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数轴教案(新版)浙教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 数轴》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 数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2 数轴》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数轴的定义、性质及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数轴的概念,然后介绍数轴的性质,如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等,最后讲解如何用数轴表示有理数。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理解有理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前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对负数、正数、零等有基本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数轴这一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坐标系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数轴与坐标系有所不同,需要学生进行区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数轴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地画出数轴。
2.学会用数轴表示有理数,能够读取和写出数轴上的有理数。
3.能够理解数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性质。
2.用数轴表示有理数。
3.数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利用数轴模型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性质。
3.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模型或挂图,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如负数、正数、零等,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数轴模型或挂图,向学生介绍数轴的定义和性质,如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数轴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有理数,或者从数轴上读取和写出给定的有理数。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数轴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轴解决。
例如,某商品打八折,求打折后的价格;某人向前走了5米,然后又向后走了3米,求他现在的位置等。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1.2 数轴

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1.2 数轴【学习目标】1.理解数轴的概念,会读出数轴上表示的数,会画数轴,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2.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两个相反数,理解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重点和难点】1.数轴的概念,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数轴的概念涉及数和形两个方面,抽象程度较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自学指导】1. 给你一个数,你会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吗?2. 数轴具有哪些特征?什么是数轴?3. -4与4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他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课堂检测】1.数轴的三要素是 ,_ 和2.4的相反数是 ,-6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3.在数轴上,A 、B 两点在原点的两侧,但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如果点A 表示73,那么点B 表示4.在已知的数轴上,表示-2.75的点是 ( )A 、E 点B 、F 点C 、G 点D 、H 点5.以下四个数,分别是数轴上 A.B.C.D 四个点可表示的数,其中数写错的是 ( )6.下列各语句中,错误的是 ( )A .数轴上,原点位置的确定是任意的;B .数轴上,正方向可以是从原点向右,也可以是从原点向左;C .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36.8的点有两个.7.数轴上,对原点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 .表示0的点B .开始的一个点C .数轴上中间的一个点D .它是数轴上的一个端点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是-5的相反数B .-5是5的相反数C .-5和5是互为相反数D .-5是相反数9.在数轴上表示出-2,1,-0.2,0,0.5 .10.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5,-32,-5.8,0,59【快乐晋级】1.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则这个数是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的是2.如果将点A 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终点表示的数是0,那么点A 表示的数是3.如果数轴上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3,点B 到原点的距离为5,那么A 、B 两点的距离为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A .正数B .整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5.数轴是( )A .一条直线B .有原点、正方向的一条直线C .有长度单位的一条直线D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6.通过画数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理数集合中没有最小数,也没有最大数;B .有理数集合中有最小数,也有最大数;C .有理数集合中有最小数,没有最大数;D .有理数集合中有最大数,没有最小数;7.四位同学画数轴如图所示,其中正确( )A BC D8.互为相反数是指()A.意义相反的两个量B.一个负数前面添上“+”所得的数与原数C.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D.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零的相反数是零)9.大于-4而不大于4的整数有多少个?并利用数轴把它们表示出来.10.小明的家(记为A)与他上学的学校(记为B)、书店(记为C)依次坐落再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小明家位于学校西边30米处,书店位于学校东边100米处,小明从学校沿这条大街向东走了4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 70米达到D处.试用数轴表示上述A,B,C,D的位置.。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教案(全章)

1.1 从自然数到分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
2.通过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标号和排序等方面的应用。
能力目标:会运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从实际中体验由于需要而再次将数进行扩充的必要性。
情感目标:1.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以面对面互动的形式,完成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
2.从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及运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小学里,我们学习了自然数和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部分的内容:从自然数到分数。
二、新课过程用多媒体展示杭州湾大桥效果图,并显示以下报道: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座跨海大桥,计划在5年后建成通车。
师问: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学生很快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后,由上面这几个数,师生共同得出自然数的几个应用:⑴属于计数如8万辆、5年后、6车道 ⑵表示测量结果如全长36千米 ⑶表示标号和排序如2003年6月8日、第一座等显示以下练习让学生口答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1)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
(标号和排序 计数)(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然后乘15路公交车到了小明家。
(标号和排序 标号和排序)(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3年为止是世界上第5高楼。
(测量结果,计数,标号和排序,标号和排序)做完练习之后师:随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
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第2节:有理数数轴

§1.2.2 数轴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台州市椒江区第二中学童建民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目标1. 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2. 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 能够准确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出相应的有理数以及在数轴上读出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教学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知识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说明设置情境引入课题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有理数是怎样分类的?2.回顾小学数学是如何利用数轴表示正数和零的?3.引入负数后,又如何利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呢?让我们先看一个问题.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1.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从西到东的方向.2.因为柳树、杨树都在汽车站的东面,即在汽车站的右边.槐树、•电线杆在汽车站的西面,即在汽车站的左边,它们都相对汽车站而言,所以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O表示汽车站的位置,规定1个单位规定.(线段OA的长代表1m长)(如下图)3.分别标出柳树、杨树、槐树、电线杆的位置.在点O右边,与O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B表示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树的位置:点O右边,与O•点距离7.5个单位长度的点C表示杨树的位置;点O左边,与点O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D•表示槐树位置;点O的左边,与点O距离4.8个单位长度的点E表示电线杆的位置.分析问题探究新知问: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更简洁,我们把点O•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正数和正数表示.符号表示方向,点O的左边表示负数,点O的右边表示正数.这样就可以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了.这里,-4.8中的负号“-”表示汽车站(点O)的左边,4.8表示与点O•的距离为4.8个单位长度.说明:以上分析,教师应边讲边画,分步进行.观察后回答:(课本第11页)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吗?•它和课本图1.2-1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答:可以,课本图1.2-2也是把正数、o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它是向上方向为正(即0的上方表示正数,0的下方表示负数),只要把温度计水平放下就与课本图1.2-1相同了.讲授新知识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记为0;(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正数在数轴的右边,负数在左边,0用原点表示);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数轴上的点并不全是有理数.做数轴.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单位长度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例如3.5,数轴上从原点向右3.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3.5,又如要表示-213,从原点向左213个单位长度的点就表示-213,如下图.归纳:先由学生填空,然后教师加以讲评.例题讲解 例1 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4,-2,-4.5,0.解:如下图所示 例2 指出数轴上A 、B 、C 、D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归纳数轴的规范画法: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刻度要在直线上,且是细短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 课堂练习 1.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条数轴.2.下面的各图是不是数轴?为什么? 3.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1)4,-2,-4,113,0,-213(2)-100,100,-250,-400,0,2.54.指出数轴上A 、B 、C 、D 、E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学生动手画数轴,在画的过程中可能有诸多问题,比如:数轴一定是水平放置的吗?原点一定在最中间吗?单位长度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长度?数轴可以画为射线吗?然后学生进行交流,得到数轴规范的5.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的点有几个?请你在数轴上把它们画出来,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数?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讲解,给出正确的答案.画法课堂小结数轴是非常重点的数学工具,它的出现对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以它为基础,借助图直观地表示,为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本课作业1、教科书第12页第1、2题,第17页的第2题2、补充练习:(1)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0.5,±0.1,±0.75.(2)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1000,5000,—2000.(3)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4)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后反思: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案 浙教版

引入课题 “有 理数”
数的 推广引 出负数并对 负号加以解 释
50 2 , 7 3
加深印象, 理 解概念
2、填空: (1) 规定盈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 2.5 万元,记做_______万元,今年盈利了 3.2 万元,记做_________万元; (2) 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 918 米,记做海拔 知识运用 ________米,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 155 米,记做海拔_______米。
例 2:下面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 理数?
8.4 , 22,
17 3 , 0.33 ,0 , , - 9 6 5
做一做: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大括号内: 22 2 7,,-9.5, ,0,-2004,3.14,+4.3,-12% 3 7 正数集合 { „} 负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 { „}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 集合{ „}非负数集合{ „} 非整数集合{ „} 有理数集合{ „} 六、小结 1、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正数与负数:像 1,+2.5 等这样的数叫正 数。像-6,-1.4,
称为正分数。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你能对学过的数做出一张分类表吗?
正整数 整数 零 自然数 负整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 正分数 正分数 有理数 零 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负数 负分数
教学反思:
资料来源:3A 备课网
有理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设计亮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看一看, 说一说: 本章章前图(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两地海拔与气温比较)与节前图(月 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在图中你发现了你还不是很熟悉的数了吗?凭你的经验,你能解释这些 陌生数字的意义吗?这里零下 233℃不用-233℃表示,直接用自然数 233℃表示,可以吗? 看来我们学过的数不够用了,自然数、分数还不能够满足我们生活所需。因此必须把数的内容 推广。 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某一种量,请讲出来。把学生讲出的较 恰当的量写到黑板上, 再引导学生把与之相对的量分别写在后边, 如: 零下 20℃——零上 10℃, 降低 5 米——升高 8 米, 支出 100 元——收入 500 元。指出这样的量就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并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意义相反,与值无关。 区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 。 以上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用我们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表示出来吗? 显然是不能的。为了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数——负数。 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规定为正,用学过的数(零除外)来表示,如 8848,123 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放上正号“+”来表示(常省略不写) , ;把另一种与之 意义相反的量规定负,用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负号“-”来表示,如-155,-233 等, 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数(负号不能省略) 。读作“负 155,负 233” 。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1(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10 分表示加 10 分,那么扣 20 分怎样表示? (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 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 5 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 12 圈怎样 表示? (3)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 0.02 克记作+0.02,那么-0.03 克 表示什么? 【做一做】 : 1、 (口答)读出下列各数,它们各是正数还是负数? 7,-7.46,0, 备 注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从自然数、分数到有理数的扩展过程,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 2、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3、会用正数、负数、零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理解有理数 的分类。 有理数的概念。 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一次重大飞跃。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2 数轴导学课件浙教浙教级上册数学课件

12/10/2021
第五页,共十七页。
11.1.1 三角形的边
2.(1)34的相反数是___-__34___; (2)-0.5 的相反数是___0_._5___; (3)0 的相反数是____0____.
12/10/2021
第六页,共十七页。
1.2 数轴(shùzhóu)
筑方法
类型一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12/10/2021
第十页,共十七页。
1.2 数轴(shùzhóu)
【归纳总结】 在数轴上到一点距离为 m(m>0)的点有两个,一 个是在该点左边相距 m 的点,一个是在该点右边相距 m 的点.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1.2 数轴(shùzhóu)
类型三 数轴上相反数的特点
例 4 教材补充例题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为 7,则这两个数为___3_.5_和_-__3_.5_____.
12/10/2021
第三页,共十七页。
11.1.1 三角形的边
1.在图 1-2-1 中,表示数轴的是( A ) 图 1-2-1
12/10/2021
第四页,共十七页。
1.2 数轴(shùzhóu)
知识点二 相反数的概念
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__符_号__(_fú不hào同) ,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 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是 ___0___.
[解析] 画数轴时,数轴长度和单位长度一般由已知的数到原点的距离决定.
解:如图所示.
12/10/2021
第八页,共十七页。
1.2 数轴(shùzhóu)
【归纳总结】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数轴反映了点与数的对应关系,每一个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 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教案

《数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与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轴,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分组动手操作实践,体会数学充满探索性,并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发现知识,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数轴和相反数的概念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三、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相反数反映在数轴上的性质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教师出示一只温度计,首先让学生说说温度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出提问:(1)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表示温度的?(2)把温度计横放(零上温度向右),你觉得它像什么?(3)你能把温度计的刻度画在纸上吗?引出新课:“数轴”。
(借助于温度计,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数轴。
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亲切的。
这些问题的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师生一起画一条数轴。
[讲清数轴的画法:一画(直线);二定(定原定);三选(选正方向);四统一(单位长度要统一)。
]2、观察数轴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如: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类比温度计三者缺一不可,正数都在原点的右边,负数都在原点的左边等等。
)3、考考你:下面图形是数轴的是( )(A ) (B )(C ) (D )(通过判断,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掌握正确的画法。
)4、问题:类似温度计的刻度,任何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得出:正数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数轴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数轴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数轴。
数轴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表示实数的大小和相对位置。
通过数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数轴的画法,理解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概念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从而更好地理解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和绝对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轴的定义和画法,能够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理解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轴,让学生学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画法2.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4.利用数轴解决有理数的加减法问题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轴的实际意义。
2.直观教学法:利用数轴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大小关系。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数轴的定义、画法和应用。
2.数轴模型:准备数轴模型,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温度计,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提问,引出数轴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数轴的定义、画法和特点。
让学生观察数轴,理解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数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轴的概念,会读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会画数轴,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2、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两个相反数,知道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经历数轴的发生和应用,体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数轴和相反数的概念及用数轴上的 点表示有理数
三、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相反数反映在数轴上的性质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展示温度计:
①请观察温度计,读出现在的室内温度.
②请观察下列图形,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
③温度计刻度的正、负是怎样规定的?
以什么为基准?基准刻度线表示多少摄氏度?
④每摄氏度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2)把温度计横放(零上温度向右),你觉得它像什么?
(3)你能把温度计的刻度画在纸上吗?
引出新课:“数轴”.
(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师生一起画一条数轴.
[讲清数轴的画法:一画(直线);二定(定原点);三选(选正方向);四统一(单位长度要统一).]
2、观察数轴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
(如: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类比温度计三者缺一不可,正数都在原点的右边,负数都在原点的左边等等.)
3、考考你:下面图形是数轴的是( )
(A ) (B )
(C ) (D )
(E
-2 -1 0 1 2 -2 -1 0 1 2 -3 -2 -1 0 1 2 3
(通过判断,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掌握正确的画法.)
(三)解释应用,体验成功
1、例题教学
例1 指出数轴上A 、B 、C 、D 各点表示什么数?
(学生合作交流,获取正确答案)
(指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是由“形”到“数”的过程.)
例2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1)0.5,-25 ,0,-4,25 ,-0.5,1,4;
(2)200,-150,-50,100,-100.
(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
(把给定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是“数”到“形”的思维过程.)
2. 观察例2中画好的数轴,-4与4,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5与25
,-0.5与0.5呢?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①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②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③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考考你:
(1)下面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12 与0.2
B 、13
与-0.3 C 、-2.25与214
D 、π与-3.14 (2)写出三对非零相反数,在数轴上将它们表示出来,并比较其中三个负数的大小.
(四)拓展创新,巩固概念
(1)问题: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获得数学的猜想.)
(2)在数轴上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什么数?它们有什么关系?距原点5个单位呢?a
个单
位呢?(a>0)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知道若a为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为-a.)(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数轴的定义和画法
2、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
3、有理数是数,而数轴上的点是几何图形.今天这节课上,我们把数和几何图形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是一种在数学上非常重要的方法——数形结合.
(六)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