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学校宗教信仰管理制度

学校宗教信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促进校园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以及在我校就读的学生。

第三条学校尊重和保护师生员工的宗教信仰自由,同时禁止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

第四条学校宗教信仰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尊重师生员工的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谐;(三)依法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四)教育与引导相结合,提高师生员工的宗教素养。

第二章宗教活动管理第五条学校内宗教活动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妨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第六条学校内宗教活动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一)不得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不得宣扬邪教;(二)不得在学校内设立宗教场所,不得悬挂宗教标志;(三)不得在学校内举行宗教集会、宣传宗教、散发宗教宣传品;(四)不得干扰、破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第七条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在课余时间参加,不得影响正常学习;(二)不得以宗教信仰为由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三)不得在学校内进行宗教宣传、散发宗教宣传品;(四)不得在学校内进行宗教集会。

第三章宗教教育管理第八条学校将宗教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宗教知识普及和宗教素养教育。

第九条学校开展宗教教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二)尊重师生员工的宗教信仰,不强迫、不歧视;(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师生员工的宗教素养;(四)加强宗教政策法规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

第十条学校开展宗教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开设宗教知识讲座、座谈会等;(二)组织师生员工参观宗教场所,了解宗教文化;(三)开展宗教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四)邀请宗教界人士来校讲学。

第四章宗教事务管理第十一条学校设立宗教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学校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制度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制度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订立旨在规范企业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维护企业内部的宗教和谐,促进员工的宗教信仰自由,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发展实际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内部全部员工和外来人员,涉及到的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宗教自由原则我公司敬重员工的宗教信仰自由,不强制弘扬任何宗教信仰,不进行宗教鄙视或者宗教迫害。

任何员工都有权利选择本身的宗教信仰,并得到合理的宗教需求满足。

第四条保障原则我公司将为员工供应公平和公正的待遇,不因员工的宗教信仰影响其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

同时,在保障宗教自由的前提下,员工需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生产管理要求。

第二章宗教活动管理第五条宗教活动场合公司将依据实际需求,在合理的范围内供应员工进行宗教活动的场合。

员工可以申请将办公区域的一部分空间作为宗教活动场合,需提前向公司提出申请并经公司批准后方可使用。

宗教活动场合要求乾净、安全,不得影响其他员工的正常工作。

第六条宗教活动时间员工可以在工作时间外自行布置宗教活动,但应事先与所在部门协商,并保证不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

第七条财务支持对于员工所属的宗教组织或活动,公司鼓舞员工自行组织筹集经费,并供应相应的财务支持,但需符合公司财务管理相关规定。

第八条外来宗教人员服务公司允许外来宗教人员为员工供应宗教服务,但需提前报备公司,并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不得进行任何非法或违规活动。

第三章民族宗教事务纠纷处理第九条民族宗教事务协调机构公司将设立民族宗教事务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处理相关的纠纷和问题。

协调机构的成员由公司领导和宗教人士构成,具备较高的宗教素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第十条纠纷处理程序当发生民族宗教事务纠纷时,员工应立刻向所在部门或民族宗教事务协调机构报告,并供应认真的事发经过和证据料子。

所在部门或协调机构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及时解决纠纷,保障员工的宗教权益。

第十一条纠纷处理结果经过调查和处理后,所在部门或协调机构将依据事实情况对纠纷各方做出处理决议。

XXX公司宗教事务十项管理制度

XXX公司宗教事务十项管理制度

XXX公司宗教事务十项管理制度之十:民族墓地管理制度1、为加强民族墓地管理,保证民族员工送葬后事事宜的正常进行,特实施此墓地管理制度。

2、民族墓地管理事宜由一区宗教活动点民主管理小组承担,管理小组指定一位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墓地管理。

3、为保证墓地的安全,要安排看守员,看守员由管理小组推荐,统战科备案,看守员身份清楚,双方有合同,责任要明确。

4、要保持墓地的内外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扫,不准乱堆放垃圾,不许周边区域和道路的环境卫生造成影响,随时做到墓地整齐,干净,做好环境绿化工作。

5、要明确墓地大门关闭时间,防止地方居民埋葬尸体。

6、墓地只供我公司常住户口员工使用,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埋葬地方人员的尸体,如有违反情况,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7、员工埋葬后,要适当收取修造墓坑费,收费标准由民主管理小组研究确定,管理小组会计应当及时收取墓坑费,不准任何人挪用或贪污,并上报统战科统一管理。

8、做好墓地修造墓坑工作,每年保证最少30间备用墓坑。

9、不允许乱修建坟墓,民主管理小组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工作,引导他们修建坟墓要简单,尽量避免豪华浪费。

10、其他宗教活动点的民主管理小组,对墓地管理工作有权监督和提出合理建议。

XXX勘探开发公司党群工作部2001年元月XXX公司宗教事务十项管理制度之五:信教群众必须遵守的有关制度1、信教群众必须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党的宗教政策,拥护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法律尊严、人民的利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热爱祖国,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

2、不允许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破坏社会治安、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遵守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准从事非法宗教活动。

4、自觉服从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小组的管理和安排,爱护财产,关心安全、环境卫生和绿化事宜。

5、信教群众要加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搞清模糊认识,分清什么是合法宗教活动,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单位宗教事务管理制度

单位宗教事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单位内部宗教事务管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单位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 尊重职工的宗教信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3.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确保宗教活动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4. 坚持教育与引导相结合,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单位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单位宗教事务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宗教事务办公室,负责具体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宗教事务办公室设在单位党委办公室,由专人负责。

3. 宗教事务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宣传宗教政策法规,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宗教;(2)组织开展宗教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宗教素养;(3)协调处理宗教纠纷,维护单位和谐稳定;(4)负责宗教场所的审批、登记和管理工作;(5)监督宗教活动,确保宗教活动合法、合规;(6)向上级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报告单位宗教事务工作情况。

四、宗教活动管理1. 单位内部宗教活动应在宗教场所内进行,不得占用公共区域;2. 宗教活动需提前向宗教事务办公室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3. 宗教活动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涉及迷信、邪教等非法活动;4. 宗教活动组织者应确保活动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5. 宗教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应向宗教事务办公室报告活动情况。

五、宣传教育1. 单位应定期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宗教素养;2.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宗教知识,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宗教;3. 鼓励职工参与宗教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增强对宗教文化的了解。

六、监督检查1. 单位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对宗教事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 宗教事务办公室对宗教活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宗教活动合法、合规;3. 单位职工对宗教事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宗教事务办公室反映。

学校宗教事务管理制度

学校宗教事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宗教事务管理,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宗教事务管理原则1. 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学校尊重师生宗教信仰自由,不得强制或干涉师生信仰宗教,不得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

2. 宗教与学校教育分离原则:学校教育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宗教与学校教育相互分离,不得将宗教信仰作为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条件。

3. 宗教活动规范原则:学校内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妨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4. 宗教事务公开原则:学校宗教事务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接受师生监督。

三、宗教事务管理职责1. 学校党委会:负责学校宗教事务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宗教事务管理政策措施,确保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促进。

2.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宗教事务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宗教事务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3. 宗教事务领导小组:负责宗教事务的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宗教事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4. 宗教事务辅导员:负责协助学校行政部门开展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指导宗教活动,宣传宗教政策法规。

四、宗教事务管理内容1. 宗教信仰自由:学校尊重师生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师生依法参加宗教活动。

2. 宗教教育与学校教育分离:学校不得将宗教信仰作为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条件,不得将宗教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3. 宗教活动管理:学校内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妨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4. 宗教场所管理:学校内宗教场所应设立在校园外,不得占用学校公共资源。

5. 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学校内宗教教职人员应依法取得宗教教职人员资格证书,并接受学校管理。

6. 宗教事务宣传:学校应积极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治意识。

五、宗教事务管理监督1. 学校宗教事务领导小组对宗教事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宗教事务管理制度的落实。

【管理制度)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管理制度)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管理制度)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发布日期:2011年12月19日(1994年7月16日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16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8—15号公告公布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壹条为了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第三条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教职人员正常的教务活动和信教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预。

第四条宗教活动应当于宪法、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禁止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国家统壹、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婚姻等制度的活动。

第五条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实行自治、自传、自养。

外国组织和个人于自治区境内进行宗教活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制度》办理。

第六条各个宗教、各个教派应当于爱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互相尊重、互不干涉、求同存异、和睦相处。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造不同宗教或教派之间的纷争。

第七条宗教教职人员,是指担任壹定宗教职务且履行职责的信教公民。

第八条宗教教职人员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壹和民族团结,爱国守法,有较高的群众威望和宗教学识。

第九条宗教教职人员由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举荐,信教公民讨论同意,经宗教团体审查核准且颁发证书。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宗教活动场所委派、指定宗教教职人员或撤销其宗教职务。

第十条宗教教职人员应当于本县(市、区)范围内选定。

本地确无适当人选,需要跨县(市、区)、州(地、市)聘用的,应当分别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
《阳光省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1、宗教活动场所应建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

管理组织由本场所的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民主协商推选产生,并报区民宗局备案。

2、宗教活动场所接受组织和个人捐赠,应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的有关规定和宗教习惯办理。

3、从事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应当经省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办理,内容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宗教事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4、属文物保护单位的宗教活动场所,应按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

5、宗教活动场所必须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资料逐年收集、整理、装订、收藏。

6、宗教活动场所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应当经省宗教事务部门批准。

由境外传入的宗教印刷品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查后方可启用。

7、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在每年第一季度向区民宗局提交上一
年度的管理情况报告。

宗教专项治理方案

宗教专项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二、工作目标1. 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确保宗教领域安全稳定。

2. 加强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提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

3. 优化宗教事务管理,提高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工作措施1. 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1)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监管,严格落实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规范宗教活动。

(2)严厉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非法宗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和非法传教。

(3)加强对宗教极端思想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群众对宗教极端思想的辨识能力。

2. 加强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建设(1)支持宗教团体依法依规开展活动,发挥宗教团体在宗教事务中的作用。

(2)加强宗教院校建设,提高宗教教育质量,培养合格宗教人才。

(3)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提升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3. 提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1)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使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了解国家宗教政策法规。

(2)加强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的法治教育,提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

(3)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

4. 优化宗教事务管理(1)完善宗教事务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加强宗教事务部门队伍建设,提高宗教事务管理水平。

(3)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四、组织实施1. 成立宗教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宗教专项治理工作。

2. 制定宗教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分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制度
1、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2、支持独立自主办教的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宗教对外友好交往,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不允许境外任何组织、团体和个人干预我国宗教事务;
3、引导村党支部、村委会重视宗教工作,明确宗教工作联络员负责联系和管理本村的宗教事务;
4、限制不正常的宗教活动,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和宗教活动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5、要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党的宗教政策,深入开展“无神化”的宣传教育;
6、劝说党员干部不要信教和参与宗教活动;
7、及时掌握各村的宗教工作动态,发现情况妥善处置;
8、所有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都必须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