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文物大图细节教你收藏元青花|元青花瓷器鉴定真知堂

合集下载

从河北保定窖藏出土元青花看元代青花瓷器造型特征及纹饰特点

从河北保定窖藏出土元青花看元代青花瓷器造型特征及纹饰特点

AppreciatION 鉴赏编辑|薛续友1964年一个貌似普通的日子,原保定市建筑公司在永华南路小学进行一项普通的建筑施工——挖地基。

然而,当地基挖到一米来深的时候,一件不太普通的事情发生了:1个工人一铲子下去,一个竖穴出现了,工人们发现里面竟然是一批瓷器。

随后,经过考古人员专业清理,这个并非墓葬的竖穴内共出土瓷器11件。

其中青花瓷6件:青花釉里红贴花开光盖罐一对、八棱青花海水龙纹带盖梅瓶一对、八棱青花玉壶春瓶1件、八棱青花执壶1件。

其他瓷器5件:菱花口白釉龙纹盘1件、菱花口瓜棱白釉酒杯1件,还有宝石蓝釉加金彩匜、宝石蓝釉加金彩酒杯、宝石蓝釉加金彩盘各1件。

除此之外还有绿松石山子2件、彩绘玻璃瓶1件、从河北保定窖藏出土元青花看元代青花瓷器造型特征及纹饰特点雷 静八棱青花海水龙纹带盖梅瓶AppreciatION 鉴赏玉片数十片,等等。

此次发现和1980年在江西高安出土的元代瓷器一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元代青花瓷最重要的两次发现。

但1964年保定元代窖藏文物的出土,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成批至正型元青花,为国内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具有开创性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瓷器所用钴料习惯上按来源分为进口料和国产料。

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钴料中铁和猛的含量不同:进口料俗称为苏麻离青,这种料的特征是低锰高铁,用这种料烧成的器物青花发色较浓艳青翠,料浓处可以看到金属结晶斑,呈铁锈色,凹陷明显,通常被称为铁锈斑,用这种进口料烧制的元青花一般我们称其为“至正型元青花”;而国产料的特征是低铁高锰,烧成的器物青花发色比较灰暗、浅淡,也没有进口料那种铁锈斑的特点,这种料烧成的元青花我们称其为“延祐型元青花”。

保定窖藏出土的这批元青花瓷器处处透着至正型元青花的特点,色泽艳丽,绘图工艺精细,青花纹饰笔画有些晕散,浓淡相互映衬,变化自然,最浓处成为黑色并深入胎骨,并发出黑色闪银光的铁锈斑。

用手抚摸釉面,黑色深入胎骨处感觉凹陷。

现就保定窖藏出土的这几件元青花涉及的器形及纹饰做一简述。

元青花瓷器鉴定之元青花龙纹大罐|瓷器鉴定真知堂

元青花瓷器鉴定之元青花龙纹大罐|瓷器鉴定真知堂

原创瓷器鉴定真知堂瓷器鉴定真知堂:再来说说元代瓷器了。

元代的瓷器,在晚清民国时的古玩行,是附属于宋代的,因为元代时间短,很多东西民间也不认识。

所以元瓷,要不被归为宋瓷,要不被归到明代。

说到元瓷,原本籍籍无名的一个时代,因为鬼谷子下山大罐的石破天惊般的拍卖成交价格,一下子就成为我国民众的网红瓷。

五大名窑几百年的声名赫赫,抵不上当代网络的十年传播。

2个多亿啊,还是十几年前的价格,那时候咱们中国还不富裕呢。

又要说元青花了。

只要一说国内外传世元青花瓷器馆藏和私人收藏一共300多件,下面肯定一片骂声,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

民间肯定有收藏,但民间收藏的不属于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传世品,也不是科学考古发掘出来的东西,自己玩玩可以,想出手变现,起码现在难度比较大。

再者,据笔者研究,虽然这些年铁公基挖开了不少地方的土,但是中国古代一直就有盗墓的传统。

十墓九空很常见。

湖北钟祥地区一共有300多座明代王室家族墓,最后只有一座没有被盗,还是没有被盗成功,前后九个盗洞。

其实最大的浩劫在于十年动乱时期,很多都被破四旧,砸的砸了,烧的烧了。

不说闲话了,至正型元青花其实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元代官窑器。

这种元青花都有共同特征,极为精致,采用苏勃泥青彩绘,器型大,发色美,底足处理精湛。

民间收藏的元青花,估计仿制者都牢牢记住了书本上说元代底部没有铁刀修坯,极其粗糙的错误结论,只看怎么做得粗糙。

其实真品至正型元青花器,底部非常细腻光洁,粘有釉斑几块而已,很多都没有火石红,显示瓷胎淘洗极为精细,铁分子都被洗出来了。

元青花也存在非官窑器,这些瓷器底部旋纹明显,火石红也比较明显。

露胎处有明显的空洞或者鼓泡现象。

这是麻仓土陈腐时间不够长,踩压不够充分,造成瓷胎里气泡没有完全析出的原因。

这种现象并不是麻仓土的典型鉴别特征,但目前不少资料传播把这些现象作为鉴别麻仓土的真伪标准。

长次以讹传讹,也不是坏事,起码仿制者也造着做,并不能理解麻仓御土的真正含义,给元青花瓷器鉴定留下了一线玄机。

元明青花瓷器收藏,这篇文物鉴定文章你必须得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元明青花瓷器收藏,这篇文物鉴定文章你必须得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元明青花瓷器收藏,这篇文物鉴定文章你必须得看|瓷器鉴定真知堂瓷器鉴定真知堂:瓷器收藏,宋元是一家,明清是一家。

玩宋元瓷器的一般称为玩高古瓷的。

喜欢收藏的朋友多,真正爱古瓷愿意研究的少。

也难怪,大家忙于生计。

平时朝八晚六,好不容易弄个星期天吧,还有一堆家务,孩子,父母的事情要去顾,哪来的闲情逸致玩呢?就算忙里偷闲抽出时间来玩一玩,那最多也就是落在一个玩字上。

真正要去研究,恐怕就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能做得到了。

玩物成家,最有名的当属王世襄老先生。

他写的《锦灰堆》我有读过,说实话,没学到我想要的东西,都是王老先生玩物的散文。

所谓“贝勒爷三件宝,扳指,核桃,笼中鸟”,王老先生堪比之。

闲话少说,有缘者读。

玩瓷器,青花瓷是一大门类。

青花,釉里红都属于釉下彩,也就是在素毛坯上用矿物颜料彩绘然后再罩上透明釉一次性烧成的瓷器。

青花是氧化钴矿物的呈色,一般都是各种蓝色,在纯蓝到蓝黑之间变化,还有蓝中带紫的。

釉里红是氧化铜的呈色。

其实铜红还可以烧出绿色,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专门的釉里绿存在,出现釉里绿的都是釉里红的败色。

还有釉里黑,是铁的呈色,元代还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就罕见了。

我观察了很久,很多收藏爱好者朋友,其实是搞不清楚基础概念的。

釉下彩和釉上彩区别明显,属于不同种类。

素瓷又是另一大类。

一般想要成为专业人士的收藏者,应该选定门类进行专项收藏。

这里我们说说元明青花瓷收藏的大纲;1.元代青花瓷有云南玉溪,建水窑,属于地方小窑,以本地产青花料彩绘,一般比较粗犷,收藏价值不太高。

而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出口到伊朗土耳其等地区的青花瓷,器型高大,纹饰精美,采用中东地区进口的苏勃泥青彩绘,业界称为至正型青花瓷,又叫伊朗型青花瓷或者伊斯坦布尔型青花瓷。

一类属于灰可器,即一般商品用的日常盘碗器,多见于菲律宾出土瓷,又称菲律宾型。

采用制瓷剩下的胎泥和青料尾料烧成,颜色比较灰暗。

还有一类就是近年来民间收藏的一些元青花,精致程度不如伊朗型,发色却和伊朗型接近。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
元青花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其特征明显,鉴定方法
也有其独特之处。

元青花瓷器的特征主要包括器型、胎体、釉色、
装饰和器底等方面,下面将逐一介绍元青花瓷器的特征及鉴定方法。

首先,元青花瓷器的器型多样,常见的有瓶、罐、盘、碗、壶等,而其中的瓶、罐多为高颈、大腹、圆底,碗、盘则多为浅器。

在鉴定时,需要结合器型的特点进行辨认,对照元代的器型特征进
行判断。

其次,元青花瓷器的胎体质地细腻,胎质坚实,质地均匀。


观察时,可以通过手感和目测来判断其胎质的特点,一般来说,元
青花瓷器的胎体较为坚实,无明显的气孔和裂纹。

再次,元青花瓷器的釉色多为青白色,釉面细腻光亮,釉色均匀,无明显的斑纹和气泡。

在鉴定时,可以通过观察釉面的光泽和
颜色来判断其真伪,真品的釉色通常较为均匀,且呈现出一种特有
的青白色。

此外,元青花瓷器的装饰多为青花彩绘,图案多为花鸟、人物、
山水等,线条流畅,色彩明快。

在鉴定时,需要结合元代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进行判断,真品的装饰通常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最后,元青花瓷器的器底多为圆形,底款多为篆书或楷书,且字迹工整,刀法流畅。

在鉴定时,需要仔细观察器底的形状和底款的字迹特点,真品的器底通常比较规整,底款的字迹也较为工整。

综上所述,通过对元青花瓷器的器型、胎体、釉色、装饰和器底等特征的观察和鉴定,可以准确判断其真伪。

在进行鉴定时,需要结合元代的制作工艺和特点,多方面进行观察和比对,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元青花的简单鉴别方法

关于元青花的简单鉴别方法

关于元青花的简单鉴别⽅法⾸先是胎与釉。

真品总的观感为胎较粗重,釉为青⽩⾊,釉⾯的坚实感强烈。

表⾯呈现的是⽟⼀般地光泽。

新品的胎地较细,釉⾊偏⽩,常在釉⾯上做⽔碱痕迹,也有经打磨后釉⾯出现缺失光泽的现象。

第⼆,原料与青花斑点。

元青花使⽤两种青花料,⼀种⼤型漂亮的青花瓷器,多为进⼝原料,⾊调蓝艳,有宝⽯蓝的感觉,带有⿊褐⾊的斑点,有的微微带点锡光,⼿感微微下凹。

这种斑点是⾃然形成的。

另⼀种为国内墓葬出⼟或外销到东南亚的⼩件青花瓷,多使⽤国产料,⾊调蓝灰。

后⼀类仿品较少。

新仿制的元青花是现代配制的青花料,呈现出的⿊褐⾊斑点⽐较密集,斑点颜⾊较浓重,侧视斑点处,釉上仿佛浮有⼀层薄薄的银灰⾊⾦属⽚。

从⽓韵上看没有达到元青花那样古雅深沉。

第三,纹饰风格。

元青花的纹饰⾃如,笔线有⼒,具有⼀种潇洒的⼒度美。

多层次绘画装饰的器物,纹饰紧凑和谐,留的地釉不多。

新制品笔线拘谨⽆⼒,有的画⾯纹饰较稀松,给⼈的感觉过于⼯细华丽。

第四,底部釉斑现象。

⼀般出现在⼤罐、⼤瓶的底部。

元代陶瓷⼯匠在施满釉后需将底部釉擦除,但⼜没有擦除彻底。

没有擦除的釉,即成为后⼈说的釉斑,是在⾃然状态下形成的。

釉斑有⼤有⼩,或宽或窄,釉斑周围有的还有浅淡的⽕⽯红⾊。

现在的新产品,釉斑给⼈的感觉仿佛是使⽤⽑笔类⼯具随便抹成的,很不⾃然。

第五,⽕⽯红与跳⼑现象。

不⼀定每件器物底部都会出现,⼀般呈现浅淡的⽕⽯红⾊,仿佛刷过的泥浆⾊,表明有点油亮的光泽,旋纹及跳⼑痕隐现。

现代的仿制品⽕⽯红⾊过于浓重,跳⼑的痕纹路很深。

有的赝品底部还涂抹⼀些⿊灰⾊的脏污表⽰器物的旧意,⽐较易于识别。

第六,元青花很少写款识。

⽬前只发现⼀对收藏在英国⼤维德基⾦会的雍正11年元青花云龙象⽿⼤瓶,这是众所周知的。

⽽新制品中出现许多写有 “⼤元国某某年制”的字样,以迷惑他⼈,要特别⼩⼼元代青花可分为⼤件器和⼩件器两种,典型的元青花瓷鉴别特征主要有七点:⼀、元青花⼀般胎体厚重,上⼿感觉适中;⼆、器底⽆釉,多数器底有明显旋纹,个别有跳⼑痕并黏有填砂。

鉴别元青花瓷的7个方法

鉴别元青花瓷的7个方法

鉴别元青花瓷的7个方法
1、看胎质
元青花瓷可以通过看胎质来鉴别,元青花瓷的胎质厚重、坚实,器壁较厚,并且元青花瓷大器较多。

但是瓷胎里面一般都会有铁褐色小点,含有的杂质相对较多。

2、看气泡
此外元青花瓷也可以通过看气泡来鉴别,元青花瓷大多是采用柴木窑烧制而成,瓷器的气泡巨细不一,并且比较亮堂。

而元青花瓷仿冒品多为气窑烧制,气泡细小,巨细相间、不透亮。

3、看颜色
从元青花瓷的颜色来看,元青花瓷的发色有浓艳、正艳、青灰三种,并且采用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烧制出来的青花颜色为带点紫色的深沉蓝,青色中泛点绿色。

4、看圈足
元青花瓷的圈足大多较宽而矮,器底、器内、盖内不施釉。

但是大部分元青花器内和器底有釉斑,并且瓶罐类元青花胎体多为四段三接。

5、看纹理
从元青花的纹理来看,元青花瓷大多采用手艺拉坯或脱坯成型技术,因此瓶、罐等类型的元青花瓷内壁一般都会留下明显的指纹、旋纹。

6、看釉面
从元青花瓷的釉面来看,元青花瓷采用了蘸釉、浇釉和刷釉技术,它的釉质给人的感觉是饱满、肥厚的,但是整体的平坦度相对较差。

7、看纹饰
从元青花瓷的纹饰来看,元青花瓷的纹饰繁密、层次多,比较常见的是七至九层纹饰,而这些纹饰的主题以佛教、道教纹饰以及中华民族前史故事为主。

鉴别元青花瓷器15个绝招

鉴别元青花瓷器15个绝招

鉴别元青花瓷器15个绝招鉴别元青花瓷器15个绝招一、看釉质:元青花瓷器上的釉质厚重而有光泽,呈现出深浅相间的现象,表明釉质是经过多次施釉。

二、看工艺:元青花瓷器的花纹非常精细,微妙而不失章法,其中著名的青花穿珠图案尤为绚丽,能够分辨出其中的技术难度和精细程度。

三、看釉色:元青花瓷器的釉色通常由黑色、蓝色、绿色、白色、红色、黄色等组成,其中蓝色和绿色为主,色彩鲜艳可人,极富艺术感染力。

四、看胎质:元青花瓷器的胎质细腻绵软,柔软细密,折射出一种精致的质感,表明它们的制作精细而精良。

五、看烧制情况:元青花瓷器的烧制情况也是鉴别元青花瓷器真伪的重要标志,真品在烧制过程中胎体完好无损,釉面细腻光滑,形成一种异常天然的现象。

六、看底部:元青花瓷器的底部通常会有字样,其中包括“元代”字样,一般来说,带有“元代”字样的元青花瓷器都是正品,其他字样则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七、看烧裂情况:元青花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会出现裂纹,但这种裂纹不会影响整体的质量,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有时会出现“灰色纹”等现象,这也是正品的特征之一。

八、看烧印:元青花瓷器通常会有烧印,通常是烧制者的名字,或者“元代”字样,这是正品元青花瓷器的重要标志。

九、看釉质深浅:元青花瓷器的釉质深浅有规律,深处的釉质一般是蓝色,浅处的釉质一般是绿色,而且釉质由深到浅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这一点上也能够分辨出真假。

十、看釉质质地:元青花瓷器的釉质质地一般是细腻柔软,不容易出现脆性,而且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光泽,这也是正品元青花瓷器的重要标志之一。

十一、看釉质颜色:元青花瓷器的釉质颜色一般是深沉而有光泽,釉质颜色不是非常鲜艳,而是淡雅而有质感,如果釉质颜色是非常鲜艳的,则可能是假货。

十二、看细节:元青花瓷器的细节表现出极大的精致性,一些复杂的图案也是一个细节表现,品质优良的元青花瓷器,可以看出图案的虚实细节,它们可以显示出烧制者的技艺水平。

十三、看烧制年代:元青花瓷器的烧制年代可以从底部的字样来判断,如果有“元代”字样,则表明是真品,其他字样则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鉴别元青花瓷的7个方法

鉴别元青花瓷的7个方法

鉴别元青花瓷的7个方法元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然而,由于仿制技术的日益高超,市面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品。

因此,如何鉴别真伪成为了收藏者和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

下面将介绍鉴别元青花瓷的7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真伪。

首先,我们可以从青花瓷的胎体来进行鉴别。

元青花瓷的胎体质地较为细腻,质地均匀,手感光滑。

而假冒品的胎体质地通常较粗糙,甚至会有气泡、夹杂等瑕疵。

其次,可以通过观察青花瓷的釉面来进行鉴别。

真正的元青花瓷釉面通透光滑,细腻如玉,而假冒品的釉面常常呈现出粗糙、凹凸不平的现象。

第三,我们可以从青花瓷的图案来进行鉴别。

元青花瓷的图案多为人物、花鸟、山水等传统文化题材,绘画精美细腻,线条流畅。

而假冒品的图案常常粗糙、不规整,甚至出现错误的历史场景或者人物形象。

第四,可以通过观察青花瓷的釉下彩来进行鉴别。

元青花瓷的釉下彩色彩鲜艳,层次分明,而假冒品的釉下彩常常呈现出色彩暗淡、模糊不清的情况。

第五,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进行鉴别。

轻轻敲击青花瓷,真正的元青花瓷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假冒品则会显得沉闷。

第六,可以通过闻气味来进行鉴别。

真正的元青花瓷通常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而假冒品则可能会有化学气味或者异味。

最后,可以通过观察青花瓷的年代来进行鉴别。

元青花瓷的年代久远,通常会有一定的历史沉淀,器物表面可能会有些微的斑驳、老化痕迹。

而假冒品则往往缺乏这样的历史感。

总的来说,鉴别元青花瓷需要多方面综合考量,需要对青花瓷的质地、釉面、图案、釉下彩、声音、气味以及年代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

希望通过上述方法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鉴别元青花瓷的真伪,保护好自己的收藏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罕见文物大图细节教你收藏元青花|元青花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收藏必懂鉴定,特别是普通收藏爱好者!因为你如果不懂鉴定,真的到你面前你不敢拿,假的贪便宜拿到手里,等你回过神找行家看了已经晚了!古玩行没有退货的规矩!
瓷器鉴定,有个最简单的秘诀-见真才能识假!只有见真的见得多了,才能识别真伪,才能看出赝品。

有的行家是学院派,馆藏接触得多,有的行家是实战派,没别的地摊上练出来的眼力!但前提也还是需要见过真货。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可惜懂的人太少。

就好像你一个乡下人,没见过刘德华什么样,我随便找个人冒充他,你就会相信。

但你如果是70后80后,我估计除非偏远山区的,找个人冒充刘德华,骗得过去还是比较难。

没别的,刘德华曝光率太高,大家耳熟能详,熟了就不好模仿了。

本文这些图片,也不是冒死偷拍的,这是业内学者考察句容县博物馆,进入库房后真实拍照的东西,没有修图,没有p图。

都是最真实的一手资料,你要再说这是假货,我也无语,只能说请你打住,不要往下看了,省得浪费你宝贵的流量。

行家看瓷器,其实不用解说,认真读图,就能看懂元青花鉴定,起码是一个类型的元青花瓷器鉴定。

其他我也不多说,说几个要点:第一,你可以看到罐子内底的坼裂,可见元青花大罐的底是后加上去的。

第二,你可以看到元青花瓷积釉的地方那种虾青色,这是由于釉里含铁量比较高,淘洗不精,在窑里气氛不好
形成的,一般新仿瓷没有这种特点。

第三,你可以看到元青花用的苏勃泥青也是发色蓝灰的,过于鲜艳蓝中带紫的反而不是真正的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也不是都有晕散,铁锈斑也不是都很明显。

苏勃泥青发色从黑灰直到明蓝,也可以调得很稀来画辅助纹饰,参看本罐的莲瓣纹,就是调稀了的苏青,比较清淡发蓝灰色,和典型苏勃泥青发色不一样,并不就是仿品。

第四,你可以看到,元青花的底足有粘砂现象,有残余没有擦拭干净的釉斑,然后底部比较干净,露胎之处显得细腻如粉比较油润。

新仿的瓷器做不到这种胎骨,所以就干脆搞得黑乎乎脏兮兮的,让你看不到真正的底。

其实真品元青花的底部都是比较细腻干净的(官窑)。

第五,你可以看到元青花的气泡,但这种只是一种微观现象,不是所有的元青花都是如此,不可以此为依据否定其他真品。

但气泡说只能鉴别煤气窑电窑烧制的仿品,对于真正柴窑烧制的仿品,就无能为力了。

坊间一批80年代仿品柴窑烧制的,只看气泡很容易误以为是真品,不可不细辩纹饰画工和其他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