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 燃料及其利用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4.讲解燃料的热值概念,介绍热值的计算方法,分析不同燃料热值对能源选择的影响。
5.引导学生关注化石燃料的有限性、环境问题,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不同燃料的热值对环境有何影响?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燃料?”
3.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不同类型的燃料,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燃烧的基本概念,理解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3.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燃料的燃烧方程式。
4.掌握燃料的热值概念,了解不同燃料的热值差异及其对能源利用的影响。
(2)自主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燃料的类型、燃烧过程和化学方程式书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讲解: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小组讨论: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验探究: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燃料热值的测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复习教学设计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教学设计【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5.1.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5.1.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5.1.4.知道化石燃科(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5.1.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5.1.6.了解我国资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认识常见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及其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通过复习,掌握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通过复习,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4.通过复习,知道煤和石油是混合物及煤和石油加工的主要产品。
5.通过探究,了解常见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及其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中考考点】考点1.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考点2.煤和石油是混合物及煤和石油加工的主要产品。
考点3.常见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及其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4.常见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请看图片,燃料的燃烧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这一节课我们来一起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有关知识。
这部分知识在考查时,经常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相结合。
近几年中考所占分值较高,13年8分;14年4分;15年8分;16年10分。
初中化学 《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案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热量)的变化,知道目前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3)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4)认识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以致用(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1、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的有利和无利的方面。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一 【实验导入,展示复习目标】教师活动 引入:【演示试验】一支燃着蜡烛,提供一只大烧杯和一把剪刀,怎样让它熄灭呢?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上台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带入课堂,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 展示复习目标中对化学与能源和资源利用及化学变化与能量的要求。
学生活动 学生齐声朗读并记忆,体会复习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 熟知目标要求,知道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和目标层次,了解相关内容在化学中的地位。
环节二 【知识梳理】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书进行自主归纳,展示今天所讲内容的知识框架。
学生活动带着导学案上的五个问题看书,对知识进行梳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应用。
由燃料入手:根据图片说出那些属于化石燃料,哪些属于清洁燃料?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清洁燃料:氢气、酒精、可燃冰。
人教版化学复习课:燃料及其利用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料的分类,掌握各种燃料的性质和特点,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2.掌握燃料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的三个条件(燃料、氧气、着火点)和燃烧产物的形成。
3.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包括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和减少燃料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燃料的选择、燃烧产物的处理等。
2.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和时间,提醒学生认真对待,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燃料的使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燃料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问题导向: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维能力。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燃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燃料有哪些?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总结燃料的重要性和本次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燃料的分类,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详细讲解燃料的燃烧原理,包括燃烧的三个条件(燃料、氧气、着火点)和燃烧产物的形成。
4.运用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2.培养学生对燃料利用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燃料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做到节能减排。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案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精品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概念及其在能源中的地位。
激发学生对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化石燃料的定义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在能源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能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讲解化石燃料的定义,介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种类。
分析化石燃料在能源中的地位,强调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煤炭的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煤炭的性质及其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煤炭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煤炭的性质:成分、热值、燃烧产物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钢铁、电力煤炭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2.4 教学步骤讲解煤炭的性质,介绍其成分、热值、燃烧产物等。
分析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如钢铁、电力等行业。
讨论煤炭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章:石油的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油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石油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石油的性质:成分、分类、提炼过程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化工产品石油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法,展示石油提炼过程和石油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讲解石油的性质,介绍其成分、分类、提炼过程等。
分析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燃料、化工产品等。
讨论石油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第四章:天然气的利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天然气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天然气的性质:成分、热值、燃烧产物天然气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供暖、烹饪天然气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4.3 教学方法采用生活实例法,介绍天然气在家庭中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对于燃烧原理的教学,我将采用实验演示和动画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的化学反应,从而加深理解。
-设想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蜡烛燃烧实验,观察火焰结构,分析燃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出“你们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燃料有哪些吗?它们是如何被利用的?”等问题,引发学生对燃料及其利用的思考。
2.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木材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3.情境创设:通过播放燃料燃烧的短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燃料燃烧带来的能量,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料及其利用。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燃烧原理:以蜡烛燃烧为例,解释燃料与氧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阐述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释放。
2.演示实验:进行蜡烛、木炭等燃料的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火焰结构、烟雾等现象,加深对燃烧原理的理解。
3.燃料燃烧方程式的书写:以常见燃料为例,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燃烧方程式,强调化学平衡的概念。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燃烧方程式的书写、热值计算等,强化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不同燃料的应用场景,并分析其优缺点。
2.实践作业:
-调查家庭或学校Biblioteka 燃料消耗情况,计算消耗的热值,并思考如何节能减排。
-设想活动:设计家庭燃料消耗调查表,让学生收集数据,计算家庭燃料的热值消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所需的条件和认识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2)初步了解一些火灾自救的知识。
(3)通过课堂游戏的形式来加强安全知识的巩固,用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2)应用知识综合解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通过清明节火灾事件的新闻引入火的相关知识。
【例题】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1、该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 2、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分析】分析题意。
【例题】(2)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提问】解答此题需要应用到什么知识点?【小结】有些同学记不住燃烧的三大条件,老师给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学生发言。
学生回忆知识点。
学生书写方程式。
学生发言。
由例题展开复习,边做边总结知识点和方法。
白磷 冷水白磷 热水 氧气 白磷 冷水 氧气白磷 热水大家三个成语,来帮助理解。
“釜底抽薪、煽风点火杯水车薪”,解释意义和燃烧条件的关系。
【例题】(3)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
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
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
【解析】应用到的知识,以及燃烧与灭火的关系。
【链接中考】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
人教版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展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案例分析,提升应用能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燃料使用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计算练习,巩固知识: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燃料燃烧热值、热效率的计算,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6.情感教育,培养节能意识:通过讲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培养节能意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人教版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不同类型的燃料,包括化石燃料、生物燃料和新型能源,理解它们的特点、优缺点及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的化学反应、燃烧的条件、燃烧过程的热效应等。
3.学会计算燃料的燃烧热值、热效率,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学生在燃料的分类、特点及环境影响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2.学生在燃烧原理、能量转换等方面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3.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家庭或学校周边的燃料使用情况,分析能源利用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
4.小组合作,撰写一篇关于新型能源发展前景的短文,内容包括新型能源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5.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燃烧条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并撰写实验报告,报告中需包含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及结论。
4.情感教育:强调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激发学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意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燃料及其利用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
第一轮
课题,燃料及其利用
一、目标解读:
1、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及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认识使用和开发新燃料及能源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要点回顾: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NO(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2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点燃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2OCO+2HO (发出蓝色火焰) 4222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HOH) 25
点燃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OH+ 3O2CO+3HO 22225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3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 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三、典例分析:
例1、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A 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B 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 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D 设法降低油井井口温度
例2、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混合物 B 燃烧都会放出热量 C 都是可再生能源 D 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四、达标练习:
1、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 提倡以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 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2、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因为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残废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 所处地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3、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和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2
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
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的转化。
) 2
(1)写出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开发氢能源
B 使用电动车
C 植树造林
D 戴上呼吸面具五、拓展提高:
4、汽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取11.4g样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经分析测定产生了16.2gHO和35.2gCO。
汽油样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