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爆发调查课件
合集下载
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应急传防所精品PPT课件

某幼儿园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暴发
40
30
病 例 数 2010Βιβλιοθήκη 监督所/疾控中心联合调 查
区 C D C 发 现 暴 发
0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2009年4月
对幼儿园采取的控制措施
➢ 病例进行医疗救治 ➢ 新发病例进行报告 ➢ 4月27日对食堂采取行政控制 ➢ 食堂、环境、公共物品、玩具消毒 ➢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
明确职责
➢ 《食品安全法》74条 疾控机构
➢ 卫生处理 ➢ 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 相关法规和技术文件
➢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
食品安全事故流调工作规范
➢ 食品安全事故
➢ 食物中毒 ➢ 食源性疾病 ➢ 可能引起健康危害的食品污染事故
调查步骤
➢ 现场初步评估-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 确认暴发的存在 – 病例是否同质----可能是偶发或不关联的病例 – 是否高于预期 – 高于预期是否是虚假报告导致的 – 是否是人群迁移导致(旅游胜地) ➢ 核实诊断 – 确保疾病或症状体征描述正确 – 确保排除实验室错误诊断的影响 方法:访谈病例、查阅临床资料、做临床表现频数表以检验
背景
➢ 2014年3月19日12时40分,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报告 ➢ 某工地食堂有多人进餐后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
等症状,怀疑为食物中毒
病例定义
• 本次调查的病例定义为:
– 2014年3月19–20日 – 该工地的工作人员中 – 出现恶心或呕吐 – 并伴有上消化道烧灼感、腹痛、头晕症状之
一者
病例搜索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及案例分析PPT课件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
• 调查方式
–自填调查 –面访调查: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调查
• 调查要求
–使用统一问卷 –采取相同调查方式 –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
15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步骤
• 核实诊断
• 制定病例定义
• 病例搜索及个案调查
• 描述三间分布特征
• 形成可疑致病因子、可疑餐次/食物假设
• 分析流行病学验证假设
某幼儿园疑似食物中毒调查的病例定义
• 时间:9月1日以来 • 地点:某幼儿园 • 人群:该幼儿园学生及教工
• 具有以下症状/体征之一:
–腹泻(≥3次/天)或呕吐者; –恶心、腹痛、腹泻、发热等2项及以上者
12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步骤
• 核实诊断
• 制定病例定义 • 病例搜索及个案调查 • 描述三间分布特征 • 形成可疑致病因子、可疑餐次/食物假设
病程:中位时间9 小时,范围:4-85 小时
某村不明原因出血病例的临床特征
症状/体征 牙龈出血 皮肤瘀斑 腰痛 血尿 人数 (n=12) 8 6 6 5 比例(%) 66
50
50 41
关节酸痛
流鼻血 便血
5
3 2 抗凝血杀鼠药引起中毒 2 2 1
41
25 17
呕血
腹痛 呕吐
17
17 8.3 8.3
三间分布描述
• 时间分布
6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步骤
• 核实诊断
• 制定病例定义 • 病例搜索及个案调查 • 描述三间分布特征 • 形成可疑致病因子、可疑餐次/食物假
• • • • 一个统一的标准 是确定被调查对象是否纳入病例的依据 是统计发病人数的流行病学工具 不同于临床诊断标准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处理ppt课件

14
14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的构成
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卫生学调查(环境和食品调查)
• 发现与暴发相关的食品 • 有时可能是某一餐次
• 确定导致疾病暴发的致病因子,如某种致病菌或化 学因素 上述三方面调查,《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规范》中统称为“流行病学调查”
15
实验室检验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处理
1
1
一、基本概念
2
2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食源性疾病包括
• 食物中毒 •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 食源性寄生虫病等
疾病的暴发
• 暴发:指在局限的区域范围和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 多同类病例。暴发是相对于散发而言 • 散发:指病例在人群中呈散在零星分布,各病例在 发病时间及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
7
7
调查前准备
1、个案调查表 2、现场检查笔录 3、询问笔录 4、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 5、行政强制决定书 6、采样记录 7、突发事件报告单 8、封条 9、无菌采样袋、无菌采样瓶 10、快速检测设备、试剂。如农残、瘦肉精、亚硝酸盐等 。 11、肛拭采样管 12、环节采样管 13、棉签 14、镊子 15、酒精灯 16、打火机 17、一次性口罩等
8
8
核实情况——初步报告
立即口头报告,1小时内书面报告大致 情况。 分局 市局、区政府 2小时内填报《食物中毒、疑似食物中 毒报告记录单》---市局 2小时内填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 报告记录单(食物中毒)》- 区CDC 网络直报卫生部
9
9
初步报告内容
食源性疾病的暴发调查及案例分析 PPT课件

病例
1200
人群
25
1000
地区 20
800
15
600
时间
400
10
200
0 0-4 '5- '15- '45- '64+ 14 44 64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Age Group
评估信息
病原?
来源?
传播?
实验室检测的准备?
告知食物中毒的基本情况 提出拟检测的实验室项目以及
检测的时间 请求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无
菌采样或提供无菌采样的工用 具、容器等
食源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核心功能?
食源性疾病调查后应该做哪些工作?
及时分析流行病学调查、食物和环境调查 以及实验室检测的资料;
撰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及时对食物中毒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
估。
现场调查处理三件事
食源性疾病的调查及案例分析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
姚进喜
主要内容
一、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概念 二、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的启示 四、我省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
??
食源性疾病
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 (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 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 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 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 的疾病。
毒蕈特征
颜色鲜艳 有疣 有环 有托 不被虫咬
世界各地毒蕈
Death cap
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墨汁鬼伞
毒蝇伞
白毒伞 (极毒)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指南及案例分析PPT共113页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指南及案例分析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ppt

分类
根据致病因子类型,食源性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两类 。
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食源性疾病可导致呕吐、腹泻、头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脱水、休 克甚至死亡。
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食源性疾病可导致医疗资源的消耗、社会恐慌、国际贸易受阻等问题。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
全球范围内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有报道。
加强科技创新
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食源性疾病 防控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食源性疾病突发事 件,提高全球应急响应能力。
06
食源性疾病的未来发展趋势
食源性疾病流行趋势的变化
1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强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涉及 更多的食品种类和病原体。
2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受到社会、环境和行为 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城市化、食品工业化、 饮食习惯改变等。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严禁使用非法添加剂,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食源性疾病的控制策略
01
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收集和分析食源性疾病相关数据,提早发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
发生。
02
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管
定期开展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督检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
03
实施食品留验和追溯制度
政策对话
国际合作有助于政策对话和协调, 推动食源性疾病防控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
培训和教育
国际合作举办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调查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 专业人员的防控能力。
国际合作的前景展望
加强机制建设
拓展合作领域
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效率和 效果。
根据致病因子类型,食源性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两类 。
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食源性疾病可导致呕吐、腹泻、头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脱水、休 克甚至死亡。
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食源性疾病可导致医疗资源的消耗、社会恐慌、国际贸易受阻等问题。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
全球范围内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有报道。
加强科技创新
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食源性疾病 防控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食源性疾病突发事 件,提高全球应急响应能力。
06
食源性疾病的未来发展趋势
食源性疾病流行趋势的变化
1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强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涉及 更多的食品种类和病原体。
2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受到社会、环境和行为 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城市化、食品工业化、 饮食习惯改变等。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严禁使用非法添加剂,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食源性疾病的控制策略
01
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收集和分析食源性疾病相关数据,提早发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
发生。
02
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管
定期开展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督检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
03
实施食品留验和追溯制度
政策对话
国际合作有助于政策对话和协调, 推动食源性疾病防控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
培训和教育
国际合作举办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调查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 专业人员的防控能力。
国际合作的前景展望
加强机制建设
拓展合作领域
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效率和 效果。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指南及案例分析-马会来课件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指南 及案例分析
• 食源性疾病暴发概述 •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流程 • 食源性疾病暴发案例分析 • 食源性疾病暴发应对策略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食源性疾病暴发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源性疾病暴发是指短时间内,一起 食源性事件导致多例患者发病,且病 例间有共同的进食史或食物链关联。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 定
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工作,提高 我国在国际食品安全领域的话语权。
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
与国际食品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加 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食品安全挑战。
分享我国食品安全经验
将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 享给其他国家,促进国际食品安全水平的提 高。
04
食源性疾病暴发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01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从源头到餐桌,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
全面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02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
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食
品安全标准。
03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规范食 源性疾病暴发调查的流程和操作,提高调查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病因和传播途径,食源性疾病暴 发可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和有毒动 植物性暴发。
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危害
01
02
03
健康危害
食源性疾病暴发可导致患 者发生腹泻、呕吐、发热 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脱 水、休克甚至死亡。
• 食源性疾病暴发概述 •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流程 • 食源性疾病暴发案例分析 • 食源性疾病暴发应对策略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食源性疾病暴发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源性疾病暴发是指短时间内,一起 食源性事件导致多例患者发病,且病 例间有共同的进食史或食物链关联。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 定
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工作,提高 我国在国际食品安全领域的话语权。
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
与国际食品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加 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食品安全挑战。
分享我国食品安全经验
将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 享给其他国家,促进国际食品安全水平的提 高。
04
食源性疾病暴发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01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从源头到餐桌,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
全面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02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
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食
品安全标准。
03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规范食 源性疾病暴发调查的流程和操作,提高调查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病因和传播途径,食源性疾病暴 发可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和有毒动 植物性暴发。
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危害
01
02
03
健康危害
食源性疾病暴发可导致患 者发生腹泻、呕吐、发热 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脱 水、休克甚至死亡。
食源性疾病暴发现场调查_PPT幻灯片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针对疾病(多见为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等突发性公 共卫生事件展开的调查
• 根本目的:
– 及时控制疫情蔓延或疾病发展 – 确定病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高危人群以及危险因素),
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危害、控制发展
调查论文或学术报告,更重要的是疾病控制的效果和防 治对策建议
系统方法Systematic
approach
调查
监测
预测
流行病学
死亡
临床医师
患病 暴露
媒介
合作协调
宿主
供应渠道
食品安全
溯源
调查
媒体
实验室
诊所
权威部门
诊断
标本运送
决策 规章规范要求 群体免疫等
实例1
某媒体报道,某某中学有多名老师和学生被紧急送往医院, 人数不详。知情者称:当天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后,出现严 重的呕吐、恶心、腹痛、头晕等症状。病情首先在一个教室 发生,然后在学校迅速蔓延。患病学生人数尚未得到核实, 但至少有六辆救护车被叫到现场,至少有两名教师告到医院。 当记者问有关疾病的可能是,县卫生部门发言人拒绝猜测, 说已派人赶赴医院和学校展开调查。焦急的家长聚集在医院, 等待他们孩子的消息。 问题:1、你认为这是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吗?
《流行病学词典》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 现场调查准备 • 确认暴发的存在 • 核实诊断 • 建立病例定义和病例搜索 • 描述性流行病学 • 提出假设 • 评估和验证假设 • 进一步调查及实验室和/或卫生学证据 • 实施控制措施
经典调查暴发的10个步骤
• 准备开展现场调查 • 证实暴发存在 (聚集、散发、暴发) • 验证诊断(疾病的临床特点) • 制定病例定义,病例搜索计数,采访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诊为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 细菌性痢疾等),则建议将其归类于传染病事件。
明确的自来水管网系统受污染而导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其他感染 性腹泻病疫情暴发,可归类于水污染事件。 食源性疾病: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 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事件优先考虑那些疾病?
本事件案例发病潜伏期短,病人有头晕、 恶心、呕吐,但不发热,应重点考虑化学 性中毒、动植物毒素中毒或者是故意投毒
对于食物中毒首先要排除霍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出发前的准备
人员安排:带队领导,传染病、食品卫生技术 人员,实验室检验人员等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要内容
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现场处置 应急响应 网络直报 结果评估与善后处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部分 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2012年7月3日13时,某县疾控中心 接到群众电话报告:辖区某乡镇李家村 村民李某的婚宴上有数十名用餐人员在 就餐1小时左右陆续出现头晕、恶心、 呕吐,疑似食物中毒。部分患者已经送 到该镇卫生院救治。
问题 3
食源性疾病都有那些? 本事件优先考虑那些疾病? 出发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伤寒与副伤寒 沙门菌、非伤寒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小肠结肠炎耶 尔森菌、变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腊 样芽孢杆菌、志贺菌、布氏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河弧菌、创伤弧菌、气单胞菌、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其次是判定传播途径。是食物直接污染传播还是水源传播 ;判定传播途径主要是寻找共同暴露因素,但如果有多个 暴露因素时,应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逐步排查,同时也要 注意多次暴露产生的影响。当饮水和食物暴露都是危险因 素时,要根据食物的生产、加工过程和饮水等进行分层分 析。生物性的一般可能有多个暴露因素,化学性的一般为 单一暴露因素。
问题 2
什么是食物中毒? 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是不是食物中毒?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 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物质的食品后,出现 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 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也属于食物中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问题4:根据以上资料,你可得出什么推断? 分析思路是什么?
当群体性疾病发生时:
首先要分析病例的主要指征。该事件提示病例与食用食物 有关,初步判断为食源性的疾病。对于食源性疾病,应首 先判断是生物性的还是化学性的。判断生物性和化学性的 主要依据第一个是潜伏期,化学性的潜伏期相对较短,生 物性的相对较长;但必须是暴露到发病的时间方可比较, 比如食品的购买时间不是暴露时间,当食用时才为暴露时 间;另一个是临床症状,化学性的临床症状相对单一,起 病急,没有明显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生物性的具有明显 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真菌毒素:蕈毒素与毒蘑菇、霉菌毒素
动物性毒素:贝类中毒、河豚鱼中毒、组胺中毒、动 物肝脏、胆囊、腺体中毒等。
植物性毒素:豆类中毒、桐油与油桐籽中毒、发芽马 铃薯中毒、野毒芹中毒、含氰果核仁、银杏中毒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与镇卫生院进行事件核实。 3、报告:立即将情况向县疾控领导 报告,同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组成调查组:行政+临床+流行病学+ 实验室 4、准备相应的物质、药品和设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问题 1
接到电话后,你如何处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县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详细 询问和登记疑似食物中毒情况,建议 患者就近到该镇卫生院治疗,并告知 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 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 泻物。
病毒性:甲肝、戊肝、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道病毒等。 寄生虫:华支睾吸虫、带绦虫、广州管圆线虫、旋毛虫、包
虫病、弓形虫病等。 化学性中毒: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亚硝酸盐、
甲醇中毒、毒鼠强、有机氟化物、砷化合物、有机汞、铅化 合物、盐酸克仑特罗、磷化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现场工作所需设备:车辆、调查用表、采样设 备、样品容器、监督检查工具、现场检测设备 、个人防护用品、通讯设备、监督控制文书及 其他(预案、技术方案)
第二部分 现场处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7月3日11时左右,该村村民李某在自家庭院里举办婚宴 10桌,宾客有102人在此用餐,所请厨师和小工均为本村熟 人,所用食材为7月2日在乡镇集市上购买。婚礼当日早6点 开始准备婚宴菜品,11时30分宾客用餐,12时有2人相继出 现中毒症状,最先发病者昏倒在地,由救护车送镇卫生院抢救。 宴席于12时20分中止。随后相继有就餐者出现头晕、头痛、 恶心、口唇指甲紫绀,部分患者出现呕吐、腹痛、呼吸困难、 昏迷。截止16:00,共有50人发病,其中45人病情较轻在镇卫生 院接受治疗;5人症状较严重,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 患者已转至县人民医院抢救。
明确的自来水管网系统受污染而导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其他感染 性腹泻病疫情暴发,可归类于水污染事件。 食源性疾病: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 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事件优先考虑那些疾病?
本事件案例发病潜伏期短,病人有头晕、 恶心、呕吐,但不发热,应重点考虑化学 性中毒、动植物毒素中毒或者是故意投毒
对于食物中毒首先要排除霍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出发前的准备
人员安排:带队领导,传染病、食品卫生技术 人员,实验室检验人员等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要内容
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现场处置 应急响应 网络直报 结果评估与善后处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部分 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2012年7月3日13时,某县疾控中心 接到群众电话报告:辖区某乡镇李家村 村民李某的婚宴上有数十名用餐人员在 就餐1小时左右陆续出现头晕、恶心、 呕吐,疑似食物中毒。部分患者已经送 到该镇卫生院救治。
问题 3
食源性疾病都有那些? 本事件优先考虑那些疾病? 出发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伤寒与副伤寒 沙门菌、非伤寒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小肠结肠炎耶 尔森菌、变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腊 样芽孢杆菌、志贺菌、布氏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河弧菌、创伤弧菌、气单胞菌、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其次是判定传播途径。是食物直接污染传播还是水源传播 ;判定传播途径主要是寻找共同暴露因素,但如果有多个 暴露因素时,应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逐步排查,同时也要 注意多次暴露产生的影响。当饮水和食物暴露都是危险因 素时,要根据食物的生产、加工过程和饮水等进行分层分 析。生物性的一般可能有多个暴露因素,化学性的一般为 单一暴露因素。
问题 2
什么是食物中毒? 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是不是食物中毒?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 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物质的食品后,出现 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 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也属于食物中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问题4:根据以上资料,你可得出什么推断? 分析思路是什么?
当群体性疾病发生时:
首先要分析病例的主要指征。该事件提示病例与食用食物 有关,初步判断为食源性的疾病。对于食源性疾病,应首 先判断是生物性的还是化学性的。判断生物性和化学性的 主要依据第一个是潜伏期,化学性的潜伏期相对较短,生 物性的相对较长;但必须是暴露到发病的时间方可比较, 比如食品的购买时间不是暴露时间,当食用时才为暴露时 间;另一个是临床症状,化学性的临床症状相对单一,起 病急,没有明显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生物性的具有明显 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真菌毒素:蕈毒素与毒蘑菇、霉菌毒素
动物性毒素:贝类中毒、河豚鱼中毒、组胺中毒、动 物肝脏、胆囊、腺体中毒等。
植物性毒素:豆类中毒、桐油与油桐籽中毒、发芽马 铃薯中毒、野毒芹中毒、含氰果核仁、银杏中毒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与镇卫生院进行事件核实。 3、报告:立即将情况向县疾控领导 报告,同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组成调查组:行政+临床+流行病学+ 实验室 4、准备相应的物质、药品和设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问题 1
接到电话后,你如何处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县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详细 询问和登记疑似食物中毒情况,建议 患者就近到该镇卫生院治疗,并告知 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 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 泻物。
病毒性:甲肝、戊肝、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道病毒等。 寄生虫:华支睾吸虫、带绦虫、广州管圆线虫、旋毛虫、包
虫病、弓形虫病等。 化学性中毒: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亚硝酸盐、
甲醇中毒、毒鼠强、有机氟化物、砷化合物、有机汞、铅化 合物、盐酸克仑特罗、磷化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现场工作所需设备:车辆、调查用表、采样设 备、样品容器、监督检查工具、现场检测设备 、个人防护用品、通讯设备、监督控制文书及 其他(预案、技术方案)
第二部分 现场处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7月3日11时左右,该村村民李某在自家庭院里举办婚宴 10桌,宾客有102人在此用餐,所请厨师和小工均为本村熟 人,所用食材为7月2日在乡镇集市上购买。婚礼当日早6点 开始准备婚宴菜品,11时30分宾客用餐,12时有2人相继出 现中毒症状,最先发病者昏倒在地,由救护车送镇卫生院抢救。 宴席于12时20分中止。随后相继有就餐者出现头晕、头痛、 恶心、口唇指甲紫绀,部分患者出现呕吐、腹痛、呼吸困难、 昏迷。截止16:00,共有50人发病,其中45人病情较轻在镇卫生 院接受治疗;5人症状较严重,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 患者已转至县人民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