅等品种)早期对敌百虫也易产生药害。
对樱花、梅花、苹果中的金帅品种等均有药害作用。
辛硫磷高粱敏感不宜喷施,玉米只可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黄瓜、菜豆对该药敏感,50%乳油500倍液喷雾有药害。
1000倍液时也可能有轻微药害。
甜菜对辛硫磷也较敏感,如拌闷种时,应适当降低剂量和闷种时间。
高温时对叶菜敏感,易烧叶。
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产生变色等药害的机制是,疏水性强的有机磷农药被叶绿体或其周围组织吸附,致叶绿体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阻碍电子传导反应,即希尔反应,抑制光合成,出现变色,药害越严重,其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全氮量相对增加。
①药液随配随用,勿与碱性农药混用。
②该药见光易分解,在田间喷雾时最好在傍晚进行。
乐果及氧乐果猕猴桃、人参果对乐果、氧化乐果特别敏感,禁用。
啤酒花、菊科植物、高粱的有些品种、烟草、枣、桃、梨、柑橘、杏、梅、橄榄、无花果等作物对稀释在1500倍以下的40%乐果或氧乐果乳油敏感。
花生作用次数过多,会使子叶夜间不合拢,使用前要注意使用浓度。
对梅花、樱花、花桃、榆叶梅、贴梗海棠、杏、梨等蔷薇科观赏植物,均可产生明显的药害,对爵床科的虾衣花、珊瑚花危害也很大。
石硫合剂桃、李、梅、梨、葡萄、豆类、马铃薯、番茄、葱、姜、甜瓜、黄瓜等。
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要慎重,最好在落叶季节喷洒,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巧用。
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
花生是忌氯作物吗,忌氯作物可以用低氯的肥料吗

花生是忌氯作物吗,忌氯作物可以用低氯的肥料吗
花生不是忌氯作物,不过应注意生长期不要使用含氯氮元素过高的复合肥,否则会抑制根瘤菌的活动。
忌氯作物更加准确的称呼为氯敏感作物,它们可以用低氯肥料,这是因为氯是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达到0.2-2.0%,而且很多肥料都是含氯的(如人畜粪尿),在使用时只要不超过剂量即可。
在含氯高的盐土上、盐化土、渗水不好的粘土地、涝洼地、托水性强的石灰性土壤及多年棚栽条件下的土壤,不宜施含氯高的肥料。
一、花生是忌氯作物吗
1、花生不是忌氯作物,但在生长期不要使用含氯氮元素过高的复合肥,否则容易抑制土壤中根瘤菌的活动。
有些作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明显地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样的作物即忌氯作物。
2、常见的忌氯作物有西瓜、葡萄、柑橘、甘蔗、苹果、马铃薯、甘薯、辣椒、莴笋、烟草、茶叶、人参、党参等,常见的喜氯作物有水稻、高粱、谷子、棉花、麻类、菠菜、洋葱、芹菜、甘蓝等。
二、忌氯作物可以用低氯的肥料吗
1、忌氯作物可以用低氯肥料。
氯是公认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它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达到0.2-2.0%,达到了中量元素的水平,可以说任何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少量的氯元素,很多肥料(如人畜粪尿)也都会含有少量的氯元素,只要不超过这个量都是可以使用的。
2、忌氯作物更正确的称呼应该为氯敏感作物。
”敏感“是个中性词,并无好坏之分。
作物吸收氯的主要来源是氯化钾、氯化铵或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复合肥。
在含氯高的盐土上、盐化土、渗水不好的粘土地、涝洼地、托水性强的石灰性土壤及多年棚栽条件下的土壤,不宜施含氯高的肥料。
作物对养分喜嗜和嫌忌名录大全

作物对养分喜嗜和嫌忌名录大全喜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它们对氮肥反应敏感。
这类作物生产1吨籽粒平均吸收纯氮21公斤,其中2/3生产籽粒,剩余部分生产茎叶和根系蛋白质喜磷作物:油菜、花生、大豆、蚕豆、荞麦等;这些作物施磷增产效果显著;一般认为,北方土壤普遍缺磷;南方红黄壤更是缺磷喜钾作物:甘蔗、甜菜、烟草、棉花、薯类作物等;这些作物施用钾肥则能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豆科作物>薯类、甜菜、甘蔗、西瓜、果树>棉花、麻类、烟草>玉米>水稻、小麦。
喜钙植物:豆类和茄科作物则需要较多的钙素。
适生于含钙丰富的钙质土或者实惠石灰性土,在酸性土壤上不能生长,成为含钙丰富土壤只是植物,如园叶乌桕,柏木,铜线树、鸡仔木、榆科树种、疏齿栎、山毛榉属的一种、堇菜属的某些种等。
喜镁作物:马铃薯、甜菜、黄瓜甘蔗、花生、芝麻、大豆、谷子、油菜、咖啡、橡胶树、草莓、茶叶树、梨树、柑橘、烟草、棉花、玉米、蔬菜水稻等。
烟草、薯芋类、果类、甜菜、茶、豆科、十字花科、葱、蒜类等。
喜铁作物:大豆、花生、高粱、玉米、甜菜、马铃薯、菠菜、番茄、苹果、梨、桃、杨、柳等树木和某些牧草。
喜硼作物: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大豆、芝麻、向日葵经济作物:烟草、花生、麻类、甜菜;果蔬类:辣椒、茄子、西红柿、土豆、瓜类、甘蔗、甘蓝,洋葱、萝卜、芹菜;果树类:柑橘,葡萄,苹果,芒果、木瓜、龙眼,荔枝,板栗,杨梅,柚子,菠萝、枣、梨;根用作物和块茎作物。
禾本科作物需硼较少,对缺硼不敏感。
喜铜作物:对铜敏感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燕麦、莴苣、洋葱、菠菜、胡萝卜及果树等,尤其是小麦和水稻。
喜锰作物:豆科作物、小麦、马铃薯、洋葱、菠菜、苹果、草莓等,其次是大麦、甜菜、三叶草、芹菜、萝卜、西红柿等。
(4)锰:对锰敏感的农作物非常多,几乎包括了主要的粮、棉、油和糖用作物及果树蔬菜,尤其是谷类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甜菜、番茄、药材、果树、西瓜、亚麻、柑橘、苹果、桃等。
忌氯作物

忌氯作物:茶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桔,甘蔗、西瓜,茄科,桃树大白菜不是忌氯作物,但硫酸钾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更好。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什么叫忌氯作物: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
氯离子较多时,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西瓜、甜菜、葡萄会降低含糖量;氯离子多,会影响烟草的燃烧性,卷烟易熄火;氯离子多时,常对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
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甜菜、苹果、茶叶、白菜、辣椒、莴笋、苋菜等都是忌氯作物。
氯对茄科作物会产生不利影响。
大豆、四季豆抗氯性能较弱。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用肥讲究 1.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
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铁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
碳铵也不可与菌肥混用,因为前者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后者的活性菌有毒害作用,会使菌肥失去肥效。
2.酸性化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
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混施,会发生中和反应,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3.含氮复合肥忌多施于豆科作物。
大豆、绿豆、花生等豆类作物都有固氮根瘤菌,过多施用含氮复合肥,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会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降低其固氮能力。
4.硝态氮肥忌施在稻田里。
硝酸铵、硝酸钠等会离解出硝酸根离子,在稻田易被淋失至土壤深层,产生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氮素;旱地施用硝态氮肥也忌用于大雨之前,或者施后浇水。
5.硫酸铵忌长期施用,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在同一土壤施用,会增加其酸性,破坏团粒结构;在碱性土壤中,硫酸铵的铵离子被吸收,而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板结变硬。
6.碳铵不宜浅施,应深施在6厘米以下,施后立即覆土。
什么是忌氯作物

-2-限制其它养分如NO、SO 34
的吸收,从而导致作物养分缺乏。
5、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发芽率降低、生长受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叶色灰白、生长点坏死、落叶、落果等。?
6、降低作物品质。氯离子较多时,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品质差;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西瓜、甜菜、葡萄会降低含糖量,而酸度较高,使果品风韵欠佳;氯离子多,会影响烟草的燃烧性,卷烟易熄火;氯离子多时,常对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姜田里用含氯肥料,秋收时姜母上有一层铁锈色红斑,严重影响姜母的价格。
2、产生盐害。氯离子会随土壤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盐分则留在地表,加重土壤的盐害。高氯造成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过高,影响根系正常的吸收水分、养分,尤其是旱地土壤,从而导致烧根、烧苗。
3、激活有毒离子。氯离子与其它阳离子结合,形成有害的氯化物,如在石灰性土壤中形成氯化钙,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易激活土壤中的铝、锰等金属元素,对农作物造成毒害。
什么是忌氯作物
什么是忌氯作物,高氯对忌氯作物有哪危害,核心提示:什么是忌氯作物,高氯对忌氯作物朋友哪些危害,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
1.耐氯强的作物:水稻、高粱、谷子、棉花、红麻、菠菜、甜菜、番茄、油菜、水萝卜、黄瓜、茄子等。
2
在一定范围内,氯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但当浓度过高时,它又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氯毒,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产。1、土壤酸化、板结。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铵、氯化钾、含氯复合肥等
1
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会引起土壤变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影响;另一方面,肥料中副成分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氯化钙溶解度大,能随水流失。钙是形成土壤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钙盐流失过多,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
种植蔬菜,这三类肥料要谨慎使用,使用不当危害大,很多人不了解

种植蔬菜,这三类肥料要谨慎使用,使用不当危害大,很多人不了解蔬菜的生长离不开肥料,因此施肥是种植蔬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关乎到蔬菜是否高产高质,同时,也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小伙伴在种植蔬菜的时候,往往因为经验的缺乏,或者传承的错误施肥方法,对不同的蔬菜使用了错误的肥料的用量,导致蔬菜生长慢,烧根烂根,甚至有些还会积累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种植蔬菜需要认知各种肥料的特性,以及每一样肥料对不同蔬菜的作用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种植出好的蔬菜;下面给大家介绍三类肥料,种植蔬菜的时候要慎用。
一、含氯肥料要慎用含氯的肥料有很多,比如氯化钾、氯化铵、氯化钙等等,这类肥料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不仅如此,所有植物体内都是含有氯元素的,只是量少、不同植物含量不同而已。
这些氯元素分别分布在茎、叶中,对蔬菜的生长有很大作用,会参与光合作用,可调节蔬菜叶子上的气孔运动,抑制病害发生等等;缺氯的话,会让蔬菜叶子失绿、叶尖枯萎,根系生长受阻,须根变少,根尖变成棒状;总之就是一句话:蔬菜生长不能缺少氯。
氯元素对蔬菜的生长虽然很重要,但是也要注意量,如果氯过量,会导致蔬菜代谢紊乱,降低蔬菜的品质,还会让蔬菜“中毒”,主要表现在叶边缘出现干烧症状、叶子早熟性变黄以及叶片脱落。
因此,在给蔬菜施肥的时候要谨慎,根据不同作物品种进行不同的施肥,比如大麦、玉米、菠菜和甜菜等是比较耐氯的农作物,施肥的时候,可以施适量的氯化钾等含氯肥料,不能用太多,而且最好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氯化肥的肥效,减轻氯离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于马铃薯、莴苣、白菜、地瓜、豆科作物、葡萄树、番茄、胡萝卜、白萝卜、山药、球茎茴香等,它们比较忌氯,最好不要施含氯的肥料,如果使用不当,轻的话,会导致蔬菜品质下降,严重的话,就会引起烧根、烂根、烧叶等问题。
总之,在使用含氯肥料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在使用之前,要查找资料确认蔬菜是否耐氯,而且使用的时候,尽量少用。
农业常识

24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 6、21/下半年是 8、23(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种子的有效期白菜2年,黄瓜3年,茄子6年,辣椒3年,西红柿4年,豇豆3年,萝卜2年,韭菜必须是当年的新种子,芹菜5年,香菜3年。
(芹菜、香菜当年的新种子不能使用。
)有机肥的解毒功能1、对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有降解作用;2、可杀灭病原、虫卵、杂草;3、可以减少重金属元素在作物中的积累。
忌氯的农作物烟草、甜菜、茶树、甘蔗、甘薯、柑桔、马铃薯、葡萄、苹果、蚕豆、草莓等,属忌氯的农作物,不能使用高氯化肥,如氯化铵等。
有害蔬菜未熟的西红柿、生荸荠、鲜黄花菜、鲜木耳、瓜籽带苦味的苦瓜、用化肥生发的豆芽、未煮熟的豆角、久存的南瓜、发芽的马铃薯、烂姜、未腌透的咸菜等都是有害蔬菜。
大棚蔬菜施肥四要1、要适当控制施肥量,特别是氮肥的用量;2、要重视钾肥的施用;3、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4、要适时中耕,防止土壤盐渍化。
哪些化肥不可混用1、草木灰、石灰、窑灰钾等碱性肥料不可与铵态氮化肥(如硫酸铵化肥、氯化铵等)混用,混合后易引起铵的挥发,降低肥效。
2、过磷酸钙与碱性肥料混合会引起磷酸退化,降低磷肥效果。
什么叫速效性肥料施用后很快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
大多数化学肥料和少数有机肥料(如人粪尿)属于这类肥料。
化肥易溶于水,所以能很快被作物吸收;人粪尿易分解,养分也能很快被作物吸收。
施用复混肥料有什么好处一次施肥可同时满足作物对多种养分的需要,节省施肥费用。
还可根据当地土壤、作物的特点进行配方,充分利用地力,更好的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避免农户因不了解肥料、作物和土壤特点而出现盲目施肥的问题。
肥料在作物增产中的贡献有多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近30多年来在提高农业产品的因素中,世界粮食增产的总量有50%是增施化肥的结果。
忌氯作物

忌氯作物:茶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桔,甘蔗、西瓜,茄科,桃树大白菜不是忌氯作物,但硫酸钾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更好。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什么叫忌氯作物: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
氯离子较多时,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西瓜、甜菜、葡萄会降低含糖量;氯离子多,会影响烟草的燃烧性,卷烟易熄火;氯离子多时,常对敏感作物的幼苗造成危害。
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甜菜、苹果、茶叶、白菜、辣椒、莴笋、苋菜等都是忌氯作物。
氯对茄科作物会产生不利影响。
大豆、四季豆抗氯性能较弱。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用肥讲究 1.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
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铁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
碳铵也不可与菌肥混用,因为前者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后者的活性菌有毒害作用,会使菌肥失去肥效。
2.酸性化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
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混施,会发生中和反应,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3.含氮复合肥忌多施于豆科作物。
大豆、绿豆、花生等豆类作物都有固氮根瘤菌,过多施用含氮复合肥,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会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降低其固氮能力。
4.硝态氮肥忌施在稻田里。
硝酸铵、硝酸钠等会离解出硝酸根离子,在稻田易被淋失至土壤深层,产生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氮素;旱地施用硝态氮肥也忌用于大雨之前,或者施后浇水。
5.硫酸铵忌长期施用,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在同一土壤施用,会增加其酸性,破坏团粒结构;在碱性土壤中,硫酸铵的铵离子被吸收,而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板结变硬。
6.碳铵不宜浅施,应深施在6厘米以下,施后立即覆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中旬,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2014年水溶肥研讨会上,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张承林教授在专题报告中分析了目前我国水溶肥行业发展的诸多限制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忌氯作物”的认识之误。
他认为,“忌氯作物”这个叫法本身就是翻译不准确造成的错误概念。
从植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看,氯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从在植物体内的含量看,氯已经达到中量至大量元素的水平。
在这么高含量时,作物是正常生长的。
所以自然界是不存在“忌氯作物“的,现在该是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他说:对“忌氯作物”这个概念他也经历了从相信到怀疑,到最终否定的漫长过程。
他说读大学时教科书上说到“忌氯作物”他是深信不疑的。
后来在科研试验及生产实践中发现,马铃薯、葡萄、柑桔、甘蔗、西瓜、浆果类(如草莓)等诸多被认为是典型“忌氯”的作物,在施用了一定数量的含氯肥料后并没有出现影响生长及品质的现象。
他开始怀疑这个概念的正确性。
在以色列考察他发现以色列田间的作物基本都用含氯肥料(温室种植的一般不用),进而发现国外是没有“忌氯作物”一说的(他们叫“氯敏感作物)。
那么这个概念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查阅了国外植物营养学的一些经典书籍,最终认为是翻译之误误导了行业数十年。
他说,自然界存在对某种元素比较敏感的作物,但“敏感”是个中性词,准确的意思是说作物对这个元素的反应更明显。
并不表明这个元素对作物是有害的,必须禁止施用的。
他举例说:“Bsensitivecrop”就翻译成“对硼敏感的作物”,而同样单词和句法的“Clsensitivecrop”则被翻译成“忌氯作物”。
将“敏感”换成“禁止、忌讳、避免”意思的“忌”,字面意思就是作物不能含氯,不能施用含氯肥料。
这是完全错误的,翻译之误贻害无穷。
首先,“敏感”的题中之义是“慎用”,而“忌用”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慎用”指的是不合理施用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必须注意正确用法。
只有对作物有毒有害的物质才要“忌用”。
含氯肥料本身具有溶解快、全水溶、价格低等突出的优点,但“忌氯作物”概念一出就像无形的紧箍咒,极大限制了含氯肥料的应用范围。
对钾肥而言,不敢用氯化钾,取而代之的是硫酸钾。
我们用水溶性硫酸钾做水溶肥,我们生产硫酸钾型复混肥。
这样的结果是造成肥料的浪费,增加农民负担,给农业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
他介绍,据毛知耘等专家的多年研究表明,除部分盐土外,中国大部分土壤及地区绝大部分作物实际上都可以持续施用含氯化肥。
特别在有降雨和灌溉条件的地区,施用含氯肥料是安全的(详细数据和结论可以参阅毛知耘、李家康等主编的《中国含氯化肥》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出版)。
含氯肥料和其它肥料一样,更重要的是科学的施肥方法。
任何肥料在不合理施用的情况下,都可能对作物、环境和用户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忌氯作物”概念的存在也影响了中国水溶肥的发展。
在以色列几乎全部是水溶肥,美国液体肥料占总肥料的50%以上。
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农业用水的紧缺、土壤环境的恶化,发展具备节本降耗、环保高效优势的水溶肥愈发显得珍贵和迫切。
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的水溶肥原料中,氯化钾是基础原料。
在低浓度的清液肥中,氯化铵也可以做氮源。
但弥漫在行业数十年的“忌氯作物”的错误概念无疑束缚着行业的手脚。
我国现在生产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基本没有用氯化钾做原料的。
农用硫酸钾溶解太慢,不宜做水溶肥原料。
水溶性硫酸钾价格昂贵,只能生产一些高端肥。
如果能够使用氯化钾做原料,一是大大降低成本,二是解决了快速溶解的问题。
如果不能接受这些含氯原料去生产水溶肥,中国的水溶肥将无法普及和推广。
实际上,早在1999年,毛知耘、李家康等专家就提出用“作物的土壤氯容量”的概念代替绝对化的“忌氯”和“喜氯”等叫法。
作物的耐氯临界值减去土壤含氯量之差值就是氯容量,这个理念将作物能否施用含氯化肥与土壤联系起来,做通盘的考虑。
要判断某种土壤能否施氯,最好的办法就是测定土壤饱和溶液EC值和氯含量。
然后根据作物决定用量,这比简单粗暴、因噎废食的“忌氯”思维要高明许多。
由此我想到,当年的改革开放首先由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启。
肥料行业的产能瘦身仰赖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离不开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虽然“土壤氯容量”概念提出近二十年也没有成为主流,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观念终究会成为行业主流思想。
作为行业主流媒体,我们的传播就是一种推动,也是一种责任。
【吐槽】王顺兰2014/4/11 12:28:35含氯肥料在水溶肥上的应用---为氯元素正名目前,水溶肥已成为农资界最后一块宝地,全国农资企业纷纷进入水溶肥行业。
水溶肥的竟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质量雷同的状况下,价格竟争成为企业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
要想在未来的竟争中胜出,降低水溶肥的成本势在必行。
含氯肥料,尤其是氯化钾在水溶肥中的应用,将大大降低水溶肥的成本。
然而,人们普遍担心过量的氯对作物产量、品质产生不良影响,长期使用含氯化肥是否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肥力下降等。
在许多经销商、农民眼中,已是见“氯”就怕,含氯肥料基本不敢用。
记得前年在潍坊一个大棚葡萄里,葡萄叶片发厚、发硬,农民找出用过的肥料袋,指着一个小角落说,这里有个“cl”,我告诉他,不是氯的问题,是打药次数太多,叶片过激反应。
可见“氯”已被妖魔化了,很多农民谈氯色变。
一、含氯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现状和误区含氯化肥是指含有氯离子的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等,包括含氯复混肥。
在大田生产中,氯化钾还是用得很多。
在经济作物中,氯化钾、含氯的复合肥就用得很少了。
尤其在忌氯作物如烟草、葡萄、草莓、马铃薯等,基本不用氯化钾。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从植物营养角度看,缺乏氯作物是不能正常生长的,氯的功能是其它营养不能替代的。
但氯是微量元素,土壤、空气、水中都有相当量的氯存在,所以氯对植物是少则有益,多了有害。
烟草是不是绝对不能施含氯肥料?•氯是烟叶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
一亩土壤含3kg左右的氯,可提高烟叶产量与品质。
超过则有负作用。
烟叶中含0.3-0.5%的氯是理想值。
西南烟区(贵州云南四川)土壤含氯很低,用部分氯化钾代替其它钾源是可行的(曹志洪,1991)。
•如亩施3kg氯,相当于氯化钾6.3kg。
•对华北烟区禁用氯肥。
马铃薯是不是忌氯作物?朱红(2004)在贵州试验了亩施12.5kg氯化钾马铃薯产量最高,品质最佳。
刘汝亮(2009)在宁夏比较了硫酸钾与氯化钾的肥效。
亩施11kg氯化钾比亩施12kg硫酸钾马铃薯产量更高。
马国瑞(1984)在浙江每亩施25kg氯化钾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对品质无不良影响。
邓兰生(2011)在广东冬种马铃薯上亩施60kg氯化钾马铃薯显著增产,对品质无不良影响。
国际上90%以上的钾肥都是用氯化钾。
二、氯元素的功能在植物体内,氯主要分布于营养组织(叶、芽、茎),以叶片中含量最多。
而籽粒(水稻、玉米、小麦等)、果实(各种水果)、种子(大豆等)、块根(胡萝卜)、块茎(马铃薯等)等组织含氯非常低,几乎不受土壤溶液中氯含量的影响。
氯元素的功能:1、维持细胞渗透压,保持电荷平衡。
2、调节气孔运动。
3、参与光合作用。
4、抑制病害发生:从抑制硝化作用、提高锰的活性、渗透调节作用、生物学抑制、营养作用等方面可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
表1含氯肥料所抑制的作物病害作物抑制的病原体冬小麦春小麦玉米马铃薯芹菜水稻金蚀病,褐斑病,条锈病叶锈病,褐斑病,普通根腐病茎腐病空心病,褐心病廉刀菌黄化病茎腐病,纹枯病5、氯是某些酶的活化剂、也是某些激素的组成部分。
在水稻上,氯可以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主要是氯可以使水稻近地面的茎节距离缩短,并增强茎节抗折断能力。
Kafkafi(1986) 研究了硝态氮与氯的关系。
硝态氮可以减轻过多氯造成的不良影响。
氯离子对硝态氮的吸收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对改善农产品品质,尤其是降低蔬菜中硝酸根离子含量有着良好作用。
氯对钾是协助吸收,协同作用。
三、含氯肥料在水溶肥中的应用。
氯化钾与氯化铵是重要的水溶肥料原料。
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的水溶肥原料中,氯化钾是基础原料。
硫酸钾虽是很好的钾源,由于其溶解度小,不适宜用于水溶肥料配方。
而硝酸钾又贵,如果将上述氯的问题搞清楚,用氯化钾做水溶肥原料是可行的。
上世纪50-80年,美国在马铃薯、烟台、柑桔类作物,认为在非盐渍化、含氯量低的土壤上,也可适量施用氯化钾。
所以,在土壤含氯量低的情况下,既使对氯敏感的“忌氯作物”,适量施用氯化钾也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南京土壤所在北京灌溉地上,连续10年施用氯化铵后,基本上没有氯根在土壤中积累。
中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易将含氯化肥带入土壤中的氯淋失。
含氯肥料的突出优点:溶解快,全水溶,价格低,易淋洗。
所以要重视含氯肥料原料在水溶肥料中的应用。
植物最适生长所需氯浓度约为300-1000mg,仍属微量元素水平。
然而,大多数植物含氯达2000-20000 mg,已达大量元素水平,仍然生长正常。
含氯肥料的应用范围:盐碱土慎用;对氯非常敏感的作物慎用(如烟草、草莓等);有充分降雨的地方(如南方)、砂壤土、西南含氯低的土壤可以应用。
四、含氯肥料使用原理及新概念根据毛知耘主编的“中国含氯化肥”一书,提出了作物耐氯类型、作物土壤氯容量两个新概念,作为含氯化肥使用依据,我认为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一)作物耐氯类型不再以“忌氯作物、喜氯作物”来划分,而是以作物耐氯类型----强、中、弱类型区分,为含氯化肥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表2.作物耐氯力分类作物耐氯力强水稻、棉花、油菜、黄瓜、菠菜、萝卜、红麻等耐氯力中小麦、玉米、番茄、茄子、大豆、甘蓝、甘蔗、花生、芹菜、辣椒、大白菜、草莓、花菜、小白菜耐氯力弱马铃薯、甘薯、莴苣、烟草、苋菜(二)作物土壤氯容量:作物耐氯临界值减去土壤含氯量之差值作为氯容量。
(三)土壤中氯的毒害阈值(Jing et al,1992)表3作物毒害阈值相当于每亩耕层相当于亩施(mg Cl土) 土壤含氯(kg)氯化钾(kg)--------------------------------------------------------------------------------------------------------草莓250 37.578马铃薯500 75157葡萄400 60126甜菜1600 240513棉花1600 240513玉米800 120252番茄600 90192莴苣100 1532------------------------------------------------------------------------------阈值为土壤饱和溶液中氯含量。
毒害指对生长达到5%的抑制程度。
耕层土壤按每亩15万公斤计算。
(四)含氯化肥使用原理1、含氯化肥优先用于耐氯力强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