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热工测量及自动调节1第一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

热工测量及自动调节1第一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
热工测量是指温度、湿度、压力、流量、 烟气成分等参数的测量。

2.应用方面
(1)过程监测:对过程参数的监测。 (2)过程控制:为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提供依据。
(3)试验分析与系统辨识:解决科学上 的和过程上的问题,一般需要综合运用理 论和实验的方法。测量技术应用于实验分 析,是测量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
测量过程中无数随机因素的影响,使得即使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也不 会得到完全相同的测量值。 被测量总是要对敏感元件施加能量才能使测 量系统给出测量值,这就意味着测量值并不 能完全准确的反映被测参数的真值。

例1.1:
二、测量误差的来源
1、仪器误差


它是由于设计、制造、装配、检定等的 不完善以及仪器使用过程中元器件老化、 机械部件磨损、疲劳等因素而使测量仪 器设备带有的误差。 减少仪器误差的主要途径是根据具体测 量任务,正确地选择测量方法和使用测 量仪器。
第一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测量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一、测量的意义
1.测量的意义: 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取得数量观 念的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借助于 专门工具,通过试验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 求得被测量的值,获得对于客观事物的定量的概 念和内在规律的认识。

测量技术可分为若干分支,如力学测量、 电学测量、热工测量等。
指测量者无法严 格控制的因素

随机误差就个体而言是无规律的,不能通 过实验的方法来消除。 但在等精度条件下,只要测量次数足够多, 那么就会发现:从总体来说随机误差服从

一定的统计规律,可以从理论上来估计随
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对某一具体误差,在某一条件下为系统误

热工测量和自动控制复习资料

热工测量和自动控制复习资料

热工测量和自动控制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基本误差:仪表测量值中的最大示值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之比值。

2.超声波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是通过检测流体流动对超声束(或超声脉冲)的作用以测量流量的仪表。

3. 辐射温度若物体在温度为T时的总辐射出射度与全辐射体在温度为T’时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把T’称为实际物体的辐射温度。

4.补偿电桥法(冷端温度补偿器)是采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势来补偿热电偶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的变化值,从而等效地使冷端温度恒定的一种自动补偿法。

5.测量方法: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方法。

6.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指的是测量所造成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比乘以100%所得的数值,以百分数表示。

7.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果两端接点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将产生电势,称为热电势。

这个物理现象称为热电效应或塞贝克效应.8.涡街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是根据卡门(Karman)涡街原理研究生产的测量气体、蒸汽或液体的体积流量、标况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体积流量计。

9.电阻式温度计: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其本身的电阻也随着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10.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二、问答题1. 写出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及其应用。

答:基本定律应用均质导体定律同名极法检定热电偶参考电极定律为制造和使用不同材料的热电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间导体定律为在热电偶闭合回路中接入各种仪表、连接导线等提供理论依据;可采用开路热电偶,对液态金属进行温度测量。

中间温度定律为在热电偶回路中应用补偿导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制定和使用热电偶分度表奠定了基础。

2. 试述测量系统有哪4个基本环节,及其各自的作用。

组成测量系统的基本环节有:传感器、变换器、传输通道(或传送元件)和显示装置。

各自作用:传感器是感受指定被测参量的变化并按照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一个相应的便于传递的输出信号,以完成对被测对象的信息提取。

热工测试技术复习题纲

热工测试技术复习题纲

第二章1、何谓静态量、动态量?何谓稳态、暂态阶段?何谓动态特性?研究环节或系统的动态特性时常用何种信号作为“标准信号”?何谓“时域”、“频域”法?2、写出测量环节或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用“D算子”、“S变换”、“频率型”形式表示。

3、线性微分方程的解包括哪两部分?分别代表测量过程中哪两个阶段的情况?线性系统有哪两个重要性质?4、写出线性系统的“D算子”型、“S”型、“频率型”形式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功能如何?5、何谓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其中包含哪两种特性?为什么它能反映系统对动态信号响应的品质?如何利用传递函数来求得系统的频率特性?6、对测量系统而言一般归结为几个变量?三者间相互的关系如何?对应测量的那些过程?7、写出0阶环节的方程。

说明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8、写出一阶环节的微分方程并化为标准形式。

它有几个动态特性参数?动态特性参数的影响及取值范围如何?写出其传递函数并分析频率特性。

当输入信号为阶跃、正弦信号时系统的动态响应如何?9、写出二阶环节的微分方程并化为标准形式。

它有几个动态特性参数?动态特性参数的影响及取值范围如何?写出其传递函数并分析频率特性。

当输入信号为阶跃、正弦信号时系统的动态响应如何?第三章1、什么是传感器?何谓“压电”、“应变”、“压阻”效应?动态压力测量是如何利用这些效应?2 、压电材料一般有几类?压电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何?画出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等效线路。

该传感器对放大器有什么特殊要求?放大器有几种类型,各有何优缺点?为什么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不适合测量静态压力?为保证测量精度,对测量回路的时间常数有何要求?3、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有哪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各自的功能是什么?有几种基本结构形式?电阻变化与应变的关系如何?4 、压阻式与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物理效应有何联系,有何区别?为什么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高、动态响应好?其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5、何谓容腔效应?它属于什么环节?为了准确测量脉动压力,对容腔采用何种措施?为从根本上消除容腔效应的影响采用何种测压方式?6、压力测量有几种方法?第四章1、温度及温度场测量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和使用场所?2、接触式测温存在几大主要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中那些是共性误差?那些是个性误差?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什么情况下不可忽略?3、简述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定律。

热工测量复习提纲

热工测量复习提纲

温度测量●温度的宏观概念:冷热程度的表示,互为热平衡的两物体,其温度相等。

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所有热力学系统都具有共同的宏观性质,用温度表示此性质,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

●温度的微观概念:概念:大量分子运动的平均强度;特征:分子运动愈激烈其温度表现越高。

●温标的作用:不同物质的不同物理特性与温度有着不同的关系,即使用同一物质的不同特性,或不同物质的同一种特性对同一个温度进行测量,也会得出不同的量值,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温度单位,即温标。

种类:经验温标(摄氏、华氏和列氏(°Re)),热力学温标,绝对气体温标,国际实用温标。

【摄氏华氏】:t[℉]=t[℃]9/5+32 ;【热力学温标】与选用的测温介质性质无关,克服了经验温标随测温介质而变的缺陷,故称它为绝对热力学温标。

由此而得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成为温度测量的基准。

●接触式测温仪器: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两者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最后达到热平衡,这时感温元件的某一物理参数的量值就代表了被测对象的温度值。

优点:直观可靠。

缺点:感温元件影响被测温度场的分布;接触不良等带来测量误差;高温和腐蚀性介质影响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

膨胀式温度计:液体膨胀式温度计、固体膨胀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热电式温度计:热电偶、P-N结温度计;电阻式温度计:金属热电阻温度计、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计。

非接触式温度计以可见光辐射为基础,可分为辐射温度计、亮度温度计和比色温度计。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测量原理:热电效应(贝赛克效应):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丝两端牢靠地接触在一起,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触点(结点)温度T和T0不相同时,回路中即产生电势,并有电流流通,这种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的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回路电势:热电势。

两金属丝:偶极或热电极。

两个结点中与被测介质接触的一个称为工作端(热端),另一个称为参考端(或自由端、冷端)。

】■接触电势(珀尔帖电势,E AB(T)):两种导体相接触,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电子密度大的向小的扩散;■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E(T0,T)):单一金属导体,两端的温度不同,则两端的自由电子具有不同的动能。

热工测量与自控复习资料

热工测量与自控复习资料

热工测量一.单选题1.微差式测量法比零位式测量法,比偏差式测量法。

A.速度慢,准确度低B.准确度高,速度快C.速度快,准确度高D.准确度低,速度慢2.下列对传感器的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A. 输入与输出有稳定而准确的单值函数关系B. 负载效应小C. 非被测量对传感器作用时,应使其对输出的影响小到忽略D. 实现电信号放大,电信号转换3.测量结果计算值为0.056975,要求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的处理结果为A.0.057 B.0.05698 C.0.05697D.0.057004.被测温度在40℃左右变化,要求测量绝对误差不超过±0.5℃,应选择测温仪表。

A.量程0~50℃,精度等级1 B.量程0~100℃,精度等级0.5C.量程0~40℃,精度等级1 D.量程—50~50℃,精度等级0.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实际测量中,正确度高的精密度一定高B. 在实际测量中,正确度高的精密度不一定高C. 在实际测量中,精密度高的正确度一定高D. 在实际测量中,准确度高的正确度和精密度不一定都高6.下列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长度单位米(m)B.时间单位秒(s)C.力的单位牛顿(N)D.电流单位安培(A)7.在测量时环境条件与仪器使用要求不一致产生的误差属于,测量方法不当所造成的误差属于。

A.系统误差,粗大误差B.随机误差,粗大误差C.系统误差,随机误差D.随机误差,系统误差8.关于绝对误差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绝对误差有单位B. 绝对误差有符号C. 绝对误差恒不为零D. 用绝对误差能说明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9.测量值的标准差也称为均方根误差反映了测量值的A. 不确定度B.准确度C.精密度D.正确度10.测量电流I流过电阻R时,在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P,已知直接测得1%Iγ=±,3%Rγ=±,则Pγ为A.±5% B.±3% C.±2% D.±4%11.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空气焓值的方法属于测量方法。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复习资料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复习资料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复习资料一、填空题各种DCS系统其核心结构可归纳为“三点一线”结构,其中一线指计算机网络,三点分别指、、KMM调节器在异常工况有、两种工作方式。

实际应用中,调节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等4种。

在锅炉跟随的控制方式中,功率指令送到调节器,以改变调节阀门开度,使机组尽快适应电网的负荷要求。

动态偏差是指调节过程中与之间的最大偏差调节对象在动态特性测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典型输入信号是。

锅炉主蒸汽压力调节系统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燃料量,使锅炉蒸汽量与相适应,以维持汽压的恒定。

在燃煤锅炉中,由于进入炉膛的燃烧量很难准确测量,所以一般选用信号间接表示进炉膛的燃料量。

就地式水位计测量出的水位比汽包实际水位要DEH调节系统与自动同期装置连接可实现。

对于DCS软件闭环控制的气动调节执行机构,下列哪些方法不改变其行程特性。

单元机组在启动过程中或机组承担变动负荷时,可采用的负荷调节方式。

判断控制算法是否完善中,要看电源故障消除和系统恢复后,控制器的输出值有无、等措施。

答案:(现场控制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连锁手动方式和后备方式)(临界比例带法、响应曲线法,经验法、衰减法)(汽轮机功率)12、(被调量与给定值)(阶跃函数)(汽机耗汽量)(热量)(低)(自动并网)。

(在允许范围内调节其供气压力)。

(锅炉跟随)(输出跟踪和抗积分饱和)二、判断题汽动给水泵在机组启动时即可投入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热电势输出不稳定有可能是外界干扰引起的(√)锅炉热效率试验说明,为保持经济燃烧,负荷越大,最佳过剩空气系数越小(√)对于串级调节系统,试投运时,步骤是先内后外(√)。

第11章 自动控制原理

第11章 自动控制原理

一般规定为响应曲线进入静差的±2%(或±5%) 范围而不再越出时所需要的时间。
振荡周期 过渡过程从第一个波峰到第二个波峰之间的时间, 反映系统的快速性。
第11章自动控制原理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第1节复习 难点: 自控系统的品质指标 重点: 1.自控系统组成与框图含义。 2.自控系统的分类、。 3.过渡响应的基本形式与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 4.各基本概念。
第11章自动控制原理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第1节概述
第2节构成环节的特性 第3节环节的综合和特性分析
第11章自动控制原理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第1节概述
一、自动控制系统及其组成 二、控制系统的分类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响应
第11章自动控制原理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一、自动控制系统及其组成 (一)自动控制与人工控制过程的对比
第11章自动控制原理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思考题: 6.在阶跃干扰下,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几种形式, 用什么性能指标来衡量。 7.什么是系统的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
第11章自动控制原理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第2节构成环节的特性
一、环节信号的传递和特性 二、拉普拉斯变换与传递函数
三、对象的过渡响应和数学描述
X c (s) b0 S m b1S m1 bm1S bm W ( s) n n 1 X r (s) a0 S a1S an1S an
第11章自动控制原理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意义: ①系统或环节的一种形式,表达系统将输入量转换成 输出量的传递关系 ②仅与系统或环节特性有关,与输入量怎样变化无关 ③简化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过程
第11章自动控制原理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重点总结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重点总结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重点总结第一章测量与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1 测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取得数量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

人们通过试验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求得被测量的值。

2 测量方法:是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方法,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3 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不同,有分为静态和动态测量。

4 测量系统的测量设备:由传感器、交换器或变送器、传送通道和显示装置组成。

5 测量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粗大误差6 按测量误差产生来源:1)仪表误差或设备误差2)人为误差3)环境误差4)方法误差或理论误差5)装置误差6)校验误差.7 测量精度: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

8 仪表的基本性能:一般有测量范围、精度、灵敏度及变差。

9 精度:是所得测量值接近真实值的准确程度,以便估计到测量误差的大小。

10 仪表的灵敏限是指能够引起测量仪表动作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故友称为分辨率或仪表死区。

第二章1 产生误差的原因:1)测量方法不正确2)测量仪表引起误差3)环境条件引起误差4)测量的人员水平和观察能力引起的误差。

2 函数误差的分配:1)按等作用原则分配误差2)按可能性调整误差3)验算调整后的总误差。

第三章温度测量1 温标:是温度数值化的标尺。

他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2 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组成。

3 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1)两热电极材料相异2)两接点温度相异.4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1)均质导体定律2)中间导体定律3)中间温度定律。

5 补偿电桥法:是采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势来补偿电偶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的变化值。

6电阻温度计的传感器是热电阻,热电阻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7热电阻温度计测温度的特点:1)热电阻测温度精度高,测温范围宽,在工业温度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电阻温度系数大,电阻率大,化学、物理性能稳定,复现性好,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接近线性以及廉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测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取得数量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

测量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

测量系统(传感器→变换器→传输通道→显示装置):测量设备、被测对象;
测量误差(绝对误差):测量值与被测真值之差
测量误差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按测量误差产生来源:仪表误差或设备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或理论误差、装
置误差、校验误差.
测量精度: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

基本误差(去掉%称为精度):变差:
灵敏度:
线性度:
第二章
产生误差的原因:1)测量方法不正确2)测量仪表引起误差3)环境条件引起误差4)测量的人员水平和观察能力引起的误差。

随机误差(特点为正态分布和算术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最优概值):
剩余误差(代数和为零,平方和最小):
标准误差:
算术平均值(最优概值)的标准误差:
算术平均值(最优概值)的极限误差:
第三章
温度测量仪表:接触式、非接触式
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组成。

热电偶:两个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B组成闭合回路,当AB相接的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则在回路中产生热电势,回路称为热电偶
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1)两热电极材料相异2)两接点温度相异.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1)均质导体定律2)中间导体定律3)中间温度定律。

补偿电桥法:是采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势来补偿电偶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的变化值。

电阻温度计的传感器是热电阻,热电阻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热电阻温度计测温度的特点:1)热电阻测温度精度高,测温范围宽,在工业温度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电阻温度系数大,电阻率大,化学、物理性能稳定,复现性好,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接近线性以及廉价。

3)当热电阻材料的电阻率大时,热电阻体积可做的小一些,热容量和热惯性就小,响应快。

热电偶的校验:通常采用比较法和定点法。

热电偶的检定:是对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的已知关系进行检验。

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1)冷端温度校正法2)补偿导线法3)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4)冰浴法
第四章
湿度:空气中水蒸气含量
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力之比的百分数。

电容式湿度计
陶瓷式湿度计
第五章
测压仪表分为:液柱式、弹性式、电气式、活塞式压力计
霍尔效应:把半导体单晶体薄片置于磁场 B 中,当在晶片的 Y 轴方向上通以一定大小的电流 I 时,在晶片的 X 轴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将出现电势,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所产生的电势称霍尔电势,这个半导体称为霍尔片。

压力表的选择:根据被测压力的种类、被测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以及生产过程所提的技术要求,同时应本着既满足测量准确度、有经济的原则,合理的选择压力表的型号、量程和等级。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弹性膜片的位移引起电容量变化从而测出压力差值。

特点:灵敏度高、稳定可靠、量程可调、量程范围大、连载能力强、应用广、价格贵。

硅膜片压阻式压力变送器用全桥电路测量压力好处:可获得高度补偿,使输出加倍,全桥电路的共模抑制性能可能可以抑制压阻元件的性能不稳定,灵敏度高,线性度好。

第六章
节流现象:流体在有节流装置的管道中流动时在节流装置前后管段处流体静压力发生差异的现象。

差压流量计的原理:将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产生的压力差信号转换为流量值信息显示出来,从而测量流量。

流体的密度、粘度、通过的压力、温度、安装的位置会对测量产生影响。

差压流量计的组成:1)节流装置(包括节流件和取压件,其功能是将流量信号变换成差压信号)2导压管(其功能是将节流装置前后的压力信号送至显示仪表)3)显示仪表(显示压差信号或直接显示被测流量)
流量测量仪表分为三类:容积法、速度法和质量流量法。

体积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容积式流量计和速度流量计。

转子与差压节流装置的差异:1)任意稳定情况下,作用在转子上的压差是恒定不变的;2)转子与锥形管之间的环形缝隙的面积 A 是随平衡位置的高低而变化,古是变截面。

电磁流量计:可测含有固体颗粒或纤维的液体,腐蚀性及非腐蚀性液体。

工作原理:法拉第电磁磁感应定理。

优点:压力损失小。

缺点:只能测量导电液体,不能测量气体、蒸汽等的流量。

第七章
流速的测量:毕托管—主要用于测通风管道内风速。

热球风速仪—主要用于测大气风速。

毕托管安装方向不正则毕托管轴线与流体流动方向不一致,会对压差产生影响,从而产生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结果。

热球风速仪的工作原理:主要由两个独立的电路组成:1)供给带热体恒定电流的回路
2)测量带热体温度的回路。

第八章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利用容器内的液位变化时由液位产生的静压力相应变化的原理。

当测量有压容器的液位时,需将差压计的负压室与容器的气相相连以平衡气相压力变化
第十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被控对象、传感器(或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定值形式)定值、随动、程序控制系统;(系统结构)闭环、开环、复合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静态:输入恒定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建立平衡,系统中各个缓解将暂时不动作,
它们的输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控制系统的动态:一个系统从输入开始经控制到建立稳态,在这段时间中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中。

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最大偏差A衰减比n余差C过渡时间td
对象特性参数:放大系数K时间常数T滞后时间τ:
控制器特性;P. PI .PD. PID
系统的传递函数:
过渡响应:被控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对象特性对过渡过程的影响:K(环节放大系数k越大,操纵变量的变化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就大,)T(相同的控制下,T越大,被控变量的变化越缓慢)τ(滞后时间的存在是控制作用总落后于被控制变量的变化,赢尽量减小)
控制器特性对过渡过程的影响:δ TI TD
控制器特性:1)比例控制器的特性2)比例积分控制器的特性3)比例微分控制器的特性4)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