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范本

合集下载

消毒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 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生产和销售的消毒产品。

消毒产品指的是用于杀灭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

2. 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消毒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卫生。

3. 术语定义- 消毒产品:用于杀灭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

- 生产商:生产和销售消毒产品的企业。

- 质量控制:对消毒产品的制造过程和产品性能进行监控和检验的活动。

4. 质量监控4.1 生产商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原材料的采购和验证。

- 生产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 生产过程的记录和追溯。

- 产品的检验和验证。

4.2 生产商应定期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每批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5. 检验和验证5.1 生产商应对每批生产的消毒产品进行检验和验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外观和包装的合格性。

- 化学成分的检测。

- 杀菌效果的测试。

5.2 检验和验证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存档。

6. 风险评估6.1 生产商应对消毒产品的使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使用说明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 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危害和安全措施。

- 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6.2 风险评估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结果应用于产品标签和使用说明。

7. 文档控制7.1 生产商应建立文档控制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合同和订单的管理。

- 技术文件和规范的编制和修改。

- 记录和文件的管理和存档。

7.2 文档控制应确保相关文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便于追溯和审查。

8. 培训和管理8.1 生产商应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8.2 生产商应建立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岗位职责和权限的明确。

- 内部和外部沟通渠道的建立。

- 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改进。

9. 不合格品处理9.1 生产商应建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不合格品的记录和分类。

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四川华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一、天信牌戊二醛消毒液生产操作规程1、 A剂:1.1在清洁的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纯化水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搅拌30分钟,待其完全溶解。

1.2加入戊二醛,余量纯化水,搅拌1小时。

1.3测定戊二醛含量和PH值。

1.4灌装。

1.5贴标签2 、B剂和C剂:根据每瓶灌装的A剂数量,按配方称取碳酸氢钠和亚硝酸钠,分别装入塑料袋中,用封口机密封而成B剂和C剂。

二、天信牌碘伏消毒液生产操作规程1、溶解:在带冷凝器的反应釜中加入聚氧乙烯醚(AE0-9)、甘油和碘、启动搅拌,升温至70摄氏度后,降温,继续搅拌至常温。

2、复配:在复配釜中加入适量的纯化水,启动搅拌,顺序加入碘化钾、碘酸钾、柠檬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一步中的半成品,补足纯化水,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

3 、包装在已灌装A剂的塑料瓶外附上袋装的B剂和C剂,然后装精品文档箱、成品检验、打包、入库。

三、天信牌84消毒液生产操作规程1、在清洁的反应釜中加入无机盐和适量纯化水,搅拌20分钟待其完全溶解。

2、在以上半成品中加入次氯酸钠和余量纯化水,搅拌3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3、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层清液至成品储罐,清除底部沉淀物,测定成品有效氯含量和PH值。

四、天信牌含氯消毒片分装操作规程本产品为购入含氯消毒片分装出库。

1、按标准检验购入含氯消毒片质量。

2、分装入塑料瓶。

3、装箱。

4、成品检验5、入库五、天信牌抗菌去污洗手液操作规程1、在干净的配料容器内,加入表面活性剂、护肤剂和纯化水,搅拌3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2、加入抗菌剂,搅拌3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3、加入香精搅拌10分钟,即为成品。

.。

消毒产品生产设备维护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产品生产设备维护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产品生产设备维护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消毒产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的风险。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的工作人员。

3. 设备维护管理3.1 设备维护责任- 设备维护经理负责设备维护管理,包括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 操作人员负责设备日常监测和保养。

3.2 设备保养计划- 设备维护经理应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定期审核和更新。

- 设备保养计划应包括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设备等内容,并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和使用频率确定保养周期。

3.3 设备保养操作-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保养操作,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

- 清洁:定期清洁设备的外部表面、内部部件和管道系统,确保无积尘和杂质。

- 润滑:定期对设备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维护,使用适当的润滑剂。

- 检查: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各部件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

- 调整: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使用要求,适时对设备进行调整和优化。

4. 设备故障处理4.1 设备故障报修- 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向设备维护经理报修,并说明故障现象和所需维修的设备。

- 设备维护经理应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工作。

4.2 设备故障记录- 设备维护经理应建立设备故障记录,对每次故障进行记录和分析,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5.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时,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 在操作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要求进行,注意操作细节。

- 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上报设备维护经理,并采取措施保障安全。

6. 管理措施- 设备维护经理应定期组织设备维护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维护技能和意识。

- 设备维护经理应定期评估设备维护工作的效果和改进方向,并进行相应的优化措施。

以上是消毒产品生产设备维护标准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为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程要求。

次氯酸钠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1 产品名称 1.1 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消毒液 1.2 汉语拼音:Cilvsuanna _iaoduye 2 产品概述 2.1 型号:5%次氯酸钠消毒液。

2.2 规格:5L 2.3 性状:浅黄色清澈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无分层沉淀。

2.4 有效期:12个月。

3 配方 3.1 基准配方 5%次氯酸钠消毒液:次氯酸钠水溶液:10%次氯酸钠水溶液(含有效氯10%)氢氧化钠:试剂级稳定剂:试剂级配制成1L 3.2 标准批产量处方5%次氯酸钠消毒液:次氯酸钠水溶液:10%次氯酸钠水溶液(含有效氯10%)氢氧化钠:试剂级,调节Ph至12 稳定剂:试剂级配制成1000L 3.3 非标准批产量配方非标准批产量处方的计算方法:生产过程中应尽量按照批处方进行安排生产,如果按照批处方安排生产有困难时,应按批处方标准进行增减,计算公式如下:非标准批配方中原料的用量(kg)=P×Yb ÷1000式中:P=计划投产的批产量(L) Yb=基准配方量(g/L) 4工艺流程二级反渗透、过滤饮用水透析用水原料称量☆配液☆ 过程产品检验 PE桶◇ 灌装☆ 封口◇ 包装材料包装成品检验入库合格出厂☆:为关键工序◇:为特殊过程万级洁净生产区一般生产区 5 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控制参数 5.0 准备 5.0.1操作之前先准确滴定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的含量,根据生产计划确定为初始投料量Q0。

5.0.2.根据含量换算关系,配制有效氯含量为_0=5%的溶液需要添加纯水量Q1。

5.0.3检查反应釜各个阀门管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5.0.4投料前需要用纯化水涮洗反应釜2—3遍 5.0.5根据生产量换算出稳定剂等辅料的量,Q2,Q3,Q4.......,准备好稳定剂等其他辅料。

5.1 称量配料:5.1.1 称量设备:5.1.1.1 型号:BCSS-15 电子秤 5.1.1.2 最大称量:150Kg 最小称量:0.2Kg 分度值:0.01Kg 5.1.2 依据生产指令,称取原料,核对其厂商、品名、批号、数量等。

消毒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消毒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消毒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生产前准备:
1.所有人员必须经换工作服,穿防护罩,戴帽、眼镜、口罩及手套方可进入生产
车间;
2.打开全部排气扇,排气15分钟,让空气清新;
3.主要操作间(混合、分装间)设湿度计,相对湿度≥75%时停产;
4.洁净所有生产器具,使其满足生产卫生要求;
5.每次总投料量(混合量)≤150kg,每次投料次数不大于3次;
6.V型混合机检查及试运行:检查电源摆设好混合缸防护栏杆
拧紧混合缸盖螺母合上闸刀开关按动磁吸开关空转10分钟,正常时方可进入生产操作。

生产操作:
1.原材料小心轻放,尽量减少飞扬,将称好的原辅料经复核后倒入混合缸;
2.在混合缸中混合20分钟,使其均匀,出料后静置20分钟以上,降温(释放能
量)后,方可进入分装;
3.在有机玻璃防护罩内分装,混合后的中间产品必须在2小时内全部分装入瓶
(拧盖),如完不成须立即上报处理;
4.立即拧紧用瓶分装好的中间体外盖,抹去瓶外壁粉末;
5.入瓶后中间体存放:放在阴凉、通风处且分散堆放,不能重叠,检查有无发热
现象;如有发热中间体应转移到安全地方,用风扇通风降温直至无发热止;
6.包装要求:隔日包装上日产品且检查无发热或“涨包”时方可进行;
7.成品入中转仓;
8.所有工序做完清场,凡有飞扬粉尘积聚的死角必须清扫干净。

仓贮:
1.原料仓内的酸、碱物料须分库存放;
2.存放于中转仓库内的成品,需保持阴凉、通风,无发热、发胀现象,如有不正
常需上报上级部门处理。

环氧乙烷操作规程(3篇)

环氧乙烷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环氧乙烷的使用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环氧乙烷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

三、操作规程1. 生产环节(1)生产前,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安全可靠。

(2)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3)生产过程中,定期检测环氧乙烷浓度,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4)生产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2. 储存环节(1)储存环氧乙烷的容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2)储存环境应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10-30℃之间。

(3)储存容器应远离火源、热源,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储存容器应定期检查,确保无泄漏、破损。

3. 运输环节(1)运输环氧乙烷的车辆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泄漏。

(2)运输过程中,严格控制车速,避免急刹车、急转弯。

(3)运输车辆应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砂等。

(4)运输途中,禁止吸烟、使用明火。

4. 使用环节(1)使用环氧乙烷前,对使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安全可靠。

(2)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

(3)使用过程中,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人员吸入环氧乙烷气体。

(4)使用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5. 废弃处理环节(1)废弃环氧乙烷容器应进行严格清洗、消毒,防止环境污染。

(2)废弃环氧乙烷容器应集中存放,定期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安全防护措施1.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2.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3. 操作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砂等。

4. 操作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五、应急处理1. 环氧乙烷泄漏:立即关闭泄漏源,通风换气,疏散人员,防止吸入环氧乙烷气体。

2. 火灾: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3. 爆炸:立即疏散人员,关闭泄漏源,通风换气,防止爆炸事故扩大。

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XXXXXXXXX有限公司消毒产品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第一部分:尿裤、尿片(垫)、隔尿垫一、适用范围:本标准操作手法适用于尿裤、尿片(垫)、隔尿垫开机操作标准手法。

二、操作手法:A阶段:送电B阶段:开机C阶段:原物料使用D阶段:品管人员检查成品E阶段:工作事项与注意事项三、内容:A阶段:送电1. 送上电气箱内总电源开关,及各部位电源开关。

2. 送上高分子电源3. 控制面板:将电源总开关钥匙右旋至ON位置。

4.转动胶桶加温开关至ON位置,并注意胶桶是否加温正常。

启动冷刀系统,并注意温度是否达到-5℃∽ +5℃。

(因尿片及护理垫设计中没有TAPE胶带,所以冷却系统不启动)5. 做尿片时,把结构胶和松紧带胶同时加温,操作同上。

注:此项操作适用于前班正常停机无生产之情况,如有正常生产则会自动加温。

B阶段:开机1.开机前检查及清洁。

(1)检视机台各部位是否有异物,并予以清理。

(2)检查各部位原料存量。

(3)各压辘滚轮清洁。

(4)各刀具之擦拭。

(5)刀具羊毛毡上白油之润滑。

(6)检视线上物料之准备及牵引。

2.开机至上排列机(1)异常停机时:a.首先将吸收体从第一直刀前拉出,然后,按启动按钮,速度设定在50—80片/分左右;b.机器运转后注意铜网是否运转,粉碎木浆是否输出,高分子是否散布,吸水纸包覆是否正常,压花轮是否压下及压花轮上是否卷上木浆或吸水纸,内弧裁切是否正常;c.吸收体一切正常后,再将其送入第一直刀裁切;d.然后观察PE膜及不织布送料是否正常;e.①做婴儿尿裤速度设定在80—120片/分左右,再依序开启两端胶、PE膜线胶、不织布胶、松紧带胶,接下来依序检查对边装置、松紧带分线、合流部压辘、三点组合压辘、外弧裁切及纵折是否正常;②做婴儿尿片时速度设定在80—120片/分左右,再依序开启两端胶、PE膜线胶、不织布胶,其它操作同传统型尿裤,但没有外弧;③做成人尿裤/片(垫)时速度设定在60—80片/分左右,再依序开启两端胶、PE膜线胶、不织布胶,待一切正常后升至需要车速;f.①做尿裤时将料送入总长切刀后将速度提高至150片/分左右,开启随意贴及TAPE送料开关;②做尿片因产品设计没有随意贴及TAPE,所以将料送入总长切割正常后车速可逐步升至需要值;g.将产品送上三折及排列机上;h.依生产规格或机器状况调整至最合适之生产速度。

消毒产品标准操作规程 (1)精选全文完整版

消毒产品标准操作规程 (1)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消毒产品标准操作规程1.生产操作前复核检查1.1生产操作开始前,应检查设备、容器具、工作场地等是否清洁,清场是否彻底,是否有清场合格证。

1.2所使用的仪表、天平、计重秤等计量量器具使用前应校正,检查是否灵敏,精确。

所使用的温度计,天平、计重秤、湿度计等计量器具应有计最部门认证标志,并定期检定。

2.劳动爱护与平安操作2.1劳动爱护2.1.1采纳新工艺、新技术和试制新产品时,要考虑到会不会对人身造成不良影响,必要时要经有关部门鉴定。

2.1.2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和散发有害、有毒物质以及噪声、粉尘、射线等有害作业,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理与防范措施。

2.1.3在高温季节,应有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

2.1.4从事有害,有毒作业的职工必须按规定配戴防护用品,作业时应协调防护,并配备急救器具。

2.1.5有毒有害园地的各种爱护设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停用,挪用或撤除。

2.1.6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工作衣、工帽、口最手套等防护用品。

2.1.7操作人员每年至少应体检一次,并建立健康档案,对患有传染性疾病和对生产药物过敏者应及时调出原单位。

2.1.8操作女工爱护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2平安防火2.2.1经常教育职工平安防大的重要性,提高职工对防火工作的认识。

2.2.2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开关闸刀,严格操纵电源的使用、排除电火隐患。

2.2.3操作人员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入车间。

2.2.4对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保管,严禁有跑、滴、漏現象,发觉有泄漏应马上处理。

2.2.5用乙醇等易燃、易爆溶媒时,应预防金属之间的撞击,生产车间内,空气乙醇浓度较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排解。

2.2.6完善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更换,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2.2.7定期培训工作人员,掌握消防知识,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2.2.8在车间内确定需要动火时,严格执行许可制度。

2.2.9车间主任全面负责平安防火工作,班组设平安防火员,平安防火工作要常抓不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生产人员进入更衣室及生产车间的规程,
减少人员对生产区的污染。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入生产车间的生产操作人员、管理
人员、维修人员及其他人员。

三、责任:生产部、质量管理部、包装车间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四、内容:
生产人员在更衣室操作规程:
1、更衣:进入更衣室,打开私人衣柜,把私人物品及个人饰品脱
下或摘下,脱下外衣,放入更衣柜,摆放整齐。

卸妆,取出工服,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穿好,关好柜门,对着整衣镜整理穿好的工作服。

2、换鞋套:生产人员应在私人鞋外,套上自己用的鞋套,外来人
员使用一次性鞋套。

3、洗手:生产人员用洗手液认真洗手。

4、离开时程序相反。

生产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后炒作规程:
1、进行生产车间时,生产人员必须经过更衣间,更换工作服和鞋
套,并洗手,工作服与鞋套应保持清洁,做到勤换勤洗。

2、生产区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动作要稳、轻、少,尽量减少不
必要的活动和交谈,以免造成过多的积尘、产尘及空气污染。

3、进行生产车间时,生产人员必须由车间入口进入,通过车间人
行道进入自己的工作区,不得走物流通道,避免物流与人流交叉。

4、生产区人员通道不得摆放任何物品及设备。

5、生产人员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操作,不得串岗。

6、生产人员必须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按规范进行操作。

7、生产人员不得在车间内吸烟、饮食及大声喧哗。

8、生产人员操作前须检查工具,不得私自将使用工具带出车间
外。

9、生产人员下班时处理生产废品,不合格品写明原因,填写标签,
分类摆放。

10、生产人员操作时按规定每道工序必须认真做好生产记录。

11、生产人员打包时必须在规定的打包室内,不得在产品生产
区,避免交叉。

物料进入生产车间操作流程:
1、物料运到库房缓冲区,脱去外包装,擦拭内包装上的浮土,
贴上物品的标示。

将物料放在物料车上,在从原路退回,关好
门。

2、如有内包装易破损的物料,从库房内的物料桶内拿一个洁
净的塑料袋再套上一层。

3、由生产人员从另一侧门,将物料放在车上,再从原路退回,
关好门。

原辅料、中间品送入原辅料暂存间,内包材送入内包
材暂存间。

4、容器具、工具等物品进入外清室,脱去所有的纸质、塑料
等外包装,用75%乙醇擦拭一次,送入车间。

生产车间环境卫生规定:
1、生产人员早晨:7:30打扫车间卫生,包括地面、玻璃及工
作台面。

2、生产人员每天必须将生产台面及工具箱擦拭干净,保持清
洁。

3、下班前生产主管负责关好门窗,切断设备的电源都、关灯,
做到人走灯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