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联用思考题

合集下载

高级物理化学实验讲义-液质联用

高级物理化学实验讲义-液质联用

⾼级物理化学实验讲义-液质联⽤⾼级物理化学实验讲义实验项⽬名称:L C Q-F l e e t液质联⽤仪的原理、实验技术及应⽤姓名: 张诗群学号:130420123 指导教师:谢莉莉成绩评定:评阅教师:⽇期:2012 年6 ⽉17 ⽇⼀、实验⽬的1.掌握L C Q-F l e e t液质联⽤仪基本原理。

2.熟悉该仪器的各部分的功能,并能进⾏简单的进样操作及控制软件的使⽤。

3.初步使⽤该仪器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得到的较简单实验谱图进⾏正确的判断及归属。

⼆、实验原理1. 质谱简化流程:2. LCQ-fleet的结构⽰意图。

3. 质谱相关名词质荷⽐(m/z):以原⼦质量单位表⽰的离⼦质量与其电荷数的⽐值。

基峰:在质谱图中,指定质荷⽐范围内强度最⼤的离⼦峰称作基峰。

总离⼦流谱图(TIC):对质荷⽐(m/z)在⼀定范围内的离⼦电流总和进⾏连续检测与记录的谱图。

原⼦质量单位(u):⽤来衡量原⼦或分⼦质量的单位,它被定义为碳12原⼦质量的1/12。

4.离⼦的产⽣离⼦源类型:1.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 电喷雾电离- ⼤多数情况下是液态过程。

2.Atmospheric Pressure Photo-Ionization(APCI)⼤⽓压下化学电离-⽓相过程。

3.Atmospheric Pressure Photo-Ionization(APPI)⼤⽓压下光离⼦化-⽓相过程。

离⼦源作⽤:1.去溶剂2.真空过渡3.离⼦化4.去除⼲扰5. 电喷雾(ESI)电离过程6. ESI离⼦化特点:1. 软电离⽅式,⼀般得到分⼦离⼦峰,如M+H+,M+Na+,M-H+;2. 液态电离⽅式,流速耐受有限(<250 ul/min);3. 可在常温下进⾏,热不稳定化合物⾸选;4. 可产⽣多电荷离⼦;有利于⼤分⼦化合物(如蛋⽩和多肽)的分析;5. 适⽤于强极性化合物;6. 灵敏度⾼;7. ⼤⽓压化学离⼦化(APCI)电离过程8. ⼤⽓压化学离⼦化(APCI)电离过程通过电晕放电离⼦化⼤⽓压化学电离有三个过程:1. 在⾼压电极作⽤下,氮⽓载⽓和⽓化的液相⾊谱溶剂发⽣反应,产⽣预反应离⼦。

干货:液质联用入门帖!

干货:液质联用入门帖!

干货:液质联用入门帖!食品实验室服务关于液质联用呢,对于菜鸟来说,似乎总有说不完的点,也总有各种新的疑问冒出来。

为什么呢?因为你不通原理、仪器构造,不会举一反三。

但如何做到?这只能靠自己,师傅讲太多,你不去用仪器、拆仪器,仍白搭,所以,多学学、多用用、多想想、多拆拆就是玩转仪器的必备秘诀啦。

本帖只挑重点说,不让你错过任何一个关于液质的必备知识点。

液质联用到底是咋回事?质量分析器的类型了解LC-MS的接口也很重要1.种类及发展:1.传送带(moving belt)式的LC-MS: 目前已经停用2.热喷雾(TSP) LC-MS接口: 已经很少使用3.粒子束(PBI)4.大气压电离源(API):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电喷雾(ES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

2.各接口应用范围3.大气压电喷雾质谱应用范围两种接口各有何不同?正、负离子化模式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流量和色谱柱的选择辅助气体流量和温度的选择【这些你知道吗?】1、由于液质的流速较小(ESI一般为0.2ml/min),所以配置样品的溶剂强度不能太大,尽量小于起始比例,否则,会出现保留时间偏移等问题。

2、如果在液相上摸好的条件,注意尤其是流动相的组成要转化成合适LCMS分析的。

3、磷酸盐及其他不挥发缓冲盐在离子源会沉淀并堵塞毛细管等,要更换成可挥发的有机缓冲盐。

4、缓冲盐会导致离子抑制,因此要控制缓冲液的强度,<10mM。

5、去污剂、表面活性剂会有离子抑制现象发生,表面活性剂产生的加合物和离子簇会干扰质谱数据,因此作液质联用仪时,不要使用洗涤剂清洗玻璃器皿等容器,如果一定要用,建议超声清洗多次。

来自网友的忠告1.前处理:样品一定要干净,不管是为了质谱还是为了保护柱子,生物样品提取的好些,如果直接沉淀,一定要注意,尽量高转速12000rpm以上,低温离心,最好离2次(保险一点),转移样品也要仔细,从中间慢慢吸,有时会有漂浮物。

2.样品浓度:质谱是灵敏度很高的仪器,进样浓度一定不能太高,1-2μg/ml已经可以啦,太高的浓度对仪器来说比较容易造成残留,而且定量也会不准啦。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旨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1. 为什么在酸碱滴定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指示剂?在酸碱滴定实验中,我们使用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溶液中显示颜色变化的物质。

这是因为指示剂分子的结构会随着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颜色的改变。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滴定终点,即酸碱溶液的摩尔比例达到了化学计量比。

2. 在电化学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盐桥?在电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使用盐桥来连接两个电解池。

盐桥是由浸泡在盐水中的玻璃棒或纸条组成的。

它的作用是维持两个电解池中离子的平衡。

当电解池中的离子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正负电荷的不平衡。

盐桥通过离子的迁移来平衡这种电荷差异,使得电解池中的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3. 在溶解度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加热?在溶解度实验中,加热可以增加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从而促进溶质的溶解。

根据热力学原理,加热可以增加系统的熵,使得溶解过程更加有利。

此外,加热还可以减小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溶质的溶解度。

4. 在气体收集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水槽?在气体收集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水槽来收集气体。

这是因为水槽中的水可以起到密封容器的作用,防止气体泄漏。

另外,水槽中的水还可以使得气体在收集过程中与空气隔离,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气体发生反应。

5. 在红外光谱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KBr片?在红外光谱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KBr片来制备样品。

这是因为KBr是一种透明的无机盐,它可以将样品均匀地分散在红外光谱仪的光束中。

此外,KBr本身在红外光谱范围内没有吸收峰,不会干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

总结起来,物理化学实验中的思考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首先要确定原料药粉与辅料的质量比例,我们都知道药材是提取液体制剂时最基本的成份,它决定了所得产品的性状和纯度。

其次就是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制备方法来保证药材的提取率。

而根据各种药材不同的化学结构和特点,提出了几十种不同的制备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或综合应用,现仅介绍四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第一种为冷浸法:适于处理含淀粉、蛋白等粘性高的药材原料,可将原料药粉加入有机溶剂(丙酮、乙醇)中,密闭浸渍提取,或将固体药材直接投入有机溶剂进行提取;也可将水提取物置于盛有丙酮的容器中,静置数小时,待上层清液澄清,倾去上清液后再向其中加人定量的甲醇及乙酸,再进行重复处理,反复循环数次,至无黄色液体生成即可。

如果该混悬液较浑浊,说明处理不够充分,可过滤或者添加适当的提取剂(如醋酸铵、盐酸胍等)继续进行。

对于易吸湿潮解的药材如薄荷脑等,则必须用密封性良好的塑料袋包装,并贮存在干燥通风处。

此法除适于制备一般的提取液外,也可按下列步骤提取精制。

将预先处理好的提取物倒人具塞锥形瓶中,缓缓注入无水硫酸钠溶液并振摇,使溶解,再加人少许盐酸调节 pH=2,静置片刻,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移人分液漏斗中,收集下层沉淀物,再依次加人适量的乙醇和冰乙酸洗涤沉淀两次,将全部滤液倒人具塞试管中,加人1%-2%活性炭脱色5-10 min,再加热煮沸3-4 min,静置使活性炭层自然散开,俟分层后分别弃去上层清液和底层物,取样检查,即得薄荷脑提取液。

对温度敏感的药材如阿魏酸,宜低温操作。

第二种为煎煮法:适于处理生药有效成分或矿物类中药原料。

先将原料药研碎,再加水煎煮提取,浓缩,去渣,再加水煎煮提取,重复数次,直到浓缩液中无有效成分为止,如山楂叶总黄酮的制备。

第三种为溶剂回收法:适于处理某些有挥发性的单味中药原料。

先将原料药经加热、破碎、研磨,再放入热水浴中蒸发掉大部分水分,收集蒸发前残留的水蒸汽,烘干后用5%碳酸氢纳溶液抽提一次,回收乙醇后再加热回收,即得原料药粗品。

液质联用分析实验报告

液质联用分析实验报告

液质联用分析实验报告液质联用分析实验报告液质联用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的原理、基本构造。

2.学会运用液质联用仪检测样品,会选择合适的质谱电离源检测样品,会运用色谱对混合物中的目标物分离和定量。

3.了解、熟悉质谱基本操作技术及质谱检测器的基本组成及功能原理。

二、实验原理色谱分析是运用物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效果的一种分离技术,主要目的是对混合物中目标产物进行分离和定量的一种分析技术。

质谱是通过测定样品的质荷比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液-质谱联用(LC-MS)技术可实现样品的分离和定量分析,达到快速灵敏的效果。

(1)液质联用系统的常见部件HPLC(色谱分离)? 接口(样品引入)? 离子源(离子化)? 分析器 ? 检测器(离子检测)? 数据处理(数据采集及控制)? 色谱图; 质谱仪器构成:包括真空系统、电喷雾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及检测器。

三、仪器与试剂Waters ZQ液质联用仪(LC/MS)甲醇溶液、苯甲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四、实验内容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苯甲酸和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的质荷比,熟悉仪器的操作流程,并能从所得的质谱图中指认出相应物质对应的质荷比,能对谱图做定性的描述。

五、实验步骤1.打开仪器开关和计算机电源。

2.待仪器运转正常,打开测试软件,先用甲醇清洗柱子(在Load状态下进样,分析时在Inject状态下);3.选择分析模式(正、负离子模式),输入分析的样品名;4.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CTAB(正离子模式)CTAB: 正离子模式时在m/z?284处有强的信号峰,为CTAB?。

(2) CTAB(负离子模式)CTAB:负离子模式时在m/z?79和m/z?81处有强的信号峰,且强度为1:1,可以判断为Br?。

说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用两种模式都可以。

(3) 苯甲酸(负离子模式)苯甲酸:负离子模式时在m/z?m?苯甲酸?-m?氢?1?121处有强信号峰,为苯甲酸根离子;正离子模式时有很多杂质峰,说明苯甲酸适用负离子模式。

液质联用经验总结

液质联用经验总结

液质联用经验总结一1.酸性物质适合做负离子检测,所以流动相中偏碱较合适,促使其解离碱性物质适合做正离子检测,流动相中适当的加入酸,促使其形成正离子中性物质,流动相中适当加一些醋酸钠(或者醋酸铵),可形成加钠的正离子或者加铵的正离子加醋酸铵应该也可以啦,可以促进生成加铵的正离子2.糖苷类的物质在做FAB和esi(+)时,[M+Na]峰往往比[M+H]峰要强,此为经验,原因只是推测可能和天然产物的提取过程有关;盐类化合物如盐酸盐、硫酸盐在质谱中酸的部分一般不会出现;二羧酸盐(esi负离子模式)除了分子离子峰外,会出现连续掉44的两个峰,为失去羧酸根的离子,这三个峰非常特征,但是会受锥孔电压的影响,调低电压谱图会更漂亮。

3. 胺类物质做esi质谱时要注意进样量要少,因为很容易离子化,不易冲洗干净,会影响后面样品的测定。

像三乙胺在液质联用时不能用于调节流动相pH值。

若不慎引入三乙胺,在正离子检测时总会出现很强的102峰(三乙胺的[M+H]).4.1)质谱用水一般用娃哈哈纯净水之类的就很好了2.)质谱用甲醇和乙腈,我换用了很多个品牌,发现Merck的还是稍微好一些。

3.)Finnigan用的氮气不一定要用到液氮瓶,用普通的钢瓶气就可以了,可能还省钱些。

4).建议大家买一个好一点的手电筒和一个放大镜,手电筒用来看源里面,放大镜看你割的毛细管平整5。

质谱的基线其实跟液相的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一样,基线高的原因不外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

1)。

你选择的流动相在质谱的响应比较高,比如水相比较多的时候,噪音比较大些;还有如果盐含量比较大的时候,噪音更大些。

2)。

检测器的灵敏度越高的时候,噪音应该越高。

如果质谱的污染比较严重时,基线肯定比较高。

比如离子阱检测器,用得久了,阱中的离子就会增多,一方面降低了质谱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增加了基线噪音。

3)。

质谱的基线很多时候还跟你选择的离子宽度有关。

比如你作选择离子扫描的时候,基线就低些。

【精品】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实验含思考题

【精品】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实验含思考题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一、实验目的1、了解LC-MS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2、学习LC-MS的基本操作方法;3、掌握LC-MS的六种操作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1、液质基本原理及模式介绍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LC-MS)将应用范围极广的分离方法——液相色谱法与灵敏、专属、能提供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的质谱法结合起来,必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但是,LC是液相分离技术,而MS是在真空条件下工作的方法,因而难以相互匹配。

LC-MS经过了约30年的发展,直至采用了大气压离子化技术(Atmosphericpressureionization,API)之后,才发展成为可常规应用的重要分离分析方法。

现在,在生物、医药、化工、农业和环境等各个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组合化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工作中,LC-MS 已经成为最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质谱仪作为整套仪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常规分析模式有全扫描模式(Scan)、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

(一)全扫描模式方式(Scan):最常用的扫描方式之一,扫描的质量范围覆盖被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质量,得到的是化合物的全谱,可以用来进行谱库检索,一般用于未知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实例:(Q1=100-259m/z)(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electiveIonMonitoring,SIM):不是连续扫描某一质量范围,而是跳跃式地扫描某几个选定的质量,得到的不是化合物的全谱。

主要用于目标化合物检测和复杂混合物中杂质的定量分析。

实例:(Q1=259m/z)本实验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Q1:质量分析器;Q2:碰撞活化室;Q3:质量分析器),由于多了Q2、Q3的存在,在分析测试的模式上又多了四种选择:(三)子离子扫描模式(ProductScan):第一个质量分析器固定扫描电压,选择某一质量离子(母离子)进入碰撞室,发生碰撞解离产生碎片离子,第二个质量分析器进行全扫描,得到的所有碎片离子都是由选定的母离子产生的子离子,没有其它的干扰。

液质联用分析实讲义-2019

液质联用分析实讲义-2019

实验一液质联用分析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的原理、基本构造。

2. 了解、熟悉质谱基本操作技术及质谱检测器的基本组成及原理。

3. 了解采集方法的编辑,掌握LC各模块和QQQ采集参数优化及设置。

4. 熟悉定性分析软件,能从所得的质谱图中指认出相应物质对应的质荷比,能对谱图做定性的描述。

二、实验原理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将应用范围极广的分离方法——液相色谱法与灵敏、专属、能提供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的质谱法结合起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色谱分析是运用物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效果的一种分离技术,主要目的是对混合物中目标产物进行分离和定量的一种分析技术。

质谱是通过测定样品的质荷比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液-质谱联用(LC-MS)技术可实现样品的分离和定量分析,达到快速灵敏的效果。

2. 液质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液质联用系统包括HPLC(色谱分离)、液质接口(样品引入)、离子源(离子化)、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离子检测)和真空系统等。

本实验采用ESI离子源的三重四级杆质量分析器(如图1,Q1-质量分析器;Q2-碰撞室;Q3-质量分析器)为低分辨率质量分析器,其质量分析器由四根棒状电极组成,形成一个四极电场,该电场只允许一种质荷比的离子通过,通过四极杆的离子到达检测器被检测,其余离子则振幅不断增大,最后碰到四极杆而被吸收。

质谱仪的检测主要使用电子倍增器,由四极杆出来的离子打到高能打拿极产生电子,电子经电子倍增器产生电信号,记录不同离子的信号即得质谱。

图1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的系统结构图示意图两个四极杆在空间上串联起来,在分析测试的模式上多了以下选择:子离子扫描(Product Ion Scan):MS1 使用SIM 方式选择某一个或多个特定质荷比的母离子通过四极杆1,在碰撞池施加碰撞能量产生碎片离子,然后在四级杆2中进行扫描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较气质联用(GC-MS)和液质联用(LC-MS)。

(1)流动相区别:
液相色谱仪是以液体为流动相;气质联用仪是以气体为流动相;
所以,因流动相的差别,导致所分析的物质不同,总体而言,液相色谱仪所能够分析物质范围更广泛一些。

(2)检测器区别:
气质联用仪是在气相色谱仪后配一个质谱检测仪,合起来就叫做气质联用仪;液相
色谱仪,可以配备的检测器品种较多,但都没有质谱仪器的优点,质谱仪器能够定
性,从分子级别对所分析物质进行检测。

(3)检测对象区别:
气质联用仪是最早商品化的联用仪器,适宜分析小分子、易挥发、热稳定、能气化的化合物;液质联用主要可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不挥发性化合物分析测定;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测定;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
(4)样品解析区别:
气质联用仪用电子轰击方式(EI)得到的谱图,可与标准谱库对比;液质联用没有商品化的谱库可对比查询,只能自己建库或自己解析谱图。

2、描述大气压电喷雾电离(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的工作原理。

原理上:ESI利用离子蒸发,液相离子化;APCI利用电晕放电离子化,气相离子化。

具体:
ESI是喷雾蒸发,在蒸发过程中表面电荷密度增加,超过临界值后,离子就可以从表面蒸发出来,通过加速电压进入分析器。

电喷雾电离是最软的电离技术,通常只产生分子离子峰,因此可直接测定混合物,并可测定热不稳定的极性化合物;其易形成多电荷离子的特性可分析蛋白质和DNA
等生物大分子;通过调节离子源电压控制离子的碎裂(源内CID)测定化合物结构。

APCI是高压放电发生了质子转移而生成[M+H]+或[M-H]-离子。

大气压化学电离也是软电离技术,只产生单电荷峰,适合测定质量数小于2000Da
的弱极性的小分子化合物;适应高流量的梯度洗脱/高低水溶液变化的流动相;通
过调节离子源电压控制离子的碎裂。

通常认为电喷雾有利于分析极性大的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及其它分子量大的化合物,而APCI更适合于分析极性较小的化合物。

多电荷:APCI源不能生成一系列多电荷离子
3、空间串联多级质谱(QQQ)有哪些工作方式同时用到的全扫描(full Scan)和选择离子
检测扫描(SIM)?
子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中性丢失扫描。

4、描述液质联用质谱部分QQQ仪器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作用。

(Q:四级杆)
离子源→第一分析器→碰撞室→第二分析器→接收器
Q1 Q2 Q3
Q1:根据设定的质荷比范围扫描和选择所需的离子。

Q2:离子阱分离出某种离子,后通过碰撞诱导解离(CID)的方式变成碎片然后被测定。

Q3:用于分析在碰撞池中产生的碎片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