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考试大纲方案.(优选)
心理测量学提纲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1 测量的量表: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记住例子) P24-P26第二章心理测量概述2 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的区别: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主要是动词意义上使用的,而心理测量则是以测验为工具来了解人类心理的活动,是动词意义上的。
因此,相对而言,心理测量的意义更为广泛一些。
P26-P273 心理测量的性质:心理测量的间接性心理测量的相对性心理测量的客观性P284 心理测量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能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二按测验的对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三按测验的材料分类: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速度测验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作为测验典型作为测验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构造性测验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分类: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第三章心理测量的误差5 误差的种类:随机误差系统误差6 真分数理论 P48-P50第四章心理测量的信度7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2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对象。
3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例如,如果我们准确地测量出某人的经济收入,也未必能够说明他的消费水平。
4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
例如,即是一项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有可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
5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8 影响信度的因素:(1)被试因素(2)主试因素(3)施测情境因素(4)测量工具因素(5)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 P82-P839 重测信度公式 P6710 复本信度公式与重测信度一致 P7011 提高信度的方法:(1)适当增加测验项目的长度(2)因素分析和鉴别力分析(3)弱势矫正(4)控制测验项目的难度(5)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12 信度的种类:(1)重测信度(2)复本信度(3)分半信度(4)同质性信度(5)评分者信度第五章心理测量的效度13 效度:效度(validity)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所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14 效度的种类:(1)内容效度(2)效标关联效度(3)构念效度15 效度的估计方法:(1)专家评定法(2)统计法(3)经验法 P107-P10816 效度与信度关系 P10417 影响效度因素:一测验本身的因素(1)测验的长度(2)测验的信度二效标的因素(1)效标的选择(2)测验与效标之间的关系类型(3)效标测量的信度三样本的代表性四干涉变量第六章心理测验的编制18 编制测验的步骤:一测验编制的准备阶段:确定目的与制定计划(1)确定测验目的(2)拟定编题计划二测验的正式编制阶段:产生测题与合成侧体(1)产生测题(2)合成测题三测验编制的完善阶段:测验标准化与性能评估(1)测验的标准化(2)测验性能评估(3)编写测验指导手册19 测验题目的来源:20 测验编制的原则:(1)信度好(2)效度高(3)难度适中(4)区分度强P146-P14721 二分法计分项目的难度计算 P15722 项目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程度,又称鉴别力注意课本P162的“鉴别指数用于题目评价”的表格,记住数据当样本较大(>100)或分数分布是正态分布时,一般按照高低分组各取百分之27规则进行相关法(项目-总分相关) P63 记住例题23 项目分析: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
《心理测量》复习大纲

《心理测量》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与理解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表(或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任何测量都应当尽量具备两个要素:参照点和单位。
1、参照点:计量的起点(零点)。
参照点可分为两类:a.绝对零点(无):如长度为0、重量为0;b.相对零点(人定的参照点):海拔为0。
温度既有绝对零点(-273℃),也有相对零点(冰点,0℃)。
理想的参照点为绝对零点。
但在心理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多是采用相对零点。
如:考试成绩为0,并非一点知识也没有学到。
2、单位:理想的单位要求能够满足两个条件:a. 确定的意义(大家都有同样的理解);b. 相等的价值(相邻两个单位点之间的差别是相等的)。
心理测量的单位往往难以满足上述条件,比如考试成绩,分数也没有确定的意义,也没有相等的价值。
量表:能够使事物特征数量化的数字连续体。
量表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按照精确度由低到高可以分为4类:1、命名量表(nominal scale):无参照点,无单位。
这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事物的类别,没有任何数量的意义。
比如:运动员号码,学生学号。
2、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无参照点;即便有单位,但单位肯定没有相等的价值。
顺序量表不仅可指明类别,而且可指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具有某种属性的程度。
比如:运动员名次;学生的成绩优、良、可、劣,计为4、3、2、1;Likert5点量表12345。
3、等距量表(interval scale):有大小关系,而且有相等的单位,但无绝对参照点,只有相对参照点。
比如摄氏温度、IQ分数。
再比如海拔高度10米、20米,不能说后者为前者2倍。
4、比例量表(ratio scale):既有相等的单位,也有绝对参照点,是最完善的量表。
比如长度、重量。
一般说来,心理量表大多数是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
心理测量(Anastasi定义):心理测量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行为样本:心理测量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探讨心理特质,须选取行为样本。
心理测量学考试大纲

心理测量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心理测量的历史(一)国外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1.测量产生于社会的实际需要2.冯特的实验心理学3.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4.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5.比纳和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6.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二)我国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1.我国古代的心理测量2.民主革命时期心理测量的发展3.新中国时期心理测量的发展二、心理测量的性质(一)测量的基本概念1。
测量的定义和要素2.测量的量表(二)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1.心理测量的定义2.心理测量的性质三、心理测验的分类和作用(一)心理测验的种类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2.按测验的对象分类3.按测验材料分类4.按测验的目的分类5.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6.按测验的要求分类7.按测验的性质分类8.按测验的应用领域分类(二)心理测验的功能1.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测验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一、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测验的目的1.测量对象2.测量目标3.测量目的(二)制定编题计划(三)编辑项目(题目)1.收集有关资料2.选择项目形式3,编写和修订题目(四)项目的试测和分析1.试测2.项目分析(五)合成测验1.项目的选择2.项目的编排3.编制复本(六)将测验标准化1.内容2.施测3.评分4.常模(七)对测验的鉴定1.信度2.效度(八)编写测验说明书二、测验题目的编制技术(一)命题的一般原则(二)测题的种类及编制第三章测验的实施和计分一、测验的实施(—)测验实施的一般程序1.标准化指导语2.标准时限3.测验的环境条件4.计算机辅助的测验实施(二)主试的职责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2.施测中主试的职责二、测验的计分和分数的合成(—)计分的一般程序1.计分的基本步骤和要求2.论文题计分3.客观题计分(二)测验分数的合成1.题目的组合2.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3.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三、测验的误差(一)误差的定义和种类1.测验内部引起的误差2.由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3.由受测者本身引起的误差第四章测验结果的解释一、参照常模的分数解释(一)常模团体的组成1.常模团体的性质2.常模团体的条件(二)几种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1.发展量表2.商数3.百分位4.标准分数(三)呈现常模资料的方法1.转化表2.剖析图3.常态百分位图表二、参照标准的分数解释(一)内容参照分数1.内容参照分数的定义2.几种主要的内容参照量表3.内容参照分数的评价(二)结果参照测验1.结果参照分数的定义2.呈现结果参照分数的方法第五章测量的信度一、信度的性质(一)信度的定义(二)信度系数(三)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1.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2.两种测验分数的比较二、信度的类型及估计方法(一)重测信度(二)复本信度(三)分半信度(四)同质性信度1.同质性的含义2.同质性的测量(五)评分者信度三、影响信度的因素1.团体的异质性2.团体的平均水平(二)题目的数量(三)测验难度(四)间隔时间四、信度的特殊问题(一)速度测验的信度(二)标准参考测验的信度(三)分测验的信度(四)差异的信度(五)变迁的测量第六章效度一、效度的性质(一)效度的定土(二)效度和信度的关系(三)影响效度的误差来源1.测验组成方面2.测验实施方面3.被试反应方面(四)效度的类型二、内容效度(一)内容效度的性质1.要有定义得完好的内容范围2.测验题目应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取样(二)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1.专家判断2.统计分析3.经验法(三)内容效度的特点1.内容效度的特定性2.内容效度常与表面效度搞混(四)内容效度的应用和评价三、构想效度(一)构想效度的定义(二)确定构想效度的方法1.测验内方法2.测验间方法3.研究测验的实证效度4.考察实验变量对测验分数的影响5.搜集某些变异上的证据(三)对构想效度的评价四、实证效度(一)实证效度的定义(二)效标1.效标与效标测量2.效标测量的条件3.常用的效标4.效标的特性(三)确定实证效度的方法1.相关法2.区分法3.命中率4.功利率(四)影响实证效度的因素1.测验的长度2.被试的取样3.所用的效标4.干涉变量(五)效度资料的概化第七章项目分析一、项目难度(一)难度的定义(二)难度的计算1.二分法记分的项目2.非二分法计分的项目(三)难度水平的确定(四)测验的难度(五)常态化等距难度量表二、区分度(一)确定区分度的方法1.项目特征曲线2.项目与效标的相关3.鉴别指数(二)区分度的相对性(三)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三、项目分析的特殊问题(一)备选答案的反应模式(二)速度测验的项目分析(三)标准参考测验的项目分析(四)项目—团体的相互作用。
2024心理学347考试大纲

2024心理学347考试大纲
2024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代码:347)的考试大纲如下: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招收应用心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考查目标包括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
2、试卷结构:试卷由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组成,其中选择题占较大比例,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简答题和论述题则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应用能力。
四、考查内容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考查内容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具体考查范围可以根据不同院校的要求进行调整,考生需关注所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
五、考试要求
考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深入探究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
40.1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科目二《心理测量学》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测量学》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参考教材(考生自备)1、郑日昌,郑永红,周益群著. 《心理测量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戴海崎,张锋,陈雪枫. 《心理与教育测量》(修订本).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二、课程纲要(一)心理测验的总论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的含义;心理测验的性质、种类;心理测验发展的历史。
(二)心理测验的编制心理测验的编制步骤;测验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三)信度信度的的概念、种类;信度的估计方法;影响信度因素;提高信度方法。
(四)效度效度的概念、种类;效度的估计方法;影响效度的因素;提高效度方法。
(五)常模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常模的类型;百分等级、T分数、标准十分、离差智商、比率智商等常模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测验分数的正确解释方法。
(六)心理测验的使用与应用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七)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的发展;中国比奈测验、韦氏智力测验、瑞文推理测验、希一内学习能力测验等智力测验的适用条件、内容、施测步骤、评分方法和分数的解释方法。
(八)人格测验人格测验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等人格测验的适用条件、内容、施测步骤、评分方法和分数的解释方法。
(九)成就测验成就测验种类和用途;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编制;主观题和客观题的优缺点。
(十)临床测验学习障碍的概念、成因与促因及鉴定方法;儿童多动症的概念及诊断;适应性行为的概念和测量;心理健康问卷(SCL-90)的使用。
三、考试题型及样卷福建师范大学201 年成人学士学位考试题目卷(黑体小三号粗体)《考试科目名称》A/B卷开卷(楷体GB2312小三号粗体)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宋体五号)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重要提示:本试卷仅为考试题目,所有答题必须填写在专用答题卡上方为有效,在本试卷直接作答均不给分。
心理测量学复习总纲

名词解释心理测量:根据一定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信度: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些受测者进行两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一致性。
即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其基本含义是多次测量的一致性。
重测信度:使用同一测验,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群体施测两次,此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稳定性系数),即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多采用积差相关系数。
复本信度:是两个假定相等的复份测验之间的一致性,是两个平行测验分数的相关。
效度:一个测验对于它所要测量的行为特征测量到了什么程度的估计。
效标:即效度标准,是体现测验目的独立于测验之外的行为变量,是评价测验或题目是否有效的尺度。
效标关联效度:是以经验性的方法,研究测验分数与一些外在效标间的关系,故又可称为经验效度或统计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內容的代表性或取样的适切性。
难度:正确回答某题的人数百分比。
难度大小与测量目的有关。
对于非能力测验,应改称通俗性水平。
鉴别力:又叫区分度,是指把高、低水平的人区分开来的能力。
标准化:使测验的要求对所有的人一致,以减少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影响的过程。
它包括相同的内容、标准施测、客观记分。
常模:就是常模团体在测验上的平均作为水平或分数分布。
主要参数是平均数(M)与标准差(S),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常模参照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内容参照分数:是将个人的测验成绩以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来报导所得到的分数。
结果参照分数:个人的测验成绩以测验所预测的效标作为水平来报导所得到的分数。
补充: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反映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有三个基本要素:行为样本、客观测量和标准化题目形式:根据对被试的要求不同来分,可有两大类:提供型和选择型的题目。
心理测量学考试大纲方案

心理测量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心理测量的历史(一)国外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1.测量产生于社会的实际需要2.冯特的实验心理学3.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4.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5.比纳和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6.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二)我国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1.我国古代的心理测量2.民主革命时期心理测量的发展3.新中国时期心理测量的发展二、心理测量的性质(一)测量的基本概念1。
测量的定义和要素2.测量的量表(二)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1.心理测量的定义2.心理测量的性质三、心理测验的分类和作用(一)心理测验的种类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2.按测验的对象分类3.按测验材料分类4.按测验的目的分类5.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6.按测验的要求分类7.按测验的性质分类8.按测验的应用领域分类(二)心理测验的功能1.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测验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一、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测验的目的1.测量对象2.测量目标3.测量目的(二)制定编题计划(三)编辑项目(题目)1.收集有关资料2.选择项目形式3,编写和修订题目(四)项目的试测和分析1.试测2.项目分析(五)合成测验1.项目的选择2.项目的编排3.编制复本(六)将测验标准化1.内容2.施测3.评分4.常模(七)对测验的鉴定1.信度2.效度(八)编写测验说明书二、测验题目的编制技术(一)命题的一般原则(二)测题的种类及编制第三章测验的实施和计分一、测验的实施(—)测验实施的一般程序1.标准化指导语2.标准时限3.测验的环境条件4.计算机辅助的测验实施(二)主试的职责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2.施测中主试的职责二、测验的计分和分数的合成(—)计分的一般程序1.计分的基本步骤和要求2.论文题计分3.客观题计分(二)测验分数的合成1.题目的组合2.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3.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三、测验的误差(一)误差的定义和种类1.测验内部引起的误差2.由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3.由受测者本身引起的误差第四章测验结果的解释一、参照常模的分数解释(一)常模团体的组成1.常模团体的性质2.常模团体的条件(二)几种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1.发展量表2.商数3.百分位4.标准分数(三)呈现常模资料的方法1.转化表2.剖析图3.常态百分位图表二、参照标准的分数解释(一)内容参照分数1.内容参照分数的定义2.几种主要的内容参照量表3.内容参照分数的评价(二)结果参照测验1.结果参照分数的定义2.呈现结果参照分数的方法第五章测量的信度一、信度的性质(一)信度的定义(二)信度系数(三)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1.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2.两种测验分数的比较二、信度的类型及估计方法(一)重测信度(二)复本信度(三)分半信度(四)同质性信度1.同质性的含义2.同质性的测量(五)评分者信度三、影响信度的因素1.团体的异质性2.团体的平均水平(二)题目的数量(三)测验难度(四)间隔时间四、信度的特殊问题(一)速度测验的信度(二)标准参考测验的信度(三)分测验的信度(四)差异的信度(五)变迁的测量第六章效度一、效度的性质(一)效度的定土(二)效度和信度的关系(三)影响效度的误差来源1.测验组成方面2.测验实施方面3.被试反应方面(四)效度的类型二、内容效度(一)内容效度的性质1.要有定义得完好的内容范围2.测验题目应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取样(二)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1.专家判断2.统计分析3.经验法(三)内容效度的特点1.内容效度的特定性2.内容效度常与表面效度搞混(四)内容效度的应用和评价三、构想效度(一)构想效度的定义(二)确定构想效度的方法1.测验内方法2.测验间方法3.研究测验的实证效度4.考察实验变量对测验分数的影响5.搜集某些变异上的证据(三)对构想效度的评价四、实证效度(一)实证效度的定义(二)效标1.效标与效标测量2.效标测量的条件3.常用的效标4.效标的特性(三)确定实证效度的方法1.相关法2.区分法3.命中率4.功利率(四)影响实证效度的因素1.测验的长度2.被试的取样3.所用的效标4.干涉变量(五)效度资料的概化第七章项目分析一、项目难度(一)难度的定义(二)难度的计算1.二分法记分的项目2.非二分法计分的项目(三)难度水平的确定(四)测验的难度(五)常态化等距难度量表二、区分度(一)确定区分度的方法1.项目特征曲线2.项目与效标的相关3.鉴别指数(二)区分度的相对性(三)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三、项目分析的特殊问题(一)备选答案的反应模式(二)速度测验的项目分析(三)标准参考测验的项目分析(四)项目—团体的相互作用。
312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12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是中国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国家级考试,旨在测试全国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学基础理论:包括心理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人格、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心理测量学:包括心理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如心理测验、心理评估、心理测量工具等。
3. 实验心理学:包括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4. 临床心理学:包括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临床实践技能、心理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5. 发展心理学:包括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6. 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知识。
7. 教育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教育评估、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8. 应用心理学:包括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方法和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如组织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为了备考312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考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加强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提高应试能力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测量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测量的历史
(一)国外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
1.测量产生于社会的实际需要
2.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3.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
4.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
5.比纳和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产生
6.心理测量的蓬勃发展与应用
(二)我国心理测量发展的历史
1.我国古代的心理测量
2.民主革命时期心理测量的发展
3.新中国时期心理测量的发展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
测量的定义和要素
2.测量的量表
(二)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定义
2.心理测量的性质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和作用
(一)心理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2.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3.按测验材料分类
4.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5.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
6.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7.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8.按测验的应用领域分类
(二)心理测验的功能
1.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测验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
一、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测验的目的
1.测量对象
2.测量目标
3.测量目的
(二)制定编题计划
(三)编辑项目(题目)
1.收集有关资料
2.选择项目形式
3,编写和修订题目
(四)项目的试测和分析
1.试测
2.项目分析
(五)合成测验
1.项目的选择
2.项目的编排
3.编制复本
(六)将测验标准化
1.内容
2.施测
3.评分
4.常模
(七)对测验的鉴定
1.信度
2.效度
(八)编写测验说明书
二、测验题目的编制技术
(一)命题的一般原则
(二)测题的种类及编制
第三章测验的实施和计分
一、测验的实施
(—)测验实施的一般程序
1.标准化指导语
2.标准时限
3.测验的环境条件
4.计算机辅助的测验实施
(二)主试的职责
1.施测前的准备工作
2.施测中主试的职责
二、测验的计分和分数的合成
(—)计分的一般程序
1.计分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2.论文题计分
3.客观题计分
(二)测验分数的合成
1.题目的组合
2.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
3.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三、测验的误差
(一)误差的定义和种类
1.测验内部引起的误差
2.由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
3.由受测者本身引起的误差
第四章测验结果的解释
一、参照常模的分数解释
(一)常模团体的组成
1.常模团体的性质
2.常模团体的条件
(二)几种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1.发展量表
2.商数
3.百分位
4.标准分数
(三)呈现常模资料的方法
1.转化表
2.剖析图
3.常态百分位图表
二、参照标准的分数解释
(一)内容参照分数
1.内容参照分数的定义
2.几种主要的内容参照量表
3.内容参照分数的评价
(二)结果参照测验
1.结果参照分数的定义
2.呈现结果参照分数的方法
第五章测量的信度
一、信度的性质
(一)信度的定义
(二)信度系数
(三)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1.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
2.两种测验分数的比较
二、信度的类型及估计方法
(一)重测信度
(二)复本信度
(三)分半信度
(四)同质性信度
1.同质性的含义
2.同质性的测量
(五)评分者信度
三、影响信度的因素
1.团体的异质性
2.团体的平均水平
(二)题目的数量
(三)测验难度
(四)间隔时间
四、信度的特殊问题
(一)速度测验的信度
(二)标准参考测验的信度
(三)分测验的信度
(四)差异的信度
(五)变迁的测量
第六章效度
一、效度的性质
(一)效度的定土
(二)效度和信度的关系
(三)影响效度的误差来源
1.测验组成方面
2.测验实施方面
3.被试反应方面
(四)效度的类型
二、内容效度
(一)内容效度的性质
1.要有定义得完好的内容范围
2.测验题目应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取样(二)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
1.专家判断
2.统计分析
3.经验法
(三)内容效度的特点
1.内容效度的特定性
2.内容效度常与表面效度搞混
(四)内容效度的应用和评价
三、构想效度
(一)构想效度的定义
(二)确定构想效度的方法
1.测验内方法
2.测验间方法
3.研究测验的实证效度
4.考察实验变量对测验分数的影响
5.搜集某些变异上的证据
(三)对构想效度的评价
四、实证效度
(一)实证效度的定义
(二)效标
1.效标与效标测量
2.效标测量的条件
3.常用的效标
4.效标的特性
(三)确定实证效度的方法
1.相关法
2.区分法
3.命中率
4.功利率
(四)影响实证效度的因素
1.测验的长度
2.被试的取样
3.所用的效标
4.干涉变量
(五)效度资料的概化
第七章项目分析
一、项目难度
(一)难度的定义
(二)难度的计算
1.二分法记分的项目
2.非二分法计分的项目
(三)难度水平的确定
(四)测验的难度
(五)常态化等距难度量表
二、区分度
(一)确定区分度的方法
1.项目特征曲线
2.项目与效标的相关
3.鉴别指数
(二)区分度的相对性
(三)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三、项目分析的特殊问题
(一)备选答案的反应模式
(二)速度测验的项目分析
(三)标准参考测验的项目分析(四)项目—团体的相互作用。
(五)有效性与可靠性的矛盾
第八章学绩测验
一、学绩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一)学绩测验的性质
1.学绩测验的定义
2.学绩测验的基本假设
3.学绩测验的种类
(二)学绩测验的应用
1.反馈功能
2.评价功能
3.研究工具
4.人才选拔与安置
二、标准化的学绩测验
(一)编制标准化的学绩测验
(二)标准化学绩测验的类型
1.调查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准备性测验
4.选拔与安置测验
5.学历与职业水平测验
6.用作研究工具的测验
(三)标准化学绩测验的评价
1.关于测验的心理测量学特性2.关于测验的题目形式
三、教师自编的学绩测验
(一)客观测验
1.命题
2.计分
3.对考试的分析
4.评定等级
5.客观测验的优点
(二)主观测验
1.功能
2.试题类型
3.试题的编拟
4.评分
5.主观测验的评价
第九章智力测验
一、一般智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的理论基础
1.智力测验的定义
2.智力的结构
(二)智力测验
1.比纳量表
2.斯坦福—比纳量表
3.中国比纳测验
4.韦克斯勒量表
二、婴幼儿智力测验
(一)盖塞尔发展顺序量表
(二)丹佛发展筛选测验(DDST)(三)贝雷婴儿发展量表
三、智力测验的几个心理学问题
(一)智力的发展变化
(二)智力的差异及原因
1.智力的个别差异
2.智力的团体差异
3.智力差异的原因
(三)智力测验的公平性问题
第十章人格测验
一、自陈量表
(一)自陈量表的性质
(二)自陈量表举例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l)2.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3.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4.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二、投射测验
(一)投射测验的原理
(二)罗夏克墨迹测验
(三)主题统觉测验(TAT)
(四)投射测验的评价
三、评定量表
(一)评定量表的性质与种类
1.数字评定量表
2.描述评定量表
3.标准评定量表
4.检选量表
5.强迫选择评定量表
(二)如何提高评定的信度和效度1.常见的评定误差
2.如何减少评定误差
(三)评定量表举例
1.莱氏品质评定量表
2.卜氏儿童社会行为量表
四、情境测验
(一)品格教育测验
(二)情境压力测验
(三)情境测验的评价
五、人格测量存在的问题
(一)人格测验的测量对象
(二)人格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三)人格测验的题目
(四)测验分数的解释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