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C进料检验管理规定
IQC来料检验规范标准书(最全分类)

5. 允收水准 (AQL)
严重缺陷(CR): 0; 重要缺陷(MA): 0.4; 次要缺陷(MI): 1.5.
1. IPC – A - 600E, Acceptability of Printed Circuits Boards. 6. 参照文献
2. IPC – R -700C, Rework Methods & Quality Conformance.
5.作业内容 5.1 供应商交送物料,经仓管人员点收,查对物料、规格、数量相符合后,予以签收,再交进料品管部门(IQC) 验收。 5.2 品管 IQC 依抽样计划,予以检查鉴定,并将其检查记录填于《进货检查汇报表》。 5.3 品管 IQC 鉴定合格(允收)时,需在物料外包装之合适位置贴上合格标签并加盖“IQC PASS”章,由仓管人 员办理入库手续。 5.4 品管 IQC 鉴定不合格(拒收)之物料,须填写《不合格品汇报》,交品管主管审核裁定。 5.5 品管主管核准不合格(拒收)物料,由品管 IQC 将《不合格品汇报》交给采购告知供应商处理退货及改善事 宜,并在物料外包装标签上盖“REJECT”拒收章。
目检 放大镜
金 手
G/F 镀层剥
离
MA
以 3M scotch NO.600 0.5"宽度胶带密贴于 G/F 镀层上,密贴长度约 25mm,通过 30 秒,以 90 度 方向垂直拉起,不可有脱落或翘起之现象。
目检
指
G/F 污染
MA
金手指不可沾锡、沾漆、沾胶或为其他污染物。 目检
a. 金手指凹陷、凹洞见底材或铜面刮伤,不得
不吻合不可接
受。
a. Marking 错或模糊不清难以识别不可接受;
b. 来料品名错,或不一样规格旳混装,均不可接
IQC检验样板管理规范

IQC检验样板管理规范引言概述: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对进货物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和控制的过程。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效的IQC检验样板管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IQC检验样板管理规范的五个部分,包括样板准备、样板使用、样板维护、样板存储和样板更新。
一、样板准备:1.1 样板选择:根据产品特性和质量要求,选择适当的样板进行检验。
样板应代表批量物料的质量水平,并且与实际产品相符。
1.2 样板标识:对每个样板进行标识,包括样板编号、样板名称、样板来源、样板制造日期等信息。
标识应清晰可见,以便于追溯和识别。
1.3 样板校准:定期对样板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记录校准结果并及时更新。
二、样板使用:2.1 样板检验:在进行IQC检验时,使用合适的样板进行检验。
样板应与实际产品相匹配,并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操作。
2.2 样板记录:记录每次使用样板的相关信息,包括样板编号、使用日期、使用人员等。
记录应及时准确,以便于追溯和分析。
2.3 样板保护:使用完毕后,及时对样板进行清洁和保护。
避免样板受到损坏或污染,影响下次使用的准确性。
三、样板维护:3.1 定期检查:定期对样板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符合要求。
检查包括外观、尺寸、标识等方面。
3.2 维护记录:记录样板的维护情况,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
记录应详细准确,便于追溯和评估样板的使用寿命。
3.3 维护保养:根据样板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
包括清洁、校准、修复等,确保样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样板存储:4.1 存储环境:为了保证样板的质量和可靠性,选择适当的存储环境。
避免样板受到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4.2 存储位置:将样板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并进行分类和标识。
确保易于查找和管理,避免样板混乱和丢失。
4.3 存储记录:记录样板的存储情况,包括存储日期、存储位置、存储人员等。
IQC包材类进料检验规范

√
性能
耐破 耐破度测试值符合要求(见表一,如图纸另 度 有要求的以图纸要求为准)
试验不符合要求
√
耐折
纸箱支撑成型后,摇盖开合180度,往复5次, 面纸,底纸,无裂缝.
试验后出现裂痕不符合要求
√
水分 产品的水份含量不可超过7-11%
水份≧13%
√
脱色
1.内表纸比外表纸长; 2.外表纸比内表纸长≦3mm; 3.外表纸比内表纸长>3mm; 4.内表纸破≧10mm; 5.外表纸破≦5mm; 6.裁切锯齿状。 有脱色现象
√ √
√ √ √
√ √
性能
制定:
文件编号:
包材类进料检 审核:
版本
验规范 脱色 油墨会随纸皮一起被撕掉或油墨及纸皮都 不脱;
如有单独油墨附在胶带上
1. 粘合必须牢固,瓦楞整齐;
黏合
2.粘合时粘胶适量,外观整洁
1. 成型压线不爆线;
搭边宽度≦25mm; 双钉钉距大于100mm; 单钉钉距大于70mm; 如大于20mm; 如打到字体或有要求之框线内; 如有生锈或变色 a .粘合开胶≧3mm; b.粘合参差不齐,影响整体箱形; a . 溢胶; b.粘胶,粘白。 压线爆线(破裂);
4.1 抽样标准依据 MIL-STD-105E 抽样计划执行,一般按II级水平实施。
4.2 允收水准AQL为:CR=0,MAJ=0.65,MIN=1.5
五、检验项目:
检验 项目
规格要求
缺点描述
判定
CR MA MI
包装
检验 项目
1. 包装方式在运输过程中保证不致于损坏物料
2. 防潮性良好; 3. 外包装料号必须与实物相符(参照样品); 4.物料必须摆放整齐,每个栈板的摆高度不得超过 1.5M;
IQC进料检验标准

深圳市亮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IQC进料检验标准一、 目的:规范IQC进料检验的检验项目,提升公司产品品质,特制定指引.二、 范围:本来料检验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进料检验.三、来料检验基准:3.1 抽样方法,样品检验数量根据AQL标准MIL-STD-105E来决定为原则,但根据需要可以加大抽检数量或全检。
3.2 AQL允收质量水平:CRI=0 MAJ=0.65 MIN=1.5四、检验内容:4.1 型材的检验标准4.1.1 检查来料型材的型号,是否符合样品承认规格书以及本公司BOM表的要求.4.1.2 型材有无刮花,变形,刮花不得超过 3mm ,宽为 0.25mm 允收一条以内;变形不得超过5mm4.1.3 型材的电镀,检查电镀是否有不均匀、氧化不良,直径为0.25mm的白点为5个以下,直径为0.25mm的黑点可接受3个以下.4.1.4型材的卡位是否符合要求(要符合工程的图纸),IQC对每批型材要进行实物试装,确认是否合格.4.1.5 确认型材的外观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要符合工程的图纸严格执行公差)4.2 LED灯珠检验标准4. 2 .1 . 检查灯珠外观有无杂物、黑点、有划痕,如有以上不良不接受4. 2. 2 .检查灯珠胶体有无不平整;有无不规则以及胶体破裂现象.4. 2. 3 .检查灯珠灯脚有无不上锡现象及尺寸是否符合样品承认规格书.4. 2. 4 .检查灯珠的电性:电压值、电流、色温、显色指数、光通量、光效是否符合要求.4. 2.5. 检查灯珠每一包装内灯珠不能有混色及异色现象.确认每包的数量,是否有多数和少数现象.4. 3 PC管、玻璃灯罩的检验标准4.3.1 检查PC管有无刮花,变形.刮花不得超过2mm 宽为0.25mm 允收一条以内;变形不得超过5mm 4.3.2 检查PC管或玻璃灯罩有无脏物、黑点、脏物面积2平方mm;直径为0.25mm的黑点可接受2个以下4.3.3 确认PC管或玻璃灯罩的内径、外径、尺寸符合工程图纸的要求.4.3.4 确认PC管或玻璃灯罩的厚度是否一致(±0.05mm)及PC管条纹或玻璃灯罩喷涂是否均匀.必要时需进行成品试装后点亮测试4.4 PCB板的检验标准4.4.1 检查PCB板的白油有无不均匀、刮花、黑点,刮花长度不超过3mm 宽为0.25mm,允许一条以内,直径为0.5mm的黑点可接受3个以下.4.4.2 检查PCB的厚度是否符合工程图纸的要求,是否不均匀、变形等不良.。
iqc来料管理制度

iqc来料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IQC来料管理工作,保证进货原材料的质量安全,本制度依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针对来料检验的各项任务,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在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及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进货原材料的来料检验工作。
三、IQC来料基本要求1.原材料来料前,供应商需提供有效的产品合格证、质量合格证和相关检验报告,并确保收到的原材料与合格证上的质量参数一致。
2.所有进货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规定的质量要求。
对于新品种、新供应商的进货原材料,要进行充分的准入评审,确保其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3.原材料运输途中,应严格按照运输规定操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不受影响。
4.进货原材料在接收后不得与其它物料混淆、误用或者损坏,必须做到区分存放、定期检查、避免灰尘、异物混入。
五、IQC检验流程1. 收货确认:接到供货商送来的原材料,仓库负责人员需进行收货确认,核对送货单上的品名、规格、发货数量,及时填写验收记录。
2. 抽样检验:引用抽样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依据合同、技术协议和相关标准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
3. 检验录入:检验合格的原材料,由IQC人员录入检验结果,准确填写进货检验记录。
4. 不合格处理:若原材料检验不合格,应立即通知供货商退货,并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隔离处理、标识,并填写不合格原因报告。
5. 检验合格品:对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入库,严禁将未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投放到生产中使用。
六、IQC来料管理要求1. 执行标准:IQC来料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和公司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检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人员要求:IQC检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3. 设备设施:IQC检验工作应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和仪器,设备使用应定期检定校准,并保证准确有效。
4. 检验文件:IQC检验过程需要详细记录检验结果、检验报告和相关文件资料,并进行妥善保管。
IQC来料检验规范

3.2.5品管初步判定拒收和选用的进料应报部门领导复核签名。复核时,应根据进料不良状态与生产需要,考虑选择下述处理方法:
A、特采:进料不良不致降低功能,不影响本公司商誉的,可予以特采,在外包装上逐一盖上“pass”印章并注明“特采物料”字样。
3.2.8未经品管部检验合格不准发至生产部门使用(总经理书面批准和免检物料除外)。
3.2.9品管部每月度对供应商交货的品质状况进行统计并形成【供应商业绩记录表】。
四.作业流程图:
来料检验流程图见(附图一)
五.相关记录:
IQC检验记录表见(附表一)
附图一:进料检验流程图
IQC入厂检验记录表
编号:QR-H-01-A/O序号:
文件编号:
IQC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版本
WI-H-05
A2
1.1制定来料检验规范,利于品质保证制度之推行,幷促使检验与测试标准规范化。
1.2将来料检验作业制定规范化,以提高来料品质并有据可查。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购入之原材料检验与测试以及不合格品之处置。
三.来料检验流程
3.1.来料核准
来料入厂后,仓管人员点收后,通知IQC检验。
料号
供应商名称
送检日期
进料数量
物料名称检验日期检源自数量规格/型号AQL(II)
缺陷类型
致命缺陷
重缺陷
轻缺陷
允收标准
允收数
拒收数
检验方法:□全检□抽检(□正常□加严□放宽)
使用仪器:
检验环境:
记录数: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结论:□合格□不合格
IQC进料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要求、确保物料符合本公司之使用要求,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制订本规范。
2、范围公司自行生产零部品及采购物料。
3、职责进料检验(IQC检验员)负责执行检验、负责品质异常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负责客户抱怨、制程不良的分析/查核、处理并记录”。
品质部经理负责对检验结果进行核准。
4、工作流程4.1检验依据检验卡(图纸)、进料检验规范。
4.2送检所有物品(外购、自制)来料时,应整齐摆放于待检区适宜位置,报仓库管理员进行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及其他随货相应文件进行收料确认(暂存),仓库管理员在物料接收确认后应立即开《送检单》通知品质部,必要时提醒物料紧急程度,由品质安排进行检验。
4.3检验品质部应快速对报送物品进行外观、尺寸、结构、性能等的检验、试验,并做出正确判定。
4.4判定/标识A、进货物料所有检验、试验项目无任何缺陷,或存在缺陷但在允收范围内,应在产品标识单签名确认,后将物料移至合格区报仓库入库。
B、进货物料所有检验、试验项目存在任何一项质量缺陷,在允收范围外,应在产品标识单上判定为不合格状态并签名确认后将物料移至不合格区,外购件报采购部、仓库协作采购部做好退货事宜。
4.5信息反馈进货物料所有检验、试验项目存在任何一项质量缺陷,在允收范围外,由品质部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常规状况下,产品出现异常时品管部直接批准不合格处理,转发(外购件采购部)、仓库,由采购部与供应商进行退货事宜沟通,特殊情况可由相关部门提出评审。
4.6质量评审进货物料所有检验、试验项目存在任何一项质量缺陷,在允收范围外,由品质部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判定结果为不合格,若出现严重生产断料、销售进度紧张,可由采购部、生产部、或销售部向品质部提出评审申请,由申请部门填写相应项目申请单,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品质部若认同申请项目则评审直接通过,若品质部评审未通过提出部门可报总/副总经理进行终批复、列出处理意见并签字确认。
品质管理IQC进料检验规范制度

品质管理IQC进料检验规范制度1.目的:对所有材料进行检验,以保证材料符合其规格要求,同时为确保生产制程中各项作业程序及作业内容得到正确实施。
2.适用范围:由本公司采购用于生产或与产品品质有关的原材料均包括在内,同时也包括客供料、其它部分不合格部品的管理。
3.职责:3.1品管部IQC检验员负责对原材料的品质进行检验,并作记录。
3.2物控人员负责对库存原材料进行控制。
3.3采购部负责材料的采购、与来料供应商联系不合格品进行退货事宜。
3.4MRB负责对所需特采的原材料进行判定.3.5SQE/IQC副理负责对原材料的品质异常进行处理及判定3.6仓管人员负责原物料的搬运堆放,保管与发放管理。
4.定义: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进料品质控制。
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供货商管理品质工程师。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产品不合格现象会影响人身安全及导致其它破坏性事故或有可能引起火灾为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Major Defect):不合格现象足以使产品功能失常,性能降低或使用困难者为重缺点。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轻微之组装结构与外观不良而不影响产品功能。
6.作业内容:6.1来料检验;6.1.1接收进料仓库管理人员接收进料,核对其规格、数量及标识后置于进料待检区(来料必须有环保标识和物料标贴,否则不给予收货)。
并根据送货单及实物打印《采购入库待检单》给IQC。
6.1.2检验来料;6.1.2.1品管部IQC人员确认《采购入库待检单》后,对相应材料进行检验。
6.1.2.2IQC检验前,全数确认包装,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规格书要求,是否有对物料保护作用,会不会互相碰撞摩擦,如有破损或者潮湿的现象做不合格品处理并作好记录,反馈给供应商。
6.1.2.3IQC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合格出货检查报告或同等资料证明,核对实际来料的名称,型号,产地批号,环保标识及生产日期和我司研发与品质提供的样品、图纸、BOM、合格供方名单、检验作业指导书、部品规格书以及本规范,一致时判定合格,并记录《进料检验报告》,不一致时判定不合格并填写《供应商品质不良反馈单》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作业.结果按6.1.2.6执行,并给到采购与PMC会签,会签后让采购把《供应商品质不良反馈单》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供应商,要求改善,并要求3天内回复8D改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