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叶绿素测定仪技术参数及功能特点
植物体叶绿素荧光测定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植物体叶绿素荧光测定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实验目的】⏹了解目前在光合作用研究中先进的叶绿素荧光技术,了解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老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测定实验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基本参数(Fo, Fm, Fv/Fm, Fm’, Fo’, Yield, ETR, PAR, qP, qN等)。
⏹了解荧光仪的广泛应用【实验原理】仪器介绍和工作原理叶绿素荧光(Chlorophyll Fluorescence)的产生⏹传统的光合作用测定是通过测量植物光合作用时CO2的消耗或干物质积累计算出来。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通过测量叶绿素荧光量准确获得光合作用量及相关的植物生长潜能数据。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在测定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系统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与“表观性”的气体交换指标相比,叶绿素荧光参数更具有反映“内在性”特点。
⏹本实验以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W ALZ)为例,测定植物叶绿素荧光主要参数。
植物叶片的生长状况不同,所处位置的不同,光照不同,叶绿素荧光参数数值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叶片之间叶绿素荧光产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实验内容与步骤】一、仪器使用步骤讲解1. 仪器安装连接将光纤和主控单元和叶夹2030-8相连接。
光纤的一端必须通过位于前面板的三孔光纤连接器连接到主控单元,光纤的另一端固定到叶夹2030-B上。
同时,叶夹2030-B还应通过LEAF CLIP插孔连接到主控单元。
2. 开机按“POWER ON”键打开内置电脑后,绿色指示灯开始闪烁,说明仪器工作正常。
随后在主控单元的显示器中会出现PAM-2100的表示。
从仪器启动到进入主控单元界面大概要40秒。
3. PAM-2100的键盘PAM-2100主控单元上有20个按键,现分别简要介绍主要按键的功能。
Esc:退出菜单或报告文件Edit:打开报告文件Pulse:打开/停止固定时间间隔的饱和脉冲Fm:叶片暗适应后打开饱和脉冲测量Fo、Fm和Fv/FmMenu:打开动力学窗口的主菜单Shift:该键只有和其它键结合时才能起作用+:增加选定区的数值(参数)设置-:减少选定区的数值(参数)设置Store:存储记录的动力学曲线Com:打开命令菜单<:指针左移>:指针右移∧:指针上移∨:指针下移Act:打开光化光Yield:打开一个饱和脉冲以测定照光状态的光系统II有效量子产量△F/Fm′。
叶绿素a测定仪使用方法

叶绿素a测定仪使用方法简介叶绿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光合生物中的生物色素,其结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色素分子和中央离子镁离子(Mg2+)。
其中,叶绿素a是光合作用中最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
叶绿素a的含量检测是研究光合作用强度和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而叶绿素a测定仪可以通过测量植物样品中叶绿素a的吸光度来确定其含量。
本文将介绍叶绿素a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准备工作所需材料•叶绿素a测定仪•磷酸缓冲液•丙酮•高纯度乙醇•点滴管•显微量移液管•水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设置光度计首先,需要设置光度计的检测波长。
由于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65 nm,因此需要将光度计的检测波长设置为665 nm。
1.打开光度计,在主界面中找到“波长”或“WL”一栏;2.按下调节键(通常是▲/▼)将波长设置为665 nm;3.关闭显示器保护功能(通常按“mode”键)。
注意:在设置波长后,需要进行零点校正。
具体方法请参考光度计的使用说明书。
实验步骤制备样本1.取出所需数量的植物样品,并洗净水分;2.将样品粉碎,并加入适量的磷酸缓冲液;3.混合均匀后,放入80℃水浴中加热10-15分钟,使叶绿素a脱离蛋白质和叶片结构;4.将样品离心分离出上清液,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取样与添加试剂1.取出约2 mL的上清液,并加入适量的丙酮,使样品溶解;2.用高纯度乙醇将测量池清洗干净,加入约2 mL的丙酮;3.加入1-2滴磷酸缓冲液,搅拌均匀;4.将样品溶液加入测量池中,搅拌均匀。
测量吸光度1.将测量池放入光度计中心;2.关闭图像显示器保护功能;3.按下“测量”键,记录测量值。
注意:每次测量前都需要进行零点校准。
具体方法请参考光度计的使用说明书。
计算结果计算叶绿素a浓度将所记录的吸光度值(A665)代入下列公式:叶绿素a浓度(mg/L)=8.02 × A665计算叶绿素a含量将样品体积(mL)乘以叶绿素a浓度(mg/L),即可得到样品中叶绿素a的含量(mg)。
叶绿素测定仪的工作原理介绍

叶绿素测定仪的工作原理介绍利用叶绿素测定仪进行测试先要了解仪器使用方法以及叶绿素到底是什么,而叶绿素是一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ZUi紧要的色素。
叶绿素实际上存在于全部能营造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叶绿素从光中汲取能量,然后能量被用来将二氧化碳变化为碳水化合物。
而仪器则利用叶绿素的工作原理来进行相应的检测,从而可以了解植物真实的硝基需求量并且帮忙您了解土壤硝基的缺乏程度或是否过多地施加了氮肥。
叶绿素测定仪的工作原理
1.两个LED光源发射两种光,一种是红光(峰波长65Onn1),一种是红外线(94Onm),两种光穿透叶片,打到接收器上,光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被放大器放大,由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被微处理器处理,计算出SPAD值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2.叶绿素测定仪测量值的校准与计算
在校准过程中,压头不夹样品,两个LED依次发光,被接收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光强度的比率被用来计算。
在压头夹住样品后,两个LED再次发光,通过叶片传输的光打到接收器上,被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光的强度比率被计算。
步骤1和2的值用于计算SPAD测量值,即表示夹住的样品叶片当前
叶绿素相对含量。
叶绿素测定仪可以即时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单位SPAD)或绿色程度、叶面温度,从而解植物真实的硝基需求量并且了解土壤硝基的缺乏程度或是否过多地施加了氮肥。
可以通过此款仪器来加添氮肥的利用率,并可保护环境。
可广泛应用于农林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对植物生理指标的讨论和农业生产的引导。
标签:叶绿素测定仪。
一文讲述叶绿素荧光测定仪的功能特点

一文讲述叶绿素荧光测定仪的功能特点叶绿素荧光测定仪主要作用就是检测叶植物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农作物的长势,种植人员可以根据测定的叶绿素的数据,来分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含量,进而合理的调整土壤水分,盐分的含量,种植环境的温度、湿度,叶绿素相对含量,也就是常说的绿色程度,使用叶绿素荧光测定仪测定农作物的叶绿素含量,一般来说,长势良好的作物的叶子会含有更多的叶绿素,而叶绿素的含量与叶片中氮的含量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说,使用仪器测定叶绿素含量有着重要作用。
叶绿素荧光仪根据叶绿素光谱吸收规律,采用两种不同的发光管照射叶片,通过测量透过叶片的光的强度计算出叶片内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或者绿色程度,从而为合理、适当、及时施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植物等科学研究和生产指导。
快速无损植物活体检测,测量时只需将叶片插入即可,不需要采摘叶片,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可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全程对叶片进行监测,从而得到更科学的分析结果。
功能特点:内置叶绿素荧光诱导测量、PAM(脉冲调制)测量、OJIP快速荧光动力学测量、QA–再氧化动力学、S状态转换、叶绿素荧光淬灭等测量程序,是功能全面的叶绿素荧光仪。
双调制技术,可双色调制测量光,具备调制光化学光和持续光化学光,可进行STF(单周转光闪)、TTF(双周转光闪)和MTF(多周转光闪)及定制FRR技术(Fast Repetition Rate)测量。
标准版时间分辨率达4µs,快速版更高达1µs,是时间分辨率高的叶绿素荧光仪。
控制单元为双通道,可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温度控制、连接氧气测量单元用于希尔反应测量等。
具备高灵敏度,低检测极限为1μg Chla/L。
主机配备彩色触摸显示屏,可实时查看荧光曲线图。
叶绿素荧光仪的使用方法

叶绿素荧光仪的使用方法
叶绿素荧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叶绿素荧光的仪器,它通常用于
研究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的过程。
使用叶绿素荧光仪需要遵循以下
步骤:
1. 样品准备,首先,准备待测的叶片样品。
确保叶片表面干燥,并且没有明显的损伤或病害。
另外,样品应该在测量前暗适应一段
时间,以确保叶绿素在最佳状态下。
2. 仪器设置,接下来,将叶绿素荧光仪设置在适当的参数上,
包括激发光强度、测量光强度、测量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应该
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来确定。
3. 测量操作,将样品放置在叶绿素荧光仪的测量室内,确保样
品叶片均匀覆盖在测量窗口上。
启动仪器进行测量,记录下测量得
到的数据。
4. 数据分析,最后,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计
算叶绿素荧光参数,如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
数(qN)等来评估叶绿素的光合效率和光保护能力。
除了以上基本步骤外,使用叶绿素荧光仪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在测量过程中避免样品受到外界光照干扰,保持仪器的稳定性等。
另外,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实验手段和
技术来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使用叶绿素荧光仪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合理设
置参数,并结合数据分析来全面评估叶绿素的光合特性。
希望以上
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理解叶绿素荧光仪的使用方法。
对叶绿素荧光仪各参数的说明

对叶绿素荧光仪各参数的说明各参数顺序按照数据传输软件上传出数据的顺序SL(T):饱和脉冲强度。
AL(T):光化光强度。
Total T:测量总时长。
FR T:远红光时长。
Dark T:黑暗时长。
Fo:固定荧光,初始荧光(minimalfluorescence),也称基础荧光,0水平荧光,是光系统Ⅱ(PS Ⅱ) 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开放时的荧光产量,它与叶片叶绿素浓度有关。
Fj:在O-J-I-P 荧光诱导曲线j点处的荧光强度Fi:在O-J-I-P 荧光诱导曲线i 点处的荧光强度Fm:荧光产量(maximal fluorescence) ,是PS Ⅱ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关闭时的荧光产量。
可反映通过PSⅡ的电子传递情况。
通常叶片经暗适应20 min 后测得。
Fv = Fm - Fo,为可变荧光(variable fluorescence) ,反映了QA 的还原情况(许大全等,1992) 。
Fv/Fm:是PSⅡ光化学量子产量(optimal/ maxim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SⅡin the dark) 或(optimal/ maximal quantum yield of PS Ⅱ) ,反映PSⅡ反应中心内禀光能转换效率(intrinsicPSⅡefficiency)或称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optimal/ maximal PS Ⅱefficiency) ,叶暗适应20 min 后测得。
非胁迫条件下该参数的变化极小,不受物种和生长条件的影响,胁迫条件下该参数明显下降(许大全等,1992) 。
Fo':光下荧光,在光适应状态下全部PSⅡ中心都开放时的荧光强度,qP=1,qN≥0。
为了使照光后所有的PSⅡ中心都迅速开放,一般在照光后和测定前应用一束远红光(波长大于680nm,几秒钟)。
Fm':光下荧光,在光适应状态下全部PSⅡ中心都关闭时的荧光强度,qP=0,qN≥0。
叶绿素测定仪的工作原理介绍

叶绿素测定仪的工作原理介绍
叶绿素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仪器。
叶绿素
是植物叶片中的主要光合色素,通过吸收太阳光能并与二氧化碳发生光合
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效率以及其生长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素测定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谱吸收的原理。
当植物叶片浸泡在
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中时,叶绿素分子会与乙醇发生色素溶解反应,使其
浓度均匀分散于乙醇溶液中。
此时,对乙醇溶液中的叶绿素进行测定,可
以得到准确的叶绿素含量。
在使用叶绿素测定仪进行叶绿素测定时,首先需要将待测叶片取下并
切碎,然后加入乙醇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使其溶解均匀。
随后,将乙醇
溶液转移到叶绿素测定仪的样品槽中,调节仪器的参数,如波长和光强度。
启动仪器后,光谱仪将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乙醇溶液,同时测量吸收光的
强度。
根据测量结果,使用仪器内置的公式或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叶绿素的
浓度。
为了准确测定叶绿素含量,仪器内部通常会设定一个空白对照组,在
测量之前测量空白组的吸光度基线。
这么做是为了消除乙醇、植物细胞碎
片等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
通过将测量样本的数据与空白组的
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获得准确的叶绿素浓度。
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技术参数

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技术参数用途:采用独特的调制技术和饱和脉冲技术,通过测量活体叶绿素荧光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l 可测荧光诱导曲线的快速上升动力学O-I-D-P相和O-J-I-P相l 可测荧光诱导曲线的慢速下降动力学并进行淬灭分析(Fo、Fm、F、Fo’、Fm’、Fv/Fm、、qL、qP、qN、NPQ、Y(NPQ)、Y(NO)、ETR、C/Fo、PAR和叶温等)Y(II)( ΔF/Fm’)l 可测光响应曲线和快速光曲线(RLC)l 利用超便携式个人电脑(UMPC)进行操作,操作更简单1. 工作条件:1.1 环境温度:-5~+40℃1.3 适用电源:内置铅酸电池,12 V/2 Ah;可连外置12 V电池;外接交流电2. 技术指标:2.1 *测量光:红色LED,630 cnm,FWHM 20 nm;调制频率测量Fo时5-5000 Hz 可选,打开光化光时1-100 kHz可选,测量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快相时200 kHz;20级可调。
2.2 光化光源:两种不同颜色的LED。
蓝色LED,455 nm,FWHM 20 nm,光强范围0-800 μmol m-2 s-1 PAR,20级可调;红色LED,630 nm,FWHM 15 nm,光强范围0-5000 μmol m-2 s-1 PAR,20级可调。
2.3 饱和脉冲:红色LED,630 nm,FWHM 15 nm,最大PAR 25 000 μmol m-2 s-1,持续时间0.1-0.8 s可调,光强20级可调。
2.4 远红光:LED,750 nm,FWHM 25 nm,20级可调。
2.5 *单周转饱和闪光:红色LED,630 nm,FWHM 15 nm,最大PAR 125 000 μmol m-2 s-1,持续时间5-50 μs可调。
2.6 *多周转饱和闪光:红色LED,630 nm,FWHM 15 nm,最大PAR 25 000 μmol m-2 s-1,持续时间1-300 ms可调,光强20级可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持叶绿素测定仪技术参数及功能特点
手持叶绿素测定仪可以即时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单位SPAD)或绿色程度、叶面温度,从而解植物真实的硝基需求量并且了解土壤硝基的缺乏程度或是否过多地施加了氮肥。
可以通过便携式叶绿素仪来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并可保护环境。
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广泛应用于农林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对植物生理指标的研究和农业生产的指导。
托普云农手持叶绿素测定仪/便携式叶绿素仪可以即时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或绿色程度、叶面温度,从而了解植物真实的硝基需求量并且了解土壤硝基的缺乏程度或是否过多地施加了氮肥。
手持叶绿素测定仪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手持叶绿素测定仪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叶绿素:0.0-99.9SPAD
叶面温度:-10-99.9℃
测量精度:叶绿素:±3.0 SPAD单位以内 (室温下,SPAD值介于0-50) 叶面温度:±0.5℃
重复性:叶绿素:±0.3 SPAD单位以内(SPAD值介于0-50)
叶面温度:±0.2℃
测量面积:2mm×2mm
测量时间间隔:小于3秒
数据存储容量:32KB
电源:4.2V可充电锂电池
电池容量:2000mah
重量:200g
工作及存储环境:-10℃~50℃≤85%相对湿度
手持叶绿素测定仪功能特点:
1、快速无损植物活体检测,不影响植物成长。
2、一次操作可同时测定所有参数,实时显示。
3、叶绿素,叶温两种参数同一屏幕同时显示,且可同时储存。
4、中文界面具有“系统设置”“查看数据”“节能设置”“时钟设置”“删除数据”等功能。
5、历史数据查看,既可顺序查看,也可跳转查看。
6、可以输入植物名称,标准氮含量及利用率可以直接计算出标准施肥量。
7、意外断电后已保存在主机里的数据不丢失。
8、对于历史数据既可逐条删除,也可以一键式全部删除。
9、仪器自带USB接口,可连接计算机将测量数据导出,便于植物养分的管理和分析。
10、内置锂电池供电,直接充电无需换电池,仪器自带背光功能。
便携式叶绿素仪/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手持叶绿素测定仪上位机软件功能(TYS-B型)
1、可以计算出标准施肥量,指导施肥。
2、每种参数的报表、曲线图均可选择时段查询查看。
3、显示每种参数过程曲线趋势,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显示查看,放大、缩小功能。
4、可将存储记录的数据以EXCEL格式备份保存,方便以后调用。
5、可将存储记录的数据曲线图以BMP图片格式备份保存,方便以后调用。
其他植物生理仪器:植物营养测定仪、根系分析系统、叶面积测定仪、光合作用测定仪、果蔬呼吸测定仪、植物冠层分析仪、茎秆强度测定仪、植物病害检测仪、植物水势仪、树木无损检测探伤仪
手持叶绿素测定仪型号区别:
型号功能区别
TYS-A可同时测量叶绿素、叶面温度两个参数
TYS-B可同时测量叶绿素、叶面温度两个参数,带上位机软件功能,数据可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