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心肺复苏呼吸气囊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及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一)、呼吸球的测试1、用一只手挤压呼吸球囊,另一只手关闭球囊颈部的开口端,停止挤压后皮囊快速膨胀,说明吸入阀有效。
2、关闭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皮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皮囊或挤压的力量迫使空气从颈部开口端的缝隙间溢出,说明吸入阀能有效的防止气体倒流(二)、单向阀检测1、用充满气体的储气袋与患者阀的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圆形垫片向外翘起,说明呼出的气体直接排向大气而没有再回到通气皮囊中(吸入阀有效)2、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皮囊几次,如果储气袋很快充满,说明患者阀能有效吸入气体给患者。
(三)、安全压力阀检测旋转安全阀,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可以看见或听见压力装置的跳动,说明安全阀正常;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或无压力阀。
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
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
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 10 儿童、婴儿显示40c mH2O,如有异常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
(四)、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1.先将储气袋充满气,再把储气袋与储气阀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说明储气阀能有效把多余气体排入大气。
2.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连接氧气装置,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3、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 科室: 总分:
内容
标准分
扣分
准备
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用物:简易呼吸器、面罩(流量表、湿化瓶)吸痰管、检查呼吸器是否完好。
5
评估
1、评估环境安全,适宜操作。
5
2、评估病人意识、呼吸、氧合情况、体重。
3
操
作
流
程
1、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病人去枕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
4
2、检查口腔,有异物或分泌物立即用纱布清理(有义齿者取出)。
3
3、开放气道: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采用仰头抬颏法,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5
4、将面罩与呼吸球囊连接。
3
5、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使面罩与口鼻部紧贴,按紧不漏气。
5
6、左手拇指、食指呈“C”型按住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呈“E"型,托起下颌.
3
13、洗手、核对、记录.呼吸情况,缺氧有无改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尿量等
5
评价
显示有效。(操作者完毕后口述): ①血氧饱和度正常,②自主呼吸恢复,③口唇、面色、指甲、末梢皮肤转红润。
3
1、用物齐备,操作程序正确、熟练,动作迅速、准确。
5
2、处理规范,关爱病人,具有急救意识。
5
3、从携用物至床旁开始,完成时间不超过5分钟。
5
7、右手挤压呼吸囊通气,每次挤入500~600ml或8—10ml/kg;1L呼吸囊通气量为其体积的1/2—2/3,2L则为其体积的1/3,反复有规律地挤压与放松。
5
8、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儿童12~20次/分;挤压与放松呼吸时间比为1︰1,每次送气要持续1秒钟,若有自主呼吸,应同步按压,在吸气时挤压,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16版)

6、安置体位:去枕、平卧,复苏体位,确认硬板床或置按压板
7、解开衣领、腰带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
终末
质量
标准
10分
1、抢救意识强,有爱伤观念
2、操作熟练、动作迅速、准确、有效
3、5个循环2分钟内完成
5
5
每超10秒扣1分
监考老师:考核日期:年月日
10.气囊辅助呼吸①连接呼吸囊与氧气(氧流量10L/min以上)②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只手挤捏呼吸器(挤压时间大于1秒,使胸廓抬起)成人潮气量为500ml-600ml,儿童为250ml-300ml 11.完成五个循环、呼吸周期
12.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判断呼吸是否恢复,同时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时间5-10秒,口诉“自主呼吸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再观察瞳孔、四肢末梢循环情况),报告“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及时间”13.示意结束,洗手,记录
8、胸外心脏按压:①术者体位:位于病人一侧,根据个人身高及病人位置高低选用踏脚凳或跪式等体位②成人为双手按压,儿童为单手或双手按压,婴儿为两个手指按压③按压部位:儿童和成人为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中点,婴儿为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④按压姿势:双手掌根重叠,手指扣手交叉,手指不触及胸壁,双臂肘关节绷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运动,垂直向下用力⑤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6CM儿童:至少1/3前后径(大约5CM)婴儿:至少1/3前后径(大约4CM)⑥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⑦按压与放松时间1:1,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按压部位⑧按压呼吸比30:2,新生儿每分钟实施90次的按压和30次的通气
医院心肺复苏(成人,简易呼吸气囊)评分标准

3
2
2
10
2
5
2
2
注意事项
10%
1.按压应确保足够的速度与深度,尽量减少中断,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
2.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
3.人工通气时,避免过度通气,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4.气道者,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
心肺复苏(成人,简易呼吸气囊)
项目
具体内容
标准评分
考试评分
备注
目的5%
对呼吸停止、心跳停搏的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以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5
用物5%
简易呼吸器、心脏按压板、脚垫。
5
操
作
方
法
及
程
序
70%
1.发现患者面色青紫,口唇紫绀。
2.评估环境,确定安全。
3.判断意识感觉呼吸:拍打患者双肩,分别对患者双耳呼叫,同时眼睛看患者胸廓,感觉呼吸。
3
3
2
2
操作质量
10%
1.仪表端庄,认真严肃。
2.关心患者,观察病情细致。
3.动作敏捷,迅速准确。
3
3
4
11. 按压和通气比为30:2。
12.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未成功则继续进行CPR.
复苏成功的有效指标:颈动脉有搏动,自主心跳恢复,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自主呼吸恢复,皮肤、口唇色泽转红,瞳孔缩小。
13.记录抢救过程及复苏成功时间。
14.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2
3
6
4
3
5
2
2
4
4
心肺复苏技术评分标准

9~6
5
4~0
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手法正确(螺旋式旋转上提)
10
9~6
5
4~0
掌握正确吸痰时间(每次小于15s,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中间间隔3~5min)
5
4
3
2~0
观察病情(痰液的量和性状、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双肺呼吸音)
3
2
1
0
吸痰完毕,正确处理吸痰管
3
2
1
0
正确方法调回氧流量
3
2
1
0
清洁口鼻部
A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准 备
10
环境清洁
2
1.5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2
1.5
1
0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
2
1
0
检查一次性物品质量
3
2
1
0
操
作
过
程
准备药液
21
按医嘱准备好药物,经第二人核对无误
3
2
1
0
查对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查瓶体有无裂纹及液体性状
3
2
1
0
操
作
过
程
75
确认有效医嘱
2
1.5
1
0
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评估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
5
4
3
2~0
核对检验单上各项目(床号、姓名、住院号、检验项目),检查标本容器有无破损、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版

若复苏未成功,两人交换后从胸外心脏按压开始再次复苏,交换时间在5s内完成。
未判断呼吸及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扣分,时间不当扣分,未口述扣分,未报告复苏成功及时间扣分
两人未交换操作扣分
12、效果评价
3
1、操作流程
2、关爱病人,三人配合协调,具有急救意识
(2)按压者双臂按压过程中必须绷直;
(3)按压者双臂与患者胸骨呈90°,垂直下压、不得倾斜;
(4)正确手势为双手掌根重叠、十指交扣,翘起左手五个指头、不得接触到患者胸壁;
(5)按压过程中始终观察患者的面色改变。
3)用力方式:
(1)用力均匀,利用自身重量而不是臂力往下做心脏按压;
(2)保持平稳,不得冲击式按压;
(3)节奏规律,按压与放松用相同时间;
(4)放松充分,但掌根部不能离开患者胸壁;
(5)持续不断地做胸外按压,中断按压的时间不超过5秒。
4)按压频率:按压频率>100次~120次/分
5)按压深度:大于5cm,小于6cm
6)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按压间隙双手不得依靠在胸壁上
7)按压呼吸比:单人为30:2,儿童和婴儿双人为15:2,新生儿每分钟实施90次的按压和30次通气
扣面罩手法不正确扣分,面罩漏气扣1分,挤压时间不当扣分,胸廓未抬起一次扣1分
5
完成五个循环、呼吸周期,每次按压术者A计数,“26、27、28、29、30”大声喊出,通气2次结束后喊“第一组’直到最后喊出第五组,开始检查评估
人工呼吸一次无效扣1分,胸外心脏按压一次无效扣分
电除颤25分
电除颤
25
1.助手c尽快取得除颤仪。
心肺复苏打分指标(新版)

心肺复苏打分指标(新版)简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骤停时维持氧气供应和血液流动。
CPR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一套打分指标来评估。
本文档介绍了心肺复苏打分指标的新版。
打分指标心肺复苏打分指标用于评估CPR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新版的打分指标:1. 胸外按压:-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深度:至少5厘米;- 回弹:压下去后胸壁能够完全回弹。
2. 呼吸:- 人工呼吸:每次持续1秒;- 考虑使用面罩和呼吸囊。
3. 自主循环:- 观察是否有自主循环恢复。
4. 自主呼吸:- 观察是否有自主呼吸恢复。
5. 急救器械:- 尽快使用心肺复苏器械。
6. 自主心律恢复:- 观察是否有自主心律恢复。
7. 医疗支持:- 尽快获取高级医疗支持。
使用指南为了确保CPR的质量和效果,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实施:1. 检查患者是否有自主循环恢复。
2. 进行胸外按压:- 按照指定频率进行按压;- 确保按压到足够深度;- 检查胸壁是否完全回弹。
3. 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进行1秒的人工呼吸;- 考虑使用面罩和呼吸囊。
4. 观察是否有自主呼吸恢复。
5. 尽快使用心肺复苏器械。
6. 观察是否有自主心律恢复。
7. 尽快获取高级医疗支持。
结论心肺复苏打分指标的新版提供了一套评估CPR效果的标准。
遵循指标的步骤可以提高CPR的质量和效果,增加患者生存率。
在实施CPR时,务必注意按照指定频率和深度进行胸外按压,并尽快获取医疗支持。
复苏囊的评分标准

挤压气囊频率过快或过慢,漏气明显不处理各扣4分
6、观察病人胸廓是否起伏判断通气量是否合适。
8
1处不符合要求扣3分
7、停止使用后清理病人口鼻及面部。
2
1处不符合扣1分
8、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整理床单元,安慰病人,致谢、整理用物,脱手套,洗手记录。
5
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观察及注意事项
10分
1、操作后评估:病人使用呼吸器后呼吸是否改善
4
少1件或1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流程70分
1、病人安全与舒适:检查简易呼吸器与氧气(高流量)装置相连接,连接是否正确,呼吸囊有无漏气,对清醒病人作解释,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10
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管道连接错误或呼吸囊漏气扣5分
2、戴手套,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如有义齿取下。
8
未戴手套扣1分,未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扣4分
3、打开气道:解开病人衣领、腰带,操作者站立于病人的头侧,手托病人的下颌,使病人的头后仰(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管)
15
1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4、戴面罩:在病人口、鼻部扣紧面罩,并用一手固定面罩(EC手法),或放置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
10
使用面罩不合、面罩固定不正确、漏气各扣3分
5、0-600ml。
复苏囊(一)使用评分
科室姓名得分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10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未洗手扣1分
2.评估:病人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型态;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义齿,病人的意识,脉搏血压,血气分析等
4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1处扣1分
3、准备用物:简易呼吸器(呼吸囊、呼吸活瓣、病人适宜的面罩、固定带。连接管)。氧气装置、手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0
10
2•迅速判断病人意识:轻拍双肩,双侧呼叫,意识完全丧失。(5秒)
3
2
1
0
3.求助:立即呼救:“快来人呀!准备抢救! ”计时。
2
1
0
0
4.判断病人颈动脉搏动; 同时观察呼吸:“颈动脉无搏动! ”确认病人心跳停止。
3
2
1
0
:三、准备胸外按压。(5秒)
5
1.迅速将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或胸下垫胸外按压板)。
5
4
2
2
1•急救意识强。
5
4
3
2
评
15
2•操作熟练、规范。
5
4
3
2
价
3•病人无不良反应。
4•时间每超过1分钟扣2分。
5
4
3
2
被考核人:考核人:2016年月日
3
2
1
0
2.立即解开病人衣领、腰带.
2
1
0
0
四、立即胸外按压30次。(18秒)
1•立即进行胸外按压30次,抢救者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下1/3,双乳头连
妙右㈱魯承K力卜JH一■壬苹各番悪二Pi"壬普k -k土匕承飞7壬土匕木命㈱辟
5
4
3
2
操
作
流
线与胸冃交界处,另 于丨仃重叠」此于冃上,十指乂叉,于指不触及胸壁。
3
210ຫໍສະໝຸດ 操102抢救成功指征:口述患者复苏指征:(10秒)
7
5
3
1
作
神志清楚,瞳孔一散大的瞳孔开始回缩。神志一眼球活动,对光反射出现,睫
流
毛反射存在。颜面、口唇、甲床由紫绀变红润。大动脉一颈动脉可以摸到搏动。
程
呼吸一自主呼吸出现。肌张力恢复。
5
八、抢救成功,协助病人取合适卧位,头偏向一侧,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进行 进一步生命支持。(10秒)
20
2•双肘关节伸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5
4
3
2
3•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与放松比例1:1。.
5
4
3
2
VIL程
4•按压幅度5-6cm,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时间的至少60%。
5
4
3
2
五、清理口、鼻腔,开放气道。(10秒)
1•按压之后,将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取下假牙。
2•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实施人工呼吸
仰头抬颏法要点:一手的小鱼际(手掌外侧缘)部位置于患者的前额,另一手
5
4
3
2
20
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
5
4
3
2
1.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注意上提下颌,使面罩与患者口鼻保持密闭,并保 持气道通畅。
7
5
3
1
2•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频率至少8次/分,见到胸廓起伏,注意观察胸廓复原
情况,挤压俩次后进入下一个循环,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3
2
1
0
5
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共进行5个循环。(余下的四个循环约在
2分钟内进行)
5
4
3
2
七、判断抢救成功
1抢救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复。
2016年心肺复苏(呼吸气囊)操作考核
姓名:科室:得分:
项
目
分 值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 分
A
B
C
D
准备
5
1.仪表端庄,服饰整洁。
3
2
2
0
2•反应迅速、敏捷。
2
1
0
0
5
[、确认环境安全:脱离危险环境,病人体位舒适、安全。
5
4
3
2
二、判断病人意识,立即呼救,确认心跳停止。1.术者跪于患者右侧,双膝分别平患者肩与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