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2.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 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当经济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经济运行是有效率的; 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经济运行结果就是缺乏效率的。 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 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 社会福利,或称帕累托改进。很显然,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存在任何对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使 得福利增进,则此即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9.1 本章框架结构图
9.2 重点与难点导学 一、一般均衡论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 (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 加以研究。 (2)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 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 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一般均衡论所考察的问题是:在社会上各种产品的交易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背景下,最后各种自发的经济活动是否趋于供求均衡? 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去研究一般均衡问题,在局部均衡 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之间架起桥梁。当代经济学教材中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来说明一般均衡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10-12章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10-12章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生产者D的等产量线是ⅠD、ⅡD、ⅢD,产量水平增加。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生产契约线 如图21
水平线表示要素L的数量L, 垂直线表示要素K的数 量D的K。原O点C。为第一个生产者C的原点,OD为第二个生产者
图中任一点a’反映了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 之间的分配状况。 a’对于生产者C的生产消费量是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均衡理论分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只研究单个市场,
把某个市场从市场体系中单独拿出来研究,如某一市 场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是该商品本身价格的函数, 其他商品的价格假定为不变,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 供给决定了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把所有的互相联系的市场看成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一、帕累托最优状态
pp345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资源配置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
对于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如果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已经达到:任何改变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必须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叫 做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

再把生产契约线上的e’点,等产量线ⅠC和
ⅢD的切点,最优产量分别是X2和Y2,转换到产品
图上的e’’(X2,Y2)是两种要素的最优产出量。
这样把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都转换到产品图上 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PP’。表示在既定要素下所能实 现的最大产量组合,又叫产品转换线。增加一种产品 的产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要素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完全竞争与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微观经济学之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之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之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一般均衡论一般均衡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问题。

一、均衡的概念和条件在一般均衡论中,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达到了一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既没有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没有需求过于旺盛的问题。

一般均衡的实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市场的完全竞争、信息完全透明、无交易成本等。

在这些条件下,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可以通过价格来体现。

二、价格决定在一般均衡论中,价格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达成均衡的重要因素。

供给和需求都受到价格的影响,当某个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供给量会增加,需求量会减少,直到供给和需求之间达到平衡为止。

均衡价格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也被称为市场清算价格。

均衡价格的确定是通过供求关系的调整来实现的,市场上的价格会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最终达到均衡价格。

三、福利效果一般均衡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福利效果。

福利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福利为出发点,通过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活动对个人福利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福利最大化来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

福利效果是指一般均衡下资源的最优配置对个体福利的影响。

在一般均衡下,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这时资源的配置是最有效的,可以最大化个体的福利。

福利效果的研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商品的价格和品种、个体的偏好和收入水平等。

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确定资源的最优分配方案,以实现福利最大化。

四、政府干预与一般均衡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会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调整供求关系,以实现一般均衡。

政府的干预通常包括价格管制、税收和补贴等。

这些干预可以修正市场失灵的问题,避免市场供求失衡的情况出现。

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通过调整价格和收入分配,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然而,政府干预也可能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影响市场的自发性,打破供求关系的自发调整机制等。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相对于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而言,
以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都是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为前提,考察各种商品的价
格、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与产
量决定,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产品市场的均衡
• 一个例子:
原油需求 炼油工人需求 公共汽车制造
摩托车制造
汽油
需求
公共汽
车需求
轿车
需求
汽车工
人需求
钢铁
需求
相关产品市场均衡
工人收入 企业利润 煤炭需求 钢材需求
二、经济变量的相互依存关系
• 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在现实的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变量 变动必然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到其它经济变量,最终影响到整 个经济体系的状态。
• 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反复的和多样的 ,非常复杂,现实生活中经济体系的一般 均衡只可能是一种趋势。
三、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
• 产品市场的同时均衡

各种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这种相互影响不
断传递。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要素市场的同时均衡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存在着替代或互补影响。要素市场同
时达到均衡。
•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同时均衡

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般
第八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含义与前提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与帕累托最优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含义与前提
•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 二、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和数量都有确定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 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 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研究证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 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解存在。微观经济学ຫໍສະໝຸດ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局部均衡的定义
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 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 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 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 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的定义
一般均衡论所考察的问题是:在社 会上各种产品的交易市场是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的背景下,最后各种 自发的经济活动是否趋于供求均衡?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 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 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 和生产函数已知,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 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同时达到均衡 状态,即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的定义
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 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 度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 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 件,以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笔记(第12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笔记(第12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一般均衡理论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1)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他变量和因素影响的均衡。

(2)一般均衡一般均衡分析同时决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它考虑了相关市场之间的反馈效应,即一个市场发生的变动,会引起其他市场一系列的变动,而其他市场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导致最初发生变动的市场再次发生变动。

这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就称为反馈效应。

从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每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的某商品均衡价格决定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称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而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状态就称为一般均衡。

2.2×2×2一般均衡模型2×2×2一般均衡模型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简单形式。

(1)2×2×2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设①经济体系中存在2种给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即资本K 和劳动L 。

②用这2种生产要素生产2种商品:X 和Y 。

③经济体系中只存在2个人A 和B ,作为消费者,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商品X 和Y 。

④消费者A 和B 的效用函数满足偏好的三个基本公理。

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⑤生产者C 和D 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⑥存在着劳动要素的充分就业。

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面临着相同的产品价格。

(2)2×2×2一般均衡模型的结论在这一模型中,当4个市场以一组均衡价格(X P 和Y P ,ω和r )出清时,以及当所有的经济主体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状态。

第章微观经济学的总结: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章微观经济学的总结: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16章微观经济学的总结: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6.1 复习笔记1.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1)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涵义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假定一个社会的所有各种商品、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是相互作用的,进而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2)瓦尔拉的一般均衡模型瓦尔拉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简单的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组、要素需求方程组(要素供求相等方程)、厂商供给方程组(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

由于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

通过令任何一种商品的一个单位作为货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等,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3)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①交换的一般均衡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此时也就实现了交换的一般均衡。

把满足的条件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之为分配的契约曲线。

在该曲线上任一点A、B两人的边际替代率都是相等的。

②生产的一般均衡对于有多个个人、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经济,达到均衡时要求:在生产方面,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所有商品中都相等,即。

连接埃奇沃斯盒状图中无穷多个最优均衡点所得到的一条曲线通常被称为生产的契约曲线。

在该曲线上,X、Y两种产品在生产中所使用的L和K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等的。

③生产与交换之间的一般均衡将生产契约曲线转换到以商品为坐标量的平面直角图上便可得到转换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的广袤领域中,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为我们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和社会福利的优化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视角。

一般均衡论探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中各种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试图揭示在众多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经济的状态。

想象一下,经济就像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网络,其中每个市场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比如,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等。

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这些市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当某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通过价格机制等传导到其他市场,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达到一种整体的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并非是轻易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条件。

首先,每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要相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都要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闲置和浪费。

此外,消费者的偏好、生产者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在一定时期内要保持相对稳定。

只有在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经济系统才有可能实现一般均衡。

然而,现实中的经济往往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的一般均衡状态。

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善之处。

比如,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消费者和生产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垄断力量的存在可能扭曲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外部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可能使市场无法有效地反映真实的成本和收益。

福利经济学则是在一般均衡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衡量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为了衡量社会福利,经济学家引入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其中,帕累托最优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简单来说,如果一种经济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那么这种改变就是帕累托改进。

当经济系统达到了一种状态,使得不存在任何进一步的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时,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一般均衡论 与福利经济学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均衡 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应具备的条件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社会福利函数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2
本章核心内容
由局部均衡分析过渡到一般均衡分析 讨论的问题是: 一般均衡论的对象。即在市场经济体系
n
n
PiQid PiQi(s 瓦尔拉斯定律)
i 1
i 1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13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即使在理论上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仍需 解决一个问题:实际的经济体系是否会达 到这样的一般均衡状态?
实际中现行的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则实 际经济体系会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但是如 果现行价格不等于均衡值,长时期的调整 则不能保证一般均衡体系一定成立。怎么 办?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14
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该拍卖 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够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他 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如下:首先,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家 户和厂商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需求和供给。如果所有市场 供求均一致,则他将该组价格固定下来,家户和厂商就在此 组价格上成交;如果供求不一致,则家户和厂商可以抽回自 己的申报,而不必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拍卖者则修正 自己的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
➢ 调整会一直继续下去,直到最后所有市场又都重 新达到均衡状态——新的一般均衡状态。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9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一般均衡告诉我们:每种商品的供求均 可以看成所有价格即价格体系的函数
提出问题:是否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 该价格体系上,所有商品的供求均相等?
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 就提高市场的价格,反之,就降低市场的价格。这就可保证 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接近均衡价格。如果新的提出的价 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 为止。这就是瓦尔拉斯体系中达到均衡的所谓“试探过程”。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先讨论交换的一般均衡,又 讨论了生产的一般均衡,然后提出了关于“资本积累”的一 般均衡模型,最后提出“货币和流通理论”的模型。
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和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 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 而且这种均衡解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
(b)煤市场
P1
S
D’
S
P0
P0
D
P1
D
O
Q1 Q0
Q
O
Q1 Q0 Q
20(20/c4)/15汽油市场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d梅)汽车市场
8
说明
• 一个市场的均衡被打破,会打破其他相关市场的 初始均衡,引起它们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调整。 • 所有这些市场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到最初的市场。
• 新的原油需求的变动又会引起新一轮的调整。
一般均衡: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 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5
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 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 以研究。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 是其本身的价格的函数,其它商品的价格则被 假定为不变。所得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 给曲线共同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6
一个简化的市场经济模型
原油
局部均衡
煤 汽车
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
汽油
局部均衡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7
P P1 P2 P0
O P
S’ S
D D’ Q2Q1 Q0 Q
(a)原油市场
S’
P
P1 P0
O P
S
D’ D Q0 Q1 Q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11
假定整个经济中有H个家户、K个厂商、r种产品、 n-r种要素,其价格分别为P1, , Pr ; Pr1, , Pn
通过对任一家户h在其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过程, 可求得它对每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对每种要素的供给函 数。将所有H个家户对每一种产品的需求和对每一种要 素的供给加总起来,即得到每一种产品的需求和每一种 要素的市场供给。将所有K个厂商对每一种要素的需求 和对每一种产品的供给加总起来,即得到每一种要素的 需求和每一种产品的市场供给。它们均是整个价格体系 的函数。
此乃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10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在经济学史上最先充分认 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他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 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除此之外,他还 对一般均衡的唯一性、稳定性及最优性等问题也作了探索。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12
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条件是:所有r种产品和所有 n-r种要素的市场需求和供给都相等,即:
Qid P1, , Pn Qis P1, , Pn i 1, , n
在一般均衡条件中,由于可以令一个价格作为“一 般等价物”,故只有n-1个价格需要决定;另一方面,由 于瓦尔拉斯定律,也只有n-1个独立的方程。瓦尔拉斯认 为,n-1个独立方程可以唯一地决定n-1个未知数,亦即 存在有一般均衡。实际的经济体系则被认为是通过“拍 卖人”和“试探过程”达到一般均衡状态。
中,一般均衡状态是否存在? 福利经济学的内容。即如果存在一般均
衡状态,是否具有经济效率?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3
第一节 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4
一、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 要素)市场;
15
第二节 经济效率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2020/4/15
微观经济学四 经济学院 赵红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