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翻样与算量案例(精)

合集下载

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1梁筋在钢筋的计算过程中,梁筋的计算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需要计算上部通长筋、支座钢筋、中部钢筋(腰筋、扭筋)、底筋、箍筋、拉筋、吊筋,当遇到有悬挑的时候还需要锚固长度还与非悬挑不一致,因此,需要详细了解03G-101,在此以上图为例进行说明。

1.1上部通长筋1)上部通长筋=通跨净长度+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中间楼层)2φ25=(7.2*4-0.45*2+38*0.025*1.2*2+2*38*0.025)*2说明:搭接长度以12米为定尺长度,即12m一搭接。

该工程为一级抗震,混凝土的等级为C30,锚固长度按表1-1取38d,表1-1搭接长度按照下表1-2以1.2*锚固长度取值表1-22)上部通长筋=梁总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基础层,该部分钢筋锚固到梁底)2φ25=(7.2*4-0.03*2+38*0.025*1.2*2+2*(0.7-0.03*2))*2保护层按照下表1-3取值:(在本工程中取30)表1-33)当然,有时候遇到悬挑钢筋的时候,如下图,还需要计算弯折部分的钢筋,详见国标。

1.2支座钢筋○1轴支座筋6Ф25 4/2其中2Ф25是通长的,所以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2Ф25=(1/4*(7.2-0.45-0.325) +38*0.025)*2○3轴支座筋8Ф25 4/4所以上2Ф25=(1/3*(7.2-0.325-0.325)*2+0.65)*2(相邻两跨净跨取大值)下4Ф25=(1/4*(7.2-0.325-0.325)*2+0.65)*4○4轴支座筋2Ф25/ 2Ф22所以下2Ф22=(1/4*(7.2-0.325-0.325) +0.325)*26Ф25 4/2上2Ф25=(2/3*(7.2-0.325-0.325) +0.65)*2下2Ф25=(2/4*(7.2-0.325-0.325) +0.325+1.2*38*0.025)*2 ○5轴支座钢筋同○3轴支座钢筋上2Ф25=1/3*(7.2-0.45-0.325)*2下2Ф25=1/4*(7.2-0.45-0.325)*2○6轴支座钢筋同○1轴支座钢筋8Ф25 4/4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4Ф25=(1/4*(7.2-0.45-0.325) +38*0.025)*48Ф10(2)指的是吊筋处的箍筋1.3架立钢筋○1~○34Ф12=(1/3*(7.2-0.45-0.325) +2*0.15)*4○3~○44Ф12=(1/3*(7.2-0.325-0.325) +2*0.15)*4○4~○54Ф12=(1/3*(7.2-0.325-0.325) +2*0.15)*4○5~○64Ф12=(1/3*(7.2-0.45-0.325) +2*0.15)*41.4腰筋腰筋=跨净长+搭接长度+2*15*d(当为抗扭筋时,+2*锚固长度)所以在本题目中,配G6Ф12=(7.2*4-0.45*2+2*15*0.012+1.2*34*0.012)*61.5底筋1)、当为通常筋=净跨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2)、当为本题中时,分别进行计算○1、每跨的5Ф25为通常的,所以5Ф25=(7.2*4-0.45*2+2*38*0.025*1.2+2*38*0.025)*5 ○2、○1~○33Ф25=(7.2-0.325-0.45+38*0.025+1.2*38*0.025)*3○3~○4(即不伸入支座的钢筋=净跨-2*0.1*ln1)8Ф25 3(-3)/5=3*(7.2-0.325*2-0.1*(7.2-0.325*2)*2)○4~○6其中的2Ф25=(7.2*2-0.325-0.45+1.2*38*0.025*2+38*0.025)*2 ○4~○5其中的1Ф25=7.2-0.325*2+1.2*38*0.025*21.6箍筋箍筋单长=(长+宽)*2-8*保护层+20*d(二肢箍)箍筋数量=加密区/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吊筋处增加数量箍筋单长φ10=(0.3+0.7)*2-8*0.03+20*0.01箍筋数量=(1.2+2*0.7*7)/0.1+(7.2*4+0.15*2-1.2-2*0.7*7-0.35)/0.2+8(○1~○3跨中次梁宽为250,则8φ10相当于间距为50)(1.2是图中注明的加密区范围,未注明按照规范进行计算)注:二肢箍是箍筋中最简单的类型,当出现多肢箍时,需要小心计算,多肢箍在柱箍筋中举例。

钢筋翻样与算量案例分析

钢筋翻样与算量案例分析

钢筋翻样与算量案例分析案例一某现浇混凝土梁板式楼盖,梁宽300mm,板混凝土等级为C25,板平法施工平面注写方式如图1.4-16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锚固长度取34d,板内钢筋全部采用HPB300级钢筋,板中未标注的分布筋为8@250,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取15mm,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取20mm。

要求:计算楼板钢筋量并确定其直接工程费。

(提示:不考虑马凳筋的设置,非贯通筋①和②钢筋锚入梁中的规则按图1.4-17所示板端部支座为梁的锚固构造,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计算;楼板中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缘取1/2的板钢筋间距;楼板下部HPB300级钢筋需要在钢筋端部做180°弯钩,一个弯钩的长度是6.25d。

钢筋列表和钢筋汇总表中总重量单位是kg四舍五入取整数,总重量单位是t保留小数点后面3位数字。

预算书直接工程费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

)图1.4-16 楼板钢筋集中标注图1.4-17板端部支座为梁的锚固构造【分析】LB1的集中标注内容:板厚150mm,底部贯通钢筋X向和Y向钢筋均为10,间距110mm。

下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取值为max(0.5bb,5d)=150 mm;板支座原位标注内容:①和②为板支座上部负弯矩钢筋,①钢筋:10,间距100mm,自梁中线向板内延伸长度为1800mm ;②钢筋:12,间距120mm,自梁中线向板内延伸长度为1800mm。

①和②钢筋锚入支座的规则按图1.4-17所示;已知条件中说明,板中未标注的分布筋为8@250,因此,与板上部负弯矩钢筋垂直的分布钢筋8,间距250mm。

分布筋与非贯通钢筋搭接长度是150 mm。

【解】1.计算锚固长度钢筋直径d=10锚固长度lab=34d=340mm>梁宽=300mm钢筋直径d=12锚固长度lab=34d=408mm >梁宽=300mm因此板上部①号和②号钢筋不能直锚到梁中,需要弯折15d锚入梁中。

按图示要求伸入到梁内的水平段钢筋长度≧0.6lab即可。

钢筋翻样(梁)

钢筋翻样(梁)





1、梁上部通长筋在梁跨中ln/3范围内连接。在此范围内相邻纵筋连接接头互相错开,接头面积百 分率不应大于50%。当不同直径的钢筋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按较小直径计算。绑扎接头部分箍 筋加密,间距为min(5d,100)。 2、梁下部纵筋既可在支座内锚固,也可在梁端ln/4范围内连接,梁抗震设计时应避开梁箍筋加密 区。在此范围内相邻纵筋连接接头互相错开,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非框架弧形梁下部纵筋伸入支座内长度为la。弧形梁箍筋加密区范围按梁宽度中心线展开计算, 箍筋间距按凸面度量。 4、直线非框架梁下部纵筋伸入支座内长度为las,带肋钢筋las≥ 12d;光面钢筋las≥ 15d(末端做 180°弯钩)。当梁端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las时增加弯折,弯折长度不小于5d(否则不好加工)。 5、框架梁纵筋向钢筋弯折半径为4d(6d),屋面框架梁为6d(8d),括号内为纵筋直径大于25mm 的弯折半径。 6、梁纵筋多排时,要用夹铁固定,以保证上下排纵筋的净距。夹铁直径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梁 纵筋直径,间距不大于2000mm,夹铁长度为梁宽减保护层。夹铁与马凳都属于措施钢筋,但在工 程量清单中归入工程实体
主讲:易纯清
中建三局二公司华东公司
1、梁平法图和结构说明;
2、梁构造说明; 3、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4、梁钢筋翻样小结。
根据下面例子分别对梁的平法图、结构、构造和翻样下料长度分别进行讲解! 例:已知某商务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一,共计3根。求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结构说明: (1)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2)混凝土强度为C30; (3)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 (4)非框架梁L宽为250mm,悬臂梁端部次梁宽度为200mm; (5)柱KZ1宽度为600mm; (6)次梁每侧附加箍筋3支,直径同框架梁箍筋直径。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
钢筋翻样方法是指将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反面放置或旋转,以保证钢筋表面的氧化层均匀分布,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抗锈蚀能力。

下面给出两种钢筋翻样的实例:
1. 线式钢筋翻样法:
a. 首先,将钢筋从堆放区域取出;
b. 按照需要进行钢筋的盘根排列,保持钢筋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c. 将钢筋放入具备反面放置条件的场地上,确保钢筋相对平整且不交叉;
d. 定期观察钢筋表面氧化层的分布情况,根据需要进行翻样操作。

翻样时,可以使用起重设备或人力将钢筋翻转,确保每根钢筋的表面都能均匀暴露在空气中。

2. 斜型钢筋翻样法:
a. 钢筋从堆放区域取出后,根据需要对钢筋进行盘根排列;
b. 将钢筋放入具备一定坡度的场地上,并确保钢筋相对平整不交叉;
c. 钢筋表面的氧化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均匀分布在钢筋表面。

在使用时,将钢筋从场地取出,使原来朝上的一面朝下放置,并确保钢筋相对平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钢筋翻样时,必须小心操作,避免钢筋的损坏或交叉错乱,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梁筋翻样计算方法

梁筋翻样计算方法

梁筋翻样计算方法说实话梁筋翻样计算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开始就只想着按照图纸上的长度直接来,结果发现完全不行。

比如说梁的纵筋,那可不是简单的画多长就是多长。

梁有锚固这一说,就像咱们把东西要固定在墙上,得有个牢固的连接部分一样。

这个锚固长度就不能瞎猜,要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这些因素。

我有一次没搞清楚这些,计算出来的纵筋长度那可就差得太远了。

后来又试着像搭积木一样去分析梁筋的结构。

对于梁的箍筋计算就更复杂了。

首先你得知道梁的截面尺寸,然后要算这个箍的周长。

可这个周长也是有讲究的,它里面的弯钩就很有说道。

我试过好多方法去确定弯钩的长度,有的时候按照规范里最基础的数值计算,但是在实际工程情况里又感觉不太对。

像有些时候遇到悬挑梁的梁筋计算,那就更迷糊了。

悬挑梁顶端的钢筋是要进行特殊处理的,我刚开始总是忘记这一点,以为和平常的梁钢筋一样计算就好。

其实它要承受更大的拉力,钢筋的配置和长度计算都有特殊的规定。

我折腾了好久才知道要加大顶部纵筋的配筋率,长度也要满足一定的悬挑比例要求。

对于梁筋翻样计算,一定要熟悉各种标准规范这个基础。

然后可以从最简单的梁构件开始计算练习。

比如说一个矩形截面、受力简单的梁,把它的纵筋、箍筋、腰筋等一个个的计算弄透彻了,再慢慢过渡到复杂的梁结构计算。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计算过程中每完成一步就核对一遍。

这就像咱们走路,时不时得看看有没有走错路。

不然等你把整根梁筋计算完了,发现前面有个小地方错了,那就全都白干了。

而且在实际计算的时候,要结合施工的工艺情况,如果施工里有特殊的做法,也会对梁筋计算产生影响的。

我总觉得在梁筋翻样计算这个事情上是不断学习和重新认知的过程。

我现在也还不能说自己完全精通,有时候遇到一些新颖的梁结构或者多种规范混合的情况还是有点心虚。

不过多实践多犯错才能让自己越来越熟练。

就像咱们做饭,最初总是手忙脚乱盐放多放少都不知道,做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熟能生巧了。

钢筋翻样(精)

钢筋翻样(精)

以下是我对钢筋计算的一些小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含实例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含实例

第3章梁钢筋工程量计算第一节梁的平面表示方法一、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如图3.1图3.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意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二、截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1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图4.1中的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3.2。

图3.2 截面注写方式示意图三、梁的集中标注内容(1)梁的编号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梁,平法图集将梁归类如下,且表3.1表3.1 梁的分类与编号注: (XXA)为一端悬眺;(XXB)为两端最挑,悬挑不计人跨数。

比如: KL2(2A)表示第2号框架梁,2跨,一端悬挑;L9 (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2)梁截面梁编号后面紧跟着的是梁的截面,一般用"截面宽×截面高"表示,如: 300 ×650表示梁的截面宽为300mm,截面高为650mm。

(3)箍筋的表示方法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等内容。

比如:φ10@100/200 (4),表示箍筋为HPB235一级钢筋,直径为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13φ10@ 150/200(2),表示箍筋为HPB235一级钢筋,直径为10mm;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mm;梁的中部间距为200mm,四肢箍。

18φ12@ 150(4)/200(2),表示箍筋为HPB235一级钢筋,直径为12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mm,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mm,双肢箍。

(4)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的表示方法1)如果只有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通长筋,则在集中标注只表示上部通长筋。

梁钢筋算量例题及解析

梁钢筋算量例题及解析

梁钢筋算量例题及解析一、梁钢筋算量例题(一)例题咱就说有这么一个简单的梁啊,梁的长度是6米,截面尺寸是300mm×500mm(宽×高)。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C30,抗震等级为二级。

梁的纵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

梁的上部纵筋是2根直径为20mm的钢筋,下部纵筋是3根直径为22mm的钢筋,箍筋是直径为8mm的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

那咱来算算这个梁的钢筋量。

(二)纵筋计算1. 上部纵筋纵筋长度计算呢,咱得考虑锚固长度。

对于HRB400钢筋,在C30混凝土、二级抗震等级下,锚固长度是按公式算的,这个公式有点复杂,不过咱们就按照规范来,锚固长度LaE取35d(d为钢筋直径)。

那20mm直径的钢筋,锚固长度就是35×20 = 700mm。

纵筋长度 = 梁长+ 2×锚固长度= 6000 + 2×700 = 7400mm。

2. 下部纵筋同样的道理,22mm直径的钢筋,锚固长度LaE = 35×22 = 770mm。

纵筋长度= 6000 + 2×770 = 7540mm。

纵筋重量计算呢,按照公式,重量 = 钢筋长度×每米重量。

每米重量可以查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20mm的钢筋每米重量是2.47kg/m,直径22mm的钢筋每米重量是2.98kg/m。

上部纵筋重量= 7400×2.47÷1000 = 18.278kg(保留三位小数)。

下部纵筋重量= 7540×2.98÷1000 = 22.469kg(保留三位小数)。

(三)箍筋计算1. 加密区长度按照规范,二级抗震等级下,加密区长度为梁高的 1.5倍且大于等于500mm。

梁高500mm,1.5×500 = 750mm,所以加密区长度取750mm。

2. 加密区箍筋数量加密区箍筋数量=(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案例一:单跨楼层框架梁钢筋计算【已知条件】KL5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所在环境类别为一级,抗震等级为一级,两侧柱截面尺寸分别为600×600和500×500。

如图5.27示。

【要求】计算该KL5中的所有钢筋。

图5.27 KL5平法标注内容【解析】KL5有一跨,上部只有一排,是4根直径是16mm 的贯通钢筋,在左右两端支座锚固。

下部也只有4根直径是16mm 的钢筋伸入端支座锚固。

箍筋为双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 ,加密区间为max(2h b ,500mm)。

【计算过程】 1.计算净跨mm l n 515030025057001=--=2.锚固长度mm d 16= mm l aE 5401615.143.130014.0=⨯⨯⨯= 右端支座54057030600>=-=-c h c 因此,右支座处钢筋采用直锚左端支座54047030500<=-=-c h c 因此,左支座处钢筋采用弯锚,弯折长度mm d 240161515=⨯=3.纵筋长度计算,如图5.28示4.箍筋计算()mm d d 2.959.175,9.11m ax =+单根箍筋长度()mm 4.165422.95466266=⨯++=③ 一级抗震等级,箍筋加密区范围为: ()mm h b 1000500,2max =箍筋根根数4211502000515021100501000=⎪⎭⎫ ⎝⎛--+⨯⎪⎭⎫⎝⎛+-= 5.框架梁钢筋翻样图图5.28 KL5钢筋翻样图6.钢筋列表7.钢筋材料汇总表案例二:两跨楼层框架梁钢筋计算实例【已知条件】如图5.29示,KL1采用混凝土等级C30,环境类别一类, 抗震等级一级, 柱截面尺寸600×600。

【要求】计算该KL1中的所有钢筋。

图5.29 KL1平法标注内容【解析】由已知可知:框架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 ,柱的保护层度为30mm 。

KL1有两跨,上部有2根直径是20mm 的贯通钢筋,只有一排钢筋,第一跨左端有2根直径是16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本跨净跨的1/3,右端有2根直径是22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相临两跨净跨较大值的1/3;第二跨左端有2根直径是16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本跨净跨的1/3,右端有2根直径是22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本跨净跨的1/3。

中部有2根直径是14mm 的受扭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是15d 。

左右两侧各1根,端支座锚固构造要求同下部受力钢筋。

下部钢筋只有一排,4根HRB335钢筋,直径20mm 伸入端支座锚固。

箍筋为双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 ,加密区间为max(2h b ,500)。

由于在实际工程中,箍筋布置时,应满足其间距要求,所以,为考虑其实际布置间距,计算箍筋根数时,遇到小数时,进位取整。

拉筋根数计算也执行此原则。

其他例题也同理,不再赘述。

【计算过程】 1.计算净跨mm l n 5400230060001=⨯-=mm l n 180031= mm l n 6000230066002=⨯-= mm ln 200032=2.锚固长度mm c h c 57030600=-=-时当20=d mm mm >l aE 5706762015.143.130014.0=⨯⨯⨯= 端支座处钢筋采用弯锚形式,mm d 300201515=⨯=时当22=d mm mm >l aE 5707432215.143.130014.0=⨯⨯⨯= 端支座处钢筋采用弯锚形式,mm d 330221515=⨯= 时当14=d mm mm <l aE 5704731415.143.130014.0=⨯⨯⨯= 端支座处钢筋采用直锚形式,锚固长度c h c -=570mm 时当16=d mm mm <l aE 5705401615.143.130014.0=⨯⨯⨯= 端支座处钢筋采用直锚形式,锚固长度c h c -=570mm 3.纵筋长度计算,如图5.30示 4.箍筋计算箍筋弯钩长度为:()()mm d d d 1199.17.109.11m ax 9.175,9.11m ax =+⨯=+ 箍筋长度计算:()mm 191821192570270=⨯+⨯+=箍筋长度 箍筋根数计算:()()mm h b 1200500,6002m ax 500,2m ax =⨯==加密区长度根第一跨箍筋根数5211502400640021100501200=⎪⎭⎫⎝⎛--+⨯⎪⎭⎫ ⎝⎛+-=根第二跨箍筋根数4911502400600021100501200=⎪⎭⎫⎝⎛--+⨯⎪⎭⎫ ⎝⎛+-=箍筋总根数为:52+49=101根 5.拉筋计算拉筋间距为箍筋非加密间距的2倍,拉筋直径当梁宽不大于350mm ,拉筋直径d=6mm 。

拉筋弯钩长度=()()mm d d 4.8669.175,69.119.175,9.11m ax =⨯+⨯=+mm 8.45424.86282=⨯+=拉筋长度根拉筋根数40121505025400121505026000=+⨯⨯-++⨯⨯-=6.框架梁钢筋翻样图图5.30 KL1钢筋翻样图7.钢筋列表8.钢筋材料汇总表案例三:三跨楼层框架梁钢筋计算实例【已知条件】KL8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抗震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试计算该KL 内的全部钢筋。

如图5.31示。

【要求】计算该KL8中的所有钢筋。

图5.31 KL8平法标注内容【解析】KL8有三跨,上部钢筋只有一排,有2根直径是20mm 的贯通钢筋;第一跨左端有2根直径是25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本跨净跨的1/3,右端有2根直径是25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相临两跨净跨较大值的1/3;第二跨为短跨,所以,2根直径是25mm 钢筋在第二跨通跨布置,并和左右端第一跨和第三跨的有2根直径是25mm 的非贯通钢筋连通;第三跨左端有2根直径是25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相临两跨净跨较大值的1/3,右端有2根直径是25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本跨净跨的1/3。

中部有2根直径是14mm 的构造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是15d 。

下部钢筋有一排,第一跨有2根直径是22mm 和2根直径是20mm 的钢筋,其中2根直径为22mm 的钢筋在角部设置,20mm 的钢筋在中部设置;第二跨为短跨,有4根直径是16mm 钢筋;第三跨有4根直径是25mm 的钢筋。

下部钢筋在端支座锚固为弯锚,伸入中间支座的取值为()aE c l d h ,55.0max +,由于各跨钢筋直径均不同,所以,下部没有贯通钢筋。

箍筋为双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 ,抗震等级为二级,加密区间为()500,5.1max b h 。

【计算过程】 1.计算净跨mm l n 630060069001=-=mm l n 210031= mm l n 320060038002=-=mm l n 690060075003=-= mm l n 230033= 2.锚固长度d=16mm mm l aE 54015.11643.130014.0=⨯⨯⨯=钢筋在中间支座的直锚长度应满足: ()mm l d h aE c 540,55.0m ax =+d=20mm mm l aE 67615.12043.130014.0=⨯⨯⨯=>mm c h c 57030600=-=-,端支座处钢筋应采用弯锚,弯折15d=15×20=300mm ,钢筋在中间支座的直锚长度应满足:()mm l d h aE c 676,55.0m ax =+d=22mm mm l aE 74315.12243.130014.0=⨯⨯⨯=<mm c h c 57030600=-=-,端支座处钢筋应采用弯锚,弯折mm d 330221515=⨯=,钢筋在中间支座的直锚长度应满足:()mm l d h aE c 743,55.0m ax =+d=25mm mm l aE 84415.12543.130014.0=⨯⨯⨯=<mm c h c 57030600=-=-,端支座处钢筋应采用弯锚,弯折mm d 375251515=⨯=,钢筋在中间支座的直锚长度应满足:()mm l d h aE c 844,55.0m ax =+3.纵筋长度计算,如图5.32示4.箍筋计算()()mm d d 2.9589.175,89.119.175,9.11m ax =⨯+⨯=+()mm 4.185422.95566266=⨯++=箍筋⑩长度加密区间()mm h b 900500,5.1m ax =根根数148110018006900211005090011501800320021100509001150180063002110050900=⎪⎭⎫⎝⎛--+⨯⎪⎭⎫ ⎝⎛+-+⎪⎭⎫ ⎝⎛--+⨯⎪⎭⎫ ⎝⎛+-+⎪⎭⎫ ⎝⎛--+⨯⎪⎭⎫ ⎝⎛+-= 5.拉筋计算mm 300=梁宽<350mm ,拉筋直径d=6mm拉筋的弯钩长度=()()mm d d 4.8669.175,69.119.175,9.11m ax =⨯+⨯=+ mm 8.45024.86278=⨯+=拉筋长度根根数58121501006900121501003200121501006300=+⨯-++⨯-++⨯-=6.框架梁钢筋翻样图图5.32 KL8钢筋翻样图7.钢筋列表8.钢筋材料汇总表案例四:带悬挑框架梁钢筋计算实例【已知条件】KL4共3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抗震等级为一级,环境类别一类。

如图5.33示。

【要求】计算梁内全部钢筋。

图5.33 KL4平法标注内容【解析】KL4有三跨且一端带悬挑。

上部钢筋有两排,其中有2根直径是22mm 的贯通钢筋。

第一跨中,第一排有2根直径是22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相临两跨净跨较大值的1/3;第二排有2根直径是22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相临两跨净跨较大值的1/4;第二跨4根直径是22mm 的钢筋均贯通,其中包含两根贯通钢筋;第三跨中,第一排有2根直径是22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相临两跨净跨较大值的1/3;第二排有2根直径是22mm 的非贯通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是相临两跨净跨较大值的1/4;悬挑板第一排钢筋在端头弯12d, 第二排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是悬挑板净跨的3/4。

下部钢筋有两排,全部伸入支座。

伸入支座的取值为()aE c l d h ,55.0max +,悬挑板端伸入支座的取值为12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