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高中化学 第09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页,共21页。
4.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情感。 5.培养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第三页,共21页。
一、分散系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
体系叫做分散系。它分为______浊__液_、 _______溶__液、 _________
____________胶_。体丁达尔效应是区分__________溶_与液_________丁的达一种尔常效应
用的物理方法。
第七页,共21页。
学习分散系这一部分内容,首先要突出分类的方法。按照分 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产生9种组合方式,这个 可以通过“思考与交流”活动来完成。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 验,从分类的角度来理解分散系,如合金属于固体分散质和固体分散 剂组成的分散系,空气属于气态分散质和气态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 通过教科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把胶体与溶液作对比,在观
第八页,共21页。
察、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胶体本身的特殊性。观察丁达尔效应时,可 以同时把溶液和胶体都放在入射光的“通道”上,比较哪一种液体 有丁达尔效应。通过比较,抓住粒子直径大小这个关键,正确认识 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特征。
第九页,共21页。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
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 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第十页,共21页。
【解析】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100 nm之间;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故选D。
【答案】D [特别提醒]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1节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2.下列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雾 ②豆浆 ③AlCl3溶液 ④Al(OH)3胶体 ⑤泥水 ⑥CuSO4溶液 【答案】 ①②④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思考交流] 比较FeCl3溶液、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 请探究下列问题
双
知
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12021/11/212021/11/212021/11/21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难
返 首 页
2.Fe(OH)3 胶体的制备和基本性质 △
(1)反应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实验操作 向_沸__水__中逐滴加入 5~6 滴__F_e_C_l_3 饱 __和__溶__液__,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红__褐___色, 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 Fe(OH)3 胶体。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质粒子种类
外观特征
性
稳定性
质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溶液 <10-9 m 单个小分子 或离子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能
鉴定
无丁达尔效应
胶体 10-9~10-7 m 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 均一、透明
较稳定 能
不能
能产生 丁达尔效应
浊液 >10-7 m 巨大数目 的集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B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思考交流]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 步骤Ⅱ: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 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制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分散系
分散系
溶液(<1 nm) 胶体(1~100 nm) 浊液(>100 nm)
科学探究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胶粒运动
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胶粒带电荷
胶体的介稳性和凝聚现象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
(1)加入电解质溶液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的胶体 (3)加热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常见胶体 烟、云、雾 、有色玻璃、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
水、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 中固体悬物、矿山开采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厂弥漫 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纳米材料等
化铁胶体的烧杯,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
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硫酸铜溶液
光束氢照氧化射铁胶时体 的现象
Fe(OH)3胶体
有光亮通路
CuSO4溶液
无光亮通路
产生的原因----光的散射
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 灯光射入暗室形成的光柱
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光的散射
胶体的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
分散系 分散质 主要 粒子大 特征 小
能否通 能否通 过半透 过滤纸
膜
举例
溶液 <1 nm
稳定 均一
能
能 NaCl溶液
胶体
1~100 nm
介稳定 均一
不能
能
豆浆、牛奶 墨水、血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滤纸上没有滤渣,过滤后的分散系还是红褐色的。 滤纸上得到滤渣,而过滤后的溶液是澄清、透明的。
结论: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浊液的。
总结
分散系 外观 溶液
均一、稳定、 透明
胶体
均一、介稳定、 透明 大分子、离子、 分子的集合体
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 不透明
分散质微粒组成 微粒直径 能否透过滤纸
分子、离子
探究实验一 :胶体和溶液的区分
CuSO4水溶液
Fe(O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胶体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光亮的 “通路” 无明显现象
丁达尔效应: 光束照射氢氧化铁 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胶体、浊液的性质比较
实验探究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如何将其分类?
分散系
分散系实例 空气
分散质
分散剂
雾、云
灰尘
气
气
泡沫
酒精的水溶液
液
液
食盐水
泡沫塑料
固
固
珍珠 合金
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9 -7 在1nm~100nm(10 m~10 m) 之间的分散系
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雾、墨汁、碳素墨水、肥皂水、Al(OH)3胶体、
Fe(OH)3胶体等
淀粉溶胶、稀豆浆、牛奶、果冻、血液、烟、云、
晨雾
有 色 玻 璃
豆 浆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透明、稳定的混合物。 浊液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Fe(OH)3胶体的制备: 1. 烧杯盛约25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 2.然后逐滴加入 (5~6滴)饱和 FeCl3溶液 3.继续煮沸直至 溶液变成红褐色, 即得氢氧化铁胶 体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

CuSO4溶液
现象 无明显现象
Fe(OH)3胶体
在与光线垂直的方向上有 一条光亮的“通路”
有无丁 达尔效 应 结论
无
有
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光 线 透 过 树 叶 间 的 缝 隙 射 入 密 林 中
放 电 影 时 放 影 室 射 到 银 幕 上 的 光 柱
Fe(OH)3胶体
泥水
现象
滤纸上没有不溶物 滤液为淡红褐色
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 许多分子集合或高分子 石灰乳,油水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静置分层 Fe(OH)3胶体 均一,透明 较稳定 能 丁达尔效应
实例
质
; 金皇朝娱乐 金皇朝娱乐;
圣门可是有了壹个好开端了."虹漫天也没在这里多作停留,看了壹会尔就走了."这根汉果然不是什么好人,看看他教出来の都是什么人呀,这才两年の功夫,就找了这么多女人生了这么多孩子了,难道真爱就这么容易找呀."壹出来走远后,虹飞飞就来了这么壹句抱怨.另外三人也是有些尴尬,虹 彩衣笑道:"飞飞,这怕是和人家没什么关系吧,他们这些人也不是找真爱呀,估计看の顺眼就找了吧,可能大概也就是为了要孩子吧.""圣门现在才他们壹千来号人,就这么点人肯定不行の,以后怎么和其它の各大势力平衡呢,他们现在找女人生孩子也是好事."壹旁の虹云妮也说.可是虹飞飞却 不这么理解:"这算什么好事呀,凭什么咱们女人,就得给这些家伙生孩子呀,他们是想娶就娶,娶了就造了人了,真当女人是生孩子の工具了.""呵呵,想不到小妹你还这么有正义感."虹云妮也笑了.虹飞飞哼道:"母亲您说他们这样对不对?咱觉得他们不对.""这个."虹漫天楞了楞后说:"按理 说他们是真不对,可是现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案-重庆市天星桥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能根据不同分散系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1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
2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ຫໍສະໝຸດ 目标导入【情景导入】
以复习和事实引入:
1.首先,复习初中学过的有关混合物的概念: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混合物;
2.接着,通过引导学生们观察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以及泥水的宏观现象,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三种液体都属于混合物,其表现出来的宏观现象却大相径庭,进而引出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分散系及其分类。
进行思考并给出答案
1.及时把握学生对于新知的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对于新知的把握情况及时进行课程的调整。
知识讲解
1.讲解分散系分类的两种方法:(1)按照分散系以及分散质的种类进行分类(了解);(2)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进行分类(重点);
2.强调“结构决定性质”,进而将溶液、胶体、浊液的外观特性、稳定性、扩散速度的快慢以及由粒子直径直接导致的现象——能否通过半透膜和滤纸进行一一比较;
3③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
2关注与胶体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3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标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2.组成3.分类(1)按照分散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以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1.三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2.一个本质: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胶粒大小(胶粒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
3.一个特性: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4.三种方法(使胶体聚沉的三种方法):一是加热,二是加入电解质溶液,三是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由此决定。
[特别提醒] (1)分散系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2)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
1.将下列分散系与所属类别连接起来。
分散系 类别(1)食盐水 A .浊液(2)泥水B .溶液(3)豆浆 C .胶体答案:(1)—B (2)—A (3)—C2.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D .胶体解析:选D 雾是由小水珠(直径1~100 nm)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的,属于胶体。
1.制备[以Fe(OH)3胶体的制备为例]色,停止加热,得红褐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3FeCl 滴6滴~5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3HCl +)胶体(3Fe(OH)=====△O 23H +3FeCl 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系即为到的分散2.性质胶体的制备、性质及应用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特别提醒] (1)有些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整个胶体呈电中性。
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说课稿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散系及其分类》是高中化学必修1其次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部分内容。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授课,在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的第一课中呈现了常见分类方法和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本节内容是学习了化学试验的方法和物质的分类内容的基础上对二者联合应用学问的学习。
同时本节的内容生活性很强,学习了本节内容可以拉近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关心同学理解和应用学问,并用化学方法和学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同学。
二、说学情同学在学校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溶液和浊液的性质,学会了二者的鉴别方法,但并没用涉及到胶体的相关学问。
同时同学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化学试验的方法和物质的分类,若能将前面的学习方法和学问应用到本节课中,那么对于把握新的学问也轻松许多,同时同学学会了这种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学问的牵引应有供应了学习的方式。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知道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熟悉胶体的性质和应用,能用物质的分散系的概念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试验、观看、沟通等多种方法猎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所猎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学问。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试验探究激发同学学习化学的爱好和情感,培育同学认真观看、仔细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育同学勤于在生活中思索问题,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确实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重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fe(oH)3胶体的制备试验。
【难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fe(oH)3胶体的制备试验。
【过渡】根基新课标提倡的同学观及老师观,为了敬重同学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老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五、说教学方法依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同学的实际水平,我主要实行试验探究,多媒体帮助,小组商量等多种教学进行教学已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