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第二框杜绝不良行为课件[优质ppt]

合集下载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承担法 律责任
分、行政 处罚)
谨记:违法无小事
第九课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最常见的一般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那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呢?
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 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 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 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 给予治安处罚的行为。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二、杜绝不良行为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1.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3.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九课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一)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1.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
研习新课 地 震 传 言 案
探究活动二:生活中法律的“雷区

由于听信“地震”传言,2010年2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许多山 西人离家,躲避在广场、公园等地,夜不归宿,甚至开车逃往外 乡。 朱某某,男,24岁,山西省平定县人,工人。经查, 201同、长治地震死亡100万人”。平定县公安局对 其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市 民 涌 上 街 头 等 地 震
一、“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 二、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 三、响水县“爆炸谣言”引发大逃亡4人遇难 四、“皮革奶粉”传言重创国产乳制品 五、QQ群里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风波” 六、伪造传播“47号公告”被拘15天 七、一大学生网上散布“针刺”谣言被拘 八、“滴血食物传播病毒”传言引发恐慌 九、散布非典谣言被劳教两年 十、造谣“军车进京”6人被拘16家网站被关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课件精选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课件精选

10
踢人者的行为在网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议 ,就 以下观点发表你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看 法。) 观点一:这位大学生的行为是犯罪; 观点二:这位大学生踢人虽然不对,但孕妇暂无大碍, 只是犯了个错,公安和学校不应处罚她; 观点三:这位大学生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严肃处理是正确的。
3.罚款数额分为200元、500元和1000元,"黄、赌、毒"类 违法行为的罚款为3000至5000元 行政拘留分为5天以下,5至10天,10天至15天,合并执行 时最长不超过20天。
18年 25
练习:阅读、讨论以下案例 ①少年强子诈骗 网友手机被警方 2009年4月18日人民网-江南时 处以行政拘留五 报:3月27日晚上9时许,16周岁 日的处罚,但为 的外地少年强子(化名)在镇江 市某网吧门口采用借打手机的方 什么不予执行行 式诈骗网友价值800余元的手机 政拘留? 一只,警方通过监控于3月30日 ②警方对少年强 凌晨1时许将其抓获。经审查, 子的此做法,是 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否意味着放任未 但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成年人违法? 的规定,不予执行行政拘留。
18年
13
这些行为是否属于违法?
18年
14
乱穿马路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吗? 为什么?
18年
15
18年
16
•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个问题,请大家看 书并思考: • (1)什么是违法行为? • (2)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 • (3)一般违法行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
18年
17
违法行为:凡事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违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 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职业道德和法律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二杜绝不良行为

职业道德和法律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二杜绝不良行为
1.十五、六岁的年龄,应该在做什么? 2.他们宝贵的青春为什么要在监狱里度过? 3.视频中报道称,派出所抓到的嫌疑人很多 都是熟面孔,但却由于年龄关系,只能教
育之后释放?为什么?
一、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我国法律上对未成年人是怎样定义的?
2.为什么全社会都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3.怎样保护未成年人?
3.小林是某校九年级(1)班的三好学生。他自从结识了一些 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后,学会了吸烟喝酒,迷恋网络游戏等。为 此,他开始小偷小摸,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受到 刑罚处罚。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①要慎交朋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
②上网危害大,青少年应严禁上网
③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④青少年要培养高雅的情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杜绝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防微杜渐 遵纪守法 勇担责任
识别 不良 行为
远离 这些 魔鬼
筑起 内心 防线
21
不良行为(不违法)
严重不良行为(违法)
不良行为是指
严重不良行为 是指严重危害社会, 但尚不够刑事处罚 的违法行为。
容易引发未成年人
犯罪,严重违背社
会公德,尚不够刑
事处罚的行为。
远离这些魔鬼
www.themegallery.co m
分组讨论: “黄、赌、毒有哪些危害”? 组1:黄的危害 组2:赌的危害 组3:毒的危害
1.“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明(
A.小时候偷针的人长大了就会去偷金子 B.偷针和偷金是一回事儿

C.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发展为违 法犯罪 D.与我们当代中学生没有任何的关系
2.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是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PPT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PPT课件

❖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 多次盗窃 ❖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 吸食、注射毒品 ❖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6
2021
远离这些魔鬼
❖ ❖
17
2021
黄赌毒,指卖淫嫖娼,贩卖或者传播黄色信息、赌 博、种植,买卖或吸食毒品的违法犯罪现象。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 有关部门调查未成年罪犯的发展轨迹,发现他们一般在 10-12岁就染上不良行为,13-14岁走上违法道路,14-17 岁出现犯罪的高峰。
11
2021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未 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12
2021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B.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C.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D.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22
2021
20
2021
课堂练习
❖ 1.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民事违 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所以被称为
(B ) 。
A .犯罪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
2.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 C )是我 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在维护社会治 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社会和 谐稳定的守护神。
7
2021
罚款数额分为200元、500元和1000元,"黄、赌、 毒"类违法行为的罚款为3000至5000元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 第九课ppt(共23张PPT)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 第九课ppt(共23张PPT)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历来为党和政府高

度重视,同时也为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 1999年6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
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
小 成年人犯罪法》主要规定了八章内容,即总则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

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背后往往是未成年人心理扭曲 或者是反社会倾向的初步体现,相对于未成 年人犯罪来说,这些不良行为是最初形态的 犯罪源头。
此时如果忽视了及时的教育与监督,未成 年人就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在 不良行为阶段就对他们有足够的重视,并投 入充分的精力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能够起 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
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相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关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了”,令身体健康的王某用到了一则医疗广告宣传资料
上,画面显示王某正在该医院向医务人员咨询,朋友看到
该广告后误以为她得了病。自己从未去过这家医院,怎么

就成了医疗广告中的患者?

后查明这张照片是该医院在社区进行义诊时拍的宣传
照片。王某遂多次找医院理论,始终未得到满意的答复。
(五)有立功表现的。


张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扰乱 公共秩序? 想一想现实生活中还有 哪些常见的扰乱公共秩 序的违法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传 ❖ 朱某某,男,24岁,山西省平定县人,工人。经查, 2010年2
言同、长治地震死亡100万人”。平定县公安局对

其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市 民 涌 上 街 头 等 地 震
❖ 一、“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 ❖ 二、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 ❖ 三、响水县“爆炸谣言”引发大逃亡4人遇难 ❖ 四、“皮革奶粉”传言重创国产乳制品 ❖ 五、QQ群里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风波” ❖ 六、伪造传播“47号公告”被拘15天 ❖ 七、一大学生网上散布“针刺”谣言被拘 ❖ 八、“滴血食物传播病毒”传言引发恐慌 ❖ 九、散布非典谣言被劳教两年 ❖ 十、造谣“军车进京”6人被拘16家网站被关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2020/6/20
【行为】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反复纠缠、强行讨要 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
【处罚】前者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 罚款;后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放狗吓唬人、咬人都要受罚
【行为】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处罚】先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 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 款的规定处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 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 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二、杜绝不良行为
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严重不良行为危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交流 理解 掌握
不良行为的含义,具体内容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ppt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ppt
树立强烈的责任感, 拒绝做不负责任的事,
摒弃丑恶行为!
A
38
李强一直都是个好学生,一天 从广州来的表哥带他进了迪厅, 立刻有人神秘兮兮地递上“香烟 ”,表哥对面露疑惑的李强说“ 吸两口吧,不会上瘾的”。看着 表哥和那些人如痴如醉的样子, 李强会······
如果你是李强,会怎样做?
A
39
特别叮嘱
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 需要我们牢牢筑起内心的 防线,加强自我防范。
A
10
偷开他人机动车,这种行为会给公民的合法财产造成威胁和损 害,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和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一定的破坏。
(1)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会受到哪些法律处罚?
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罚500—1000元;情节严 (2重)的谈处一1谈0日当以我上们1想5日过以“下开拘车留瘾,”并时罚,5应00该—怎10样00去元做。?
到驾校练车场去过“开车瘾”; 冷静思考,坚决不做违法的事。
A
11
2.宠物咬人主人挨罚
邓某与邻居王某一直不合,一日,王某因琐事到邓某家的院子 里与邓某理论,后两人发生争执。争执期间,邓某放出院内拴 着的狼狗,狼狗当场把王某扑倒在地。 此案中,邓某纵容动 物伤害他人的行为既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也侵害了他人的人 身权利,因此,公安机关可以对邓某按照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未满十七周岁)因锁事发生口角纠纷,陈志明动手 打了刘小乐一耳光。恼羞成怒的刘小乐失去理智,从 床下抽出一把水果刀,对着陈志明的脑部、腹部等处 连刺三刀。陈志明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案件 发生当晚,县公安局迅即组织侦技人员赶赴现场,将 刘小乐抓获归案。
三个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 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一节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精品】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课件ppt课件

【精品】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课件ppt课件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二、杜绝不良行为
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严重不良行为危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二、杜绝不良行为
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杜绝不良行为
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 学校保护
家庭保护
方式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知识延伸
(3)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某中职学生徐某到公用电话 亭打电话,发现自己的磁卡 丢了,电话没打成。他一时 气恼,竟然扯断了话筒线, 又用脚踹碎了电话亭的一块 大玻璃,保安把徐某带到派 出所,徐某妨害社会管理的 行为受到警告和罚款的处罚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案例四
“赌博”可区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作为犯罪的赌博,刑法上界定为,以营 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 业的行为。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刘某、江某从小在铁道边长大。一次,二人打 赌看谁能使火车紧急刹车争相搬石块扔进铁道的道 岔里,幸而被扳道工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次重大 交通事故的发生。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有关规定,对刘某、江某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给予了治安管理处罚。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案例三
析 学生高某偷得室友200 元钱。有人说他偷的钱不多,不是犯罪,
所以不是违法行为。
此观点错误。违法是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的行
为。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违法 不一定就是犯罪,犯罪就肯定违法了。违法不一定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一般意
义上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高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但尚不构成犯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 ( B )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12
B. 24
C. 48
D. 8
3.王某是一名职专学生,2008年刚入校不久就迷恋上了赌博游戏机,越赌越输, 越输越赌。2009年5月,小王为了获得足够的赌资,持刀抢劫下晚班的谢女士,
严重不良行为:
含义: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
处罚的违法行为。
具体内容: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C. 收听(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和读物、D.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A D ),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A. 吸烟 B. 旷课 C. 偷窃 D. 酗酒 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主要包括( ABCD )
A.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被判有期徒刑。王某的事例说明( B ) A.赌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赌博会诱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C.赌博会破坏家庭的幸福 D.赌博游戏机的存在必定会引发
二、多项选择
1.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未成年人不该实施的
不良行为有( ABCD )
A. 旷课、夜不归宿
B.辱骂他人、打架斗殴、携带管制刀具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乱闯红灯、乱停乱放、行车抛物、跨栏穿路、 出口成脏、占道经营、私搭滥建、滥贴乱画。
反思:
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故事、图片的主角有 没有你的影子?反思一下自己最近的思想、 语言和行为,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 的不好?
一个人:因为你的不良行为给谁带来过伤 害? 一句话:说声“对不起” 一封信:也可以写封道歉信。
探究活动二:分组讨论、成果展

思考:在你身边有哪些不良行为?分组讨论
严重不 良行为
时政链接
• 临沂评出“十大不文明行为”
2012年是临沂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的第一年。由临沂市 文明办、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发起的“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活动,经 过一个多月的征集,筛选出了市民反映较强烈的不文明行为并邀请广 大读者投票。 “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结果于5月8日揭晓,分别是
研习新课 一、识别不良行为
探究活动一:朴亮失足
朗读教材第99页活动框中的案例,讨论、回答问题:朴 的失足给我们什么警示?
从身上具有不良行为开始的
发展为到违法行为
走上犯罪的道路
不良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小错不断,就会酿成大错, 小恶任其发展就会酿成大恶 。
二、远离这些魔鬼
探究活动二:讨论评鉴会
思考:结合以下事例、图片和漫画, 谈一谈“黄、赌、毒”的危害。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有70%因受网 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 抢劫、强奸等几类严重 犯罪。
视频
吸毒容易传染疾病
吸毒瘦弱不堪
“黄、赌、毒”的危害:
毒害人的身心健康; 诱使人违法犯罪; 破坏人的家庭幸福。
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铁窗泪》
• 铁门哪铁窗铁锁链, 歌里的主人公什么身份 • 手扶着铁窗我望外边,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外边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哇, • 何日重返我的家园。 • 条条锁链锁住我, • 朋友哇听我唱支歌, • 歌声有悔也有恨呐, • 伴随着歌声一起飞 • 月儿啊弯弯照我心, • 儿在那牢中想母亲, • 悔恨没听娘的话呀, • 而今我成了狱中的人……
杜绝不良行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含义和内容,认识“黄、 赌、毒”的危害。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法制意识,远离不良行为,筑起心中的屏 障 3.运用目标 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与自我控制、自我防范的 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防微杜渐,筑起内心防 线
是什么:不良行为和严 重不良行为
为什么:“黄、赌、毒” 的危
害 怎么做:筑起内心防线 加
强自我防范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我国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了( C ),自实施以来在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D. 吸食、注射毒品
结束语 筑起内心防线
加强自我防范 我们都要做好孩子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远离这些魔鬼!
面对着要好的同学和充满诱惑的网 络,你将如何做出他的选择呢?请看
情景剧《网吧门前的选择》
筑起内心的防线!
畅所欲言 阅读教材第103-104页的正文,结合实 际说说筑起内心防线,加强自我防范的做 法。 1、 树立强烈的责任感 2、 依法自律,遵纪守法 3、 正确对待父母师长的教育 4、 理解勇敢的真谛
B.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C.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D. 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 4.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诸多不良行为中,有三种行为对人们的危 害尤为突出,它们是( BCD )
A. 旷课,夜不归宿
B.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不良行为:
含义:不良行为是指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严
重违背社会公德,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具体内容: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 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