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的技巧
词语辨析与正确使用的技巧

词语辨析与正确使用的技巧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对于准确表达思想和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和近义词的存在,我们在使用词语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
本文将探讨一些词语辨析与正确使用的技巧,帮助读者在表达时更加准确、恰当地选择词语。
一、词义辨析1. 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是指在意义上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在使用同义词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例如,“美丽”和“漂亮”都可以用来形容女性,但“美丽”更强调内在的美感,而“漂亮”更注重外貌的吸引力。
因此,在描述一个女性时,我们可以根据她的气质和外貌来选择适当的词语。
2. 反义词的辨析反义词是指在意义上相反的词语。
在使用反义词时,我们需要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例如,“善良”和“邪恶”是一对反义词,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品德。
如果我们想表达某人具有善良的品质,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善良”这个词,相反,如果我们想表达某人具有邪恶的品质,那么我们可以使用“邪恶”这个词。
二、词性辨析1. 动词和名词的辨析动词和名词是常用的词性,它们在表达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使用动词和名词时,我们需要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性。
例如,“跑步”可以作为一个名词,表示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表示进行奔跑的动作。
如果我们想表达自己正在进行跑步的活动,那么我们可以说“我正在跑步”,如果我们想描述自己喜欢跑步这个活动,那么我们可以说“我喜欢跑步”。
2. 形容词和副词的辨析形容词和副词都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或动词,但它们在表达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我们需要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性。
例如,“快乐”可以作为一个形容词,表示人的情绪愉快;而“快乐地”可以作为一个副词,修饰动词,表示进行某个动作时的情绪状态。
如果我们想表达自己感到快乐,那么我们可以说“我感到快乐”,如果我们想描述自己以快乐的心情进行某个动作,那么我们可以说“我快乐地做某事”。
词语的正误使用与纠错技巧

词语的正误使用与纠错技巧词语的使用是语言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使用词语可以使语句通顺、表达准确,而错误使用词语则可能导致语义混淆、表达不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词语误用情况,并提供纠错技巧,帮助读者提高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一、误用词语的情况1. 同音异义词的误用同音异义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语。
例如,“红”和“洪”、“薄”和“剥”等。
在写作中,如果将同音异义词混淆使用,就会造成语义的错误。
2. 近义词的误用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的词语。
例如,“美丽”和“漂亮”、“高兴”和“快乐”等。
误用近义词可能导致表达不准确,甚至改变原本的意思。
3. 词性的误用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词性下有不同的用法。
例如,“快乐”可以作为形容词和名词使用,“快乐地”可以作为副词使用。
误用词性可能导致句子结构错误,表达不准确。
4. 习惯用语的误用习惯用语是指在特定语境中经常使用的固定搭配词语。
例如,“一丝不苟”、“大庭广众”等。
误用习惯用语可能导致表达不准确,甚至产生歧义。
二、纠错技巧1. 通过词典查找遇到词语使用不确定的情况,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来确认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在线词典可以使用,也可以使用纸质词典进行查询。
2. 学习语境词语的使用往往和语境有关,学习和积累各种语境中的词语用法是提高词语准确性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多种文本,了解词语的常见搭配和用法。
3. 多思考、多练习在写作中,要多思考词语的用法是否正确,多进行词语搭配的练习。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修改他人的文章等方式,提高对词语使用的敏感度。
4. 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在使用词语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
词语的使用应该符合文章的整体逻辑,避免在不同语境中使用相同的词语,造成歧义或重复。
5. 寻求他人的帮助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请教他人关于词语使用的问题。
可以找语文老师、编辑、母语人士等专业人士,获得更准确的词语使用建议。
结语:词语的正确使用是写作的基础,也是语言表达的关键。
词语运用技巧

词语运用技巧引言: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合理运用词语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精确、有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词语运用技巧,帮助读者在表达中更加准确、流畅。
一、使用具体、生动的词语1. 描述物体时,可以使用具体的名词来代替抽象的词语。
比如,不要用“车”来形容一辆跑车,而是使用“法拉利”或“猎豹”的具体名称。
2. 使用生动的动词来替代常见的词语,增加句子的形象感。
例如,用“跳跃”来表达“跳”,用“扑向”来表达“冲过去”。
3. 使用形象的比喻、拟人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词语更具有感染力。
比如,用“火红的太阳”来形容炽烈的阳光,用“战争的利剑”来形容强大的军队。
二、运用词语的多样性1. 避免使用重复的词语,可以通过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丰富词汇。
例如,用“喜欢”可以替换成“爱好”、“钟爱”等。
2. 使用具有相似意义的词语来传达不同的情感色彩。
比如,用“说谎”来描述撒谎行为,而用“欺骗”来描述更加恶劣的行为。
三、运用语言的多样性1. 使用各种类型的句子结构,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使语言更加丰富有趣。
2. 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反问等,增加表达的效果。
例如,“天空中的星星是那么明亮,那么闪耀,仿佛是宇宙的最美之眼。
”四、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1. 确保词语的搭配正确,避免使用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词组。
例如,正确的搭配是“努力学习”,而不是“努力努力”。
2. 注意词义的准确性,避免使用词语的误用。
可以查询词典或使用在线语言资源来确定正确的词义和用法。
五、运用词语以增加修辞效果1. 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修辞效果。
比如,使用夸张手法来强调某种感觉或情绪。
2. 使用感官词语来增加读者的感受和体验。
例如,通过描写五感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结论:通过合理运用词语可以使文章更加精确、生动、有力。
使用具体的词语、丰富的词汇选择、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准确的词语搭配和用法都是有效的词语运用技巧。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提高自己的词语运用能力,写出更准确、流畅、有趣的文章。
词语运用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

词语运用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词语是构建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合理运用词语可以有效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本文将为您探讨词语运用如何提升语言表达准确性的方法和技巧。
一、选择恰当的词语1. 注意词义的准确性: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准确的词语来传达自己的意思。
要注意每个词语的确切含义,并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词语。
例如,如果要表达某物体的颜色是红色,应该明确使用“红色”而不是“颜色艳丽”。
2. 选择专业术语:根据不同的写作领域,对于特定的专业文化或行业,我们应该使用相应的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能准确地表达特定概念,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3. 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在表达中,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词语。
简洁明了的词语有助于准确地传达信息,避免读者产生歧义或理解困难。
例如,用“开始”代替“展开”、“从事于”代替“从事”。
二、丰富词语的表达方式1. 使用同义词和近义词:为了避免重复和提高表达准确性,我们可以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一些重复的词语。
例如,可以用“因此”代替“所以”、“亦可”代替“也可以”。
2. 细化词语的修饰:在描述一个概念或事物时,可以通过修饰词或短语来表达更精确的含义。
例如,用“恰当的”修饰“方法”可以准确描述某种工作方式的正确性。
3. 适当使用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一种描写方法,可以通过类比来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特性或情感。
适度使用比喻和隐喻可以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形象感。
三、注意词语搭配与用法1. 熟悉词语的搭配:不同的词语有不同的搭配规律,熟悉这些搭配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选择和运用词语。
例如,“严谨的分析”、“初步的判断”。
2. 学习词语的常见用法:每个词语都有其特定的用法和习惯搭配。
我们可以通过词典、语料库等资源学习词语的常见用法,这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词语的准确运用。
3. 避免词语的误用:在使用词语时,要避免将词语的意思曲解或误用。
要仔细分析词语的含义和上下文,确保使用的词语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
写作中如何准确运用词语

写作中如何准确运用词语在写作过程中,准确地运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精准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写作者准确运用词语。
一、运用词语前应明确词义在写作前,首先需要明确所使用词语的准确含义。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每个词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和语境。
如果对于词语的含义模糊或者缺乏了解,就很难在正确的语境下使用它们。
因此,在写作前应仔细研究、理解所使用词汇的含义及其用法。
二、合理使用词语的词性和变形一个词语的词性和变形形式也对其准确使用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表达状况时,名词形式可能不如动词形式生动形象,应尽量使用动词来描述。
此外,有时通过名词的复数形式或动词的进行时态等,可以更好地表达语义。
因此,根据文章的需要,应合理运用不同词性和变形形式。
三、运用同义词、近义词在写作中,使用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能够丰富文章的表达,避免重复,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例如,用“惊人的”来代替“很好的”、“出色的”,用“探索”来代替“研究”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替换不应过于频繁,应根据写作需要慎重选择,避免造成混淆或歧义。
四、注意词语的搭配和习惯用法准确运用词语还需要注意其搭配和习惯用法。
一个词语可能在某个语境下使用得非常准确,但在另一个语境下则显得不合适。
例如,“暴力”和“和平”在搭配上的用法完全不同。
此外,有些短语和搭配是习惯用法,直接使用翻译可能不准确。
因此,写作者需要在写作时遵循语言习惯,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
五、运用词语需符合语境要求在写作时,不同的语境对词语的要求是不同的。
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读者群体,选择合适的词语是必要的。
例如,在科技领域的论文中,应该使用专业术语和相关词汇,确保技术概念准确传达。
而在故事或者描述性的文章中,可以选择更具有情感色彩或者生动形象的词汇来增加吸引力。
六、积累与提高词汇量准确运用词语需要丰富的词汇量作为基础,而丰富词汇量离不开阅读和学习。
通过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以及专业书籍等,可以积累更多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教学技巧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教学技巧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正确运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词语使用方法,学生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避免产生误解。
然而,由于词语的多义性、用法的复杂性等因素,学生常常会出现词语使用不当的情况。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词语使用习惯,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技巧。
一、建立词语意义的网络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词语的多义性。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个词语的不同意义。
在此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词语意义的网络,将一个词语的不同意义以及其相关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网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词语的不同用法,并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做出正确选择。
二、提供真实语境学生在运用词语时往往存在着“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词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词语。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要求学生运用特定的词语进行表达。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词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
三、对比常见的词语搭配错误在学生运用词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词语搭配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避免这些错误,教师可以事先整理一些常见的错误词语搭配,并进行对比展示。
通过对比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词语搭配的重要性,并能够在以后的运用中避免这些错误。
四、鼓励学生积累词汇要想运用词语准确无误,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词汇量。
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累词汇,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词汇记忆方式。
这可以通过词汇卡片、词语联想等方式进行。
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词汇的学习。
五、及时纠正错误在学生的词语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
教师需要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并给予学生正确的用法示范。
当学生运用词语发生错误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纠正,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词语辨析学会正确使用词语

词语辨析学会正确使用词语词语辨析:学会正确使用词语随着语言的发展,词语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
然而,由于某些词语在表意上非常相近,很容易引起混淆和误解。
在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中,正确使用词语将对沟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问题,并提供一些使用技巧和示例,以帮助读者在日常表达中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
一、词语辨析示例1. 行为与举止行为和举止都可以用于描述人们的举动方式,但在语义上有所不同。
行为指的是一个人的行动或行为,强调人的主动性,可以涵盖更广泛的范围。
例如:正确使用:我们应该以周到的行为对待他人。
举止则强调人的行动表现,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特定的反应。
例如:正确使用:她的举止得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懒散与懒惰懒散和懒惰都可以用来形容不爱努力、消极怠工的人,但在程度上有所区别。
懒散指的是工作或行动缺乏努力或精力的状态,强调工作过程中的慵懒和松懈。
例如:正确使用:他的工作态度懒散,常常拖延任务的完成。
懒惰则表示对于任何工作都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偏重于人们的天性和态度。
例如:正确使用:他因为懒惰而失去了许多机会。
3. 心情与情绪心情和情绪都可以用来描述人们的内心状态,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心情指的是个人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时刻的一种感受,强调一种短暂的状态。
例如:正确使用:天气晴朗,她的心情愉悦。
情绪则强调人的情感和情绪反应,在特定条件下产生持续的状态。
例如:正确使用:由于糟糕的工作环境,他一直处于低落的情绪中。
二、正确使用词语的技巧1. 查阅词典和语法书对于常见的词语辨析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词典和语法书来获得准确的定义和用法说明。
词典和语法书将提供更多的语境和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2. 注重语境和含义在使用词语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所要表达的含义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了解词语的多义性和用法变化,可以帮助防止使用错误的词语。
3. 多读多写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可以增加对不同词语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的正确使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词语的正确使用是我们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基础。
准确运用词语不仅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还能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魅力。
本文将从词语的选择、搭配和用法等方面,探讨词语的正确使用。
一、词语的选择词语的选择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环节,一个准确、恰当的词语选择可以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在选择词语时,应根据所表达的意义、语境和受众的认知水平来综合考虑。
首先,要注意词语的准确性。
在表达具体事物或概念时,应选用一词一义的词语,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的情况。
例如,描述一个人的身高时,应使用具体的单位词语,如“厘米”、“米”,而不是模糊的词语,如“高”、“矮”。
其次,要注重词语的精准度。
在描述、解释事物或观点时,应尽量选用具有明确含义和严谨用法的词语。
避免使用词义模糊、歧义较多的词语,以免给读者留下不清晰的印象。
再次,要关注词语的贴切性。
在选择词语时,应尽量选用与句子意思相符合、贴切的词语。
通过对词性、词义、词汇搭配等方面的考虑,选择最符合句子表达需要的词语,以增强句子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二、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是指在语境中将不同词语组合使用,以表达特定的含义或意图。
正确的词语搭配不仅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还可以提升句子的流畅度和自然性。
首先,要注意词性的匹配。
在句子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的选择应与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要求相匹配。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行为时,应使用适当的动词,而不是使用名词或形容词。
其次,要注意词义的搭配。
在句子中,词义之间应具有一定的语义关联,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例如,在表达时间的概念时,应使用与时间相关的词语,如“年”、“月”、“日”,而不是与空间相关的词语,如“米”、“公里”。
另外,词汇搭配也是词语正确使用的重要方面。
在句子中,应根据常用搭配习惯选择适当的词语搭配,避免使用不合乎语言习惯的词汇搭配。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性格时,可以使用常见的词语搭配,如“开朗活泼”、“温柔体贴”,而不是不常见或用词不当的搭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词语的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正确使用词语的技巧
正确使用词语,主要是指要正确理解和使用好近义词,这一考点自1994年开始年年必考,已从考近义实词的选用到考近义虚词的选用。
2006年,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又出现了新的形式,一些省份高考试卷以词语辨析的形式出现,要求选出使用恰当(不当)的一项。
下面谈谈正确使用词语的一些技巧。
一、从词的语义思考辨析:
1.(2006年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仍在修复当中。
(日前/目前)
日前:几天前。
目前:即指现在。
题中有“仍在”,因此只能选“目前”。
2.(2006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经反复研究,校方决定启用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是以词语辨析的形式出现的。
“启用”是开始使用的意思,“起用”是重新任用,根据句中“已退休的教师”,应用“起用”。
3.(2006年北京卷)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
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_______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___________……
A.约束淡去风范
B.制约淡忘风范
C.约束淡忘风尚
D.制约淡去风尚
“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制约”意为: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如互相制约,从这两个词的意义的不同,可以选出“约束”。
“淡忘”指“印象逐渐淡漠以至于忘记”,“淡去”有“虽没从头脑中完全抹去,但已逐渐淡漠”之意,所以用“淡去”妥贴。
“风尚”指“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而“风范”多用于书面语,指风度气派,多用来指人,故应用“风范”。
综上推断应选A。
二、从词义的范围大小思考辨析:
4.(2006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
这些“新发现”_______了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
(涵盖/囊括)
涵盖:包括;包容。
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
按题意,这只是2005年度的考古新发现,不可能是全部的文化遗存,因此选“涵盖”。
三、从词的不同成分思考辨析:
5.(2006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_____的事。
(称道/称奇)
这两个词中,有一个相同的语素“称”,在辨析时可以不考虑,可以思考“道”的意思为“说、讲”,“奇”的意思为“奇妙”,从语境中,可知在西藏高原中有热带风光当为一件稀奇之事,就此可选“称奇”。
四、从上下文的照应思考辨析:
6.(2006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烟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
(有害/有毒)
到底选哪个词,关键要看到第一句中的“有益”一词,其相反意义的词为“有害”,而“有毒”虽然在后文提及,但这种“小树”的花和叶子只是“有害”中的一种即“有毒”,因此选“有害”。
五、从词的语法功能方面思考辨析:
7.(2006年江西卷)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_______病。
(该/本)
“该”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
“本”是指自己方面的,题中所指不是第一人称,因此选“该”。
六、从词的适用场合思考辨析:
8.(2006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学生的借书证,可以借十函线装书。
(竟然/居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含有“没有料到真会是这样”的意思。
竟然:也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
如“为了种出不落桃的棉花,他竟然遭受到那么残酷的迫害,经历了那么严重的斗争。
”因此选“居然”。
9.(2006年浙江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______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越发/更加)
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用于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越发,多用于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
此题中应选“更加”。
七、从词的感情色彩思考辨析:
10.(2006年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搏斗而存活下来的。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是以词语辨析的形式出现的,B项犯了褒贬误用的毛病。
“凶猛”,指 (气势、力量)凶恶强大,多含贬义,此句中两词的位置应对调。
八、从使用对象上思考辨析:
11.(2006年浙江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一我精神的抚慰。
(给予/给以)
给予,<书)给,也做“给与”;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可以在“帮助”“同情”前加某人。
给以,同“予以”,后面只涉及所给的事物(多为抽象事物),不涉及接受的人,如给以表扬,给以批评。
选“给予”。
12.(2006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已淹没在历史的沉沙中。
B项“淹没”是漫过、盖过的意思,多指具体的事物,“历史的沉沙”是一种比喻性说法,应用“湮没”。
九、从使用习惯上思考辨析:
13.(2006年浙江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______!(踪迹/踪影/)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踪影,踪迹(指寻找的对象,多用于否定式),句中有“渺无”一词,因此选“踪影”。
14.(2006年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是以词语辨析的形式出现的,要求选出使用不当的一项,C项中的“捉摸”是“猜测”“预料”之意,且多用于否定式。
根据
语境;此处应选用表“反复思索”之意的“琢磨”才对。
十、从搭配上思考辨析:
15.(2006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人任何阻碍都不能割断两岸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此项中“割断”为截断、切断的意思,与“往来”搭配不当,应为“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