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材料工艺学(参考答案)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习题解答(7,8)

第六章压制成型2. 简述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的工艺步骤。
将热固性模塑料在以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模具中加压,使物料熔融流动并均匀地充满模腔,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具有三维体形结构的热固性塑料制品。
(1)计量(2)预压(3)预热(4)嵌件安放(5)加料(6)闭模(7)排气(8)保压固化(9)脱模冷却(10)制品后处理4. 在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中,提高模温应相应地降低还是提高模压压力才对模压成型工艺有利为什么在一理论的操作温度下,模温提高时,物料的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加,可以相对应的降低模压;但若继续升高模温会使塑料交联反应速度增快、固化速率升高此时便需要提高模压。
一般而言提高温度应提高模压压力。
8. 试述天然橡胶硫化后的物理性能的变化,并解释之。
橡胶在硫化的过程中,交联密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橡胶的密度增加,气体、液体等小分子就难以在橡胶内运动,宏观表现为透气性、透水性减少,而且交联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溶剂分子难以在橡胶分子之间存在,宏观表现为能使生胶溶解的溶剂只能使硫化胶溶胀,而且交联度越大,溶胀越少。
硫化也提高了橡胶的热稳定性和使用温度范围。
天然橡胶在硫化过程中,随着线型大分子逐渐变为网状结构,可塑性减小,拉伸强度、定伸强度、硬度、弹性增加,而伸长率、永久变形、疲劳生热等相应减小,但若硫化时间再延长,则出现拉伸强度、弹性逐渐下降,伸长率、永久变形反而会上升的现象。
10. 橡胶的硫化历程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1) 焦烧阶段又称硫化诱导期,是指橡胶开始前的延迟作用时间,在此阶段胶料尚未开始交联,胶料在模型内有良好的流动性。
对于模型硫化制品,胶料的流动、充模必须在此阶段完成,否则就会发生焦烧,出现制品花纹不清、缺胶等缺陷。
焦烧阶段的长短决定了胶料的焦烧性能和操作安全性。
(2) 预硫化阶段焦烧期以后橡胶开始交联的阶段。
在此阶段,随着交联反应得进行,橡胶的交联程度逐渐增加,并形成网状结构,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逐渐上升,但尚未达到预期的水平,但有些性能如撕裂性能、耐磨性能等却优于正硫化阶段时的胶料。
材料工艺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材料工艺学课后思考题-答案(总3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概述1.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如何分类?答: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
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
通常把它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两大类。
其中传统可分为:水泥,陶瓷,耐火材料,玻璃,搪瓷磨料等。
而新型的有:先进陶瓷,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
第二章:原料和燃料1.钙质原料主要有那些分类有何品质要求常见钙质原料有石灰石、泥灰岩、白垩、硅灰石。
钙质原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杂质含量对水泥生料粉磨和熟料的煅烧质量都有很大影响。
例如,未消除方镁石膨胀造成的水泥安定性不良,要求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小于%,在生产过程中则必须控制石灰石的氧化镁含量小于%。
同样,对石灰石原料中的碱的含量等也有相应的限制。
2.黏土类原料如何分类?按成因可分为两类:1.原生黏土,是母岩风化崩解后在原地残留下来的黏土。
特征:质地较纯,耐火度较高,可塑性较差。
2.次生黏土:由风化、经自然力作用沉积下来的黏土层。
特征:质地不纯,可塑性较好,耐火度较差,呈色3.什么是黏土的可塑性、离子交换性、触变性、膨化性、耐火度和烧结温度范围?可塑性是指黏土与适量水混合后形成的泥团,在外力作用下可塑造乘各种形状而不开裂,当外力去除后,仍能保持该形状不变的性能。
离子交换性是指能够吸附溶液中的异性离子,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又可被其他离子所置换,这种性质成为黏土的离子交换性。
触变性是指若此时收到搅拌或者振动,则可使其黏度降低而流动性增加,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又能恢复原来的状态,这种性质成为触变性。
膨化性是指黏土加水后发生体积膨胀的性质称之为膨化性。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一、填空题第一章钢铁材料及热处理1. 机械设计时常用屈服点和抗拉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冲击韧性等。
3.工程上常用的硬度值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4.Q235A是碳素结构钢,其中“A”的含义是A级,235表示屈服点。
5.45钢是优质碳素结构钢,45表示含碳量为0.45 %。
6.T8钢是碳素工具钢,8表示含碳量为0.8 %。
7.常见的金属晶胞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
8.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渗碳体和珠光体三种。
9.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其含碳量为0.77 %。
10.奥氏体只在高温时存在,其晶格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最大含碳量可达2.11 %。
11.钢的热处理一般可分为加热、保温、冷却三个步骤。
12,钢的热处理方法主要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13.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三种。
14.生产中常用的调质处理是淬火加高温回火。
15.钢的表面热处理有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两类。
16. 1Cr18Ni9Ti是不锈钢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0.1 %。
17.在Fe-Fe3C相图中,钢与铸铁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2.11 %。
18.QT600-03为球墨铸铁,其中的“600”的含义是抗拉强度为600MPa。
19.HT200为灰口铸铁,其中的“200”的含义是抗拉强度为200MPa。
第二章铸造1.通常把铸造方法分为_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类.2.特种铸造是除砂型铸造以外的其他铸造方法的统称, 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等。
3.制造砂型和芯用的材料,分别称为型砂和芯砂,统称为造型材料。
4.为保证铸件质量,造型材料应有足够的_耐火性_,和一定强度、透气性、退让性等性能。
5.用_芯砂和芯盒制造型芯的过程叫造芯。
6.为填充型腔和冒口儿开设于铸型中的系列通道称为浇注系统,通常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组成。
陶瓷工艺学第六章坯、釉料制备

二、生料釉制备 生料釉制备流程参见P309-310。
三、熔块釉料制备 熔块釉料制备流程参见P311。
第四节 坯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
本节主要内容: 一、原料粉碎 二、筛分 三、除铁 四、泥浆脱水 五、陈腐与练泥
一、原料粉碎
块状的固体物料在机械力的作用下而破碎使块度 或粒度达到要求,这种原料的处理操作,即为原 料粉碎。
坯料制备新工艺: 天然原料加工专业化和质量标准化; 采用喷雾干燥代替压滤脱水; 采用电子计算机配料及控制。
(二)日本的塑性坯料制备 日本对原料要求很严格,非常注重原料的研究工
作,他们认为没有标准化的原料,就谈不上后续 工序的产品品质。所有原料都按标准精制,并分 为高级、中级、低级,按质论价。
(二)注浆坯料的品质要求
①泥浆流动性要好,含水量要少。一般泥浆含水量 在28%~38%,含水量过高,要获得厚度符合要求的 坯体,则泥浆在模型中停留时间过长,并是非可塑性 原料颗粒沉降,致使泥浆分层,造成废品;含水量过 少则难于获得粘度相当低的泥浆,粘稠泥浆流动性差, 不能充分注满到模型中的各部位,易产生废品。
坯料的可塑性主要取决于强可塑性粘土的用量,而 瘠性原料如长石、石英等会降低坯料的可塑性。
2、含水量
坯料的含水量应适宜,分布应均匀。对于大型器 皿,手工成形,水分含量在23%~25%;一般器皿,旋 压成形,水分含量在21%~23%;一般器皿,滚压成形, 水分含量在19%~24%。 3、细度
坯料的细度要求能够通过万孔筛,即筛下的颗粒 粒径均小于0.06mm。生产中以通过万孔筛筛余量来控 制,一般要求筛余在0.2%~1%。坯料达到这样的细度, 具有足够大的总表面积,扩大了颗粒之间的接触面,使 各组分之间达到充分混合,提高混合的均匀度。这样在 成瓷过程中能加快固相反应的速度,降低成瓷温度,提 高瓷质强度,改善瓷的半透明度。细度主要是通过研磨 时间来控制。
金属工艺学第六章锻压思考题答案

22、模锻件上的“飞边”、“连皮”是一回事吗?它们 呈现于模锻件的何种情况下?其作用是什么? 答:模锻件上的“飞边”、“连皮”不是一回事。 飞边一般是呈现于模锻件的分模面处,连皮一般是 现于模锻件的孔和狭窄的结构处。飞边主要是用 来储存多余的金属材料,连皮主要是设置在不易锻 造出来的结构处,或者是为了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 而特别设计的。
1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6、在室温下可否对低碳钢和紫铜连续进行塑性加工? 为什么? 答:在室温下可以对低碳钢和紫铜连续进行塑性加 工,因为低碳钢和紫铜的塑性很好,变形抗力比较 小。
7、何谓再结晶?其晶格类型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答: 将加工硬化的金属或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破 碎的、被拉长的、被压扁的晶粒,按结晶规律重新 结晶,生成新的晶粒金属的硬化组织被完全消除, 称为再结晶。 晶格类型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在固态下原子运 动困难,不可能重新排列。只能改变晶体的缺陷。
23、胎模锻属于模锻吗?其实质是什么?应用如何? 答:胎模锻属于模锻,其实质是在自由锻设备上, 使用可移动的胎模具生产锻件。胎模锻适用于中小 批量的小型锻件的生产。
24、举例说明压力机模锻与平锻机模锻的应用。 答:压力机模锻适宜于锻造高度和宽度比小的工件, 如齿轮,发动机摇臂,连杆等。平锻机模锻适宜于 锻造高度和宽度比较大的工件,如汽车半轴,气门 挺杆,齿轮轴等。
性强,不能通过热处理清除,只有通过锻压改变 其形状与分布。 14、 何谓金属的锻造性能?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 金属的锻造性能是衡量金属进行锻压加工的难 易程度的性能,是金属的工艺性能。
复合材料工艺学

复合材料工艺学1. 以下哪种不是复合材料的特点?()A. 比强度高B. 比模量高C. 可设计性强D. 成本低2. 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主要作用是()A. 承受载荷B. 改善性能C. 增加韧性D. 降低成本3. 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以下哪种工艺适合制造大型、复杂形状的制品?()A. 手糊成型B. 模压成型C. 缠绕成型D. 注射成型4. 复合材料中基体材料的作用不包括()A. 传递载荷B. 保护增强材料C. 决定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D. 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5. 以下哪种增强纤维具有最高的强度?()A. 玻璃纤维B. 碳纤维C. 芳纶纤维D. 硼纤维6. 手糊成型工艺的优点是()A. 制品质量高B. 生产效率高C. 设备投资少D. 适合大批量生产7. 模压成型工艺中,通常使用的模具材料是()A. 铝合金B. 钢材C. 陶瓷D. 塑料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的铺设方向对复合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当需要承受多向载荷时,应采用()A. 单向铺设B. 双向铺设C. 多向铺设D. 随机铺设9. 以下哪种不是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方式?()A. 机械结合B. 化学结合C. 物理结合D. 磁性结合10. 缠绕成型工艺主要用于制造()A. 板材B. 管材C. 棒材D. 箱体11. 在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会导致()A. 强度增加B. 韧性增加C. 产生残余应力D. 提高耐腐蚀性12. 注射成型工艺适用于()A. 大型制品B. 小型复杂制品C. 高精度制品D. 厚壁制品13. 以下哪种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最好?()A.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 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D. 金属基复合材料14. 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A. 增强材料B. 基体材料C. 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的比例D. 以上都是15. 真空辅助成型工艺的主要优点是()A. 降低成本B. 提高制品质量C. 缩短生产周期D. 减少环境污染16. 以下哪种不是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A. 树脂B. 陶瓷C. 金属D. 橡胶17. 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为了提高界面结合强度,通常采用()A. 表面处理B. 增加纤维含量C. 提高成型温度D. 降低成型压力18. 拉挤成型工艺主要生产()A. 板材B. 异型材C. 管材D. 棒材19.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A. 高强度B. 低密度C. 耐高温D. 以上都是20. 以下哪种不是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A. 纤维断裂B. 基体开裂C. 界面脱粘D. 氧化反应21.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RTM)的特点是()A. 制品精度高B. 生产效率低C. 模具成本高D. 适合大型制品22. 对于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成型过程中的固化反应是()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D. 无法确定23. 以下哪种增强材料的密度最小?()A. 玻璃纤维B. 碳纤维C. 芳纶纤维D. 硼纤维24. 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通常()A. 优于金属材料B. 劣于金属材料C. 与金属材料相同D. 无法比较25. 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不包括()A. 拉伸试验B. 压缩试验C. 冲击试验D. 硬度试验26. 以下哪种不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A. 碳化硅颗粒B. 氧化铝纤维C. 碳纤维D. 玻璃纤维27.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优点是()A. 耐高温B. 耐磨损C. 高强度D. 以上都是28. 复合材料的电性能主要取决于()A. 增强材料B. 基体材料C. 界面D. 纤维铺设方式29. 以下哪种成型工艺需要使用预浸料?()A. 手糊成型B. 模压成型C. 自动铺带成型D. 缠绕成型30. 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通常()A. 高于金属材料B. 低于金属材料C. 与金属材料相同D. 取决于具体材料31. 以下哪种不是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A. 建筑B. 医疗C. 食品D. 汽车32. 在复合材料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性能要求B. 成本C. 制造工艺D. 颜色33. 以下哪种树脂常用于复合材料的基体?()A. 环氧树脂B. 聚乙烯C. 聚丙烯D. 聚苯乙烯34. 复合材料的吸湿会导致()A. 强度增加B. 刚度增加C. 性能下降D. 重量减轻35. 以下哪种成型工艺可以实现连续生产?()A. 拉挤成型B. 模压成型C. 手糊成型D. 注射成型36. 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的长度对性能有影响,通常()A. 纤维越长,性能越好B. 纤维越短,性能越好C. 纤维长度不影响性能D. 无法确定37. 以下哪种不是改善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A. 使用偶联剂B. 改变纤维表面粗糙度C. 增加基体的含量D. 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38. 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主要取决于()A. 增强材料B. 基体材料C. 界面D. 环境条件39. 以下哪种不是复合材料的增强形式?()A. 颗粒增强B. 晶须增强C. 薄膜增强D. 纤维增强40. 复合材料在体育用品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了其()A. 高强度B. 高韧性C. 轻质D. 以上都是答案及解析:1. D 复合材料通常成本较高。
无机材料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

复习与思考1.材料的定义材料是能够用以加工有用物质的物质。
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非氧化物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3.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区别⑴一般来说,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化学组成以及化学键上与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明显不同。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主要为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非氧化物等物质,其化学键主要为离子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为单质金属元素或一种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化学键为金属键;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以C、H、O为主要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聚合物其化学键为共价键。
⑵从力学性能上,金属材料有延展性,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弹性,而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却没有;从电学性能上,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而无机非金属绝大多数是绝缘体;从结构上,金属材料有自由电子而无机非金属材料没有自由电子且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金属材料抗拉强度高,而无机非金属材料抗拉强度低。
(以第一点为主)4.无机非金属的特性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没有自由电子(石墨除外);高硬度;高熔点;较好的耐化学腐蚀能力;绝大多数是绝缘体;制成薄膜时大多是透明的;一般具有低导热性;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微笑。
5.为什么金属材料有延展性,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弹性,而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却没有金属材料有延展性是因为其含有自由电子,可以移动;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弹性是因为高分子材料多为链状,可以扭曲;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却没有是因为其化学键主要为离子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而共价键有方向性。
6.为什么绝大多数原料都需要破碎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绝大多数是质地坚硬的大块状物料。
为了均化、烘干、配料等工艺过程的需要进行破碎。
金属工艺学 下册(第六版) 邓文英 宋力宏 课后题答案

解: h = dw dm 86 80 3mm
2
2
tm
d w
(lw l1 l2 ) h vc f ap
PE=4.5kW,试问电动机功率是否足够? 解:查表 1-2 kc=1962Mpa Fc Kc ap f 1962 4 0.3 2354.4N Pm 103 Fc vc 103 2354.4 100 60 3.924kw P PE 4.5 0.75 3.375kw Pm 答经上述计算电机功率是不足的。
43.49r/min
(2)根据图 2-30 所示的传动系统图,试列出其传动链,并求:1、主轴Ⅴ有几 级转速?2、主轴Ⅴ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各为多少?
解:传动链:电动机(1440r/min)-
34
48
41
-Ⅰ-
-Ⅱ-
41
22
-Ⅲ-
-
60
28
(9)假设题(8)的其他条件不变,仅工件材料换成灰铸铁 HT200(退火,170HBS) 或铝合金 LY12(淬火及时效,107HBS),试计算这种情况下的切削力 Fc 和 切削功率 Pm。它们与加工 45 刚时相比有何不同?为什么?
解:查表 1-2 灰铸铁 HT200(退火,170HBS)kc1=1118Mpa;铝合金 LY12(淬火及 时效,107HBS)kc2=834Mpa
(3)在一般情况下,K 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铸铁件,P 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钢件。 但在粗加工铸钢件毛坯时,却要选用牌号为 K20 的硬质合金,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7
1308
1309
32.工程上规定将产生
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钢的屈服强度。
3
A. 0.02% 1310
B. 0.05%
C. 0.2%
D. 0.5% 。
33.有色金属的疲劳极限的循环周数为 B. 106 C. 107 D. 108 A. 105 34.影响钢低温脆性转变温度的元素是 A. S B. P C. N D. O 35. 下列材料中,可锻性最好的是 A. 低碳钢 B. 中碳钢 。
5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34
A.20Mn B.20Cr C.20g D.20R 57.关于碳素工具钢,不正确的叙述是 。 A.高碳钢 B. 分为普通、优质和高级优质钢 C.可生产工具或量具 D. 含碳量大于 0.6% 58.碳素工具钢的热硬性较差,一般刀具刃部温度达 以上时,硬 度和耐磨性迅速下降。 A.100ºC B. 150ºC C. 250ºC D. 300ºC 59.合金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后,不仅可以提高钢的机械性能,而且可以改 善钢的 。 A.物理性能 B. 化学性能 C.工艺性能 D.表面性能 60.合金钢除有较高的强度、比强度、热硬性和特殊的物理性能外,还有 。 较高的 A. 淬硬性 B. 淬透性 C. 回火脆性 D. 变形抗力 61.合金渗碳钢零件表面渗碳后可使零件表面形成 A. F B. F+P C. P D. P+Fe3C 组织。
B. 摩擦系数大
C.耐磨性好
D.硬度高
22.下列金属材料中,焊接性最差的是 。 B. 中碳钢 C.高碳钢 A. 低碳钢
D.铸铁
1300
23.铸造性好的金属材料除具有流动性好,收缩小的特性外,还应具有 小的性能。 A. 气孔 B.残余应力 C.疏松 D.偏析 。 D.冷变形加工性 。
1301
24.金属材料承受压力加工的能力称为 A.塑性 B. 可锻性 C.韧性
1285
8.下列塑性最好的材料是 A.铸铁 B. 低碳钢
1286
9.更为准确反映金属材料塑性的指标是 A. ak B. ψ C. E D.δ 。 C.>7% D.>9%
1287
10.塑性材料的延伸率一般为 A.>3% B.>5%
1
1288
11.金属材料的塑性表示为
。
1289
B. δ 或 ψ C. σs 或σb D.HB 或 HRC A. ak 或 δ 12.金属材料在常温下的力学性能包括刚度、强度、硬度、疲劳强度、冲击 韧性和 。 A.塑性 B.弹性 C. 脆性 D.热硬性 。 D.持久极限 。 D. σs 和σb 。
材料工艺学习题
1278 1.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 1.低碳钢拉伸试验中,经过 阶段后,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A.弹性 1279 B.屈服 C.疲劳 。 C.合金钢 。 C.>5% D.<5% 。 D.20% 。 C.冲击应力 。 D.铜 。 D.强度极限 D.灰铸铁 D.颈缩
2.没有缩颈现象的金属材料是 A.中碳钢 B.低碳钢
1280
3.脆性材料的延伸率为 A.<1% B.>1%
1281
4.在工程上,塑性材料的延伸率大于 A.5% B.10% C.15%
1282
5.使用脆性材料时应主要考虑 A.应力 B.屈服极限
1283
6.下列金属材料中,属于脆性材料的是 A.低碳钢 B.铸铁 C.锰钢
1284
7.应力集中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强度的影响分别是 A.小/大 B.大/小 C.大/大 D.小/小 。 C.高碳钢 D.中碳钢 。
。
1315
D. C 引起白点
1316
。 . B.钢号数字是含碳量的一万倍 D.含碳量越高,强度硬度越大
1317
40.有关 45 钢,正确的叙述是 A. 含碳量为 4.5% . B.优质钢 41.下列不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是 A. Q235 . B.15 C.15Mn
C.低碳钢
。 D.过共析钢 。
1318
1326
1327
50.锅炉钢和压力容器钢均具有良好的塑性、焊接性、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一般是用 。 B. 低碳优质镇静钢 A. 低碳普通镇静钢 C. 低碳优质沸腾钢 D. 低碳优质半镇静钢 51.关于 360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断裂强度不低于 360N/mm2 A. 船用锅炉与压力容器钢 C. 20ºC 的韧性等级 D. A 表示高级优质 52.关于 E4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船用焊接结构用高强度淬火回火钢 B. 断裂强度不低于 420N/mm2 C. -40ºC 的韧性等级 D. E 表示韧性等级 53.锅炉钢的标志符号是 。 A.g B.G C.R D.r 54.压力容器钢的标志符号是 。 A.g B.G C.R D.r 55.铸钢牌号中第一、二组数字分别表示 。 A. σs-σb B. σ0.2 - σb C. σb-δ D. σs-δ 56.下列材料中,属于锅炉钢的牌号是 。
D.45 。
1319
42.铸钢 ZG270-500,其中“270” “和 500”分别表示材料的 A. 冲击韧性和延伸率 B.屈服极限和冲击韧性 C.强度极限和断面收缩率 D.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 43.碳素工具钢0
C.高碳钢
D.特种钢 。
1321
44.碳素工具钢的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的
1290
13.高温下金属材料抵抗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称为 A. 疲劳极限 B. 蠕变极限 C. 屈服极限
1291
14.高温下金属材料的热强度指标表示为 A. σb 和σbb B.
σ
T t
和
σ
T t
δ/t
C. σs 和σ1
1292
15.关于材料的硬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洛氏硬度用 HRA、HRB、HRC 表示 B. 布氏硬度用 HBS 和 HBW 表示 C. 维氏硬度 HV 表示且压痕最小 D. 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均采用金刚石压头。
1295
D.50HRC 越大。 D.塑性变形量 。 D.耐腐蚀性
1296
19.不同金属材料相比,刚度越大,其 A. 弹性变量 B.弹性模量 C.塑性变量
1297
20.下列指标,属于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的是 A.热膨胀性 B.铸造性 C.冲击韧性 。
2
1298
21.金属材料的减摩性好,说明
A.摩擦系数小 1299
6
1348 1349
D. GCr15
1350
A.CrWMn B. 9Si Cr C. W18Cr4V D.T13 73.高速钢适合于制作 ºC 下使用的高速切削的刃具, 如钻头、 车刀。 A.300 B. 400 C. 500 D. 600 74. 不锈钢中主要加入的合金元素是 。 A.Mn B. Si C. Cr D.V 75.关于 Cr 在不锈钢中的作用,不正确的叙述是 。 B. 提高 F 的电极电位 A.生成 Cr2O3 C.防止晶间腐蚀 D. 有助于形成单相铁素体组织 76.耐热钢包括抗氧化钢和 。 A.热强钢 B. 不锈钢 C. 高速钢 D. 锅炉钢 77. 灰口铸铁的含碳量一般为 。 A.<2.11% B.>2.11% C.2.5~4.0% D.3.5~5.5%左右 78. 灰口铸铁中的碳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 A. 渗碳体 B. 石墨 C. 溶于铁素体中 D. 溶于奥氏体中 79. 灰口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消振性、耐磨性等,主要是由于组织中 存在 。 B. 珠光体 A. 铁素体 C. 石墨 D. 渗碳体 80.关于石墨相铸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压不抗拉 B. 消振能力是钢的十倍 C. 良好的铸造与锻造工艺性 D. 良好的切削工艺性 81.用灰口铸铁生产气缸体,主要是利用其 。 B. 减磨性 A. 耐磨性 C. 切削加工性 D. 流动性 82.下列材料中,属于孕育铸铁的是 。 A. HT200 B. HT300 C. KTH300-06 D. HT100 83.灰口铸铁实质上是在 的基体上分布着片状石墨。 A. 铁 B.钢 C. 铁碳合金 D. Fe3C 84.下列材料中,属于珠光体基体的灰口铸铁是 。 A. HT100 B. HT150 C. HT200 D. HT300 85.孕育铸铁是灰口铸铁经孕育处理后,使 ,从而提高灰口铸铁的 力学性能。 A. 基体组织改变 B. 使石墨片细小 D. 使石墨片粗大 C. 晶粒细化 86.关于孕育铸铁,不正确的叙述是 。 B.石墨由细片状变为粗大蠕虫状 A. 力学性能比灰口铸铁高 C. 具有减摩、吸振性能 D.良好的铸造性和切削加工性
1293
16.疲劳极限是指金属材料在经历无数次交变应力循环而不破坏的最大应 。 力,其中钢材的应力循环次数为不低于 A. 105 B. 106 C. 107 D.108 。 D.重结晶
1294
17.金属材料随温度的降低,ak 随之下降的现象称为 A.脆性转变 B.共晶转变 18.下列数值中,硬度最大的是 A.500HBS B.20HBS C. 共析转变 。 C. 17HRC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1340
1341 1342 1343 1344 1345 1346 1347
62.在 钢生产的零件表面渗碳并经热处理后,可使零件表面耐磨心 部韧。 A.15 B. 30 C. 60 D. Q235 63.合金调质钢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 。 A. 综合力学性能 B. 综合工艺性能 C. 综合物理性能 D. 综合性能 64.曲轴、中间轴和汽轮机转子轴常选用 。 B. 40CrNi C. 2Cr13 D. GCr15 A.20Cr 65.合金调质钢常选用的材料是 。 A.20Cr B. 40Cr C. 4Cr9Si2 D. 4Cr13 66.合金弹簧钢常用的材料有 。 A.20CrMnTi B. 60Si2Mn C. 40Cr D.16Mn 67.大尺寸弹簧(直径>12~15mm 时)选用的材料是 。 A.65 B.85 C. 60Si2Mn D.4Cr 9 Si2 68.滚动轴承钢的含碳量一般为 。 A.<0.6% B.>0.6% C.<1.0% D.1.0%左右 69.滚动轴承钢中主要加入的合金元素为 。 A.Mn B. Cr C. Si D.V 70.GCr15、GCr9 除适用于制造滚动轴承外,还可制造 。 A.气缸套 B. 曲柄销轴承 C.针阀-针阀体偶件 D.弹簧 71.常用的低合金刃具钢是 B. 9SiCr A.CrWMn 72. 常用的高速钢牌号是 。 C. W18Cr 4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