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普通砖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烧结普通砖砌体施工工艺标准

烧结普通砖砌体施工工艺标准

烧结普通砖砌体施工工艺标准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非抗震设防区和抗震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以P型烧结多孔砖和M型模数烧结多孔砖(以下简称多孔砖)为墙体材料的砌体结构的施工。

二、基本规定2.1 基本规定2.1.1砖砌体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1.2 砖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砖、钢筋等,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

砌筑砂浆应符合《砌筑砂浆施工工艺标准》要求。

严禁使用国家或本地区明令淘汰的材料。

2.1.3 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3的规定。

表2.3.3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2.1.4 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2.1.4.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2.1.4.2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2.1.5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000mm,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洞口两侧按临时间断处规定设置拉结钢筋。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建筑物的临时施工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

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2.1.6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2.1.6.1 120mm厚墙和独立柱;2.1.6.2 过梁上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2.1.6.3 宽度小于1000mm的窗间墙;2.1.6.4 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2.1.6.5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2.1.6.6 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2.1.7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2.1.8 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烧结普通砖强度检测报告

烧结普通砖强度检测报告

烧结普通砖强度检测报告一、引言烧结普通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强度是衡量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为了保证建筑安全和耐久性,对砖体的强度进行准确的检测十分必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烧结普通砖的强度检测实验,评估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提供相应的检测结果和分析。

二、实验方法1.实验材料:烧结普通砖样品;2.实验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力计、水平仪等;3.实验步骤:-将砖体样品放置在试验机的下压平台上,并调整样品的水平度;-设置试验机的加载速率和加载方式;-开始加载,记录加载过程中的载荷和位移数据;-当砖体出现破坏或载荷达到一定数值时停止加载。

三、实验结果根据上述实验方法,我们进行了多组烧结普通砖的强度检测实验,并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强度数据:试验编号,砖体尺寸(mm),载荷(N),砖体强度(MPa):---:,:---:,:---:,:---:1,200×100×50,1000,5.002,200×100×50,1200,6.003,200×100×50,1500,7.504,200×100×50,800,4.005,200×100×50,1000,5.002.图表分析:[在此处插入实验数据的图表,可以使用柱状图或折线图展示每组试验的砖体强度]四、数据分析与讨论通过对烧结普通砖的强度检测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砖体强度的平均值为5.10MPa,最大值为7.50MPa,最小值为4.00MPa;2. 砖体的尺寸和强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在本次实验中,尺寸为200×100×50 mm的砖体相对于更小尺寸的砖体具有更高的强度;3.砖体的强度差异可能是由于砖材质、砖体制备和实验条件的差异所致。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优化砖体的配比和烧结工艺,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五、结论通过对烧结普通砖的强度检测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砖体的强度平均值为5.10MPa,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靠性;2.砖体的尺寸对于其强度具有一定影响,较大尺寸的砖体相对于较小尺寸的砖体具有更高的强度;3.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选择合适尺寸和强度的砖体,以确保建筑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烧结普通砖试验报告

烧结普通砖试验报告

烧结普通砖试验报告实验名称:烧结普通砖试验实验目的:1.探究烧结温度对普通砖物理性能的影响;2.了解砖的烧结过程;3.分析不同烧结温度下砖的力学性能。

实验原理:普通砖是由黏土和其他材料通过制模、干燥和烧结等工序而成的砖块。

砖的制作过程中,黏土是主要原料,其便携性、容易成型且在烧结过程中能够产生化学变化,使黏土变得坚硬耐用。

普通砖的制作步骤:1.黏土准备:将黏土与一定比例的砂、煤灰等混合物按照工艺要求搅拌均匀;2.制模成型:将混合物加水搅拌成泥浆,通过制模机进行成型;3.真空抽水:将成型的砖块通过真空泵抽水,去除泥浆中多余的水分,提高砖坯强度;4.干燥:将排水后的砖坯静置自然干燥,使砖坯失水;5.烧结:将干燥的砖坯放入窑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和时间根据黏土成分和要求确定;6.冷却:烧结完毕后,将窑内的砖块冷却,待温度降至可触摸范围时取出。

实验步骤:1.选择几个不同温度的窑炉,如800°C、900°C、1000°C、1100°C和1200°C;2.将相同比例的黏土混合物制模成形;3.将制作好的砖块放入不同温度下的窑炉中进行烧结,每个温度下的时间相同;4.烧结结束后将烧结好的砖块冷却至室温;5.测试砖块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吸水率和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烧结温度对普通砖的物理性能有明显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砖块的密度逐渐增大,吸水率逐渐降低,抗压强度逐渐增加。

砖的烧结过程是一个热工过程,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砖块中的黏土颗粒开始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结晶物质,这些新的结晶物质之间存在着矿物粘合剂,使砖块变得坚硬。

随着温度升高,结晶物质的形成程度加深,黏土颗粒之间结合更紧密,因此砖块的密度和抗压强度逐渐增加。

同时,高温下的烧结过程还能够使砖块内部的气孔等缺陷得到修复,从而降低了砖块的吸水率。

结论:烧结温度是影响普通砖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在本实验中,当烧结温度从800°C提高到1200°C时,砖的密度逐渐增大,吸水率逐渐降低,抗压强度逐渐增加。

烧结普通砖检测作业规程

烧结普通砖检测作业规程

烧结普通砖检测作业规程(ISO9001-2015)一、取样与批量1、外观质量检验的试样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每一检验批的产品堆垛中抽取。

2、尺寸偏差检验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在从外观质量检验后的样品中抽取。

其他检验项目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从外观质量检验后的样品中抽取。

送检试样数量为20块。

3、每3.5~15万为一批,不足3.5万按一批计.二、接样:检查来样与送样单是否相符。

三、检测执行的标准GB/T5101-2003《烧结普通砖》、GB/T2542-2003《砌墙砖试验方法》四、技术要求:1、分类:按主要原料砖分粘土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2、质量等级(1)根据抗压强度分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

(2)强度和抗风化性能合格的砖,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泛霜和石灰爆裂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质量等级。

优等品适用于清水墙体装饰,一等品、合格品可用于混水墙。

中等泛霜的砖不能用于潮湿部位。

1、规格: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其公称尺寸为:长240mm、宽115mm、高53mm。

2、技术指标强度等级MPa强度等级抗压强度平均值f≥变异系数δ≤0.21 变异系数δ>0.21强度标准值fk≥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fmin≥MU30 30.0 22.0 25.0MU25 25.0 18.0 22.0MU20 20.0 14.0 16.0MU15 15.0 10.0 12.0MU10 10.0 6.5 7.5五、试验方法:(一)抗压强度试验方法1、试样成型:(1)将10块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不小于100mm。

如果不足10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

(2)在试样制备平台上,将已断开的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20min后取出,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

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的用325或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粘结。

上下两面用厚度下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侧面。

《烧结普通砖》国家标准

《烧结普通砖》国家标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 西安有限公司、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有:功力机器有限公司。 2.2 标准起草的主要过程
根据修订组的工作安排,2015 年 12 月 5 日,标准 修订组藉“2015 年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 量国家监督抽查、重点企业检查分析总结会”在海口 召开之机,邀请墙材标委会委员、部分烧结砖企业参 会代表参加了《烧结普通砖》(计划编号:20151755-T609)国家标准修订征求意见会议,标准修订组成员详 细记录了相关委员及代表对《烧结普通砖》修订的意 见和建议,经过认真的探讨,初步确定了修订原则,并 且征集选定了参编单位。2016 年 1 月 14 日,标准修订 组还专门邀请了来自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和国 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的 9 位专家,就《烧结普通砖》国家标准初稿的修订 工作召开了工作会议,到会专家主要对拓展煤矸石、 粉煤灰、建筑渣土、矿山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渣、江河 湖淤泥作为烧结普通砖制砖原材料等方面进行了细 致地讨论,并提出多项具体意见和建议。2016 年 2
烧结普通砖是我国城乡建设中的重要建筑材料, 但现行的烧结普通砖国家标准自 2003 年实施到现在 已 14 年之久,标准中一些技术内容如合格品、一等品、 优等品的划分等,已不适用目前烧结砖的生产和实际 应用。因此在 2015 年 7 月,国标委综合下达了[2015] 52 号《关于下达 2015 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的通知》的文件,布置了修订《烧结普通砖》(计划编 号:20151755-T-609)国家标准的工作。中国建材检 验认证集团西安有限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组织行业 内其他单位,成立了《烧结普通砖》国家标准修订组, 开始修订《烧结普通砖》国家标准。

烧结普通砖检测报告

烧结普通砖检测报告
强度标准值≥10.0MPa
变异系数0.12平均值(MPa)17.5
标准值(MPa)13.9
符合标准要求
泛霜
不允许出现严重泛霜
符合要求
符合标准要求
石灰爆裂
a、最大破坏尺寸大于2mm且小于等于15mm的爆裂区域,每组砖样不得多于15处,其中大于10mm的不得多于7处
b、不允许出现最大破坏尺寸大于15mm的爆裂区域
烧结普通砖检测报告
烧结普通砖检测报告
鲁JC/BG-01.0901共1页第1页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典型检验
工程部位
样品名称
烧结普通砖
样品编号
PZ1800001
样品数量
1组
规格型号
Y MU15 C
生厂家
样品状态
表面平整无缺棱掉角
代表批量
3万块
检测类别
委托检验
委托日期
2018.01.15
委托人
实验室地址
联系电话
检测依据
GB5101-2003 GB/T2542-2012
检测日期
2018.01.16
检测设备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鼓风干燥箱、砖瓦石灰爆裂蒸煮箱、砖用卡尺、电子天平钢直尺、低温试验箱
检测环境
23℃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单项评定
强度等级(MPa)
变异系数≤0.21时
抗压强度平均值≥15.0MPa
符合要求
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结论
检所检测项目符合GB5101-2003标准要求
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
签发日期:2018年01月24日
检测说明
本试验仅对来样负技术责任,报告及复印件无检测单位盖章无效。

【最新2018】烧结专题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7页)

【最新2018】烧结专题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烧结专题实验报告篇一:冷压烧结实验报告研究生课程实验报告《粉末冶金综合实验》课程名称超硬材料技术与应用姓名学号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任课教师教授开课时间 201X年3月课程实验提交时间:201X年 5月 20日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对粉末冶金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学习,掌握粉末冶金的基本工艺,熟悉粉末成形和烧结过程研究方法及测试原理,培养粉末冶金相关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初步能力,将课堂知识与实际试验联合起来。

二、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1)赛多利斯高精度天平(2)三维涡流混料机(3)YDH50T四柱液压机(4)真空热压烧结机(5)钴基粉末、铜基粉末图1 赛多利斯高精度天平图2 YDH50T四柱液压机图3 真空热压烧结机三、实验原理粉末冶金是由粉末成形和毛坯烧结这两道基本工序组成。

1、粉末成型粉末的冷压成型是将松散的粉末体加工成具有一定尺寸、形状,以及一定密度和强度的压坯。

冷压成型一般有普通模压法和特殊成型法。

前者是将金属粉末或其他混合粉末装在特定的压模内,通过压力机将其压制成型;而后者是指非模压成型,如静压成型,连续成型,无压成型等。

冷压前通常需经原材料的准备,如退火、各种元素粉末的混合、制粒及添加润滑剂等。

金属粉末的冷压成型过程:当对压模内的粉末施加一定压力后,粉末颗粒间将发生相对移动,粉末颗粒将充填空隙,使粉末体的体积减小,同时,粉末颗粒受压后,要经受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颗粒间产生一定的粘结,使压坯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由于压制过程中在压坯内聚集了较大内应力,当解除压力后,压坯会膨胀,也就是弹性后效,由于粉末体内应力的作用,需施加一定的压力把压坯从压模中取出,从而完成粉末冷压成型过程。

2、毛坯烧结粉末经过冷压成型后,粉末压坯虽然有了一定的机械强度,但是这种强度是粉末和粉末间的机械啮合,强度不高,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因此粉末经冷压成型后还需进行烧结。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

建筑材料实践报告作者姓名:蒋伟所属学院:四川理工学院专业班级:09工程技术系指导老师:曾尹一、概述1. 实习目的:参观建筑构造,了解建筑材料。

2. 实习时间:3. 实习地点:成都市金牛区二、实习内容识别并掌握建筑几大组成构建的材料和其性质。

三、实习总体内容一栋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和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低端的承重构建,承受着全部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所以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能抵抗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基础通常由砖、石、混凝土等做成的。

它们一般具有抗压强和强度高,而抗拉与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通常砖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26-35度之间,即每级台阶的高宽之比为2:1-1.5:1。

混凝土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45度,即高宽之比为1:1。

目前最为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基础。

因为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后,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曲,基础的宽度加大不受刚性角的限制,从而避免了抗拉与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附图)如图为一某民房的房屋立体图。

其基础由c10垫层200mm厚,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标高-0.06m处设1:2水泥砂浆防潮层200mm厚。

钢筋混凝土由水泥,石子,砂,水和钢筋组成。

骨料一般占70%-80%,水泥占20%-30%,还含有少量的空气。

混凝土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强度等级,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要求。

其次是颗粒级配,如普通混凝土用2~4的石子,细石混凝土用1~2的石子,多用于泵送混凝土。

再者是含泥量,砂石的含泥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直接影响结构的强度。

所以砂石要干净,含泥量不得超标。

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在搅拌时掺水量一定要按配比设计进行严格控制。

水灰比同样影响强度。

搅拌时间也很重要,搅拌要均匀,一般时长在3~5分钟为宜。

在混凝土中不能加入泥料和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物等杂质。

因为在加入后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加大干缩性,降低抗冻性与抗渗性等。

墙身为240mm mu10标准红砖与m5混合砂浆砌筑,365×365mm断面的钢筋混凝土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