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气象探测》电子教案
高空气象探测第十四章课件二

3、选取第二对流层顶(150 hPa~40hPa) ⑴若存在第一对流层顶 在第一对流层顶以上,由温度垂直递减率开始>3℃/km气层的最低高
度起,向上1千米及其以内的任何高度与该最低高度间的平均温度垂直 递减率均>3℃/km,并在该最低高度以上又出现符合对流层顶选择条 件的气层(若该符合对流层顶条件的气层出现在150 hPa以下,该气层 不选为第二对流层顶;而后在150 hPa或以上又出现符合对流层顶条件 的气层,则须在此气层以下重新出现由温度垂直递减率开始>3℃/km 气层的最低高度起,向上1千米及其以内的任何高度与该最低高度间的 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均>3℃/km的过渡层,此气层才可选为第二对流 层顶),则该气层选为第二对流层顶
0.1 地面:0.1 高空:1 <100Hpa:0.1
1 0.01 0.01
1 1 0.1 0.1 1 1 0.001 0.001
二、规定等压面的计算 规定等压面层为:地面、1000、925、850、700、600、
500、400、300、250、200、150、100、70、50、40、 30、20、15、10、7、5 hPa。当某规定等压面在测站海 拔高度以下时,则不参与计算。 1、各规定等压面上的要素值的计算方法 ①在时压曲线上找到各规定等压面,并得到规定等压面所 对应的时间; ②在时温、时湿曲线上的相同时刻处计算出温度、湿度; ③根据计算公式求出露点温度; ④将规定等压面上的气温值减去该规定等气压面上的露点 温度,即得到温度露点差; ⑤等压面的空间定位数据根据每分钟球坐标数据得到的经 纬度偏差内插得到; ⑥等压面的时间定位数据根据等压面时间与放球时间计算 得到。
高空气象探测第四章课件

4、除补放小球外,不得中途停止观测, 观测终止应记
录失视原因。 5、若小球入云,应准确记录球影模糊时
间,供计算云高用。若发生丢球,应继 续寻找5分钟以上,方可终止。 7、观测结束后应重新校验经纬仪的位置 是否变动。再次观测记录云状、云量。
8、观测中注意事项 (1)遇有气球过顶,方位角变化很快,容易丢球 时,且利用仰角、方位角螺旋跟不上球影的移动,可 直接用手握住大物镜转动,跟踪气球。 (2)为保证记录的准确性,每分钟读取的数据都应 该复读一次,不断注意仰角、方位角变化的规律性。 (3)夜间观测,为了避免放球时将蜡烛闪灭,应使 气球与灯笼之间的连接绳拉直后再松开灯笼。气球与 灯笼之间连接绳的距离应在1.5米左右。 (4)切记不要在氢气房内或气球下面点燃蜡烛。
第四章 灌球与观测
一、球皮的分类
1、探空球(升速400米/分左右):气球 携带探空仪和回答器,可升至30Km的高度,
与测风雷达配合进行的探测。
2、测风球:有大球和小球两种。
大球:携带回答器升空,可升至30Km的高 度,升速为400米/分左右,与测风雷达配 合进行的探测,小球:不携带附加物升空 (夜间携带灯笼和蜡烛),升速为200米/
1、放球前10分钟内进行瞬间观测记录。项目:温 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状、云量、能见 度、天气现象。 2、放球。应准时正点放球。 3、观测。读取和记录每一分钟的仰角、方位角。 报分钟在55秒时发出读数预备讯号,观测员应立即 将球影调到十字线附近,待60秒发时出读数讯号 时,将球影调到十字线正中,稍停转动仰角、方位 角手轮,迅速、准确读取仰角、方位角读数。
(二)雷达单独测风
㈠ 检查浸泡电池。使用前一小时将电池拆封 取出,
正点施放前半小时浸泡电池,即:将电池浸 入3%的食盐水中,浸泡3—5分钟取出后 放在一块绝缘板上等3分钟左右,使其自然 滴去多余电液。
高空气象探测》电子教案

高空气象探测》电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介绍高空气象探测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应用领域。
解释高空气象探测对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航空安全的重要性。
1.2 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历程回顾高空气象探测的历史和技术演变。
讨论现代高空气象探测的方法和技术。
1.3 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明确学习目标和预期成果。
概述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活动。
第二章:高空气象探测的基本原理2.1 大气层结构介绍大气的分层结构和各个层的特点。
解释不同层次大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变化。
2.2 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讲解探空气球的原理和制作材料。
探讨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探空气袋。
2.3 探头和传感器介绍常见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探头。
讨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采集方法。
第三章:高空气象探测设备和技术3.1 探空气球和雷达系统探讨探空气球的发射和跟踪技术。
解释雷达系统在高空气象探测中的应用。
3.2 无线电探空仪和卫星探测介绍无线电探空仪的工作原理和数据传输。
讨论卫星探测高空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应用。
3.3 数据处理和分析讲解高空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探讨数据质量控制和误差分析。
第四章:高空气象观测实践4.1 探空气球发射和回收讲解探空气球的发射准备和操作步骤。
探讨探空气球的回收方法和设备。
4.2 数据记录和处理指导学生如何记录和整理高空气象数据。
解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重要性和技巧。
介绍观测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第五章:高空气象探测的应用5.1 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解释高空气象探测对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探讨高空气象数据在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5.2 航空气象和安全讨论高空气象探测对航空气象服务的贡献。
解释高空气象数据在飞行规划和航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5.3 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探讨高空气象探测在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讨论高空气象数据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的重要性。
第六章: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的应用案例分析6.1 案例一:暴雨预警分析高空气象数据在暴雨预警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教案).docx

第十一章L姝段n型丿當空气象採测糸统单元标题:第十一章L波段(1型丿壽空气象探测糸统第一节糸统简介第二节糸统特点教学时数:(2丿学肘,其中理论(2丿学时,卖验(0丿学对,上机(0丿学肘,其他(0J 学肘: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拿握L波段當空毛象探测糸统放球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樸拟训练软件的用途,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要求,安裝、设置、卸覽方空,了解软件的主要特点和功能O主要教学内彖:L波段壽空气象探测糸统放球软件、数据戏理软件、模拟训练软件的用途,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要求,安裟、设置、卸载方法,了解软件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盍与札邑:L波段高空毛象採测糸统放球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栈扱训练轶件的用途,软件和硬件要求,安袈、役置方冻,主要特点和功能。
镌后作业:1、糸统软件组成及它们的用途。
2、L波段壽空气象探测糸统软件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要求如何?3、拿握糸统软件的安裝方法。
4、L疵段(1型)壽空毛象探测糸统软件对计算机糸统所要求的最低显示分辨率、颜色数的要求如何?镌后体会:通过教学,使学生对L波段壽空毛象探测糸统放球软件、数据戏理软件、模拟训练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硬件要求,安裝、设置、卸我方冻,糸统主要特点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必须进行卖际操作加深理解记忆。
第十一章L欢段n型丿壽空毛象採测糸统第一节糸统简介轶件组■成:放球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模拟训练软件。
放球软件:主要用于完成高空卖肘採测的雷达控制、监测、数据录取工作。
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完成处理数据和生成各种毛象产応、报表等任务。
樸拟训练软件:主要用于业务培训,以便襟作员尽快拿握本糸统的操作和使用。
一、对计算机轶件和硬件要求1、Window$9X/Window2000/ WindowXP 中丈版本;2、奔勝200MHz;3、至少32MB的护畏内存和不小于20G的硬盘;4、一个1.44MB软盘驱动器;5、一个CD-ROM驱动器;6、一个与Windows兼家的亂标器;7、17寸显示甕;8、宽行4r印机。
高空气象探测第十一章课件一

▪ 左图:在第一对流层顶以上、150hpa以下出现符合对流层顶温度递减率 (包括r=3℃/km和r=4℃/2km)条件的层次时的情形;始层或终止层时 的情形。
▪ 五、特性层的选取 ▪ 1、选择特性层的条件 ▪ 2、选择特性层的方法 ▪ 3、要素值的计算
九、最大风层的选取 ㈠最大风层条件: ㈡最大风层的选取方法 十、测风终止时间大于探空终止时间的处理 十一、综合探测雷达无斜距的处理 十二、气球下沉记录的处理
举例1: 气球从7.5分钟开始下沉,10.7分钟回升至下沉位置,则测风从8分钟
到10分钟之间的数据舍去不用,从经过下沉记录处理后的每秒球坐标上 读取第8分钟的数据作为整8分钟的数据,9分钟的数据作为整9分钟的数 据,依次类推,第7分钟和第8分钟的量得风层不计算,如图:
第十一章 L波段 (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
第一节 系统简介
▪ 组成:由放球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模拟训练软件及若干工 具软件组成。
▪ 作用:放球软件主要用于完成高空实时探测的雷达控制、监 测、数据录取工作;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完成处理数据和生成 各种气象产品、报表等任务;模拟训练软件主要用于业务培 训,以便操作员尽快掌握本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风向、风速计算的球坐标数据如何获得? ▪ 3、计算量得风层的时间间隔和计算分钟连续失测时的处理规
定如何?当20-21、39-41、40-43分钟失测时,相应量得风层 如何处理? ▪ 4、综合探测时,规定等压面、对流层顶、规定高度的时间如 何求取? ▪ 5、雷达单测风时,规定等压面、规定高度层的时间如何求取? ▪ 6、当内插规定层的风,遇到什么情况时,可用最接近的量得 风层的风代替?代替规定如何?超出代替范围时如何处理?
《高空气象探测》电子教案

《高空气象探测》电子教案第一章:高空气象探测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高空气象探测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掌握高空气象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高空气象探测的定义和重要性高空气象探测的物理原理高空气象探测的方法和技术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高空气象探测的意义和应用讲解高空气象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展示高空气象探测的仪器和设备1.4 作业与评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第二章:高空气象探测仪器与设备2.1 课程介绍了解高空气象探测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掌握各种仪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2 教学内容常规高空气象探测仪器和设备现代高空气象探测技术及其设备2.3 教学活动展示各种高空气象探测仪器和设备讲解仪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学生动手操作模拟设备,加深理解2.4 作业与评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第三章:高空气象观测3.1 课程介绍学习高空气象观测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高空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2 教学内容高空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高空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3 教学活动讲解高空气象观测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进行模拟观测,记录数据数据分析练习,学习处理和分析观测数据3.4 作业与评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提交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报告第四章: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的应用4.1 课程介绍探讨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的应用领域。
了解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对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的应用领域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对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的作用4.3 教学活动讲解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的应用领域分析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对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探索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的创新应用4.4 作业与评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提交小组讨论的报告第五章:高空气象探测的未来发展5.1 课程介绍探索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了解高空气象探测技术的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5.2 教学内容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趋势高空气象探测技术的新发展高空气象探测应用前景5.3 教学活动讲解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高空气象探测技术发展的看法展示高空气象探测应用前景的相关案例5.4 作业与评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提交小组讨论的报告第六章: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6.1 课程介绍学习使用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高空气象探测第十四章课件三

大球零点订正:在放球点离雷达天线水平距离不超过30米时,此三项 (距离,仰角,方位)全填0,如果超过30米按实际值填入。
小球零点订正:同上 档案号:填入本站的档案号,供月报表中使用。 仪器类型:按所施放仪器号填写。 2、修改参数密码: 在修改台站参数前,首先要输入修改参数密码,该系统默认密码为123,
未结冰时湿球温度输入-1.5,结冰时湿球温度输入-15 b或-15B。 冬季干球温度低于-10℃时,湿球温度用探空仪仪器值填入。 器差:在“仪器器差设置”表中,图(81)输入器差后,此处“器差”
计算机自动生成。
测站瞬间处理值:在输入以上各栏后,计算机自动生成。
八、基值测定参数:见下图
气压表读数:台站单管气压表示值取小数点后一位扩大 10倍输入。
定在该对话框中显示的仪器号与待放仪器号是否一致,同 时可调入该探空仪的检定证。
8、帮助:点击此键是显示在线帮助文件。 9、版本号:点击此键显示软件信息。 10、退出:点击此键即退出“放球软件”
十二、调入待施放探空仪的检定证 在开箱后或放球前一小时进行,每次放球前必须保证工厂
提供的该探空仪软盘、光盘检定证(或纸质检定证)已拷 贝到D:/ Lgw / Jdz文件夹中,然后将待放探空仪的检定 证调入程序。 1、活化湿度片 先将湿度片插入基测瓶盖上的湿度片插座内并放入高湿 97%RH(硫酸钾)的瓶中(在北方干燥天气时,高湿活 化用自来水即可),压紧瓶盖,然后开启基测箱电源开关, 按下R0键,进行高湿老化。当基测箱显示窗口显示被活 化元件R﹥500ΚΩ时(约需1分钟),即认为高湿活化完 毕。此时将带有湿度片的瓶盖放入干燥0%RH干燥瓶中压 紧瓶盖,当瓶盖内元件阻值稳定不变时(约2~3分钟), 可分别读取此时R0及T0值(R0范围在8ΚΩ~20ΚΩ)放在 0%RH瓶内待用。
高空气象探测》电子教案

高空气象探测》电子教案第一章:高空气象探测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空气象探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让学生了解高空气象探测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教学内容:1. 高空气象探测的定义和意义。
2. 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高空气象探测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气象观测的重要性。
2. 讲解概念:讲解高空气象探测的定义和意义。
3. 历史与现状:介绍高空气象探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 任务与内容:讲解高空气象探测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5.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PPT。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高空气象探测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构造和原理。
2. 让学生了解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优缺点。
3. 让学生了解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放飞和回收方法。
教学内容:1. 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构造和原理。
2. 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优缺点。
3. 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放飞和回收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作用。
2. 讲解构造:讲解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构造和原理。
3. 优缺点:介绍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优缺点。
4. 放飞与回收:讲解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放飞和回收方法。
5.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PPT。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探空气球和探空气袋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高空气象观测仪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高空气象观测仪器及其原理。
2. 让学生了解高空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空气象探测》课程电子教案目录绪论第一章测风经纬仪第一节测风经纬仪的种类及用途第二节测风经纬仪的构造第三节测风经纬仪的安装和使用第四节测风经纬仪的器差检查和调整第二章701测风雷达第一节701测风雷达的用途和工作原理第二节701测风雷达的组成及其作用第三节701测风雷达的性能第四节701测风雷达的使用第五节701测风雷达的标定第六节701测风雷达的维护第七节701测风雷达的定期维护第三章制氢原理第一节化学药物制氢第二节 QDQ2-1型电解水制氢第四章灌球与观测第一节球皮的分类与用途第二节气球升速的确定第四节气球的充灌第五节测风工作的进行第五章单站高空风记录整理第一节单站高空风的计算原理第二节计算量得风层的风向风速第三节计算规定高度的风第四节选择最大风层第五节净举力发生错误时的处理方法第六节高空风报告电码第七节特殊情况的处理第六章 GFE(L)1型测风雷达第一节雷达简介第二节基本工作原理第三节性能指标第四节雷达的标定第五节雷达的使用第六节雷达的维护第七章 GTS1型数字探空仪第一节探空仪结构第二节探空仪的技术指标第三节探空仪的工作原理第四节使用方法和维护第八章 GEZ10型探空仪检测箱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主要技术指标第三节整机结构及功能第四节使用方法第九章探空记录整理第一节计算规定等压面第二节选择特性层第三节选择对流层顶第四节选择零度层第五节特殊情况处理第六节高空压温湿报告电第十章高空记录月报表第一节高空压温湿记录月报表第二节高空风记录月报表第三节高空矢量风统计表第十一章 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第一节系统简介第二节主要特点第三节主要处理方法第四节台站参数设置第五节放球软件的使用第六节数据处理软件第七节系统操作注意事项第十二章 TD2—A 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主要测量指标第三节探空仪工作原理第四节检定证第五节保管与使用注意事项第六节探空仪的施放第十三章 400M数字式电子探空仪接收硬件第一节基本工作原理第二节 GTC1-4型高空数据处理器第三节雷达数据解调板结构与原理第四节数据处理器第五节硬件系统的调整第六节雷达开关机注意事项第七节数据处理器与雷达及主机的连接第十四章 701-400兆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第一节系统简介第二节台站地面参数第三节放球软件第四节数据处理软件第五节系统操作注意事项单元标题:绪论教学时数:(2)学时,其中理论(2)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其他(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高空气象探测基本基本常识,掌握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现状、内容、方法以及发展历史和展望。
通过学习是学生能够对学习本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主要教学内容:一、基本术语二、高空气象探测的任务和作用三、高空气象探测的方法四、我国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现状五、我国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的发展与展望六、探空资料在气象业务中地位和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术语二、高空气象探测的任务和作用三、高空气象探测的方法课后作业:1、高空气象探测的定义、任务、作用如何?2、高空气象探测内容分为哪两部分?定时观测、不定时观测的定义如何?3、目前我国高空气象探测业务应用那几种探测系统?4、综合探测和单独测风的定义以及时间规定如何?课后体会:通过教学,使学生对高空气象探测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绪论高空气象探测:采用特殊的平台和设备进行探测,或通过遥感方法进行间接探测大气中温度、气压、湿度和风等要素的垂直分布。
另外有些无线电探空随同大气成分,如臭氧浓度或放射性物质的感应系统一起飞升进行臭氧浓度探测,也属于高空探测的范畴。
一、高空气象探测的任务和作用任务:探测高空0—35Km以下大气中温度、气压、湿度和风随高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以及随纬度、季节的变化情况,研究云的宏观和微观结构、降水过程、冷暖锋面以及台风等。
作用: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和情报,不仅能为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等提供重要资料,同时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空军飞行作战,高炮、火箭、导弹、卫星的发射,舰艇出航、民航、运输、人工影响天气、防止大气污染、救助灾区等与高空天气变化有关的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空气象探测的方法高空气象探测可分为高空风探测和高空温、压、湿探测两部分。
高空气象站进行高空气象探测按时间可分为定时观测和不定时观测两种。
定时观测:指按照上级气象部门规定的时间进行的探测,为天气预报和研究天气演变规律提供必要的情报和资料。
不定时观测:根据有关部门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临时需要进行的探测,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次数,主要是为各相关部门提供临时所需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探测任务:分为综合探测和单测风两种。
综合探测(07时15分和19时15分):利用测风雷达跟踪具有一定升速的探空气球,在探测过程中,由雷达定位后根据气球的运动轨迹得到高空风的垂直分布情况,同时又不断接收由气球携带的回答器将探空仪感应到的温、压、湿要素通过转换后的电信号,再经过反演后得到高空温、压、湿的垂直分布情况。
单独测风(01时15分或13时15分):利用测风雷达跟踪具有一定升速的测风气球,探测过程中,只根据雷达的定位确定气球的运动轨迹得到高空风的垂直分布情况。
探空气球:携带能够感应温、压、湿变化的探空仪和回答器的升空气球。
测风气球:只携带回答器的气球。
三、我国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现状目前,我国现有高空气象探测台站120个,参加国际高空气象资料的交换有87个,主要应用着以下三种探测系统:1、L波段雷达—GTS1型电子探空仪系统GTS1型电子探空仪和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相配合的探测,实现了自动跟踪和资料的自动处理。
2003年1月1日投入使用,我国80个台站使用该系统。
2、701雷达—400M电子探空仪系统本系统由701二次测风雷达与400M电子探空仪相配合进行的探测,与2007年1月1日投入使用,目前我国40个台站使用该系统。
3、GPS探空系统采用了新型的气象参数观测手段,用气球携带探空仪升空,在探空仪上使用气压、气温、湿度传感器和GPS接收模块,测量从地面一直到30km高空自由大气各高度的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和风速气象要素,用无线电讯号发送到地面站,地面站接收后整理出测量结果,按用户要求输出各种气象数据。
四、我国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的发展与展望1910年有了测风经纬仪。
1930年,前苏联莫哈诺夫设计出了第一代无线电探空仪后,无线电探空仪在高空气象探测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解放前,我国基本上没有自己建立的高空气象站网,只有南京、上海等地有几个探测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空探测首先引进了芬兰的25MHz探测系统,在该系统应用的同时,我国开始引进了前苏联技术,自行研制和生产了49型梳齿式探空仪,其发送频率仍在24-25MHz,地面系统引进了前苏联的马拉黑无线电经纬仪,该系统在国内建立了5个试验站,频率为215MHz。
1958年我国又开始设计和研制我国自己的探空系统,即:59-701探测系统。
在60年代初期,59型探空仪取代了49型梳齿式探空仪,使用频率为24MHz的发射机作为升空和24MHz的收报机作为地面设备。
此后,我国又成功研制出了400 MHz二次测风雷达,在国内建立了5个实验站,进行业务试验,随即经过中央观象台的改进,于1964-1965之间,南京大桥机器厂开始批量生产,投入于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站网。
自59-701高空探测系统投入高空探测业务站网后,我国的高空探测技术水平和质量上升到了国际中、上等水平。
从80年代开始,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开始用电子探空仪取代机械式探空仪,因而国际探空质量和技术快速的提高,至使我国高空探测质量开始下滑。
在90年代中叶,我国的探空质量下滑到了世界气象组织(WMO)基本要求的边沿,我国有60%左右的高空站探测质量被WMO通报质疑。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广泛使用机械式59型探空仪的国家。
自90年代中期,我国加快了基于电子探空仪的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的研制、应用和推广。
L波段雷达—GTS1型电子探空仪系统已经装备80多个探空站, GPS探空系统将于2007年7月在我国7个GCOS探空站使用,同时加快了GPS探空系统国产化步伐。
各种遥感探测设备如风廓线仪、激光雷达、新一代天气雷达等无球探测系统也陆续在一些台站使用,大大丰富了高空探测的手段,是未来高空探测业务的发展方向。
五、探空资料在气象业务中地位和应用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高空探测是作为业务天气预报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分析初始化中使用的两个基本测量值。
陆地上施放的无线电探空仪提供几乎是实地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测量值,而从海洋中远处的岛屿或船舶上施放的无线电探空仪所提供的测值只能覆盖有限洋面。
温度和水汽场的垂直结构的准确测量,对各种类型的天气预报,特别是区域性和局地性天气预报是极端重要的。
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指示垂直方向存在的云或雾层的结构,进而温度和水汽场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大气的稳定度,从而可预报云量和云状。
对环境污染研究(例如判别大气边界层的厚度)来说,温度和相对湿度垂直结构的高分辨率测量结果是很重要的。
民用航空、炮兵和其它弹道学应用,诸如空间飞行器的发射都对给定的不同气压的空气密度(根据无线电探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测量结果导得)测量结果有相应的业务要求。
单元标题:第一章测风经纬仪第一节测风经纬仪的种类和性能第二节测风经纬仪的结构教学时数:(2)学时,其中理论(2)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其他(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掌握测风经纬仪的分类、性能指标和构成。
要求:掌握测风经纬仪各旋钮的位置、作用以及使用,能够迅速准确进行读数。
主要教学内容:测风经纬仪的种类种类;性能指标;组成以及各部件的作用;读数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旋钮所在位置和功能以及读数方法。
课后作业:测风经纬仪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如何?课后体会: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测风经纬仪的分类、性能指标、组成以及各部件的作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基本掌握读数方法,但还应加强读数精度和速度。
第一章测风经纬仪用途:高空风观测;对各种测风雷达进行定位准确性的标定。
第一节测风经纬仪的种类和性能种类:CFJ—1型、CFJ—2型和701型。
性能指标:常用测风经纬仪的性能指标。
第二节测风经纬仪的结构组成:望远镜部分、读数装置、水平调整装置、照明装置和附件。
(本教材以CFJ-1型测风经纬仪为例。
)一、望远镜部分作用:跟踪气球,放大物影。
组成:主望远镜、辅助望远镜、进光反射镜、望远系统变倍手轮、中间镜组、目镜以及瞄准器等。
瞄准器:观测时瞄准气球用。
三棱镜:把物镜中映到的物象反射到目镜中,而使观测者看到物象。
目镜:观测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视力以及目标物的远近适当调整焦距,使物象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