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重点总结(作品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1. 第三种人:指30年代初的苏汶。

文艺主张有脱离政治. 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

左联曾和他展开论辩,批评了他的文艺倾向。

通过论辩,左联也检讨了理论上和策略上“左”的错误。

2. 左联: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

2. 主要人物有沈端先. 钱杏邨. 鲁迅. 田汉. 茅盾等。

3. 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3. 京派:1. 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 废名. 沈从文. 李健吾等。

2.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3.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 《文学季刊》. 《大公报文艺》。

4.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4. 新月社:1.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 徐志摩. 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2.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3.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以闻一多. 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5. 乡土小说:在1920年代初. 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 中期,一批寓居北京. 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 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 王鲁彦. 台静农. 彭家煌. 许杰等6.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 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随着时代的推进,中国当代文学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本文将针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影响因素、代表作品、作家群体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希望能为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提供帮助。

一、历史背景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中国的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被列强侵略和割据,文化上的多元化也导致了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随着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也开始逐渐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新阶段的开始。

在新政权的推动下,文化和艺术逐渐得到发展,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和文化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在实践创新和风格多样化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二、影响因素1. 政治背景政治背景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几十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语言、主题和创作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整个文化和艺术,包括文学都受到了摧残和破坏。

这种政治环境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风格和主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 思想变革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思想变革。

新时期的思想理论主张独立自主的创作,并且强调个性和自由,这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同时,对于中国文化传统进行的思想反思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基础。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同样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创作空间。

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真实的原材料和实践的支撑,这让当代文学更加生动和鲜活。

三、代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几十年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以下列举几部代表性的作品,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1. 莫言《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品,它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也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农村文化和传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成立:“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

由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周作人等12人发起。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机关刊物:《小说日报》主张:倡导文学革命,“文学为人生服务”;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在创作方法上在创作方法上反对唯美主义伤感主义,反对唯美主义伤感主义,主张严肃认主张严肃认真的观察,客观真实的描写,采用现实主义方法。

意义:意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立的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之一,社团之一,标志着新文学运动发展到标志着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形成独立队伍的阶段,形成独立队伍的阶段,由于该会无严由于该会无严密组织,密组织,到大革命时期开始分化并逐到大革命时期开始分化并逐渐解体。

创造社:成立: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发起者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人。

《创造季刊》出版标志着正式活动的开始。

主张:创造社是由文艺作家自由结合的团体,他们强调“内心的要求”,和侧重表现自我,重表现自我,构成了该社浪漫主义基构成了该社浪漫主义基本倾向。

1925年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主张的影响下,大力提倡“革命文学”,倡导“无产阶级文艺”,对革命文学的 发展有很大影响。

意义:意义:创造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创造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之一,立的新文学社团之一,同文学研究会同文学研究会一起,一起,共同标志了新文学运动到了开共同标志了新文学运动到了开始形成独立队伍的阶段东北作家群: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之后,对这一事件反映最敏感,最直接,也最激烈的当推东北的一批青年作家。

推东北的一批青年作家。

他们日益思念被日他们日益思念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故土,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故土,一部又一部的作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在他们的笔下问世,品在他们的笔下问世,传达出作家对侵略者传达出作家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故乡人民誓死保卫家乡的激赞之情。

当代文学史总结

当代文学史总结

【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当代文学”1962年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当代文学”最早的正式命名2、当代文学史的分期起点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时期(1942-1956)开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起源和基础建构第二时期(1957-1976)激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不断激进化第三时期(1977-1997)转型“新时期”文学阶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修复与重建以1989作为一个历史空场,之后进入“后新时期”第四时期(1990-21世纪)拓路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体化转向多元化格局3、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现代性:启蒙时代以来,在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地发展的时间观念影响下的历史进程和价值取向,表现在历史无限进步论和民族国家论(建立民族国家的想象)现代性的本质是使人类活动具有整体性、广延性和持续性现代性的历史观:整体性,历史的进化论与目的论现代性的“二重性”:一是历史无限进步的观念,持续向前的理念,二是文学艺术的现代性,本质是反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反历史人文,寻求差异性的解释方式,历史是由一系列差异事实建构起来的解释系统,去中心化,去整体化4、历史化/去历史化历史化:历史是一种叙事,不具有客观实体性的存在,而具有一种总体性,通过叙事和文本接近我们,表达集体想象的体系,本质是“政治无意识”文学的“历史化”:使社会现实具有合理的历史性,以特定方式表现和解释人类生活,与社会现实构成一种特殊的想象关系5、当代文学历史化地形图:A、1942后或1949后的“十七年文学”:全面“历史化”时期B、“文革”时期:超级“历史化”时期C、“文革”后的新时期:“再历史化”时期D、90年代以后:“去历史化”时期6、“20世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第一章1、《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过三次全体大会。

《讲话》由“引言”和“结论”两部分合编而成,奠定了革命文艺的理论基础,确立了革命文艺的性质、任务和方向,对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折产生了深远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终结当代文学开始。

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一次团结的大会,也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的会。

2.“干预生活”小说:“干预生活”的文学的主张是对“歌颂和暴力”禁区的一次突围,其特点是贴近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健康甚至阴暗的东西进行揭露,针砭和讽刺,赞扬正面形象与积极力量,具有批判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意义。

代表作品有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李准的《芦花放白的时候》3.“爱情题材”小说:这些小说写“家务事,儿女情”,写悲欢离合,借以拨动人们的“情弦”歌颂高尚的情操,歌颂新社会,抓住爱情生活所特有的内容,揭示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大胆探索人物内心的隐秘,鞭挞自私和丑陋的灵魂,批判旧世界,发人深思,对50年代前期颇为流行的概念化,公式化的作品是一个强有力的冲击。

如宗璞的《红豆》、邓有梅的《在悬崖上》4.新辞赋体:是郭小川独创的一种诗体,句子长(20多字)而每段行数少(2、3、4句)(长廊式、长句体),格局较严谨,章节大致相对称,大量采用铺陈排比,自然流畅,音调铿锵的长句体和短句体,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内部的严整,强化了诗歌的形式美,节奏美和抒情气氛,形成了一种宏阔澎湃的气势。

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一大贡献,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5.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清明,以诗歌的形式悼念总理,反对极左路线为主题的天安门“四五运动”是亿万中国人在极左路线统治下的初步觉醒和抗议呼声,是文革十年最重要和真实的诗歌现象,是“文革”期间美学日常生活化和政治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在艺术表达上十分通俗易懂,就艺术创作而言,没有提供多少经验,但却意味着独立思想和独立写作的表达的再次复苏。

6.伤痕小说:是指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主旨在于揭示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是新时期文学浪潮的第一波。

中国当代文学史重点总结作品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百度文库

中国当代文学史重点总结作品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百度文库

散文分析杨朔,擅于以饱满的热情抒写新时代,以真挚的感情,来赞扬普通劳动者。

以《雪浪花》为例,赏析杨朔作品特点:1.杨朔擅于于平凡事物中捕捉诗意,通过巧妙的联想,发掘其深刻的思想,“咬”老渔民独特是生活经历,和老一辈英雄乐于奉献的气概。

2.写景抒情,点化人物,创造深邃的意境。

3.联想巧妙跑,构思精致,笔势曲折。

刘白羽,以《长江三月》为例,来赏析刘白羽散文特点:《长江三月》是一种日记体游记,从重庆→(经三峡)武汉→揭示了生活的哲理→人生是用走向黎明的过程。

内容:描绘沿途的见闻和感受,歌颂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1.写景抒情的手法多样,笔墨酣畅,淋漓尽致,瞿塘峡——险峻壮美,西陵峡——水急滩多,巫峡——幽深秀丽,2.恰当的引用资料,表现当时时代风貌,历史变迁,增强了人文景观特色。

神女峰的传说,杜甫的诗歌,王昭君的故事,3.语言上辞藻华丽,笔势铺张.秦牧散文特点:深刻是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健康的趣味性,以《花城》为例赏析秦牧散文特点:1.深刻我思想性,通过61年花市盛况赞扬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歌颂了劳动人民,洋溢着强烈的自豪感,2.丰富的知识性。

通过解说员向人民介绍各种奇花,民俗学家介绍了南北方春节习俗。

3.健康的趣味性。

细腻逼真的写花,介绍赏花的情趣和相关知识。

启示:劳动创造美,生活中蕴含着美第一次文代会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1. 背景:让从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来逐渐被迫分离在两个地区的文艺工作者进行大会师2. 时间:1949,7.12~7.19,郭沫若批准地点:北平。

824人参加3. 主要内容:①深刻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经验,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解放区文艺工作经验,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②确立全国文艺工作方针与方向,以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撒谎能够的讲话作为我们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

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③除了确定思想领导外,确立了组织领导。

成立了“文联”(中国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作协”(中国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现当代文学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现当代文学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3在语言上,运用了北方农民的口语,不但人物对话如此,作品的叙述成分也如此、“不宜栽种”“恩典恩典”——二诸葛的话体现了他的迷信、迂腐。
冰心写作特点
1小说风格随意婉转又不落俗套
2结构特点是单纯
3在描写手法上多用白描
4语言上 典雅自由的文字,清丽流畅,笔调甜美婉转,很善于体察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着情真意切的抒情成分
《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1富有独特的艺术构造。曹禺总是带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和理想的情绪去观察和描写生活.他不是先有主题,而是在朦胧的诗意般的感受和想象中,抓住最激动人心的创作冲动或灵感开始创作构思.他的创作类似于诗人写诗,是从自身体验出发的。因此,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表现出强烈的抒情特征
2内涵丰富的戏剧意象。曹禺对雷雨意象似乎情有独钟,雷雨意象在其作品中频繁出现,在其代表作《雷雨》中更是高度集中。曹禺利用这一独特意象,多方面展示了雷雨到来之前的特有氛围;从光与声两方面描绘雷雨的强大声势,强化雷雨意象的特征;随着剧情的逐渐推进,写出了雷雨由远及近、由弱到强、渐行渐进的到来过程。
主题:与20世纪西方的存在主义,现实主义有一定的联系。首先从文本的层次看,表现一种情感的困境。其次,从深层意义看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宿命感,痛感自己的无能,把人生困噩归于命运的嘲弄。
艺术特色:1表现出对人物、心里讽刺的高超技巧.为了达到讽刺幽默的效果,作者对主人公所见所闻所感的一切事物无不进行另类的诠释和无情地批判。如作者对文凭的戏说“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2小说大量运用明喻和警句,富有知识容量。钱钟书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更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书中内容涉及到诸如文学、历史、哲学、生物学等许多学科门类,也谈到古典诗词、新诗、书画、中外典故以及许许多多的三教九流的东西。深而广的知识容量,不仅增加了作品的兴味,而且加强了讽刺的效果,开掘了作品题材的意义,使这部小说有着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

当代文学史知识点(精心整理)

当代文学史知识点(精心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2018年2月8日一、《文学史》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要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分)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于1956年5月26日在中南海专门向有关人士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

(1分)在谈到文学艺术时,陆定一对这一方针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其具体内容按照陆定一的解释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分)“双百”方针对发扬学术民主与艺术民主,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1分)2、第一次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1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代表会师北平,于7月2日至19日举行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分)在这次大会上周恩来作了长篇《政治报告》。

郭沫若、茅盾、周扬、傅钟分别作了《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在反动派压迫下的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新的人民文艺》、《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报告,介绍和论述了国统区、解放区、部队的文艺运动情况,建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组织。

(1分)这些报告和大会代表们的发言一致确认: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是指导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成为新中国文艺运动的总方向。

(1分)与会代表达成的这一共识,也就为新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理论及创作确立了基调。

这次会议的召开,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艺术史和其他专史上都应占有一定的位置,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结束,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

(1分)3、新写实小说“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 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在90年代的文学格局中,新写实小说在其初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分析杨朔,擅于以饱满的热情抒写新时代,以真挚的感情,来赞扬普通劳动者。

以《雪浪花》为例,赏析杨朔作品特点:1.杨朔擅于于平凡事物中捕捉诗意,通过巧妙的联想,发掘其深刻的思想,“咬”老渔民独特是生活经历,和老一辈英雄乐于奉献的气概。

2.写景抒情,点化人物,创造深邃的意境。

3.联想巧妙跑,构思精致,笔势曲折。

刘白羽,以《长江三月》为例,来赏析刘白羽散文特点:《长江三月》是一种日记体游记,从重庆→(经三峡)武汉→揭示了生活的哲理→人生是用走向黎明的过程。

内容:描绘沿途的见闻和感受,歌颂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1.写景抒情的手法多样,笔墨酣畅,淋漓尽致,瞿塘峡——险峻壮美,西陵峡——水急滩多,巫峡——幽深秀丽,2.恰当的引用资料,表现当时时代风貌,历史变迁,增强了人文景观特色。

神女峰的传说,杜甫的诗歌,王昭君的故事,3.语言上辞藻华丽,笔势铺张.秦牧散文特点:深刻是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健康的趣味性,以《花城》为例赏析秦牧散文特点:1.深刻我思想性,通过61年花市盛况赞扬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歌颂了劳动人民,洋溢着强烈的自豪感,2.丰富的知识性。

通过解说员向人民介绍各种奇花,民俗学家介绍了南北方春节习俗。

3.健康的趣味性。

细腻逼真的写花,介绍赏花的情趣和相关知识。

启示:劳动创造美,生活中蕴含着美第一次文代会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1.背景:让从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来逐渐被迫分离在两个地区的文艺工作者进行大会师2.时间:1949,7.12~7.19,郭沫若批准地点:北平。

824人参加3.主要内容:①深刻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经验,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解放区文艺工作经验,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②确立全国文艺工作方针与方向,以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撒谎能够的讲话作为我们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

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③除了确定思想领导外,确立了组织领导。

成立了“文联”(中国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作协”(中国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4.①承前启后,拉开了当代文学序幕。

1949.7月②彻底的结束了文艺工作者被分割局面。

当代文学含义:1949新中国成立至今大约半个多世纪发生发展消长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字,只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的这一区域之中。

发展历程:1.1949~1948:当代文学史奠基与开拓时期(艰难发展)2.1949~50年代中期:对新的时期,新中国新生活的歌颂。

3.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的完善4.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非常”时期5.1979~至今:新时期文学特征:一..文学形态变化。

建国初30年,现实主义单一美学形态。

多元美学形态:现实主义的复苏发展,现实主义引进二.文学本体变化1.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2.作品本身,题材由窄变宽,主题由单一到多元a.初30年题材多局限哥们,战争和农民题材,后20年题材范围扩大b.前30年主题多集中于比较集中明晰的重大社会政治主题3.艺术类型塑造:由单一到复面双百方针:指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

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当中,必须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贺敬之抒情短章:特点:多描写具体生活场景,表现诗人深刻的内心感受,高清细腻,注重遣词造句,如《桂林山水歌》具有民歌的风味《回延安》赏析,真实抒发革命赤子对延安的感谢与赞美之情。

从内容层次上分5层:1层:直抒胸臆,着重刻画刚踏上延安时的激动心情。

2层:回忆在延安的成长经历。

3层:延安亲人欢聚的动人场面。

4层:参观延安,写延安城秀丽的风光5层:别延安,与在延安相结合艺术特色:1.立意高构思精巧。

2.抒情节奏快慢适中3.成功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长篇政治抒情:多取材于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气势粗犷豪放,洋溢着火热的政治激情,具有极强的宣传鼓动性,多采用楼梯式和交错式。

《放声歌唱.》1956年歌颂党的的伟大与英明,艺术特色:1.从现实追溯历史,2.抒情方式迂回曲折3.歌颂祖国不仅流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化抽象为具体《雷锋之歌》1963.3艺术特色:抒情方式独特,政论、形象与激情相结合,通过“我”来感受雷锋的英雄主义精神。

闻捷《天山牧歌》内容:1.主要写新疆的美丽富饶以及神奇的自然风光,表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历史变迁,英雄人物等。

2.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将爱情与劳动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操相结合a.劳动产生爱情如《苹果树下》b.爱情使人产生精神动力如《告诉你》《夜莺飞去了》c.青年人对爱情忠贞不渝,如《舞会结束以后》。

艺术特色:1.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浓郁的地方风情,2.擅于抓住人物瞬间的心理活动.3.创作手法再现式,设置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抓住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段从中提取诗意郭小川创作阶段:1.准备阶段《平原老人》2.爆发阶段:《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3.成熟阶段:《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昆仑行》《两都颂》4.抗战阶段:《团泊洼的秋天》《秋歌》诗歌内容:1.抒情诗A.记叙革命的战歌。

《甘蔗林—青纱帐》—继续革命,永葆青春。

《团泊洼的秋天》—政治思考,思想觉醒。

B.祖国人民的赞歌《厦门风姿》《秋歌》2.叙事诗 a.讴歌纯真的革命爱情b.歌颂我军高级指挥员艺术特色:1.具有特色的诗歌语言a.饱含哲理的警句b.融古诗词,民歌,口语与一炉,创造出古为今用民为文用。

2.新颖独特的构思,大胆的想象3.不拘一格的诗体。

50年代:楼梯式—半自由体—民歌体—像散去的新自由体。

60年代:新辞赋体杜鹏程《保卫延安》内容: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人民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

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背景。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和以周大勇为代表的一大批指战员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人民战士高度的阶级自觉性和英勇的献身精神,构成了一幅壮丽的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

历史地位:“英雄史诗”主题:延安保卫战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彭德怀的英明指挥,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以及周边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共同的结果,是一曲人民军队的战歌人物形象:以周大勇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群相。

彭德怀:富有韬略的军事家,平凡的人民公仆。

《保卫延安》历史地位:英雄史诗的美誉史诗:本指古代长篇叙事诗,当代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为基础塑造英雄形象,相比之下内容宏大,篇幅较大,气势磅礴充满了神话色彩,引申为能够全面反映历史时代优秀的长篇叙事性作品。

精神体现:1.以雄伟的气魄反映了延安保卫战。

描绘了人民解放军战争的壮丽画卷。

2.具有历史真实性,突出战争的激烈性。

“一个脚印一身汗,,一寸土地一滴血”3.艺术上,材料取舍恰当,主要突出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突围战梁斌《红旗谱》主题:反映农民由自发到自觉的曲折斗争过程,揭示一个真理,中国农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有组织的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人物形象分析:1.朱老忠:具有“三性”的农民,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跨越两代由慷慨悲歌的侠义之士到共产主义战士,既有农民英雄的豪爽精神,有有共产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鲜明爱憎,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真正展示了农民英雄坚韧英雄的风采2.严志和:胆小怕事,性格较好,勤劳善良3.运涛,江涛: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起来的新一辈农民,既继承了父亲优良传统又接受党的教育。

艺术特色:1.地方色彩浓厚{自然的社会的}2.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来刻画人物,以一系列的故事来表现3.内容上的民族气魄与民族风格,小说描写三十年代发生在冀中平原的革命风暴,既有民族传统,又有时代特色如“燕赵风骨”,指燕赵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品质与品格,其本质是反抗,品格是守信,美德为见义勇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为共产主义思想下的反抗。

品格要阶级意识支配,美德为在革命原则纪律下的勇敢。

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

红岩精神永存!《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主题:真实再现了革命胜利前革命烈士与放革命分子之间的艰苦战争,有力的鞭挞了敌人凶恶残暴的本质,悲情讴歌了共产党人坚韧的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艺术特色:a.取材上既法于历史又高于历史。

b.结构严谨宏大,情节错综明晰,主线:狱中的艰苦斗争。

副线:地下党积极组织战争,游击队的斗争。

C.人物形象塑造独树一帜。

如江姐,机警干练,特别细心,对革命战友关怀无微不至。

如许云峰,受人尊敬的成熟的地下党领导,塑造了众多英雄群体为革命舍生取义的红岩精神。

杨沫《青春之歌》作品的自传色彩:自叙传小说,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情感经历作为讲述对象的小说。

1.林道静与杨沫自我形象的对照a.家庭出身b.情感经历c.革命经历。

2.作品的内在结构:两条线索:一条是林道静如何从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知识分子成长为具有革命的战士,另一条是以林道静的内心世界为中心,写其爱情生活与情感经历。

第一条线索(三次决裂):①与封建家庭决裂②资产阶级和小资的决裂③与自我决裂。

第二条线索:“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革命”3.心理描写:a.通过细腻的情感变化表现人物性格。

B.通过情绪变化来揭示人物内心冲突。

C.采用主观的视角。

思想意义:1.塑造了众多不同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有力的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知识分支只有投身革命才能找到出路)2.战士了林道静的成长道路,给读者以启示,成为无产阶级战士需要经历艰苦的磨练讨论:矛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a.反应历史,符合事实。

B.林道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女士柳青《创业史》与赵树理小说比较:赵树理的小说大众化,民族化。

六七你跟受苏俄文学传统影响,讲究宏大的结构与思想的深度主题: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真实的阶级意志,通过描写梁家父子两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经历,反应了他们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翻身解放的农民才能真正的走上创业道路怎样理解创业史是50年代生活的一面镜子1.反映了5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2.揭示了农村合作化的本质特征。

两种思想斗争:个人—集体,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