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合集下载

空气物质的构成

空气物质的构成

空气物质的构成空气是地球大气圈中存在的一种气态物质,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

空气是生物体生存必需的物质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N2)和氧气(O2)。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约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则只占很小比例。

氮气是供应动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在空气中的存在使得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为动物提供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氮元素。

氧气则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气体,人类和其他动物通过呼吸吸入氧气,用于身体新陈代谢和能量供应。

其次,空气中还包含一定量的水蒸汽。

水蒸汽是水在气态下存在的形式,它主要来自于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的蒸发和地表的水汽交换。

水蒸汽的含量会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水蒸汽的存在使得地球获得了水循环的能力,维持了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

此外,空气中还含有一小部分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之一,是地球的大气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参与了地球的碳循环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氧气进行交换,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地球的气候。

然而,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最后,空气中还包含其他微量气体、气溶胶和颗粒物等。

微量气体如氩气、氖气等在空气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溶胶和颗粒物则是由空气中的尘埃、烟雾、颗粒物等组成,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和疾病传播等问题。

因此,了解空气的构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应该注意保持空气的清洁和新鲜,远离空气污染源,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的大气层和生物多样性。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和未来的后代呼吸到新鲜、健康的空气,共享地球的美好。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单元测试 2022-2023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单元测试 2022-2023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壮美河山,多彩三秦”。

为了减少陕西的大气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大力提倡占用林地发展耕田D.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B.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D.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3.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e B.Ag C.C D.H5.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物质不同,但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C.冰和干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Na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稀土金属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

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6题)A.铈的原子序数为58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C.铈属于金属元素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2 g7.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解释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8.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第8题)A.②是位于第三周期的元素B.②表示的粒子属于阳离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D.①③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9.人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

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则锥形瓶Ⅰ、Ⅱ中加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O2,但没有明显现象)()(第9题)选项瓶Ⅰ瓶Ⅱ二、填空题(共6小题,计24分)10.(3分)请写出下列符号或者符号表示的意义:(1)2Na+: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粤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解析版)

粤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解析版)

粤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解析版)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H2OC.NaClD.Fe2.下列属于纯洁物的是()A.糖水B.金刚石C.不锈钢D.空气3.娄底是一座漂亮的宜居都市,到处鸟语花香。

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A.分子能够再分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有单质B.空气是一种纯洁物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B.相同原子能够构成不同分子C.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可能发生变化6.以下的“水”属于纯洁物的是()A.雨水B.消毒水C.海水D.蒸馏水7.已知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原子核中有20个中子,该元素的阳离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则此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A.18B.19C.2D.178.有两种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9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质量 D.原子的带电荷量二、填空题9.研究微粒的组成、性质、数量和质量多少是化学中重要的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通电过程中,没有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水蒸发过程中,变化的是微粒之间的________(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刻后变干的缘故是________ .(3)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________(填编号),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4)我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奔”月.承担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火箭使用的助推燃料之一是偏二甲肼.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 ,它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C和N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10.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原子的质量由________决定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由________决定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1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运算,大约是________占21%,________占78%,________占0.94%,________占0.03%,以及________占0.03%,因此说,空气的成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其中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12.化学爱好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1)研究燃烧的条件【步骤2】打开K3 ,关闭K2 ,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Ⅰ中与B接触,关闭K1 .Ⅲ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 ___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A中盛有稀硫酸,B为碳酸钠固体,Ⅲ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实验1】打开K3 ,关闭K2 ,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Ⅰ中与B接触,关闭K1 .一段时刻后,Ⅲ中没有明显现象.【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Ⅱ中盛放的可能是_____ ___ ,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 .13.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紧密关系.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为,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图中微粒共表示_______ _种元素,其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表中有许多规律,如“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相信你在物质分类方面还会发觉其它的规律:四、实验探究题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中考化学科粤版精讲本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第3课时 空气的成分

中考化学科粤版精讲本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第3课时 空气的成分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
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 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0%
航空航天等
(1)化学性质不活泼,如作焊接保护气;
稀有
(2)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和激
0.94%
气体
光技术;
(3)氦气密度小,很稳定,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5 灭灭火火;
二氧
化碳
0.03%
(2)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 □6 制制冷冷剂, 剂
(CO2)
在空气中,观察到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上水有水雾雾,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无无明明显现显象现 ,得出的结论是人人体体呼出呼气出体气中水体蒸中气水的含蒸量气比的空气含中
水水象蒸蒸气含气量含量多 多。
量比空气中
知识点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 固体颗粒物:颗粒物、 1 细细颗颗粒物粒(物空气中直
径≤2.5 μm的细微颗粒物)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 成
第3课时 空气的成分
知识点1:空气成分的测定(☆☆☆)
(1)法国化学家 □1 拉拉瓦瓦锡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 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2 11/5/5 的结论。
(2)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详见“重要实验分阶突破”)
【人物图像】
知识点2: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①装置漏气 ②止水夹未夹紧胶皮管
③插入燃烧匙太慢
【创新考法】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 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开 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总结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总结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及相关习题梳理2.1 空气的成分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例1】(2016年北京,★☆☆)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的科学家是(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杂质体积分数78%21% 0.03% 0.94% 0.03%特点相对固定成分可变成分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例3】(2016年重庆,★☆☆)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 54B.51C. 43D.41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用于动植物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潜水、医疗急救、气焊、炼钢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其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用于麻醉。

【例4】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例5】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 .He B.N 2 C .O 2 D.CO 2 【例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N 2、O 2等均匀混合C.N 2、O 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D.N 2、O 2的体积比约为5∶1 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空气的污染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农业污染2、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3、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4、保护空气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5、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中考必备知识点2.1 空气的成分一、课堂笔记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反应原理: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P) (O 2) (P 2O 5) (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③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4)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误差分析:①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往往小于1/5,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完全反应;b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减小;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进入集气瓶内的水过少。

2.空气的成分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3.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作用 (1)氮气特性用途①化学性质很稳定,低温、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作保护气(①充入灯泡,延长钨丝使用寿命;②充入包装袋或粮仓内,延长食物保质期) ②在高温、高能量的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氮气来合成氨,制取氮肥、硝酸、合成染料、制造炸药等(2)稀有气体特性用途①很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作保护气。

①填充灯泡;②焊接保护气。

②充有稀有气体的放电管,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氦气→粉红色光氖气→红光氩气→紫蓝色光氙气→特强白光广泛用于电光源。

①用于制作霓虹灯;②用于激光技术。

③氦气密度很小,很稳定。

填充探空气球。

4.混合物和纯净物(1)概念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5.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一、分子的定义:1.(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去保持。

例如: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气分子,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气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尽__可_能__使__氧_气__反_应__完_全_。 (3)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水__从__烧_杯__流__向__集__气_瓶__中__,__且_进__入__集__气__瓶_中__水__的__体__积_约__占__原__集__气_瓶__内__空__气_体 。积的15
知识点一 空气(kōngqì)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shíyàn)装置(如图2-1-1所示)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2.实验原理
在密闭集气瓶内,通过红磷燃烧,只消耗掉空气中的____氧__气__,使瓶内 _______气__压_减小。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红__磷_+__氧_气__―点_―。燃→五氧化二磷
第十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继续(jìxù)探 究]
为什么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yǎngqì)的含量低于五分之一? [思考交流]
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归纳(guīnà) 提升]
测得结果低于五分之一的可能原因有: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由于漏气导 致外界空气进入集气瓶而使测量结果偏小;②所加红磷的量不足,导致装 置内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使进水量(shuǐ liànɡ)少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③未冷 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由于气体的热胀冷缩,使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 积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课堂速记]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课后反思点]
1. 测定空气(kōngqì)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密山市六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2.1 空气的成分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

密山市六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2.1 空气的成分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1.溶液
溶剂: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
我会说:
物质
气+ 液
固+ 液
液+液
有水
无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非水物质 量少
溶剂
液体 液体 水 量多
【溶液命名】
溶质名称 + 溶剂名称 + 溶液 读成:溶质的溶剂溶液
溶质溶液 例如 将蔗糖溶于水 蔗糖溶液
氯化钠溶于水 氯化钠溶液 将少量植物油溶解于汽油中 将白磷溶解于四氯化碳中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6)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乙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更_环__保_,__结__果_更__空气的成分
知识点 2 空气的成分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D )
A.二氧化碳(CO2) B.氮气(N2)
第2课时 练习实验基本操作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占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1%,不 是质量分数。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9.2017·菏泽改编 如图 2-1-3 是用红磷(P)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 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C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B规律方法综合练
7.2016·海南 如图2-1-2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
算),其中“X”代表的是( C )
A.氧气(O2) B.二氧化碳(CO2) C.氮气(N2) D.稀有气体
图2-1-2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8.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78%,氧气的质量约占21% C.空气的成分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出来的 D.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还含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 化碳和其他气体及杂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必须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如不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是进水体积偏 小,导致结果偏小。
【进行讨论交流】
1.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2.空气中个组分的 比例是否是固定不变? 总结归纳:
空气并不是气中剩 余成分主要是氮气。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桌面幻灯片 实验过程
实验注意事项:
1.装置气密性要良好,避免因漏气导致进入空气而是测 量 结果偏小。
2.红磷要过量,若红磷量不足,则集气瓶内氧气不能完 全反应掉,进水少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3.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硫燃 烧的生成物 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会弥补所消耗氧气 的体积,而铁丝在 空气中不能燃烧,均不符合反应原理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2.1 空气的成分
【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集气瓶(250ml) 燃烧匙 1支 玻璃管(90度) 2支 橡胶管 若干 止水夹 1个 烧杯(100mL) 1个 红磷(分析纯)
实验操作:
1.在集气瓶中装入少许水,将集气瓶水面上的部分划分成五等份 2.如下图接好实验装置,在烧杯中装入250mL水,打开止水夹,
2.空气经测定含有氮气20mL,由此可以推测出该容器中的空气体 积大约是( )
作业布置:
(A)练习册第2,4题,(B)练习册第12题
预习安排:
1.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充氮灯泡 B.合成燃料 C.制造炸药 D.制各种颜色的霓虹灯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用醋
B.洁净的食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空气
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但不是 绝对不变的。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 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 杂质0.03%。
【完成检查站并阅读知识视窗】 通过阅读了解空气的组成是怎样发现的?
课堂检测: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 了空气中含有(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止水夹拧紧,在燃烧匙中加上少量红磷,大约1/4小药匙 4.点燃酒精灯,将燃烧匙移到酒精灯上加热至黄色火焰,迅
速将药匙放进集气瓶里,迅速塞紧瓶口 5.待集气瓶内的火焰熄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红磷在瓶内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 白色烟雾,打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迅速被吸入集气 瓶内,大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