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使用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作者:————————————————————————————————日期: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一、心电监护操作程序1. 准备物品。

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打开主开关。

(4)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6)选择合适的袖带,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7)设置报警限和测量时间。

3. 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 (RA) :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 (LA) :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二、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报警值的设置规范:1、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2、报警范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范围并及时调整,避免漏报及无效观察,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分≤H R≤120次/分,90mmhg≤SBP≤160mmhg,90%≤SPO2≤100%,8次/分≤R≤30次/分4、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

一般情况下,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基础上±5-20次/分实际心率值≤60次/分60-69次/分70-120次/分≥120次/分安全范围上限+20 +20 +20 +10 下限-5 -10 -20 -20(2)血压:收缩压为报警参数,在病人实际收缩压基础上±10-20mmhg 实际收缩压≤100mmhg100-160mmhg ≥160mmhg安全范围上限+20 +20 +10下限-10 -20 -20舒张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张压基础上±10-20mmhg实际舒张压≤70mmhg70-90mmhg ≥90mmhg安全范围上限+20 +20 +10 下限-10 -20 -20(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R﹥30次/分,上限酌情±5-10次/分。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的SOP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的SOP

1.目的:
建立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的标准规程,确保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的规范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的操作。

3.参考依据:
无。

4.内容:
(1)使用人员:
本科室经培训的护士或医生,能熟悉使用。

(2)组成与管理:
管理:定位放置班班交接专人管理定期检测保养
(3)使用
1)打开电源,系统会发生“嘟”声,同时报警灯以不同报警颜色各闪亮一次,大约10秒后,系统自检成功进入监护主屏。

2)检查可以使用模块的监护功能,正确连接传感器至病人。

●设置/更新病人信息
●检查参数模块报警条件
●记录或打印
3)停止心电监护时:先断传感器与病人间的连接,关闭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

关机1分钟后才能再次开机!
(4)维护与清洁
1)维护
①使用前常规检查:监护仪表面有无机械损坏,插件、外露导线和附件功能,
参数模块功能。

②每三个月由设备科维修人员检验一次。

③每6-12个月由设备科维修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清洁
①监护仪及传感器表面可用以下方法清洁:自然风干、洁净干爽的抹布擦拭、
500mmol/L或75%酒精擦拭。

②注意:严禁浸泡,不要让任何液体进入机壳;不要让清洁剂留在仪器的任何
表面。

5.附件:
无。

心电监护仪使用指南

心电监护仪使用指南

心电监护仪使用指南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监测和记录人体心脏的电活动。

它广泛应用于医院、急救车和家庭护理中,以提供准确的心脏健康数据。

本文将为您介绍心电监护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请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具备以下条件:1. 设备完好无损,电源充足;2. 连接线和电极贴片清洁无损,确保与患者皮肤接触良好;3. 心电图纸或电子显示屏的正常工作。

二、使用步骤1. 为患者确定合适的姿势,一般建议患者平躺在床上,身体舒适放松。

2. 插入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开启。

若使用电池供电,请确认电池电量充足。

3.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导联方式,常见的导联方式包括三导联、五导联、十二导联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相应导联方式。

4. 使用清洁湿布或消毒纱布清洁患者皮肤,以保证电极贴片的黏附性能。

5. 将电极贴片正确粘贴在患者的胸部、肢体等适当部位。

注意保持电极与皮肤的紧密接触,避免贴片脱落影响监护效果。

6. 调节心电监护仪的控制面板,选择合适的增益和滤波器设置,以获得清晰的心电信号。

7. 按下记录按钮开始心电监护,持续记录所需时间,记录过程中保持监护仪的稳定性。

8. 心电监护结束后,关闭设备电源并将电极贴片清理干净,做好下次使用的准备工作。

三、使用注意事项1. 操作前请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每项功能及操作要领。

2. 心电监护仪属于专用医疗设备,非专业人士请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使用。

3. 患者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应保持平静和放松,避免剧烈运动和异常呼吸等行为,以免干扰心电信号的采集。

4. 心电监护仪的接线和电极贴片应保持清洁,使用前应检查导线是否有损坏,电极贴片是否黏附良好。

5. 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人士协助处理。

6. 长时间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注意设备的散热和电量消耗情况,避免设备过热或电量不足导致监护中断。

四、心电监护数据的解读心电监护仪记录的心电图是医生判断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心电波形及其含义:1. P波:代表心房收缩的电活动,正常情况下应呈现正常形态和时间间隔。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心电监护仪可对急、危重患者的心电及其他功能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与分析,并在生理参数超出正常设定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必要的处理,是医护人员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设备。

【基本结构与功能】临床配备的心电监护系统一般由4~6台床旁监护仪和中心台、中心显示系统、彩色显示系统、热显示记录仪共同组成。

心电监护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包括:1.心电信号输入心电信号输入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临床上前者最常用。

有线通过导线及电极片将患者心电信号输入监护仪内。

该方式受干扰程度轻,心电信号真实可靠,但是要求患者必须卧床;无线方式一般常用于观察患者动态活动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即将患者皮肤接触电极的心电信号通过导线引入一个小型携带式无线心电信号发射装置盒,再通过无线电将心电信号传至心电监护仪的接收器,通过解码并放大,还原为心电波。

该方式接收信号的范围宽,不受病房条件的约束,适用于可以起床活动的患者,但是心电信号容易受外界电波的干扰出现一定的伪差。

2.显示器目前较多使用的是存储显示器,其特点是可以处理并且存储信息。

心电图显示呈规则的滑动,一旦发生短暂的异常心电图时可以冻结,随时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增强发现异常心电图信号的机会。

3.记录器目前大多数监护仪都有记录装置。

常采用热笔型记录,也有采用热阵式记录,后者记录更为清晰、完整,还可以显示文字报告以及数据记录。

4、报警装置目前先进的心电监护仪不仅只对心率低于或者高于设定的上下限值进行报警,还能对某些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归类并予报警。

5.其他附属装置先进的心电监护仪还能对呼吸频率及呼吸波、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有创血流动学、体温、血pH值以及血钾、钠、钙等电解质浓度进行持续的监测。

【工作原理】通过特定的传感系统如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来接收患者各种信息,感应患者各种生理变化,经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且放大信息,经过进一步计算和分析,最后在显示屏中的功能模块中显示出来。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标准一、定义:心电监护是病人心电活动的连续波形的监测,以准确地评估病人当时的生理状态。

为此应保证心电电缆的正常联接,这样才能获得正确测量值。

二、准备:1.安放病人前先作病人皮肤准备皮肤是不良导体,因此要获得电极和皮肤的良好接触,病人的皮肤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时,在电极安放处剃除体毛。

用肥皂和水彻底洗净皮肤(不可使用乙醚和纯酒精,因为这会增加皮肤的阻抗)。

干擦皮肤以增加组织的毛细血管血流,并除去皮肤屑和油脂。

2.在电极安放前先安上弹簧夹或揿钮。

3.把电极安放在病人身上,如使用的是不含导电膏的电极,在安放前先抹上导电膏。

4.把电极导联和病人电缆相连。

5.确认监护仪电源接通。

安放ECG监护电极的位置:五导联装置的电极安放(仅供参考)GAGGAGAGGAFFFFAFAF红色(右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右肩黄色电极(左臂)—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左肩。

黑色电极(右腿)—安放在右下腹绿色电极(左腿)—安放在左下腹。

白色电极(胸部)—安放在胸壁上(相当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为了减少误差,可将电极放在左右肩部,靠近腹部的左右侧,胸导联可放在胸部正中的左侧,要避免把电极放在上臂,否则ECG波形会变得很小。

三、心电监护仪的操作1、素质要求:仪表、态度、规范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监护仪一套(包括相关模块、导线、传感器),电极。

必要时备好清洁皮肤的用物(不能用酒精清洁皮肤)。

3、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皮肤、指(趾)甲情况。

2.评估患者血压袖带放置位置的情况(有无动静脉瘘、PICC管、外伤等) 3.评估患者周围环境、GAGGAGAGGAFFFFAFAF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4、解释: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5、各监护项目操作步骤:(一)、开机:1.将电源插头连接到电源插座上;2.按下仪器前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打开监护仪;系统自检(约10秒钟);3.监护屏幕显示,电源指示灯显示为绿色;4.将心电电极,指夹,探头及袖带等连接到病人身上的正确部位;5.输入病人基本信息,如床号、姓名、年龄等,选择好成人、儿童模式。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无计划性-2
颠倒程序一次-2
每超过30秒-1分,累计扣分
提问
5
回答错误-5
1、电极片粘贴位置:
右上 (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右下 (RL) ---右腋前线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中间 (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左上 (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下 (LL) ---左腋前线平第五肋间。
●评估监测血压的位置
●绑袖带,测血压
●评估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部位
●监测血氧饱和度
●妥善固定并有序放置各导线
●整理床单元,拉起床栏,规范处置用物
●洗手,设置报警参数(设置心率、血压、SpO2的上下限,提问心率、血压、SpO2的正常值)、导联模式,告知注意事项
●观察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血压,发现异常报告医师
未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异常-3
停用
2
取下顺序错误、未用酒精擦拭粘贴部位皮肤各-1
整理
1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未整理床单位-2
未拉起床栏-2
未整理用物-2
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未记录-2
整体评价
态度沟通
4
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欠佳-2
整体计划操作时间16分
6
整体操作不流畅-2
项目
标准分值
扣分内容
扣分
得分
操作准备
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3
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查对
6
未查对医嘱、患者、腕带及床头卡各-1.5
评估
8
未评估患者病情、皮肤情况等各-2
未解释目的、配合方法各-2

心电监护仪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样本

心电监护仪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样本

心电监护仪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样本1.目的:建立床边动态心电监护仪操作和日常维护的标准操作规程,使该项检查操作统一、规范,结果真实可靠。

2.适用范围:适用施行急救的人员。

3.责任人:专业科室医护人员4.依据:动态心电监护使用手册5.操作内容:5.1对环境的要求5.1.1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o C),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5.1.2使用交流电源的床边监护仪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Q);5.1.3放置床边监护仪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5.1.4诊察床的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

5.2准备工作5.2.1对初次接受床边监护仪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5.2.2在每次作常规床边监护仪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取仰卧位,解开上衣,暴露胸部及上下肢腕部。

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5.2.3皮肤处理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5.3严格按照床边监护仪操作手册,执行操作流程。

5.3.1ECG监护的操作5.3.1.1选择电极导联,将导联线接到ECG连接接口,并且ECG连接接口连接到本监护仪上的ECG/呼吸接口。

5.3.1.2刮除多余的毛发。

用酒精棉球为病人清洁皮肤。

避免弄皱患者皮肤,用棉球将酒精擦掉。

5.3.1.3打开电极的包装,取出电极,从电极上取下不干胶纸。

5.3.1.4先连接电极,然后将电极贴到刚才清洁过的皮肤上。

避免弄皱皮肤。

5.3.1.5电极导联具体位置如下:红色(R)、白色(RA)——右锁骨下凹黄色(L)、黑色(LA)——左锁骨下凹绿色(F)、红色(LL)——在左腋前线上的最低肋骨处5.3.1.6电极并联连接至ECG连接线上。

连接部分一一对应。

ECG连接电线连接至本监护仪上ECG/呼吸接口处。

5.3.1.7在前面板上按MENU键,调出MENU窗口。

心电监护的规范使用流程

心电监护的规范使用流程

心电监护的规范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监护之前,需要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确保心电监护仪设备正常运行,并接通电源。

•确保心电监护仪的电极贴片干净、完整,没有损坏。

•清洁患者的皮肤,确保其干燥且无污垢。

•准备好所需的导联线、胶带等辅助材料。

•确保进行心电监护的操作者熟悉相关操作流程。

2. 安装导联线将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连接到相应的导联插孔上。

根据不同的导联类型,确定正确的导联插孔并将导联线连接到相应位置。

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松动或者断开。

3. 贴附电极贴片将心电监护仪的电极贴片贴附在患者的胸部、四肢等相应位置上。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粘贴电极贴片,使其与患者的皮肤充分接触,并保证导电良好。

注意,电极贴片应贴附在肌肉平坦的区域上,避免贴附在骨头或脂肪丰盈的区域。

4. 启动心电监护仪接通心电监护仪的电源,根据设备说明书上的指示,按下开关按钮,启动心电监护仪。

确保设备正常开机,并进入监护状态。

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心电波形显示模式、增益和滤波器参数。

5. 开始心电监护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开始进行心电监护。

监护过程中,观察心电波形的变化、异常,记录相关数据。

注意,操作者需要保持专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结束心电监护心电监护结束后,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正确停止心电监护仪的工作。

首先,将导联线逐一拔出,避免过快或过力的操作。

然后,将电极贴片从患者的皮肤上缓慢、轻柔地取下,避免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刺激或伤害。

7. 清洁和储存设备心电监护结束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储存。

首先,关闭心电监护仪的电源,断开电源线。

然后,用干净柔软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设备外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注意,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清洁剂,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最后,将设备妥善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避免长时间未使用。

8. 数据处理和记录心电监护过程中生成的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

操作者可以使用相关软件或系统,将心电波形数据保存并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血压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袖带应多备,数量充足,型号齐全且消毒备用。做到专人专用。即使仪器 不足,相邻床位之间共用一台监护仪,袖带也需固定应用,测量时更换袖带接头 部分即可。可有效避免交义感染,且防止山此给患者及其亲属造成的心理上的不 适。
2.成人、儿童测量时,注意袖带、压力值的选择调节,避免混淆。
3.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过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致测圧偏低,同时会使病人不 舒适,影响病人手臂血压恢复。袖带的导管应放在肱动脉处,且导管应在中指的 延长线上。
4.手臂应和人的心脏保持平齐,血压袖带充气时应嘱病人不要讲话和活动。
5.测压时,手臂上袖带的位置应和心脏保持平齐,病人不要讲话或动弹。
6.测压手臂不宜同时用来测量体温,会影响体温数值的准确。
7.避免在输液或有恶性创伤的肢体进行测量,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 血。
8.连续监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1-2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6-8h更换监测部位一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9.为防止异味,增加舒适度,袖带应每周进行更换、清洗,有污染时随时进 行消毒处理。
实际收缩压
≤IOOmmhg
100-160nιmhg
≥160mmhg
安全围

+20
+20
+ 10
下限
-10
-2()
-20
舒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压基础上±10-2Ommhg
实际舒压
≤70mmhg
70-9OmnIhg
D9Ommhg
安全围
上限
+20
+20
+ 10
下限
-10
-2()
-20
(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1<>30次/分,上限酌情土5-10次/分。
4、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围。一般情况下,
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
(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基础上±5-20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实际心率值
≤60次/分
60-69次/分
70-120次/分
M120次/分
安全围
上限
+20
+20
+20
+ 10
下限
-5
-10
-20
-20
(2)血压:
攵缩压为报警参数,在病人实际收缩压基础上±10-2Ommhg
五、常见故障排除
1.开机无显示
故障现象:当打开仪器时,屏幕无显示,指示灯不亮;外接电源时,电池电 压低报警,然后机器自动关机;未外接电池时,电池电压低报警,然后自动关机, 即使给机器充电也无用。
检查方法:
(1)在仪器没通交流电的惜况下,检查12V电压是否偏低。该故障报警说 明电源板上输出电压检测部分检测到电压偏低,可能为电源板检测部 分出故障或电源板输出故障,也可能是后端负载电路故障引起。
10.袖带尼龙扣松懈时,应及时更换、修补。以防出现误差。
11・病人在躁动、肢体痉挛时所测值有很大误差勿过频测量。严重休克、心率 小于每分40次;大于每分200次时;所测结果需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较,结合临 床观察。
4.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
1、心电监护仪突然断电应急预案
2、心电监护仪突然黑屏应急预案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
一、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 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操作程序如下:
(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打开主开关。
(4)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6)选择合适的袖带,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7)设置报警限和测量时间。
3.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RA):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二、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报警值的设置规:
1、日的: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
2、报警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围并及时调整,避免 漏报及无效观察,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分≤HR≤120次/分,90mmhg≤SBP≤160mmhg, 90%≤SP02≤100%, 8次/分≤R≤30次/分
8、严禁关闭监护仪报警。
三、心电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
(1)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 的凹槽,插入即可
2.用7概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LI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 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3.将导联线上的衣襟夹夹在病床固定好。并叮嘱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要扯拉电 极线和导联线。
(2)有装电池时,此现象说明监护仪工作在电池供电状态且电池电量基 本用完,AC输入未正常工作。可能原因是:220V电源插座本身无电, 或保险丝烧断。
(3)未外接电池时,判断可能是充电电池坏了,或者电源板/充电控制板 故障引起电池无法充电。
排除方法:将所有连接部位连接可靠,接通交流电给仪器充电。
4.请务必连接好地线(使用三眼插头),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示起到非常重要 的作用。
3.电极片长期应用易脱落,影响准确性及监测质量。每天更换电极片及粘贴 部位;并注意皮肤的清洁、消毒。
(二)血氧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血氧探头的插头和主机面板“血氧”插孔一定要插接到位。否则有可能造 成无法采集血氧信息,不能显示血氧值及脉搏值。
(4)血氧饱和度:对于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实际血氧饱和度下降5%为报警下限, 但最低不可低于85%o
5、对于危重病人或一些特殊病人,需与经治医生共同协商报警值设置圉。
6、报警音量设置: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整报警音量,夜间酌情降低,最低不 小于2o
7、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解释必要性,禁止自行调节,消除恐惧心理。
2.要求病人指屮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屮。如果血氧 监测很长一段时间后,病人手指会感到不适,应更换另一个手指进行监护。
3.病人和医护人员也不应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而影响使用。
4.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时,阻断血流,而 此时测不出血氧,且屏幕显示“血氧探头脱落”字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