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占了肺癌的大多数,和小细胞癌相比其特点是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因化疗是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方案,也是绝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必然选择,所以药代邮重点将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及治疗方案详细介绍一下。

非小细胞癌的化疗药物

一、传统肺小细胞癌化疗药物

(1)顺铂、异环磷酰胺、长春花碱酰胺等药物单药有效率在15%左右,

(2)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足叶乙甙、足叶噻吩甙、长春新碱、长春花碱、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药物,单药有效率均小于10%,

上述药物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的有效率为30%左右,中数生存期约6个月,1年生存率20%到30%。由于顺铂(DDP)为主的化疗有改善生存期的疗效,故至今顺铂仍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首选药物之一。

二、新上市的非小细胞癌化疗药物

泰素、泰素帝、去甲长春花碱、健择、拓扑替康及依立替康的单药有效率约20%。且毒副反应相对较低。

这些新药的上市改变了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是化疗不敏感肿瘤的观念。如多组临床报道健择的单药治疗与顺铂加足叶乙甙联合方案相比有效率、缓解率及生存期均无差别,但毒副作用远远低于顺铂联合足叶乙甙。

顺铂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

由于顺铂仍为最有效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药物,顺铂与上述新药均有协同作用,临床上以顺铂为基础联合上述一种新药的联合治疗方案有效率约为40%,一年生存率为30%到40%,已成为目前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明显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状况。

非小细胞癌化疗药用药共识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一线治疗,对于化疗药的选择,目前已达成以下共识:

(1)两药含铂方案治疗体力评分佳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2)第三代新药方案相较老药方案为佳。

(3)具有较佳PS评分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接受化疗是安全的。

(4)化疗的临床效益在PS2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中中尚不明确。

特别注意:多项Ⅲ期随机临床试验、重要的协作组研究和荟萃分析均表明,新药两药含铂方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治疗效果相同。各方案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毒性特征、给药的方便性和治疗费用的不同。

合理用药更为关键

肺癌化疗新药共同的缺点是价格过于昂贵,给相当一部分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其合理使用越显重要。另外,患者亦不必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而过于追求使用这些昂贵的新药,因为一些老药组成的方案有成熟的经验,仍可为病人带来良好的效果。如顺铂、足叶乙甙或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顺铂等的联合方案仍是目前有效的常用治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上常用的化疗方案

一、一线标准方案

(1)长春瑞滨(诺维本)+顺铂或卡铂。

(2)紫杉醇(泰素)+顺铂或卡铂。

(3)吉西他宾(健择)+顺铂或卡铂。

上述方案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但毒副作用有差异。

二、二线标准方案

(1)多西紫杉醇

从临床试验及应用来看,多曲紫杉醇已应用多年,疗效肯定,是经典标准二线方案,但毒副作用偏大。

(2)力比泰。

力比泰刚上市两年多,临床已证明有很好的疗效,且经预处理后,毒副作用很小,患者耐受性好。

三、其他方案

伊立替康(开普拓)、表阿霉素、丝裂霉素等。

非小细胞癌化疗周期

若患者体力状态良好,一线化疗一般做4—6个周期。经过4—6个周期化疗,患者临床获益后,质量方案如何治疗,有了一定的发展和不同。

以往,一线治疗后,患者就不再接受治疗,一直到疾病进展,才会接受二线治疗。但现在,一线治疗结束后,患者将接受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再接受二线治疗。

非小细胞癌化疗生存期

根据临床统计,非小细胞肺癌晚期一线化疗治疗的总体缓解率在20%~50%,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0%~35%,2年生存率约为10%~15%。

以上内容是药代邮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相关知识的介绍,患者及家属只需要进行一下简单的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对化疗药物和方案的选择,请遵循主治大夫的意见,并积极配合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基本共识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基本共识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CT)又称诱导化疗或术前化疗,指恶性肿瘤在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全身化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问题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问题。肺癌是个全身性疾病,即使在Ⅰ期肺癌仍存在微转移灶的可能。手术时因挤压出血可促使癌细胞在局部种植或经血循环、淋巴循环转移,而手术后患者抵抗力下降,又可促进癌的转移,因而如何设计和合理安排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有关术前化疗或放疗的研究。本文旨在对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基本共识做一扼要叙述,希望对临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新辅助化疗的意义 (一)新辅助化疗的优点 1、通过术前化疗,可以缩小肿瘤,减轻肿瘤负荷,增加手术全切除的机会,尽量把不能手术的肺癌转变为可切除的肺癌,延长患者生存期[1-2]。 2、术前化疗由于肺癌血供保持完整,因而药物可以更多的运送到癌变部位,且可使手术时肿瘤细胞活力降低,不易播散入血。 3、术前化疗可以被看作是药物的敏感试验,从切除的标本了解化疗敏感性,更能客观的评价肿瘤对药物的反应情况,从而为以后的化疗确定更有效的方案。 4、有证据表明原发肿瘤可产生血管形成抑制物,在有效的化疗前切除原发肿瘤,会促使肿瘤新血管形成,而导致微小转移灶的生长,早期的化疗可以消灭微小转移灶,利于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5、术前化疗可以消灭大多数对化疗敏感的癌细胞,剩下的耐药细胞可以通过之后的手术治疗消灭,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6、对因各种因素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等而致手术延迟的患者可起到控制肿瘤、治疗肿瘤的作用,为择期手术和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二)新辅助化疗存在的问题 1、在行新辅助化疗的一些NSCLC患者中, 有一小部分仅可通过手术即可治愈, 若术前化疗无效而肿瘤进展, 会延误治疗, 增加手术难度。 2、其次,术前化疗可改变肿瘤界限或使组织学上阳性结节变为阴性结节而使肿瘤病理分期模糊不清,而模糊的临床分期会使医生难以确定治疗方案,且对化疗结果的判定造成麻烦。 3、术前放化疗增加了手术风险性,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3]。但以上的研究是针对术前放化疗,很多研究小组都对这一研究结果提出疑问,他们的单中心研究显示诱导治疗后的肺切除是安全的。Gaisset等[4]回顾了183例接受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其中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有46例,137例只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的病死率为 4.3%(2/46),只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死率为6.6% (9/137),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73)。Evans等[5]回顾了5376接受手术治疗(包括肺叶切除和全肺切除)的肺癌患者,其中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有525例,发现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与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病死率,住院日延长及主要并发症方面都无明显差异。国内也有许多相关报道,周清华等[6]报道的303例新辅助化疗后施行各式肺切除或扩大切除患者的手术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与未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310例患者比较,除切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外,肺部感染、肺水肿、呼吸衰竭、心律紊乱等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失血量、手术死亡率比较亦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以下为供参考的综述文章: BUNN and KELLY, Clin. Cancer Res. 5(1998):1087-1100 HERBST et al, HEMATOL./Oncol. Clin. N. Am. 11(1997):473-517 LILIENBAUM et al. Caneer82(1998):116-126 NON-SMALL CELLLUNG CANCER COLLABOTRATIVE GROUP, Br. MED. J. 311(1995):899-904 RAMATHAN and BELANI. Semin. Oncol. 24(1997):440-454 VAN ZANDWIJK and GIACCONE, Curr. Opin. Oncol. 8(1196):120-125 7.1 顺铂+依托泊苷(EP) 顺铂100~120mg/m2i.v. d1 依托泊苷100mg/m2i.v. d1-3 每3~4周重复 参考文献:CRINO et al. Ann. ONCOL 6(1995):347-353 MANEGOLD et al, Ann. Oncol.8 (1997):525-529

7.2 MIC 丝裂霉素6mg/m2i.v. d1 异环磷酰胺3000mg/m2i.v.(3h输注) d1 (需要美斯纳解救) 顺铂50mg/m2i.v. d1 每3周重复(最多4疗程) 参考文献:CULLEN et al, Br. J. Cancer 58(1998):359-361 CULLEN. Lung Cancer 9(Supp1.2)(1993):81-89 ROSELL et al. N. Engl. J. Mcd. 330(1994):153-158 或 丝裂霉素6mg/m2i.v. d1 异环磷酰胺3000mg/m2i.v. d1 (需要美斯纳解救) 顺铂 100mg/ m2 i.v. d2

NCCN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2020.V1

2020.V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 1、肺癌预防和筛查(PRV-1) 2、临床表现和风险评估(DIAG-1) 3、初步评估与临床分级(NSCL-1) 4、评估和治疗: ?IA期(T1abc,N0)(NSCL-2) ?IB期(外周T2a,N0),I期(中央T1abc-T2a,N0),II期(T1abc-2AB,N1;T2b,N0),IIB期(T3,N0),IIIA阶段(T3,N1)(NSCL-3)。 ?ⅡB期(T3入侵,N0)和IIIA阶段(T4扩展,N0-1;T3,N1;T4,N0-1)(NSCL-5) ?ⅢA期(T1-2,N2);IIIB期(T3,N2);孤立性肺结节(ⅡB,IIIA,IV期)(NSCL-8) ?多原发灶肺癌(N0-1)(NSCL-11) ?IIIB期(T1-2,N3);IIIC(T3,N3)(NSCL-12) ?IIIB期(T4,N2);IIIC(T4,N3);第IVA,M1A:胸膜或心包积液(NSCL-13) ?IVA期,M1B(NSCL-14) 5、根治性治疗完成后的监测(NSCL-16) 6、复发和转移的治疗(NSCL-17) 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系统治疗(NSCL-18) 8、病理检查原则(NSCL-A) 9、手术治疗原则(NSCL-B) 10、放射治疗原则(NSCL-C) 11、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化疗方案(NSCL-D) 12、放疗联合化疗方案(NSCL-E) 13、癌症生存护理(NSCL-F) 14、分子学检测和生物标记物分析原理(NSCL-G) 15、识别转移性NSCLC患者的新治疗的新兴生物标志物(NSCL-H) 16、针对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靶向治疗(NSCL-I) 1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全身治疗(NSCL-J) 18、分期(ST-1)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第2020.1版对比2019.7版更新内容: 总则:优先分层适用于整个指导方针。 DIAG-2: 脚注j: 旧版:PET/CT检查后怀疑肺癌的患者需要在任何非手术治疗前进行组织学确诊。当不能进行活检时,应该进行包括放射肿瘤科、手术和介入科的多学科评估。 新版:患者在接受任何非手术治疗前,需要先进行肺癌的组织学确诊。建议行多学科评估(至少包括介入放射科、胸外科和介入肺科),以选择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法,或就活检风险太大或难度较大的患者是否可以没有组织确诊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达成共识。 NSCL-1: 最后补充:有关帮助老年人进行最佳评估和管理的工具,请参阅“老年成人肿瘤学NCCN指南”。 NSCL-2:

关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化疗比较

关于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化疗比较 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化疗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于实验组,在手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化疗;对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再给予患者进行化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总有效率5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7%,但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却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前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相比于手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的疗效显著要高,但同时,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也较高,因此,在推广运用手术前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要致力于找到避免患者出现不良症状的方法,使得患者的康复更加高质量。 标签: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化疗 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医学开始采用手术前的化疗治疗加手术方案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化疗的疗程一般为2~4个周期,而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化疗的周期一般为4~6个周期。本文则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化放疗是否能够使得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从而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对此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且将于我院进行手术,其中男性68例,女性10例。年龄为38~72岁,平均年龄为48.24岁。上述患者的入选标准有:经细胞学或者病理学检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经过系统的检测,确定其为ⅢA期肺癌;患者之前并未有过化疗放疗的经历;患者检查肺功能表明能够承受外科手术;患者并无其他严重的内脏病症;患者自愿接受化疗治疗。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观察组这39例患者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测表明有9例鳞癌,18例腺癌,6例鳞腺癌,6例大细胞癌;对照组这39例患者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测表明有8例鳞癌,21例腺癌,5鳞腺癌,5大细胞癌。对于实验组,在手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化疗;对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再给予患者进行化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例数、病理组织学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P>0.05)。 1.2方法观察组在手术前,首先我们采用异环鳞酰胺+长春新碱+顺铂、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顺铂、长春瑞滨+ 顺铂或泰索帝+顺铂这三种联合化疗方案对患者进行2~3个周期的化疗。这39例患者中,化疗完成后进行手术,其中有2例运用一侧全肺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有16例运用肺叶切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除术的手术方式,有21例运用袖式切除+淋巴结清除术的手术方式。手术结束的3~4w后,开始对患者进行化疗,我上述联合化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化疗,一共进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16T12:08:06.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作者:武明君姚兵通讯作者[导读]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处于第一位,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类型,约占8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关键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正快速增长,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0%以上,NSCLC起病隐匿,就医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其中高龄患者占多数,约50%肺癌患者年龄>65 岁[1]。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1.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手术、袖式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扩大切除术、微创手术治疗。随着术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纵膈镜、PET-CT等应用于临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指导。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除Ⅲb、Ⅳ期外,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只要患者身体素质良好,基本手术原则均应为解剖性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也可在微创技术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Ⅲa期如肿瘤过大或侵犯周围重要器官可在行新辅助化疗后,根据化疗后复查结果考虑是否行肺癌根治术,Ⅳ期、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均应以化疗及放疗为主[2]。 2.常规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患者多数已处于晚期,很多病人因此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化疗成为晚期肺癌重要治疗方式,其次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常因肿瘤体积或位置原因侵犯或包绕邻近组织或器官,导致常规手术很难将其彻底切除,使用化疗可降低TNM分期,提高手术疗效。对于不可手术的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使用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ECOG1549研究中对比了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多西他赛+顺铂,紫杉醇+卡铂四种化疗方案在NSCLC 上的疗效。结果显示从缓解率(15%-21%),中位生存期(7.4-8.2个月)和1年生存率(31% -36%)来看,4组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晚期NSCLC,其中的任何一个方案均为同样可以接受的治疗选择,自此奠定了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在NSCLC化疗的一线治疗地位[3]。联合化疗与支持治疗相比,使用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控制肺癌临床进展,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4]。但由于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较大,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降低等临床表现,对于高龄及有联合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应使用单药化疗,以减少化疗带来的副反应。另外长期应用铂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此用非铂类化疗方案替代铂类,即可提高生存率而不会像铂类化疗影响生活质量的化疗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3.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十年来NSCLC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不同分子分型的明确以及更精确靶向药物的发展,使对不同驱动基因改变的靶向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靶点的治疗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抗分化增殖等方面实现抗肿瘤作用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不良反应小,是今后肿瘤治疗的趋势[5]。随着越来越多的治疗性分子靶点的发现和明确,通过特定分子分型改变的肿瘤类型可能相比传统的组织学分型更能精确的指导临床,将来基于驱动基因的改变也成为肿瘤的重要特征,基于分子靶向治疗的肿瘤分型将能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进行治疗选择。 4.放疗 近年来三维适型放疗及超分割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放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以对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疗化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由于肺癌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大部分患者就诊属于中晚期,手术不能根除瘤体较大的肿瘤,某些肿瘤已有远处转移,因此放疗对肺癌有重要价值放疗分为根治性放疗手术与放射综合治疗及腔内放疗,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给予放疗常有较好的效果能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患者术前化疗可减小瘤体,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防止肿瘤复发但目前高剂量放疗亦有较多的并发症,故应联合化疗放疗化疗同步进行疗效优于序贯及单一治疗,但因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中断或延长放疗时间,影响了疗效考虑到患者耐受较差,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仍多选用序贯或交替模式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放疗影响患者预后,但仍需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确认[6]。 5.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NSCLC方面积累了较为宝贵的临床应用经验,如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肺癌患者术前、术后使用中药治疗,能够通过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防止肺癌发生转移[7]。杨宏刚等[8]对57例NSCLC患者研究表明,采用手术化疗辅助益气扶正中药汤剂,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发生远处转移,自身免疫力降低,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某些中药甚至可以使肿瘤缩小防止转移中医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他方法的疗效,也可以改善手术及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因此中药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亦可以防止复发转移以及改善预后此外中医治疗肿瘤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如对合并胸水肿瘤热咯血等的治疗中医既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又可作为一种多因素结合基础上的组方治疗,具有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6.免疫治疗 国际上已将免疫治疗同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治疗模式,细胞因子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肿瘤杀伤细胞的继承性免疫疗法及其抗癌多糖基因疗法已逐步发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将日趋成熟与完善,生物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被动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三类[9]。分子生物学指导下的精确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传统的化疗,方兴未艾的分子靶向治疗还是新兴的生物免疫治疗,特定的药物基因组学、分子分型的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二线化疗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仍然是:NP方案(长春瑞宾+顺铂或卡铂)、GP方案(双氟胞苷+顺铂或卡铂)、TP方案(紫杉醇+顺铂或卡铂,多西紫杉醇+顺铂或卡铂). 于这些方案中都含有铂类,铂类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肾脏毒性;卡铂的胃肠道毒性比顺铂轻,应用时不需要水化,但是骨髓抑制重于顺铂。 长春瑞宾的主要毒性是神经毒性、脉管炎;双氟胞苷的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的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脱发、过敏反应。当与铂类组成方案时,两种药物都存在的毒性可能相加。 这三种化疗方案的有效率在30-40%左右,其中含有紫杉类的略高一些,NP和GP相差不多,他们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晚期患者都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50%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的时间)9-14个月,超过此时间的患者可能是正好9-14个月,可能1.5年、2年、3年、5年......不等。 三个方案之间没有交叉耐药,也就是说先用那一种都可以,这种耐药了可以选用另一种。 三种方案的价格NP最低,其次是GP,最高是TP。 患者具体应用那个化疗方案,应该与肿瘤科医生协商,切不可自行应用或听从非肿瘤科医生的建议,因为化疗除外毒性反应,其方案中每种药物应用时间顺序对毒性反应和疗效是用影响的。 何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二线化疗。 石远凯:非小细胞肺癌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手术切除的,一类是不能手术切除的。手术切除的病人要根据病期决定是否进行术后化疗,清除不能手术的微 小病变或者残留的病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主要是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一般现在首选是化疗。 常常讲的几线是学术上的用语,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最先用的化疗方案就叫做一线。这个化疗方案用完之后病人有效,但是一段时间后疾病又复发进展了, 再用的化疗方案就是二线化疗方案。第二个化疗方案肯定和第一个化疗方案不一 样,基本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二线方案如果没效,可以再选择第三个方案,这第 三个方案就是三线化疗方案。 现在一线的化疗方案可以选择的药物还是很多的,主要是含有铂类药物的两药化疗方案。铂类主要是指顺铂或卡铂中的一种,另外可选择的药物就是90年代 中期以后新的应用到临床的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比如紫杉类的药物紫杉醇,吉 西他滨和长春瑞滨,选这三类药物中的一种和一个铂类药物联合,组成一线化疗 方案。这几种联合方案在病人肿瘤缓解的情况、控制情况,疾病被控制的时间、 生存情况等基本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三类药物的毒副反应不一样,有的 药物骨髓移植比较厉害,有的药物神经毒性相对厉害一点,还有顺铂消化道反应 比较厉害一点。不同的病人根据身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组合进行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现在国际上公认的有两个化疗药,一个是多西他赛,还有一个是培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占了肺癌的大多数,和小细胞癌相比其特点是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因化疗是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方案,也是绝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必然选择,所以药代邮重点将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及治疗方案详细介绍一下。 非小细胞癌的化疗药物 一、传统肺小细胞癌化疗药物 (1)顺铂、异环磷酰胺、长春花碱酰胺等药物单药有效率在15%左右, (2)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足叶乙甙、足叶噻吩甙、长春新碱、长春花碱、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药物,单药有效率均小于10%, 上述药物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的有效率为30%左右,中数生存期约6个月,1年生存率20%到30%。由于顺铂(DDP)为主的化疗有改善生存期的疗效,故至今顺铂仍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首选药物之一。 二、新上市的非小细胞癌化疗药物 泰素、泰素帝、去甲长春花碱、健择、拓扑替康及依立替康的单药有效率约20%。且毒副反应相对较低。 这些新药的上市改变了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是化疗不敏感肿瘤的观念。如多组临床报道健择的单药治疗与顺铂加足叶乙甙联合方案相比有效率、缓解率及生存期均无差别,但毒副作用远远低于顺铂联合足叶乙甙。 顺铂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 由于顺铂仍为最有效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药物,顺铂与上述新药均有协同作用,临床上以顺铂为基础联合上述一种新药的联合治疗方案有效率约为40%,一年生存率为30%到40%,已成为目前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明显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状况。 非小细胞癌化疗药用药共识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一线治疗,对于化疗药的选择,目前已达成以下共识: (1)两药含铂方案治疗体力评分佳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2)第三代新药方案相较老药方案为佳。 (3)具有较佳PS评分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接受化疗是安全的。 (4)化疗的临床效益在PS2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中中尚不明确。 特别注意:多项Ⅲ期随机临床试验、重要的协作组研究和荟萃分析均表明,新药两药含铂方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治疗效果相同。各方案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毒性特征、给药的方便性和治疗费用的不同。 合理用药更为关键 肺癌化疗新药共同的缺点是价格过于昂贵,给相当一部分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其合理使用越显重要。另外,患者亦不必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而过于追求使用这些昂贵的新药,因为一些老药组成的方案有成熟的经验,仍可为病人带来良好的效果。如顺铂、足叶乙甙或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顺铂等的联合方案仍是目前有效的常用治疗方案。

不同化疗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 2012年11月第9卷第32期 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 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1],未治疗的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10%。由于患者就诊时多处于晚期,因此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癌的主要方法[2]。GP 方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NP 方案(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是治疗非小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P 方案与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长沙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Kamofsky 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86例患者中,男78例,女8例,年龄28~78岁,中位年龄58.3岁;TNM 分期Ⅲa 期36例,Ⅲb 期50例;鳞癌38例,腺癌48例。根据患者化疗方案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 为GP 组(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NP 组(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其中GP 组45例,NP 组41例。45例GP 组患者中男40例,女5例,年龄29~78岁,中位年龄59.3岁;TNM 分期Ⅲa 期20例,Ⅲb 期28例;鳞癌21例,腺癌26例。41例GP 组患者中男38例,女3例,年龄28~77岁,中位数年龄57.7岁;TNM 分期Ⅲa 期16例,Ⅲb 期22例;鳞癌17例,腺癌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 GP 组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mg/m 2,静脉输注,30min ,d 1、8;NP 组方案为长春瑞滨30mg/m 2,静脉输注,10min ,d 1、8。两组均同时给予顺铂30mg/m 2,静脉输注,d 1~3。两组方案均以21d 为1周期,治疗2周期以上。1.3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期、毒副反应及治疗成本。临床疗效评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制订的实体瘤客观疗效标准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 ):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4周 不同化疗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张树生1钟美佐2 1.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肿瘤内科,湖南长沙410100; 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内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GP 方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NP 方案(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GP 方案治疗45例,NP 方案治疗4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GP 组与NP 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4.4%和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P 组与NP 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7、8.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学毒性,GP 组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N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N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P 方案与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临床疗效均确切 可靠,二者毒性作用均可耐受,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顺铂;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b )-0066-02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ZHANG Shusheng 1ZHONG Meizuo 2 1.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 the Eighth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Hu ′nan Province,Changsha 410100,China; 2.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 -sity,Hu ′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P regimen (Cisplatin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and NP regimen (Cisplatin combined with Navelbine)in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s The data of 86case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with 45patients in GP group and 41patients in NP group.Clinical effect,sur -vival time and toxic sid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in GP group and NP group were 44.4%and 36.6%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difference of median survival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9.7months vs 8.8months,P >0.05);Hematological toxi -city was the major toxic side effect in two groups.The occurrence rate of grade Ⅲ/Ⅳthrombocytopenia in GP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NP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but the incidence rate of grade Ⅲ/Ⅳleucopenia in GP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NP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GP regimen and NP regimen for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re equally effective and well tolerat -ed.Patients can choose the rational regimen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Key word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Gemcitabine;Cisplatin;Navelbine [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厅资助课题(课题名称: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 )micRNA 的分析及其靶基因的预测;课题编号:B2209-014)。 66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单选: 1、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一般要求: B A.2个周期 B.4个周期 C.6个周期 D.8个周期 2、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错误的表述是:C A.I A期以手术为主 B.IB和II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可行放疗和(或)化疗 C.IIIA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行放疗和化疗 D.一般情况好、无胸腔积液的IIIA期患者行同步放化疗 E.IV期患者应行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3.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下列方法那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D A.X线照片 B.CT血管增强 C.MRI血管增强 D.18F-FDG PET E.B超 4.下列哪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最高:A A.EGFR突变型腺癌 B.EGFR野生型腺癌 C.大细胞未分化癌 D.鳞癌 5.男,58岁,胸片示左肺大型肿块影并左侧胸膜腔积液,支纤镜检查为鳞癌,胸部CT扫描判断肿块尚有可能切除。治疗方案宜选择:E A.放射疗法B抗肿瘤药物治疗 C.中医药及气功疗法 D.胸膜肺切除术 E.如胸水内未发现癌细胞,作剖胸探查术,争取切除病肺 简答: 1、什么是NSCLC寡转移? 寡转移状态是肿瘤生物侵袭性较温和的一段时期,存在于局限性原发灶与广泛性转移之间的过渡阶段,转移瘤数目有限且具有特异性的转移器官。“寡转移”来源于“微转移”,肿瘤细胞已具有器官特异性,但尚不具备全身播散的遗传倾向。“寡转移”强调局限性肿瘤负荷,近似于孤立性远处转移但又有所不同:转移灶或远处转移脏器数目可为多个,并非仅局限于单一脏器的孤立性远处转移。寡转移状态特性决定了局部治疗的临床意义,相反多器官受累且稳定的NSCLC 罕见,再次突显出治疗时机的重要性。预防远处转移、治疗隐匿性转移灶、治疗寡转移灶和全身治疗结束后清除残留癌是治疗寡转移的关键。 2、简述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县医院2013年版) 一、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ICD-10:)行辅助化疗(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癌。 2.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手术术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肺癌诊疗规范》(卫生部,2012 版)及《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 1.术后无化疗禁忌早开始(第三周前后)。 2.IA期原则上不辅助化疗。 3.IB期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考虑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度高、脉管癌栓、楔形切除术、肿瘤>4cm、脏层胸膜受累。 选用药物二药联合。 4.II-III期是辅助化疗重点,通常二药联合,不用更多药物 联合。 5.体力状况差、高龄、不耐受两药联合方案者,考虑采用单 药化疗或对症支持治疗。 6.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一般情况不能耐受顺铂者考虑使 用卡铂) 1)NP 方案 3周 长春瑞滨 25mg/m2+ 5% GS 或 NS 30-40ml iv 30min D1.8

NS500ml+DEX10mg ivdrip D1.8长春瑞滨前后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量分三天给予)或卡铂300mg/m2(或AUC×6)+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2)EP 方案 3周 依托泊苷 100mg/m2+NS 500-1000ml(不小于1:4的比例) ivdrip ≥4h D1-3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量分三天给予)或卡铂300mg/m2 +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3)GP 方案 3周 吉西他滨 1250mg/m2+ 5% GS 或 NS 100ml ivdrip >15min D1.8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分三天给予)或卡铂300mg/m2(或AUC×6) +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4)TP 方案 3周 多西他赛60-75 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1h D1/多西他赛40 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1h D1.8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量分三天给予)或 卡铂300mg/m2(或AUC×6) +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5) AP 方案 3周 (用于腺癌、大细胞癌) 培美曲塞 500mg/m2+ 5% GS 或 NS 100ml ivdrip 30min D1 顺铂 75mg/m2 + NS 500ml ivdrip D2(或总量分三天给予)或 卡铂300mg/m2(或AUC×6)+5% GS 500ml ivdrip D2 (或总分五天给予)

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发表者:李书军58570人已访问 转自:丁香园wlhnkf CAP 方案 此方案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 化疗之前,首先须明确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身体状况是否可耐受化疗。并查血肿瘤指标作为化疗前后对比所用。 第一天给药: 盐酸表柔比星75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环磷酰胺800mg加入500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顺铂75mg/m2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注意水化、碱化尿液、利尿,要求输液量超过1500ml,24小时尿量大于2000ml。同时注意心功能较差病人可能因输液量较大或输液速度过快引发心功能不全。 注意表柔比星不能用含氯化钠溶液配制。 适当应用中枢性镇吐药物。地塞米松5-10mg与镇吐药同时给药可明显增强镇吐效果。 第21天,同样周期用药。 化疗期间及化疗结束后,可酌情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如参芪扶正注射液或类似药物。 化疗开始后,每周至少复查两次血常规,根据骨髓抑制情况酌情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平时也可口服生白胺等药物。 每两周复查肝肾功能,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其他如脱发、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可以对症处理。 化疗前如肿瘤指标异常,化疗结束后两周可复查肿瘤指标,观察化疗是否有效。 下次化疗可在第22天开始,但必须确认在未用药情况下,连续两次血常规无异常方可进行,否则可适当延后。 CAV 方案 此方案可作为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方案 化疗之前,首先须明确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身体状况是否可耐受化疗。并查血NSE(神经醇烯化酶)作为化疗前后对比所用。 第一天给药: 1、首先备好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作为加药用。 2、化疗开始前,枢丹注射液8mg入壶,然后美安注射液(美斯那)400mg入壶。 3、然后将600mg环磷酰胺加入0.9%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滴注,要求4小时滴注。 4、环磷酰胺输完后,再次枢丹注射液8mg入壶,然后美安注射液400mg入壶。 5、吡柔比星40毫克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常规时间输入。 6、常规速度继续输注5%葡萄糖溶液,将长春新碱2毫克入壶。 7、化疗开始后8小时,再次同样方法入壶枢丹及美安注射液,化疗结束。 第八天给药: 1、首先备好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作为加药用。 2、化疗开始前,枢丹注射液8mg入壶,然后美安注射液(美斯那)400mg入壶。 3、然后将600mg环磷酰胺加入0.9%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滴注,要求4小时滴注。 4、环磷酰胺输完后,再次枢丹注射液8mg入壶,然后美安注射液400mg入壶。 5、常规速度继续输注5%葡萄糖溶液,将长春新碱2毫克入壶。 6、化疗开始后8小时,再次同样方法入壶枢丹及美安注射液,化疗结束。 化疗期间及化疗结束后,可酌情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如参芪扶正注射液或类似药物。

肺癌化疗方案

肺癌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方案 NP方案:长春瑞滨25mg/m2 1、8D,顺铂75mg/m2第一天,21天/周期/4-6周期。 TP方案:紫杉醇135mg-175mg/m2第一天,顺铂75mg/m2或卡铂AUC=5-6第一天,21天/周期/4-6周期。 GP方案:吉西他滨1000-1250mg/m2,1、8D,顺铂75mg/m2或卡铂AUC=5-6第一天,21天/周期/4-6周期。 DP方案:多西他赛75mg/m2第一天,顺铂75mg/m2或卡铂AUC=5-6第一天,21天/周期/4-6周期。奈达铂(仅限鳞癌)100mg/m2第一天 PP方案:培美曲塞(非鳞癌)500mg/m2第一天,顺铂75mg/m2或卡铂AUC=5-6第一天,21天/周期/4-6周期。 小细胞肺癌一线方案 EP方案:依托泊苷80mg/m2 iv,第1-3天,顺铂80mg/m2 iv,第一天,21D/周期 EC方案:依托泊苷100mg/m2 iv,第1-3天,卡铂AUC=6,第一天,28D/周期 IP方案:伊立替康60mg/m2 iv,1、8、15天,顺铂60mg/m2 iv,第一天,28D/周期 IC方案:伊立替康60mg/m2 iv,1、8、15天,卡铂AUC=6,第一天,28D/周期 EL方案:依托泊苷100mg/m2 iv,第1-3天,洛铂50mg/m2 ivgtt第一天,21D/周期 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抗血管新生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 抗血管生成药物: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7.5mg/m2,1-14D,21D/周期 贝伐珠单抗7.5-15mg/kg,第一天,21D/周期 靶向治疗药物: 吉非替尼250mg,1次/D 厄洛替尼150mg,1次/D 埃克替尼125mg,3次/D 阿法替尼40mg,1次/D 克唑替尼250mg,2次/D 1、晚期NSCLC的药物治疗 (1)一线药物治疗:含铂两药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在化疗基础上可以联合血管内皮抑素;对于晚期无驱动基因、非鳞NSCLC患者,还可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肺癌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如EGFR基因突变(包括19外显子缺失、21外显子L858R和L861Q、18外显子G719X、以及20外显子S768I)阳性的患者,可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包括吉非替尼、厄罗替尼、埃克替尼或阿法替尼治疗,一线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时还可考虑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ALK或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择克唑替尼治疗。 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稳定)的患者,可选择维

手术与放化疗治疗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的比较

手术与放化疗治疗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的比较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要根据肺癌的临床分期来进行。对Ⅰ、Ⅱ、ⅢA期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然而,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能手术治疗者所占比例甚小,相当多的病例需行放疗,对有潜在手术治疗机会的Ⅱ期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式为佳尚有争议。本文结合文献及多年行医史对此类问题发表看法。 【关键词】手术治疗;放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与“非小细胞癌”同义。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仅占20%~30%,约64.3%在不同治疗时期需行放疗[1]。手术治疗对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取得比较满意疗效。但约25%患者因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和高龄等原因拒绝手术,需要选择放疗等非手术治疗[2]。鉴于此,我们通过比较两种治疗手段在各种情况下生存率的高低,从而指导医者针对不同的患者因病施诊。 1手术治疗Ⅱ期NSCLC II期NSCLC约占全部NSCLC的5%~10%,其病变范围颇为不一,包括T1~2N1或T3N0。手术切除能力和手术能力的评估是肺癌外科治疗工作前准备的重要部分。 1.1 切除能力的评估该项评估的基础是它的分期,需要考虑会损害的器官、是否转移以及其部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X线检查、CT检查、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FDG-PET)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技术。类似技术的崛起使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1.2手术能力的评估手术能力,就是指病人的接受手术的能力,另外还需考虑术后肺容积、肺功能的减少。手术前需对病人的机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在手术能力的临界范围內,进行手术前,常使用雾化吸入等理疗的形式清除气管内分泌物,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 1.3手术治疗方案对于II期NSCLC中的N1淋巴结转移可选的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加纵膈淋巴结清扫,部分需袖状肺叶或全肺切除式,。对于肺肿瘤与胸壁相邻的或为检查邻近胸壁受侵与否,应由手术探查来证实,而不能单纯依靠胸部CT。对于T3类型的NSCLC手术,则应扩大到壁层胸膜以外将整块胸壁切除。术间若怀疑壁层胸膜已被肿瘤浸润,应最大限度避免将胸壁与肿瘤分离,再将原来与肿瘤连接的胸壁一起切除。 2放、化疗技术治疗Ⅱ期NSCL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