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人参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人参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人参1.2 汉语拼音:Renshen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三氯甲烷、水、正丁醇、氨水、甲醇、人参对照药材、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f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α-BHC对照品、β-BHC对照品、γ-BHC对照品、δ-BHC对照品、pp’-DDE对照品、pp’-DDD对照品、op’-DDT对照品、pp’-DDT对照品、五氯硝基苯对照品、六氯苯对照品、七氯对照品、环氧七氯对照品、艾氏剂对照品、顺式氯丹对照品、反式氯丹对照品、氧化氯丹对照品、乙酸乙酯、硫酸、乙醇、乙腈。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超声波清洗器、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三用紫外分析仪、恒温鼓风干燥箱、马福炉、索氏提取器、水浴锅。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 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 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人参皂甙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f对照品及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 : 40 : 22 : 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人参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人参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品名:1.1中文名:人参1.2汉语拼音:Renshen2代码:3取样文件编号:4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

6质量标准:人页7检验操作规程:7.1试药与试剂:三氯甲烷、水、正丁醇、氨水、甲醇、人参对照药材、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f对照品、人参皂苷Rg1 对照品、乙酸乙酯、硫酸、乙醇、乙月青。

7.2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烘箱、超声波清洗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人参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光灯、马福炉、索氏提取器、水浴锅、二氧化硫测定仪。

7.3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鉴别:7.4.1取本品制片置10X 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人参皂甙R 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f对照品及人参皂苷R 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6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7.5检查:7.5.1水分不得过11.0% (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5.0% (附录17)。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碑、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1 mg/kg;碑不得过2 mg/kg;汞不得过0.2 mg/kg;铜不得过20 mg/kg。

《人参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农药使用规范》编制说明

《人参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农药使用规范》编制说明

吉林省地方标准《人参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农药使用规范》编制说明(送审稿)吉林农业大学,抚松县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1月18日DB22ICS :备案号:吉林省地方标准《人参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农药使用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2010年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关于下达2010年度(吉质监标函[2010]264号),吉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由吉林农业大学组织实施《人参生产农药使用规则》(计划编号1007 0)地方标准的制定。

二、标准编制的目的制定我省人参安全优质生产的用药规范,使人参病虫害的防治有标准可依,人参病虫害的防治药剂使用规范化,提高我省人参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使人参上的农药残留降到最低,农药残留符合出口要求,提高人参产品的质量。

最终实现我省人参安全优质生产,提升我国人参产品质量和人参生产产业化水平,从而改善和提高我省人参国际信誉,增强我省人参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我省人参扩大出口,提高人参产值。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一)本标准按照GB/T1.1-201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标准内容。

(二)根据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人参农药使用标准及残留检测技术研究》(20090903)及吉林省2010年人参专项基金《人参农药使用标准》科研成果,汇集抚松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试验成果及各位参编人员多年的人参病虫害的防治经验,不断总结,归纳完善,形成本用药规范。

四、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一)调研示范阶段 2010年1月~2010年12月该标准立项后,标准起草小组立即着手进行有关人参农药使用方面的省内外调研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查新工作。

在大量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有关技术资料,并按制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起草人员结合相关的成果,将最新的研究数据写入标准,为科学制定标准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起草阶段 2010年1月~2010年12月起草人员认真查阅了标准制定的有关文件,通过参加标准撰写培训,对标准的格式、内容、术语表达方式等进行了深入学习,严格遵循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所规定的标准编写要求和格式起草了“人参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农药使用规范”。

人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人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式中:M—平均尘埃粒子数,即洁净区(室)平均尘埃粒子数(每立方米)。
AL—某一采样点的平均尘埃粒子数(每立方米)。
L—某一洁净区(室)内的总采样点数。
标准误差:SE={[(A1—M)2+(A2—M)2+…+(Ai—M)2]/L(L—1)}1/2
式中:SE—平均值均值的标准误差(每立方米)。
(7)采样点的位置应离地0.7—1.0米左右,关键设备、工作活动范围处应增加采样次数。
(8)测试过程中认真填写监测记录。
第2页共2页
4、将各测得值作如下计算:
A=(C1+C2+…+CN)/N
式中:A—某一采样点的平均尘埃粒子数(每立方米)。
CI—某一采样点的尘埃粒子数(每立方米)。
N—某一采样点上的采样次数。
(3)非单向流洁净区(室),监测应在净化系统正常运行30分钟后开始。
(4)洁净区(室)内装末端高效过滤器的净化系统只需在工作区设采样点。
(5)采样点布置应均匀,避免局部区域过于集中,按照洁净区(室)面积大小确定最少采样点数目,在满足最少采样点数目的同时,还应满足最少采样量。
(6)对于任何小的洁净面积采样点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1个,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2、中心化验室接通知后,与车间讨论确定具体监测时间,安排好监测工作,确保监测工作如期完成,如不能按期完成监测,应由室主任填写“分析/评价延迟报告书”,经质量部负责人批准后,予以重新安排。
3、监测用仪器为尘埃粒子计数器,一般采用静态测试。静态测试指在洁净区(室)净化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区(室)内无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人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人参生产工艺规程

人参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 目的:建立人参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人参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饮片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15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人参5.1.2规格:薄片5.1.3性状:人参片本品呈圆形或类圆形薄片。

外表皮灰黄色。

切面淡黄白色或类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性裂隙。

体轻,质脆。

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5.1.4企业内部代码:5.1.5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

归脾、肺、心、肾经。

5.1.6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5.1.7用法与用量:3~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5.1.8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无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 人参生产工艺流程图:6.2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 6.2.1领料6.2.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人参原料。

6.2.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药材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2.2净制:6.2.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

将净人参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人参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人参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范围及责任1.1、目的:建立人参饮片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1.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人参炮制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1.3、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品名:人参汉语拼音:Renshen2.2药材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

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

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2.3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2.4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

归脾、肺、心、肾经。

2.5性状: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

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出。

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

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或主根多与根茎近等长或较短,呈圆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长1~6cm。

表面灰黄色,具纵皱纹,上部或中下部有环纹。

支根多为2~3条,须根少而细长,清晰不乱,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

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

不定根较细,多下垂。

2.6商品名:人参2.7 等级/规格:统2.8 包装规格:聚乙烯袋装, 250g/500g/袋。

2.9 复验期:暂定12个月。

2.10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人参病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人参病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消毒 ; 对当年播 种的人参 田块 , 9 % 用 8 恶霉灵 10 50倍液进行畦 面喷洒消毒 。
参地充分熟化 , 减少病菌来源及土壤 中的还原性金属离子 。 1 施肥 人参施 用的有机 粪肥 必须充分发酵腐熟 , 施 . 3 并撒
均匀 。有机化肥一定要适量 , 尤其氮肥 不能过多 , 并适 当施 用
磷、 钾肥 。
1 . 4荫棚 荫棚能调 节光照 、 温度和水 分 , 避免光照 不足或 光照 过强 、 土温和气温过 高 、 土壤 水分过大和 参叶 淋雨 。最好 采用透 光棚 ( 干旱地 区 可采 用双透 棚 )保 证不漏 雨 、 潲 较 , 不
雨。
23 .. 参 出苗后 管理 用 5 %多菌灵 40倍液 ,或 5%敌 3人 0 0 5 克松 10 00—1 0 倍 液浇灌床面 , m2 50 每 用量为 4~5 g 需渗入 k,
随便乱丢 , 严防扩 散蔓延 ; 参床 、 业道和 参园 周围的 杂 清除 作 草、 枯枝落叶和其他 杂物 , 减少病菌的初 侵染源和 中间寄主 。
1 . 7越冬防寒 用落叶和稻 草在床面 上覆盖 6 c ( ~8m 也可
7 %好速 净 、8 多米尔一 锰锌 、7 杀得 四种 混 合药 剂 5 5 %雷 7 %可 8 0 0 0倍液 , 0 ~10 每隔 2 ~3周喷一次 , 也可用 上述两种 配方交
2 . 3土壤 消毒
物检疫 、 消除病原 、 利用高效低残 留农药防止病 菌侵染 、 扩展 、
蔓延等措施 , 能取得较好 的防治效果。
1 业技 术 措 施 . 农
1 . 1选地 选择 地势高 、 背风 向阳 、 下水位低 、 地 没有“ 串皮
水 ”土质肥沃疏松 、 、 保水保肥 、 通气透水 、 排水 良好 的地块 。 1 . 2整地 一定要隔年整地 , 精细作业 , 清除残根和枯枝 , 使

人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可编辑)

人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可编辑)

人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人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SOP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参优质高产指标栽培的适宜区域优良品种种子处理育苗移栽苗期田间管理和移栽后田间管理采收等人参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所属的长白县人参种植场的栽培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版GB3095-96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5084-92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15618-95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5171-155176-95国家人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GB6941-6942-86国家人参种子种苗质量标准GB6943-86国家人参田间调查记载方法3 优质高产指标31 产量指标五六年生作货参32kgm2以上优质品率达80以上32 质量指标合格品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达到2000年药典规定标准4 产地环境在进行人参选地时应先由本公司质量管理部和生产技术部对所选择的参地按如下的选地标准进行考查和检验然后上报公司董事会经研究同意后方能进行人参的种植41 适宜区域在长白山的东南部人参种植区即北纬40°~48°东经117°~137°的区域内此区域内的长白山森林地带年平均气温25~42℃1月平均气温-18℃7~8月平均气温20~21℃年降雨量800~1 000mm7~8月降水量为400mm无霜期100~140天年有效积温2450~2600℃年日照数2330~2600h气候凉爽雨量充足生长季节昼夜温差大冬季降雪量大的地域42 产地条件com 应远离城镇交通要道工业污染区选择的地域应当有很好的人文状况经济状况以及交通供水动力通讯治安等com 植被应选择以柞Quercus sp椴Tilia sp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林下间生榛Corylus sp杏条等小灌木不间生龙芽楤木Aralia madshurica空心柳Salix sp三棱草Carex sp塔头草的为最好林地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活黄土层厚的腐殖土油砂土均可生有杨树桦树柳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不宜选用特别是此类林下又间生空心柳龙芽楤木三棱草塔头草等的地块不适合栽培人参com 土壤质地栽参土壤以棕色森林土又叫山地灰化土灰棕壤暗棕壤为宜要求腐殖土层厚度8~12cm活黄土层厚度5~8cm水气固三相比为121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通透性较强质地松散容重为06~08孔隙度为70~80腐殖质含量为35~115碳氮比为10~13pH55~65每百克土中含水溶性氮125~145mg五氧化二磷15~3mg氧化钾15~18mgcom 地势地势状况可因地而异岗平地坡地均可栽参在小气候寒冷的区域栽参由于温度低应选用南坡在干旱的区域栽参可利用山间谷地坡地栽参的坡度在15°内为宜目前的经验认为一般情况下以选东南北三个坡向为宜不宜选择西坡栽培43 环境质量com 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二级以上标准com 大气环境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GB3095-96二级以上标准com 土壤质量达到国家质量GB15618-95二级以上标准有关环境控制的指标见如下表12344 社会条件在保证人参生长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下选择的地域应当有很好的人文状况经济状况以及交通供水动力通讯治安等表1 栽参地环境的大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项目指标日平均 1h平均二氧化硫SO2mgm3 ≤015 050 氮氧化物NOxmgm3 ≤010 015 总悬浮微粒TSPmgm3 ≤030 ~~氟化物F ≤7μgm3 20μgm3 18μg dm2·d挂片法注日平均是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h平均是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一般采样方法是连续采样三天一日三次晨午夕各一次氟化物采样可用动力采样滤膜法或用石灰滤纸挂片法分别按各自规定的指标执行石灰滤纸挂片法挂置7天表 2 栽参地环境的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标准项目指标pH值总汞mgL ≤总镉mgL ≤总砷mgL ≤总铅mgL ≤六价铬mgL ≤氟化物mgL ≤ 55~6500010005005010101 注加工用水可参照执行另外还要求细菌总数≤100个ml总大肠杆菌数≤3个L 表3 栽参地环境的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标准污染物种类限量要求镉mgkg ≤汞mgkg ≤砷mgkg ≤铅mgkg ≤ 0300252550 注农药残留限量要求六六六≤010mgkgDDT≤010mgkgPCNB≤010mgkg5 整地要求按下达的指令进行此项作业51 整地时间一般是在4月末~8月中旬进行52 整地方法com 清理场地打底柴把可利用木材按规定运出将采伐剩余物及地表异物集中待烧com 烧底柴清理场地后的剩余物经验收合格后在非防火期内烧掉地表所有异物烧前应抠净树根上泥土烧后灰尽要均匀撒扬于场地内com 定向挂串挂串应根据地形因地制宜一般以偏东南9~11o为宜要避开10~14时阳光直射畦串挂串宽度应根据腐殖土层和活黄土层厚度灵活掌握正常挂串宽度为333~366cmcom 起土刨土大树根放炮炸起刨起草坯翻扣悬空坯下清好底子将活黄土层刨起8~10cm向串中心集中将刨起草坯翻扣其上以便打土炮坑应注意用黄土填平踏实com 打土将草坯的腐殖土全部打净形成初期土垅树根草皮及异物等清理成垛晾干后烧掉烧后将灰堆在场地内撒扬均匀com 折垅将土倒匀倒透折起土垅折前用拖拉机带悬耕犁进行翻耕翻耕前活黄土缺少地块要人工掺入适量活黄土使腐殖土与活黄土所占百分比为60~40 com 滚垅筛土筛土前将树坑用死黄土填平踏实然后将土垅搬至作业道筛土筛规格高180cm宽80~100cm筛孔5×5cm筛土标准com1 拣净杂物运至地外com2 不得筛出驼峰com3 过筛时把黑黄土倒拌均匀53 人参整地标准com 地内干净卫生无石头及异物com 草皮树根及异物烧后灰烬撒扬均匀com 炮坑树坑用黄土填平踏实com播籽前全部采用滚垅筛土com 筛后土垅整齐划一无驼峰com 腐殖土与活黄土比例达到标准分别为6040com 作床时土层厚度应达到28~32cm6 土壤消毒结合滚垅筛土同时进行土壤消毒作业可每平方米施入多菌灵15g生石灰380g拌土消毒土壤消毒要求在播种或移栽前的20天左右进行消毒后的土壤可在播种或移栽时进行作床7 优良品种以2002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人参Panax ginseng com的品种宝泉山人参新品种吉审特2002001为主栽品种71 品种特点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且适应栽培区较广该品种是采用集团选择方法育成的并经过了在吉林省人参主产区长白县长达二十年1981年~2000年的品比试验及生产示范该品种单产一般稳定在337~470kgm2在长白县各参场推广后大面积单产已连续11年稳定在40kgm2以上优质参率9207~9390主根长78~144cm单根重7925~10390g总皂苷含量达到465根部具有主根粗壮根长适中芦头短而粗壮根形美观的特点适宜在吉林省人参产区栽培72 品种管理每年都要进行生长发育习性的调查了解其遗传稳定性并要下设立良种繁育基地保证其优良种性8种子种苗标准按吉审特2002001宝泉山人参新品种标准并参照GB6941-6942-86标准执行81 种子种苗质量com 种子质量要求使用贮存时间不超过1年的种子进行种子催芽或播种使用的种子要求达到二等种子标准以上三等以下种子在本公司属于劣质种子生产中坚决不允许使用销售只可用于非育种材料或作开发利用原料一等种子千粒重不低于35g饱满度不低于96生活力不低于98纯净度不低于99含水率为13~14种子色泽气味正常胚乳洁白无病粒二等种子千粒重不低于30g饱满度不低于95生活力不低于95纯净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为13~14种子色泽气味正常胚乳洁白无病粒com 人参种苗质量com1 人参种苗等级标准见表4表4 人参种苗标准项目根重g≥支数kg≤根长cm≥主根长cm≥一年生一等苗 15 666 15 5 二等苗 06 1666 13 4二年生一等苗 7 142 20 6 二等苗 5 200 15 5 三等苗 3 333 13 4 三年生特等苗 40 25 22 8 一等苗25 40 20 6 二等苗 125 80 20 5 三等苗 8 125 154 com2 质量体形美分支少无破损无破疤无红锈无病虫害芽胞丰满完好9 良种繁育91 用一二级人参种子作为良种繁育母种用于人参的育苗92 种栽从3年生育苗田中选一等以上参苗从中选身长形美无病的参根用于种子田育苗移栽后精细管理生长两年五年生后收种93 疏花疏果为获得粒大饱满的优良人参种子良种田要进行疏花疏果工作此项工作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盛花期进行将花内侧的小花摘除只留外侧先期开放小花一般根据伞形花序的大小留花30~50朵第二次在末花期和初果期进行随时摘除顶部瘦小长势弱的参花参果最后每株保留30~35个果94 果实采收人参参果成熟后易被鸟鼠盗食或自然脱落所以应适时采收不得过早否则种子不饱满过晚则果实易脱落影响种子产量参果成熟的特征为果红色或鲜红发亮果肉变软长白县多在8月上旬采种疏花疏果的可一次采收采收时应将病果剔除集中销毁采收的果实及时运到地头过称检斤集中运回种子库或种子处理场各环节要有专人管理和记录95 种子搓洗晾晒采收的参果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人工搓揉或用电动磨米机搓碾搓碾后用清水洗除果皮果肉果汁漂出瘪粒选取饱满种子及时摊在席上阴干严禁烈日下晒干冲洗下来的果肉果汁可提取其活性成分或进行综合利用96 种子贮藏晾干的种子应放在冷凉干燥的仓库贮藏贮藏期间应勤检查防止霉烂鼠食贮藏时间不得超过一年97 种子运输伏天运输鲜种应少装严防伤热防阳光曝晒干种出售运输前应进行检验和检疫防止劣质种子出厂10 种子处理101 处理时间当年籽当年采收的种子搓洗后晾干表皮立即进行处理隔年籽五月中上旬在室外处理102 处理方法com 隔年干籽催芽com1催芽场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而平坦排水好的地方com2 平整场地根据种子数量划定催芽范围首先清除表土即清除场地表面的腐殖土层使场地露出黄土层然后用三合一土即过筛的白灰沙子黄土按111的比例掺在一起混匀垫平地表要求砸实以防积水com3 挖好排水沟夹好防风障com4 根据种子数量多少用木板镶好大小适宜的木框木框高度30~32cm com5 基质准备将腐殖土与河砂按12的比例过筛后配制成混合土加水搅拌均匀具体湿度按经验而定一般是达到手握成团1m高自然落地就散为度湿度在35左右以下的调节湿度作法相同配成基质将基质在木框底部铺厚度为5~6 cm com6 种子消毒将备好的容器装上消毒液把种子倒入容器中使种子全部浸入消毒液中消毒液为50福美双500倍液浸种12~15分钟然后捞出晾干表皮com7 混拌种子与装箱晾好的种子和备好的基质按12的比例混拌均匀调好湿度装入铺好基质的木框内上盖5cm的基质喷洒少量清水使表面湿润后封池com8 搭棚棚的大小应根据种子量多少以便于操作为原则棚架搭好后棚的四周顶部苫盖黄色薄膜膜透光率为68~72当自然温度超过25℃时在棚顶部盖一层透光率为25的遮阴网以便控制棚内温度com9 种子晾晒调湿种子开始催芽后每隔7~8天打开棚四周把种子单独筛出晾晒4~5h再按前面的混拌种子与装箱操作进行操作com10 调温种子催芽过程催芽温度分为三个恒温阶段第一阶段30天催芽床温度控制在25℃±1第二阶段30天催芽床温为20℃±1第三阶段40天催芽床温度为16℃±1com 当年种子催芽当年采收的种子经搓洗晾干表皮后晾干表皮拌种装箱具体方法按隔年干籽催芽操作规程进行操作103 催芽后种子标准种子裂口率≥9090以上的种子胚芽长度达到25mm以上104 种子催芽注意事项com 当催芽达到时间后种子胚芽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可适当延长催芽时间com 达到催芽指标的种子当年不能秋播应做好越冬贮藏贮藏时应先要满足人参种子通过生理后熟的条件和时间温度为0~5℃90~120天然后才能进行冷冻贮藏播种前不能化冻11 播种育苗111 播种时间春夏秋3个季节均可播种com 春播在4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进行播种播种经过冬贮后的催芽种子com 夏播伏播入伏前7~10天进行播种隔年干籽播后床面另外盖3~5cm 细土或松毛com 秋播10月上旬至封冻前播种当年催芽裂口的种子112 作育苗畦在播种前先将已筛好并消毒的土垅倒开做成宽165170cm的畦床土厚度3032cm作业道宽120~140cm作畦的同时施入基肥肥料的用量是每平方米施入有机肥500g混入土中后要求翻倒均匀113 播种播种方法有等距点播条播和撒播3种com 等距点播采用点播机或压印器人工播种每穴一粒种子培育二年生参苗可采用3×5cm或4×4cm点播培育三年生参苗应采用5×5cm点播播后覆土厚度3~5cm可视墒情适当调整覆土厚度播种量因种子类型不同而有差别一般播种干籽每平方米用量在15~20g播种水籽或催芽籽则为30~40gcom 条播在畦面上按8~10cm行距开沟或压印沟宽10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种子用量600~650粒m2播后覆土厚度3~5cmcom 撒播多为干籽播籽应在入伏前6~8天播完先顺参畦两侧做成畦梗高8~10cm畦底宽165~170cm畦面要平将种子均匀撒入畦床种子用量650~690粒m2播后覆土覆土后畦面铺一层鲜草做隔离层然后上面再上3~5cm细土114 搭棚架播种后即可进行此项作业本公司参场参棚均采用拱形棚参棚棚宽250cm畦面与棚顶垂直高度120~125cm使用100cm立柱架设时将其下砸入土40cm起拱高度70~75cm115 间苗com 间苗标准与时间com1 间苗时间播种后生长2或3年在秋季边间苗边移栽com2 间苗方法 2年生参苗点播地采用间4行留2行每行参苗间1留1的办法每两行留苗32株116 苗期管理com 前期管理在4月20日~5月20日出苗前应保持土壤疏松适宜的土壤水分搭好参棚避免强光直射参畦com 中期管理时间在5月20日~8月1日出苗后应作好松土除草调水调光及病虫害防治叶面施肥等com 后期管理时间在8月2日到枯萎前作好调光调水追肥及病虫鼠害的防治117 苗期管理要点com 田间标准长年保持田间卫生保持床土疏松无杂草com 调水标准一年生人参土壤采用中小水管理以促进主根生长二三年生人参春季用中水管理夏秋季采用小水管理以减少参苗移栽前体内水分锻炼参苗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注小水管理的土壤含水量为35~40中水40~45大水45~50com 调光标准com1 光饱和点人参光饱和点国内外报道差别较大可能与当地海拔纬度气候条件有关根据各位学者测定结果和我县多年调光实践海拔在700~1 100m范围内正常在生产条件下人参的光饱和点为一年生为5~20klx二年生以上为10~25klx 光饱含点的高低与温度密切相关20℃以上时二年生以上人参为10~25klx20℃以下时为10~35klx因此二年生以上人参6~8月三个月内应控制棚下光照为10~25klx5月和9月为10~35klxcom2 不同遮盖物的透光率调光要用不同的苫材各种苫材有不同的透光度根据多年来我们对常用苫材的测定黄色新膜日平均透光率为661~67蓝色新膜日平均透光率为536~55使用二年以上旧膜平均透光率为367~453标准竹帘日平均透光率为50木条帘日平均透光率为65~68因此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年生不同季节进行必要的调光压花插花挂花等注压花系指将新鲜树枝叶压到参棚顶部插花系指将新鲜树枝叶插到参畦两侧畦帮下部挂花系指将新鲜树枝叶挂到参畦两侧棚边com3 调光计算公式棚内总透光率等于参膜帘子压挂花后透光率相乘之积棚内光照强度等于自然光强和棚内总透光率相乘之积com4 五次调光调光的时间与控制参数见表5~9表5 第一次调光时间与有关参数项目海拔m 时间气温℃棚内光照强度klx 数值1100 5月1日至6月1日平均最高最低平均最高最低104 248 -15 24 40 8 注①第一次调光只苫膜不苫帘子②蓝膜日平均透光率536黄膜日平均透光率661~67表6 第二次调光时间与有关参数项目海拔m 时间气温℃棚内光照强度klx 数值1100 6月1日至7月1日平均最高最低平均最高最低153 268 159 22 26 15 注①第二次调光只苫一层参帘标准参帘透光率50木条帘日平均透光率65~68②海拔在1 000m以下的参区要降低10光照强度海拔在1 000m以上的参区要提高10光照强度表7 第三次调光时间与有关参数项目海拔m 时间气温℃棚内光照强度klx 数值1100 7月7日至8月15日平均最高最低平均最高最低188 29 83 15 18 10 注明①苫第二层帘子及压花挂花②海拔在1 000m以下的参区要降低20光照强度海拔在1 200m以上的参区要增加10光照强度表8 第四次调光时间与有关参数项目海拔m 时间气温℃棚内光照强度klx 数值1100 8月15日至9月1日平均最高最低平均最高最低146 24 61 21 27 10 注明①撤除第二层帘子或压挂花②海拔1 000m以下的参区下降15光照强度海拔1 200m以上的参区要增加15光照强度表9 第五次调光时间与有关参数项目海拔m 时间气温℃棚内光照强度klx 数值1100 9月1日至10月1日平均最高最低平均最高最低105 195 -45 41 58 15 注撤除全部遮阴物只苫膜com 调节水分com1 调水原则根据人参干旱程度人参调水可随时进行但必须掌握以下原则第一调水时间阴雨天或早7点前下午18点后第二人工浇水要以四温一致接湿为止为原则即气温土温水温人参温度基本一致方可浇水118 人参苗期病害防治com 立枯病发病时间人参出苗至6月中旬防治方法拔除病株用生石灰对病区拌土消毒或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病区浇透为止com 黑斑病疫病褐斑病发病时间6月下旬~8月中上旬防治方法加强防治及时调光打漏子注修补漏的棚膜松土除草药剂防治可用代森锰锌800倍液全株喷雾com项①喷药时间应选在上午9点前午后16点后进行②喷药后如果遇雨应另行补药12 移栽121 移栽时间春栽 4月中下旬栽参层土壤解冻即可进行芽胞开始萌动时止秋栽 10月中下旬人参地上部枯萎后开始封冻前结束122起苗起苗时间与移栽同时进行起苗时应按前面育苗所介绍的标准进行起苗应深刨以免伤根起苗时间应选在晴天起苗后将参苗及时装入木箱或竹筐上盖麻袋或白布避免风吹日晒起苗量应根据当天移栽量而定应该栽多少起多少当天起当天选当天栽避免参苗存放过长而影响翌年出苗率参苗选等按前面人参种苗等级标准执行参苗选完后二年参苗用一二等苗三年生参苗各等级均可使用其他等级参苗除缺芦断腿病苗锈苗用作皂苷提取原料外可易地密植一年然后起苗选等再用123 作移栽畦在移栽前先将已筛好并消毒的土垅倒开做成宽170175cm的畦床土厚度2830cm作业道宽120~140cm124 施基肥com 允许施用的肥料种类及质量要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肥料的种类包括豆饼粉苏子芝麻及少量过磷酸钙硫酸钾菌肥等其中豆饼粉苏子芝麻在使用前要炒熟磨粉使其营养成分易于被人参吸收利用com 施肥时间与施肥量基肥在人参播种或移栽时施入有机肥110㎏亩及磷钾肥追肥根据不同年生人参生长情况在春季进行追肥com 施肥方法com1 分层施肥法深施双层肥即在床土下部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玉米秸秆草炭豆饼粉等在筛土时施入床土中部施已腐熟的肥料在移栽时在床土中部施入应将肥料混拌于床土中并混拌均匀com2 夹层施肥法移栽时开沟摆苗后在人参上盖3~5cm隔土将肥料按标准使用量均匀散入沟的中下部com3 施肥注意事项施肥量除按经验选定外推荐测土施肥在夹层施肥时要避免肥料与参根直接接触125 移栽方法与标准用铁锹在畦面开沟与地平面夹角35~45o斜栽株行距按移栽标准执行移栽标准见表10表10 不同年生不同等级参苗移栽标准苗龄与等级畦床宽度cm 床土厚度cm 株距cm 行距cm 行株覆土厚度cm 二年生一170~175 28~30 12 25 14 8~10 二170~175 28~30 105 20 16 7~8 三年生特170~175 28~3017 33 10 10~12 一170~175 28~30 14 26 12 10~12二170~175 28~30 12 26 14 8~10 三170~175 28~30 105 23 16 7~8 124 搭棚架采用拱形棚棚宽参畦两边立柱直线距离250cm棚高参畦中心表面与棚顶垂直高高130~135cm其他操作同育苗田125 水分调节com 调水标准com1 移栽后的人参三四年生土壤水分控制在40~45新移栽地块春夏季用小水管理秋季中水管理以减少人参缓苗期的发病率有利于人参保全苗和健康生长com2 其他年生一般采用中水管理com3 拟作货人参采用大水管理com 调水方法条件适宜的地块移栽参前可将床底深刨8~10cm以增强参床底部水分缓冲能力com1 人工浇水①浇作业道每次浇水前深翻一遍池帮然后浇水使水自然渗入参床但不准堵坝蓄水防止烂参②培大池帮每降一次大雨后即翻一次池帮然后再培起来晴天后立即喷药进行防病com2 机械浇水离水源近的地块可用小型柴油抽水泵进行机械浇灌com 浇水原则同育苗田126 排涝作业道和排水沟要经常清理防止堵塞早春化冻前将畦面和作业道的积雪及时清除化冻后排出桃花水防止雪水渗入参畦严防参棚漏雨或暴雨后雨水漫入参畦畦内水分过大时要勤松土并切畦头和池帮促进水分散失127 追肥com 根侧追肥对四年一贯制人参或六年作货人参可结合春季扒皮换土或秋季抽苗移栽时进行在行间开沟将肥料撒在沟内然后盖土抚平畦面追肥可用宝参Ⅱ号人参专用肥追肥量100~150gm2追肥时应避免肥料与参根接触防止烧须烂根com 叶面喷肥用1~2过石溶液或800~10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五六年生及四年一贯制人参进行全株喷雾追肥时应选在晴天早8点前或下午16点后进行128 调温各年生的人参均可在伏季进行床面盖草或树叶以降低床土温度参棚上压花挂花或床边插花也可降低棚内温度针对五年生人参与作货人参采取地膜覆盖或树叶覆盖进行温度调节地膜覆盖时间是在春季人参出苗期参苗长至3~5cm高时进行可采用条盖或抠眼两种形式待人参叶展齐后膜上覆2~3cm土防止夏季温度过高抑制人参生长落叶覆盖时间是在参苗全部出齐后进行覆盖厚度5~6cm使生长期参根层温度保持在15~22℃之间参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129 调光com 调光经验保持人参植株在整个生育期从春到秋始终保持叶片呈金绿色传统的人参遮阴方式是全年一个透光率但由于自然光强和气温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全年固定一个透光率只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是合理的而大部分时间是不合理的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也影响了人参的产量根据我县人参研究所多年对人参需光规律的研究和总结确定以下调光时间均指四五六年生com 调光时间表与标准见表11表11 五次调光棚内光照强度及温度变化情况时间月日调光顺序棚内光照强度klx 气温℃最低最高平均最低最高平均5月6日~6月1日第一次 8 50 39 -15 248 104 6月1日~7月1日第二次 15 26 22 59 268 153 7月1日~8月15日第三次 10 18 15 83 29 188 8月15日~9月1日第四次 15 27 21 61 24 145 9月1日~10月1日第五次 15 2241 -45 195 105 说明①不同遮盖物的透光率调光公式见育苗调光②第一次调光只苫膜不苫帘子③第二次调光加苫第一层帘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SOP)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参优质高产指标,栽培的适宜区域、优良品种、种子处理、育苗、移栽、苗期田间管理和移栽后田间管理、采收等人参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所属的长白县人参种植场的栽培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版。

GB3095-96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92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15618-95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5517、1-15517、6-95国家人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

GB6941-6942-86国家人参种子种苗质量标准。

GB6943-86国家人参田间调查记载方法。

3 优质高产指标3.1 产量指标五、六年生作货参3.2kg/m2以上,优质品率达80%以上。

3.2 质量指标合格品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达到2000年药典规定标准。

4 产地环境在进行人参选地时,应先由本公司质量管理部和生产技术部对所选择的参地按如下的选地标准进行考查和检验,然后上报公司董事会,经研究同意后,方能进行人参的种植。

4.1 适宜区域在长白山的东南部人参种植区,即北纬40°~48°,东经117°~137°的区域内。

此区域内的长白山森林地带,年平均气温2.5~4.2℃,1月平均气温-18℃,7~8月平均气温20~21℃,年降雨量800~1 000mm(7~8月降水量为400mm),无霜期100~140天,年有效积温2450~2600℃,年日照数2330~2600h。

气候凉爽、雨量充足、生长季节昼夜温差大,冬季降雪量大的地域。

4.2 产地条件4.2.1 应远离城镇,交通要道、工业污染区。

选择的地域应当有很好的人文状况、经济状况以及交通、供水、动力、通讯、治安等。

4.2.2 植被应选择以柞(Quercus sp.)、椴(Tilia sp.)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林下间生榛(Corylus sp.)、杏条等小灌木,不间生龙芽楤木(Aralia madshurica)、空心柳(Salix sp.)、三棱草(Carex sp.)、塔头草的为最好。

林地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活黄土层厚的腐殖土、油砂土均可。

生有杨树、桦树、柳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不宜选用,特别是此类林下又间生空心柳、龙芽楤木、三棱草、塔头草等的地块,不适合栽培人参。

4.2.3 土壤质地栽参土壤以棕色森林土(又叫山地灰化土、灰棕壤、暗棕壤)为宜,要求腐殖土层厚度8~12cm,活黄土层厚度5~8cm,水、气、固三相比为1:2:1,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通透性较强,质地松散,容重为0.6~0.8,孔隙度为70%~80%,腐殖质含量为3.5%~11.5%,碳氮比为10~13,pH5.5~6.5,每百克土中含水溶性氮125~145mg,五氧化二磷1.5~3mg,氧化钾15~18mg。

4.2.4 地势地势状况可因地而异,岗平地、坡地均可栽参。

在小气候寒冷的区域栽参,由于温度低,应选用南坡。

在干旱的区域栽参,可利用山间谷地。

坡地栽参的坡度在15°内为宜。

目前的经验认为,一般情况下以选东、南、北三个坡向为宜,不宜选择西坡栽培。

4.3 环境质量4.3.1 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二级以上标准。

4.3.2 大气环境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GB3095-96)二级以上标准。

4.3.3 土壤质量达到国家质量(GB15618-95)二级以上标准。

有关环境控制的指标见如下表1、2、3。

4.4 社会条件:在保证人参生长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下,选择的地域应当有很好的人文状况、经济状况以及交通、供水、动力、通讯、治安等。

表1 栽参地环境的大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注:日平均是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1h平均是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一般采样方法是,连续采样三天,一日三次,晨、午、夕各一次。

氟化物采样可用动力采样滤膜法或用石灰滤纸挂片法,分别按各自规定的指标执行,石灰滤纸挂片法挂置7天。

表2 栽参地环境的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标准注:加工用水可参照执行。

另外还要求细菌总数≤100个/ml,总大肠杆菌数≤3个/L。

表3 栽参地环境的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标准注:农药残留限量要求,六六六≤0.10mg/kg;DDT≤0.10mg/kg;PCNB≤0.10mg/kg。

5 整地要求按下达的指令进行此项作业。

5.1 整地时间一般是在4月末~8月中旬进行。

5.2 整地方法5.2.1 清理场地(打底柴)把可利用木材,按规定运出,将采伐剩余物及地表异物集中待烧。

5.2.2 烧底柴(清理场地后的剩余物)经验收合格后,在非防火期内烧掉地表所有异物(烧前应抠净树根上泥土),烧后灰尽要均匀撒扬于场地内。

5.2.3 定向挂串挂串应根据地形,因地制宜,一般以偏东南9~11º为宜,要避开10~14时阳光直射畦串。

挂串宽度应根据腐殖土层和活黄土层厚度,灵活掌握,正常挂串宽度为333~366cm。

5.2.4 起土(刨土)大树根放炮炸起,刨起草坯翻扣、悬空,坯下清好底子(将活黄土层刨起8~10cm,向串中心集中,将刨起草坯翻扣其上),以便打土。

炮坑应注意用黄土填平,踏实。

5.2.5 打土将草坯的腐殖土全部打净,形成初期土垅。

树根、草皮及异物等清理成垛,晾干后烧掉,烧后将灰堆在场地内撒扬均匀。

5.2.6 折垅将土倒匀、倒透、折起土垅,折前用拖拉机带悬耕犁进行翻耕,翻耕前活黄土缺少地块要人工掺入适量活黄土,使腐殖土与活黄土所占百分比为60%~40%。

5.2.7 滚垅筛土筛土前将树坑、用死黄土填平,踏实然后将土垅搬至作业道。

筛土筛规格,高180cm,宽80~100cm,筛孔5×5cm,筛土标准:5.2.7.1 拣净杂物,运至地外。

5.2.7.2 不得筛出驼峰。

5.2.7.3 过筛时把黑黄土倒拌均匀。

5.3 人参整地标准:5.3.1 地内干净卫生、无石头及异物。

5.3.2 草皮、树根及异物烧后灰烬撒扬均匀。

5.3.3 炮坑、树坑用黄土填平踏实。

5.3.4栽参,播籽前全部采用滚垅筛土。

5.3.5 筛后土垅整齐划一、无驼峰。

5.3.6 腐殖土与活黄土比例达到标准分别为60%、40%。

5.3.7 作床时土层厚度应达到28~32cm。

6 土壤消毒结合滚垅筛土同时进行土壤消毒作业,可每平方米施入多菌灵15g、生石灰380g拌土消毒。

土壤消毒要求在播种或移栽前的20天左右进行。

消毒后的土壤可在播种或移栽时进行作床。

7 优良品种以2002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品种“宝泉山人参新品种”(吉审特2002001)为主栽品种。

7.1 品种特点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且适应栽培区较广。

该品种是采用集团选择方法育成的,并经过了在吉林省人参主产区长白县长达二十年(1981年~2000年)的品比试验及生产示范。

该品种单产一般稳定在3.37~4.70kg/m2,在长白县各参场推广后,大面积单产已连续11年稳定在4.0kg/m2以上。

优质参率92.07%~93.90%,主根长7.8~14.4cm,单根重79.25~103.90g。

总皂苷含量达到4.65%。

根部具有主根粗壮、根长适中、芦头短而粗壮、根形美观的特点,适宜在吉林省人参产区栽培。

7.2 品种管理每年都要进行生长发育习性的调查,了解其遗传稳定性,并要下设立良种繁育基地,保证其优良种性。

8种子、种苗标准按吉审特2002001“宝泉山人参新品种”标准,并参照GB6941-6942-86标准执行。

8.1 种子、种苗质量8.1.1 种子质量要求使用贮存时间不超过1年的种子进行种子催芽或播种。

使用的种子要求达到二等种子标准以上,三等以下种子在本公司属于劣质种子,生产中坚决不允许使用、销售,只可用于非育种材料或作开发利用原料。

一等种子,千粒重不低于35g,饱满度不低于96%,生活力不低于98%,纯净度不低于99%,含水率为13~14%,种子色泽、气味正常,胚乳洁白,无病粒。

二等种子,千粒重不低于30g,饱满度不低于95%,生活力不低于95%,纯净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为13~14%,种子色泽、气味正常,胚乳洁白,无病粒。

8.1.2 人参种苗质量8.1.2.1 人参种苗等级标准见表4。

表4 人参种苗标准8.1.2.2 质量体形美、分支少、无破损、无破疤、无红锈、无病虫害、芽胞丰满完好。

9 良种繁育9.1 用一、二级人参种子作为良种繁育母种,用于人参的育苗。

9.2 种栽从3年生育苗田中选一等以上参苗,从中选身长、形美、无病的参根用于种子田育苗,移栽后精细管理,生长两年(五年生)后收种。

9.3 疏花、疏果为获得粒大饱满的优良人参种子,良种田要进行疏花、疏果工作。

此项工作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盛花期进行,将花内侧的小花摘除,只留外侧先期开放小花,一般根据伞形花序的大小,留花30~50朵;第二次在末花期和初果期进行,随时摘除顶部瘦小、长势弱的参花、参果,最后每株保留30~35个果。

9.4 果实采收人参参果成熟后,易被鸟、鼠盗食或自然脱落,所以应适时采收。

不得过早,否则种子不饱满;过晚,则果实易脱落,影响种子产量。

参果成熟的特征为果红色或鲜红、发亮,果肉变软。

长白县多在8月上旬采种,疏花疏果的可一次采收。

采收时应将病果剔除,集中销毁。

采收的果实及时运到地头过称检斤,集中运回种子库或种子处理场,各环节要有专人管理和记录。

9.5 种子搓洗晾晒采收的参果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人工搓揉或用电动磨米机搓碾,搓碾后用清水洗除果皮、果肉、果汁,漂出瘪粒,选取饱满种子及时摊在席上阴干,严禁烈日下晒干。

冲洗下来的果肉、果汁可提取其活性成分或进行综合利用。

9.6 种子贮藏晾干的种子应放在冷凉、干燥的仓库贮藏,贮藏期间应勤检查、防止霉烂、鼠食。

贮藏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9.7 种子运输伏天运输鲜种应少装,严防伤热,防阳光曝晒。

干种出售运输前应进行检验和检疫,防止劣质种子出厂。

10 种子处理10.1 处理时间当年籽:当年采收的种子,搓洗后,晾干表皮,立即进行处理。

隔年籽:五月中、上旬在室外处理。

10.2 处理方法10.2.1 隔年干籽催芽10.2.1.1催芽场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而平坦,排水好的地方。

10.2.1.2 平整场地根据种子数量划定催芽范围,首先清除表土(即清除场地表面的腐殖土层),使场地露出黄土层;然后用“三合一”土(即过筛的白灰、沙子、黄土按1:1:1的比例掺在一起混匀)垫平地表,要求砸实,以防积水。

10.2.1.3 挖好排水沟,夹好防风障。

10.2.1.4 根据种子数量多少、用木板镶好大小适宜的木框,木框高度30~32cm。

10.2.1.5 基质准备将腐殖土与河砂按1:2的比例,过筛后配制成混合土,加水搅拌均匀,具体湿度按经验而定,一般是达到手握成团,1m高自然落地就散为度(湿度在35%左右,以下的调节湿度作法相同),配成基质,将基质在木框底部铺厚度为5~6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