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使用助行器的注意事项复习课程
助行器轮助使用PPT学习教案

3. 座位深度:坐位时从自然屈曲的膝关节腘窝到 座位的前缘之间的空隙为6.5cm
第26页/共34页
轮椅的选择
4. 扶手高度:肩部放松,肘屈曲90°,测椅面至肘 下缘距离再加2.5cm 5. 靠背高度:以椅面到双肩胛骨中央部为准,椅 面到腋窝距离减去10cm 6. 全高:即靠背后方推把的上缘至地面的距离, 一般为93cm,如果加上头部的延长部分再加25~ 30cm
第8页/共34页
腋杖的适宜高度
最简单的方法: 腋杖长度=身高cm-41cm 把手的位置=站立时大转 子的高度 测量时患者应着常穿的鞋 站立。
第9页/共34页
拐杖--前臂杖
第10页/共34页
前臂杖的选用原则
1. 双侧下肢无力或不协调,如脊髓损伤、小儿 麻痹、某些脊柱裂;
2. 单侧下肢无力且不允许该侧肢体负重时,如 踝骨折或半月板切除的早期;
第2页/共34页
助行器分类(无动力性)
拐杖:手杖(单足杖、三足杖、四足杖)、 腋杖、前臂杖、平台杖
步行架:交互型、固定型 、前方有轮型、老 年人用步行车
第3页/共34页
单足杖
拐杖--手杖
三足杖
四足杖
第4页/共34页
手杖的选用原则
1 单足杖: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偏瘫病 人或老年人 2 三足杖:稳定性较单足杖好,用于平衡能力稍 欠佳病人 3 四足杖:支撑面广,稳定性好,适用于平衡能 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用三足 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
第14页/共34页
平台杖的适宜高度
患者站直,肩与上肢放松,目 视正前方,体重均匀分布于双 足,测量自地面到尺骨鹰嘴的 距离。 患者将手从托槽上方穿过,握 住把手,前臂水平支撑在托槽 上,此时的承重点为前臂。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及流程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及流程1. 简介助行器是一种辅助行走的工具,主要用于提供身体不便人士的支持和平衡。
本文将介绍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流程,帮助您正确地使用助行器,并提高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2. 助行器的种类助行器目前有多种种类可供选择,常见的包括:•标准助行器•折叠式助行器•滚轮助行器•电动助行器3. 助行器的使用步骤下面是使用助行器的基本步骤:1.调整高度:根据个人身高,将助行器的手柄高度调整到合适位置。
手柄高度应使手臂自然弯曲,便于抓握和推动。
2.握紧手柄:将双手握紧手柄,确保稳固。
手柄表面可以使用防滑材质,增加握持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3.步伐配合:在行走时,与助行器保持同步的步伐,先移动助行器,再向前迈步。
保持平稳的节奏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4.助力推动:根据需要,可以将助行器向前推动,帮助自己行走。
推动时使用臂力而非双腿力量,将重心稳定地转移到助行器上。
5.上下坡注意:在上下坡行走时,要格外小心。
上坡时,可以稍微向前倾斜,利用助行器的支持来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下坡时,尽量控制速度,避免助行器失去控制。
6.日常保养:助行器的日常保养十分重要。
定期检查并清理助行器的各个部分,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有任何损坏或松动的部件,应及时修理和更换。
4.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助行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请根据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助行器。
•尽量使用助行器时,保持身体和助行器的配合。
•不要过度依赖助行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力量和平衡能力。
•在使用助行器时,周围环境应保持整洁,避免绊倒的杂物或不平坦地面。
•当感到疲倦或不适时,应及时休息,避免行走过程中出现意外。
5. 助行器的使用流程以下是使用助行器的一般流程:1.前期准备:选择合适的助行器,并根据个人身高调节手柄的高度。
2.握紧手柄:将双手握紧手柄,确保稳固。
3.步伐配合:与助行器保持同步的步伐,稳定地行走。
4.助力推动:根据需要,使用臂力推动助行器,帮助自己行走。
助行器的使用操作流程笔记

助行器的使用操作流程笔记1. 助行器的简介助行器是一种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们进行步行的辅助工具。
它能提供稳定的支持和平衡,使用户能够更加自信和独立地行走。
本文将介绍助行器的使用操作流程,帮助用户快速上手。
2. 助行器的种类助行器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步行架:适用于行走能力有限的用户,提供支撑和平衡。
- 拐杖:适用于行走能力尚好但需要额外支持的用户。
- 滑行架:适用于需要更大的稳定性和支撑的用户。
- 电动助行器:适用于行走能力较弱的用户,能提供自动推进功能。
3. 助行器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助行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用户的行走能力和稳定性。
- 助行器的重量和便携性。
- 助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助行器的调整和调节功能。
4. 助行器的使用操作流程下面是助行器的使用操作流程,包括了基本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1 准备助行器•将助行器放在使用者的面前,确保助行器稳定。
•如果助行器可以调整高度,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进行调整。
4.2 步入助行器•站在助行器旁边,抓住助行器的手柄或把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将一个脚慢慢抬起,移动到助行器的一侧。
•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助行器上,确保稳定。
4.3 行走操作•将助行器抬起,向前推动一小步。
•将另一只脚移动到助行器前面,保持重心稳定。
•重复以上步骤,逐步推进。
4.4 上下坡操作•上坡时,要注意保持稳定和平衡。
在脚踏前进时,抬高助行器,并将重心稍微向前倾斜。
•下坡时,要小心控制助行器的速度。
放慢脚的前进速度,保持稳定和平衡。
4.5 使用助行器上下台阶•上台阶时,要慢慢移动助行器到台阶前缘。
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助行器上,同时使用脚抬高助行器。
•下台阶时,要小心控制助行器的速度。
找到下台阶的平衡点,将身体重心放在助行器的后方。
4.6 安全注意事项•行走时要保持平稳的步伐,不要急躁或迅速加速。
•遇到不平坦的地面时,要小心绕过或选择其他路径。
•使用助行器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和其他行人。
助行器使用的指导训练技术

助行器使用的指导训练技术[定义与目的]定义:助行器是辅助人体支持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
根据工作原理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无动力式助行器、动力式助行器、功能电刺激助行器。
目的:选择并运用拐杖、步行器等设备帮助病人实现行走的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主要适用于行走不稳、下肢缩短、一侧下肢不能支撑或步态不平衡的病人。
如瘫痪病人、下肢肌肉功能损伤和肌力偏弱的病人。
禁忌证:老年痴呆、认知低下不能独立使用助行器的病人。
[操作要点]1.操作准备(1)由康复医师或康复工程人员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
(2)确定应选用的助行器种类,开出助行器处方和训练方案。
(3)针对个体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助行器。
(4)评估病人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等。
2.拐杖的选择和使用(1)根据病人情况选用拐杖类型。
(2)拐杖长度的选择:病人穿上鞋或下肢矫形器站立,肘关节屈曲30°腕关节背伸,小趾前外侧15cm处至背伸手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
身长减去41cm的长度即为腋杖的长度。
(3)拐杖的使用:指导步行训练。
1)交替拖地步行:将一侧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另一侧拐,双足同时拖地向前移动至拐脚附近。
2)同时拖地步行: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双足拖地移动至拐脚附近。
3)摆至步: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使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将双足摆至双拐落地点的邻近着地。
4)摆过步: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将双足越过双杖落地点的前方并着地,再将双拐向前伸出以取得平衡。
5)两点步:侧拐与对侧足同时迈出为第一落地点,然后另一侧拐与其相对应的对侧足再向前迈出作为第二落地点。
6)三点步:先将双拐向前伸出支撑体重,迈出患侧下肢;最后迈出健侧下肢。
7)四点步:步行顺序为伸左拐、迈右腿:伸右拐、迈左腿;每次移动一个点,保持四个点在地如此反复进行。
3.助行器的选择和使用步行器的选择和使用要点:根据病人情况选用步行器类型,根据不同步行器进行行走训练。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精心整理助行器使用技术助行器使用技术是指针对行动不便、弱视、盲人、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步行辅助器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锻炼行走,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康复锻炼的技术。
【目的】1.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的行走辅助。
2.分担体重,减轻下肢关节应力负荷。
3.扩大下肢支撑面积,维持平衡,保证步行安全,增强肌力和耐力。
4.锻炼上肢伸肌及有关肌肉,增强肌力和全身耐力。
【评估】1.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身高、体重、全身情况、疾病诊断。
(2)评估患者的行走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
(3)评估患者认知和合作能力。
2.评估环境:路面是否平整,减少人员走动,温度适宜。
【计划】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检查助行器装置是否完好,调节助行器高度。
3.环境准备:路面平整,减少人员走动。
4.核对医嘱,携助行器至患者床旁。
5.辨识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使用助行器的目的及意义,并取得同意。
【实施】1.护士提起助行器放在患者正前方,固定轮子。
2.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双足着地站立,躯干前倾。
3.护士协助患者双上肢落于助行器扶手上,嘱患者慢慢将重心平稳落至助行器上,使助行器保持稳定。
4.打开轮闸,起步时足尖抬高,着地时先足跟再足尖,取得平衡后双足落于助行器后腿连线水平位置中间,再进行下一步。
(图1)(图1)【评价】1.使用助行器后生命体征平稳。
2.肌力和耐力有改善。
3.使用助行器锻炼时间延长。
【健康教育】1.使用前告知患者助行器的意义和重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告知患者在使用助行器时避免重心过于前倾或后仰,易造成跌倒。
3.教育患者在使用助行器后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执行人员。
附:助行器使用操作流程=============================================================检查助行器装置是否完好,轮式助行器固定轮子。
↓操作者提起助行器放在患者正前方↓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双足着地,躯干前倾↓患者迈步向前,双足落助行器后腿连线水平位置↓迈另一条腿,使患者站稳↓协助患者双上肢落于助行器扶手上↓嘱患者慢慢将重心平稳落至助行器上。
骨科常用支具的使用及护理课堂PPT

目的 使用助行器的目的,在于避免患肢的不
当承重,以增加患者自我照顾及活动的能力。 使下肢无力行走的患者利用助行器,以手臂 力量部分或完全支撑身体重量,从而可以站 立或行走。 适应症
下肢无力或不能承力、步态不稳的患 者,康复训练。
1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 方法:四步走法
• •
方法:三步走法 步骤:助行器 患肢
4.从后面向前拉紧双侧粘胶带,并调节至适宜松紧 度,粘好粘扣。
12
ﯟ坐位 先妥善放置好前托位置,一手托住并固定下颌。 另一只将后垫置于枕颈部中央位置,从后面完全将前托包
裹。 向前拉紧双侧粘扣,注意松紧度的调节,并粘好粘扣。
13
使用颈托的注意事项
♫ 颈托的松紧要适宜,佩戴后患者应无气紧、头晕 等不适,已能放入1根手指为宜。
22
23
肩外展矫形器
• 是一种静态固定式肩矫形器。 • 适用于肩关节手术后固定、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
损伤、三角肌麻痹、棘上肌腱断裂、肩关节部位 骨折、脱位整复后、臂丛神经麻痹或拉伤,也用 急性肩周炎、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肩关节结核 等。 • 其特点是可将肩关节固定在外展、前屈、内旋和 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功能位;并在患者站立或卧 床时,可使患肢处于抬高的位置,以利于消肿、 消炎、止痛。
24
25
26
14
15
四、腰部支具的使用
Ω 目的
腰部支具作为外力支撑,能限制腰椎的屈曲活动, 能减轻腰椎间隙的压力以及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可减 少腰部肌肉的劳损,缓解肌肉痉挛,从而达到保护患者腰 部、缓解局部疼痛的目的。 Ω 适应症 急慢性腰部疼痛、急性腰部扭伤、腰椎骨折脱位、腰椎 间盘突出、根性坐骨神经痛以及各类腰部手术后需要腰部 制动的患者。
《助行器、轮助使用》课件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现代的助行器和轮助在设计和功能上不断得 到改进和优化,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02
助行器的选择与使用
如何选择合适的助行器
1 2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身体状况
选择适合患者身高、体重、步态和活动水平的助 行器。
考虑助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选择有良好支撑和稳定性的助行器,以确保患者 的安全。
专业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专业护理知识 总结词:护理技巧 总结词:护理器具选择
详细描述:分享专业护理人员在照顾使用助行器和轮椅 人士的经验和知识,包括如何进行正确的身体支撑、如 何预防并发症等。
详细描述:介绍专业护理人员在照顾使用助行器和轮椅 人士过程中积累的护理技巧,如如何协助使用者进行日 常活动、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等。
定期检查轮助的各部件是 否完好,如轴承、轮胎、 链条等,确保正常使用。
清洁与润滑
定期清洁和润滑轮助各部 件,以延长使用寿命和保 持良好性能。
储存与保养
在不使用时,应将轮助妥 善储存,避免长期暴露在 恶劣环境中导致损坏。
04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助行器与轮助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01
02
03
04
助行器不稳固
01
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
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体重、步态等身体状况和使用场景(如室内、室外
、上下楼梯等)选择适合的轮助类型。
02
考虑材质和结构
选择结实、耐用、轻便的材质,以及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结构,以确
保使用舒适和安全。
03
考虑附加功能
选择具备合适扶手、折叠收纳、防滑等附加功能的轮助,以满足不同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助行器使用技术

第六节 助行器应用案例分享
使用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的案例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偏 瘫、平衡能力差等问题 ,助行器可以帮助他们 进行步行训练,改善运 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脊髓损伤患者
脊髓损伤患者往往下半 身瘫痪,助行器可以帮 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行走能力和自信心 。
骨折患者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助 行器可以帮助他们保持 稳定,进行早期的康复 训练,促进骨折愈合。
3
活动强度
考虑活动强度,选择适合不同场合和需要的助 行器。
适配助行器的步骤
测量身体参数
选择适合的类型
测量身高、体重、步长等身体参数,以确定 合适的助行器尺寸。
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助行器类型 ,如四脚助行器、轮式助行器等。
调整助行器高度
适配轮子大小
根据个人身高和腿长调整助行器高度,确保 站立和行走时姿势正确。
根据路面类型和行走距离选择适合的轮子大 小,以确保行走稳定性和效率。
助行器的辅助配件
手杖
手杖可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适用于 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步行障碍。
储存装置
储存装置如袋子、筐等可方便用户携带必 需品和物品。
座椅和桌子
座椅和桌子等配件可方便用户在休息和就 餐时使用。
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如头灯和手电筒可帮助用户在低 光或夜间行走。
第四节 助行器的保养与维修
助行器的清洁与保养
清洁保养频率
建议每天使用后清洁助行器,并定期进行深度清洁保养,包括每周或每月对助行器进行全 面清洁和检查。
清洁方法
使用软布擦拭助行器表面,包括扶手、手柄和脚轮等部位。避免使用含有酸碱物质的清洁 剂,以免对助行器表面造成损害。
润滑保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注意事项
▪ 1、使用前检查辅助器具各部位是否牢固,橡 皮头及螺丝有无变形或损坏,有无毛边,尖 锐突出部等。如有损坏应从新更换以维持其 安全性。
▪ 2、避免地面潮湿、光线不足及有障碍物时行 走,以免滑到或绊倒。
▪ 3、使用助行器时不可只穿袜子而不穿鞋,且 应避免穿着拖鞋或高跟鞋。
▪ 4、第一次下床使用须有医护人员在旁协助与 指导。
▪ 5、行走前先站稳,步伐不宜太大,眼睛向前 看不要向下看。
▪ 6、渐进性增加行走的活动量。
▪ 7、往前跨之步伐以到助行器的一半为宜,太 过向前容易导致重心不稳而向步。
▪ 9、不宜长时间使用辅助器具,以免造成肌肉 僵硬和关节挛缩。
▪ 10、使用后检查皮肤是否有红肿或压迫的症 状,如出现因停止使用。
O(∩_∩)O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二、常用之步態:
1.四點步態:右拐杖→左腳→左拐杖→右腳 2.二點步態:右拐杖與左腳→左拐杖與右腳 3.三點步態:患肢與兩支拐杖→健肢 4.搖擺步態:以健側腿承擔身體重量→拐杖舉
出→身體搖擺至拐杖處 5.下樓梯的方法:二支拐杖先下→患肢下樓梯
→健肢下樓 6.上樓梯的方法:健肢先上→二支拐杖與患肢
同時上
使用助行器的注意事项
一、分类
步行辅助工具: ▪ 拐杖:腋部拐杖Axillary、前臂拐杖Lofstrand
▪ 手杖: T形单足手杖、问号形单足手杖、三足 手杖、四足手杖。
▪ 助行架:交叉步进式、助起式、普通、前轮、 轮式(老人用步行车)。
二、作用
▪ 支持体重 ▪ 保持平衡 ▪ 锻炼肌力 ▪ 辅助行走
三、使用对象
▪ 拐杖: 适用于下肢
骨折、截肢、截 瘫、下肢无力、 平衡障碍等症。
▪ 手杖:
适用于偏瘫、下 肢肌力减退、平衡障 碍、下肢关节病变和 老人。
▪ 助行架:
适用于步行平 稳性非常差的患者 或长期卧床引起下 肢肌力减弱的老人 等。
四、使用时间
▪ 拐杖和助行架:下地时机最好掌握在骨痂形 成期(4-8周)。此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消 退,软组织已修复,骨折断端已初步稳定, 内外骨痂已开始形成,特别是病人经过几周 床上的锻炼,肌肉收缩有力,当踝关节背伸 时,患肢抬高不发颤,即可以让病人开始离 床下地练习步行。
▪ 11、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器具的特点、使用 范围及保养维护知识,定期进行检查、保养。
▪ 12、辅助器具使用的阶段性。辅助器具是为 了辅助、代偿弥补患者残存功能,使其从新 获得能力。所以当一个辅助器使用一段时间 后,由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改变(提高或下 降)、患儿的身体发育变化(身材长高等), 应作必要调整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