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植物生产土壤培肥与土壤改虫剂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2024新版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2024新版

耕作改良
合理耕作,如深松、深翻等,改善土壤通气性。
工程措施
种植防护林、草被植物等,增加地表覆盖,防止风蚀和水蚀。
生物措施
农业措施
法律措施
01
02
04
03
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梯田、水平沟等工程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改坡地为梯田,等高种植,合理轮作和耕作等。
增施有机肥
大量施用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化肥。
深耕深松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种植绿肥和牧草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06
CHAPTER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
01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水利改良
选择耐盐作物品种,合理轮作和耕作,增施有机肥等。
农业改良
种植绿肥、牧草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生物改良
施用石膏、磷石膏等化学改良剂,降低土壤碱性。
化学改良
石灰改良
施用石灰或石灰石粉等碱性物质,中和土壤酸性。
绿肥改良
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pH值。
肥料改良
增施碱性肥料,如草木灰、钢渣磷肥等。
避免过量施肥
不同的作物和土壤对肥料的需求有所不同,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的肥料种类。
注意肥料种类选择
掌握正确的施肥技巧,如深施基肥、集中施用种肥、及时追施叶面肥等,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注意施肥技巧
04
CHAPTER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分析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分析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分析有机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其目的是增加土壤和农产品的健康、品质和生命力。

土壤培肥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通过土壤培肥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改善微生物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

本文将从有机农业的思想基础、土壤质量评价、土壤培肥技术三个方面分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一、有机农业思想基础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环境,以生态理念为指导,采用有机肥料和绿色保护剂等自然材料,利用生物学、土壤学、植物学等科学知识,实行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的核心是“生态平衡”,即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实现平衡发展。

有机农业具有生态友好、可持续、高品质、高效益等特点。

二、土壤质量评价土壤是有机农业种植的重要基础,因此评价土壤质量非常重要。

常用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有土壤有机质、土壤酸碱度、土壤肥力等。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分来源,可以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固定无机养分、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通气性等。

土壤酸碱度可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一般而言,土壤酸性较弱(PH值在6-7之间)适宜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土壤肥力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三、土壤培肥技术土壤培肥技术是有机农业种植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主要包括有机肥料的制作与施用、绿肥的种植与利用、土壤微生物调节等技术。

有机肥料是有机农业中最重要的肥料之一,有机肥包括动、植物残渣、粪便、油饼等各种有机物,通过堆肥、腐熟等工艺制成。

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够提高土壤质量、改善菌群等。

但有机肥料的施用必须慎重,因为它含有多种元素,缺点是营养不均衡,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时期的施用。

绿肥是指在农作物间及休耕期间,利用一些省时、省力的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

绿肥还可以遏制土壤侵蚀、减轻病虫害、减少肥料运输和施用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等。

标准编制说明编写格式【范本模板】

标准编制说明编写格式【范本模板】

附件13《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编制组2014年3月项目名称: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项目统一编号:No.2013—68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编制组主要成员:徐海根、丁晖、吴军、崔鹏、马克平、孙红英、高欣、姚一建、柯欣、蒋志刚、刘迺发、秦卫华、房丽君、陈小勇、王剑伟、曹铭昌、乐志芳、卢晓强、李佳琦、江建平杨晓君、蒋学龙、陈炼、刘立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蔡木林标准处项目管理人:段光明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2。

1 适应新形势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 (2)2。

2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管理的相关要求 (2)2.3 国家相关标准技术体系建设的要求 (3)2.4 现行生物多样性监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国内外生物种监测及标准制定情况 (4)3。

1 地球观测组织生物多样性观测网 (4)3。

2 英国 (5)3.3 瑞士 (6)3.4 德国 (7)3。

5 美国 (7)3.6 中国 (9)4.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11)4。

1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11)4。

2 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12)4.3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12)5。

标准内容结构 (14)6 主要条文说明 (14)6.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4)6.2 术语和定义 (15)6。

3 监测方法 (15)6.4 监测内容和指标 (24)6。

5 监测时间和频次 (26)6。

6 数据处理和分析 (28)6.7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28)6.8 监测报告编制 (28)《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编制说明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根据《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3〕154号),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下达了《生物物种监测技术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统一编号为2013—68.项目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1。

有机认证GBT19630-2005

有机认证GBT19630-2005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ICS 65.020.01B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630.1—2005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Organic ProductsPart 1:Production2005-01-19发布2005-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GB/T19630《有机产品》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第2部分:加工——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第4部分:管理体系本部分为GB/T19630《有机产品》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相革、周泽江、汪云岗、王茂华、陈云华、徐娜。

有机产品第1部分: 生产1 范围GB/T 19630的本部分规定了农作物、食用菌、野生植物、畜禽、水产、蜜蜂及其未加工产品的有机生产通用规范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有机生产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作物种植、食用菌栽培、野生植物采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蜜蜂养殖及其产品的运输、贮藏和包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9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 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9630的本部分。

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2018年第二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2018年第二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2018年第二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6.04•【文号】国认科〔2018〕31号•【施行日期】2018.06.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2018年第二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通知国认科〔2018〕31号研究所、认可中心、认证认可协会,各相关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经审查,现将《能源管理体系热力生产和供应企业认证要求》等25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国家认监委2018年6月4日2018年第二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能源管理体系热力生产和供应2018-12-11 RB/T123-2018企业认证要求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2 RB/T124-2018能源管理体系建筑业施工企业认证要求2018-12-13 RB/T141-2018 化学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利用质量控制和方法确认数据评定不确定度2018-12-14 RB/T142-2018移动式生物安全实验室评价技术规范2018-12-1 5 RB/T143-2018实验室化学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指南2018-12-1 6 RB/T144-2018建材领域检测机构技术能力评价指南2018-12-1 7 RB/T145-2018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力验证实施指南2018-12-1 8 RB/T146-2018建设工程用金属制品力学性能能力验证实施指南2018-12-1 9 RB/T147-2018有机植物生产土壤培肥与土壤改良剂评价技术规范2018-12-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有机产品全程追溯数据规范及符2018-12-1 10 RB/T148-2018合性评价要求11 RB/T149-2018 检验检测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指南2018-12-112 RB/T150-2018 食品检验机构人员监督指南2018-12-113 RB/T178-2018 合格评定社会责任要求2018-12-114 RB/T179-2018 合格评定社会责任评价指南2018-12-1信息安全领域检验检测机构安全2018-12-1 15 RB/T203-2018管理要求16 RB/T241-2018 绿色产品检测机构要求2018-12-1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第1部17 RB/T242.1-20182018-12-1分:通则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第2部2018-12-1 18 RB/T242.2-2018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第3部19 RB/T242.3-20182018-12-1分:可再生能源利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要求第4部2018-12-1 20 RB/T242.4-2018分:有机产品平板玻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21 RB/T259-20182018-12-1技术规范水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2018-12-1 22 RB/T260-2018规范陶瓷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2018-12-1 23 RB/T261-2018规范电子商务平台所售认证产品抽查24 RB/T291-20182018-12-1技术规范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产品市场抽">2018-12-25 RB/T292-2018查技术规范1。

有机农业栽培的施肥与土壤培肥技术探讨

有机农业栽培的施肥与土壤培肥技术探讨

物养分而非像现代农 业那样使用化学肥料直接为作提高 土 保
各种作物 因其 中含有大量腐殖质 , 对改 良土壤 , 提高

农环与展 os 公农品 业境发 0— 无害 . 产
维普资讯
环 境 污染 。 因此 , 施用 有 机 肥必 须 注意 以下 几 点 :
肥料 , 允许 使用 木 炭 灰 、 水 钾镁 矾 、 无 未经 处 理 的海洋 副 产 品 、骨 粉 、鱼粉 和其 它 类 似 的天 然产 品 以及 液态 或 粉 状 海 草 提 取 物 。允 许 使 用 植 物 或 动 物 生 产 的产 品, 如生 长调 节 剂 、 助 剂 、 润剂 及 矿物 悬 浮液 等 , 辅 湿 农 用石 灰 、 天然 磷 酸盐 及其 它 缓 溶性 矿 物 , 酸 钾 、 硫 钼 酸 钠及 含硫 酸 盐 的痕 量元 素 矿物 盐 , 使用 前 应配 制 但 成溶 液 :并 均匀 喷洒 ;三 是 可 在非 直接 生食 的多年 生 作 物 和 至 少 生 长 4个 月 后 才 收 获 的直 接 生 食 作 物 上 使 用 新 鲜肥 、 好气 处 理 肥 、 气 处理 肥等 , 食用 蔬 菜 厌 但 不 允 许使 用 未 经处 理 的人 畜粪 尿 ; 四是严 禁 使用 人 工 合 成 的化 学 肥料 、污 水 、污泥 和 未经 堆制 的腐败 性废 弃 物 , 禁 使用 硝 酸 盐 、 酸盐 、 化 物等 营 养物 质 以 严 磷 氯 及 可 导致 土壤 重 金属 积 累 的矿 渣 和磷 矿 石等 。
()各 类 有 机肥 除 直 接还 田 的作 物秸 秆 和绿 肥 1 外 ,一 般 需 经 高 温 发 酵 达 到充 分 腐 熟 后 方 可 施 人 土 壤 。这 不 仅有 利 于转 化 营养 物质 , 还有 利 于杀 灭病 原 菌 、 生 虫 卵和 杂草 种 子 。对 于 未 充分 腐熟 直 接施 人 寄 土壤 的有 机肥 则必 须 在作 物 种植 前提 前 施人 , 并避 免

2020(技术规范标准)有机食品技术规范

2020(技术规范标准)有机食品技术规范

前言为了推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农业清洁生产,减少和防止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和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保证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的质量,规范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联合国关于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和贸易的指南(CAC/GL 32—1999)、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有机生产和加工的基本标准,参考了有关地区和国家的有机生产标准和规定,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行业的有关标准制定。

本标准与上述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本标准是对生产者进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贸易和标识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从事有机食品认证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1年12月25日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有机食品技术规范1 范围1.1 此技术规范规定了对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贸易和标识等的要求。

1.2 此技术规范适用于下列执行或计划执行有机生产技术规范的产品:1)未加工的农作物产品;2)动物和未加工的动物产品;3)由一种或多种植物或动物原料生产的用于人类消费的农作物或动物加工产品;1.3 未列入1.2条的其他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参照本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所有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或替代版本均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2.1 GHZB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2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3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2.4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2.5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6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7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8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2.9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10 C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2.11 GB 11673 含乳饮料卫生标准2.12 GB 15198 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3 定义3.1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指在动动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饲料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土壤调理剂标准

土壤调理剂标准

土壤调理剂标准土壤调理剂是指用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一类产品。

土壤调理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保障土壤调理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壤调理剂标准,以规范土壤调理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本文将就土壤调理剂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土壤调理剂标准包括了对土壤调理剂的分类和命名、原料选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签、说明书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土壤调理剂标准》(GB 38562-2020)的要求,土壤调理剂主要分为有机土壤调理剂和无机土壤调理剂两大类。

有机土壤调理剂是指以动植物残体、粪便、藻类、腐植酸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腐熟等工艺制成的土壤改良剂。

无机土壤调理剂是指以石灰、石膏、氮磷钾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无机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加工制成的土壤改良剂。

在命名方面,土壤调理剂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批号等信息。

其次,土壤调理剂标准对土壤调理剂的原料选用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

有机土壤调理剂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含有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有害物质。

生产工艺应当符合卫生标准,严格控制发酵、腐熟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无机土壤调理剂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产工艺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严禁使用含有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原料。

再次,土壤调理剂标准对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

土壤调理剂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水分、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

检验方法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最后,土壤调理剂标准对标签、说明书等方面也进行了规定。

土壤调理剂的标签应当清晰、醒目,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生产日期、使用方法等信息。

说明书应当详细介绍产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贮存条件等内容,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土壤调理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标准审查阶段
2.1 目的、意义(工作开展背景及要求)
会影响有机生产和环境质量。因目前无系统有效的对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的评价技术规范,市场也缺乏统一管理,而制约有机产业的发展。《有机产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物质评价技术规范第3部分: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健全有机植物生产-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评价技术规范,防患管理漏洞,避免、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可指导有机管理机构、认证机构、质量监督机构以及第三方因管理或商业需要对有机种植生产场所所使用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进行评价和核查,确保有机生产安全。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力保证有机植物保护产品的质量,采取规范的核查和监控技术措施以保障生产、贮存等生物链上的安全,以确保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机产品。这将有利于保证有机产品的质量、有助于公平公正、合理合法,推进有机系列产品大力发展,促进国际互认及出口贸易。该标准是我国首次制定,具有适用性和创新性。
1.5起止时间
2015年1月---2016年12月
1.6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
1.7起草组成员
唐茂芝、张友廷、张建伟、朱卫平、赵惠娟、沈伟、张志超、吴海文等
1.8标准体系表内编号
1.9调整情况
2.背景情况
2.1 目的、意义(工作开展背景及要求)
1.2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致性程度情况
□等同采用
□修改采用
□非等效采用
■未采用
标准编号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1.3任务来源
批准立项的文件名称和文件号
国家认监委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的通知(国认科〔2015〕2
1.4制(修)订
■制定□修订(被修订标准名称及编号:)
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草案编制说明
1.基本信息
1.1标准草案名称
中文
有机植物生产土壤培肥与土壤改良剂评价技术规范
英文
The technologic evaluation standard/procedures
for Fertilizers and Soil Conditioners Used in Organic Agriculture
3.2起草阶段
2016年赴韩国首尔参加IFOAM会员大会拜访OMRI有机投入品评估机构的老总Peggy,参观韩国有机肥企业。以此了解国际上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的基本方法。
2015-2016年对全国的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使用情况和风险点进行摸底调查。分别赴国内各有机生产基地:云南普洱有机茶、陕西有机苹果、赣南有机脐橙、黑龙江五常有机大米、北京周边有机蔬菜等生产基地,了解当地的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使用情况。去的当地有机堆肥和商品肥样品,用于检测。同时电话联系全国各地的有机肥生产企业,提供商品有机肥样品。
有机产品中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的一切农产品。国际上有机产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为标志。
有机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有机产品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二是生产转型方面,从生产其他产品到有机产品需要2-3年的转换期;三是数量控制方面,有机产品的认证要求定地块、定产量,而其他产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因此,生产有机产品要比生产其他产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和监控体系,采用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地力保护、种子培育、产品加工和储存等替代技术。其中对有机生产中的投入物质的要求是国际有机生产认证管理的通行做法,如我国有机标准中也列出了有机种植生产允许使用投入物质清单,未列入的物质需要经过评估后方能使用。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是有机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投入物质,也是有机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风险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生产中自己进行的堆肥产品,二是外购的商品肥。两者的关键技术和风险点都包括腐熟方法、腐熟评价和风险点评价技术方法。若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的不当使用,
2015-2016年拜访北京土肥管理站、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业局等管理结构,了解北京的有机肥生产管理情况和可能风险点。
2016年,在正谷顺义基地进行了有机肥堆肥实验,进行了原料、过程样品检测,及方法实验。
2015年-2016年,在大量调研实践的基础上,起草了标准初稿,与多方专家、领导商议,多次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因此,目前国内未有有关土壤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的评价方法,不存在与同类标准的冲突或重复的问题。
3.编制过程
3.1分工情况
国家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负责提供标准制定的总体要求和格式规范,并组织、征求本领域专家意见,组织专家审定;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收集及有机肥料的生产、使用情况的调研和标准起草,协助完成标准审定和报批。
3.2起草阶段
2015年赴德国纽伦堡国际有机展展上拜访有机行业大牛,了解有机行业全球新进展及相关投入物情况IFOAM主席: Andre Leu、ECO-CERT总裁WilliamVidal、FiBL:Helga Willer、Organic Monitor的总经理AmarjitSohata,初步接触OMRI有机投入品评估机构的老总Peggy。
2.2与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的关系
目前国际上,包括欧盟、美国等会有对有机植物生产中,土壤培肥和土壤调理剂有评价方法和流程。在国内尚缺乏相关标准,但有通用要求,如我国有机标准“ GB 19630.1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提出了投入品和土肥管理的基本通则,也有允许使用物质的清单,但评价较粗放,无具体评价方法和流程。
3.3征求意见阶段
2016年4月,召开了标准意见征集会议,邀请了各地有机肥代表企业,进行的意见征集和讨论,并完善标准。
参会的有:山西世纪亚科丰肥业有限公司、优胜绿农(北京)农资有限公司、阿坤纳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启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大生物集团、北京天地生辉农业科贸公司、诺贝丰(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