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综合办公平台的应用
智慧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化决策支持需求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管理决 策提供支持。
数据共享需求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的 数据共享和交换。
安全保障需求
确保综合管理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保障数据安全。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构建智慧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
提升高速公路智能化水平
培训目标
确保用户能够熟练使用 新系统,了解系统各项
功能和操作流程。
培训内容
包括系统操作、数据管 理、故障处理等方面的
培训。
培训方式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 方式,提供视频教程、操 作手册等多种培训资源。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 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 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05
平台运营维护与升级策略
维护保养模块功能及实现方式
功能
对高速公路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延长设 施使用寿命和降低维修成本。
实现方式
建立设施档案和维修记录,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采用智能化巡检设备和远 程监控系统,提高维护保养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维修资源的统一 调度和优化配置。
信息服务模块功能及实现方式
现有高速公路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高速 公路已成为交通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部分高速公路已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和服务,但整体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升。
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着技术、资金、政 策等多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 市场机遇。
综合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统一管理需求
持续改进路径和措施建议
优化算法模型
不断改进交通流预测、路径规划等算 法模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摘要: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是为了优化高速公路管理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该平台的设计理念、核心功能以及实施方案,并说明其在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效率、实现智能化运维中的重要作用。
1. 引言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速公路车流量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该平台的解决方案。
2. 设计理念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高速公路管理的全面监控、精细调度和智能决策。
该平台将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提供决策支持、资源调配和应急管理等功能,以实现高速公路管理的高效运行。
3. 核心功能3.1 实时监控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安装在高速公路上的监控设备,实时传输路况、车流量等信息到中心控制室。
这些信息将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路况,做出相应的调度决策。
3.2 数据分析平台内置强大的数据分析算法,能够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预测分析,能够为高速公路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预警提示。
3.3 路况预警基于实时传输的路况信息和数据分析结果,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能够准确预测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这将有助于车辆驾驶员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路线,减少拥堵状况。
3.4 隧道监控与安全管理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还包括对隧道的监控与安全管理功能。
通过在隧道内安装监控摄像头和气象监测设备,平台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状况,并在发生事故、火灾等情况时及时发出报警和救援信号。
4. 实施方案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的实施方案分为四个步骤:4.1 资源建设在高速公路上安装监控设备、摄像头、传感器等,并与中心控制室进行联网。
4.2 数据集成将各类数据源进行整合,包括路况数据、车流量数据、气象数据等,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4.3 系统开发根据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的需求,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分析、预警等功能。
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案⾼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案⽬录第1章概论 (1)1.1 背景 (1)1.2 实施⾼速公路数字化的意义 (2)1.3 ⾼速公路监控系统⾯临的挑战 (3)第2章系统简介 (5)2.1 总体框架 (5)2.2 系统结构 (6)2.3 系统设计原则和标准 (8)2.3.1 设计原则 (8)2.3.2 设计标准 (10)第3章基础监控单元设计 (12)3.1 【视频监控类】基础监控单元建设 (13)3.1.1 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13)3.1.1.1 收费站监控业务描述 (13)3.1.1.2 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结构 (14)3.1.1.3 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15)3.1.1.4 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核⼼设备 (16)3.1.2 服务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17)3.1.2.1 服务区监控场景及业务 (17)3.1.2.2 服务区视频监控系统结构 (18)3.1.2.3 服务区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19)3.1.2.4 服务区视频监控系统核⼼设备 (20)3.1.3 沿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20)3.1.3.1 沿线视频监控场景 (21)3.1.3.2 沿线视频监控系统结构 (22)3.1.3.3 沿线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22)3.1.3.4 沿线视频监控系统核⼼设备 (23)3.2 【交通事件类】基础监控单元建设 (24) 3.2.1 交通事件检测点位选择 (25)3.2.1.1 点位选择 (25)3.2.1.2 外场架设 (25)3.2.2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结构 (27)3.2.3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信息流向 (27)3.2.4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主要功能 (28)3.2.4.1 实时监控功能 (28)3.2.4.2 ⾏⼈、抛撒物检测 (28)3.2.4.3 机动车逆⾏检测 (28)3.2.4.4 机动车违停检测 (29)3.2.4.5 交通拥堵检测 (29)3.2.4.6 隧道烟雾检测 (30)3.2.4.7 交通数据采集 (30)3.2.4.8 交通事件报警功能 (30)3.2.5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核⼼设备 (31)3.3 【动环监测类】基础监控单元建设 (32) 3.3.1 动环检测类别 (34)3.3.1.1 交通⽓象重点关注的⼏个⽅⾯ (34) 3.3.1.2 动环检测的布设要求 (36)3.3.2 动环检测系统结构 (37)3.3.3 动环检测系统功能 (37)3.3.3.1 ⽓象环境条件观测 (37)3.3.3.2 路⾯状况观测 (37)3.3.3.3 实景⽓象观测 (38)3.3.4 动环检测系统核⼼设备 (38)3.3.4.1 路⾯检测器 (38)3.3.4.2 风速、风向传感器 (38)3.3.4.3 温湿度探头 (39)3.3.4.4 ⾬量传感器 (39)3.3.4.5 能见度检测器 (40)3.3.4.6 动环检测主机 (40)3.3.4.7 实景观测摄像机 (41)3.4 【交通调查类】基础监控单元建设 (41) 3.4.1 交通调查实施标准 (42)3.4.1.1 调查站分类 (42)3.4.1.2 调查设备分类 (43)3.4.2 ⼀类交通调查站建设 (44)3.4.2.1 布设标准 (44)3.4.2.2 系统结构 (45)3.4.2.3 主要功能及性能 (46)3.4.2.4 核⼼设备 (50)3.4.3 ⼆类交通调查站建设 (51)3.4.3.1 布设标准 (51)3.4.3.2 系统结构 (52)3.4.3.3 主要功能及性能 (52)3.4.3.4 核⼼设备 (53)3.5 【信息发布类】基础监控单元建设 (54) 3.5.1 点位选择 (54)3.5.1.1 点位选择 (54)3.5.1.2 架设分类 (55)3.5.1.3 设置规则 (57)3.5.2 系统结构 (57)3.5.3 系统主要功能 (58)3.5.4 核⼼设备 (58)3.6 【综合监控类】基础监控单元建设 (59) 3.6.1 隧道等级标准 (59)3.6.2 系统结构 (60)3.6.3 建设规范 (61)3.6.3.1 视频监控摄像机 (61)3.6.3.2 视频车检器 (62)3.6.3.3 交通事件检测 (62)3.6.3.4 环境监测 (63)3.6.3.5 报警 (65)3.6.3.6 信息联动发布 (65)3.6.4 核⼼设备 (66)3.6.4.1 视频监控摄像机 (66)3.6.4.2 视频车检器 (67)3.6.4.3 交通事件检测设备 (68)3.6.4.4 动环检测主机 (68)3.6.4.5 CO/VI检测仪 (68)第4章传输及供电系统设计 (69) 4.1 通信传输建议 (69)4.1.1 ⽹络组成 (69)4.1.2 ⾻⼲传输⽹ (71)4.1.3 路段接⼊⽹ (71)4.1.3.1 组成⽐较 (71)4.1.3.2 可靠性⽐较 (72)4.1.3.3 先进性⽐较 (72)4.1.3.4 建议 (73)4.1.4 组⽹⽅式 (73)4.2 供电 (74)4.2.1 ⼀般供电 (74)4.2.2 特殊点位供电 (75)第5章监控中⼼及软件平台 (76) 5.1 监控中⼼整体架构 (77)5.2 ⼀级监控中⼼设计 (78)5.2.1 系统结构 (78)5.2.2 功能设计 (79)5.2.2.1 信息采集 (79)5.2.2.2 数据处理 (79)5.2.2.3 信息显⽰ (80)5.2.2.4 视频图像管理 (80)5.2.2.5 路⽹监测、协调管理 (80) 5.2.2.6 公众信息服务 (80)5.2.2.7 信息共享 (81)5.2.2.9 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 (81) 5.2.2.10设备管理 (81)5.2.2.11系统安全 (81)5.3 ⼆级监控分中⼼设计 (82) 5.3.1 系统结构 (82)5.3.2 功能设计 (82)5.3.2.1 信息采集 (82)5.3.2.2 数据处理 (82)5.3.2.3 信息显⽰及发布 (83)5.3.2.5 交通管理与应急处置 (83)5.3.2.6 系统设备管理功能 (83)5.3.2.7 系统安全 (83)5.4 基础监控单元⼦中⼼设计 (84)5.4.1 系统结构 (84)5.4.2 功能设计 (84)5.4.2.1 信息采集 (84)5.4.2.2 信息处理 (85)5.4.2.3 视频管理 (85)5.4.2.4 交通管理与应急处置 (85)5.4.2.6 系统安全 (85)5.5 中⼼存储系统 (85)5.5.1 存储技术对⽐ (86)5.5.2 存储⽅案选择 (89)5.5.3 存储容量设计 (89)5.6 解码拼控及显⽰系统 (91)5.6.1 解码拼控设备选择 (91)5.6.2 显⽰设备选择 (93)5.7 中⼼服务器架构系统 (94)5.7.1.1 平台主要设备、模块 (94)5.7.1.2 硬件环境及服务器参考配置⽅案 (97) 5.8 中⼼平台软件 (101)5.8.1 控制管理功能 (101)5.8.1.1 各类监控信息融合 (102)5.8.1.2 电⼦地图 (102)5.8.1.3 综合查询 (102)5.8.1.4 统计功能 (103)5.8.1.5 路况信息管理 (103)5.8.1.6 智能研判 (103)5.8.1.7 运维管理 (104)5.8.1.8 本地配置 (105)5.8.2 配置管理功能 (105)5.8.2.1 组织资源 (105)5.8.2.2 ⽤户管理 (106)5.8.2.4 录像管理 (106)5.8.2.5 地图管理 (107)5.8.2.6 备份管理 (107)5.8.2.7 任务计划 (108)5.8.2.8 系统管理 (108)5.8.3 资源信息获取功能 (108)5.8.3.1 公告信息 (108)5.8.3.2 报警信息 (109)5.8.3.3 ⽇历 (109)5.8.3.4 异常信息 (109)5.8.3.5 下载中⼼ (109)5.8.3.6 版本信息 (110)第1章概论1.1背景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举世瞩⽬的成绩,以⾼速公路为⾻架、国省⼲线公路为主体的全国⼲线公路⽹快速形成。
高速公路综合养护信息管理平台使用及维护工作制度

公司综合养护信息管理平台使用及维护工作制度为了充分发挥更河南高速公路综合养护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称平台)的优势作用,全面涵盖XX公路、桥梁的运行状况,依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健全完善国家公路桥梁基础数据库的通知》,确保综合养护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进一步发挥数据在公路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辖段公路、桥梁管养实际情况,现定本制度。
一、养护管部全体人员加入该平台应用。
二、设置综合养护信息平台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平台系统账户、密码维护,严守账户密码的保密;及时向上级平台技术管理人员反映平台运行状况;协助解决其他人员解决使用平台中遇到的操作问题,并提醒其他人员及时完善相关数据的录入。
三、桥梁工程师负责督促有关方对平台桥梁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方面的数据录入,负责对平台桥梁基础数据、经常性检查数据、定期检查数据的完备性、正确进行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督导相关单位予以纠正。
四、养护施工单位在桥梁经常性检查完毕后,须在施工单位桥梁工程师指导和审核下,在开展经常性检查当月25日前内将桥梁经常性检查结果正确无误地录入到平台中,具体录入频次及要求参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执行,确保该系统桥梁经常性检查及其他由施工单位负责的相关数据有序、正常运行。
五、桥梁定期检查结果的录入。
桥梁定期检查结束后,由开展桥梁定期检测单位在10个工作日内将定期检查结果正确无误地录入到平台中,并完成该平台对桥梁构件等定检参数的各项录入要求。
六、桥梁特殊检查结果的录入。
桥梁特殊检查结束后,由开展桥梁特殊检查的单位在3个工作日内将特殊检查结果正确无误地录入到平台中,并确保该平台桥梁特殊检查系统录入满足上级要求。
七、路况检测单位在检测完毕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检测数据录入到平台中,达到系统录入要求。
八、路面工程师负责督促路况检测单位数据的录入,负责对平台路况检测数据的完备性、正确性进行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九、平台其他使用人员按照各自工作分工,负责相关基础数据的录入、更新、纠错。
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平台与初步应用研究

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平台与初步应用研究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与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驾驶安全性,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平台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分析其关键技术及初步应用效果,为高速公路的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
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平台是一个集成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交通工程技术的综合性系统。
它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流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与分析,实现对高速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预警与调度。
平台通过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路况预测、事故处理等功能,帮助驾驶员和交通管理部门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从而优化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平台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发布与服务等。
数据采集与传输是平台的基础,需要借助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高速公路的交通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数据处理与分析则是平台的核心,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挖掘,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信息发布与服务则是平台的重要输出,通过发布实时的交通信息、路况预测等,为驾驶员提供便利,同时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对于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高速公路智慧交通平台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 高速公路交通现状及问题概述作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承载着巨大的交通流量和物流需求,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高速公路交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问题。
高速公路交通现状表现为交通流量大、车速快、事故风险高等特点。
基于云计算的高速公路综合应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靠性 , 这 主要 是 由于服 务器 虚 拟化 多 台可 用逻 辑 设备 题 。上述 这些 问题 均有 必要通 过 云计算 等技 术来 有效
情 况 下 ,其 单 台虚 拟 设 备 的运 算 及 承 载 能 力 是 降低 解 决 。 的, 因此 应 用 系 统在 单 台虚 拟 化 设 备 上运 行 , 其运 行
理、 路政管理、 养护管理 、 应 急处 置 、 机 电管 理 以及 出 行稳 定性 与可 靠性 。 应 用系 统 网格化 分布 式独立 剥离 行 服 务等 应用 子 系统 。系统 存储 了包 括 高速 公路 基础 方案 如 图 1 。
数据 、 各 业 务 数据 、 空 间信 息 数据 以及 多媒 体 文档 等 如 图所 示 , 将 现 有 综合 应用 平 台所 包 含 的机 电设
用云计算技术来进行高速公路 S a a S 层建设( 即高速公路综合应用平 台建设 ) , 使 该平台充分发挥云计
算技 术优 势 , 在 云平 台上 实现 高效 、 稳 定运 行 , 并使 之 具有 良好 的可 扩展 性及 可维 护性 , 以解 决 云平 台 建设 中普遍 遇 到的 问题 。
P a a S 层 建 设, 而S a a S层基本 是 原封未 动地 将原有 各应 添 加 高端 硬 件 服 务 器 设 备才 能有 效 降低 综合 应 用 平
用系 统迁 移 到企 业 云平 台上来 , 这 不 但不 能 发挥 云计 台 载 , 容 易存 在一 个 子系 统故 障 而 引起 系统 平 台全 算平 台的优 势 , 反 而 降低 了系 统 的运 行效 率 与稳 定可 局 性故 障 , 系 统 平 台庞 大也 造成 升 级及 维护 不 便 等 问
・
6 4・ 福建电脑 l 2 o 1 3 年 第5 期
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方法。
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发展
背景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以解决现有高速公路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一套完整、科学、高效、智能的管理工具,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高速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建设高质量的数据中心和管理平台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能力
实施方案制定数据标准和管理办法设计数据模型和存储方案开发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模块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能力预期效果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推动行业创新和社会效益提升
实施方案和预期效果
与其他方案的比较和优势分析
结论与展望
05
提升运营效率
通过智能化监控和数据分析,实时掌握路况、车流等信息,提高道路运营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
采用云平台建设模式,降低IT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高效运营管理
拓展数据分析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潜在价值,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促进行业交流合作
加强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高速公路行业的创新发展。
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关键功能模块
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数据采集,包括车辆检测、交通气象采集、视频监控等,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
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备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存储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数据挖掘、预测和可视化等功能,为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xx年xx月xx日•引言•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方案设计•高速公路大数据采集与处理•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应用场景•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建设方案•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效益分析•结论•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1背景介绍23高速公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具有里程长、覆盖广、数据量大等特点目前高速公路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亟需提高综合管理和运营效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高速公路信息化升级提供了契机云平台建设的意义和影响提高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和运营效率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智慧交通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信息共享,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报告结构概述本报告分为引言、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建设方案和结论三部分结论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引言介绍了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方向建设方案从需求分析、设计思路、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02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理云平台方案设计云平台架构设计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资源,为云平台提供基础支撑。
基础设施层实现数据存储、处理、查询等功能,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等。
数据管理层提供高速公路管理业务所需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包括监控、调度、收费等。
应用层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界面和交互方式,方便用户使用云平台。
界面层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多种传感器和设备采集高速公路各类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压缩、加密和传输。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高速公路运行状态、交通流量等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
通过视频监控、GPS定位等手段实时监测高速公路运行情况,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合理调度和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包括收费标准制定、计费方式选择、费用征收与统计等功能。
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存储与管理监控与调度收费管理智能分析与预测0102大数据技术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
C/S
B/S
外部 系统
业 务 应用层
信 息 安 全 体 系 、 标 准 规 范 体 系
移 动 办 公 系 统
后台服务
门 户 平 台 移 动 办 公 短 信 平 台 公 共 信 息 综 合 管 理 效 能 管 理 收 费 管 理
门户平台
养 护 管 理 安 路 管 理 信 息 管 理 物 品 管 理 党 建 工 作 系 统 管 理
一、需求分析
• 综合办公平台包括公共信息、综合管理、效能管理、收费 管理、养护管理、安全生产、中控管理、物品管理、党建 工作8个子系统或功能模块。通过技术手段将管理处各项 制度与流程嵌入综合办公平台各系统中,对日常办公活动 (如公文管理、效能管理、物品管理以及业务等工作)进 行必要的规范和约束,有效起到规范机关办公秩序、提高 管理水平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门户管理技术和强大的 数据交换功能,对企业现有的业务系统实现集成应用、信 息共享,有效解决因信息孤岛带来的各种问题,从而减少 重复劳动、重复操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业务发 展。综合办公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依靠技术手段为领导决策 提供数据支持,为强化内部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三、系统架构
• 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服务总线+组件的技 术方法,基于流程驱动的总线集成模式,通过适 配器组件集成技术,使得各子系统之间能够以互 操作的方式交换业务信息,解决信息服务多元化, 以及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一致性等问题。 • 采用B/S、M/S和C/S交互模式,满足行业客户应 用系统间的信息与数据交互需求,屏蔽系统间互 联的复杂性,建立系统之间高效、稳定的接口管 理机制,实现接口服务的统一管理,并实现接口 服务动态发布和扩展能力。
• • • • • • 熊烈强, 李杰, 商蕾等. 路段通行能力及其服务水平指标的研究. 武汉 理工大学学报. 2004(4): 10-15 赵明, 任福田, 肖秋生等. 计算机模拟在道路通行能力中的应用. 中国 交通工程.1993(4): 46-48 李正宜.路段通行能力.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 1997(3):52-55 杨佩昆, 吴兵. 交通管理与控制. 第2 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2240 王建军, 严宝杰. 交通调查与分析. 第2 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611 王兆青 ,《计算机网络(本)》,第2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社,2015.1 刘世峰、何玉洁,《数据库系统及应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社,2015.7
高速公路综合办公平台的应用
14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姓名 :胡兴川
绪论
• 高速公路综合办公平台系统解决路段高速公路日 常营运管理的规范化、可控性,提高营运管理的 效率。从而解决因“信息孤岛”带来的信息资源 闲置浪费和用户重复操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 本文从公共信息、综合管理、效能管理、收费管 理、养护管理、安全生产、中控管理、物品管理、 党建管理等九个方面对高速企业日常工作进行电 子化、流程化管理, 使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逐 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提升管理效能, 切实为社会公众创造畅、洁、绿、美的出行环境。
角色管理界面
权限设置界面
移动办公功能设计
• 实现基于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办 公系统,主要包括:公文、请假、出差、 加班、计划任务、安全管理、限时维修等 流程的移动审批,以及收费数据日报的实 时发送等功能。
移动办公主要功能界面
综合事务界面
数据库设计
• 系统数据库主要由用户表SysUser、考勤表 AM_Attend、维修表LM_RoadRepair、考核表 AS_Summary、信息表PubMsg、部门表 SysDepartment等数据表组成。 • 数据库表之间的关联关系主要有: • 用户与部门之间的关联; • 用户与考勤之间的关联; • 用户与考核表之间的关联; • 用户与维修表之间的关联; • 用户与信息表之间的关联。
•
致谢
• 在三年的电大学习生活中,老师和同学们 对我的学习給予了精心的指导与帮助,我 表示由衷的感谢。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赵 贾勤老师,三年来赵老师給予了我无微不 致的关心与指导,使我在这三年中学到许 多新的知识,顺利地完成了三年的学业。 同时也感谢在完成此次毕业设计中給予我 帮助的同事王大荣、张庆妹、李文、李方 舟等。
接 口
应 用 支撑层
应用服务器
工作流
GIS平台
服务总线
消息服务
统一用户管理
图形报表服务
数据库
高 速 公 路 相 关 业 务 系 统
数 据 资 源 集 市
业务 数据 中心
成果 数据 中心
ETL(数据抽取)
基础 数据 中心
数 据 采集层
信息采集
自动化入库 半自动化入库 人工录入
信息审核
数据清洗
规范格式
短 信 平 台
二、总体设计
• 设计思路 • 本平台采用良好的结构,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 适应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 • 系统设计思路是将项目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要素作 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从项目建设项目的整 体视角出发,自下而上将本系统分为七层进行设 计,数据采集层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审核、数据 清理和规范格式四种处理操作,数据资源集市包 含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成果数据,体现各种数 据的产生与转换。最终在统一的应用支撑层上进 行资源共享,通过业务应用层实现安徽省高速公 路状态监测及拥堵预警平台的具体功能。
结论
• 高速公路综合办公平台管理系统的应用与 研究是根据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工作特点 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结合高速公路各项工 作的特点去研究开发,最终实现高速管理 企业的公共信息动态化、党建工作信息化、 部门事务一体化、工作流程电子化、维修 响应限时化以及绩效考核自动化,有效地 提升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通 讯 传输层
GPRS
3G
4G 物理隔离
光纤
以太网
基 础 设施层
手机
考勤机
短信网关
四、界面设计(登录界面)
首页界面设计
•
五、功能设计
• 门户平台主要包括公共信息、综合管理、 效能管理、收费管理、养护管理、安路管 理、信息管理、物品管理、党建工作和系 统管理。
公共信息界面
考勤总览界面
模块管理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