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认识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六、冬虫夏草的传说
• • 公元690年,晚年武则天(624~705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 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 跟随武则天多年的御膳房康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记得在家乡时,老年人用冬虫夏草 炖鸡滋补身体,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试试看。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于是康师傅改用 鸭子取而代之。鸭子炖好后,康师傅端给武则天品尝。不料武则天见汤里有黑乎乎的似虫非虫的东 西,疑惑不解,认定是康师傅要害她,欲以谋杀罪处之。但念其以往没有过失,将其打入了大牢, 没有当即问斩。 御膳房的李师傅与康师傅是同乡好友,非常同情康师傅的遭遇。他想只有用冬虫夏草治好武则 天的病,才能还康师傅的清白。一天,李师傅一边拔鸭子身上的毛,一边琢磨着怎样用冬虫夏草炖 鸭子,怎样才能使武则天看不见那黑乎乎的东西呢?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扒开 鸭子的嘴,将60根冬虫夏草塞进鸭肚里,再将其放进锅里炖起来。武则天吃了以后,觉得鸭子炖得 汤味道鲜美,一天两次,此后每天便喝两盅冬虫夏草炖的鸭汤。一个多月后,武则天的气色好转, 不再咳嗽了,宫廷上下都为她的健康高兴。 一天,武则天心情愉悦,邀请监察御史吃饭。李师傅端上了冬虫夏草炖鸭汤,武则天说:“我 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得益于这道汤。”监察御史尝了一勺,果然味道极佳。席间,武则天问监察御 史如何处理康师傅谋杀案,这时李师傅斗胆抢说了几句话:“康师傅炖的鸭汤里面黑乎乎的东西是 冬虫夏草。康师傅之所以这样做,全是为了给武皇补身子……”李师傅现身说法,把制作冬虫夏草 炖鸭汤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向武则天和监察御史做了讲述,之后,从鸭肚子里取出了黑乎乎的 冬虫夏草。武则天见此情景,马上吩咐把康师傅放出来,专门为她做冬虫夏草全鸭汤。从此,冬虫 夏草全鸭汤这道既能佐餐,又能治病的名菜身价百倍,成了御膳房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民间, 1000多年来,盛行不衰。
道地药材的含义与产地

道地药材的含义与产地“道地药材”可理解为有独特的疗效和产地的优质的中药材。
“道”原为地域的区划名,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
“道地药材”的含义包括:药材的产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即适合植物生长的气候、土壤、光照、海拔等条件;对于野生变家种、家养的药材有历史悠久的成熟的栽培和养殖技术;有长期积累的、优秀的产地加工技术;生产的药材是有口皆碑的优质的中药材.;长期临床应用证明有独特疗效或比其他产地的同种药材疗效好;同时有好的经济效益。
许多道地药材的产地也是药材的集散地。
道地药材的产地有一定的区域性,按道地药材的产地可分为: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的道地药材,如人参、细辛、五味子、鹿茸、藁本等。
北药:是指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北沙参、柴胡、黄黄、党参、黄苓、白头翁、香附、银柴胡、白芷(祁白芷)、紫草、大青叶等。
西药:是指产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道地药材,如大黄、甘草、当归、冬虫夏草、枸杞、秦无、羌活等。
怀药:“怀”是古代河南怀庆府的简称,怀药是指河南的道地药材,如地黄、牛膝(怀牛膝)、山药、菊花、白附子(禹白附)、红花、金银花等。
浙药:主要是指浙江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郁金(温郁金)、莪术(温莪术)、麦冬(杭麦冬)、乌药、山茱萸、乌梅、桅子等。
川药:主产于四川的道地药材,如川茸、川贝母、川乌、附子、黄连(川莲)、厚朴、黄柏(川黄柏)、麦冬(川麦冬)、川楝子、川牛膝、川木香、石菖蒲等。
广药: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岛等地区的道地药材,如广蕾香、阳春砂仁、槟榔、高良姜、巴戟天、山豆根等。
云药:主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如三七、云木香、茯苓(云苓)、儿茶、诃子、重楼等。
贵药:主产于贵州的道地药材,如天麻、杜仲、黄精、天冬、五倍子等。
南药:长江以南除川、广、云、贵、浙药之外,均属南药。
如南沙参、泽泻、半夏、薪蛇、枳壳、木瓜、太子参等。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一、“道地”一词的起源和演变“道地药材”指具有有特定种质、产自特定地区、有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经过长期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总结出的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材,它是传统中医药学中对中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别标准。
中药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其生境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经过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的发展,在长期的社会以及文化演变中,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这一理论。
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与人所在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道地药材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适应自然,并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取生存所需要的物资,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置于大自然循环中的一员的理念,远古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人们从大自然获取食物、水和空气,不可避免受到其中一些物质的侵害,又从大自然中寻找另一种物质加以克制,仍然保持着人与大自然共生共荣、循环发展、天人合一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该书从药物本身出发对部分药材的生境作了描述,如生于山谷、丘陵、田野等,同时指出药要区分产地的产地的观点,即“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首次产地将产地与药材联系起来。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著作,它的问世初步确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其中有“岁物者,天地之专精好。
非同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
”从药材产地与质量、疗效的关系方面阐述了特定产地药材在对中医药的意义。
公元200-205年(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数千年中医实践经验基础上著《伤寒杂病论》,共收录方剂113种,其中诸多道地药材如如代赭石、巴豆、阿胶等得到广泛应用。
《范子·计然》提出黄连以出蜀郡黄肥坚者善,当归出陇西无枯者善等,在明确药材产地的基础上对该地所产地材性状进行了叙述,并阐明优劣。
公元480-498年(梁代)陶弘景在总结医家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本经》进行拓展著《本草经集注》,对药材的产地、性状、药效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阐述,指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道地药材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名词解释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原产于特定地域,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材料。
它们一般在绝大部分地区都无法自然生长,只能在特定的土壤、气候和地理环境下生长,因此具有较高的稀缺性与独特性。
道地药材通常被广泛用于传统医学系统中,如中医药和民间医学等。
这些药材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被认为具有各种药理活性和治疗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道地药材不仅有明显的药效和疗效,而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天然、安全的药物。
道地药材的命名通常与其形态、生态、药理特性、药效等因素相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道地药材和它们的解释:1. 人参:一种名贵的道地药材,主要生长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山野。
它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具有滋补、补气、强身健体的功效。
人参是中医药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
2. 鹿茸:鹿茸是鹿科动物鹿的角在生长期和蜕皮期所割得的角刺和鹿角的白色部分。
它主要产自中国北方的东北地区。
鹿茸具有滋补肾阳、壮肾阳、益气血、养心安神的功效,是中医药中常用的强壮药材之一。
3. 何首乌:何首乌为瑞香科植物何首乌的根部。
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山区。
何首乌以其补肝肾、润燥黑发的功效而闻名,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4.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是一种以云南为原产地、以明代张锡纯所创制的外治药膏。
其主要成分包括忍冬藤、桃仁、全蝎等多种道地药材。
云南白药具有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创伤和皮肤病的治疗。
5. 三七:三七是山茱萸科植物三七的根茎。
它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山地。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的疼痛和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道地药材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被注重研究,很多道地药材的活性成分得到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通过科学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和挖掘道地药材的药理活性和治疗机制,有助于指导其合理的使用和开发。
简述道地药材的概念

简述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指的是生长于特定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草药植物,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药用特性。
道地药材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 特定产地:道地药材需要生长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如高山、沼泽、沙漠等,这种特殊的产地会对其生长过程和药物成分产生影响。
2. 特定气候:道地药材需要生长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包括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
这些气候条件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药用成分的积累产生影响。
3. 特定生长环境:道地药材需要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包括土壤类型、水质、空气质量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药物成分的积累。
4. 品质优良:道地药材生长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药用价值。
其药用成分含量较高,质量更加稳定,且具有独特的药效和功效。
5. 文化背景:道地药材还与当地的传统医学和文化密切相关。
这些药材往往与当地的医疗实践、民间传统等紧密相连,代表了当地的医药文化。
道地药材在传统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生长条件会对草药的药效和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选择道地药材可以提高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也是传统中医药和保健品生产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同时,保护和管理道地药材资源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道地药材的认识和理解

道地药材的认识和理解中国是草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的中草药文化。
道地药材作为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和疗效备受重视。
本文将介绍道地药材的概念、特点以及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性,以增进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和应用。
一、什么是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生长在相对原生态的环境中,经人工种植或者野生采摘的药材。
道地药材要求生长条件良好,不受污染,品质纯正。
其生长过程中没有使用过化学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生长环境保持原生态,如山地、溪边、密林等。
道地药材更多地倚赖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养分和生物活性物质。
二、道地药材的特点1. 品质优良:道地药材因其生长环境纯净、营养丰富,品质往往较好。
与大规模工厂种植的药材相比,道地药材更具活性成分,疗效更佳。
2. 实践认可:长期以来,许多草药师和中医师通过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道地药材的疗效更为显著。
这是因为草药的生长环境与自然界的条件和谐匹配,草药的活性成分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 生态友好:道地药材的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能够有效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这种生态友好的特点使得道地药材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三、认识和理解道地药材的重要性1. 准确的辨识和使用:对于中医师和草药师来说,准确辨识道地药材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对道地药材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正确判断其品质和疗效,进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2. 保护资源:随着人们对中药的需求增长,水土流失、过度采摘等问题逐渐出现。
通过认识和理解道地药材,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道地药材的生长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推动科学研究:道地药材作为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和功效需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来探索和验证。
人们对道地药材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促进科研工作,为中药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四、如何认识和理解道地药材1. 学习中草药基本知识:了解中草药的分类、功效和用途是认识和理解道地药材的基础。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求教中医师和草药专家等方式来获得知识。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道地药材是指种植或采集于特定地域,并在这个地域内获得品种的保护,形成一定的品种固定性和资源可追溯性的药材。
在中华医药文化中,道地药材具有丰富的功效和独特的药理作用。
本文将从道地药材的定义、特点、甄别方法以及道地药材的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一、道地药材的定义和特点道地药材是指那些种植或者采集于特定地理环境中的药材,具有独特的品种特性和药理活性。
这些药材通过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药效,尤其是对那些对环境适应性要求较高的药材来说更为明显。
道地药材受到地域风土、气候、土壤、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其药效更佳,品质更高。
二、道地药材的甄别方法1. 地理标志认证:地理标志认证是一种通过标示或者商标的形式确认道地药材的产地的方式。
这种方式通过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对药材的品质和产地进行保障,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甄别道地药材。
2. 外观和气味辨别:道地药材往往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和气味。
通过仔细观察药材的形状、颜色以及闻一闻它们的气味,可以初步判断药材的真伪。
3. 知名度和信誉度:道地药材往往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消费者可以通过了解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药材品牌、生产商以及听取专家的意见来辨别道地药材。
三、道地药材的典型案例1. 黄芪:产自中国黄河以南的黄土高原地区,其根可入药,具有益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2. 人参:主要产自中国东北地区,具有滋补元气、健脾益肺的作用,被誉为“药中之王”。
3. 熟地黄:产自中国中部和东部的温暖地区,主要用于滋阴补肾、调节内分泌功能。
道地药材的选择和使用对于保证药效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购买道地药材时,消费者应特别留意产地的标识和知名度,同时注意药材的外观和气味是否与传统的道地药材相符。
此外,建议在选购时寻求专家的意见和指导,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道地药材。
结论道地药材是中华医药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措施,道地药材具有独特的药效和品质。
中药资源学讲义(第三章)

(二)地道药材产区的变迁 1、原产地迁移
人参的主产地先在山西上党。清乾隆皇帝在 为人参所写颂诗的自注中说:“ 为人参所写颂诗的自注中说:“昔陶弘景称人参 上党者佳,今惟辽阳、吉林、宁古塔诸山中所产 者神效,上党之参直同凡卉矣。”可看出人参的 者神效,上党之参直同凡卉矣。” 主要产区在清代由早期的上党、辽东并立,变迁 为东北的吉林。中央电视台2005年在一节目中专门 为东北的吉林。中央电视台2005年在一节目中专门 介绍了人参的产地变迁原因。人参当时为上党地 区的主要药材之一,政府则要收取人参税,导致 药农将人参挖而弃之,种植者逐渐变少,加上生 态环境的破坏,最后几乎无人参,导致人参产地 变迁到现今的吉林等东北地区。
2、具有独特的质量标准 这里所指的质量标准,主要指药材的性状。 由于地道药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受了人们长 期的验证,其质量为世人所公认。其独特而严格 的质量标准,保证了地道药材的生存和发展。 如宁夏枸杞,以其粒大、色红、肉厚、质柔 软、籽少、味甜的性状标准,使其他产区的枸杞 无法比拟。安徽铜陵等地生产的“凤丹皮” 无法比拟。安徽铜陵等地生产的“凤丹皮”,其 加工品连丹皮切口紧闭,肉厚粉足、亮星多、香 气浓、久贮不变色、久煎不发烂,且丹皮酚含量 高达2.8%。为药材丹皮之珍品,大量出口。 高达2.8%。为药材丹皮之珍品,大量出口。
二、地道药材的成因 (一)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形成地道药材 的内在因素 优良的遗传基因是决定地道药材形成的 主要因素。不同来源的物种,其药材质量 有差异。例如大黄属(Rheum)在我国有43 有差异。例如大黄属(Rheum)在我国有43 种植物,而药材正品来源仅掌叶大黄、唐 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其泻下作用较强, 而其他种类的大黄泻下作用差,一般不作 药用。
(二)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外在条 件 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 是气候和土壤等。特有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形成地道 药材。 例如,怀牛膝的最佳栽培地在河南武陟县的西陶 乡和大封乡,因当地受黄河、沁河多次泛滥和改道 的影响,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强, 使牛膝根长达 1.5米,且侧根和须根少,油性足,成色好。 1.5米,且侧根和须根少,油性足,成色好。 又如人参、西洋参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0~34℃ 又如人参、西洋参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0~34℃, 超过35 超过35 ℃时茎叶灼伤而枯死。 青蒿(黄花蒿)生长在南方(川广琼桂等地), 其青蒿素比北方高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地药材:
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 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 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 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比较同
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 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 实在,确切可靠。
你知道哪些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甘肃——当归,
宁夏——枸杞,
山东——阿胶
云南——三七、茯苓
广东——广藿香、砂仁等
四川——川贝母、川芎、附子、黄连; 东北——人参、五味子、细辛; 河南——地黄、山药、牛膝;
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
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1.四气、2.五味、3.升降沉浮、4.归经、5.毒性
认识道地药材
对于中草药的分类还有哪些方法呢?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泻下药、袪 风湿、化湿、利水渗湿、温里、理气、消食、活血化瘀、 止血、安神、开窍、补虚、收涩药)
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 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 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 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种不同的药性, 又称“四 性”。 2.五味—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 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 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 味”。 3.升降浮: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是说 明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 升——上升提举 作用趋势向上 降——下达降逆 作用趋势向下。 浮——向外发散 作用趋势向外(向上)。 沉——向内收敛固藏、泄利二便,作用趋势向内 4.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 部位,是重要性能的重要内容。 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 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 5.毒性——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 损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