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柞蚕优质高效放养技术
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的分析

养殖技术Ya n g z h ijis h u 柞蚕养殖技术近几年应用的比较广泛,也给很多养殖户带来了实惠。
在柞蚕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文将对柞蚕养殖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如何推动整个蚕业养殖的发展。
1蚕场建设技术水土保持措施:要考虑到当地的植被气候土壤等多方面的条件,坚持以生物措施为主,辅之一定的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是保护和种植草灌植物,保护蚕场植被,防止退化。
植被差的蚕场,应种植耐旱、耐瘠,保持水土效果好的植物,采用等高线带状密植的种植形式,起到护坡、固土的作用。
工程措施,主要有修谷坊、闸山腰、挖水平沟、鱼鳞坑、修筑梯田等。
应灵活选择。
肥培管理方法:早春或者是晚秋季节都可以进行柞树培土压盘工作。
要修成直径在一米左右的树下坑盘,这样能够蓄积一定的雨水,或者是堆积蚕的粪便,进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蚕厂柞树的轮阀修剪,在晚秋或者是早春季节会进行轮阀工作,这是因为柞树正处于休眠时期。
要确保竖行完整之后修剪新生的枝条,确保能够萌发新枝。
切口要保持马耳的形状,确保表面平滑,周围完整。
2卵期保护及暖卵时间控制影响孵化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当时的温度和湿度,如果不能对其合理的控制,就会降低孵化率。
孵化出的蚕也会出现发育不良,或者是体质虚弱等多种状况。
即使能够养殖成功,后期也不会结茧。
所以为了防止在养殖过程中出现温度降低,柞芽发育迟缓等多种状况。
应通过7—8℃的低温在短时间内抑制胚胎发育。
此时,要严格控制湿度,防止幼虫体质虚弱。
在卵产出后第2天(胚胎形成期)于7—8℃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卵,时间宜控制在13d 以内,以避免低温时间过长对孵化率、蚕儿发育、结茧率、茧质等造成不利影响。
要经常修剪柞树,这样能够提高的柞枝的生长率,提高柞树的新陈代谢功能,这样柞树的品质和产量将会更好,能够在养蚕过程中提供更多优质的原料。
为了避免柞树老化出现衰弱等多种状况。
在柞树休眠的阶段要要进行枝叶的修剪。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桑蚕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经济昆虫,其养殖历史已有几千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桑蚕养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桑蚕养殖。
因此,如何提高桑蚕的产量,实现桑蚕养殖的稳产高产,就成为了桑蚕养殖中最重要的任务。
一、科学选蚕选好优良品种是提高桑蚕养殖产量的关键。
要选择具有优异的生长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桑蚕品种。
目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桑蚕品种有日本秋桑、五叶桑蚕和高新一代桑蚕。
这些品种具有高产量、厚身、多变、抗病性强的特点,适合我国南方气候条件下养殖。
同时,科学选蚕还需要注意选购育种群体应具有高度纯度、卫生无疑、父母代优良、有丰富的遗传变化等特点。
二、建立健康桑园花园桑蚕是以桑叶为食,因此,建立良好的桑园和花园是保障桑蚕养殖质量的关键。
建园要选择土壤肥沃、泥沙交,排水良好的土地;栽种桑树要选择适宜品种和栽培方式,保持桑树的日照充足,适当修剪,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三、科学控制环境桑蚕对光、温、湿度的要求较为敏感,因此需要在养殖过程中科学控制环境。
通常情况下,桑蚕的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0%至70%之间,光照时间要达到12小时以上。
这样能够提高桑蚕的食欲和消化能力,使其生长发育更加健康。
四、注意饲料管理桑蚕作为饲养昆虫,饲料管理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要使用新鲜、干燥、无病虫、营养丰富的桑叶作为桑蚕的食物。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更换桑叶,以保持其新鲜度和质量。
同时,要注意控制桑叶的供应量,避免过多的浪费。
五、强化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桑蚕养殖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桑蚕养殖过程中必须进行病虫害的强化防治,建立合理的病害防治体系。
在预防病虫害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定期检查、使用生物制剂和化学药剂、加强卫生管理等。
六、及时选择优良的桑蚕桑蚕具有特别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需要在不同阶段选择优良的桑蚕。
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五阶到十二阶时,选择壮体、厚身、无疾病、虫体健康的优良蚕种,进行分蚕、单蚕、催蚕操作。
柞蚕生态放养获丰收

柞蚕生态放养获丰收柞蚕生态放养是一种新型的蚕桑养殖技术,是在采用一系列科学方法,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实施自然化放养来满足柞蚕生长需要,从而获得更高产量和更高质量的柞蚕。
目前,柞蚕生态放养已经成为了近几年来极为热门的一种蚕桑养殖技术。
下面,我们将从柞蚕生态放养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其优缺点等方面来进一步解析这种新型的养殖技术。
一、柞蚕生态放养的定义柞蚕生态放养是指不采用任何人工饲料和药品,而是通过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如土壤、气象、生物等营养要素,进行柞蚕的生长、繁殖和产茧等一系列养殖活动。
这种养殖模式旨在模拟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持原始的生态环境,将蚕的生活方式还原到自然状态,使其有机、健康地生长。
柞蚕生态放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不仅能提高柞蚕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而且还能保证柞蚕的品质和安全。
二、柞蚕生态放养的特点1.绿色环保采用柞蚕生态放养的养殖方式可以保证养殖的产品绿色、健康、无公害。
由于不使用化肥、农药、化学药品等有害物质,可以避免因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智能化操作柞蚕生态放养需要进行一系列管理,如观察、调控、喂食等工作。
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智能化操作可以帮助养殖者轻松管理。
3.自然味道柞蚕生态放养,是在无人工饲料的情况下进行放养,因此柞蚕自然味道浓郁,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柞蚕生态放养的优缺点柞蚕生态放养的优点1.节约成本柞蚕生态放养采用绿色环保、无公害的方式进行,不需要投入过多人工饲料、化肥、药品等成本,因此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2.提高品质柞蚕生态放养的柞蚕生长环境更加符合柞蚕生长要求,更为自然,柞蚕品质相对较高。
3.环保意识采用柞蚕生态放养养殖方案,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环保法意识,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柞蚕生态放养的缺点1.养殖难度大柞蚕生态放养需要养殖小组具备丰富的养殖经验,对柞蚕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控制非常熟练,掌握困难,难以推广普及。
柞蚕标准化高产、优质、高效养殖技术

夏运 。 春季运输在 3 1 月 0日~ 0日, 2 气温 0 3 ~ ℃时进行 , 覆呈
文纸 1 层 。 ~2 夏季运输在种茧出窖后 , 于荫凉处排潮 2 左右 , h
再 包装 运 输 , 中防 晒 。 途 3秋蚕 的保 护 .
挂纸上 山。 1 . 养 O放
期用呋喃丹配成毒饵或地面撒 杀螟松 , 药杀步行 甲。
5种 蚕 出 窖 时 间 .
根据本地夏季长期 天气预报( ~ 月) 6 9 气温和早霜 日 期以
及所放养柞蚕品种的积温 ,预测 种茧 出窖时间 ,实行分批出
窖, 兼顾 蚕茧 产量和效 益 , 并使最 晚批 蚕结完茧 。在不晚于最
2 q 相 对湿度 7%, 2C, 5 有轻微风和新鲜空气 , 无强光和震动 , 自 然明暗。
8催 青 .
种茧运 到后立即 摊开排 潮 ,每 平方 米床 盛茧不多于 3 0 00 粒。 冬季保种要求 0 ±2C。 ℃  ̄ 一昼夜记温 4 ~6次 , ~2天记录 1
一
次最低及最高温度 。窖 内干净 , 空气新鲜 , 无鼠害 、 药害 、 水 害 , 1 天 内外调换 一次茧床。低温保种要求 日平均气温到 每 5 3 ℃时 , 控制窖温 5 ℃以下 , 气温高时不进 窖 , 气温低时换气排 潮。窖 内太潮时 , 用石灰等吸 湿剂平铺地面 。
4 场 地 建 设 .
轮 伐更新在冬季进行 , 4年生的 占总面积 2%的柞树在 把 5 距地 6c 处砍去 , 用割 灌机 割去 , 口要呈马 耳形 , 0m 或 茬 不劈
裂。剪枝整形在初春修剪 2 3 ~ 年芽棵树上的枯病枝 、 徒长枝 、 拖垂枝 。 新开蚕场在冬季把蚕场柞树全 部中刈 ( 留于 6 c 。 0m)当
柞蚕养殖技术

柞蚕养殖技术柞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幼虫可以制作出优质的丝绸,同时柞蚕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养殖的昆虫。
柞蚕养殖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柞蚕的生产效益,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柞蚕的生态习性、养殖环境、养殖方法等多个方面介绍柞蚕的养殖技术。
一、柞蚕的生态习性1. 适宜温度柞蚕是一种温度敏感性昆虫,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柞蚕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体重增加快,丝绸质量也较好。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柞蚕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2. 光照条件柞蚕也是一种光敏性昆虫,其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较好。
因此,在养殖柞蚕的时候,应该选择较为阴暗的环境,以利于柞蚕的生长发育。
3. 饲料选择柞蚕的主要饲料为桑叶,特别是桑树的嫩叶。
桑叶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等营养成分,是柞蚕生长发育和丝绸质量的重要保证。
此外,柞蚕也可以食用其他植物叶子,但是对于柞蚕的生长发育和丝绸质量的影响较大。
二、养殖环境1. 空气湿度柞蚕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80%。
在养殖柞蚕的时候,应该保持养殖场所的空气湿度适宜,以利于柞蚕的生长发育。
2. 养殖场所柞蚕的养殖场所应该选择通风良好、空气湿度适宜、光照强度较弱的环境。
同时,养殖场所应该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以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柞蚕的死亡。
3. 饲料存放柞蚕的饲料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以避免饲料受潮发霉,影响柞蚕的生长发育。
三、养殖方法1. 柞蚕蛹的选种选种是柞蚕养殖的重要环节,选好良种柞蚕蛹可以有效提高柞蚕的生产效益。
选种时应该选择壮实、体型健壮、毛色光亮的柞蚕蛹,同时要注意柞蚕蛹的健康状况,避免选种病虫害柞蚕蛹。
2. 柞蚕的饲养柞蚕的饲养应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给予不同类型和不同营养的饲料。
在前期,应该给予优质的桑叶,以促进柞蚕的生长发育。
在后期,应该逐渐增加桑叶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也可以给予其他植物叶子,增加柞蚕的食欲和营养摄取。
柞蚕的高产养殖技术

在毒杀蚂蚁的过程中,会选用灭蚁粉,
低时换气排潮。窖内太潮时,用石灰等吸湿
催青室的环境卫生很重要,因此一定 把这些药剂喷洒在蚁穴的周围,要扩散到
剂平铺地面。
要打扫干净,然后进行消毒,在地面上铺上 养蚕厂周围 20 米左右,药粉撒落到柞叶
4.场地建设
新土或者河沙,厚度最好是在 10cm 左右, 上,必须在 10d 以后才能放蚕,以避免出现
12 病虫害防治 12.1 线虫病的防治
太满,这样会出现挤压的情况。要确保温度 在负 5 摄氏度以上,如果气温低于负 15 摄 氏度,处于负 20 摄氏度之间,可以增加一 些文纸,覆盖 5 到 7 层就可以了。如果温度 低于-25 摄氏度,那么就可以选择春运,或
是夏天运输。在夏天运输的过程中,要确保 在 3 月 10 号到 20 号,这五天的时间内,快 速运输完毕,如果温度处于 0 度,到负 3 摄
种植,以及暖气保护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
在开春季节雪化的时候可以利用毒饵 叶一半左右的时候,做茧。
面进行,具体的探讨,希望能够提出一些作 药杀害鼠,在养蚕的前十天要使用灭蚁粉
11 摘茧与贮存
蚕养殖的具体经验。
清除蚂蚁。针对其他的害虫,可以选择呋喃
1.品种选用
丹药等等,如果前一年曾经出现了虫害,可
采用在蚕期和蛹期,必须选用那些经 以在地面上喷洒,1%的漂白粉。
轮伐更新在冬季进行,把 4 年生的占 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恰当的范围,保证空 药物中毒现象。杀蚁粉防治效果可达 97%
总面积 25%的柞树在距地 60cm 处砍去, 气的新鲜,没有异味。
以上。
9 收蚁
总之,在柞蚕养殖的过程中,能够获得
先把蚁场及枯、杂树和篙草割倒并清 较多的经济效益,但是要想获得这些经济
柞蚕生物特性及放养

柞蚕生物特性及放养柞蚕别称野蚕、槲蚕。
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
主要分布在中国。
在朝鲜、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和日本等国。
柞蚕一种吐丝昆虫,因喜食柞树叶得名。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经四次眠和蜕皮。
每蜕皮1次,递增1龄。
一头蚕从孵化到5龄老熟结茧需要50天左右,春蚕一生食叶30~35g左右,秋蚕食叶50~58g。
其中大蚕食叶占总食叶量的80%以上。
春蚕体重14g,秋蚕21g左右。
至生长极度时,分别比蚁蚕体重约增加2000~3000倍。
仅幼虫期取食,以蛹越冬。
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
以柞树叶为食料。
柞蚕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
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
柞蚕蛹可供食用,残渣可作鱼、畜、禽的饲料。
【柞蚕放养技术】柞蚕在自然条件下有一化性和二化性。
化性由遗传因素决定,但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
中国柞蚕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化性分界带,从山东省泰安地区经河南省林县至甘肃省平凉地区一线以北,为二化性地区;从山东省费县经河南省嵩县至甘肃省天水地区一线以南,二化性蚕区一年放养春蚕和秋蚕各1次,为一化性地区;两线的中间地带则一化性或二化性均相对稳定。
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常在人工管护下放到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
放养时间和方式因地区而异。
一化性蚕区一年放养春蚕1次,一般在4月上旬进行,约55~60天营茧结束。
二化性蚕区一年放养春蚕和秋蚕各1次,春茧一般5月初放养,6月下旬采茧;秋蚕多在8月初放养,中国柞蚕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化性分界带,10月初采茧。
近年在部分无霜期短的二化性蚕区,常用低温抑制种茧发育,使二化性柞蚕年仅放养1次,夜间交配。
称“二化一放”,时间控制在7~9月,可避免早霜、晚霜危害,并防止柞树树势衰退。
在一化性蚕区,也有采用人工长光照(17小时)照射春蚕(蛹),使蛹解除滞育,一年放养2次,称“一化二放”。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

浅析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柞蚕是一种优良的丝绸蚕种,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丝质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丝绸生产。
柞蚕养殖的稳产高产综合技术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病害防治和环境控制三个方面,对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进行浅析。
饲料管理是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的关键。
柞蚕主要以桑叶为饲料,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确保桑叶的质量和供应充足。
选用优质的桑叶作为饲料,营养丰富且无污染物质。
要根据柞蚕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避免过量或不足。
要定期清理饲料残渣,保持环境整洁,防止病害的发生。
病害防治是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
柞蚕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害影响,如白点病、蚕黄病等。
为了预防病害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
要加强对柞蚕的观察,及时发现病害的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要定期对柞蚕进行病害防治,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且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环境控制是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柞蚕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因此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控制养殖环境的温湿度。
在蚕室内部,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并防止紫外线的辐射。
在室外养殖中,要选择合适的场所,保证阳光充足但又不过热,避免暴雨和强风的侵袭。
柞蚕养殖稳产高产综合技术包括饲料管理、病害防治和环境控制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供养分丰富的饲料,保证柞蚕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科学的病害防治,可以减少病害对柞蚕产量的影响;通过适宜的环境控制,可以为柞蚕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才能实现柞蚕养殖的稳产高产,提高养殖的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柞蚕优质高效放养技术
摘要:秋柞蚕放养中,掌握好各时期技术要点,目的是提高秋柞蚕蚕茧产量和质量,使蚕民增产增收,用较少的资源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秋柞蚕;优质高效;放养技术
中图分类号:s883.5 文献标识码:a
在东北地区柞蚕放养主要以秋柞蚕放养为主。
二化性地区放养春柞蚕主要是为了秋柞蚕生产提供种卵,放养秋柞蚕主要是为各加工生产企业提供原料茧;二化一放地区也尽量控制出蚕时间,掌握在比秋柞蚕出蚕略早几天,如果过早蚕结茧后易出蛾子,晚了蚕到下霜时做不上茧,因此,在柞蚕放养上主要以秋柞蚕为主。
掌握好秋柞蚕放养技术是提高柞蚕茧质量和产量达到优质高效的关键。
1 蚕种的准备
要想购买到优良的柞蚕蚕种,就得提前跟自己所信任的柞蚕繁种场(点)预订。
由于近十年来,气候异常,直接影响着春柞蚕的放养,春柞蚕出蚕时间的早晚、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秋柞蚕的放养。
要想购买到称心如意的秋柞蚕蚕种,就必须提前订种。
1.1 投种量的选择
根据自己蚕场面积合理选择投种量,投种的量一定要适当,不宜过多,否则多投种多投入,到后期没有窝茧场窝茧,蚕茧产量和质量都没有保证,收入也上不去。
要掌握好投种量,既要使蚕儿达到
良叶饱食的目的,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柞蚕场地。
1.2 蚕种的选择
柞蚕种是柞蚕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选用优良品种是取得柞蚕高产、稳产、高效的关键措施和决定因素。
选择优良的秋柞蚕品种,抗病性和抗逆性都比较强,品种有“选大一号”、“选大三号”、“882”、“9906”、“抗大”杂交种等。
2 放蚕前的准备
2.1 蚕场的管理
蚕场的管理除了日常看护管理外,更要科学的规划,合理地更新,使柞蚕场内柞树的树龄层次分明,大中小树面积都要有一定的比例。
要保持大树和小树的合理比例,这就要求在蚕场更新时要科学规划,合理更新,每年都要更新一定面积的蚕场,切记蚕场该更新时一定更新,不要随意放弃蚕场更新。
2.2 蚕场的利用
蚁场选用1~2a生的柞树,二把场选用2~4a生的柞树,窝茧场选用3~5a生的柞树。
先用小树,后用大树。
稚蚕用小树,壮蚕用大树。
2.3 蚕场的药杀
药杀地上害虫,主要是螽斯(蝈蝈)类,用“杀螽丹二号”,一把蚕场用“杀螽丹二号”1kg,加50kg瓜类(切成1~2cm的方块),制成毒饵于出蚕前7~8d,将毒饵撒在柞墩下药杀。
虫害严重的场地,可在收蚁前7~10d,用500倍液敌敌畏喷洒稚蚕场,切记不要
把药液喷撒在树叶上。
蚂蚁严重的场地,可用灭蚁粉药杀蚁穴或撒在柞树根部进行防治。
一定要掌握好药杀蚕场的时间。
3 蚕种的浴卵消毒
3.1 蚕卵消毒的时间
尽可能地选在出蚕前1天下午进行,消毒完后,直接上山破蚁,以免造成2次感染。
一定要搞清楚出蚕时间,避免蚕卵没消毒就出蚕。
一般在蚕卵“叫籽”后第2天开始观察。
在17:00左右用针挑开卵壳,看胚子发育程度。
胚子呈红头灰体,第3天清晨出蚕;胚子呈红头黑体,次日清晨孵化。
3.2 蚕种的浴卵消毒
一般都采用3%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min,浸种药液温度控制在23~25℃。
福尔马林应该注意使用高纯度36%~40%的福尔马林原液,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4 放养方法
采用“密稀密”放养法,即蚁蚕密放,利于保苗;壮蚕稀放,利于饱食;窝茧蚕密放,便于摘茧。
一般根据蚁场吃叶程度在三眠前或三眠起后移入壮蚕场,见茧后移入窝茧场。
根据树墩大小掌握好撒蚕密度。
5 适时收蚁
出蚕前一天傍晚,把补过湿的卵纸撕成小块,装在已消毒和垫纸的筐内,筐上盖补湿布后拿到山上。
挂卵时,用条棍把卵纸固定在柞树分枝处或垫草放卵纸,晴天卵面朝北,防止日晒;雨天卵面朝
下,以防雨水冲淋“灌蚁子”。
6 蚕期管理
6.1 稚蚕保苗
是秋柞蚕成败和产量高低的关键性环节,小蚕期是失蚕的主要时期,在小蚕期要保住蚕苗,一定要加强看护,要经常巡视做好除害灭敌工作。
在保苗期要早出晚归,防止鸟害。
为保苗,应密放。
保苗技术是:抓了“种”,加强“保”,突出“管”,叶是基础,密是关键。
6.2 及时匀蚕
收蚁后匀蚕,防止个别枝条蚁蚕过密;眠前匀蚕防止眠光枝;剪移后匀蚕保证每头蚕都能良叶饱食;平时匀蚕减少弱小蚕,提高结茧率。
匀蚕掌握匀小留大、匀弱留强、匀下上、匀光枝留好枝。
6.3 适时剪移
要掌握好剪移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做到三不移,即眠蚕不移、起蚕不移、雨天及中午气温过高时不移。
剪移后要及时捞蚕和撤引棵。
7 窝茧
7.1 适时窝茧
就是把蚕移进窝茧场,不要过早也不要过晚,窝茧早了,蚕不成熟,进窝茧场以后,还要吃大量柞叶,占用窝茧场面积大,不好管理,也容易出现光墩现象。
窝茧晚了,蚕在二把场里结茧过多,影响蚕茧质量,所以要注意适时窝茧,确保蚕茧质量。
7.2 剪移装筐
剪移时,剪下的引稞长度在20~30cm,剪足一把,竖着装入筐里。
有的蚕爬在粗树枝的叶面上,不晚剪枝而掰叶取蚕,掰叶取蚕和剪枝适当搭配,便于撒蚕,是大批剪移时常用的方法。
装筐不要装得过紧,注意不要挤伤蚕,要轻轻地装,以免引稞扎伤了蚕。
装满后及时运到窝茧进行撒蚕。
7.3 撒蚕密度
窝茧场撒蚕的密度,除看树墩大小以外,同时也要看蚕发育程度。
如果蚕已老熟移进窝茧场,吃不多叶子就结茧了,撒蚕应当适当密些,缩小窝茧场管理面积,便于摘茧。
相反,要适当稀一些。
参考文献
[1] 董海婴,单洪军,王丽艳,鲁宪文,王立国.柞蚕场地多元化养殖的探讨[j].北方蚕业,2006(02).
[2] 王永刚.杜绝放“二毛子”,保护柞蚕场生态环境[j].辽宁丝绸,2009(01).
作者简介:曹广(1963-),男,吉林桦甸人,吉林省桦甸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农艺师。
研究方向:柞蚕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