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9-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删简)

微观9-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删简)第9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同步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一般均衡2.局部均衡3.契约曲线4.效用可能性边界5.帕累托最优状态6.帕累托最优条件7.帕累托改进8.不可能定理9.社会福利函数10.瓦尔拉斯定律二、选择题1.在两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某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A.对甲和乙,MRT某Y=MRS某YB.对甲和乙,MRS某Y=P某/PYC.(MRS某Y)甲=(MRS某Y)乙D.上述所有条件2.假定一个经济中只有两种商品(某和Y)和两种生产要素(L和K),那么该经济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A.MRTSLK=MRSLKB.MRT某Y=MRS某YC.MRTSLK=MRS某YD.(MRTSLK)某=(MRTSLK)Y3.在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某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A.MRT某Y=PL/PKB.A与B的MRT某Y=PL/PKC.(MRS某Y)A=(MRS某Y)BD.MRT某Y=(MRS某Y)A=(MRS某Y)B4.一个有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A和B)、生产两种产品(某和Y)和拥有两种要素(L和K)的经济组织要实现最大的经济福利,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A.满足生产均衡的条件:(MRTSLK)某=(MRTSLK)YB.满足交换均衡的条件:(MRS某Y)A=(MRS某Y)BC.MRT某Y =MRS某YD.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5.如果对于消费者A来说,商品某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为3,对于消费者B来说,商品某和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为1,那么有可能发生下列情况()。
A.B用某向A交换YB.B用Y向A交换某C.A和B不会交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6.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构成一个经济组织的生产契约曲线的所有的点表示()。
A.生产者获得了最大利润B.生产者支出了最小成本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生产者提高了总产量D.以上均正确7.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来的()。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2.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 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当经济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经济运行是有效率的; 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经济运行结果就是缺乏效率的。 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 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 社会福利,或称帕累托改进。很显然,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存在任何对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使 得福利增进,则此即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9.1 本章框架结构图
9.2 重点与难点导学 一、一般均衡论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 (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 加以研究。 (2)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 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 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一般均衡论所考察的问题是:在社会上各种产品的交易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背景下,最后各种自发的经济活动是否趋于供求均衡? 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去研究一般均衡问题,在局部均衡 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之间架起桥梁。当代经济学教材中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来说明一般均衡理论。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这个例子说明按照民主投票的方式,依少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无法得出社会的偏好顺序,也就是无法得到公认 的社会福利函数.
阿罗不可能定理:有可能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的 社会福利函数.
假定:两个生产者,使用两种生产要 素L和K,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两个生产 者分别为X和Y。
生产的埃奇沃思盒状图
K LY
OY
KX
G
KY R K
H
OX LX
L
MRTSL,KX= MRTSL,KY时,实现均衡。
生产契约线: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不可能通过生产要素 的重新分配使一种产品产量增加,而另外 一种产品产量不减少。
一、一般均衡分析
(一) (二) (三) (四)
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两个部门的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则是假定其他条件既定不变, 个别地考察任一种产品或生产要素的供求达 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 格和数量。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 角度出发,来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种要素 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 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由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知,其均衡条件为: W/r=MRTSLK
由于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其边际成本之比, 而边际RSXY A=MRSXY B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 是帕累托最优的
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
MRSX,Y A=MRSX,Y B MRSTL,K X=MRSTL,K Y MRTX,Y=MRSX,Y A=MRSX,Y B
实现一般均衡的经济机制
西经(微观第四版)课后题第九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九单元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一、单项选择1.假定对于苹果和橘子,小赵更喜欢苹果,小张更喜欢橘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是相同的。
在效用最大化时(C)。
A.小赵将消费更多的苹果B.小张将消费更多的橘子C.苹果对橘子的边际替代率对两人来说相等D.苹果对橘子的边际替代率对于小赵来说更大2.帕累托最优配置被定义为(A)的资源配置。
A.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得更好B.边际效用达到最大C.总产量达到最大D.消费者得到最大效用3.在A和B两个人,X和Y两种商品的经济中,达到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发生在(D)。
A.B.A与B的C.A与B的D.4.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D)。
A.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C.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D.同时满足上述三项条件5.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A)。
A.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B.支出了最小成本C.获得了最大经济利润D.获得了最大社会效益二、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有(ABCD)。
A.每个消费者的效用为最大B.每个生产者的产量为最大C.所有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D.厂商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2.实证经济学(BC)。
A.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B.回答“是什么”的问题C.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通过客观事实进行检验D.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ACD)。
A.契约曲线的得名是由于它是所有可能的契约的轨迹B.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使任何使用某两投入要素的两厂商的该两要素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使这两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C.如果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不是对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等于消费者在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那么两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不是有效地生产出来的D.以埃奇沃斯(Edgeworth)盒状图中某一初始位置开始,如果通过讨价还价达到的自由交易契约是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所要求的,那么该交换契约可以位于契约曲线的任何地方4.一般均衡状态即满足(ABCD)。
第九章一般均衡分析ppt课件

超额需求与价格
x
1 B
e
1 B
B
DB 1 x1Be1B
b
a
p1
D1Ax1Ae1A
p2
A
x
1 A
e
1 A
9
• 交换均衡:
结论
MR1A2SMR1B2Spp1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信号是引导消费者实现交换均衡的重要条件。
10
交换均衡的福利分析
• 帕累托改进: 如果存在一种可行配置,使每个个体效用都增
– 一个极端不平等的配置也可能是帕累托有效的。
• 该标准回避了效用在人与人之间是否可比的问题。
– 很多配置往往是在增进一些人福利同时,减少另一些人的福利, 此时帕累托标准就无法判断。
• 福利经济学发展:社会福利函数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 讨论。萨缪尔森、阿罗、阿玛蒂亚·森等。
17
练习题
习题一 考虑一个两人、两物品的纯交换经济。消费者的效用函 数与禀赋如下:
❖ 一般均衡分析:
纯交换经济的一般均衡 竞争性经济的一般均衡
3
纯交换经济的一般均衡
纯交换经济的含义: 纯交换经济指有n个人消费固定数量的k种商品,每人都掌
握一种或多种商品的一定的初始拥有量(初始禀赋),并以现 行市场价格自由买卖,买卖可以看成是物物交换。
只存在商品的交换,不存在商品的生产。 “自己自足”?交换?如何交换?
表示要素既定情况每下增,加一单x1的 位生产所需要放
x2的数量。最优的产满量足应:
p1
MRTx1x2
MRSx1x2
p1 p2
p2
社会无差异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 X1
24
确定了生产的 ,最 也优 就组 确合 定了 奇交 沃换 思的 盒埃 子的大小
第九章一般均衡 西方经济学

( LY , KY )
34
20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生产的埃奇沃斯盒状图
L
K
Q X1 Q Y1
E4
•
E1
•E 0
•
E
•
2
E3
•
O
OD
Y
生产的契 约曲线
K
OOcX
L
34
21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M
R
T
S
CX L,
K
M
R
T
S
YD L ,K
or,
M
P XC L
M
P XC K
34
32
六、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3、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Y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
均衡同样实现了帕 累托最优:
M R S X ,Y M R T X ,Y or,
MUX MCX MUY MCY
O
X
34
33
六、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3、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证明: 1)消费者均衡: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 和福利经济学
本章内容
1、一般均衡 2、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 3、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34
2
一、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所有的市场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在一般均衡分析中,每一种商品的供求不
仅取决于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 商品的价格,所以,每一商品的价格不能单独 决定,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决定。当整个 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 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X
OB Z
C
Y
OA
效用最大化的产量分配条件为:
A B MRSXY MRSXY
OB
Z
Y X
C
OA
PX P Y
OY w/r
要素的分配点在契约线 上的位置,要由要素的相对 价格决定。在生产均衡点上, 必然有:
X Y MRTSLK MRTSLK w/ r 因此,
OX Y
MPLX X MRTS LK w / r X MPK MPLY Y MRTS w/ r LK Y MPK
把一个经济体充分利用要 素,可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最 大数量的组合画出来,可以得 到生产可能性边界TT’。
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 察整个经济系统中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根据一般均衡分析建立起来的理论,就是一般均衡理论。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经济系统产生 一组价格(所有产品和要素),使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供求都相等,且所 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达到各自的均衡——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A B MRSXY MRSXY
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的价格调节机制实现了帕雷 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竞争性均衡是帕雷托有效均衡。 二、社会福利最大化 (1)社会福利函数 W=W(Z1,Z2,. . . ,ZN) 在由两个社会成员的情况下,如果以效用代表福利,社会总福利为每 个消费者效用的函数。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是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涉及市场中各种经济主体(个人,家庭,企业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资源配置。
福利经济学则关注于资源的分配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的一系列学者,如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和弗朗西斯·约翰·埃德尔,他们试图构建一个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主体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
一般均衡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市场经济中的各个经济主体是相互依存的,它们通过市场上的交易进行资源的分配和交换。
这种交换在理论上可以通过一组数学模型来描述,称为一般均衡模型。
该模型将经济主体的决策和市场行为纳入考虑,以求得一组价格和分配,使得市场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理性行为,即假设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都是理性的,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对市场的预期来做出最佳选择。
这样的假设为研究者提供了分析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基础。
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衡量经济活动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分析方法。
它关注资源的分配是否能够达到社会最大化的效果,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而一般均衡理论提供了福利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工具。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评估经济政策或经济活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福利经济学家使用一种叫做社会效用函数的工具来衡量社会福利。
该效用函数考虑了个人的偏好和利益,以及资源的分配情况。
通过对效用函数进行经济评估,可以确定一组资源配置和市场价格,使得总社会福利最大化。
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依赖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结果,因为只有在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福利经济学家才能对资源分配和社会福利进行有效分析。
一般均衡模型提供了衡量市场均衡和资源配置的指标,为福利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上的基础。
虽然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提供了分析市场经济和资源分配的重要理论工具,但是它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限制。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一般均衡模型往往基于一些简化的假设和条件,如完全竞争和理性行为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A.A与B的MRT XY =MRS XYB.A与B的MRS XY=Px/PyC.(MRS XY)A=(MRS XY)BD.上述所有条件2.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 )。
A.乙用X向甲交换YB.乙用Y向甲交换X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3.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A.MRTS LK=P L/P KB.MRTS LK=MRS XYC.MRT XY=MRS XY;D.(MRTS LK)X=(MRTS LK)Y4.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满足生产和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是( )A.MRT xy=Px/PyB.A与B的MRS xy=Px/PyC.(MRS XY)A =(MRS XY)BD.MRTT xy=(MRS XY)A=(MRS XY)5.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XY)A =(MRS XY)B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LK)X=(MRTS LK)Y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T XY=MRS XY;D.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6. 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获得了最大利润B.支出了最小成本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以上均正确7.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A.产品转换曲线B.消费契约曲线C.社会福利曲线D.效用可能性边界8.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分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为()A.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9.产品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A.消费契约曲线B.效用可能性曲线C.社会福利曲线D.生产契约曲线10.如果竞争模型是经济的准确描述,那么( )A.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 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C.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产效的D.以上均正确11.不属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定的有()A.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B.整个经济有n个消费者,每个消费者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C.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以及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均会发生变化;D.整个经济有n个生产者,每个生产者都是商品的供求者和要素的需求者;12.实证经济学是()A.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B.回答“是什么”的问题;C.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D.所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客观性,无法通过客观事实进行检验。
二、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2.瓦尔拉斯定律;3.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4.帕累托最优状态;5.帕累托最优条件;6.契约曲线;7.生产可能性曲线;8.社会福利函数;9.社会无差异曲线;10.福利经济学三、简答题1.瓦尔拉斯是如何解决一般存在性问题的?其主要不足之处何在?2.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3.简述帕累托最优条件有哪些?4.试述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四、论述题1.论述一般均衡过程的条件和保证其实现的机制。
2.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五、计算题1.假设一经济社会除了一个生产者外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
该生产者为其产出市场上的完全垄断者,和用于生产该产出品的唯一投入要素市场的完全垄断购买者。
他的生产函数为q=0.5x,产出的需求函数为P=100—4q,投入要素的供给函数为r=2+2x.。
试求:(1)该生产者利润极大化时的q、x、P及r之值。
(2)该生产者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时的q、x、P及r之值。
习题解答(一)单项选择1.C;2.B;3.B;4.C;5.A;6.D;7.C;8.D;9.C;10.D;11.C;12.B(二)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分析在分析某种商品价格决定时,要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所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这所有的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即这一商品的价格如何同时被决定。
2.瓦尔拉斯定律:即恒等式ΣP i D i=ΣP i S i。
该式表明,就整个交换来讲,在任何一组价格下,需求总值都必须与供给总值相等,即供求双方相互约束。
瓦尔拉斯定律的含义为:在n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中,如有n –1种处于均衡状态下,则余下的一种也必须处于均衡状态中。
若某种商品存在超额需求,则必有另外的某些商品的超额供应与之相对应,且数量相当。
3.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考虑经济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作用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结论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客观事实检验。
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其所得结论不具有客观性。
4.帕累托最优状态: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意改变都不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5.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均相等。
即MRS A XY=P X/P Y=MRS B XY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的生产者均相等。
即 MRTS C LK=P L/P K=MRTS D LK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即 MRT XY=P X/P Y=MRS XY当上述三个等值条件均满足时,整个经济便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6.契约曲线:有交换契约曲线和生产契约曲线两种。
交换契约曲线指两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它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的集合。
生产契约曲线为两组等产量曲线切点的轨迹,它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状态的集合。
7.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也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即经济社会最优产出量的几何表示。
8.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即社会福利是社会每个成员所购买的商品和所提供的要素以及其它有关变量函数。
在一个两人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W可写成:W=W(U a,U b)。
9.社会无差异曲线:它表示能带来相同社会福利水平的两个消费者不同效用水平的组合的轨迹。
社会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并且较高位置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
10.福利经济学:从生产资源有效率的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这两个方面来研究一个国家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所需具备的条件和国家为了增进社会福利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
(三)简答题1.答:瓦尔拉斯认为,要想整个经济体系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就必须使所有的n个商品市场都同时达到均衡,即所有n个市场的供求都相等,即:Q1d(P1, ……P n)= Q1S(P1, ……P n)……Q n d(P1, ……P n)= Q n S(P1, ……P n)在上式中,共有n个方程,同时也有n个变量,即n个价格P1,……P n需要决定。
但瓦尔拉斯认为,在这n个价格中,有一个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格。
如可以令第一种商品的价格P1=1,于是,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就是他们各自同第一种商品交换的比率,这样,均衡价格中的变量就减少了一个,即现在需要决定的未知数是n-1个价格。
另一方面,上式中n个联立方程并非都是独立的,其中有一个可以从其余n-1个中推出。
这样,在一般均衡条件中,需要决定的未知数是n-1个,独立方程的数目也是n-1个。
瓦尔拉斯认为,在一般均衡中,n-1个独立方程可以唯一地决定n-1个未知数即n-1个价格,从而得到结论: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亦即存在着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
其不足之处是,瓦尔拉斯不能据此而得到他的结论。
因为,在数学上,未知数和方程数的相等并不是一组方程有解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2.答: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存在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存在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任何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已经不可能在无损于任何人的条件下,使得任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3.答: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均相等。
即 MRS A XY=P X/P Y=MRS B XY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的生产者均相等。
即 MRTS C LK=P L/P K=MRTS D LK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即 MRT XY=P X/P Y=MRS XY当上述三个等值条件均满足时,整个经济便达到了一般均衡,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任何完全竞争的均衡都是帕累最优状态。
4.答: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福利是社会每个成员所购买的商品和所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
帕累托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被认为只是达到最大福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在不同的收入分配情况下,都可以使最优条件达到满足,从而存在许多最大福利。
所以要确定众多的极大值中哪个是最优的极大值,归根到底取决于众多的收入状况中哪一种最优的收入分配。
所以社会福利作为一种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准。
实际上是把庇古提出的检验社会福利的国民收入量和分配状况这两个因素,综合在一个模型内,其中影响个人福利的收入分配这个因素,通过每个购买的商品体现出来。
社会福利函数的倡导者是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
(四)论述题1.答: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众多的市场。
在这些市场中,供给者和需求者相互联系,共同制约。
其中任何一个市场上的需求或供给发生变动,不仅影响他们各自市场上的价格,而且影响到其他市场的供求,从而使得许多市场价格发生变动。
一般均衡分析就是讨论当影响某一个市场上的供给或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动后,能否存在一系列价格,使得所有的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