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激素联合前庭康复治疗与单纯激素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医药科研激素联合前庭康复治疗与单纯激素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徐倩1,王元2(1.莒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莒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临沂 276600) 摘要:目的:分析前庭神经炎采用激素联合前庭康复治疗与单纯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莒南县人民医院治疗前庭神经炎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参与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接受单纯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激素联合前庭康复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从临床疗效上看,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疗效分别为96 %、78 %,两组前庭神经炎疗效差异明显(P < 0.05) ;治疗前,两组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 评分、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VADL) 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 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三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三项评分,两组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康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 %、16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结论:与单纯激素治疗相比,前庭神经炎采用激素联合前庭康复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在很大程度加快炎症吸收,加快前庭代偿的同时,疗效明显增加,减少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其作用价值受到许多认可。
关键词:激素;前庭康复治疗;前庭神经炎;治疗效果;安全性临床上,前庭神经炎也叫作流行性眩晕,人们在胃肠道感染或者呼吸道感染后经常发生该疾病,典型症状包括自发性眼震、眩晕、呕吐以及听力衰退等症状,对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1]。
临床上,经常选择小剂量激素与抗眩晕药物联合治疗,但是临床疗效存在局限性,治疗后期仍然会产生头晕、头重脚轻以及强烈失衡感等后遗症[2]。
所以本次研究除了采用激素治疗外,还加入了前庭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中枢神经、外周平衡障碍等情况,整合各类感觉系统,修复前庭功能损伤[3]。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操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操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前庭功能康复操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前庭功能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前庭功能康复操。
结果:两种治疗模式对患者的DHI评分、SBPS评分及QOL评分均有效,但观察组的DHI评分、SBPS评分及QOL评分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结论:前庭功能康复操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前庭功能康复操;前庭功能障碍;应用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是内耳的器官之一,和半规管、耳蜗紧密相连,共同组成内耳骨迷路。
与视觉和本体感觉相互协调从而维持身体在空间适宜的位置。
其中前庭系统功能最为重要。
前庭功能障碍是指前庭功能的失平衡状态,包括前庭功能低下或丧失和前庭功能过激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很多患者出院后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锻炼,来恢复前庭功能。
因此,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积极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效果,是患者及医护人员关心的问题。
现阶段,除了依靠药物、手术治疗眩晕外,还可进行前庭功能康复操练习。
前庭功能康复操是治疗外周、中枢性眩晕及平衡障碍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式,主要是运用前庭反射和前庭脊髓反射的基本原理,依靠大脑的适应性、可塑性及代偿功能,促进平衡功能的再建立,以改善病人的主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前庭功能康复操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庭功能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
观察组45例,男24例,女21例。
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护理研究

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护理研究作者:马敏琼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甲钴胺治疗,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
结果:干观察组好于对照组。
结论:综合护理在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提升,值得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疾病,该疾病的产生与糖尿病有着直接的关联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糖尿病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况下,极易导致其他组组织器官产生病变,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变为周围神经病变,患病后,会导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为麻木刺痛、肌肉萎缩等,负面影响非常严重,应关注[1]。
本文为探讨综合护理在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甲钴胺治疗,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1例,其中,对照组中17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4-75岁的年龄范围,(57.22±1.45)岁的平均年龄;观察组中18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3-76岁的年龄范围,(57.23±1.46)岁的平均年龄。
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本研究患者均需要满足WHO中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本研究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甲钴胺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P
例数
40 40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痊愈 显效 有效
18
15
5
8
10
10
无效
2 12
总有效率 (%) 95.0 70.0
<0.05
2.2 血 糖的变化 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改善情况明显好于
对照 组(P<0 . 0 5)。详见 表 2。
表2 治疗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mmol/L, x±s)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 糖尿 病 学分 会 慢 性 并发 症 调 查 组.全国 住院 糖尿 病患
者 慢性 并发症 及相关 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J ].中国医学 科学院报, 2 0 0 9,2 4(5):4 47- 451. [2] 张国华,廖晓波,林杰,等.糖尿病性神经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临 床 荟 萃,2 0 0 3,18(21):12 47-12 4 8 . [3] 包世华.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对比[J].山 东医 药,2 0 0 9,4 9(2 0):9 6 -9 7. [4] 沈建超.甲氧氯普胺的临床新用途[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1): 40-42. [5] 李建明.丁咯地尔与肌氨肽苷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J]. 脑与 神经 疾 病 杂志,2 0 0 8,16(1):17-18 . [6] 陈红霞,张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 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 ] . 国际内分 泌 代 谢杂志,2 0 0 7,2 7(3):47- 4 9. [7] M a l a d k a r M,R a j a d h y a k s h a g,Ve n k a t a s w a m y n,e t a l . ef f i c a c y,s a f e t y,a n d t ol e r a bi l i t y of e p a l r e s t a t c o m p a r e d t o Met hylcobalamine i n patients wit h diabetic neu ropat hy[J] .i nt J Diabetes Dev Ct r ies,2009,29(1):28-34.
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作者:宋瑜王海玲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24期[摘要]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和门诊的130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对照组63例(单用甲钴胺),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81.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MCV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 < 0.05)。
治疗组F波缩短也较对照组明显。
结论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比较理想的方案以推广。
[关键词] 甲钴胺;血栓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图分类号] R7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068—0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临床治疗较棘手。
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和门诊的130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严重静脉血管性病变及严重的心、肝、肾病变。
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其中男36例,女31例。
年龄(68.55±10.7)岁,糖尿病病程(6.8±1.1)年,合并DPN病程(1.8±0.2)年;对照组63例,其中男30例,女33例。
年龄(70.80±11.4)岁,糖尿病病程(7.1±0.8)年,合并DPN病程(1.7±0.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或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与比较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 J a n u a r y 2 0 1 5 , V o 1 . 8 N 疗 以手术 为首选 , 然 而面对
突然改变 的生 活方 式 , 患者多会 产生各 种焦 虑、 消极 情绪 。心
理护 理能 够使 患者心理环境更加稳定协调 , 把 患者接受 治疗 护 理 时的心理状态调到最佳 , 为患 者创造 宽松 和谐 的治疗 氛 围。 在疾病 的全过 程中予以心理 护理干预 有利于 患者 和家属对该
5 徐启 明. 临床麻醉学 [ M] . 2版.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6 : 2 5—
2 6.
疾病 的认识 , 通过及时健康 的宣教 , 避免了患者过度的紧张 、 焦
虑, 有利于克 服患者 的消极心 态 , 坚定 了战胜疾病 的信 心。参
照 日本骨科学会评分 系统 ( J O A) 1 7分评 分标 准 …, 心理护 理 可提高 J O A评 分系统 中的生 活 自理 能力评 分 , 减 少患 者术 后 并发症的发生 。故做好椎管 内肿瘤切除患者的健康教育 , 采取 密切观察相关指征有效 的措施 , 对术 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康 复起重要作用 。
c e r v i c l a p o s t e r i o r l o n g i t u d i n l a l i g me a n t [ J 3 . S p i n e , 1 9 8 1 , 6 ( 4 ): 3 5 4—
3 6 4.
( 收稿 1 3 期: 2 0 1 4—0 9—1 5 )
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

(卫材 药业有 限公 司 ,中 国)500 ̄g肌 肉注 射 ,1次/d,连 用 10d; 经水肿 ,提高其兴奋性与促进功能恢复 ,临床多采用抗病毒药
观察组 甲钴胺注射液 500 ̄g静脉注射 ,1次,d,连用 10d,高压氧 物 、糖皮质激素 、神经营养 以及针灸 、理疗等治疗 ,但 激素冲击疗
中 图分 类号 :R745.1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672—8351(2018)02—0023-02
面神经 炎为面神经急性 非化脓性炎症 ,又称特 发性 面神经 统计学 意义 (t=5.954 ,P<O.O1)0(表 2)
麻 痹或贝尔麻痹 ,多发于冬春季节 ,可见 于不同年龄患者 ,治疗
1.3观察指标与疗效 标准 :分别于 治疗 前与治疗 10d后 ,采用 脂及神经细胞核酸合成 ,促进轴突结构蛋 白合成与轴浆转运 ,加速
NDI型神经 电生理 仪检测患侧 面神经传 导速度 (NCV),并对 两 受损神经细胞与髓鞘 的修复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治疗 面神经炎
组 临床疗 效进 行 比较 。疗效评 价采用 House—Brackmann(H—B) 效果 良好p一,可有效缓解面部麻木 、感觉异常及疼痛不适等症状 。
面神 经炎为 茎乳孔 内面 神经非特 异性炎 症所致周 围性 面
者对本研究知情 同意 ,将 94例面神经炎患者 按入院时 间先后 瘫口,病 因未 明 ,寒冷刺激 、病毒感染 、免疫 功能失调等 因素诱 发
顺序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7例 ,两组性别 、年龄 、病程 等一般 面神经水肿 、受 压 ,致 神经传导 障碍 ,晚期 出现 神经纤维 节段 性
耳 内或 下颌 角处疼痛 ,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头颅 CT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合并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t o ACE i n h i b i t o r pr ov i d e s be n e it f s a t a d v a n c e d s t a g e o f hy p e te r n s i ve
效优 于对 照组 ,观察 组治 疗后 的S B P 、DB P 、H R 均 比对 照组 治疗
d i a s t o l i c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 J ] .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 2 0 0 4 , 4 3 ( 3 ) : 6 8 6 .
7 6 48
吉 林 医学2 0 1 3 年1 2 月第 3 4 卷第 3 6 期
3 讨 论
后 相 应指 标 下 降明显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观察 组 治 疗 后心 功 能指 标L V E F 比对 照 组 治疗 后提 高 明显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义 ( P<O . 0 5)。绝 大多 数 患者 心 功能 得 到 明显 的改 善 ,只 有2 例 患 者在 服 用倍 他乐 克 后不 耐 受 ,减少 剂 量后 改 善 ,无 严重
起到重要作用 ] 。目前 已经明确了交感神经系统 ( S NS )和肾~
血 管 紧张 素一 醛 固酮 系统 ( R AA S)的病 理 机制 ,C H F 患者S NS 和R AAS 被激 活 ,体 内儿 茶 酚胺 、血 管紧 张 素 Ⅱ和醛 固 酮等 分泌 增 多 ,引起血 管 阻力增 大 ,水钠 潴 留 ,介 导心 肌重 塑等 ,明显加 重 了心脏 的前 、后 负荷 ,使 心力 衰竭 加重 。因此 临床上 治疗 C HF 的 关键 是 抑 制 心肌 重 塑 ,阻 断神 经 内分 泌 的过 度 激 活 。 随着 对 C HF 病 理机 制 的深入 研究 ,传 统 治疗 C H F 的药物 ,需 要在 抗心 肌 重 塑 、阻 断S N S 和R A AS 等 方面 给 予相 关药 物补 充 ,从 而 改善 心 功能 ,延长 和提 高患 者的生 命及 生活质 量 【 4 】 。 缬 沙坦是 具有 高效 选择性 的血 管 紧张素 Ⅱ受 体阻滞 剂 ,是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30T13:42:01.1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作者:卢明
[导读] 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甲钴胺配合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眩晕症状的缓解,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东港医院内科;江苏无锡214199)
【摘要】目的:对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取医院2014年4月~6月收治的前庭神经炎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方式的38例纳入对照组,常规训练基础上采用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8例纳入观察组,通过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冷热试验(CP)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判定。
结果:观察组治疗前DHI、CP分别为(58.4±19.6)分、(58.2±19.4)%,对照组分别为(56.9±20.8)分、(56.2±18.9)%,无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DHI与CP分别为(4.9±5.2)分、(21.9±5.8)%,对照组(6.2±2.9)分、
(27.8±7.9)%,CP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前庭神经炎临床治疗中,通过甲钴胺、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并配合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眩晕残障程度的改善,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甲钴胺;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前庭神经炎
前庭神经炎病因表现在HSV-1再感染方面,临床症状以自发性或急性眩晕为主,若未能做好疾病治疗控制工作,很容易引发其他如继发性焦虑、平衡障碍等问题。
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为主,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将糖皮质激素、甲钴胺联合使用,并辅以康复训练,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4年4月~6月期间收治的前庭神经炎76例进行研究,男39例,女37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9.4±6.4)岁,发病时间1~6d,平均(3.14±1.21)d,病变部位左侧42例、右侧34例。
纳入标准:①冷热试验下,有单侧半规管轻瘫情况;②周围性眼震特点显著;③孤立性眩晕。
排除精神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偏头痛患者、糖尿病史、糖皮质激素禁忌症以及冷热实验不配合患者。
将7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变部位等)无显著差异(P>0.05),在研究过程中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包括前庭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康复训练,同时,药物治疗中引入1m/kg强的松,坚持服用5d,并在服用期间进行补钙、补钾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甲钴胺,连续10d进行静脉推注,用量为1mg,10d后用量为1.5mg/d,采用口服方式,可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时间,一般为三个月。
治疗过程中要求配合相应的康复训练活动,通常以头部训练为主,使潜艇康复训练效果得以提升[1]。
1.3观察指标
对两个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利用DHI量表评定患者眩晕症状。
同时,利用冷热实验,保持气体灌注1min,在此基础上进行双耳不对称比(CP)的记录[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DHI变化与CP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录入WPS xls数据表,由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服从正太分布组间比较由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DHI、CP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DHI无明显差异(P>0.05),而CP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 1 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前、治疗6月后DHI与CP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前庭神经炎治愈率较高,一般被认为良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在未得到及时控制与治疗的情况下,极易有继发性不良、头部运动耐受不良以及平衡障碍等问题。
特别其中平衡障碍问题,多因外周未完全复原、中枢未完全代偿,对此要求治疗中解决平衡障碍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甲钴胺应用下,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从甲钴胺的应用机理看,其作为氰钴胺衍生物,存在形式以辅酶为主,其能够同生化甲基共同作用,对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以及核酸合成可起到极大帮助,可用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受损神经修复等方面[3]。
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DHI值在两组中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CP改善情况较为明显,充分说明甲钴胺、糖皮质激素以及康复训练共同应用下,能够帮助患者在眩晕程度上降低,可使治疗效果得以改善。
实际治疗前庭神经炎患者中,医护人员需对前庭神经炎的病理机制明确,掌握疾病知识的情况下,合理用药,将糖皮质激素、甲钴胺共同引入,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
需注意的是,对于部分眩晕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应由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陪同,避免因眩晕情况而发生不良事件。
此外,对于出院后的患者,医护人员也可适时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若仍有眩晕等不良症状,应为其做好用药或康复指导工作,或及时安排就诊,避免因治疗最佳时机被延误,影响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甲钴胺配合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眩晕症状的缓解,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杨陈丽,孙丽. 甲钴胺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174-3175+3185.
[2]唐亮. 前庭神经炎的诊疗研究新进展[J]. 微创医学,2016,11(03):375-377.
[3]崔勇,蒙翠原,吴佩娜,傅敏,陈少华. 前庭神经炎的循证治疗[J]. 循证医学,2008,08(06):342-345.
[4]郝文玮,杨静. 前庭神经炎的鉴别与治疗进展[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04):68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