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卖白菜 说课稿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卖白菜》word说课稿 (一)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卖白菜》word说课稿
(一)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篇中职语文基础上册中的教材——《卖白菜》。
这篇文章生动有趣,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故事情节、熟悉皮影戏艺术、了解生活中的小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一、故事情节
故事讲述了一个卖白菜的老妇人在赶集途中受到了皮影戏表演者的帮助,最终成功售出包含“草菇、菜花、包菜、青椒、萝卜、辣椒、黄瓜”七种蔬菜的白菜,并获得了皮影戏表演者送给她的五香米食。
二、皮影戏艺术
当然,本篇文章中不仅仅故事,也包含着皮影戏艺术,学生可以通过
了解故事中表演者的表演方式、肢体动作、对白等来学习皮影戏的表
演艺术并展开讨论。
三、小常识
除了故事和皮影戏艺术,本篇文章还包含了不少小常识。
例如老妇人
在卖白菜时使用到的计算方法,她通过切割出的不同大小的白菜杆来
估算出总重量;以及老妇人在喊卖时使用的生活语言等。
结尾
总的来说,本篇文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并通过皮影
戏艺术和小常识等多方面展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希望学生们在阅读中能够充分利用,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

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白菜》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拟写故事梗概,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2、通过找出或补写出故事中母亲“流泪”的细节,把握故事中塑造的母亲形象;3、了解、学习、掌握莫言在《卖白菜》中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难点:1、通过找出或补写“流泪”的细节,把握故事中塑造的母亲的形象;2、了解、学习、掌握莫言在《卖白菜》中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一、初步引入故事同学们,说到莫言你会想到?是的,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作了一篇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在演讲的结尾,他这样讲道:“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奖。
”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莫言《卖白菜》的故事。
(板书课题:卖白菜)二、读故事、写梗概、理情节莫言自我评价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那么,莫言在《卖白菜》这篇文章里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课前已经布置了同学们预习,现在请一位同学们来读一读他的故事梗概。
预设:1967年冬天,母亲因为家庭贫困,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卖掉家中仅剩的三颗白菜。
“我”在集上因为多算了买白菜老太太一毛钱,结果白菜被退回。
母亲因为“我”的不诚实留下了眼泪。
学生复述故事时,注重评价。
评价标准:完整、准确、简明、流畅。
三、读故事、寻技巧、凸形象刚刚同学们在故事梗概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因为我多算一毛钱。
那么,我为什么要多算老太太一毛钱呢?预设:老太太买白菜时的行为让我感到厌恶。
追问: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来?【ppt显示】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下来。
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卖白菜》说课稿定稿

一毛钱的辛酸与沉痛——莫言《卖白菜》赏读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一件普通的往事,一位平凡的母亲,却在儿子的心目中成为永恒。
四十五年过去了,当莫言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回忆这件往事时,他深沉地讲到:“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这次沉痛的记忆在作家莫言的笔下流淌成了一篇回忆性文章《卖白菜》,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毛钱的辛酸与沉痛——莫言<卖白菜>赏读》我将从教学分析、过程、反思三个方面解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说说对本节课的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1.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编选在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感受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整体感知”是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一般的教法,要么是从文章标题入手,顺标题之“藤”,摸全文内容之“瓜”,自然“手到擒来”;要么是从文本特点入手,从抒情、说理、叙议结合中寻求文本特点。
而我尝试从矛盾冲突入手,梳理出具体一条感知的线索来突破文本阅读。
那么,如何让学生寻找矛盾的冲突线呢?2.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金融专业高一年级金融3班学生。
通过课前问卷调查,我发现:(1)70%的学生对课文习惯于粗略感受——关注情节,忽视细节,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无法真正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2)作为高一新生,76%的学生对刚接触的金融专业课程有浓厚的兴趣,这成为我教学设计的重要突破口。
我决定借助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和新鲜感,设置专业任务情境“账本核算”,以此为教学支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教学目标基于上述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赏析细节描写,提高对文章细节的把握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账本核算”的形式,设置专业任务情境,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深入理解母亲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我的“账本”和母亲的“账本”核算之比较,体会母亲真诚自尊的品质及其对“我”的影响。
《卖白菜》教案: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

《卖白菜》教案: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语文课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必修的课程之一,但是由于教育制度的缺点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很多学生对语文课持有负面的态度,觉得语文很无聊、难以理解。
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愉快地学习语文,为此,《卖白菜》教案应运而生。
《卖白菜》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足够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和技能。
根据这篇小故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设计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第一步:探究生词和词义在客观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展示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生词,探究其含义、用法、词根和词缀。
例如,我们可以选取“东奔西跑”,探究“奔”和“跑”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如何理解“东奔西跑”的意思等等。
第二步:朗读和翻译语句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中的语句,并翻译出其意思。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第三步: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一位角色进行扮演,如小贩、买主等。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讨论和理解。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参与到课堂之中来,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第四步:写作和练习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写作和练习。
如让学生写一篇与课文有关的小作文,或者进行语法和拼写练习等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
《卖白菜》教案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师们应该善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卖白菜教案范文

卖白菜教案范文
教案名称:卖白菜
教学目标:
1.了解白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学习卖白菜的方式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前赚钱的意识。
教学内容:
1.白菜的种类和产地。
2.白菜的保存方法和营养价值。
3.卖白菜的方式和技巧。
教学准备:
1.准备白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卖白菜的模拟环境。
3.准备卖白菜的实际场景。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白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白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第二步:讲解
1.介绍白菜的种类和产地。
2.讲解白菜的保存方法和营养价值。
3.探讨卖白菜的方式和技巧。
第三步:实践
1.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模拟环境中实际体验卖白菜的过程。
2.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卖白菜的价格和销售方式。
3.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竞争,看谁能卖出更多的白菜。
第四步:总结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卖白菜的经验和教训。
2.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3.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
教学延伸:。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c380027c1cfad6185fa71a.png)
第一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生字词,能够熟读课文;2.简要了解莫言及其作品;3.划分文章段落,明确小说要素;4.初步体会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划分段落,明确小说要素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文章主题教学方法:朗读,引导,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同学们知道我国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谁吗?(莫言)是的,是莫言。
在你们映像中,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儒雅,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甚至是有钱的。
)你或许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如今我们看起来如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曾为了三棵白菜而哭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卖白菜》,让我们一起走进莫言曾经那疼痛的岁月,领悟母亲教给我们的人生真谛。
二、预习课文,初识生字1.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读课文,读出声音;2.注意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根据注释标注出来;3.标好段落三、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故事背景介绍讲解《卖白菜》的故事背景,介绍作者及作品相关情况。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1.2 故事梗概概括性地讲述《卖白菜》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强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为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做铺垫。
第二章:故事情节分析2.1 情节梳理详细讲解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变化。
2.2 情节解读对故事中的重要情节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主要人物介绍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relationships 和互动。
3.2 人物心理解读讲解人物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主题提炼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主题,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开放式讨论。
4.2 主题拓展将故事中的主题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对现实的意义。
布置相关的写作或讨论作业,让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主题。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点。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或电影,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和观看。
第六章:文学技巧分析6.1 写作手法分析故事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叙述视角、叙述节奏等。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和主题。
6.2 修辞手法讲解故事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对故事表达效果的作用。
第七章:文化背景探讨7.1 时代背景讲解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卖白菜》说课稿 苏教版

卖白菜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白菜》,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反映的是作者过去的一段辛酸往事。
故事很简单:故事里有一个家,但并不完整,好像就只有“我”和母亲,两人一起种菜、一起卖菜,相依为命。
眼看要过年了,无比激动的盼望之情在“我”心里贮藏了很久,但母亲为了换钱不顾“我”的哭闹依然决定卖掉最后三颗白菜。
这个决定尽管残酷但也真实的反映了“我”家的生活境况。
集市上,我们遇到一个挑剔的孤寡老太太来买白菜,当“我”见她把大白菜外边的菜帮子撕了又撕,很是伤心和气恼,最后赌气多算了她一毛钱。
小说中的我做法的确不合适,但这源于“我”对那棵白菜的特殊感情和老太太苛刻的举动。
等“我”回到家,已经卖掉的白菜又回到了家里,母亲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最后母亲哭了,小说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读着这篇小说,仿佛我们也能真实地体验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方农村的生活,那么彻骨得冷,彻骨得穷。
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着重表现了母子二人对于卖白菜的不同心理感受,折射出母亲与“我”的不同性格。
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
文章为中职生写作和做人提供了一个范例。
二、教学目标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包括初步把握整体框架,感受文中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为进一步思考分析做好准备。
按照这样的单元教学要求,我特意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从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入手,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的作用。
3.分析人物性格,学习母亲的坚强与自尊。
三、教学难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白菜》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卖白菜》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一年级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也就是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而《卖白菜》是能体现这一单元训练重点的极好的例子。
本篇课文是莫言忆旧系列中的一篇,反映的是作者过去的一段辛酸往事。
文中讲述了作者与母亲一起种菜,一起买菜。
眼看快要过年了,母亲为了换钱不顾作者的哭
闹依然决定卖掉最后三棵白菜。
这个决定尽管残酷但也真实反映了作者家的生活境况。
集市上,他们遇到一个挑剔的孤寡老太太来买白菜,当作者看她把白菜外边的菜帮子撕了又撕,很是伤心和气恼,最后赌气多算了她一毛钱。
小说中的作者做法的确不合适,但这源于作者对那棵白菜的特殊感情和老太太苛刻的举动。
等作者回到家,已经卖掉的白菜又回到了家里,母亲眼睛红红地看着作者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最后母亲哭了,小说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读着这篇小说,仿佛我们也能真实地体验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方农村的生活,那么彻骨得冷,彻骨得穷。
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着重表现了母子二人对于卖白菜的不同心理感受,折射出母亲与“我”的不同性格。
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
文章为中职学生写作和做人提供了一个范例。
二、说学情
中专一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不强,在阅读过程中,我用谈论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材料。
但他们在语言表达,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似乎有一些问题,因此我在课堂上会更多的让学生来说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您毫不犹豫的在每一堂课上尽量挤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教材,那样将会得到百倍补偿”。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新课程的三位理念,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一)、知识目标:从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入手,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细节描写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母亲的坚强与自尊。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一致。
难点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和主题。
中职生平时阅读量少,阅读面窄,缺少这方面的人文素养,因此,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中职生的语文素养比较低,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不强,因此,主要以老师引导和点拨为主,引导学生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
因此本课采用教师导学点拨为主的教法,体会文章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不舍情、自责情和懊悔情,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故以朗读法为辅助教法。
学法上,主要通过自学讨论法和发现阅读法,促进学生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
自学讨论法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产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深究的欲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
发现阅读法以阅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语言的精彩之处——细节描写,了解作者语言自然朴素而感情真挚的风格,学习作家运用语言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年,导入学习
让学生们回忆各自童年时的生活,对比作者那艰辛苦难的一段往事,启发学生们珍惜时光,感恩父母。
(二)朗读课文,解决重点
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从中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整体感知,突破难点
指引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课文围绕卖白菜,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冲突
2.这些矛盾冲突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在学生对母亲的形象有所把握后,让学生就母亲做人行事的原则和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母亲的形象,把本文的人文精神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指导学生结合时代大背景归纳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卖白菜
莫言
卖不卖掉到沟里
三棵白菜
老太太撕去菜帮白菜重
回家里
(五)作业布置
通过本文的学习,谈谈你对诚信的认识,并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六)课堂小结
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作者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能可贵。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
七、说教学反馈与评价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的重点更多的放在了课文本身身上,其实本篇课文也可以将“诚信”重点分析,指点学生应如何看待金钱,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诚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