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分散系及其分类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2.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一、分散系1.分散系的概念与组成(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思考1 完成下表,写出常见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
分散系分散质 分散剂 烟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 雾微小水滴(液) 空气(气) 食盐水食盐(固) 水(液) 有色玻璃金属氧化物(固) 玻璃(固)2.分散系的分类及其依据(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2)常见分散系⎩⎪⎨⎪⎧ 溶液:如盐酸、食盐水等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等浊液:如泥水、油水混合物等思考2 某混合液中含泥沙、淀粉、氯化钠三种成分,如何除去泥沙?提示 泥沙、淀粉、氯化钠与溶剂水分别形成悬浊液、胶体和溶液,由于三种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差异,悬浊液不能透过滤纸,而胶体和溶液能透过,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
1.判断正误(1)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2)“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3)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4)分散系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 )(5)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答案 (1)× (2)× (3)× (4)√ (5)√2.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 .是否能通过滤纸C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D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答案 C解析 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二、胶体1.胶体的树状分类思考1 (1)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与淀粉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在组成上有什么区别? 提示 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是Fe(OH)3集合体,而淀粉胶体中一个淀粉分子就是一个分散质粒子。
高中化学人教版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堂练习
5.纳米材料是指由极细晶粒组成,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量级 (1~100nm)的固态材料。纳米技术所带动的技术革命及其对人类的影 响,远远超过电子技术。下列关于纳米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纳米材料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用纳米级金属颗粒粉剂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 C.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 可以燃烧,说明“纳米铜”和铜片所含原子的种类不同 D.银器能抑菌、杀菌,纳米银粒子植入内衣织物中,有奇异的抑菌 、杀菌效果
胶体
喝牛奶的小烦恼
问题解决
碳化合物
中国人乳糖 酶缺乏率高 达90%
乳糖
缺乏乳糖酶
胀气、腹痛、腹泻
乳糖不耐症
【思考】如何化解喝牛奶的小烦恼?
问题解决
问题1:如何分离粗盐中的泥沙? 问题2:过滤的原理? 问题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可利用什么来分 离牛奶中的乳糖?
超滤膜
孔径10~20nm
纳滤膜
孔径1~2nm
2. 饱和FeCl3溶液+沸水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胶体
二、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的分散系是胶体
胶体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
根据分散剂状态不同, 胶体又可分为:
气溶胶:烟、云、雾 液溶胶: Fe(OH)3胶体、牛奶胶体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课堂练习答案
习题答案: 1.C 2.B 3.C 4.D 5.C
谢谢!
丁达尔效应一种光学现象, 是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 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 成的。
分散系
分散系
溶液
分散质粒子 <1nm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PPT课件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光 线 透 过 树 叶 间 的 缝 隙 射 入 密 林 中
放 电 影 时 放 影 室 射 到 银 幕 上 的 光 柱
概念 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 到另一种(或多uSO4 溶液 CuSO4 水 泥水
分散质 分散剂
被分散的物质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 质
探究活动1
溶液,浊液,胶体外观比较
CuSO4溶 液 现象
均一,透明 ,稳定
泥水
Fe(OH)3胶体
浑浊,静置 分层,不稳 均一,透明, 介稳定 定
结论
溶液稳定,浊液不稳定,胶体介稳定
探究活动2
光束通过Fe(OH)3 胶体
光束通过CuSO4 溶液
现象
CuSO4溶液 无明显现象
Fe(OH)3胶体 在与光线垂直的方向上出 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有
彩色玻璃 分分 散散 剂质 :: 玻氧 璃化 (亚 固铜 )( 固 )
九种分散系实例 分散质状态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状态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汽水、泡沫 白酒、牛奶 食盐水、糖水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
分散系按微粒的大小来分类:
有无丁 达尔效 应 结论
无
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探究活动3 Fe(OH)3胶体 泥水
现象
滤纸上没有不溶物 滤液为淡红褐色
滤纸有不溶物,滤液 澄清,透明
结论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则不 能,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的粒子比胶体的大.
胶体与生活
课堂小结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 径 分散质粒子 <10-9m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酒精,氯化钠溶液 外观 性 稳定性 能否通过 滤纸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不能 >10-9m 10-9-10-7m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高中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分散系的分类及各类分散系的区别;3. 能够运用分散系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分散系现象;3. 小组讨论法:探讨分散系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一、导入1. 引入新课: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混合物,如空气、牛奶等,引导学生思考混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二、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2. 强调分散系的特点:微粒的直径大小、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粒的稳定性等。
三、分散系的分类1. 溶液:微粒直径小于1纳米,均匀透明,具有稳定性;2. 胶体:微粒直径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乳白色或透明,具有丁达尔效应;3. 浊液:微粒直径大于100纳米,不透明,具有稳定性。
四、各类分散系的区别1. 溶液与胶体的区别:微粒直径大小、丁达尔效应、稳定性等;2. 胶体与浊液的区别:微粒直径大小、透明度、稳定性等。
五、生活中的分散系现象1. 空气:讨论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解释空气是一种分散系;2. 牛奶:分析牛奶的组成和性质,探讨牛奶作为一种胶体的特点。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分散系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分散系分类和应用的掌握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散系的知识。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应用;2. 教学案例:提供生活中的分散系现象进行分析;3. 习题集:供学生课后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混合物,引导学生思考混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而引入分散系的概念。
通过讲解分散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使学生了解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各类分散系的区别。
通过案例分析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掌握分散系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分散系的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分散系
分散系
溶液(<1 nm) 胶体(1~100 nm) 浊液(>100 nm)
科学探究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胶粒运动
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胶粒带电荷
胶体的介稳性和凝聚现象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
(1)加入电解质溶液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的胶体 (3)加热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常见胶体 烟、云、雾 、有色玻璃、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
水、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 中固体悬物、矿山开采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厂弥漫 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纳米材料等
化铁胶体的烧杯,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
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硫酸铜溶液
光束氢照氧化射铁胶时体 的现象
Fe(OH)3胶体
有光亮通路
CuSO4溶液
无光亮通路
产生的原因----光的散射
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 灯光射入暗室形成的光柱
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光的散射
胶体的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
分散系 分散质 主要 粒子大 特征 小
能否通 能否通 过半透 过滤纸
膜
举例
溶液 <1 nm
稳定 均一
能
能 NaCl溶液
胶体
1~100 nm
介稳定 均一
不能
能
豆浆、牛奶 墨水、血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滤纸上没有滤渣,过滤后的分散系还是红褐色的。 滤纸上得到滤渣,而过滤后的溶液是澄清、透明的。
结论: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浊液的。
总结
分散系 外观 溶液
均一、稳定、 透明
胶体
均一、介稳定、 透明 大分子、离子、 分子的集合体
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 不透明
分散质微粒组成 微粒直径 能否透过滤纸
分子、离子
探究实验一 :胶体和溶液的区分
CuSO4水溶液
Fe(O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胶体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光亮的 “通路” 无明显现象
丁达尔效应: 光束照射氢氧化铁 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胶体、浊液的性质比较
实验探究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如何将其分类?
分散系
分散系实例 空气
分散质
分散剂
雾、云
灰尘
气
气
泡沫
酒精的水溶液
液
液
食盐水
泡沫塑料
固
固
珍珠 合金
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9 -7 在1nm~100nm(10 m~10 m) 之间的分散系
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雾、墨汁、碳素墨水、肥皂水、Al(OH)3胶体、
Fe(OH)3胶体等
淀粉溶胶、稀豆浆、牛奶、果冻、血液、烟、云、
晨雾
有 色 玻 璃
豆 浆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透明、稳定的混合物。 浊液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Fe(OH)3胶体的制备: 1. 烧杯盛约25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 2.然后逐滴加入 (5~6滴)饱和 FeCl3溶液 3.继续煮沸直至 溶液变成红褐色, 即得氢氧化铁胶 体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 优秀课件5

浊液 悬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100 nm 乳浊液
分散系分类的实质依据: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二〕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 nm ~100 nm 〔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胶体中分 散质粒子常称为胶粒。
大量分子集 合体 不能
不能
不能
均一、透明 介稳性
不均一、 不透明
不稳定
判断:
将1L 2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 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
【例题1】 雾属于以下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例题2】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会出现 光亮的通路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后会生成沉淀 答案:C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聚集状态〔固、液、气〕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散剂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气
固
液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气
固
液
固
固
实
例
空气
汽水、啤酒 泡沫塑料、面包
云、雾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珍珠、枯燥剂吸潮 烟、灰尘 糖水、油漆、泥水 有色玻璃、合金、宝石
〔2〕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说课稿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散系及其分类》是高中化学必修1其次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部分内容。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授课,在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的第一课中呈现了常见分类方法和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本节内容是学习了化学试验的方法和物质的分类内容的基础上对二者联合应用学问的学习。
同时本节的内容生活性很强,学习了本节内容可以拉近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关心同学理解和应用学问,并用化学方法和学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同学。
二、说学情同学在学校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溶液和浊液的性质,学会了二者的鉴别方法,但并没用涉及到胶体的相关学问。
同时同学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化学试验的方法和物质的分类,若能将前面的学习方法和学问应用到本节课中,那么对于把握新的学问也轻松许多,同时同学学会了这种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学问的牵引应有供应了学习的方式。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知道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熟悉胶体的性质和应用,能用物质的分散系的概念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试验、观看、沟通等多种方法猎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所猎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学问。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试验探究激发同学学习化学的爱好和情感,培育同学认真观看、仔细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育同学勤于在生活中思索问题,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确实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重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fe(oH)3胶体的制备试验。
【难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fe(oH)3胶体的制备试验。
【过渡】根基新课标提倡的同学观及老师观,为了敬重同学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老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五、说教学方法依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同学的实际水平,我主要实行试验探究,多媒体帮助,小组商量等多种教学进行教学已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水点豆腐
•方法一: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方法二:加电解质溶液 •方法三:加热
1、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 ) A.胶体区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外观 澄清、透明 B.胶体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沉淀 C.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 D.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 直径小于1nm
•应用:区分胶体和溶液
(物理现象)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吗?
丁 达 尔 效 应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的性质
②胶体粒子发生布朗运动 ——粒子在分散剂分子无休止的随机撞击
作不停地、无秩序的运动。
•注意: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固有的性质(分子也有)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性质
胶体带电吗? ③电泳—— 胶粒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
液 ②是胶体 ③成分均一 ④静止后会出现
黑色沉淀 ⑤不能透过滤纸 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⑤
D.④⑤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无光亮通路产生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无光亮通路产生
胶体
Fe(OH)3胶体
浊液
泥水
外观
均匀、
稳定
较稳定(介稳性) 不稳定
?
能否透过
能
滤纸
?
不能
分散质粒
d<1nm
1nm<d<100nm
d>100nm
子大小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本质特征
分散系及其分类
实验示意图
滤纸
浊液 胶体 溶液
半透膜
小结: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性质
胶体为什么有介稳性?
④介稳定性(阅读P28科学视野) 原因一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同性离子而
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阻碍 胶粒变大。(主要) 原因之二:布朗运动。(次要)
SUCCESS
THANK YOU
2020/1/15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性质
现象:产生红褐色沉 淀 FeCl3+3NaOH 〓〓〓 Fe(OH)3↓+3NaCl
2、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正确的操作是 C (
)
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带负电的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 物、硅酸、土壤胶粒带负电,如 H2SiO3、As2S3 胶粒
c、不带电的有:有些胶粒如淀粉、蛋白质 等高分子物质一般不吸附各种离子,故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有AgI胶 粒。如果I-过量,胶粒因吸附I-而带负电;如果 Ag+过量,胶粒因吸附Ag+而带正电。
•原因:胶粒直径小→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吸附溶液中离
子 → Fe(OH)3胶粒只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选择性吸附)→ 向阴极移动→阴极区颜色逐渐变深
•警示:整个胶体体系是不带电的,是胶体粒子带电
常见胶粒的带电情况:
a、带正电的有: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 物的胶粒带正电。如 Al(OH)3、Fe(OH)3胶粒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本质区别
均匀透明 稳定
d<1nm
大多均匀透明 介稳定
1nm<d<100nm
不均匀不透明 不稳定
d>100nm
微粒构成
举例
能否透过 滤纸(100nm)
小分子或离子 氯化钠溶液
能
少量分子的集合体 大量分子的 或大分子化合物 集合体
氢氧化铁胶体 淀粉胶体
泥水
?能
不能
本质特征
3、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位于1~100nm的分散系
原因分析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很小, 散射极其微弱
胶体的直径较大,能使光 波发生散射. 浊液中粒子的直径很大, 使光全反射
粒子较大,散射
粒子很大,全返射
丁达尔效应的原因: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一束光通过胶体有一条光 亮的“通路”。
•原因:胶体粒子较大对光有散射作用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一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量少)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量多)
分散系及其分类
2.分散系分类
(1)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状态 9种
分散质
气态
分散剂
气态
空气、水煤气 云、雾
泡沫、汽水
液态 固态
酒精的水溶液
液态
糖水、 氢氧化铁胶体
固 态 有色玻璃、合金 珍珠
分散系: 实例 外观 稳定性
溶液 胶体
浊液
CuSO4溶液 均一、透明
Fe(OH)3胶体
泥水
均匀、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稳定
介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 纸
本质:分散 质粒子直径
能
d<1nm
能 1nm<d<100nm
不能 d>100nm
,向沸水中逐滴加
入
沸腾
至 FeCL3饱和溶液,继续Fe煮(O,沸H)停3胶止溶体加液呈红褐色
热,即制得红褐色的
。
分散系及其分类
(1)胶体制备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注意:①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②不能用自来水,也不能搅拌 ③不用“↓”,写胶体
若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会得 到氢氧化铁胶体吗?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胶体分为:
气溶胶: 烟、云、雾
胶 液溶胶:牛Fe奶(O、H)豆3胶浆体、、蛋A白gI质胶胶体体、 体
固溶胶: 烟水晶、有色玻璃
固溶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牛
豆
奶
浆
液 溶 果冻 胶
气溶胶
雾
烟
白云
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nm的材
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
相同点: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外一种物质的体系。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请试着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实
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汽水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氢氧化铁胶体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
有色玻璃、合金
分散系 实例
溶液
CuSO4溶液
课堂小结
一:分散系
溶液
二:分散系的分类 胶体
浊液
丁达尔效应
三:胶体的性质 布朗运动
电泳 聚沉 加入少量电解质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 加热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4)胶体制备
实验步骤:
①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 25mlCuSO4 溶液和25ml泥水。
②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