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没有“病毒携带者”一说
丙肝是怎样传播的

丙肝是怎样传播的首先在研究丙肝是怎样传播的之前,我们应该先要了解什么是丙肝。
丙肝就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
它是由感染而造成的的病毒性肝炎,它主要分为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
一、丙肝的传播方式1、经血传播:经血传播是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献血、共用注射器、文身、器官移植和血液透析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2、母婴传播:主要是携带有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中将体内的丙肝病毒传染给了胎儿。
3、性传播:如果性伴侣其中任何一方携带有丙肝病毒,那么在性行为时那一方的丙肝病毒就很有可能通过体液或者唾液传染给另一方。
4、日常亲密接触传播:如果你周围跟你比较亲密的人携带丙肝病毒,那么就要与他的所有物品保持距离,坚决不要去使用,比如:水杯、指甲剪、碗筷、牙刷、毛巾等物品,因为他的这些物品上很有可能就含有丙肝病毒。
自身患有牙龈出血、口腔有溃疡等容易被传染。
丙肝一般是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也不会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二、丙肝病毒的症状与临床表现1、慢性丙肝:携带有慢性丙肝的患者通常发病过程十分缓慢,有些患者甚至数十年都不会有任何症状反应,不过丙肝病毒携带患者大部分一般都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一般比较明显的症状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容易疲惫等症状。
不过这些症状很容易被患者与肠胃疾病相混淆,但是还有个临床表现就是肝炎,但是肝炎不易察觉,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才能知道。
2、急性丙肝:携带有急性丙肝的患者病情相对来说算是比较轻的,一般临床表现为恶心想吐、浑身乏力、头晕头痛、食欲减退、腹部疼痛、发烧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失眠多梦、肝功能异常等。
3、丙肝病毒一般有1~2个月的潜伏期,在此阶段即使患有丙肝,患者也不易察觉。
一般90%的患者因为前期没有发现和重视治疗导致后面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到最后比较难治疗。
三、丙肝的检查方式1、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通过肝功能检查患者肝脏受损情况与肝脏功能代谢,通过肝功能检查能够反映患者肝脏功能得基本情况。
丙肝的诊断标准

丙肝的诊断标准要诊断丙肝,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认识它,尽量不要走入疾病的误区,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康复就指日可待了。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知道丙肝的诊断标准呢?怎么根据丙肝的诊断标准来判读自己或者是别人是否得丙肝呢?首先,必须明确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不一定就患丙型肝炎,因为丙型肝炎也存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他们一般没有明显的肝脏损害。
诊断丙型肝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是否为阳性,二是有无肝脏损害及损害的严重程度。
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清抗—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HCV R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肝脏损害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B超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检查。
急性和慢性丙肝的诊断标准(一)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1.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
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2.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
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阳性。
HCV RNA常在ALT 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二)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1.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传播的预防(一)丙型肝炎疫苗预防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预防丙型肝炎。
(二)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
通过检测血清抗-HC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严格筛选献血员。
应发展HCV抗原的检测方法,提高对窗口期感染者的检出率。
(三)经皮肤和黏膜途径传播的预防推行安全注射。
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
警惕丙肝悄然来袭

,
我 国应 该 有 约 四 千 万 的 丙 肝 患者
,
。
个很 大 的特 点 就 是 特 别 容 易 转 为慢 性 的
一
而 且
一
旦
转 为慢 性 的 以 后
,
,
发展 为肝 硬 化
、
肝癌 的比
1
.
例 是 非 常 高的
。
如 果 把 我 国 的 传 染 病排
。
个座 次
,
乙肝
是 当之 无 愧 的 老 大
人 数
最多
年 前输 注 过 血 液或血 制 品
没输过 血 液不 等
2008
年第
2
期
9
维普资讯
_
秽
. . N 。 A
现
,
比 如 出现 干 燥 综 合 征
。
、
皮疹
、
关节痛等
丙 肝没有
“
病毒携带者
”
翁心 华
生导师
。
主任 医师
、
教授
、
博士
现 任 中华 医 学会 传 染 病 学
不 在体 内复 制
;
般不会
据有关调 查 显 示 群 丙 肝 感 染率是 1
.
,
广 东地 区 人
~
振
、
呕吐
,
、
腹痛尤其 肝 区 和 脾 区 痛
,
对 肝脏 构成损害
但 丙 肝 病毒 则恰
它 对 肝 脏 的损 害
2 %
,
1 6 %
.
。
由
等症状
患 者 因 此 去 医 院 求诊
。
比
恰相 反
一
,
丙肝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

丙肝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一、选择题:1. 丙肝病毒是通过哪种途径传播的?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血液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C. 血液传播2. 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A. 水源污染B. 鞋子传播C. 野生动物传播D. 医源性感染答案:D. 医源性感染3. 以下哪种情况会增加丙肝感染的风险?A. 高龄B. 非接触性工作C. 定期疫苗接种D. 饮食习惯答案:A. 高龄4. 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早期症状通常是:A. 无明显症状B. 持续发热C. 头痛、乏力D. 腹痛、恶心答案:A. 无明显症状5. 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A. 血常规B. 肝功能检查C. 乙肝病毒检测D. 心电图检查答案:B. 肝功能检查二、判断题:1. 丙肝病毒感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答案:错误2. 丙肝病毒感染没有症状,不需要关注。
答案:错误3. 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检查通常会异常。
答案:正确4. 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卫生。
答案:正确5. 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通过接触感染水源而受到传播。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因素。
答案: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输血和血制品接触史、静脉药物滥用史、非正规施肝者操作、性接触史等。
2. 丙肝病毒感染者如何预防传播?答案:丙肝病毒感染者应遵循以下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分享个人卫生用品,避免捐献血液和器官,使用安全套避免性传播,以及进行规范的手术和医疗操作等。
3. 请简述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
答案: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通常是无明显症状,但个别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疲劳、肌肉关节疼痛、恶心等不适感。
四、问答题:1. 什么是丙肝病毒?答:丙肝病毒是一种属于反转录病毒家族的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导致肝脏炎症和损害。
2. 丙肝病毒感染可以治愈吗?答:目前存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大部分感染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达到病毒持续阴转或病毒消失的效果,但也有少数感染者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病毒。
丙肝宣传资料内容

丙肝宣传资料内容
丙肝是指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丁型肝炎病毒(HCV)引发的肝炎疾病。
丙肝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可经历长期无症状期,但患者一旦发展为慢性肝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损害,如肝硬化和肝癌。
由于丙肝传播途径多样,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所以大家都有可
能感染该病毒。
为了预防丙肝的传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了解丙肝:了解丙肝的基本知识,包括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该疾病。
2. 注重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
尤其是剃须刀和牙刷等。
此外,避免直接接触感染丙肝病毒的血液和体液,特别是对职业暴露风险高的人员来说更为重要。
3.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丙肝病毒检测,尤其是对有高危行为史或有丙肝家族史
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早期发现感染,可以采取措施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4. 避免共用针具:避免共用针具和注射器等,特别是在注射毒品的情况下。
注
射毒品是一种高危行为,易导致丙肝的传播。
5. 接种疫苗:针对丙肝病毒,已经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大家可以咨询医生,接
种丙肝疫苗来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总之,丙肝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我们需要加强对丙肝的认识和宣传。
通过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定期检测感染情况,避免高危行为并接种疫苗,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丙肝的传播,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北京卫生高级职称答辩传染病题目汇总

答辩传染病题目汇总一、传染病防治公共知识1、请回答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类,并指出哪些疾病属于甲类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4、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3、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定,一例或一例以上病例需要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有哪些?发生一例就要报突发的疾病有: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 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
4、简述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式和时限?报告方式和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报送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信息进行审核后,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5、请回答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鼠疫6、简述鼠疫病原体和传染源病原体: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的耶尔森菌属。
传染源:主要为染疫啮齿类动物和肺鼠疫病人。
7、简述腺鼠疫临床特征(1)全身症状:恶寒,高热,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粘膜出血点等;(2)淋巴结病变特点:侵袭部位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和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边缘不清,与皮下组织粘连,较坚硬,失去移动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3)淋巴结病变好发部位:好发部位依次为腹股沟淋巴结(约占70%)、腋下淋巴结(约占20%)和颈部淋巴结(约占10%),多为单侧。
【甲肝疾病常识】 丙肝2

发病机制HCV进入体内之后,引起病毒血症。
血浆中HCV浓度约为100—100000000/ml。
病毒血症间断地出现于整个病程。
在第一周即可从血液或肝组织中用PCR法检出HCVRNA。
第2周开始,可检出抗HCV。
少部分病例感染3个月后才检测到抗HCV。
由于缺乏适当的细胞培养体系,HCV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受到一定限制。
目前研究认为HCV致肝细胞损伤有下列因素的参与,其中免疫应答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1)HCV直接杀伤作用: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干扰细胞内大分子的合成,增加溶酶体膜的通透性而引起细胞病变;另外,HCV表达产物(蛋白)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在体外表达HCV某些蛋白(如包膜蛋白)时,发现它们对宿主菌或细胞有毒性作用。
(2)宿主免疫因素已证实肝组织内存在HCV特异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D8+T细胞),可攻击HCV感染的肝细胞。
另外,CD4+Th细胞被致敏后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协助清除HCV的同时,也导致了免疫损伤。
(3)自身免疫,HCV感染者常伴有自身免疫改变,如胆管病理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似;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单链D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均提示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
(4)细胞凋亡:正常人肝组织内无Fas分子的表达HCV感染肝细胞内有较大量的Fas表达,同时,HCV可激活CTLFasL五,Fas和FasL是诱导细胞凋灭亡的膜蛋白分子,二者结合导致细胞凋亡。
HCV感染后易慢性化,超过50%的HCV感染者转为慢性化的可能原因主要有:(1)HCV 的高度变异性。
HCV在复制过程中由于所依赖之RNA的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在HCVRNA 的复制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同时由于机体免疫压力使HCV不断发生变异,甚至在同一个体出现变种毒株,病毒即以此来逃避宿主机体的免疫监视,导致慢性化;(2)HCV对肝外细胞的泛嗜性。
特别是存在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HCV,成为反复感染肝细胞的来源;(3)HCV在血液中滴度低,免疫原性弱,机体对其免疫应答水平低下,甚至产生免疫耐受,造成病毒持续感染。
【肝病】丙肝4

丙肝的预防(一)控制传染源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
慢性患者和携带者可根据病毒复制指标评估传染性大小。
复制活跃者尽可能予抗病毒治疗。
反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等工作。
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不合格者不得献血。
(二)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托幼保育单位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餐具、食具消毒。
理发、美容、洗浴等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实行一用一消毒措施。
对带血及体液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
加强血制品管理,每一个献血员和每单元血液都要经过最敏感的检测HBsAg和抗HCV,有条件时应同时检测HBV DNA 和HCV RNA。
阳性者不得献血,阳性血液不得使用。
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三)保护易感人群因尚无疫苗,故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
丙肝的保健1、忌用食物:酒、辣椒、花椒、胡椒、肥肉、油炸食物、猪油、海鱼、虾、蟹、公鸡、菠菜、甲鱼。
肝昏迷时忌食高蛋白食物、鸡蛋等;2、宜用食物:青菜、芹菜、苋菜、豆腐、葱、蒜、红枣、赤小豆、鲤鱼、鲫鱼、刀豆、李子、肝、瘦肉、猪心、猪腰、醋、花生衣、藕、香菇、胡萝卜;3、特殊人群包括:儿童和老年人,酗酒及吸毒者,慢性肾功能衰竭。
其它延长用药可治愈难治型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血源性感染疾病,并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
目前,全球约有1.8亿人长期患有丙肝。
但与常见的乙型肝炎不同的是,相当数量的丙肝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健康。
即使是一些难治型的丙肝患者,如停止治疗后的“复发者”、经过12周治疗后的无应答者和迟发应答者,在标准疗程的疗效不尽如人意时,通过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alfa-2a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至72周,也可以获得较大的治愈几率。
“这一结论已经在美国肝病研究协会近期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中得到了证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肝没有“病毒携带者”一说
乙肝有病毒携带者的说法,但丙肝并没有。
丙肝病毒一旦感染,成人的慢性化率可以高达50%到80%,而成人感染乙肝慢性化率只有5%。
针对丙肝的治疗,一旦抗体是阳性,接下来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也是阳性的话,无论转氨酶高低,这个病人就一定要接受治疗。
这个和乙肝治疗是有本质不同的。
乙肝病毒核酸检测是阳性,但如果转氨酶正常,就有可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不治疗。
丙肝诊断有三个指标
做丙肝诊断有三个指标。
第一个是丙肝抗体,如果抗体是阳性,就要检查第二个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如果核酸是阴性,也不必治疗了。
这里有个现实问题,基层医院没有检测核酸的条件,只能检测一个抗体,这就涉及第三个指标——转氨酶水平。
如果一个病人丙肝抗体是阳性,没有条件检测核酸,在排除其他肝炎的情况下,转氨酶显示异常,也建议治疗。
不论处于哪个病程,都要积极治疗
丙型肝炎有一个“三部曲”,就是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因为丙肝更为沉默,一旦表现出来可能就到肝硬化、肝癌了。
不论处于哪个
病程,丙型肝炎即便是在代偿期的肝硬化病人,采用目前治疗指南推荐的药物并适当延长疗程,疗效也会很好。
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新型直接抗病毒仿制药已被国际认可,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已得到证实,患者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这些最新药物,且疗程明显缩短,只需要12到24周,就可以治愈丙肝。
小贴士
生活中如何保护肝脏?
1、饮酒适量:喝酒伤肝,酒精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发病率达4.36%。
2、均衡膳食:营养过剩者、营养不良者、缺少运动,都容易得脂肪肝。
3、不滥用药物:日常生活中遇到头痛脑热,大家都喜欢自己备用一些消炎药或是“败火”药。
但几乎所有药物都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包括中药,绝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
4、正常作息,适度运动:每天要保证7小时睡眠时间,建议10点以前入睡为宜。
高强度的工作是以人体高负荷运转为代价。
所以,工作时“节奏不要太快,压力不要太重,责任不要太大”。
5、保持好心情:“怒伤肝”,心情不好,首先伤到的就是你的肝脏。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