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生成语法及其对英语歧义句的分析

合集下载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句法结构歧义

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句法结构歧义


要 :英语 中的歧义现 象种类繁 多,常常在 交际过程 中引起种种误会 。从转换生成语 法角度 来说 ,英语 中的
结构歧 义是 由 同一表 层结构有不 同的深层 结构 而引起 的。通过对 句子表层 结构和深层 结构的分析 ,可 以探究 出
造成 结构歧 义的种种原 因,并帮助人们 消除歧 义,进行 流畅的交流。
二 、英语句法结构歧义 的分类和 分析
2 世纪 5 0 0年代末 ,以美 国乔姆斯基为代表 的语言学 家
开始运用转换 生成语 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 。 乔姆斯基认
为 ,每个句子都有两种结构 :深层 结构和表层结构 。深层结 构指短语或句子成分之 间的内在语法关系 , 但这种语法关 系 不能直接从它们 的线形 序列 上看出来 。 表层结构是 由深层结 构转换而来 的, 是对形成 的句子 的各 句法成分进行线形排列
夫 喜 欢 那 本 从 杰 克 处 借 的 书 )当 定 语 从 句 “ hc e w ih h b ro df m ak orwe o Jc ”做定语修饰 “ eds ”时 ,可理解 为 r h t ek
“ t v i e e b o n t e d s i h h o r we r m S e e l s t o k o e k wh c e b ro d fo k h h
第2卷 6
第3 期
天 中 学 刊
Junl f a zo g o r a Tin h n o
2 1 年 6月 01
、o . 6 No 3 ,I 2 . J n 2 1 u .0l
转换生成语 法视角下 的英语 句法结构歧义
饶 文 韵
( 河南大 学 外语 学院 ,河南 开封 4 5 0 ) 70 1

试以转换生成语法探讨翻译中的“歧义”现象

试以转换生成语法探讨翻译中的“歧义”现象

构 的理 论 , 考 察 不 同语 言 为什 么能 够 互 相翻 译 的 一 个 重 要 视 角 , 文 以乔 氏转 换 生成 语 法 中表 层 结 构 与 深层 结构 是 本
转换 为切 入 点 , 析说 明 转换 生成 语 法在 翻译 理 论 与 实践 中的 重 要 作 用 。 生 成 语 法 坚持 语 言共 性 论 , 分 为翻 译 理 论 来
歧 义 ( m iut) 指 一 种 语 言 形 式 具 有 两 种 或 两 种 以 上 a bg i 是 y
的意 义 , 而 可 作 两种 或 两 种 以上 的理 解 。 义在 自然 语 言 中 因 歧 是 一 种 普遍 现 象 。 翻译 的过 程 中 , 义 现 象 给我 们 在 理 解 上 在 歧
源之 一 , 中的 深 层 结构 和 表 层 结 构 为翻 译 过 程 中语 码 转换 时 消 除歧 义 提供 了有 力的 理 论依 据 。 其
关 键 词 : 换 生 成语 法 ; 转 深层 结构 ; 层 结 构 ; 义 ; 表 歧 翻译


引言
句 法 及 语 义 层 面 对 源语 言进 行 表 层 结 构 到 深层 结 构 的 分 析 : 第 二 阶段 , 经 转换 规 则 后 。 语 言 与 目的语 言的 深层 结 构 进 历 源
理 论)在随后 的时间里他对 T , G理 论 不 断 修 改 完 善 , 出 了 提 很 多 精 辟 的论 断 , 示 了许 多 语 言 的 内在 规 律 , 提 出 “ 层 揭 并 深 结构” “ 层结构 ” 和 表 的概 念 。乔 氏 在其 论 著 《 句法 理 论 若 干 问
题 )A p c te hoy f y t ) 曾指 出 :很 难 令 人相 信 , ( set o h T er Sna 中 sf o x “ 个 生 来对 语 言 基 本 性 质 毫无 所 知 的 机体 可 以学 会 语 言 的 结 构 。” 而 提 出 L D假 说 (A 语 言 习得 机 制 ) 继 A L D: 。他 认 为 人脑

转换生成语法下的英汉歧义对比分析

转换生成语法下的英汉歧义对比分析
了” 这个短语在 意义上 的模 糊而造成 , 它 既可以指 包含在 内 的概念 , 也可 以指不包 含在 内的概念。而该种 现象在英语 中 是可 以避免的 , 因为分 别 由 b e s i d e s和 e x c e p t 两个 词来 帮助 表达 。歧义的存在一方 面会给语 言 的交际 和运 用带来 一定
式、 数学 式的符号语 言来表 达语 言的结 构 , 为语 言 的研 究开
辟 出了新的路径 。转换生成语法历经 了早期转换 句法 、 标准 理论 、 管辖 、 约束理论 和最简 方案 四个 时期 。转换生成 语法 顾名思义 , 内部存 在“ 转换 ” 和“ 生成 ” 两个概念 , “ 转换 ” 是指 将深层结构 的理解 转换 为外 在形 式 上的表 达 , “ 生成 ” 则指 运用有 限的规则造 出无 限的句子 。乔 姆斯基认 为语 言的造 句规则是有确定数量 的 , 而实际的句子表达是无限 的。在前 三个 时期 中, 深层 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提 出及运用 占据了不 可
的障碍 , 另一 方面会通 过幽默诙谐及委婉的手段避免在具体
情景 中产生不必要 的尴 尬 。本 文将集 中对 于英 汉语 中能够 运用句法知识解答的结构 和语义歧义进行较为详 细的探究 , 以揭露他们之间 的异 同。
不可避免 的结 果 之 一 , 即在 符 号 ( S I G N S ) 和意义 ( M E A N . I N G S ) 之间缺少 一一 对应 的关系 。 ” … 简单地 说就 是外 部体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3 . 0 4 . 0 6 1
转 换 生 成 语 法 下 的英 汉歧 义对 比分 析

浅谈英语的歧义句

浅谈英语的歧义句

6"& 8&&7 3%5& ’&# (此句中 8&&7 一 词 可 兼
作形容词和副词, 它 既 可 以 修 饰 3%5& , 又可以 修 饰 ’&# , 于是此句有歧义: 深的蓝色的海洋 ; 深蓝色的海洋) (句中 B& <$06& %0,4 #$6)*%&’ #,8 300+2 %0,4 一词可能只修饰 #$6)*%&’,也可能同时修饰 300+’造成句子歧义。) ?,#6*"),4 # 300+ 1$0. 6"& 8&’+ <")*" "& "#8 3054"6 6"& ,)4"6 3&10$& , "& $5’"&8 056 (此句可以解释为:他从桌上抓起 01 6"& $00.2 一本头一天晚上买的书冲出房。也可以解释 为: 他从头一天晚上买的桌子上抓起一本书冲 出房间。)
+,-./012
陈 华
(福建工业学校 福建 福州 !"###$ )
# * % &
歧义是语言结构形式同其意义之间 的一种特殊关系, 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同 一结构形式就是歧义形式, 包含歧义形式 的句子就是歧义句。意义最简单的情况 是, 说话者说出一个语句并且准确地按词 语本义意会他所说的东西。 在这样的情况 中, 说者打算在听者那里产生某种以言行 事的效果, 他打算凭借听者所具有的有关 语句表述规则的知识来使听者领会这种 意向。但众所周知, 不是所有有意义的情况都 如此简单。例如,英国大文豪狄更斯 (!"#$%&’

浅谈英语歧义句

浅谈英语歧义句

浅谈英语歧义句济宁商业技校大家知道,能传达一种以上的语义信息的同一语言形式称为歧义形式,包含歧义形式的句子就是歧义句。

例如,the girls story 即可理解成“这女孩的经历”,又可理解成“这女孩所讲的故事”,这是歧义的形式。

歧义在各种自然语言中都普遍存在,他与我们阅读、理解、翻译、表达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观察、辨别和避免歧义也是掌握外语的一个方面。

那么造成歧义的原因是什么呢?它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的词汇和结构歧义。

造成词汇歧义的原因在于词语的同音异义(homonomy)和一词多义(ploysemy), 而结构歧义一般起因于形态或结构的含混。

对英语歧义句进行探讨,这对我们的阅读和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词汇歧义词汇歧义形形色色:一词多义,词类不同,词有本义和转义之别等都造成岐解。

例如: a criminal lawyer(一个刑事律师或一个犯了罪的律师)I went to the bank. (我去了银行/我去了河岸)The doctor saw the Indian dance. [形容词(印第安人的)----名词(舞蹈)/名词(印度安人)----动词(跳舞)。

] The man turned out an impostor.(那人赶走了一个骗子/那人原来是一个骗子)。

They passed the notice in the dark.(他们在暗中传递着通知/黑夜里他们在布告前通过).有时,词有本义和转义之别而造成岐解,如:Jack saw the light.(Jack看见了那盏灯/Jack明白了).He lives very near,(他住在附近/他生活贫困)。

He is sweets salesman.(他是一个糖果推销员/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推销员)。

等等这样的句子举不胜举。

二、结构歧义结构歧义不仅产生于词语的排列顺序,而且还产生于词语的组合层次。

语法结构造成的歧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

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

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歧义句一、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由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旨在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性。

该理论认为,人类语言具有共同的深层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转换规则从底层生成句子。

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句法、语义和语音等方面。

转换生成语法的核心概念包括句法结构、转换规则和语义解释。

句法结构是指句子的基本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转换规则是指将底层结构转换为表面结构的规则,如添加、删除、替换等。

语义解释是指对句子意义的解释,涉及词汇、短语和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

二、英语歧义句英语歧义句是指一句话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这种歧义性可能源于语法结构、词汇意义或上下文等因素。

例如:例1:The doctor eats an apple.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医生吃了一个苹果”,也可以解释为“苹果被医生吃了”。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动关系不明确造成的。

例2:John saw the students.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约翰看到了学生们”,也可以解释为“学生们看到了约翰”。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主语和宾语之间的施动关系不明确造成的。

例3:The cat is on the mat.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猫在垫子上”,也可以解释为“垫子上有猫”。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介词短语“on the mat”既可以修饰“cat”,也可以修饰“mat”造成的。

三、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歧义句的关系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转换生成语法可以解释英语歧义句产生的根源,即底层结构与表面结构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解释。

同时,英语歧义句也可以验证转换生成语法的正确性。

通过分析英语歧义句的深层结构和表面结构,可以进一步探讨转换生成语法的规律性和适用性。

总之,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性和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奈达翻译观:翻译中的转换生成语法

奈达翻译观:翻译中的转换生成语法

奈达翻译观:翻译中的转换生成语法一、引言奈达作为“翻译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倡导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翻译理论的构建。

通过借鉴经典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核心句及转换等概念,奈达提出了“逆转换翻译理论”,对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其著作和文章中,奈达试图通过对语言句法、词法和语言翻译问题的描写,阐明语言的结构性质。

在奈达翻译理论的形成期即交际理论阶段,奈达力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

他认为:“翻译科学,更确切地说,是对翻译过程科学的描写”(Nida,1975)。

奈达认为,对翻译科学研究,应看作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种研究应以语义为核心包括翻译涉及的各个方面,即我们需要在动态对等的层次上进行这种比较。

奈达认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的科学分析大有帮助。

从70年代到现在,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他更多地注意到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问题,并开始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翻译问题。

综观奈达的翻译思想,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在翻译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转换生成语法的实质: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Grammar,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以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为标志。

转换生成语法以句法描写为目标,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句法部分,由一个基础部分(a base) 和一个转换部分(a transformation part)组成。

基础部分描写语言的基本结构,生成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转换部分包括转换规则,将深层结构再转换成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

二是语义部分,对句子的深层结构进行语义解释,体现语言能力的特点。

三是语音部分,用语音实现句子的表层结构,体现语言行为的特点。

从转换生成角度分析英语句法歧义

从转换生成角度分析英语句法歧义

从转换生成角度分析英语句法歧义作者:于艳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2期[摘要]英语句子存在很多歧义现象,从而使得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很多误会。

因此,本文重点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相关理论出发,探讨深层机构与表层结构的真正内涵及关系,希望能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出一套新的方法帮助英语学习者深入了解歧义现象,掌握句法结构,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言语交际效果。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深层机构表层结构歧义[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52-02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 grammar。

该理论随着时日的发展而日趋精密,成为目前西方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他将句子分为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在句子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生成的过程中施加一系列的操作手段或规则,其中包括七个子系统,又称七种理论,即:x价理论(x bar theory)、题元理论(θ-theory)、格理论(case theory)、管辖理论(government theory)、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界线理论(bounding theory)以及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

它们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汇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制约着人类的语言。

按原则来说,所有属于深层结构的NP1-Aux-V-NP2均可进行被动化转换,从而得到形式NP2-Aux+be+en-V+by-NP2,该规则包括三点:①改变名词短语的位置;②被动形式中第二个名词短语前加by;③动词的主动形式变成被动形式。

“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来源于乔姆斯基(N.Chomsky)的理论,指平时看到的或听到的一种语言形式,根据一定的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G Gram m ar and ItsInfluence on Syntactic Am biguity
YUEGuixiang, ZHAOTingting, WANGHao
( WeifangVocationalCollege, Weifang261031, 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Chomsky' sbigcontributiontolinguisticsandthebriefhistoryandcharacteristicsofTGGrammarproposedbyNoamChomsky. Thetreediagramanalysisisveryhelpfultomakesyntactic ambiguityobvious, sothatwecancorrectlycomprehendthevocabulary, syntaxanddiscourseintheteaching andlearningofforeignlanguages. Keywords: TGGrammar; syntacticstructure; ambiguity
参考文献 : [ 1] 胡壮麟 . 语言学教程 ( 修订版 ) [ M] . 北 京 :北 京大学 出版社 , 2001 [ 2] 刘润清 . 西方语言 学流派 [ M] . 北京 : 外 语教 学与研 究出版社 , 1999 [ 3] 张鑫友 . 语言学教 程学习 指南 [ M] . 武汉 : 湖 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 , 2003 [ 4] 张莱详 . 英 语语 言学 笔记 精华 . 北 京 : 机械 工业 出版 社 , 2005
第 2卷第 3期 2006年 9月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Weifang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Vol. 2 No. 3 Sep. 2006
转换生成语法及其对英语歧义句的分析
岳 贵 祥 ,赵 婷 婷 ,王 灏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31)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成就和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分析了转换生成语
收稿日期 : 2006 - 05 - 15 作者简介 : 岳贵祥 ( 1970—) , 男 , 山东诸城人 , 潍坊职业学院讲师 ,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 语言学 。
· 26·
第 3期
岳贵祥 、赵婷婷 、王灏 : 转换生成语法及其对英语歧义句的分析
一书中 。乔姆斯基受雅格布逊的启发甚大 , 雅格 布逊认为不同语言的音位结构只是表面现象 , 其 底层体系是一样的 ,他的十二种区别性特征就适 用于一切语言 。
法对解决英语歧义问题的影响 。
关键词 :转换生成语法 ;句法结构 ;歧义
中图分类号 :H314
文献标识码 :A
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 在大学时期所接 受的语言学是结构主义的 , 所以他的第一部著作 《句法结构 》还 没有完全 摆脱 结构主 义的范 畴 。 但是他发现 ,无论是传统的语法还是结构主义语 法 ,都只能满足于描写语言 。为了找到语言的本 质 ,乔姆斯基对结构主义进行了批判性吸收 ,吸取 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积极因素 , 同时广泛学习其 它语言学家的观点 ,从而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 。
Whathaveyoudone?
该种结构的意思是 “can' tbetied”。 2. 短语歧义 用不同的方式组合单词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
·27·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6年 9月
意思是 :Usingthetelescope, theboysawtheman. 另外还可列举一个歧 义句 : Theyfoundmea
一 、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及其对表层 结构和深层结构 的继承
了解乔姆斯基的成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 看待他在语法方面的贡献 。1951 年他获硕士学 位 。同年完成了 《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 》,然后在 宾州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57年 , 他将自己的博 士论文缩写成 《句法结构 》, 在荷兰出版 。正是这 本 《句法结构 》奠定了他在世界 语言学史上的重 量级地位 。乔姆斯基首先善于观察语言现象 , 他 发现儿童学习语言的共同特点 , 也就是无论儿童 的所处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是何等的不同 , 但 儿童都能够学到比较标准的语言 , 而且不是靠简 单的模仿而得到的 。儿童都从有限的话语中学到 了一套完整的语言结构 , 用有限的手段表达任意 的思想 。即乔姆斯基发现了儿童语言的创造性 。 因此 ,乔 姆斯基提出了一个假设 ,即语言习得机 制 。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非常丰富 ,人脑的初始 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 , 可 称为 “普遍语法 ”( universalgrammar) 或 “语言普 遍现象 ”( linguisticuniversals) 。实际上 , 在 20世 纪末 , 德国科学家证实已发现人脑中存在普遍语
二 、句法歧义的分析 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 是 语言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利因素 。英语歧义 句是指意思不明确 、模棱两可 、有碍人们阅读和交 流的话语 。歧义句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 子 ,换句话说 ,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 的句子 。 英语单词往往有多个涵义 ,这就是传统的语 言歧义 。然而 , 歧义还有 另外的一层 含义 , 即单 词 ,短语和单部句在结构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 多种展示 ,由此对整个句子的解释会出现不同的 意义。 1. 词汇歧义 例如单词 “untieable”, 这是一 个歧义单 词 , 它有两种不同的内部结构 , 也相应具有两种不同 的意义 。
从 1970年以后 ,生成语法进入扩充式标准理 论时期 。标准理论认为语 言解释取决于 深层结 构 ,转换过程的句义不变 , 后来发现句义实际上在 转换过程中经常 改变 ,尤其是有限量词的句子。 此外 , 标准理论无法解释隔裂结构 (gappedstructure) 。例如 : Tom likesBenzcar, andMikeCitron car. 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 , 标准理论逐步 被修改 ,形成扩充式标准理论 , 也叫修正后扩充标 准理论 (ExtendedStandardTheory) 。
例句 :Thisbookwasreadbymoststudents. 其中 ,在深层结构中 ,e代表空位 。把名词短 语移到空位处 ,居主语位置 ,在原来位置上留下一 个踪迹 (trace) , 用 t表示 。
以上只是对乔姆斯基转换规则的局部分析 。 语言学家认为乔姆斯基对语言的分析贡献非凡 , 他解释了语义中的歧义现象 , 创造了一套比较科 学的形式化描写体系 。
言机制 ,这也从生理学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乔姆 斯基普遍语法的真实性 。乔姆斯基认为 ,普遍语 法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 、条件和规则 系统 , 代表了人类语言的最基本东西 。
乔姆斯基不但重视艺术天性因素 , 而且十分 看重后天经验 。他认为 , 从普遍语言过度到某种 个别 语法 ( particulargrammar) 需 要 经验 的 “触 发 ”。这种个别语法是什么 ? 就是儿童接触语言 材料之后内化了的语言规则 , 是下意识的语言知 识 。乔姆斯基称之为语言能力 , 既指在最理想的 条件下说话人与听话人所掌握的语言知识 , 语言 能力是潜在的 ,只有在语言行为中才能被观察到 ; 语言能力是长期的 ,稳定的 。他在不同的时间 、地 点 、场合表现为不同的语言行为 。乔姆斯基从心 理学的角度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脑的特征之一 。 因此 , 语言能力是动态的 , 是生成语言过程中的潜 在能力 。他认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不是 “言语 ” 而是 “语言 ”,不是 “言语运用 ”而是 “语言能力 ”。 研究语言能力就是为了建立一种反映语言能力的 生成语法 。生成语法不是说话过程的模式 , 而是 语言能力的模式,是对语言能力作出的形式 描 写 ,用一系列公式将其内容表达出来 。生成语法 不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为归宿 ,而是凭借具体语言 , 探索语言的普遍规律 ,最后探知人类的认知系统 , 思维规律和人的本质属性 。儿童认知是从普遍语 法发展成为个别语法 ,而乔姆斯基是想从个别语 法中找出普遍语法 。从 1957年到如今 ,生成语法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五十年代到 1915年为 第一语言模式时期 ,主要内容体现于 《句法结构 》
goodteacher. 有两个意思 : ( 1) Theyfoundagoodteacherfor
me. ( 2)TheyfeelthatIamagoodteacher. 从以上例子不难发现 , 不同的成分组合会产
生不同的句法意义 。通过树形图可以很清楚的将 歧义句的深层涵义表现出来 。英语歧义现象使英 语的短语 、句子语义含混 ,模棱两可 , 会妨碍正常 的信息交流 ,另一方面 ,正确的理解和恰当的运用 英语歧义 ,不但能提高英语的欣赏水平 ,而且可以 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富有幽默感 。
· 28·
在 《句法理论若干问题 》一书中 , 乔姆斯基提 出 ,生成语法应该包括三大组成部分 :句法部分 , 音位部分和语义部分 。
乔姆斯基在该时期的成就得益于他对其他 语言学家成果的认可 。其 实 , 1963 年 , 美 国语言 学家凯茨 ( J. J. Katz) 等就指 出句子有 深层 结构 ( deepstructure) 和表层结构 (surfacestructure) ,深 层结构是句子的抽象句法表达 , 他决定着如何解 释句子 ;表层结构是句法表达的最后阶段 ,为音位 规则提供了输入 , 它最接近我们的日常话语 。深 层结构决定意义 ,表层结构决定声音 。例如 Wash bike的深层结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