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护理常规
50 外科 脾心痛(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脾心痛(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主要适用于明确诊断为脾心痛(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住院患者。
一、脾心痛(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脾心痛。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ICD-10编码:K85.X05)。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考201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2)西医诊断:参考2014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发布《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指南2014年版》。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脾心痛(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常见证候:结胸里实证热毒炽盛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脾心痛(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脾心痛(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
2.征得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后。
3.排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晚期肿瘤的患者。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腹部CT、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脂肪酶,腹部B超、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钙,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CRP)胸部X 线片,心电图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核磁(MRCP),前降钙素原(PCT)、细菌培养+药敏、免疫指标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论治口服或胃管注入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结胸里实证:通里攻下、理气开郁、活血化瘀。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护理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护理发布时间:2021-10-08T08:36:22.91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4期作者:周廷陈春池[导读] 下面我将针对这些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周廷陈春池郫都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1700【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近年来我院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相关中医护理的归纳总结出: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护理主要有中药灌肠/管喂、中药外敷、针刺治疗(其中包括穴位注射)等。
下面我将针对这些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病变部位中药灌肠/管喂中药外敷针刺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指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机体内胰酶于胰腺内被激活后造成机体胰腺组织出现水肿、自身消化、出血及坏死的一种炎症反应,其发病原因常与过度饮酒、胆道感染、胆结石等因素相关,该类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急性上腹痛、呕吐、血胰酶增高、发热等临床症状[1]。
1、病变部位胰腺炎主要是由于胰液和胆汁回流到胰腺后堵塞胆管,引起胰腺自行消化,从而出现一些症状,也就是说其病变部位是胰腺。
中医将胰腺归属为脾脏,并且现代研究认为胰腺的作用主要是分泌胰液以助消化,这与中医所论脾主“升清降浊”“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相同[2]。
2、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我国以胆道疾病为常见病因,西方国家以大量饮酒引起者多见,此外还有胰管阻塞、暴饮暴食、手术与创伤、感染、内分泌代谢障碍、药物等。
中医关于AP病因病机的共识主要有:①饮食内伤。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醇酒、辛辣之品,以致脾胃受损,酿湿生热。
②七情内伤。
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等阻滞津管,导致肝胆郁滞,横逆脾胃。
③外感时邪。
六淫之邪侵袭,湿热蕴结肠腑,致使中下焦脏腑功能失常,脾胃运化失司,中焦宣泄不利,腑气不通。
④胆石、虫积、创伤[3]。
3、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常在暴饮暴食或饮酒后发生,疼痛剧烈而持续,呈钝痛、钻痛、绞痛或刀割样痛,可有阵发性加剧。
脾心痛中医诊疗方案2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重症Ⅰ型)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07版》。
①主要症状:脘腹胀满疼痛、心烦喜呕;②次要症状:寒热往来、口干渴、尿短赤;③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或弦滑。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指南2007年版》。
重症急性胰腺炎无器官功能障碍者①症状: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②体征:上腹部压痛、和/或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脐周或肋下瘀斑;③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水平升高3倍,CT或MR有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表现,同时有胰周广泛渗出、和/或胰腺坏死等改变;④APACHE II评分在8分以上,Balthazar CT分级在D级或E级,Ranson’s标准大于3项。
(二)疾病分期1.初期:自发病至一周左右。
2.进展期:发病后1周左右至2周。
3.恢复期:发病后2周左右至3周。
(三)证候诊断1.结胸里实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漠漠不欲饮,心烦喜呕等与痞满燥实坚。
2.热毒炽盛证:脘腹胀满、腹胀拒按,高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宁,肌肤发斑,舌绛苔黄,脉数。
3.气阴两虚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结胸里实证治法:通里攻下、理气开郁、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①清胰陷胸汤加减。
柴胡、黄芩、枳实、厚朴、牡丹皮、延胡索、川楝子、生大黄、芒硝、甘遂末等。
首煎200ml口服或胃管注入,二煎400ml灌肠,3~4次/日。
依照病情随证加减,并增加或减少给药次数。
并给予芒硝全腹外敷,1~2次/日。
②大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等。
首煎200ml口服或胃管注入,二煎400ml 灌肠,3~4次/日。
依照病情随证加减,并增加或减少给药次数。
同时给予芒硝全腹外敷,1~2次/日。
2.热毒炽盛证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
外科---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版)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和201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①主要症状:脘腹胀满、拒按、痞满燥实坚。
②次要症状:微热或壮热甚则出现寒热往来、口干渴、尿短赤。
③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或弦滑。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美国胰腺病协会(APA)2012年修订的《急性胰腺炎分级和分类系统》及2014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发布《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指南2014年版》。
急性胰腺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重者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或两者兼有。
临床表现为:①症状:以急性起病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②体征:上腹部压痛、和/或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脐周或肋下瘀斑③辅助检查:血尿淀粉酶水平大于正常值3倍,CT或MR有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表现,同时有胰周广泛渗出、和/或胰腺坏死等改变;④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BalthazarCT分级有助于对胰腺炎轻重度判定。
无器官功能衰竭、无局部或全身并发症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依据改良Marshall 评分系统,任何器官评分≥2分可定义存在器官功能衰竭);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或有器官功能衰竭但持续时间<24小时为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有器官功能衰竭但持续时间≥24小时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二)急性胰腺炎分期1.初期:自发病至1周左右。
2.进展期:发病后1周左右至3周。
3.恢复期:发病后3周左右至4周及以上。
(三)证候诊断1.初期a.结胸里实证:寒热往来、腹部硬满而痛,拒按,大便秘结,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舌红苔黄腻或黄厚而燥,脉沉紧。
脾心痛

脾心痛因六淫外感、内外损伤,火、食、石类痹阻,气滞血瘀或气血亏虚所致,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
2、评估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
3、社会心理状况。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执行,做好口腔护理。
2、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做好护理纪录。
(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变化及伴随症状,并详细记录。
(3)若出现休克、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左腰肋部肿胀、上腹部肿块、黄疸或脐周及两侧腰部蓝棕色瘀斑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3、临证施护(1)高热者据对卧床休息,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记录。
(2)腹痛难忍时予针刺或药物止痛。
(3)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使用通腑泄热合剂保留灌肠。
4、给药护理(1)遵医嘱按时准确给药。
(2)中药汤剂宜温服或胃管注入,注入后夹闭1-2小时。
(3)腹痛未明确诊断前,禁用或慎用麻醉、镇痛药。
5、饮食护理(1)禁食,进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2)症状缓解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忌食油腻、辛辣的食物,戒烟酒。
(3)肝郁气滞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或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马铃薯,红薯等,多食萝卜,橙子等,以理气消胀。
(4)肝胆湿热证,多饮清凉饮料,如各种果汁,多食蔬菜。
6、情志护理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三、健康指导1、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
2、生活要有规律,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六淫外袭。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戒烟酒,忌食油腻、辛辣等食物。
4、出现腹痛时,及时就医。
脾心痛健康指导手册2018.10

胰腺炎(脾心痛)健康教育手册吃出来的急腹症,莫轻视目录外科简介--01 为何会患胰腺炎--03 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什么要禁食--04 什么情况下胰腺炎要胃肠减压--05 患胰腺炎后应该怎么吃--06 胰腺炎的饮食原则--07 吃中药期间的注意事项--08 中医特色治疗--09 摩腹养生补泻--10耳穴埋豆--11 穴位贴敷--12 温灸治疗仪--13为何会患胰腺炎(脾心痛)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
胰属于脾,与胃相表里,有津管与胆、肠连通。
中医称之为“脾心痛”。
1.胆道疾病:胆管炎症、结石、胆囊水肿。
2.胰管梗塞:因结石、水肿、肿瘤或痉挛。
3.酗酒和暴饮暴食。
4.手术与损伤:胃、胆道等腹腔手术。
5.高钙血症与甲状旁腺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什么要禁食炎时,由于胰腺组织的水肿充血、变性、坏死,以及代谢产物刺激,常使胰管痉挛,胰液外流不畅,胰管压力增高,这时若进食。
必然使胰液分泌量增多,胰管压力进一步增高;使胰腺损伤加重,病情恶化。
因此胰腺炎病人要禁食。
什么情况下胰腺炎要进行胃肠减压?轻度单纯水肿型胰腺炎一船只需禁食2治疗。
对中度以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明显恶心、呕吐、腹胀时,需要进行胃肠减压,以缓解腹胀和胃液的潴留。
由于将酸性胃液及时吸出,缩短了胃液在胃内的停留,也就减少了对胰腺组织的刺激,使胰腺的分泌大减少,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患胰腺炎后应该怎么吃?1、少吃多餐,一天4-6餐,每顿不能过饱。
2、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如鱼、瘦肉、蛋白、豆腐。
3、少摄入脂肪,多食新鲜蔬菜,如菠菜、萝卜、西兰花等。
4、合并糖尿病者,则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即米、面的摄入。
遵循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和无刺激性、易消化等原则。
1.急性发作期应禁食1-3天,可静脉补充营养,以免引起对胰腺的刺激;2.缓解后可给予无脂肪低蛋白的流质,如果汁、米汤、藕粉、面汤、蜜水、番茄汁等;3.病情稳定后,可给低脂肪半流质食物,如鱼、虾、鸡、鸭、瘦肉、豆及豆制品和含维生素A、B、C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
中医护理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分析

中医护理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分析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伴有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的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大多数患者是由于胆道疾病、长期酗酒和暴饮暴食引起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总体死亡率仍高达17%左右。
急性胰腺炎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轻则导致患者胰腺水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则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胰腺出血坏死、休克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且发病率至今仍呈逐年升高趋势,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中医护理;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1中医情志护理:急性胰腺炎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身体上的疼痛及昂贵的医疗费用,难免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疑惑,将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治疗方法及于术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发现患者处于过分焦虑、恐惧的情绪中时,要对患者表示理解,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担忧,并采用音乐渲染或榜样法来疏导患者情绪,增强患者抗病信心。
2中药灌肠护理:中药灌肠的目的在于促进患者肠蠕动,解除肠麻痹。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适当将其臀部垫高,将事先准备好的大承气汤装于灌肠袋中f温度控制在40℃左右),选用16号肛管屈膝插入25 cm,将药液均匀、缓慢灌入患者肠道内,1次灌输量控制在< 150 mL. 4-6次/d。
3胃肠减压护理:当患者出现呕吐频繁或腹胀明显时,可遵医嘱行胃管置入以帮助患者胃肠减压。
首先,通过负压吸引器将患者胃内容物及气体充分吸出,以减少胰液分泌。
然后将胃管及负压引流器妥善固定好,待患者腹痛等症状好转后给予中药鼻饲,鼻饲前后均以温开水冲洗胃管,完成后夹闭胃管th,再次进行胃肠减压。
此操作期间护上要注意观察胃肠减压抽出物性状、数量及颜色,同时留意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现象。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调治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调治方法古代并无“急性胰腺炎”病名,但早就有了相似症状描述和治疗方法。
《灵枢·厥病》曰:“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
”“胃心痛”“脾心痛”都属于“厥心痛”之一,而疾病进展时出现的“心腹胀满硬痛而手不可近”“心下痛,按之石硬”以及冷汗淋漓、脉微肢厥等病象,又与中医之“结胸”类似。
因此,急性胰腺炎可归属于中医学“胃心痛”“脾心痛”“腹痛”“结胸”等范畴。
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因虫石所伤、酗酒过度,又由嗜食肥甘、饮食不节、素体亏虚等引起,以气机瘀滞、湿热蕴结、阳明腑实、瘀血阻滞为主要病机,病机关键是“气滞” “热结” “腑实”“瘀滞”。
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特色是“禁食不禁药”,2018年美国急性胰腺炎初期管理指南指出,早期开放饮食、胃肠内营养非常重要,可以保护肠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降低胰腺感染、胰周坏死及其他并发症。
早期中医干预、禁食不禁药也起到同样作用。
患者入院当天禁食,当天服用中药,经充分评估,第二天可进流食。
强烈推荐大黄及其复方的使用。
《本草纲目》记载大黄有“推陈致新、荡涤肠胃、安和五脏”的作用,单味大黄就有改善肠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改善肠麻痹、缓解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作用,还可以松弛Oddi括约肌、改善微循环,这些作用都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
经分期及辨证组成的大黄复方,因多靶点而疗效更佳、胃肠道副作用更少,因此,中医、西医的指南都在推荐使用大黄及其复方。
科学预防胰腺炎需注意以下几点:合理均衡饮食,不暴饮暴食;控制饮酒;定期体检,积极处理胆道相关疾病,如胆道结石多发者应及时治疗;及时干预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注意某些止疼药、化疗药、激素类药带来的药物损伤;建议专科医生诊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痛(急性胰腺炎)
腹痛(急性胰腺炎)是因六淫外感、内外损伤,火、食、石类痹阻,气滞血瘀或气血亏虚所致,以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腹痛,可参照本病护理。
【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证脘腹胀痛或窜痛,嗳气频作或干呕,甚或便秘,得矢气痛减,或寒热往来。
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2、脾胃实热证腹满痛拒按,痛如刀割,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或燥结、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高热或兼寒战。
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3、蛔虫上扰证持续性腹痛伴陈发性钻顶样痛,痛时汗出肢冷,通后如常,多有吐蛔、有白斑。
舌红苔白或微黄而腻,脉弦紧或弦细。
4、肝胆湿热证胁腹剧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身重倦怠,胸闷心烦,口干、口渴而饮不多。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做好口腔护理。
2、病情观察
(1)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肛门排气、排便等,做好护理记录。
(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面色、生命体征等变化及伴随症状,并详细记录。
(3)若出现休克、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左腰肋部肿胀、上腹部肿块、黄疸或脐周及两侧腰部蓝棕色瘀斑等,应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并做好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3、情志护理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4、饮食护理
(1)禁食,进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2)可以进食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忌食油腻、辛辣的食物,戒烟酒。
(3)肝郁气滞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或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马铃薯、红薯、南瓜等,多食萝卜,橙子等,以理气消胀。
(4)肝胆湿热证,多饮清凉饮料,如各种果汁,多食蔬菜。
5、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准确给药。
(2)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或胃管注入。
(3)腹痛未明确诊断时,禁用或慎用麻醉、镇痛药。
6、临床辨证(症)护理
(1)高热都绝对卧床休息,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密切
观察体温变化及记录。
(2)按医嘱给予双柏水蜜膏外敷上腹部,使用加味双柏散每次200~300g,水蜜调敷上腹部,每日2次。
(3)按医嘱中药保留灌肠:使用通腑泻热合剂保留灌肠,每次200ml,每日2次。
(4)按医嘱电针双侧足三里,疏密波、强刺激,每次30分钟,每2小时1次。
(5)腹胀明显的患者采用宽频谱灯照射,每次20分钟,每天2次。
7、并发症护理胰腺坏死: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腹痛、生命体征等变化;②若出现休克、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左腰肋部肿胀、上腹部肿块、黄疸或脐周及两侧腰部蓝棕色瘀斑等,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③做好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健康指导】
1、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
2、生活要有规律,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六淫外袭。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戒烟酒,忌食油腻、辛辣等食物。
4、如出现腹痛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