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稳定性与操控性测试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稳定性与操控性测试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于车载测试而言,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测试是保证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稳定性和操控性测试的相关内容。
一、车辆稳定性测试车辆稳定性是指车辆在不同路况下保持平衡、抗侧倾和抗滚翻的能力。
车辆稳定性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表现,包括直线行驶稳定性、高速切换稳定性和急转弯稳定性等。
1. 直线行驶稳定性测试直线行驶稳定性测试是通过模拟车辆直线行驶时的实际工况来评估车辆的稳定性能。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侧倾角、横摆角和纵向加速度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高速直线行驶时的稳定性。
2. 高速切换稳定性测试高速切换稳定性测试是模拟车辆在高速行驶中进行躲避障碍物等复杂动作时的实际工况。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横摆角、转向响应时间和侧倾角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高速切换过程中的稳定性表现。
3. 急转弯稳定性测试急转弯稳定性测试是模拟车辆进行急转弯时的实际工况。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车身侧倾、横摆角和轮胎抓地力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急转弯时的稳定性能。
二、车辆操控性测试车辆操控性是指车辆响应驾驶员操纵指令并实现预期动作的能力。
车辆操控性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车辆在各种操纵动作下的表现,包括转向响应、制动性能和加速性能等。
1. 转向响应测试转向响应测试是评估车辆在驾驶员操纵转向时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转向角度和转向力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响应表现。
2. 制动性能测试制动性能测试是评估车辆在紧急制动时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制动距离、停车稳定性和刹车时间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表现。
3. 加速性能测试加速性能测试是评估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加速能力和稳定性。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加速时间、加速度和动力输出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加速过程中的操控性能。
汽车性能与使用5-汽车操纵稳定性

5.3操纵稳定性试验
• 5.3.1路试 • (1)转向轻便性试验:10km/h蛇行(双纽线)
试验:测试转向盘最大转矩、转向盘最大作用 力、转向盘作用功。 • (2)稳态转向特性试验: (1)固定转向盘转 角,等速圆周行驶划圆试验):车速、转向盘 转角,车身横摆角速度 • (2)固定侧向加速度,测定转向盘转角、车 速、车身横摆角速度。定转向盘转角
5.1.4汽车稳态转向特性
• 同样的前轮转角,弹性车轮 由于侧偏特性,其转向半径 与刚性车轮转向半径有差别。 汽车表现出的不同的转向特 性,称为汽车稳态转向特性
,,则则2
,称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特性;
R R ,称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称汽车具有过多0 转向特性;
1 2
• 5.2.4车轮定位 • (1)主销后倾 • (2)主销后倾 • (3)车轮侧偏回正力矩 • 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轴的回正力矩,是圆周行驶时使转向车
轮恢复到直线行驶位置的主要恢复力矩。 • (4)前轮回转半径为负值
5.2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5.2.5电子控制系统 • (1)电控助力转向 • (2)四轮转向: • 同相转向; • 逆相转向 • (3)稳定控制系统 • (4)巡航控制系统
为使汽车具有合理的转向特性
• 总体布置设计中应注意重心的位置,使用中也应 注意重心的位置
• 轮胎的结构形式和气压对侧偏刚度都有较大的影 响,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轮胎的侧偏刚度大(不允 许不同类型的轮胎装在同一台汽车上)。
• 轮胎的充气压力越大其侧偏刚度也越大。故相对 某种车型而言,以上各方面应合理匹配,以确保 汽车的不足转向性,使乏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R R0
1 2
R R0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汽车的操稳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面,而且也是决定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为了保证安全行驶,汽车的操稳性受到汽车设计者很大的重视,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如何试验并评价汽车的操稳性显得极其重要。
汽车操控稳定性分为两个方面:1、操控性: 指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2、稳定性:指汽车受到外界扰动(路面扰动或阵风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一、常用试验仪器1、陀螺仪:用于汽车运动状态下测动态参数,如汽车行进方位角,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等;2、光束水准车轮定位仪:测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外倾角,车轮前束,车轮最大转角及转角差;3、车辆动态测试仪:测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汽车横向加速度与纵向加速度等运动参数;4、力矩及转角仪:测转向盘转角或力矩;5、五轮仪和磁带机等。
二、试验分类三、稳态回转试验01试验步骤1、在试验场上,用明显的颜色画出半径为15m或20m的圆周;2、接通仪器电源,使之加热到正常工作温度;3、试验开始前,汽车应以侧向加速度为3m/s²的相应车速沿画定的圆周行驶500m以使轮胎升温。
4、以最低稳定速度沿所画圆周行驶,待安装于汽车纵向对称面上的车速传感器在半圈内都能对准地面所画的圆周时,固定转向盘不动,停车并开始记录,记下各变量的零线,然后,汽车起步,缓缓连续而均匀地加速(纵向加速度不超过0·25m/s²),直至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达到6·5m/s²为止,记录整个过程。
5、试验按向左转和右转两个方向进行,每个方向试验三次。
每次试验开始时车身应处于正中央。
02评价条件1、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值An: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斜率为零的点的侧向加速度值,越大越好;2、不足转向度:按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²点的平均值计算,越小越好;3、车厢侧倾度K:按车厢侧倾角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²点的平均斜率计算,越小越好。
商用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评价结果研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7 年 3 月
仿真建立模型, 对整车操纵稳定性进行预测。但是 客观评价也存在缺点。从操纵稳定性的定义可以 看出, 操纵稳定性非常看重驾驶员在评价体系中的 作用。如抛开驾驶员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仅用试 验设备进行测量, 可能会出现客观评价结果和主观 感受不一致的情况, 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无法科学 评价车辆的性能。因此为了更全面彻底的评价车 辆的操纵稳定性, 就应该考虑驾驶员特性与车辆特 性的配合问题 , 必须引入驾驶员主观评价结果, 对操纵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1.2 操纵稳定性驾驶员主观评价方法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是驾驶员根据不 同的驾驶任务操纵车辆时, 依据操纵动作难易程度 对汽车进行评价, 即驾驶员对汽车的易操纵性所进 行的评价[4]。由于试验中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因 素存在差异, 因此, 对于同一试验对象, 不同的驾驶 员的评价结果可能各不相同, 甚至于同一驾驶员在 不同时间驾驶同一车辆, 受当时驾驶员身体条件、 驾驶环境的影响, 评价结果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 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的离散性较大。为使主 观评价真实可信, 通常要指定一组评价者, 至少需 要 20 名 , 用统计方法来获得评价结果。
第 31 卷第 1 期 2017 年 3 月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Vol. 31 No. 1 Mar. 2017
doi: 10.3969/j.issn.1008-5483.2017.01.013
商用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评价结果研究
目前国内商用车均采用正向开发的方式, 需要 在设计阶段对商用车的操纵稳定性有较为准确的 评价。但由于更为接近客户感受的操纵稳定性的 主观评价结果往往只能在完成整车试制后才能获 得, 为了提升操纵稳定性的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 观性, 并将其前置到设计阶段, 从 20 世纪 70 年代 起, 各大汽车厂商和研究单位纷纷开展各种研究工 作, 建立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之间的关系, 用客观 的试验指标来代替主观评价的感性描述。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高小清;程军【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首先,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操纵稳定性数据进行更为合理的排序.在此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理论构造了训练样本并对其进行训练,建立了具体的神经网络结构,得到操纵稳定性综合评价计分值,方便了操纵稳定性的评价.相比传统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更直观、合理的评价结果.同时,该方法可为其他大型、复杂的(试验)评价提供思路.%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vehicle handling stability evaluation.Firstly,we used fuzzy clustering method to sort the handling stability data in a more rational manner.On this basis,we used BP neural network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training samples and train them,built a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neural network,and obtained the scoring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handling stability,which made handling stability evaluation easy and 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this method can obtain more intuitive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results.At the same time,this method can provide ideas for other large-scale and complex (test) evaluation.【期刊名称】《汽车技术》【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操纵稳定性;模糊聚类分析;BP神经网络【作者】高小清;程军【作者单位】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武汉430056;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武汉4300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1;U462.3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1]。
汽车操纵稳定性实验指导书

汽车操纵稳定性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实验一汽车转向轻便性实验实验目的汽车的转向轻便性和操纵稳定性是现代汽车重要的使用性能,通过对实验了解和掌握测试系统的安装调试、基本实验方法并学会数据处理和运用理论知识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评价。
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了解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测试原理,汽车转向轻便性实验的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
测定汽车在低速大转角时的转向轻便性,与操纵稳定性其他试验项目一起,共同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采集测量变量及参数方向盘转角;方向盘力矩;方向盘直径。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测量仪器汽车方向盘转角——力矩传感器汽车操纵稳定性数据采集和分析仪2.实验车辆小型客车一辆3.标明试验路径的标桩16个。
四、实验原理测定汽车在道路上进行转向行驶时,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上的力矩和方向盘转角的变化关系评价汽车的转向操纵性能验方法和步骤1.实验准备试验场地应为干燥、平坦而清洁的水泥或柏油路面。
任意方向上的坡度不大于2%。
在试验场地上,用明显颜色画出双纽线路径(图1),双纽线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轨迹上任意点的曲率半径R为:当Ψ=0°时,双纽线顶点的曲率半径为最小值,即双纫线的最小曲率半径(m)应按试验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m)乘以倍,并圆整到比此乘积大的一个整数来确定。
并据此画出双纽线,在双纽线最宽处、顶点和中点(即结点)的路径两侧共放置16个标桩(图1)。
标桩与试验路径中心线的距离,按汽车的轴距确:定,当试验汽车轴距大于时,为车宽一半加50cm,当试验汽车轴距小于或等于2m时,为车宽一半加30cm。
图1 双纽线路径示意图2.试验方法2.1接通仪器电源,使之预热到正常工作温度。
2.2汽车以低速直线滑行,驾驶员松开方向盘,停车后,记录方向盘中间位置及方向盘力矩零线。
2.3驾驶员操纵方向盘使汽车沿双纽线路径行驶。
车速为10土1km/h。
待车速稳定后,开始记录方向盘转角及力矩,并记录(或显示)车速作为监督参数,直到汽车绕双纽线行驶满三周。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行驶稳定性评估方法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行驶稳定性评估方法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要求日益增强,车辆行驶稳定性评估方法在车辆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车载测试中常用的车辆行驶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操控稳定性测试、制动稳定性测试和悬挂系统测试。
操控稳定性测试是评估车辆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其中,车辆悬挂系统的性能对操控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测试中,可以采用路面减振器、异形减速带等不同的测试设备,模拟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状态。
同时,通过测试车辆在急转弯、紧急制动等情况下的稳定性表现,评估车辆操控性能的好坏。
此外,还可以使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来记录车辆的姿态数据,进一步分析车辆的操控性能。
制动稳定性测试是评估车辆在制动情况下的稳定性能力的重要测试项目。
在测试中,可以通过制动距离、制动力分布等参数来评估车辆的制动性能。
制动距离是指车辆从达到制动要求的速度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
通过在不同路况下进行制动测试,可以评估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制动表现,并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验证和优化。
此外,还可以使用车载测功机等设备,对车辆的制动力分布进行测试和分析,以进一步改善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悬挂系统测试对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评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悬挂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测试中,可以通过采用激振设备或者人工激振法,对车辆的悬挂系统进行激振测试,获得不同频率下的悬振特性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可以评估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悬振特性,判断悬挂系统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悬挂系统的减振器行程测试、定位力测试等手段,进一步评估车辆悬挂系统的性能。
综上所述,车载测试中的车辆行驶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操控稳定性测试、制动稳定性测试和悬挂系统测试。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有效评估车辆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为车辆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在车辆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科学有效的行驶稳定性评估方法对于提升车辆品质、提高行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在已有的文献中,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模糊评价等方法,这些方法虽 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但是存在评价结果不够客观、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客观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等方 面,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结果评估
根据主观评价标准和数据处理结果,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进行 评价。
建议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车辆设计和性能优 化提供参考。
03
试验方法的应用
车辆选择与准备
车辆选择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包括不同品牌、型号、配置和性能的车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广泛适用性 。
车辆准备
进行试验前,应对车辆进行详细检查和预处理,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安装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如GPS定位仪、速度传感器等。
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结论总结果,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进行总结, 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要点二
建议提出
针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和建议,包括优化车辆结构设计、调整悬挂系统参数、 改进驾驶辅助系统等,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驾驶 安全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 试验方法》
2023-10-29
目录
• 引言 • 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 试验方法的应用 • 试验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汽车工业的发展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要求也越 来越高,因此需要一种主观评价试验方法来评估汽车的操纵 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评价内容:Catch up是否出现及出现的强烈程度。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CTT C
• • 5.转向间隙 • 试验路面:平直路面。 • 驾驶方式:以40km/h-120km/h的速度行驶,以小角度左右转动方向盘。 • 评价内容:感觉中间位置左右无响应的角度范围,此范围应越小越好。
专业人员可以发现 挑剔用户可以发现 少数用户注意到但没有抱怨 部分用户注意到但没有抱怨 所有用户都可以发现 所有用户都反映差 所有用户都反映很差
几乎没有功能 没有功能
功能 完美 非常好
好 较好 可接受 接受边缘
差 很差 有害 非常有害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6试验结果
• 6.1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结果按附录A记录表填写。 • 6.2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和术语解释按照附录B实 施。
PPT文档演模板
舒适性主观评价结果
项目 俯仰角 受路面干扰引起的侧倾 侧倾晃动(头部摆动) 上下起伏 点头 / 后蹲 转向管柱振动 非簧载部分振动 轮胎滚动舒适性 轮胎噪声 大的冲击 小的冲击 振动吸收能力 车厢紧密性
注释
CTT C
评分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CTT •附 录 B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和术语解释 C
4.2测量车轮定位参数。
4.3检查车辆状态(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灯光、喇叭)。
4.4确认试验内容(操控性主观评价、转向性主观评价、平顺性主观评价)。
4.5确认试验条件。
4.6车手的确定(不少于三人),参与评价的车手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或经过公
• 司认可具有评价能力的人员,没有经过高级驾驶培训的人员应禁止参与评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3.试验条件
3.1试验场地 试验场地应为干燥的路面,包括普通公路、高速公路、操控跑道、动
态试验广场。
3.2试验载荷 整备质量 + 1驾驶员 + 1~2乘客;满载。
3.3试验环境 风速不大于5m/s;大气温度应在0~40度范围内。
•4.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4.1检查轮胎气压。
•
不超过±10°。
• 评价内容:中间位置的转向响应。
• 8.转向摩擦感觉
• 试验路面:平直路面。
• 驾驶方式:分别以40km/h、80km/h、120km/h或更高的速度行驶,向
•
左或向右转动方向盘,侧向加速度不超过0.4g。
• 评价内容:评价是否有摩擦的感觉。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转向主观评价
• •
1.试驻验车路/•低面速:转沥向青力或水泥路面。
• 驾驶方式:停车,发动机启动,均匀的转动方向盘至左右极限位置,
•
手刹松开;低速转向车速10km/h左右。
• 评价内容:1.转向力的大小及是否存在周期或非周期性的波动。
•
2. 极限位置是否清晰,转向力是否有大的变化。
• 2.动力转向泵噪音和方向盘振动 • 试验路面:沥青或水泥路面。 • 驾驶方式:停车,发动机启动,均匀的转动方向盘至左右极限位置。 • 评价内容:转向泵的噪声、方向盘在静止状态和转动时的振动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CTT
C
• 3.回正能力
• 试验路面:平直沥青或水泥路面。
• 驾驶方式:
• 1 原地将方向向左或向右打至极限位置,然后车辆起步加速到40km/h;
• 2 车速在20km/h到最高车速80%间变换,向左或向右转动方向盘(90°左
右),达到中高侧向加速度。
注释
评分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13
弯道中加油门表现
14
移线稳定性
15
控制准确性
16
不平路面上直线行驶能
17
破损路面弯道行驶稳定性
18
高速行驶稳定性
19
侧向风稳定性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 价试验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3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汽车。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无
• 本标准是综合LOTUS和PROTOTIPO评价标准转化而来的。
PPT文档演模板
• 价。
•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5.试验方法 5.1在评价过程中,根据每个评价项目的要求选择相应的
车速和路
面进 行评价。
5.2评分标准根据SAE评分等级进行,见表1。
•表1
分值 10 9 8 7 6 5 4 3 2 1
PPT文档演模板
基于用户角度 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都不能察觉
10
转向力线性
11
弯道中转向响应
12
响应线性
13
KICK BACK
14
转向角度
15
力的水平
16
直线行驶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CTT C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操控主观评价结果 项目
不足/过多转向 侧倾角 侧倾速度 侧倾线性 扭矩转向 俯冲-蹲伏 回正性能 转弯轮胎抓地能力 转弯稳定性 弯道制动表现 弯道驱动能力 弯道中松油门表现
• 评价内容:方向盘回到中间位置的表现,不应过快或过慢,超调量应
•
小且振荡应快速衰减。
• 4.Catch up
• 试验路面:平直沥青或水泥路面。
• 驾驶方式:1 怠速,快速向左右转动方向盘,然后逐渐增加发动机转
•
速;
•
2 二档,发动机转速在2000r/min-5000r/min之间,快速向左
•
右转动方向盘。
• 6.中间位置力感觉
• 试验路面:平直路面。
• 驾驶方式:以40km/h-120km/h的速度行驶,左右转动方向盘,转角
•
不超过±10°。
• 评价内容:中间位置的转向力感觉。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 7.中间位置响应
• 试验路面:平直路面。
• 驾驶方式:以40km/h-120km/h的速度行驶,左右转动方向盘,转角
•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附 录 A
转向主观评价结果
序号
项目
注释
1 驻车/低速转向力
2 动力转向泵噪音和方向盘振动
3 回正能力
4 CATCH UP 5 转向间隙 6 中间位置力感觉 7 中间位置响应 8 转向摩擦感觉
评分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9
力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